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模特法研究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13.08 KB
- 文档页数:2
“MOD法”实验报告一、实验任务用模特法确定装配电脑主机主要元件的标准时间二、实验目的1、掌握用模特法确定作业标准时间的方法和步骤;2、能用模特法正确表示作业者的各种动作,正确区分作业者得同时动作、时限动作和被时限动作;3、熟悉生产流程;4、掌握必要的软件工具。
三、实验原理1、模特法的定义2、模特法的特点:1)动作时间是以手指移动2.5cm所需时间为最小单位(1MOD),身体其他部位动作的时间都用手指动作时间的整数倍来表达;2)模特法把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划分为21种,其中11个为基本动作,10个为其他动作;3)1MOD的时间值为0.129秒,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高或降低;4)动作符号即表示了动作也表示了时间,简便易学。
四、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1、电脑主机2、计算机3、装拆工具、笔、纸、MOD分析表格4、计算器五、实验步骤1、明确电脑主机主要的几个元件装配的标准作业法根据动素研究所确定的动素分析图和工作地布置图,确定标准作业法;2、记录左右手的动作分析式,记录在上表中;3、记录MOD综合分析式要注意分清哪些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动作,哪些是不能同时进行的动作,还要分清时限动作和被时限动作;4、计算正常作业时间根据上表中的MOD综合分析式,计算模特值,换算成普通时间正常作业时间=MOD值×0.1295、决定宽放时间取宽放率为:15%。
宽放时间=正常时间×宽放率6、计算标准时间:标准时间=平均操作时间×评比系数+宽放时间7、将计算出的标准作业时间值与秒表测时实验所得的标准作业时间值进行对比分析。
正常情况下,两个数值应该比较接近,若相差较大,分析原因。
六、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1、MOD分析表操作单元1MOD值合计=49操作单元3MOD 值合计=49操作单元4MOD 值合计=49操作单元5操作6操作7MOD值合计=39 操作8MOD值合计=30操作单元9MOD值合计=30 正常作业时间=339×0.129=43.731s宽放时间=43.731×15%=6.56s标准时间=43.731×1.1+6.56=54.66s2、与秒表测时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两个标准时间以及两个时间相差较大的原因,并评价哪个标准时间更准?秒表测时标准时间=80.18s模特法测试标准时间=54.66s秒表测时采用的是抽样统计的办法,选取样本的时候完全是随机的,同时人在进行操作的时候也会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停顿或延误;而模特法是排除意外因素,只对人体动作进行时间研究,每个动作都有标准的时间,根据分析操作的动作来进行时间的测量。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一)基本動作------上肢動作1)移動動作(M): 移動動作包括5种,分別以手指、手和手臂進行作業來區分.<1>. 手指動作M1表示用手指的第三關節前的部分進行的動作,每動作一次時間值為1MOD,相當于手指移動了2.5cm的距离.M1既代表了手指的動作,也表示出該動作所需的時間值(1MOD=0.129s).如:用手指把開關拔到ON(或OFF)位置的動作.用大拇指和食指旋轉栓上螺母.每擰一次為M1,即1MOD.用手指按摩密封條.<2>. 