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特征——以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三段、沙四段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802.21 KB
- 文档页数:10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引言东营凹陷位于济阳坳陷的东南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是东营凹陷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西起滨南凸起,东到青坨子凸起,南起民丰洼陷带,北至陈家庄凸起,呈近东西向展布,勘探面积约2000km2北邻陈南断层,东部为青西断层,西接利津断裂带,南部由一系列同生断层与民丰洼陷相沟通。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既是砂砾岩扇体发育区,也是油气聚集有利区,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段和沙四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滑塌浊积扇4 种沉积体系,扇体规模较大,纵横向叠合连片,具有丰富的储集空间,储层类型多样,加之邻近民丰生油洼陷,油源丰富,具有十分广阔的勘探前景。
1砂砾岩体演化主控因素断陷湖盆中砂砾岩体纵横向演化往往具有明显规律性,表现为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砂砾岩体沿陡坡带演化、组合形式的不同,并以构造演化、断裂活动发育程度、古气候变迁、湖平面变化等为主要影响因素。
1.1 断裂活动陆相断陷湖盆的形成和发育是断裂活动的结果,盆地陡坡带断裂活动对沉积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表现为构造控制地层沉积与分布,因此,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发育、演化主要受控于断裂活动发育程度:断裂活动控制了东营凹陷的形态和规模,北部较强的断裂活动形成北断南超、北陡南缓的箕状湖盆,北部陡坡为砂砾岩扇体近物源沉积提供了丰富的碎屑物质和有利的搬运条件;断裂控制沉积物源与水系,断裂活动使地形出现高差,断裂上升盘成为剥蚀区,而沿断裂带附近发育的横张断裂决定了上升盘水系的流动方向,并在下降盘沉积一系列扇体;断裂活动强度和边界断裂结构直接影响砂砾岩扇体类型、规模、形态和分布,不同类型陡坡带将发育不同的扇体组合。
1.2 古气候古气候的变迁对沉积物类型具有很大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地表干湿度、植被和地球化学环境等不同,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条件差异明显,最终必然导致沉积物类型不同。
当周期性气候变化与幕式构造运动共同控制层序体系域分布及内部构成时,不同时期沉积的砂砾岩扇体成因类型、发育程度等将产生明显区别。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是中国山东半岛地区最大的油气资源基地之一,凹陷内曾发现了大量的低阻油藏,其中凹陷内的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是该地区最富有潜力的油气储集层之一。
本文将对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及评价进行详细阐述。
东营凹陷是一个复杂的构造沉积盆地,沉积层系发育多样,油气藏类型复杂。
沙四段是一种常见的低阻油藏储集层,其成因特征与以下几个因素密切相关。
沙四段低阻油藏与盆地构造演化有关。
东营凹陷经历了长时间的构造变形与演化,形成了多期次的构造抬升与沉降作用。
其中的凹陷沉积盆地发育过程中,受到构造的控制和干扰,导致了沉积物的分布和流向的变化。
油气在此构造作用下被集聚形成了低阻油藏。
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还与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有关。
东营凹陷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地区,处于不同的构造带之间,包括了北辰凹陷、黄河背斜、胶东隆起等。
这些构造单元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断层和隆起,形成了复杂的地质构造格局。
沙四段低阻油藏通常位于这些构造单元的下部,受到构造带的分隔与控制。
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形成与沉积环境有关。
在东营凹陷形成的过程中,存在着多期的相变和沉积环境的变化。
沙四段多为河流、湖泊、三角洲等陆相环境的沉积,沉积物含量较高,储集空间较丰富,有利于油气的储集与运移。
对于沙四段低阻油藏的评价,通常从储集层、流体性质和储量等方面进行。
储集层的特征评价。
沙四段低阻油藏一般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这种特点使得油气能够在岩石中形成独立的储集空间。
沙四段沉积物的颗粒粒度较细,储集层的孔隙结构复杂,有利于油气的储集与运移。
通过测井和岩心剖面等方法可以评价储集层的物性参数,为油气储量评价提供依据。
流体性质的评价。
低阻油藏通常具有较好的流体性质,包括较低的粘度和较高的含油饱和度。
通过岩石圈压汞和分析油样等方法,可以得出油气的物理性质,并评价其可开发性和经济价值。
储量的评价。
