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治疗的理论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2
家庭治疗理论
家庭治疗理论是一种治疗的理论,它认为家庭是一个共同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可以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善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心理健康。
家庭治疗理论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它认为家庭成员之间要有真诚的沟通,并尊重彼此的想法和感受,以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
家庭治疗理论还认为家庭成员应该向一个家庭治疗师寻求帮助,以获得更好的家庭治疗方法和技巧。
家庭治疗理论的目标是帮助家庭成员改善家庭关系,从而改善家庭成员的健康和心理健康。
它基于一个共同的家庭价值观,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彼此,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
家庭治疗理论还认为家庭成员应该学会接受和尊重彼此的差异,并学会如何处理冲突,以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
家庭治疗理论的目的是通过改善家庭关系来帮助家庭成员改善健康和心理健康。
它是一种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善家庭健康的理论。
它是一种基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沟通和尊重,以建立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的理论。
它把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让家庭成员彼此交流、沟通和尊重,从而改善家庭关系和家庭健康。
家庭治疗理论
家庭治疗理论是指用于治疗家庭系统的一系列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
家庭治疗理论主要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并认为个体的心理问题常常是家庭系统中的问题所导致或影响的结果。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家庭治疗理论:
1. 系统理论: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和互相影响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模式会影响家庭整体的功能。
因此,通过改变家庭系统的结构和互动模式,可以改善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2. 结构家庭治疗:结构家庭治疗着重于家庭的组织结构和层次关系。
治疗师会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界限、角色和关系,并帮助家庭调整和重塑这些结构,以促进更健康的家庭互动。
3. 情感焦点家庭治疗:情感焦点家庭治疗认为家庭中的情感表达和连接是促进健康家庭关系的关键。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增强情感联系和共情能力,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叙事。
4. 解决情绪化家庭治疗:解决情绪化家庭治疗旨在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处理情绪和情感。
治疗师会教授情绪调节和沟通技巧,并通过家庭互动来增进情绪替代能力和解决冲突。
5. 故事治疗:故事治疗将家庭视为一个共同创造和分享故事的社会单位。
通过鼓励家庭成员分享他们的个人故事和家族历史,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建立更强的联系和理解。
这些家庭治疗理论和方法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来选择和应用,以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系统的发展。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核心原理解析导言:家庭治疗作为一种心理疗法,旨在通过改善家庭系统的功能和互动模式,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家庭治疗方法,它的核心原理是以家庭系统为基础,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将对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核心原理进行解析。
一、家庭系统理论家庭系统理论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基础,它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会影响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
家庭系统理论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互动模式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是家庭问题的核心。
二、家庭治疗的目标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目标是改变家庭系统的互动模式,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通过改善家庭系统的功能,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解决各种问题,包括夫妻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家庭冲突等。
三、家庭治疗的过程1. 评估阶段在家庭治疗的评估阶段,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家庭的背景、问题和目标。
