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三章 新闻关系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三章 新闻关系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三章 新闻关系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十三章 新闻关系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新闻选择标准)【圣才出品】

第五章新闻选择标准 一、概念题 1.新闻价值 答:“新闻价值”是一个描述新闻传收过程价值现象的总概念,其内涵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针对传播者与报道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新闻价值实际描述的是“新闻事实”对传播者的价值;二是针对收受者与新闻文本之间的价值关系,新闻价值实际描述的是“新闻文本”对收受者的价值。在本质上看,新闻价值是新闻客体的属性、功能对新闻主体的效应。即,新闻价值描述的既不是主体的新闻需要,也不是新闻客体的新闻价值属性,而是新闻价值客体的新闻属性、功能对新闻传收主体的效应,对传收主体的作用和影响。从新闻传播(报道)内容的选择环节上看,新闻价值概念直接揭示的是一定事实对于传播主体的价值,即一定事实能否满足传播主体的新闻传播需要,如果一定事实能够满足传播主体的新闻传播需要,那么该事实具有新闻价值。 2.新闻选择 答:新闻选择,是指两个方面的选择:一是新闻传播者对传播内容的选择,二是新闻收受者对收受对象的选择。传播者的新闻选择标准包括规律性标准和规范性标准。前者主要是新闻价值标准和媒介形态标准,后者包括法律标准、政策标准、纪律标准、道德标准,还有其他一些标准。收受者的选择标准包括有用性标准和有趣性标准。 3.新闻价值标准 答:新闻价值标准,是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发现、选择、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基本标准,即新闻价值属性。新闻价值标准是事实得以成为新闻事实的特性,包括五个要素,

分别是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兴趣性。具体而言,①时新性,是指客观事实发生的时间性和在时间性基础上事实内容的新鲜性;②重要性,是指事件或现象的重要程度; ③显著性,是指新闻事实的知名度或显要性;④接近性或相关性,是指新闻事实与传播主体特别是收受主体的各种“距离”关系;⑤兴趣性,要求新闻事实与人们的利益相关、具有非常态、人情味和情趣性。 4.新闻需要 答:新闻需要包括客观需要和主观需要。可以用“需要”(need)和“想要”(desire)对它们加以区别。需要,是指主体实际上存在的一种匮乏状态;想要,则是指主体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主体的一种愿望、欲念、渴望状态。需要和想要是不同的,需要是客观的,想要是主观的,而主观的想要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客观的需要。 5.合法 答:合法,是合乎法律精神和法律规范的要求,具体是指新闻传播主体选择的新闻事实、确定的报道内容,必须是法律规范允许传播的内容、报道的事实。法律规范对新闻传播在内容的选择上有一些硬性规定,限制对一些事实进行报道,这是从源头上对新闻传播的一种控制方式,新闻传播主体不能随意冲破这样的约束和限制,不能以合规律性的标准超越合法性的标准。 6.合政策 答:合政策标准,是指新闻传播主体必须按照一定的新闻政策要求确定新闻传播内容。“新闻政策,是指国家、政党及其地方或分支机关、组织在一定时期为所控制的新闻机构制定的行动准则”。“新闻政策直接影响新闻报道者的新闻价值观念,它在事实成为新闻的过程

新闻理论教程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新闻要素指的是构成新闻的必要元素。 通讯社是专门采集、制作新闻稿件、新闻图片和背景资料等新闻产品,然后供应给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发布的新闻机构。 新闻传播者的概念界定: 广义:凡是和新闻生产有关的机构和人群都可以被称为新闻传播者。 一般意义:指的是从事新闻的采集、生产、传播和管理的组织和个人,包括个人主体和人格主体。 狭义:指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采编活动的记者、编辑和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 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 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从业人员在从事新闻传播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用以调节新闻活动中各种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新闻传播者的权利是指新闻传播者的法律权利,即由相关法律规范所设定并保护的,新闻传播者可以享有的、以相应义务人的义务为保障的行为选择自由。 采访权是新闻传播者根据新闻传播活动的需要,在法律规定的界限内采集新闻信息的权利。 创制权是新闻传播者根据媒体的编辑方针,对采集的新闻信息进行选择、加工、编排,最后制作成可以传播的新闻产品的权利。 传播权是新闻传播者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将制作的新闻内容传播给受众的权利。 著作权是作者对自己的作品所享有的防止被他人随便利用的权利。著作权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 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简单复制,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信息的定义: 广义信息是指事物存在的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陈述。一般信息是指与人类的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 狭义信息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宣传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 受众在新闻传播中的权利: 接近权(The right of access to mass media)是指公民或组织利用传媒接收信息、发表言论以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 知情权(right to know)又称知悉权、资讯权、信息权、知晓权等,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知情权指的是公民知悉、获取社会公共领域的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的信息的自由和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知情权)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 表达权是指公民在法律规定或认可的情况下,使用各种媒介或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不受他人干涉、约束或惩罚的权利。在新闻传播领域,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可以自由地表达媒体的观点和意见和公民通过媒体表达他们的观点和意见的权利。