储量评价是低阻油藏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等多种方法,可以对油气储量进行估算。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砂砾岩体分布规律引言东营凹陷位于济阳坳陷的东南部,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是东营凹陷的一个二级构造单元,西起滨南凸起,东到青坨子凸起,南起民丰洼陷带,北至陈家庄凸起,呈近东西向展布,勘探面积约2000km2。
北邻陈南断层,东部为青西断层,西接利津断裂带,南部由一系列同生断层与民丰洼陷相沟通。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既是砂砾岩扇体发育区,也是油气聚集有利区,主要含油层系为沙三段和沙四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和滑塌浊积扇4种沉积体系,扇体规模较大,纵横向叠合连片,具有丰富的储集空间,储层类型多样,加之邻近民丰生油洼陷,油源丰富,具有十分广阔的勘探前景。
1砂砾岩体演化主控因素断陷湖盆中砂砾岩体纵横向演化往往具有明显规律性,表现为不同成因、不同类型砂砾岩体沿陡坡带演化、组合形式的不同,并以构造演化、断裂活动发育程度、古气候变迁、湖平面变化等为主要影响因素。
1.1断裂活动陆相断陷湖盆的形成和发育是断裂活动的结果,盆地陡坡带断裂活动对沉积具有很强的控制作用,表现为构造控制地层沉积与分布,因此,断陷盆地陡坡带砂砾岩扇体发育、演化主要受控于断裂活动发育程度:断裂活动控制了东营凹陷的形态和规模,北部较强的断裂活动形成北断南超、北陡南缓的箕状湖盆,北部陡坡为砂砾岩扇体近物源沉积提供了丰富的碎屑物质和有利的搬运条件;断裂控制沉积物源与水系,断裂活动使地形出现高差,断裂上升盘成为剥蚀区,而沿断裂带附近发育的横张断裂决定了上升盘水系的流动方向,并在下降盘沉积一系列扇体;断裂活动强度和边界断裂结构直接影响砂砾岩扇体类型、规模、形态和分布,不同类型陡坡带将发育不同的扇体组合。
1.2古气候古气候的变迁对沉积物类型具有很大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地表干湿度、植被和地球化学环境等不同,风化剥蚀、搬运和沉积条件差异明显,最终必然导致沉积物类型不同。
当周期性气候变化与幕式构造运动共同控制层序体系域分布及内部构成时,不同时期沉积的砂砾岩扇体成因类型、发育程度等将产生明显区别。
东营凹陷北部永921地区渐新世沙三段和沙四段扇三角洲沉
积
杨剑萍;石德文
【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0(024)001
【摘要】东营凹陷北部永921 地区沙三段和沙四段广泛发育扇三角洲沉积,从中可以识别出砾岩相、砂岩相、粉砂岩泥岩相和泥岩相等4种岩相类型.根据本区的沉积特征,扇三角洲沉积是一个典型的退积型层序,沉积边界和扇三角洲砂砾岩体的分布主要受湖平面变化的影响.该区湖相暗色泥岩为主要的烃源岩和盖层,扇三角洲前缘的砂砾岩体是较好的储集层.本区生、储、盖发育齐全,有着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总页数】4页(P10-12,17)
【作者】杨剑萍;石德文
【作者单位】石油大学石油资源科学系,山东东营257062;胜利石油管理局井下作业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11.3
【相关文献】
1.东营凹陷陡坡带盐18—永921地区砂砾岩沉积与储层特征 [J], 鲜本忠;路智勇;佘源琦;王欣;王璐;黄捍东
2.东营凹陷永8地区沙三段沉积体系研究 [J], 李聪;钟建华;李佳;林刚山
3.湖泊古气候的量化恢复及其对细粒沉积的影响——以东营凹陷沙四段上亚段—
沙三段下亚段为例 [J], 杨万芹;王学军;蒋有录;张顺;王勇;朱德燕;朱德顺
4.东营凹陷永921-920区块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沉积特征 [J], 王艳红;袁向春;王
筱文;范二平
5.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特征——以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三段、沙四段为例 [J], 王居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是中国成熟油气勘探区之一,凹陷内分布着多个油气田。
凹陷内的凹陷沙四段是一个重要的低阻油藏。
为了深入了解该油藏的成因特征及评价,本文将从构造背景、沉积条件、成藏机制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
东营凹陷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典型断陷盆地,形成于晚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演化过程中。
盆地内部经历了多次构造活动,形成了复杂的构造格局。
这种构造特征对油藏的形成与分布起到了重要作用。
沉积条件是油气成藏的基础。
凹陷沙四段的沉积环境主要为古近纪陆相沉积环境。
在凹陷的早期,盆地内陆地面积较大,河流系统发育,物源条件好,有效物源供应充足。
陆相沉积环境对于大量植物残体的沉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有利于油源岩的形成。
然后,成藏机制是油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东营凹陷的凹陷沙四段主要是以储集空间为主的低阻油藏。
其成藏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油源和储集构造。
在油源方面,东营凹陷沉积时期是母质有机质生成的时期,形成了丰富的油源岩。
在储集构造方面,盆地内发育了多个断陷构造,构成了多个油藏,断裂带是油气聚集的主要区域。
盆地内的古河道、河流三角洲等沉积体系也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
