最新围术期低血压的危害及处理_临床医学_医药卫生_专业资料-药学医学精品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3.64 MB
- 文档页数:116
麻醉科中的低血压与高血压的处理一、低血压的定义与原因低血压,又称为低血压症,是指人体静脉或动脉血压降低到一定程度,常伴有症状或并发症的一种疾病。
低血压的定义因年龄、性别、体位等因素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认为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时可诊断为低血压。
低血压的原因主要包括:1. 血容量不足:如出血、脱水等;2. 心脏泵功能下降:如心肌病、心律失常等;3. 血管床扩张:如感染、过敏反应等;4.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如血管迷走神经功能亢进等。
二、低血压的临床表现与处理低血压的临床表现包括头晕、乏力、心悸、出汗、恶心等,严重时可出现晕厥甚至休克等症状。
低血压的处理应根据具体原因进行论述。
1. 补充血容量:对于血容量不足引起的低血压,应迅速补充液体,如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胶体液体。
2. 心脏泵功能下降的处理:针对心脏泵功能下降造成的低血压,可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来增强心肌收缩力,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等,或者通过心肺复苏等措施进行处理。
3. 血管床扩张的处理:对于血管床扩张引起的低血压,可考虑收缩血管,增加阻力,提高血压。
常用药物有去甲肾上腺素和酚妥拉明等。
4. 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处理:针对自主神经功能异常引起的低血压,可以通过控制自主神经功能来进行治疗。
例如,对于血管迷走神经功能亢进引起的低血压,可使用抗胆碱药物,如阿托品等。
三、高血压的定义与原因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症,是指动脉血压长期持续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疾病。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
原发性高血压约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其病因多为遗传因素、生活方式不良和年龄等因素所致。
高血压的原因主要包括:1. 遗传因素:高血压在一定程度上受遗传因素的影响,有家族史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较高。
2. 生活方式不良:如长期高盐饮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过度饮酒、精神压力大等。
3.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血压容易升高。
4. 其他因素: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药物引起的等。
术后病人低血压护士应急预案及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术后病人低血压的护士应急预案及流程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术后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可能出现的低血压情况,需要有及时、有效的应急预案。
剖宫产麻醉期间低血压的防治进展发布时间:2022-01-06T10:32:37.210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月19期作者:胡秀华[导读]胡秀华(柳州市柳江区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545100)摘要:低血压为剖宫产麻醉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情况,利用任何一种麻醉方法均无法完全避免围手术期低血压的发生。
低血压会对于新生儿及孕产妇产生不良影响,同时手术操作、体位变化以及缩宫素的应用均容易诱发低血压产生。
本次将针对升压药物、输液、体位在剖宫产期间低血压的治疗及预防优点及缺陷进行分析,为临床有效预防低血压提供参考思路。
关键词:麻醉期间;低血压;剖宫产;防治据我国研究报道,产妇剖宫产率在35%-40%左右,除极少数高危产妇外,大部分剖宫产产妇均实施椎管内麻醉,麻醉过程中容易发生术中低血压,低血压会使产妇出现呕吐、恶心、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情况严重会使胎儿Apgar评分降低,诱发胎儿产生脐动脉血酸中毒,对于新生儿及产妇的安危产生影响。
本次将对于低血压的有效预防方法进行探讨。
1.剖宫产麻醉过程中产生低血压的主要原因1.1椎管内麻醉椎管内麻醉会对于循环产生的影响一般取决于交感神经阻滞范围,交感神经阻滞会引发静脉系统产生中度扩张,降低体循环阻力,使静脉系统容量提高,回心血量降低,外周血管张力降低,使其有效循环血量相对不足,进而引发血压降低。
通过压力容量反射途径会使其心率代偿提高,如阻滞平面相对较高,其交感神经阻滞心率相对减慢,因此,剖宫产麻醉平面应实施控制。
3类不同的椎管内麻醉方式主要为:①硬膜外阻滞,起效缓慢,其作用平缓,对于母体能够具备一定的代偿时间,循环干扰相对较小,更有利于实现阻滞平面掌控。
②蛛网膜下腔阻滞:一般具备操作简单、用药剂量小的优点,同时,其肌肉松弛及镇痛效果较为理想,但麻醉平面的可控性相对较差,会影响产妇的机体循环,使其产生术中低血压,病情严重者会由于子宫胎盘血流降低,使胎儿产生缺血缺氧及酸中毒,对母婴安全产生严重影响。
围手术期低血压会导致肾损伤关键词急性肾衰竭、急性肾损伤、平均动脉压、围术期低血压、术后急性肾损伤摘要背景:急性肾损伤(AKI)常见于术后,与患者预后不良相关。
广义的围手术期低血压与包括AKI在内的各种并发症相关。