人大推荐书单

基本书单罗列如下: 关于新闻传播史论(包括新闻理论,传播理论,中国新闻传播史,世界新闻传播史,传媒经济学五门学科):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 《新闻理论新编》郑保卫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主编 《外国新闻传播史》郑超然,程曼丽等著 《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外国新闻传播史纲要》陈力丹,王辰瑶等著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程》陈力丹 《传播学纲要》陈力丹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传媒经济学教程》喻国明 《传媒变革力》喻国明 《传媒新视野——中国传媒发展前沿探索》喻国明 《传媒的语法革命——解读web2.0时代传媒运营新规则》喻国明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1》陈力丹(每年一本,各位童鞋请注意2012年的,大约五月就会上架) 《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中石化出版社 关于新闻传播实务(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四门学科): 《新闻编辑学》蔡雯 《新闻编辑案例教程》蔡雯,赵劲,许向东 《新闻采访教程》张征 《新闻采访学》蓝鸿文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徐鸿,张征 《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 《新闻评论案例教程》马少华,刘洪珍 关于杂志期刊: 《国际新闻界》 《新闻与传播》 《新闻与写作》 关于各书目大致介绍: (1)《新闻理论十讲》:这本书是新闻传播考研学子必读首选教材,更是各位跨专业考生的入门之作,因其浅显易懂,案例丰富,故而大家阅读起来会比较轻松,也会由此产生些许对新闻传媒业的兴趣哈。这本书是陈力丹老师于2008年所著,而从2009年开始,便已有考研试题皆出自此书,而且所占分值均不少。所以,能够熟读、精读此书,对于考研拿分甚为划算,对于你建构对于这个行业的基本认识也善莫大焉。在下以为,这本书请细心看过5遍以上,对于每一讲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在考试前应做到烂熟于心。

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各科目满分是多少

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各科目满分是 多少 参考一下一下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相关内容的介绍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精心整理出来的,有志于考取人大的同学看过来,这些都是对于人大的学费,跨考考研难度的分析比较。如果有兴趣可以自己摘抄笔记哦~~ 一、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学费、考试科目介绍 2015年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学费学费总额为7万元,学制为2年。 科目一:思想政治理论(满分100分) 科目二:英语二(满分100分) 科目三: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满分150分,含新闻采写、编辑、评论、广告、公关、传媒经济和广播电视实务) 科目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满分150分,含中外新闻史、新闻理论、传播理论和传媒经济理论) 二、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 总体来说,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人数31人,招生量大,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人大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其次,新闻与传播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即使本科学新闻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就业怎么样? 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人大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人大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人大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每年学生大部分进入全国各地的省市地区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电影等传媒机构和相关行业。社会对人大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四、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有哪些? 对于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您直接问一句,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新闻与传播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人大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学生了。在业内,凯程的新闻与传播硕士非常权威,基本上考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4年凯程学员考入人大25人,2015年考入人大达到32人,新闻与传播硕士状元也来自凯程。凯程有系统的《新闻与传播硕士讲义》《新闻与传播硕士题库》《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红宝书》,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人大新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价值)

第二章 新闻价值 2.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什么情形下的事实能够成为新闻 1.事实能够成为有价值的、值得叙说的新闻,前提之一是接收者的“不知” (1)即使事情发生了许久,对不知的人来说,仍然是新鲜的,因而这个事情对他来说可能是新闻。 接收者的“不知” 什么情形下的事实能够成为新闻 接收者对事实有兴趣、关心或需要 传播者、接收者双方相互认可 价值是一种效用(使用价值) 新闻价值是什么 事实是客观的 人们只保留、记忆对其有意义的那一部分信息 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 人们本能关注新鲜的、警惕性的信息 的判断依据 对异常事物的关注 人们关注新闻的三方面价值驱动 坏消息综合征 对自身偏好的关注 关于新闻价值要素的十句话 新闻价值的要素 休梅克提出的新闻价值的四个方面 新闻价值的重要性排序会受环境影响 宣传性要求的压抑 新闻价值的实现被打上多重折扣 为自身利益而不遵循新闻价值标准选择事实 传媒运作周期带来的对新闻价值实现的折扣 新闻价值