评价低阻油藏的方法主要有地质实验室实验、地震资料解释和油藏数值模拟等。
地质实验室实验通过样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征来评价储层的低阻性。
地震资料解释主要通过解释反射地震剖面、提供储集空间的范围和分布。
油藏数值模拟可以确定油藏的物性参数,并模拟油气的运移过程,进一步评价油藏的低阻性。
东营凹陷凹陷沙四段是一个重要的低阻油藏。
其成因特征主要包括构造背景、沉积条件和成藏机制等方面。
评价该油藏的方法主要有地质实验室实验、地震资料解释和油藏数值模拟等。
对于科学评价油藏的低阻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油气资源具有指导作用。
天然气地质学收稿日期:2008-07-31;修回日期:2008-08-031作者E -mail :w jf07@p etrochin .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特征)))以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三段、沙四段为例王居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近年来的勘探实践证明,我国陆相断陷盆地的陡坡带具有砂体沉积类型多、纵向含油气层系多、富集高产油藏多等诸多有利的成藏因素,但受构造活动强烈、地形坡度陡、沉积物源近、相带变化快等因素的影响,对陡坡带沉积相类型及其分布的描述难度往往要高于盆地内的其他地区。
综合应用钻井、岩心、测井、地震及各种化验分析资料,在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三段、沙四段识别出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陡坡深水浊积扇、坡移浊积扇等若干种与油气勘探密切相关的沉积相类型。
结合古构造、古气候、基准面旋回变化等,分析了沙四段)沙三段主要沉积相的沉积演化与分布特征,旨在对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有所裨益。
关键词:沉积相;沉积演化;陡坡带;基准面旋回;陆相断陷盆地中图分类号:T E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926(2008)05-0611-071 基本地质特征民丰地区位于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东段,北为陈家庄凸起,南靠营8断层,西靠胜北断层,东临永安镇隆起,包括民丰洼陷区、民丰断裂带和北部陡坡带的一部分,有利勘探面积200km 2(图1)。
受箕状断陷盆地特定的构造条件和地质背景控制,民丰地区沉积类型多样,勘探程度相对较低,是东营凹陷一个重要的勘探接替阵地。
民丰地区沉积相类型及其分布受构造控制明显,其中靠近北部陡坡带的区域地形坡度陡、构造活动强烈、地形高差大、物源补给充分,具有近物源、沉积厚度大、相变快的特点,多种成因的砂砾岩体发育;民丰洼陷区构造活动相对较弱,但有多方向物源注入,主要以三角洲的发育为特征。
根据钻/测井、岩心、地震和前人研究成果等资料综合分析,在沙三段、沙四段识别出近岸水下扇、扇三角洲、河流三角洲、陡坡深水浊积扇、坡移浊积扇和湖泊等几种主要沉积相类型。
陆源断陷湖盆陡坡带主要成因砂体的沉积特征
陈为贞
【期刊名称】《今日科苑》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本文从断裂坡折带的概念出发,描述了其低位扇成因模式。
同时在研究济阳坳陷的陡岸沉积特征的基础上归纳提出了断蚀陡岸沉积模式、间歇陡岸沉积模式和持续陡岸沉积模式三种主要类型,另外对东营凹陷陡坡带的6种沉积体系的砂体特征进行了描述。
【总页数】1页(PI0049)
【作者】陈为贞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孤东采油厂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断陷湖盆斜坡带重力流砂体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r——以沾化凹陷渤南洼陷南部斜坡带沙三段为例 [J], 姜超
2.陆相断陷湖盆陡坡断裂带沉积响应及充填过程——以东营断陷湖盆北部陡坡断裂带古近系为例 [J], 谭先锋;田景春;白建平;王艳碧;邱桂强;张守鹏
3.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特征及模式——以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段为例 [J], 陈柄屹; 林承焰; 马存飞; 任丽华; 王军; 李志鹏; 杜凯
4.断陷湖盆陡坡带重力流沉积特征及模式——以辽河西部凹陷兴马地区沙三段为例
[J], 李洪楠
5.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砂体特征、演化及控制因素——以胜利油区东营凹陷北带沙河街组为例 [J], 田景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是中国重要的油气盆地之一,凹陷内发育了松辽盆地东部断陷相的双胜组、下双石组、沙四段等多个沉积层系,其中沙四段是一种低阻油藏,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对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及评价进行探讨。
1. 沉积特征:沙四段主要是由陆源碎屑物质组成的砂岩,沉积环境主要是河道、湖泊和冲淤沉积盆地等。
沉积环境的特点决定了沙四段岩性较为单一、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
2. 地质构造:东营凹陷是一处复杂的断陷地质构造,受多期活动的断裂和褶曲作用影响,构造活动为沉积物提供了较好的储层发育条件。