手&手腕的動M2用腕關節以前的部分進行的動作,當然也包括了手指的動作,每進行一次為2MOD.相當于動作距离為5cm左右.如:用手轉動調諧旋鈕,每次轉動不超過180∘.將電阻插在印刷電路板上.用手翻書.注意: 做此動作時,有時或多或少都牽動小臂,在分析時仍為M2.<3>. 小臂的動作M3肘關節以前(包括手指、手、小臂)的動作,每動作一次時間值為3MOD,相當移動15cm左右的距离.如:在紙上劃一條約15cm長的線.在作用范圍內,移動小臂去取放在工作台上的零件.注意: 在實際操作中,M3動作會或多或少牽動大臂,或者移動了肘關節,此時仍按M3分析.在操作中,M3的移動動作范圍叫正常作業區.在設計作業范圍時,應參考圖11-2的作業范圍,並盡量使操作動作用M3動作來完成.<4>. 大臂動作M4伴隨肘的移動,小臂和大臂作為一個整體在自然狀態下伸出的動作,其時間值為4MOD,相當于移動距离30cm.大臂移動時,也可能同時進行小臂、手、手指的動作.如:把手伸向放在桌子前方的零件.把手伸向放在略高于操作者頭部的工具.在設計作業區時,不一定能把所有的動作范圍全部設計在M3的正常作業區內,此時可將某些動作或某些工具,設計在M4的區域內.<5>. 大臂盡量伸直的動作M5在胳膊自然伸直的基礎上,再盡量伸直的動作.用M5表示,時間值為5MOD,相當于移動距离為45cm,在進行改動作時,有一种緊張感,感到筋或肩、背的肌肉被拉緊的情況.如:把手盡量伸向工作台的側面.盡量伸直胳膊取高架上的東西.坐在椅子上抓放在地上的物体.從方法研究的角度講,用這些姿勢取物不恰當,屬5級動作,不符合動作經濟原則,在實際中應取消或盡量避免.2)終結動作**每一個移動動作必然有一個對應的終解動作<1>. 抓取動作(G) 移動動作后,手或手指握住(或触及)目的物的動作叫抓取動作,用符號G表示.抓取動作隨著對象與方式的不同分為三种:a.触摸動作G0用手、手指去接触目的物的動作,它沒有去抓取目的物的意圖,只是触及而已,所以為0MOD.如:用手去按計算器的按鍵時,必先伸手去接触按鍵,然后再按數字鍵.用手推動放在桌子上某一物體時,必先接触該物件,才能推動物體.b.簡單地抓G1在自然放鬆的狀態下用手或手指抓取物件的動作,在被抓物件的附件沒有障礙物,是比較簡單地抓,時間值為1MOD.如:抓起放在工作台上的旋具.抓起放在書桌上的鋼筆.兩手同時伸出捧住電視机.該動作屬于抓取容易取的物件,不太需要注意力,一抓即可.c.複雜的抓取動作G3需要注意力的動作,是G1所不能實現的.在抓取目的物件有遲疑現象,或是目的物周圍有障礙物; 或是目的物比較小,不容易一抓就得,或是目的物易變形、易碎,時間值為3MOD.如:抓起放在工作台面上的墊片.抓起放在零件盒內的零件(零件不至1個).抓起放在零件箱中的小螺釘,抓時必須排開周圍其它物件.<2>. 放置動作(P) 將手中的物體放置在一定的位置所作的動作.由于放置的方法與條件不同,有的需要注意力,有的不需要注意力.分為以下三類:a.簡單的放置P0 把抓著的物品運送到目的地后,直接放下的動作.該動作是放置動作中最簡單的一种,它不需要用眼注視周圍的情況,放置處也無特殊要求,被放下的物體允許移動或滾動,因此無需時間值,所以為0MOD.如:將拿著的旋具放到桌子旁.把放下工具的手,移回原來位置.**若空手移回則表示僅僅移動,沒有放置b.需要注意力的放置動作P2放置物體時,需要用眼睛看,以決定物件的大致位置,時間值為2MOD.如:把墊圈套入螺栓的動作.電烙鐵用完后,放到烙鐵架上.將裝配完了的零件放到輸送帶上.把茶杯蓋蓋在茶杯上.有自動定位治具時的零件放置動作.c.需要有注意力的複雜的放置的動作,即裝配動作.P5將物體正确地放在所規定的位置,或進行配合的動作.是比P2更複雜的動作,從始至終需用眼看其精确的位置,時間值為5MOD.如:把旋具的頭放入螺釘頭的溝通中.把導線焊在印刷線路版上.把電阻插入印刷板的孔中.(插件作業)把軸與套配合的動作.基本動作注意點:11种基本動作中,M1、M2、M3、M4、M5、G0、G1、P0是不需要注意力的動作,而G3、P2、P5是需要注意力的.移動動作和終結動作總是成對出現的.例如伸手是移動動作,伸手去干什么(目的)必然有一個目的,這就是伸手去拿某件物件或是去放置某件物件.