通过评估,治疗师可以了解家庭系统的运作方式,确定治疗的重点和方向。
2. 目标设定阶段在目标设定阶段,治疗师与家庭成员一起制定治疗的目标。
目标设定是一个共同的过程,家庭成员需要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期望和需求。
治疗师会根据家庭成员的目标制定治疗计划。
3. 治疗阶段在治疗阶段,治疗师会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来改变家庭系统的互动模式。
例如,治疗师可以使用观察家庭互动的方法,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来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案。
治疗师还可以使用家庭游戏的方法,通过游戏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4. 结束阶段在结束阶段,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一起回顾治疗的过程和成果。
家庭成员可以分享他们在治疗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治疗师还会提供一些家庭维持和巩固的建议,帮助家庭成员在治疗结束后继续保持良好的互动模式。
四、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特点1. 系统化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是一种系统化的治疗方法,它将家庭视为一个整体系统,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和互动模式的重要性。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家庭治疗是一种针对家庭系统的心理疗法,旨在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解决家庭内部存在的问题。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理论并探讨其相应的治疗方法。
一、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家庭治疗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家庭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
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家庭治疗师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并试图重构这些模式以改善家庭功能。
治疗方法包括家庭会谈、观察家庭互动、引导家庭成员互动改变等。
二、结构理论结构理论认为,家庭结构对家庭成员的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家庭治疗师根据家庭结构的特点,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规则和界限,并通过调整家庭结构来促进健康的家庭互动。
治疗方法包括重构家庭结构、重新分配家庭成员的角色、引导家庭成员建立健康的界限等。
三、沟通理论沟通理论认为,有效的沟通对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家庭治疗师通过教授沟通技巧和改善沟通模式,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并增进相互理解。
治疗方法包括改善非言语沟通、提供积极反馈、教授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等。
四、认知行为理论认知行为理论认为,思维和行为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家庭治疗师通过帮助家庭成员发现并改变负性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以促进家庭功能的改善。
治疗方法包括认知重构、行为技能训练、情绪调节等。
五、故事理论故事理论强调个人和家庭通过故事来建构和理解自己的经历和意义。
家庭治疗师通过倾听家庭成员的故事,帮助他们发现新的故事线索,并引导他们重新解释和重塑自己的故事。
治疗方法包括故事收集、故事解构、故事改写等。
综上所述,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有多种,每一种理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和治疗方法。
在实践中,治疗师可以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论和方法,以实现家庭成员的改善和发展。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为更多家庭带来治疗的希望和改变的机会。
解读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背后的原理与理论导言:家庭治疗作为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分支,旨在通过研究和干预家庭系统的互动模式来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改善关系。
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家庭治疗方法,其背后有着一系列的原理与理论支持。
本文将对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原理与理论进行解读,以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一、系统理论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的核心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是相互影响的。
家庭系统中的问题不是单个个体的问题,而是整个系统的问题。
因此,要解决家庭问题,需要从整体系统的角度出发,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二、循环性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循环性。