(2)“不知”的情形,包括刚才或正在发生的非常规事实、新披露的以前发生的事实、不知道的知识等。 (3)不能重复已知的东西,有新鲜内容,是新闻的基本特点之一。 陈韵昭与吴文虎两位学者在《我们对新闻价值的基本观点》一文中指出:足以使一个事实构成新闻的第一个条件,在于事实是新近发生的,或是新近才公开暴露的,即事实须具“时新”的素质。 2.接收者对事实有兴趣、关心或需要 能否引起人们的普遍兴趣常常被看成是衡量新闻价值大小的核心尺度之一。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兴趣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会对受众以后的需要选择产生影响,成为一种价值的评价尺度。 (1)不同传播者专注于不同的报道领域,在我国首先是传媒内部分工的结果,有些是记者根据自己的兴趣自愿选择的结果。受众对不同新闻媒体的选择、对具体新闻的选择,也是受其兴趣和需要支配的。记者采写新闻时,要时刻考虑读者的共同兴趣。 ①事实本身能够引发受众对其的兴趣,这一事实的价值属性是开启新闻发现、选择和接收的重要“阀门”。这种属性是在事实与人们感觉的关系中确定的,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 ②与事实本身的关系或需要,更是人们选择事实加以报道和接收的动因。我们生存在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如果不能随时感知它的变化、跟上它的变化,就无法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没有对外界变化情况的感知,人就会失去行动的依据,同时也不能通过感知外部世界的变化。感知外界新情况是人的一种需要。 (2)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普通人接触最多的信息,是各方面的新闻。 ①各种传播途径,从传统的大众媒体到Web2.0的各种信息平台,每日每时报告着国际、国内和本地最近发生的新闻。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导论 第一节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新闻学学科介绍。 ★新闻学[07名词]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广义的新闻学包括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个构成部分。狭义的新闻学,指的是理论新闻学、即新闻理论、新闻传播学概论、新闻学原理等。 理论新闻学,也叫新闻理论[04名词]。主要研究新闻的本质特征和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探讨和揭示新闻事业在社会生活中地位和作用,它的社会功能和特点,它的工作原则、方法和一般规律。 历史新闻学,也叫新闻事业史。主要研究中外新闻事业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中外新闻界名人史。 应用新闻学,也叫新闻业务。主要研究新闻业务方面的应用知识。它探讨的是新闻采、写、编、摄、录及经营管理方面的技能方法和一般规律。 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的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研究目的是探索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揭示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新闻现象指新闻传播行为的存在形态,包括产品形态和产业形态,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新闻报道和新闻事业。新闻活动指新闻传播行为的运行过程,包括新闻传媒对新闻信息的采写编播过程,社会公众对新闻信息的接受和反馈过程,新闻事业与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以及新闻学术研究和新闻人才培养的过程。 三、新闻理论的研究方法 1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著作,运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点,分析复杂的新闻现象; 2实事求是地评估资产阶级新闻学者的研究成果,重视和吸收其中反映新闻普遍规律的观点和认识; 3敢于和善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4以概念为工具,运用判断、推理手段对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等感性材料进行概括和抽象; 5把研究对象(即新闻现象和新闻活动)放在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大环境中考察。 第二节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西方国家的新闻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并不十分重视。总的来说,他们对“术”的研究重于对“学”的研究,围观的研究重于宏观的研究。 ■《报刊的四种理论》[06名词]——1956年,由美国报刊自由委员会为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而编写的一本书,由施拉姆等人的四篇论文汇编而成。书中把世界不同历史时期的新闻体制及其相应的新闻思想,归结为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理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作者根据资产阶级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原理,从新闻事业和政治制度的关系上阐述理论观点,着重论述了在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对新闻媒介的控制和新闻自由问题。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一、集权主义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16、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社会经济形态下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指出,在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环境中,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包括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批评政府。 二、自由主义理论: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密尔顿首先提出来的,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米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他们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可以辨别正误,区分善恶;真理只有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各种意见的自由竞争才能获得。因此,他们反对政府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是相适应的,它反映了一种物质的社会关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舆论上的自由竞争正是经济上自由竞争的反映。 三、社会责任理论是西方新闻学者对20世纪欧美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指出,在资本主义垄断竞争时期,新闻自由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绝对新闻自由不存在;当新闻媒介不履行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时,政府有权对新闻媒介进行干预。 对待西方新闻理论,我们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加以具体分析,既不应全盘照搬,盲目崇拜,也不应一概排斥,全盘否定。 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1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的性质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属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无产阶级新闻理论,它和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和文化传统相联系,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长期进行新闻实践的产物。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 中国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吸取和借鉴国内外有益的新闻思想和经验教训,不断丰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具体说来,有五大理论来源和三大建设途径。 3五大理论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继承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时期的无产阶级新闻学科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2版)配套题库【章节题库(5-8章)】【圣才出品】