例如:伸手取筆,伸手為移動M3,取筆為抓取G1.所以伸手取筆的基本動作是移動加抓取,表達為M3G1,其時間值為M3G1=4MOD.又如伸手去拿放在工作台上的旋具的動作,其移動動作為M3,終結動作為G1,則表示為:M3G1=4MOD.例如:將軸套套入軸上,把軸套放在A點上,為M3P5.到B點時為少量插入軸中.從A點到C點,要加算必要的移動動作M2P0(M3P0),但若在B點放開手,套依靠自重自然落下,則不需要加算移動動作.3). 反射動作(又稱特殊移動動作) 不是每次都特別需要注意力,或保持特別意識的反复的動作叫反复動作.例如用銼刀銼物;用鐵錘釘釘子等.這种反射動作一般速度快,使用的工具與本身部位不變,因此其時間消耗為正常動作時間的70%.所以反射動作的時間值為:手指的往复動作M1,每一個單程動作時間為1MOD/2;手的往复動作M2,每一個單程動作時間為1MOD;手臂的往复動作M3,每一個單程動作時間為2MOD;手臂的往复動作M4,每一個單程動作時間為3MOD;M5的動作一般不發生反射動作,即使有也必須進行改進,所以反射動作的時間值最大為3MOD.如前所述,模特法中移動動作與終結動作都是成對出現的,唯有反射動作沒有終結動作,所以稱它為特殊移動動作.4). 同時動作用不同的身体部位同時進行相同或不同的兩個以上的動作,稱為同時動作.一般以兩手的同時動作為佳(排除一手空閒的情況),這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見前面動作經濟原則).如桌上放著橡皮和削尖的鉛筆,兩手同時伸出(M3),用左手抓橡皮(G1) 、右手抓筆(G1),然后放到自己面前.桌上放著螺釘箱,另在高于頭的地方吊著旋具.兩手同時伸出(M3、M5),左手抓螺釘(G3),右手抓旋具(G1),拿到身前,螺釘槽與旋具尖對好.桌上放著零件箱,A箱裝螺釘,B箱裝墊圈.兩手同時伸出(M3),左手抓螺釘(G3),右手抓墊圈(G3),然后同時拿到身前安裝.<1>. 同時動作的條件兩手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同時進行動作的,以下兩种情況下可以同時動作.a.當兩只手的終結動作都是不需要注意力的時候.例如一只手去抓旋具,另一只手去拿螺釘,因為兩只手的終結動作都是G1,都是不太需要注意力的,所以可同時動作.又如雙手同時伸出去拿箱子中的銷子,每只手拿一只,都是G1的終結動作,所以可同時進行.b.當一只手的終結動作是需要注意力的,而另一只手的終結動作是不需注意力的時候.例如一只手去抓區螺釘,另一只去抓取放在台子上的一只平墊圈.這時只有一只手的終結動作是需要注意力的,所以可同時動作.對于兩只手都需要注意力的動作,不可能同時進行.因為此時兩只手的終結動作都需要注意力.例如兩只手同時去拿放在工作台面上的平墊片,就不可能同時進行,而只能完成一只手的終結動作,再做另一只手的.兩手的終結動作均不需要注意力,可以同時動作;只有一只手選用阿注意力時,也可以同時動作.兩只手都需要注意力的終結動作是不可能同時進行的.<2>. 時限動作和兩手同時動作的時間值,兩手可以同時動作時,時間最大的動作叫做時限動作,用時限動作的時間值來表示.兩手同時動作時間值的分析舉例見表11-8.表11-8 終結動作兩手動作分析表表11-9 時限動作舉例表由于左、右兩只手的終結動作均為G1,是不需要注意力的,所以可同時進行.左手時間值M3G1=4MOD,右手動作時間值為M4G1=5MOD.所以右手的動作為時限動作.左手的時間值小稱為被時限動作,被時限動作的標記符號用( )號表示,它不影響分析結果.當兩手動作的時間值相同時,可任取一只手的時間值計算.<3>. 兩手都需要注意力時的分析方法.例如左手3G3,右手4G3.由于移動動作是不需注意力的,所以兩手可同時伸出.當左手伸到所需位置時,就進行抓取G3的動作, 此時右手不能同時亦做G3的動作,所以在目的物旁等待,等到左手做完動作后, 右手只稍動一下,即可進行終結動作G3.右手稍動一下是因為人不可能僵直手去取物,這個動作為M2.