循环性指的是家庭系统中的问题是循环的、相互影响的。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会反复出现,形成一种循环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分析这种循环关系,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供相应的干预措施。
三、家庭规则家庭治疗中,家庭规则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家庭规则是家庭成员之间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决定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
家庭规则可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隐含的。
通过分析家庭规则,可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并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四、家庭边界家庭边界是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概念。
家庭边界指的是家庭系统与外界之间的界限和联系。
家庭边界的松紧程度会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
较为松散的家庭边界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过度干涉和依赖,而较为紧密的家庭边界可能导致家庭成员之间的隔阂和冲突。
通过调整家庭边界,可以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五、家族传承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还关注家族传承对家庭系统的影响。
家族传承指的是家庭中代际之间的行为、观念和情感的传递。
家族传承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
通过了解家族传承,可以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和观念是如何受到家族历史的影响,从而改变不良的传承模式。
六、多元文化在萨提亚家庭治疗技术中,多元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婚姻关系家庭治疗的理论与实践婚姻关系家庭治疗是一种以系统观念为基础,以科学、人文、艺术综合为手段的临床技术。
这种治疗方式旨在探讨和帮助夫妻、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婚姻关系家庭治疗的相关问题。
理论婚姻关系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是家庭系统理论,强调“系统”、“环境”、“互动”等概念。
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互相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循环、双向的。
据此,婚姻关系家庭治疗的基本原则包括:系统思考、操作性的目标设定、协作、资源共享、反馈与自我纠正、文化敏感、不断发展和持续学习。
在实践中,婚姻关系家庭治疗主要采用四种情境模式:陈述-回应、重构、限制性挪用、外化。
其中,陈述-回应是最常用的一种模式,家庭成员通过谈话的形式表达感受和想法,并得到治疗师的回应和引导;重构是针对家庭关系模式中的缺陷和矛盾进行重新构建的方法,以期改变行为和情感模式;限制性挪用则是针对家庭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限制,使其恢复正常的功能;外化模式,则是运用象征性的物品或情境,帮助家庭成员表达难以用语言表达的问题。
实践家庭治疗的实践需要专业的治疗师和良好的治疗环境。
治疗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及驾驭各种情境和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
同时,治疗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技巧,以及对文化差异和多样性的敏感性。
治疗环境也非常重要,治疗环境应该给家庭成员提供安全有保障的空间和舒适的体验,并鼓励他们参与治疗。
治疗环境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设备和保密机制,以确保治疗的隐私和保密。
在实践中,治疗师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协助家庭成员,解决家庭中的问题。
治疗师可以通过具体的改变来改善家庭环境,比如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交流模式,引导家庭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改变相互关系等。
如果需要,治疗师也可以建议家庭成员进行个体治疗,以解决特定问题。
同时,治疗师还需要与家庭成员一起寻找和发掘家庭中的资源和优势,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解决问题。
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简介北大医学部霍莉钦一.家庭治疗的概念1.家庭治疗的定义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其目标是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2.家庭治疗的特点1)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
2)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
3)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
二.家庭治疗的简要发展史1.家庭治疗最早出现于美国。
其发展归功于婚姻辅导的发起,精神医学的进步和对精神分裂症的研究。
2.几位开创家庭治疗的重要人物3.家庭治疗的发展三.家庭治疗的适应症1.家庭关系婚姻关系冲突、不协调,牵扯到与子女的关系。
2.家庭代际关系紧张。
3.儿童、青春期孩子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家庭教育的困惑。