断裂和褶曲作用对沉积岩石的破碎和改变形成了较高的渗透率和孔隙度。
3. 成岩作用:成岩作用是指在沉积物质逐渐转化为岩石的过程中,由于地下水的渗流和化学作用,引起岩石中矿物质的改变。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岩作用主要包括碎裂作用、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等,这些作用使得沙四段岩石具有较高的渗透率和孔隙度。
对于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评价主要从储层特征、物性参数和油藏动态等方面进行。
1. 储层特征:沙四段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孔隙度一般高达15%-20%,渗透率在100-500mD范围内。
沙四段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质,岩石中孔隙型态以溶蚀孔、胶结孔和粒间孔为主。
2. 物性参数: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对于油藏的评价非常重要。
通过岩心分析、测井曲线解释和实验室测试等手段,可以获得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物性参数。
3. 油藏动态:对沙四段低阻油藏进行评价时,需要关注油藏动态参数,如压力、温度、含油饱和度和小型测试等。
这些参数对于确定油藏的开发潜力和生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主要包括沉积特征、地质构造和成岩作用等方面。
在评价沙四段低阻油藏时,需要考虑储层特征、物性参数和油藏动态等因素。
研究这些因素对于合理开发和利用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 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基地之一。
在东营凹陷中, 凹陷沙四段是一处低阻油藏, 其成因特征及评价对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及评价进行详细分析。
一、成因特征1. 沉积环境东营凹陷地处于陆上浅海盆地, 沉积环境复杂多样。
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主要发育在三角洲前缘、滨海泥沙、浅海滩和浅海陆棚相沉积环境中。
这些沉积相具有高含油气的特点, 为形成低阻油藏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2. 沉积岩性凹陷沙四段主要由砂岩和泥岩组成, 砂岩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性, 是低阻油藏的主要储集岩。
泥岩的存在对于形成低阻油藏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它可以构成封盖层, 阻止油气的上升和外溢。
3. 地质构造东营凹陷地处于复杂的古构造和新构造活动区, 构造变形复杂。
在沙四段地层中, 存在多种构造圈闭和构造障碍, 这为低阻油藏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构造条件。
4. 成藏作用低阻油藏的形成与多种成藏作用有关, 主要包括构造作用、生物作用、热液作用和油气自生作用。
这些作用共同促进了油气的生成、迁移和聚集, 并最终形成了低阻油藏。
二、评价1. 储量评价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具有较大的含油气量和丰富的储量, 是东营凹陷重要的油气资源之一。
根据目前的勘探数据和理论计算, 这些低阻油藏的储量较为可观, 对于东营凹陷油气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油气成藏条件评价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 主要表现在: 沉积环境复杂多样, 有利于油气聚集; 沉积岩性较好, 砂岩孔隙度和渗透性较高; 地质构造复杂, 存在多种构造圈闭和构造障碍; 成藏作用多样, 有助于油气的生成、迁移和聚集。
3. 开发潜力评价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还有待深入勘探。
在目前的油气资源勘探中, 对于这些低阻油藏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 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东营凹陷石村断层下降盘沙三段—沙二段沉积、演化特征及主控因素袁静;张红;张明星;闵伟;张琳璞;郭耿生;肖运凤【摘要】以东营凹陷石村断层下降盘古近系沙三段—沙二段为研究对象,综合钻井、录井、测井和地震等资料,对研究区的沉积、演化等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沙三段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和滩坝亚相,物源主要来自广饶凸起和鲁西隆起.沙二段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前缘、滨浅湖和滩坝亚相.受广饶凸起物源供给影响,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南部以来自鲁西隆起的三角洲前缘亚相为主.从沙三段2砂组—沙二段1砂组,研究区沉积充填总体呈现退积—进积式.断层活动性、古气候变化和物源供给强度等对研究区沉积发育及演化具有主要控制作用.