這樣左手先做完M3G3的動作,隨后右手做M2G3的動作,其時間值為M3G3+M2G3=11MOD.表11-10 左手先動作情況表假若上面這個例子中,左、右手動作先后不同,如左手先動作,其情況見表11-10.右手由于同左手同時伸出,等待左手做完M3G3的動作后,右手再手腕動一下(M2),做抓取的動作,所以右手動作為M2G3.表11-11是右手先動作的分析表.由表11-11可見,右手與左手可同時伸出.右手先做完M4的移動(此時左手也同時伸出M3)接著做取物動作G3,然后左手做一個手腕的M2動作去取物G3.所以時間值為M4G3+M2G3=12MOD.由上述例子可見,即使同一動作,終結動作均需注意力時(均為左手先做)的時間值(表11-12).表11-11 右手先動作情況表表11-12 兩手同時動作情況表分析要點:a.首先分析兩手是否可以同時動作,如可以,則看哪一只手為時限動作,時間按時限動作取.如表11-12序號1的例子中,左、右手最先的動作是M4G3、M4G1.由于兩手動作中,左手是需要注意力的,右手不需注意力,所以兩手可以同時動作.左手M4G3為7MOD,是時限動作,時間值為7MOD.再看M4P2和M3P0,也是可以同時動作的,時限動作為M4P2,為6MOD.b.如果是兩手均需注意力的,則看哪只手是先做、哪只手后做,后做的那只手在等待先做的手做完后,做一個M2的動作,再做終結動作.如表11-12序號3的動作,首先分析左、右手的動作:M3G1(左),M4G1(右),都是終結動作不需注意力的,則M4G1為時限動作,所以時間值為M4G1.再看M3P2(左) 、M4P2(右),兩手的終結動作都是需注意力的,因為左手先做,所以是M3P2+M2P2=9MOD,再加上先做的M4G1=5MOD,所以共為14MOD.(二)身体及其它動作1)腳踏動作F3將腳跟踏在踏板上,作足頸動作,其時間值為3MOD.這個動作必須是腳跟不离踏板,否則就不是F3.F3是單程的,如果踏一下又回來,因為足頸活動了兩次,所以是兩個F3,必要時,連續壓放腳踏板的時間值,要使用計時器有效時間.如:腳踏縫紉機制衣.腳踏汽車油門(或剎車蹄、离合器).腳踏沖床的開關.2)步行動作W5運動膝關節,使身体移動或回轉身体的動作.包括向前、向后、向橫側,凡屬用腳支配身体的水平移動的動作均屬此動作,每進行一次為5MOD.在F3腳踏動作中如果腳跟离開踏板,則應為W5.如果走6步,最后的一只腳拖上來,則拖上來的不計,即時間值為W5*6;如果最后的一步要求立正,則要算一步,即為W5*7.。
IE工业工程的应用-模特法基本动作分析与案例的说明一、基本动作——上肢动作(1) 移动动作(M)A. 手指动作M1。
表示用手指的第三个关节前的部分进行的动作,每动作一次时间值为1 MOD,相当于手指移动了2.5CM的距离。
M1既代表了手指的动作,也表示出该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值(1 MOD=0.129S)如:用手指把开关拨到ON(或OFF)位置的动作。
用大拇指和食指旋转螺柱上的螺母。
每拧一次为M1,即 1MOD用手指按檫密封条。
B. 手的动作 M2 。
用碗关节以前的部分进行的动作,当然也包括了手指的动作,每进行一次为2 MOD。
相当于动作距离为5CM左右。
如:用手转动调谐旋钮,每次转动不超过180度将电阻插在印刷电路板上。
用于翻书。
注意:做此动作时,有时或多或少都有牵动小臂,在分析时仍为M2C. 小臂的动作M3。
肘关节以前(包括手指,手,小臂)的动作.每一次时间值为3 MOD, 相当如移动15CM 左右的距离。
如:在纸上划一条约15cm 左右的线。
在作业范围内,移动小臂去取放在工作台上的零件。
注意:在实际操作中,M3 动作会或多或少牵动大臂,或者移动了肘关节,此时仍按M3分析。
在操作过程中,M3的移动动作范围叫正常作业区,在设计作业范围时,尽量使 操作动作用M3动作来完成。
D. 大臂动作 M4。
伴随肘的移动,小臂和大臂作为一个整体在自然状态下伸出的动作,其时间值为4 MOD ,相当于移动距离30 cm。
大臂移动时,也可能同时进行小臂,手,手指的动作。
如: 把手伸向放在桌子前方的零件。