4.家庭遇到重大的挫折困难。
5.家庭生命周期的发展阶段需要面对的特殊心理问题。
6.各种精神、神经症状,情感问题及人格障碍。
四.家庭治疗的基本理论(一)Bateson等的发现与家庭系统概念的引出Bateson:“双缚理论”:家庭带来的“病人”常常是一个伪装成情绪困扰家庭的密使,他自己可能不是这个家庭中受到最大困扰的成员,而病态的家庭系统运作方式应该是治疗师关注的焦点。
(二)家庭系统的概念家庭系统由数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都有其功能,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发展出此家庭的整体功能。
1.家庭系统的特点家庭系统中各部分(子系统) 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又相互制约。
家庭系统在家庭规则之下运作,经历着平衡机制与改变机制的冲突与调整。
2.系统的两个机制:·平衡机制·改变机制3.用系统的视角看家庭:(1)个人的情绪、行为是在家庭人际互动关系中产生的。
(2)案主是系统运作结果的承受者,他(她)常常处于“身不由己”的状况。
(3)家庭问题分析:直线的“因果关系”—→循环的“互为因果关系”。
4.家庭系统的延伸—→学校、工作单位、社区、社会……。
家庭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与应用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改善家庭内部的互动和沟通方式,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改善关系。
它的基本原理是,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影响相互作用,任何一个成员的问题都会对整个家庭产生影响。
因此,通过改变家庭系统的互动模式,可以促进家庭成员的个人成长和家庭关系的改善。
家庭治疗的基本原理之一是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影响形成了家庭的结构和功能。
家庭治疗师通过观察和分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了解家庭系统的运作方式,从而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提供解决方案。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的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治疗师可能会发现这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畅所导致的。
在治疗过程中,家庭治疗师会引导家庭成员改变他们的沟通方式,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亲子关系。
另一个基本原理是家庭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家庭是一个自我调节的系统,它会自动寻求平衡和稳定。
当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出现问题时,家庭系统会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恢复平衡。
然而,这种自我调节机制有时可能导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家庭治疗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家庭系统重新建立健康的平衡。
治疗师通过干预和引导,帮助家庭成员认识到他们的互动模式对问题的影响,并提供新的解决方案和策略来改善家庭关系。
家庭治疗技术有多种应用方式。
其中之一是结构化家庭治疗。
结构化家庭治疗的目标是改变家庭系统的互动模式和层次结构,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支持。
治疗师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帮助他们意识到问题所在,并提供新的互动方式和规则。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治疗师可能会建议制定一套明确的规则和期望,以提高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另一种常见的家庭治疗技术是情感焦点家庭治疗。
情感焦点家庭治疗的目标是帮助家庭成员表达和理解彼此的情感需求。
治疗师会鼓励家庭成员分享他们的情感和需求,并提供支持和理解。
通过情感的表达和共享,家庭成员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并建立更深入的联系。
萨提亚家庭治疗理论一、总体介绍家庭治疗的一个流派,又名沟通流派或经验派家庭治疗。
强调情感经验,强调即时的、此时此地经验的作用。
是对家庭全方位的一个治疗。
二、家庭治疗的治疗信念(1)改变是可能的(2)每个人都拥有成长所需的内部资源(3)我们拥有很多选择,尤其在对压力作出反应的时候(4)大部分人会选择熟悉而非舒适的方式(5)希望是变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或成分(6)治疗的一个主要目标——成为自己的决策者(7)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真正的问题(8)感受属于我们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拥有(9)人们在本质上都是好的(10)我们不能改变过去,却能改变过去对我们的影响(11)欣赏和接纳过去有助于我们对当前的掌控能力(12)迈向整合的一个目标——接纳我们的父母也是普通人(13)自我价值越高,应对方式越健康(14)在萨提亚模式中,表里一致和高自尊是最主要的目标(15)健康的人际关系建立在价值平等的基础上(16)父母在任何时候都是竭尽所能而为的。