第五章新闻选择标准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律性标准包括()。 A.文学价值标准 B.新闻价值标准 C.传播技术标准 D.科学价值标准 【答案】BC 【解析】新闻传播规律体现在传播内容的确定环节,主要表现为两种标准:新闻价值标准和传播技术标准。 2.被誉为“中国新闻界的开山祖”的是()。 A.梁启超 B.邵飘萍 C.范长江 D.徐宝璜 【答案】D 【解析】20世纪初,中国新闻界最初的开山祖徐宝璜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个在大学讲授新闻学课程,第一个参与创办新闻学研究团体,第一个出版新闻学专著”的人。在中国新闻学术史上,在他的第一部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第一次较为系统地介绍和论述新闻价值问题。徐宝璜先生认定的新闻价值要素是四个:事实的重要性,公众的关注性,传播的及时性以及地理上的接近性。

3.有关新闻事实的“兴趣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指新闻事实能够激发人们关注它的好奇心和兴趣 B.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奇事趣闻和人情味 C.事实本身包含的内容是与人们相关的,并且是有趣味的 D.是开启新闻发现、选择活动和接收、接受活动的重要“阀门” 【答案】ACD 【解析】新闻事实的兴趣性,实质是指新闻事实应该成为人们兴趣的客体或趣味的对象,能够激发人们关注它的好奇心和兴趣,引起注意。不能简单地将兴趣性理解为通常所说的奇事趣闻和人情味。只有当事实本身包含的内容是与人们相关的,并且是有趣味的,人们才会对它感兴趣,它转化成新闻后才有可能赢得人们的兴趣。因此,事实的兴趣性是开启新闻发现、选择活动和接收、接受活动的重要“阀门”,是事实能够成为新闻事实特别重要的价值属性。 4.确定新闻传播内容的规范性标准包括()。 A.合法性标准 B.合德性标准 C.合政策性标准 D.合纪律性标准 【答案】ABCD 【解析】在现实的新闻传播活动中,传播主体还要根据一定社会提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条件确定新闻传播的内容。这是因为社会整体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通过一定的法律规范、政策规定、纪律约束等,决定着新闻传播媒介的根本制度和新闻传播的价值取

考研必备《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新闻理论教程》(何梓华)笔记 新闻理论,也叫理论新闻学。本课程主要运用逻辑的方法,对大量的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形成基本的概念并建立起一定的理论体系,反映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和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研究新闻理论的目的是探索新闻现象的深层本质,揭示新闻活动的一般规律。本课程将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办法,让学生在实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掌握新闻学基础理论。 导论 第一节新闻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新闻学是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及新闻工作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在新闻事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才产生的。 纵观国内外的新闻学研究,其内容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理论新闻学、历史新闻学和实用新闻学。 新闻理论是新闻学的理论基础部分,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则属于大众传播的控制研究范畴。新闻传播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任何新闻传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由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对精神生产手段的占有和对新闻传播活动的控制,因此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制度对新闻事业和新闻学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马克思为指导,密切结合我国新闻工作的实际,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成果,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我们学习和研究新闻理论的基本方法。我们不仅要研究新闻传播和新闻事业的共性以及新闻工作普遍的、共同的规律,我们更要着重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特性,研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新闻事业应当遵循的原理、原则、工作方针和工作方法。 第二节西方新闻理论评析 西方国家的新闻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新闻理论的研究并不十分重视。总的来说,他们对“术”的研究重于对“学”的研究,围观的研究重于宏观的研究。 资产阶级新闻学作为指导资产阶级新闻工作的理论武器,它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制约。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资产阶级的新闻思想也有相应的变化。资产阶级新闻学有着明显的阶级性和政治性,不同历史时期的西方新闻理论有着不同的时代特点。 一、集权主义理论 渊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弗里和英国哲学家霍布士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有经验的优秀人物手里,才能对国家实现强有力的和合法的统治;认为国家的权利应当是绝对的、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对涉及社会的意见和讨论应当严加控制,个人的自由权利必须服从国家的权力。 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开展,集权主义理论逐渐被自由主义理论所代替。 二、自由主义理论 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密尔顿首先提出来的,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米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他们认为言论和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人依靠自己的理性可以辨别正误,区分善恶;真理只有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各种意见的自由竞争才能获得。因此,他们反对ZF对报刊的控制或操纵,主张任何人都可以拥有通讯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报刊上发表意见,传播消息,而不应受到任何限制。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是相适应的,它反映了一种物质的社会关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舆论上的自由竞争正是经济上自由竞争的反映。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新闻符号世界)【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新闻符号世界 一、概念题 1.事实世界 答:事实世界,是指用事实论的方式来解释,由物质、能量、信息等无穷事实构成的事实世界。事实世界是客观存在物,是事实性的存在。人类为了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运用各种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把握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新闻手段也是其中之一。面对这个包含着无数具体事实的世界,当人们用新闻眼光去观照时,它可以简单地分为一般事实世界和新闻事实世界。事实世界是统一的,事实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是通过个别、特殊来透视一般的客观依据。 2.符号世界 答:符号世界是人类理解这个世界的中介。符号世界,是把事实世界引渡到人们面前的手段。人是通过自己内在的符号世界与外在的符号世界进行交流和相互作用的方式去理解自己和世界的。符号世界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存在物,也不只是人的生存发展环境,它是人自身的一部分,它渗透在人的本质之中,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人类正是通过符号世界的创造才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特有的文化世界。 3.新闻事实世界 答:新闻事实世界,是从包含着无数具体事实的世界中将所有的新闻事实分离出来所构成的特殊的小世界。新闻事实世界是事实世界一个特殊的小世界,在这个小世界中只有一部分是能够得到报道的新闻事实。新闻传播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在于它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达到对整个社会和整个事实世界一定程度的真实反映,使人们的生存和发展处于一种及时的