把手伸向放在略高于操作者头部的工具。
在设计作业区时,不一定能把所有有动作范围全部设计在M3 的正常作业区内,此时可将某些动作或某些工具设计在M4的区域内。
E. 大臂尽量伸直的动作M5。
在胳膊自然伸直的基础上,再尽量伸直的动作,用M5表示,时间值为5 MOD,相当于移动距离为45cm。
在进行该动作时,有一种紧张感,感动筋或肩、背的肌肉被拉紧的情况。
模特法的动作分析概述模特法是一种用于展示服装的走秀方式,其动作设计和表现具有独特的特点。
本文将对模特法的动作进行分析,从姿势、步态、表情等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模特法的基本动作姿势•模特站立时,身体保持笔直,双脚交替出现在舞台上,保持手臂自然下垂。
•当模特走过T型舞台中央,通常会停顿一下,侧身展示服装的细节。
•模特转身时,动作应该流畅自然,不宜过于生硬。
步态•模特步伐轻盈,通常是脚尖先着地,走路时动作轻快。
•走秀时的速度要适中,以展示服装为主,不宜过快或过慢。
•模特的走姿要端正,腰部挺直,保持身体平衡。
表情•模特需要保持微笑,表现出自信和优雅。
•眼神要明亮,与观众有眼神接触,展现自信与亲和力。
•表情要与服装主题相符,能增加服装的吸引力。
模特法的艺术魅力•模特法是时尚表现的重要形式之一,能够通过动作和表情展现设计师的创意。
•模特法展示了服装的魅力,并引导观众的审美情趣。
•每一个动作都展现出模特的专业水准和舞台魅力,通过细节的展现,体现出服装的品质和设计感。
模特法的演绎技巧•模特需要具备良好的体态和形体素养,从容自信地展示服装。
•走秀时要注重仪态,不宜出现大幅摇晃或僵化的动作。
•文明大气的表现方式会更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和认可。
总结模特法的动作是展示服装魅力的关键,通过专业的走秀技巧和表现能力,模特能够为设计师作品增添无限魅力。
在走秀过程中,模特需要保持专业性、自信和优雅,展现出服装的独特之美。
通过不断练习和提升,模特能够在舞台上展现出最好的自己,成为时尚界的明日之星。
模特排时法实验报告篇一:工业工程试验七-模特排时法实验七模特排时法一、实验任务用模特法确定装配195A型喷油泵的标准时间。
二、实验目的及训练要点1)掌握用模特排时法确定作业标准时间的方法和步骤。
2)能用模特排时法正确表示作业者的各种动作,正确区分作业者的同时动作、时限动作和被时限动作。
三、实验原理模特法是预定动作标准法的一种,是作业测定的一种新技术。
运用模特法,无需经过现场测试,只要根据工作物蓝图、工作地布置图和操作方法,就能预先计算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正常时间。
模特法根据人体工程学和疲劳研究的结果证明,动作速度太快会造成人的能量消耗过多,易引起疲劳;动作太慢,能量消耗也会增加,也容易引起疲劳。
速度与能量的关系是,当速度提高1%时,能量消耗也会随之增加约1%;速度下降到某一临界点后再减速1%时,则能量消耗反而增加0.5%。
模特法把能量消耗最低速度作为基准,使操作者的劳动紧张程度适当,因而使劳动者保持充沛的体力。
模特法把人的动作与时间融为一体,只要确定了人的动作,就可以知道动作所需的正常时间。
模特法有如下几个特点:1)动作时间是以手指一动2.5cm所需时间为最小单位(1MOD),身体其他部位动作的时间都用手指动作时间的整数倍来表达。
2)模特法把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划分为21种,其中11个为基本动作,10个为身体及其他动作。
3)1MOD的时间值表示确定为0.129S,使用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高或降低。
4)动作符号不但表示动作,而且也表示时间。
比如M3,即表示小臂的动作,也表示时间消耗3个MOD 。
动作符号和时间紧密结合,这是模特法与其他预定时间系统最大的区别,也是模特法的最大特点。
四、实验设备、仪器、工具及资料1)195A型喷油泵。