(1)讨好型关注情境和他人,忽略自我;以牺牲自我价值为代价;委曲求全;传递信息——我是不重要的!(2)指责型关注自己,忽略情境和他人;与讨好截然相反;挑剔,批评,拒绝别人的请求;总是在大嚷大叫地表达对他人的不满(3)超理智型关注情境,忽略自己和他人;强调数据和逻辑;排斥感受(4)打岔型三者都不关注;顾左右而言他;搞笑,总是转移话题;希望能在同一时间做无数的事情;遇到问题就“逃(5)表里一致觉察自己、他人和情境;当与他人联结时,全神贯注;觉察他们的身体讯息;觉察他们的防御和家庭规条五、四种沟通姿态的来源(1)儿童时期与父母之间的交往模式(2)儿童时期的家庭规则或规条七、改变的目标表里一致的沟通,提高自尊水平,降低防御,提升自我价值感,将规则转化为指南八、改变工具成分干预技术关注加工信息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内部的心理和情绪步骤的模式或序列但是,大部分人的加工模式都稳固地根植于过去的经历;而非建立在现实基础上九、冰山理论行为:付诸行动,例如暴力、酗酒等应对:四种沟通模式防御机制或生存姿态,保护或求生感受:愤怒,伤害、恐惧等知觉:信念、态度、价值观或印象等。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家庭治疗是一种系统短期治疗方式,旨在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
它基于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与家庭之间的互动有关。
家庭治疗致力于改变互动模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促进家庭的健康发展和成员的个体成长。
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家庭治疗的核心理论基础。
它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成员之间的互动影响着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
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寻找问题背后的互动模式,并解决这些模式中的紧张和冲突。
2.结构治疗:结构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种方法,注重家庭中的层次结构和界限。
治疗师会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和位置,并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家庭结构和相互关系。
结构治疗通常通过使用家庭会话、模拟、反馈等方法来帮助家庭成员调整和改变家庭结构。
3.情感焦点治疗:情感焦点治疗是家庭治疗的另一种方法,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亲密关系。
治疗师会注意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和回应,并帮助他们增进亲密感、信任和接纳。
情感焦点治疗通常通过增强互动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解决紧张和冲突。
4.解决问题治疗:解决问题治疗是一种以解决家庭中的问题为中心的治疗方法。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定义和理解问题,并鼓励他们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治疗师也会提供工具和技能,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改变与问题相关的互动模式。
1.评估: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进行初步的面谈和评估,了解家庭背景、成员之间的互动和问题的具体表现。
评估主要是为了帮助治疗师了解家庭的问题和互动模式,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共同确定治疗的目标和方向。
目标可以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建立更健康的互动模式,解决具体的问题等。
3.干预:治疗师会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干预包括改变和调整家庭互动模式,增强沟通技巧,解决问题,促进情感表达等。
4.评估和维持: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不断评估家庭成员和整个家庭系统的变化和进展。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案例编者按:家庭的和谐与否是我们幸福指数高低的一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怎样经营好家庭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不要认为家庭治疗理论只是写给心理医生、心理老师和社区心理服务人员的知识技能,实际上对于我们每个希望改善家庭关系的人都有参考价值。
清官难断家务事,是说家庭矛盾既琐碎平淡又错综复杂,如果大家都沉陷在一己小利的执着和对家庭成员平凡错误的怨恨上,矛盾可能永无解决的时候。
下文中家庭治疗原则〃(一)忽视〃理由与道理〃,重视〃感情与行为〃,(二)摒弃〃过去〃,关注〃现在〃,(三)淡化缺点,强化优点〃就对解决矛盾有高屋建甑的指导作用。
文末给大家附上世界家庭治疗大师米纽钦的一个家庭治疗实录的音频,既实用有效,又有趣生动,值得一听。
一、家庭治疗的目标家庭治疗的目标是协助一个家庭消除异常或病态的情况,以便能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所谓健康的家庭是指在家庭系统中,应有适当的领导、组织与权威分配,没有散漫或独断现象;成员间角色清楚且适当,没有畸形的相互关系;家庭成员间有良好的沟通和联系,有相互的情感交流和支持,能团结一致对付困难;对内有一致的家庭认同感,对外有适当的家庭界线。
一个健康家庭系统在生活中应有适当的家庭仪式和规矩且家庭成员间有相似的生活目标和追求。
二、家庭治疗的适用范围一般来说,如果一个家庭在其家庭结构、组织形式、成员沟通、角色扮演、情感表达、家庭认同或联盟关系等方面有不协调的非适应性表现,并影响家庭系统的功能状态,难以由家庭成员自行改善或纠正时,应由专业人员协助辅导,通过家庭治疗来改善家庭功能状态。
临床上,如果我们发现一个家庭其家庭成员间经常发生争执,兄弟姐妹难以相处,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夫妻关系紧张,以致于影响整个家庭系统的功能,也可采用家庭治疗。
如果一个家庭遭受重大的挫折和失败,家庭成员意外受伤、死亡、遭强奸;夫妻关系紧张、分居或离婚;移民或居住环境的突然变化;家庭成员患有躯体或精神疾病,无法应付和适应等,可考虑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的理论
家庭是我们诞生和成长的摇篮,也是我们命运的重要依托。