自知、自觉状态。 4.新闻符号世界 答:新闻符号世界,是指人们通过新闻手段、运用新闻符号所塑造的符号世界,它是整个符号世界的一部分,是整个符号世界最为活跃的一部分。对于生活在当代的人们而言,各种传收媒介特别是大众传播媒介(包括具备大众媒介、小众媒介综合特征的各种新媒介)是塑造新闻符号世界最有力、最有效的手段。新闻符号世界是理解事实世界最新变化的绝对中介,离开对新闻符号世界的理解,人们就无法了解狭小感性时空之外的世界。新闻符号世界的塑造和存在使个人获得了世界性存在的意义。 二、简答题 1.事实世界与新闻事实世界的关系。 答:事实世界与新闻事实世界的关系如下: (1)新闻事实世界,只是事实世界中一个特殊的小世界,而在这个小世界中又只有一部分是能够得到报道的新闻事实。 (2)事实之间的差异性,使人们能够对事实作出分类,进行侧重不同的观察和研究,从而把握个别事实、特殊事实的个性和特殊性,认识和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特殊意义。新闻传播正是将那些具有某种个性的事实、特殊性的事实,从一般的事实世界中选择出来,再现(也必然会建构)给人们和社会,让人们了解世界的最新变化和特殊的变动,以调适自己的行为,应对环境的变化。 (3)新闻事实世界中那些典型的、突出的、非常态的、引人注目的事实报道,使人们通过个别、特殊来透视一般,通过点和线来洞察事实世界的面和体。新闻传播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报道,达到对整个社会和整个事实世界一定程度的真实反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考研真题详解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攻重浩-精研学习网提供下载 本书是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国内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巩固重难点知识。为了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新闻理论考研(博)真题,这些学校均以该教材作为考研(博)参考教材。所选考研(博)真题基本涵盖了每章的考点和难点,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3)解析课后习题,补充典型题。本书参考大量新闻理论相关辅导资料,对该教材的课(章)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针对每章的重难点补充整理了典型题,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第一单元新闻理论的简要历史与现状 1.1.1复习笔记 1.1.2课后习题详解

1.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单元关于“新闻”的理论 第一章新闻与宣传 2.1.1复习笔记 2.1.2课后习题详解 2.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新闻价值 2.2.1复习笔记 2.2.2课后习题详解 2.2.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章新闻真实 2.3.1复习笔记 2.3.2课后习题详解 2.3.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四章新闻客观性原则 2.4.1复习笔记 2.4.2课后习题详解 2.4.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三单元关于“新闻传播业”的理论 第一章传媒的基本职能及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 3.1.1复习笔记 3.1.2课后习题详解 3.1.3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二章新闻出版自由 3.2.1复习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参考书目