概要:持续严重肾灌注不足本身不会引起持续性AKI。
血压水平与术后肾损伤相关的证据主要是回顾性的和观察性的,因此可能被暴露、混杂因素和介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误导。
关键信息:为了更好地了解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如何影响肾损伤的发生,需要进一步研究围手术期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之间的关系,并确定低血压多大程度上波动是导致肾损伤的因素。
前言急性肾损伤(AKI)是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相关。
围手术期低血压的定义并不一致,但通常与包括AKI在内的不良后果相关。
血压和术后AKI相关的证据主要是回顾性和观察性的;因此,它可能会受到患者和手术相关因素以及为纠正低血压而实施的干预措施的影响。
这些限制导致围手术期低血压和AKI之间因果关系的不明确。
围手术期低血压术前和术中低血压与患者因素(年龄、诱导前平均动脉血压[MAP]、合并症)、麻醉因素(药物选择和给药、脊髓麻醉、机械通气引起的心肺相互作用)和手术相关因素(心脏手术、移植手术、手术引起的炎症、失血)有关。
术后低心排血量、败血症和腹部或肺部并发症与低血压的发生有关,这一点被目前有限的监测手段所低估。
术中低血压的定义范围意味着对其发生率的估计很困难。
这种变异性和缺乏证据表明已建立的平均动脉压水平降低了肾损伤的风险,这两个因素导致围手术期低血压和AKI 之间的因果关系不明确。
大量研究发现与肾脏自动调节血流生理学相一致,MAP低于55-60毫米汞柱与术后AKI相关。
几个小组假设了不同的MAP阈值,通常采用个性化的方法,与较低的AKI发生率相关。
血流动力学与术后肾损伤术后AKI的发生波动较大,受患者和手术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腹部大手术后其发生率约为10%,肝移植后可超过60%。
旗开得胜术后低血压的判断与处理一、血压的一般概念基础血压:在特定的基础情况下,受测者身体、精神及代谢都处于静息状态时(如清晨刚醒而未起床的时刻)测到的血压值低血压:SBP<100mmHg和/或较基础值降低>30%二、低血压的危害1.脑卒中风险➢术中血压下降超过基础值30%与术后脑卒中的发生直接相关➢低血压每多持续1分钟,术后脑卒中风险增加1.3%2.心肌缺血及心梗风险一项低危非心脏外科患者术后心梗风险因素评估的回顾性研究,SBP<100mmHg且持续10分钟,术后一周心梗发生率增加3.肾脏损伤风险当MAP<55mmHg持续时间在1~5、6~10、11~20、>20min时,急性肾损伤发生风险分别增高18%、19%、32%、51%,心肌损伤发生风险增高30%、47%、79%、82%。
4.增加术后死亡率术中收缩压<80mmHg,持续时间每增加1min,患者术后一年死亡率风险则增高3.6%。
三、术中低血压的易发因素1.患者因素➢年龄≥50岁➢高血压史1旗开得胜➢BMI增加➢ASA III-V级➢嗜酒➢术前MAP<70mmHg或≥110mmHg➢体能减退(12min行走小于400米)➢低血容量2.手术因素➢创伤较大的手术(开胸、开腹)➢长时间手术3.麻醉因素➢全身麻醉(常见于诱导期)➢腰麻➢硬膜外阻滞(平面高于T6)➢全麻+硬膜外四、麻醉围术期低血压的原因1.血管内血容量不足➢持续性血容量丧失➢第三间隙液体过量丢失➢术前肠道准备2.外科手术中出血➢输液不足➢毛细血管内液体渗漏,如脓毒症,严重烧伤,与输液相关的急性肺损伤3.心肌收缩力降低➢围术期心肌缺血/梗死➢术前合并心室功能障碍(心肌病,心瓣膜病)2旗开得胜➢心包填塞➢严重的心律失常伴血流动力性紊乱➢肺栓塞➢张力性气胸➢负性肌力作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4.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脓毒症➢急性变态反应(过敏或类过敏性反应)➢脊髓休克(急性脊髓损伤,椎管内麻醉平面过高)➢急性肾上腺功能不全五、处理1.回顾病史,有无内科夹杂症,手术过程有无异常,麻醉过程有无异常2.检查生命体征,重复测量血压,观察皮肤颜色,指甲颜色,毛细血管床充盈时间,有无皮疹3.监测ECG、SpO2、ETCO2、CVP、尿量、指尖Hb、血糖和血气分析4.检查外科创面和引流,核对出血量,体检腹部有无膨隆5.有硬膜外的病人,首选停用硬膜外,测量阻滞平面,回抽硬膜外导管6.扩充血容量:合理使用晶体液和胶体液7.纠正酸中毒8.合理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麻黄碱、新福林、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9.如果低血压是由外科因素引起的,及时联系外科医生3。
产妇围手术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预防性处理
安曼玲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杂志》
【年(卷),期】1999(006)004
【总页数】1页(P409)
【作者】安曼玲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25001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46
【相关文献】
1.纳洛酮治疗麻醉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60例临床观察 [J], 罗青;石惠玲
2.纳洛酮治疗麻醉下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60例临床观察 [J], 罗青;石惠玲
3.剖宫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护理体会 [J], 由丽波;莫娜
4.剖腹产术中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的预防与处理 [J], 吴素英
5.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一例报告 [J], 张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