【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7(024)002【总页数】8页(P22-29)【关键词】沉积特征;沉积演化;主控因素;沙三段—沙二段;石村断层;东营凹陷【作者】袁静;张红;张明星;闵伟;张琳璞;郭耿生;肖运凤【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山东东营257000;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8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2近年来在东营凹陷南斜坡发现多套含油层系,前人对东营凹陷南斜坡沙河街组的沉积相类型、发育模式、展布规律以及物源体系等已进行了深入研究[1-8],但对凹陷乐安油田西部石村断层下降盘尚未开展系统的研究;针对石村断层下降盘的开发分草109、草104、草128共3个区块,对这3个区块沉积相的认识仍存在矛盾;此外,对于东营凹陷南斜坡未开发区块的沉积相类型及展布特征也尚未明确,阻碍了研究区滚动勘探的进程。
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资源潜力评价——以东营凹陷沙三段下亚段为例朱日房;张林晔;李政;王茹;张守春;张蕾【摘要】页岩油资源潜力分析是页岩油勘探实践最重要的基础工作之一,可动资源量是最直接的资源潜力衡量指标.在借鉴页岩油资源评价和页岩油可动性等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别应用氯仿沥青\"A\"参数法和热解参数法计算东营凹陷沙三段下亚段页岩油资源量和可动资源量.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基本一致,页岩油资源量分别为11.39×108和11.57×108 t.平面上,页岩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各次级洼陷带,资源丰度为100×104~250×104 t/km2.纵向上,页岩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埋深3000~3500 m,资源量为7.01×108 t,其次分布在3500~4000 m,资源量为4.37×108 t;从页岩油可动资源量来看,两者接近,分别为0.75×108和0.73×108 t,但深部页岩油具有较高可动率.利津洼陷带具有较高的页岩油资源丰度和可动率,页岩油资源潜力大,为有利的页岩油勘探区.【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9(026)001【总页数】8页(P129-136)【关键词】陆相断陷盆地;页岩油;资源评价;沙三段下亚段;东营凹陷【作者】朱日房;张林晔;李政;王茹;张守春;张蕾【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国家能源局页岩油研发中心胜利油田分室,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国家能源局页岩油研发中心胜利油田分室,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国家能源局页岩油研发中心胜利油田分室,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国家能源局页岩油研发中心胜利油田分室,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国家能源局页岩油研发中心胜利油田分室,山东东营257015;中国石化页岩油气勘探开发重点实验室,山东东营2570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2北美页岩油勘探开发成果极大地激励了中国页岩油的勘探研究,中国东部新生代断陷湖盆发育多套陆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并有多口探井发现了页岩油气流,显示出良好的勘探前景[1-7]。
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三-沙四段扇体特征与岩性油气藏李春华; 祝传林; 王风华【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3(027)003【摘要】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段、沙三段沉积时期 ,发育了洪积扇、近岸水下扇和浊积扇 3种扇体沉积 ,根据其沉积、成藏特征分析了 3种扇体的成藏规律和分布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 ,沙四段沉积期主要发育洪积扇 ,岩性以砾岩、含砾砂岩为主 ,断层附近砂体的储集性能好 ,多形成背斜和断块油气藏 ;沙三段下部沉积期发育近岸水下扇 ,岩性以砾岩、含砾砂岩为主 ,扇中储集物性最好 ,多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 ;沙三段中部沉积期发育浊积扇 ,岩性以砂岩为主 ,储集性能好 ,但砂体薄。
【总页数】4页(P14-16,21)【作者】李春华; 祝传林; 王风华【作者单位】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 257061; 胜利油田勘探项目管理部山东东营 25700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化所广东广州 510640; 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 2570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F122.23【相关文献】1.东营凹陷胜坨地区岩性油气藏物理模拟 [J], 牟雪梅;赵卫卫;查明2.