中国人民大学参考书目(09不设参考书) 新闻学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新华出版社2003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喻国明华夏出版社2005 《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新闻写作精要》高钢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5 《新闻编辑学》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新闻评论教程》秦珪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新闻评论教程》马少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电子媒介新闻教程》饶立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国际新闻界》杂志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 《新闻与传播》杂志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 传播学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新华出版社2003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变革传媒——解析中国传媒转型问题》喻国明华夏出版社2005 《新闻采访学(第二版)》蓝鸿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新闻写作精要》高钢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5 《新闻编辑学》蔡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广告学教程(第二版)》倪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公共关系学(第三版)》熊源伟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 《公共关系案例》涂光晋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国际新闻界》杂志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 《新闻与传播》杂志中国人民大学主办近一年 传媒经济学 《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世界新闻传播史(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当代新闻理论》郑保卫新华出版社2003 《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第二版)》陈力丹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二章 新闻传播环境【圣才出品】

第十二章 新闻传播环境 12.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内环境 新闻传播的内外环境 外环境 内外环境的关系 存在形态的有形与无形 新闻传播环境的特征 边界形式的封闭与开放 表现样式的独立与融合 生存方式的稳定与变化 内外环境影响新闻传播的基本方式 内外环境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内外环境对新闻传播的效应样式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传播的内外环境 1.新闻传播的内环境 (1)个媒体环境 新 闻 传播 环境

个媒体(内)环境,是指把一个具体的媒体机构或组织看作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由其内部各个要素相互作用产生的整体氛围。硬环境、软环境在有形与无形之间共同构筑着个媒体的新闻传播环境。 ①硬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物质条件、有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硬环境要素一般包括媒体所处的地理环境、区域位置、办公硬件设施、物理工作场所、实际收入、福利待遇等。硬环境可见可触。 ②软环境,是指由传播活动所需要的那些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软环境要素一般包括媒体自身的管理水平、上下左右的信息沟通与和谐程度、整体的工作态度与精神面貌等。软环境可感可觉。 (2)媒体环境 ①定义 作为内环境的媒体环境,是指媒体间相互作用形成的环境,即由新闻传播媒体之间的竞争与制衡所形成的一种结构体系。 ②媒体内环境的构筑 a.媒体环境的主体是所有的新闻媒体 就当前新闻业的实际情况而言,媒体环境主体主要有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新闻杂志社、通讯社等。 b.媒体环境是由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构筑的 新闻媒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圈层的媒体环境结构: 第一,由媒介形态相同的媒体相互作用构筑的媒体环境圈层。 第二,由所有新闻媒体,或者由不同媒介形态类别的媒体之间相互作用构筑的媒体环境圈层。

陈力丹《新闻理论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新闻真实)

第三章 新闻真实 2.3.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 1.不同的领域或学科都讲真实 (1)哲学的真实,在于探究事物的本质。哲学家都有一种探究事物本质真实的内在驱 动力。 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 传媒呈现的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 新闻是否真实还取决于接受者的认同 类型化 传播者的文化背景、现实政治经济体制影响新闻真实 礼仪化 权势的选择标准使得传媒很难完全真实地反映事实 传媒对事实的命名、定义 传播符号表达意思的有限造成对事实的误读 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体制性失实 采访、写作、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 “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 记者报道科学事实与科学研究的性质存在天然差异 传媒对科学的误读 请记者用理性来审视事实 警惕科学新闻背后可能站着的利益集团 四种情形中要特别警惕科学假新闻 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 建立失实后的更正与答辩机制 新闻 真实

(2)文学的内容大多是虚构的,但是它必须来自生活,是生活与感受的真实。文学真实,从欣赏者角度看,一类要求生活的真实(小说、故事片等),一类:要求感情的真实(诗歌、散文等)。 (3)宗教真实是指信仰的真诚,有句话叫“诚则灵”,便是指这种情形。 (4)司法要求真实,这是以法律为准绳、以证据为依据的非常严格的真实要求。在司法上,没有确凿的证据,就不能确认它是事实,这是司法工作特有的要求。新闻的真实,远没有司法真实那样严格。 2.新闻真实是事实的真实 新闻是对事实的叙述,理论上讲,记者的叙述与事实必须完全相符,事实是检验新闻真实的标尺。 (1)新闻毕竟只是关于事实的叙述,不是事实本身,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根据生活经验,如果这个距离适当,大家都会认为某篇新闻报道是真实的,不会苛求。 (2)具体的事实本身是非常复杂的,而记者在报道的时候,篇幅、时间都是有限的,说得大体差不多,受众就会认为报道是真实的,这是新闻真实与司法关于事实真实要求的不同点。 受众对传媒关于事实的叙述,对“真实”的要求并不高。然而,即使这样,一些传媒及其记者、编辑仍然不能较好地做到要求并不高的“新闻真实”。 二、传媒呈现世界的真实程度是有限的 1.传媒并非是一面反映世界的镜子,按照世界本来的多样性反映社会现实 (1)传媒主要刊播的信息是新闻,而新闻只是众多信息中的一类。众多传媒造就的“媒介世界”,来自“现实世界”,但“媒介世界”不能与“现实世界”等同。