2)活扳手、一字型螺钉旋具、尖嘴钳。
3)“动作研究实验”改进后的动素图、工作地布置图。
4)MOD分析表。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本实验1人1组,研究内容仍然是195A型喷油泵的装配工作。
山东建筑大学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报告实验日期:班级:实验者:同组者:实验项目名称:动作研究、模特分析法一、实验目的1.掌握细微动作研究的原理与方法;2.学会用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动作。
3.掌握用模特法确定作业标准时间的方法和步骤;4.能用模特法正确表示作业者的各种动作,正确区分作业者的同时动作、时限动作和被时限动作。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1.机头2. 活动扳手、一字形螺丝刀、尖嘴钳3. 改进后的双手操作分析图4 .MOD分析表三、实验原理1.动作分析的意义与目的动作分析在方法研究中属于第三层次,它是在程序分析、操作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人体的各种操作的细微动作,发现操作者无效的和不经济的动作,寻求省力、省时、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使操作更加简便有效,减少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十八个基本动素(详见下表)3.模特法是预定动作标准法的一种,是作业测定的一种新的技术。
运用模特法,无须经过现场测时,只要根据工作物蓝图、工作地布置图和操纵方法,就能预先计算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正常时间。
模特法根据人体工程学和疲劳研究的结果,以人的最低能耗工作的时间消耗为动作的时间单位,因为动作速度太快会造成人的能量消耗过高,易引起疲劳;动作速度太慢,能量消耗也会增加,也容易引起疲劳。
速度与能量的关系是,当速度增加1%时,能量也会随之增加约1%;速度下降到某一临界点后再减速1%时,则能耗反而增加0.5%。
模特法把能耗最低的速度作为动作为动作时间单元,使操作者的劳动紧张程度适当,因而使劳动者保持充沛的精力。
模特法把人的动作与时间融为一体,只要知道是什么动作,就可以知道动作所需的正常时间。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本实验通过观测机头的装配过程,运用动作研究的原理和方法,对其中的某一个装配过程或者几个装配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画出动作研究分析图表。
然后根据动作经济原则,结合“5W1H”提问技术和“ECRS”四大分析原则,提出改进方案。
山东建筑大学基础工业工程实验报告实验日期:2016.11.15 班级:工业142实验者:20140214064 侯兆伟同组者:孙跃峰实验项目名称:动作研究和模特分析法一、实验目的1.用模特法制定装配零件的标准时间。
2.掌握细微动作研究的原理与方法;3.学会用动作经济原则改善动作。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材料1.零件(如图)2.一字形螺丝刀3.改进后的双手操作分析图4.MOD分析表三、实验原理1.动作分析的意义与目的动作分析在方法研究中属于第三层次,它是在程序分析、操作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人体的各种操作的细微动作,发现操作者无效的和不经济的动作,寻求省力、省时、安全和最经济的动作,使操作更加简便有效,减少工作疲劳,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十八个基本动素(详见下表)3.模特法是预定动作标准法的一种,是作业测定的一种新的技术。