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段地层压力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影响 [J], 高建岗;高树新;王风华;李荣权;谭滨田3.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三下亚段灰质泥岩分布特征研究 [J], 王思羽;张立强4.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二上亚段古物源输送路径研究 [J], 孙其琛;杨俊生5.陆相断陷湖盆陡坡带深水重力流沉积类型、特征及模式——以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段上亚段为例 [J], 陈柄屹; 林承焰; 马存飞; 任丽华; 王军; 李志鹏; 杜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营凹陷东营三角洲沙三段中亚段古地貌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刘军锷;简晓玲;康波;苏明;杜学斌【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4(021)001【摘要】东营凹陷沙三段中亚段发育9期特征明显的三角洲进积单元,古地貌对三角洲进积单元的控制作用明显.利用东营凹陷丰富的钻井和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采用适用于该区的定量高精度古地貌恢复方法——滨线轨迹法,来重建研究区9期三角洲进积单元的古地貌特征,并揭示古地貌对沉积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东营三角洲在沙三段中亚段沉积时期古地貌整体呈现南缓北陡、斜坡向西迁移的特征.沉积体的分布范围和沉积样式与古地貌特征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三角洲沉积主要沿着东部和东南部凸起逐渐向湖盆推进,受物源供给能力和古地貌特征的影响,三角洲朵体沿斜坡向西延伸;深洼区主要发育半深湖—深湖相沉积,在坡度较大的斜坡前端沉积物易发生失稳而形成浊积砂体.【总页数】4页(P20-23)【作者】刘军锷;简晓玲;康波;苏明;杜学斌【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15;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东广州51076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3【相关文献】1.东营凹陷北部永921地区渐新世沙三段和沙四段扇三角洲沉积2.东营凹陷沙三中亚段东营三角洲沉积期次成因及对含油性的影响3.断陷湖盆萎缩期浅水三角洲沉积演化与沉积模式——以东营凹陷牛庄洼陷古近系沙三段上亚段和沙二段为例4.断陷湖盆湖底扇砂岩体沉积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以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三段中亚段为例5.陆相断陷盆地陡坡带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演化特征——以东营凹陷民丰地区沙三段、沙四段为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位于中国山东省东部,是中国最大的陆相盆地之一,是中国重要的油气富集区之一。
沙四段是该地区重要的低阻油藏之一,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本文将对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及评价进行探讨。
1. 沉积环境和地层特征东营凹陷沙四段地层主要由砂岩和页岩组成,是典型的陆相相沉积体系,沉积环境主要为河流、湖泊和沼泽地,具有较好的孔隙结构和透水性。
2. 地层构造和构造特征东营凹陷是典型的叠合构造盆地,主要构造形式有隆起、凹陷和断裂带。
沙四段低阻油藏一般分布在凹陷区或隆起周边,与构造形成密切的关系。
3. 成熟度和页岩气作用东营凹陷地处于烃源岩成烃作用的最佳区域,页岩的气解作用也有利于形成低阻油藏。
地层中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对油藏的成熟度和形成有一定影响。
4. 流体运移和输导特征东营凹陷地处于华北地台和渤海湾之间,地表径流众多,地下水活动较为频繁。
这种复杂的流体运移和输导特征,有利于形成低阻油藏并且保持其长期稳定的产能。
东营凹陷地处于黄河三角洲和渤海湾之间,地层构造复杂,主要由隆起、凹陷和断裂带组成。
这些地质构造与成岩作用共同影响了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形成。
二、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评价1. 地质储量评价根据已有地质调查和采样数据分析,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地质储量较大,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
2. 成本效益评价东营凹陷地处于华北地烃源岩的最佳区域之一,成本较低且油气资源较丰富,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由于沙四段低阻油藏地层中砂岩和页岩的复杂组合特征,对地质工程的要求较高;地层构造多变,需要采用合适的地质工程手段进行勘探和开发。