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配套题库(课后习题-新闻活动者)【圣才出品】

第三章新闻活动者 一、概念题 1.新闻源主体 答:新闻源主体,又称新闻信源主体,是指拥有新闻信息并且实际介入或参与新闻报道得以形成的个体或组织(群体)主体。组织主体主要包括:政府组织、政党组织、企业组织和其他民间组织、团体等。新闻源主体,主要是社会运行过程、社会生活展开过程自然造就的、自然生成的。其特有的社会影响力,使制造、塑造、捏造新闻事实、新闻源主体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不同社会主体间经常为成为或避免成为新闻源主体而展开博弈、竞争。新闻源主体在具体的新闻报道活动中充当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是新闻传收活动逻辑上的起点“主体”,所提供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闻报道与接受的内容范围,新闻的诸多主要特性,都会受到新闻源主体的影响。 2.传播主体 答:传播主体,是指在具体新闻媒体中从事新闻业务活动的人——记者和编辑。就整个新闻业而言,构成新闻传播主体的是各个具体的新闻媒体或者新闻组织,它们是组织性的传播主体,是实际运行、操作新闻报道活动的实体机构。具体表现为通讯社、报社、电台、电视台,还有新闻网站等。如果考虑到民间新闻,那么所有的人都是新闻传播者,所有的社会组织、民间团体都是新闻传播者。根据新闻媒体中活动主体的实际地位、作用及其行为方式,新闻传播主体的构成是双重的:①作为高位主体的,新闻媒体(资产)的所有者、经营者和管理者;②作为本位主体的,直接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人,即人们通常所指的新闻传播主体——以采编人员为主的新闻业务工作者。

3.收受主体 答:收受主体,是指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传者,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收者的总称。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戏剧的观众和网络的浏览者等。在新闻学的视野中,几乎所有的社会成员(包括群体和组织主体)都是新闻收受者。收受主体的构成是极其复杂的。收受主体“分散、弥漫”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生存、生活、工作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关系中。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着收受主体在新闻传收活动中的特征:大众化的存在特征、自主化的接触特征、个性化的需求特征、多样化的人性特征。收受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包括:①收受主体是后在主体;②收受主体的新闻需要是新闻传播的核心动力;③收受主体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④收受主体是反馈信息的主要来源。 4.控制主体 答:新闻控制主体,是指通过一定方式,限制、约束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方式的主体。控制的直接对象是新闻传播主体,控制的主要活动是新闻传播者的新闻报道活动。新闻控制的严格主体就是国家,进一步而言,就是政府,依据的控制标准和手段是体现社会共同意志的法律或者准法律的相关规范。控制主体与新闻传播主体之间是一种约束和被约束、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但新闻传媒拥有的、法律所赋予的新闻自由权利,使它也可以对包括新闻控制主体在内的一切权力行为进行监督。 5.影响主体 答:影响主体,是指在与新闻传播主体的交往中,其意图与行为对新闻传播主体传播内容的选择、传播方式的选择等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作用的主体。如某些企业组织主体、社会团体主体以及一些个人主体等。影响主体的边界不太明确的,凡是控制主体之外的、所有能够对传播主体传播行为构成影响的其他主体,都是影响主体,但最主要的是那些为新闻传播