运用模特法,无须经过现场测时,只要根据工作物蓝图、工作地布置图和操纵方法,就能预先计算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正常时间。
模特法根据人体工程学和疲劳研究的结果,以人的最低能耗工作的时间消耗为动作的时间单位,因为动作速度太快会造成人的能量消耗过高,易引起疲劳;动作速度太慢,能量消耗也会增加,也容易引起疲劳。
速度与能量的关系是,当速度增加1%时,能量也会随之增加约1%;速度下降到某一临界点后再减速1%时,则能耗反而增加0.5%。
模特法把能耗最低的速度作为动作为动作时间单元,使操作者的劳动紧张程度适当,因而使劳动者保持充沛的精力。
模特法把人的动作与时间融为一体,只要知道是什么动作,就可以知道动作所需的正常时间。
四、实验步骤及实验数据本实验1人1组。
研究内容仍然是油泵装配工作,根据“动作研究实验”所确定的标准操作法,分析油泵装配过程中每一个动作的模特表达式,并记录在MOD分析表中(如下表)。
左手动作动素符号MOD 分析式MOD 值综合分析式MOD 值MOD 分析式动素符号右手动作伸手至G 并抓取移至胸前定位伸手至H 并抓取移至胸前定位持住M3G1 4 M3G1 4 M3G1M3P0E2 5 M3P0E2 5 M3P0E2BD 0 M2P0 2 M2P0装配装配伸手至A1并抓取移至胸前定位BD 0 M3P0E2 5 M3P0E2BD 0 M2P0 2 M2P0BD 0 M3P0E2 5 M3P0E2BD 0 M2P2 4 M2P2伸手至B1并抓取BD 0 M2P0 4 M2P2持住装配装配伸手至A2并抓取移至胸前定位伸手至B2并抓取 M2P0 2 M2P0 0 BDM3P0E2 5 M3P0E2 0 BDM2P2 4 M2P2 0 BDM2P0 2 M2P0 0 BDM3P0E2 5 M3P0E2 0 BDM2P2 4 M2P2 0 BD移至胸前定位移至胸前定位BD 0 M2P0 2 M2P0装配伸手至C 并抓取移至胸前定位BD 0 M3P0E2 5 M3P0E2BD 0 M2P0 2 M2P0BD 0 M3P0E2 5 M3P0E2伸手至I 并抓取 BD 0 M2P0 4 M2P2移至胸前定位左手动作动素符号MOD 分析式MOD 值综合分析式MOD 值MOD 分析式动素符号右手动作持住BD 0 M2P0 2 M2P0装配装配伸手至D 并抓取移至胸前定位BD 0 M3P0E2 5 M3P0E2BD 0 M2P0 2 M2P0BD 0 M3P0E2 5 M3P0E2BD 0 M2P2 4 M2P2伸手至B3并抓取BD 0 M2P0 4 M2P2持住伸手至E 并抓取移至胸前定位伸手至F 并抓取 M2P0 2 M2P0 0 BDM3P0E2 5 M3P0E2 0 BDM2P0 2 M2P0 0 BDM3P0E2 5 M3P0E2 0 BD移至胸前定位移至胸前定位BD 0 M2P0 2 M2P0装配伸手至A3并抓取移至胸前定位BD 0 M3P0E2 5 M3P0E2BD 0 M2P0 2 M2P0BD 0 M3P0E2 5 M3P0E2伸手至B4并抓取 BD 0 M2P0 4 M2P2移至胸前定位持住装配BD 0 M2P2 4 M2P2持住伸手至A4并抓取移至胸前定位伸手至B5并抓取 M2P0 2 M2P0 0 BDM3P0E2 5 M3P0E2 0 BDM2P0 2 M2P0 0 BDM3P0E2 5 M3P0E2 0 BD移至胸前定位左手动作动素符号MOD 分析式MOD 值综合分析式MOD 值MOD 分析式动素符号右手动作装配M2P2 4 M2P2 0 BD 持住持住BD 0 M2P0 2 M2P0装配伸手至J 并抓取移至胸前定位 BD 0 M3P0E2 5 M3P0E2BD 0 M2P0 2 M2P0BD 0 M3P0E2 5 M3P0E2BD 0 M2P2 4 M2P2伸手至A5并抓取移至胸前定位 BD 0 M2P0 2 M2P0BD 0 M3P0E2 5 M3P0E2伸手至B6并抓取移至胸前定位具体步骤:1. 明确此零件装配的标准作业方法。