4. 社会环境评价东营凹陷地处于人口稠密地区,社会环境复杂,需要加强环保措施和保护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 技术创新评价东营凹陷地处于我国石油工业的重要地区之一,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开发水平和效率,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资源。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具有较好的地质条件和开发潜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收稿日期]2010 03 20[基金项目]国家技术攻关研究项目(2006BAB03B02)。
[作者简介]周建林(1964 ),男,1986年大学毕业,博士(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主要从事储层及油气成藏研究工作。
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北部沙三段地震相类型及其展布特征研究周建林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摘要]通过对东营凹陷利津洼陷北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综合分析,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了沙三中、下亚段层序地层格架。
研究认为,该层段可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其中SQ 1、SQ 2对应沙三下亚段,SQ 3对应沙三中亚段;分析了地震相类型及其展布特点,沙三段地震相主要包括前积地震相(主要发育在SQ1中)、楔状地震相(主要沿陡坡带分布)、杂乱地震相(在陡坡带发育,分布范围自下而上逐渐变小)、透镜状地震相以及平行 亚平行地震相和充填地震相(发育在半深湖 深湖区)。
[关键词]利津洼陷;地震相;展布特征[中图分类号]P631 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9752(2010)04 0067 04研究区位于济阳坳陷东营凹陷的西北部,利津洼陷北部,滨县凸起的东南侧,面积约为355km 2,工区内三维地震满覆盖,有探井、开发井1300多口。
根据地震和钻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区古近系沙三中、下亚段可被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
沙三中、下亚段顶底界分别对应T 4、T 6地震反射界面。
沙三下亚段划分为层序1(SQ1)和层序2(SQ2),沙三中亚段对应层序3(SQ3)。
研究区沙三段浊积扇体具有十分良好的成藏条件,处于断陷湖盆陡坡带,紧邻利津生油洼陷,只要有可靠的浊积扇体且储层发育,均能成藏[1,2]。
但是,由于浊积砂体具有储层薄、横向变化快、相变点不易识别等特点,因此,浊积砂岩油藏的储层预测及描述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3]。
为了提高利津洼陷北带沙三段浊积砂体的描述精度,发现新的有利井位目标,提高钻探成功率,推动其勘探步伐,进一步利用地震相分析对利津洼陷北坡沙三段沉积开展精细研究及储集砂体预测是十分必要的。
东营凹陷沙四段低阻油藏成因特征及评价东营凹陷是中国十大湛河三角洲蓄油气区之一,是我国非常重要的油气生产基地,凹陷内分布着大量的低阻油藏。
在东营凹陷中,凹陷内的沙四段低阻油藏尤为突出,成因特征十分明显。
本文将从沙四段低阻油藏的成因特征和评价两方面展开探讨。
一、成因特征1. 地质构造东营凹陷地处于渤海湾地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受华北地块的挤压和褶皱运动的影响。
凹陷内的沙四段低阻油藏在构造上主要分布在凹陷的凸起部位和山坳部位,这主要是由于构造对成藏空间的控制作用。
凹陷内的构造形态多样,有褶皱构造、断裂构造等多种形式,这为低阻油藏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成藏空间。
2. 沉积环境沙四段的沉积环境主要为陆相河流三角洲沉积,沉积相主要为冲积扇和湖泊相。
这种沉积环境对于低阻油藏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陆相河流三角洲沉积速度快,储层组合多样,储集空间丰富,有利于油气的富集和保存;冲积扇和湖泊相容砂体组织较好,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较高,是形成低阻油藏的重要条件。
3. 油气源储东营凹陷是一个丰富的生油气盆地,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油气源储条件。
通过地质勘探和地质评价工作发现,凹陷内的沙四段低阻油藏与下覆的下白垩统陆相烃源岩有着紧密的关系,这些烃源岩在长期的生烃演化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油气,使得低阻油藏得到了长期的充注和富集。
4. 成岩作用东营凹陷内的沙四段低阻油藏形成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
经过多年的地质勘探和研究发现,在成岩作用过程中,沙四段低阻油藏受到了复杂的碎屑成岩作用和非碎屑成岩作用的影响。
这些成岩作用不仅改变了储层岩石的物理性质,使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增加,而且还引起了原油的分异和聚集,是低阻油藏的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评价1. 储层性质沙四段低阻油藏的储层性质主要表现在孔隙度、渗透率和非均质性方面。
通过地质勘探和地质评价工作发现,凹陷内的低阻油藏储层孔隙度普遍较高,平均在15%以上;渗透率也较高,平均在1000毫达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