新闻理论教程论述题

1.新闻的特点 (1)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2)新闻区别于信息而成为新闻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必须是事实.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无论其内容还是形式都离不开事实.从内容上说,新闻必须是 以事实为根据的真实信息;从形式上说,新闻必须用事实说话.没有事实就成不了新闻.可以说,一切以新闻为主体的事业,起基本的内容就是报道和评论事实,起基本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新闻)和就事实说话(评论). 2)笔削有新意.新闻是一种信息,是事实的反映,但并非任何事实,任何信息都能成为新闻新意是使某 条信息成为新闻的一个重要原因.新闻的"新",首先是构成新闻的事实有很强的时效性,能满足人们急欲知晓的需要.这种新鲜事实必须具备两个因素:第一,它是人们未知的事实,即构成新闻的根据.因为客观事物的活动和变化是绝对的,所以新闻只有不断的新陈代谢,才能是新闻事业永葆青春的活力. 3)必须及时.试问必须注重时效,这是与有新意相联系的一个要求.既然新闻只存在于时间长河的一瞬 间,时效或者称为时间性是决定新闻的又一因素.着也是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所要求的.人形象的把这一要求称为抓"活鱼". (3)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一定义比较明确简洁的概括了新闻的特点,它强调了事实,新鲜, 时效这三个构成新闻最基本的因素. 2..为什么说新闻产生于人类生产劳动实践的需要?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它是在人类的生产实践中为适应人们需要而产生的: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能够进行生产劳动,能够通过生产劳动改造自然,创造物质生产资料,以求自身生存与发展,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洪水,猛兽,毒虫,饥荒随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们在进行劳动生产活动中,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人么逐渐认识到哟想生存和发展必须齐心协力,相互合作.这就要求人们互相联络,沟通的情况下,不断了解客观世界变动的新信息,以变相应的采取行动,因此新闻传播活动相应而生. 3..如何理解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早实践中如何坚持这一点? 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 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 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 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 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 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 写事实. 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 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 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 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 4..如何理解新闻传播的社会流程是个有机过程?新闻报道者对客观存在的事实进行采集并按照某 些相对稳定而具体的标准对事实进行选择,判定其能否成为新闻。通过一定的传播手段传播给受众。 受众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传播内容尽心选择,从而产生接受或者抵触或者疑虑等不同的反应。当心问受众的不同反应作为一种反馈信息传达到报道者时,报道者势必回根据这些反应,从事实选择到新闻的制作,从信息发布到传播方式,不断地进行调整,或因势利导,或循序渐进,或潜移默化以求这、最终取得最佳传播效果。新闻传播者这种从选择事实,发布新闻到根绝受众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对传播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的过程,就是新闻传播的社会流程。

新闻理论教程名词解释及简答

第一章新闻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的起源:(第一节) 新闻的传播活动和发展的最早动因 新闻是一种信息传播,他起源于人类社会性的声查劳动实践,是适应当时的人们的需要而产生的.当人们学会自觉地进行信息交流的时候,就有了原始的新闻传播活动,它是长期的劳动实践是人类进化的必然、结果.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对新闻的产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结成了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彼此需要社会沟通信息.通报情况,交流经验,一求取得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别根据以取得的认识规划自己的行动,进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新闻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的出现,当新闻传播活动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具备了一定的条件宾产生了近代报刊的时候,报刊便成为新闻事业最基本的新闻手段了. 资产阶级新闻学认为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于人类对事物的好奇心和兴趣,源于人的群居本能. 2.新闻的本源(第二节) 新闻的基本来源.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的东西,乃是事实,就是人类在与自然斗争中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事实.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是、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前,新闻在后. 1)坚持事实的第一性的,事实对新闻有决定性的作用,人类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中所发生的种种事实是一切新闻报道的源泉和基础.没有事实新闻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不可能有新闻报道. 2)承认客观事实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它既不会因为人们不喜欢他而消失,也不会因为人们幻想它而出现.我门必须尊重事实,背离事实就是失实. 3)与事实相比,新闻是派生的,被决定的,是第二性的.新闻只能根据事实描写事实,而不能根据希望描写事实. 4)新闻所含有的各种性质,如政治性,趣味性等等,也同样是被事实所决定的,事实具有某种性质,如实报道这一事实的新闻才能具有某种性质. 在新闻的本源问题上,唯心论者或是颠倒事实与新闻的源流关系或是把新闻看作某种"性质"本身. 正确处理事实与新闻关系,是新闻理论中的一个最根本性的问题. 3.新闻的来源 指供应新闻的媒介.在现代社会中,主要新闻来源有以下几种 1)记者采访2)通讯社发稿3)资料社发稿4)读者来信5)通讯员及群众投稿6)广告7)社会宣传品及部简报,总结,文件等等. 指新闻出处,即新闻提供者.对不愿透露或单位名称的新闻提供者,一般应予保护或在新闻中略去或采用间接暗示法,如"从有关方面获悉","某权威人士告知"等. 新闻来源有直接来源和间接来源之别. 4.好奇说(第一节) 资产阶级新闻学关于新闻的起源的观点.他们单纯从人类的好奇心理甚至心理出发,认为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甚至心理需要出发,认为人总是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人长着两只耳朵,就爱打听新闻,长着一嘴巴就爱传播新闻,新闻传播活动就是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出现的.换言之,是人的新闻欲促成了新闻活动. (这种把产生新闻这种一种社会现象归结为生理现象,心理现象;把新闻是适应社会需要而产生的说成了是为了本能的需要的观点,脱离物质生产时实践去分析新闻的起源,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物质与竟声的关系,混淆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这是唯心主义思想观在新闻起源观上的反映.) 马克思主义承认和尊重人的好奇心和新闻欲,但认为主要是人类社会性的生产劳动实践,推动了新闻的产生和发展. 5.群居说(第一节) 一种关于新闻起源的观点始于西方新闻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