实验七模特法应用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用模特法进行动作分析。
2.对比模特法和秒表测时法的区别与联系。
3.建立动素分析与预定时间标准方法的关系。
4.本实验虽是针对作业测定所做的安排,但在实际内容上包含了程序分析、作业分析、
动作分析和时间研究内容,是全面的实验分析过程。
实验过程涉及到实验室的小型加工机床、软件分析系统等软硬件条件,是基于实验平台的综合性实验。
二、实验说明
模特法是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的一种,是作业测定的一种新技术,运用模特法,无需经过现场测时,只要根据工作物蓝图、工作地布置图和操作方法,就能预先计算出完成一项工作所需要的正常时间。
模特法根据人体工程学和疲劳研究的结果,以人的最低能耗动作的时间消耗为动作的时间单位,因为动作速度太快会造成人的能量消耗过高,易引起疲劳;动作速度太慢,能量消耗也会增加,也容易引起疲劳。
速度与能量的关系是,当速度增加1%时,能耗也随之增加约1%;速度下降到某一临界点后再减速1%时,则能耗反而增加0.5%。
模特法把能耗最低的速度作为时间单元,使操作者的劳动紧张程度适当,因而使劳动者保持充沛的精力。
模特法把人的动作与时间融为一体,只要知道是什么动作,就可以知道动作所需的正常时间。
预定时间标准往往在运用上有别于其他非预定时间标准方法,为了分析两类方法的区别与联系,本实验将通过MOD法与秒表测时法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二者间的关系。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通过实验二的分析中,已经将小钳子的工艺程序和操作程序进行了改善,获得了良好的作业规范。
2.在此基础上,结合动作研究方法和动作经济原则,设计满足测定标准时间的小钳子加工作业规范,包括工艺程序、操作程序和动作程序,是实验室环境具备合格环境。
3.通过一定的培训和演练,使操作者具备合格操作者的能力。
4.将学生进行分组,共分成三组。
(1)第一组为作业组,即小钳子加工组;
(2)第二组为秒表测时组,将操作过程分解为作业单元,对加工过程进行秒表测时,将测得的数据填写在预制的表格中。
反复测定,计算标准时间;
(3)第三组为对照分析组,用数码摄像机将加工过程摄录下来,导入预装分析软件的电脑中,通过软件分析作业者的动作过程,结合MOD法确定具体动作和动作时间,将动素和动素时间记录在预制的MOD表格中,计算标准工作时间。
5.将秒表测得的时间与模特法测出的时间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方法测得时间的差异性,判别方法的适用性和优缺点。
四、实验仪器与器材
1.摄像机
2.秒表、时间研究表格、观测板、
3.动素分析表、MOD时间记录表格
4.预装分析软件的计算机
5.多媒体教学系统
6.计算器
7.铅笔,橡皮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各组同学要完整记录各组分工内的具体任务、活动和实验过程
2.完整记录秒表实践研究数据和MOD法测定实践的动素和动作时间,将整理后的表格附在报告中
3.清晰界定不同测定方法所运用的程序、手段、工具和结果
4.对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分析,给出合理的分析结果
六、思考题
1.模特法原理是什么?
2.模特法的特点有哪些?
3.模特法动作符号一共有多少?每一个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4.什么是时限动作?什么是非时限动作?
5.两手同时动作的条件是什么?如何计算其时间值。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