家庭常常以某周方式决定着我们的前途和命运,给予我们幸福和痛苦。
一般的治疗我们通常会选择一对一的个体治疗,但是如果来访者的问题和其家庭存在关联,当来访者回到家中,取得疗效将受到家庭的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家庭将是至关重要的工作。
面对由于家庭问题而产生症结的来访者或是患者,家庭治疗师要有不同于一般治疗师得理论和视角。
人来源于家庭,成长于家庭,个体发生冲突或生病都与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下面是我在看了相关书籍后总结出的一些理论和概念对我们理解和帮助家庭有着很大的帮助。
1系统论
系统论通常是被认为由奥地利生物学家Bertanlanffy提出来的。
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这种观点有别于以往的只重视个体心理品质和心理状态的一些理论,强调个体的行为是关系的产物。
于是这就要求治疗师以“广角镜”的姿态来面对,将家庭这个纳入自己的视野,将所有家庭成员看作是一个整体,好比个体中的各个内环境,要从整体状体以及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中探索和分析问题的所做。
例如,孩子挑食,父亲很严厉的训斥他,要求他什么都要吃,这是母亲心疼孩子,比较惯这个孩子,则会出面制止父亲,不让父亲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那么以后孩子依旧会保持这样的行为,这个家庭也会因此经常的出现这样的互动关系。
在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循环的,一个成员的变化会影响其他成员及整个家庭。
家庭治疗师要有循环因果关系的视角,在治疗中探讨家庭的情况及其成长的历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控制论
最早由美国的数学家提出。
一个系统哟啊维持自己的稳定就需要信息交流,借此对各子系统进行调控。
这种心理反馈机制是控制论的核心。
反馈可以是正向的同时也可以是负向的。
在家庭系统中,负反馈抵制改变,是保持家庭稳定的一种机制,同时也可能引起冲突。
例如,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开始寻求自主独立,开始不是一味的听从父母的安排,这个时候父母却依旧是用对待婴儿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以此来维持过去家庭的稳定,这个这种负反馈就会引起亲自冲突,孩子就会产生和父母分离的心理。
正反馈是传递家庭需要改变的信息。
对于系统具有挑战性,此时接受,可以在一个新的水平上保持稳定,如果系统拒绝则会产生冲突。
在家庭治疗中,当负反馈无效是就适时启用正反馈。
3社会建构主义
建构主义认为,决定我们看到的东西不仅仅是眼前的事物,还有我们的经验,还有我们所处的环境和从事的社会活动。
在家庭治疗中,如果采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治疗就成了重新建构的过程。
这种治疗强调我们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重点探究来访者对自己问题的假设,在谈话中寻找新意义和新观点,重新定义行为以改变家庭成员对它的反应。
一个家庭有多种观点组成,治疗师不再作为旁观者,也一同参与一起建构被观察的事实。
4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探讨和分析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从小时候起我们在和母亲及重要亲人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就形成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依恋模式。
良好的母婴关系是形成安全的依恋模式的基础,他们在外界的交往过程中会非常自信。
婴儿期形成的依恋关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成为我们自我的一部分,影响我们对友情、亲情、爱情的期望。
依照依恋理论,治疗师可将儿童不良的行为理解为不安全依恋的表现,将回避行为视为矛盾依恋的后果。
在治疗中,治疗师要避免成为家庭替代的角色。
5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成员表现出的所谓心理问题或症状,往往会出现在家庭生命周期发生变化的时期。
在此时此刻,问题和症状告诉我们家庭管用的方法可能无法适应家庭发展的新阶段。
第一阶段(家庭生成):夫妻间的互动开始生成新的家庭关系,并调整与原来的家庭之间的关系。
第二阶段(养育孩子):在这个阶段,夫妻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了“成年人”,在此要调整家庭关系,留有新成员的空间,不再是二人世界。
第三阶段(进入社会):孩子要进入家庭以外的世界,在这个阶段,家庭的主要任务是从依赖逐渐转变为分离,开始培养孩子部分的独立,自主能力。
第四阶段(青春期):这个阶段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家庭主要增加亲子互动,允许孩子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自由。
第五阶段(空巢):此阶段,孩子还是离开父母,组建自己的家庭。
此时家庭的关键任务是接受子女的离家和完全独立。
父母要和孩子建立起成人间的关系,不再是过往的对待孩子的保护方式。
同时夫妻又回到了二人世界状态。
第六阶段(终结):从夫妻或伴侣一方死亡开始,到了另一半离开世界,一个家庭就宣告终结,这个阶段家庭的任务就是帮助家庭其他成员度过哀痛,完成分离。
6家庭忠诚理论
在研究与临床治疗中发现,孩子对家庭最忠诚。
当家庭处于危机中时,他们会尽力保护家庭的稳定和完整,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
有部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里就有这样一幕,蒋雯丽饰演的妻子和陈道明饰演的丈夫发生争执,他们的儿子摔碎杯子,割伤自己的手臂来终止父母的争吵。
这种对自我的伤害可以让父母暂时放弃冲突,也可以拉近已经离的很远的父母之间的距离,并为了孩子共同努力。
因此,孩子的异常行为可以视为夫妻关系冲突的产物。
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可以通过孩子的表现来判断是为了稳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