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样的采集运输和保存
- 格式:ppt
- 大小:4.92 MB
- 文档页数:42
水样采集、运输和保存方法及注意事项一、水样的采集(一)盛水容器的选择1、容器不能是新的污染源。
2、对测金属的水样多选用聚乙烯瓶,测有机物的水样一般只能用玻璃瓶。
3、容器壁不应吸收或吸附某些待测组分。
4、容器不应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
5、微生物采样瓶能耐高温,无菌采样袋除外。
(二)盛水容器的清洗按水样待测定组分的要求来确定清洗容器的方法。
1、一般理化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洗净后-10%硝酸或(盐酸)浸泡-自来水-蒸馏水(纯水)2、有机物指标采样容器的洗涤:洗净后-蒸馏水-180烘干。
3、微生物学采样容器的洗涤和灭菌:洗净后-10%盐酸浸泡-自来水-蒸馏水-热力灭菌和高压灭菌。
灭菌后2周内使用。
(三)采集水样体积:1、水样的体积取决于分析项目的多少以及选用的测定方法。
2、采集的水样量应满足分析的需要并应该考虑重复测试所需的水样量和留作备份测试的水样用量。
3、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除规范采样步骤外,还需采集空白样和平行样。
占总采样量的10%--20%。
(四)采集水样注意事项1、各类监测点水样采样位置:• 出厂水应当位于水处理完成后进入输送管道前的取水口处;• 末梢水一般应当为用户水龙头处;• 二次供水的采集应为蓄水池或水箱出水口处等;• 学校自建设施供水应当为用户取水口处;•分散式供水应为家庭储水器内。
2、采样前放水3-5分钟,消毒后先采微生物,后化学性指标,采样时水流速平稳。
3、微生物指标,用灭菌瓶直接采集,不能用水样涮洗已灭菌的采样瓶,并避免手指和其他物品对瓶口的玷污。
4、理化指标采样前,先用水样荡洗2~3次采样器、容器、塞子。
5、测定有机污染物等项目的水样必须充满容器。
6、测定pH、余氯、放射性、微生物等项目需要单独采样;其中, pH、电导率等项目宜在现场测定。
7、采样时必须认真填写采样登记表;每个水样瓶都应贴上标签;要塞紧瓶塞,必要时还要密封。
8、水样尽快送达实验室。
9、水样采集应保持手的清洁、工作时严禁吸烟。
水样的采取、保存和送检规程水样的采取、保存和送检规程如下:一、采取水样1.根据采样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及采样器具;2.在采样前准备好一次性手套、标签、笔、采样瓶或袋等采样器具;3.到达采样点后先观察周围环境,确定是否存在可能影响水质的因素;4.将采样器具洗净消毒,避免杂质进入水样;5.佩戴一次性手套,用清水冲洗并清扫采样点周围环境,以避免污染;6.进行现场测试,如测定水温、PH值、溶解氧等;7.选择适当深度,用采样器具收集水样;8.将采集到的水样倒入采样瓶或袋中,保留足够的空气,避免水样变质;9.标明采样点、采样时间、采样者和采样目的等信息,并封好瓶盖或袋口;10.将采集好的水样及时送往实验室或检测机构。
二、保存水样1.保存高浓度有机物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水样时,应放置于4℃以下,避免分解和挥发;2.保存低浓度有机物或无机污染物的水样时,也应放置于4℃以下,以避免微生物生长;3.保存水样的时间一般不宜超过48小时,否则会发生腐败及微生物增生等变化;4.保存水样时应保证密封性,避免外界污染或挥发损失;5.保存水样的瓶子或袋子也应该洗净消毒,避免其对样品产生影响;6.对于不同参数的检测项目,存放的条件也不同,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送检水样1.送检前应仔细核对样品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2.将准备好的水样按检测项目分类并打包好;3.在包裹外覆盖配送标签,并注明收件人、联系电话、地址等信息;4.送检时应选择有资质且信誉好的实验室或检测机构;5.选择快递公司或运输工具时,应尽量避免样品损坏或泄漏的情况发生;6.在运输途中应注意包裹安全,避免与其他物品混装或受到外界腐蚀;7.送检后及时联系实验室或检测机构,查询检测结果并做相应处理。
水样的运输与保存(一)水样的运送水样采集后,必需尽快送回试验室。
按照采样点的地理位置和测定项目的最长可保存时光,选用适当的运送方式,并做到以下两点: (1)为避开水样在运送过程中震惊、碰撞导致损失或沾污,应将其装箱,并用泡沫塑料或纸条挤紧,在箱顶贴上标志;同一采样点的样品瓶应尽量装在同一箱中;应有交接手续。
(2)需冷藏的样品,应实行制冷保存措施;冬季应实行保温措施,以免冻裂样品瓶。
(二)水样的保存办法各种类型的水样,从采集到分析测定这段时光内,因为环境条件的转变,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和化学作用的影响,会引起水样某些物理参数及化学组分的变幻,不能准时运送或尽快分析时,则应按照不同监测项目的要求,放在性能稳定的材料制成的容器中,实行相宜的保存措施。
1.冷藏或冷冻保存法冷藏或冷冻的作用是抑制微生物活动,减缓物理挥发和化学反应速率。
2.加入化学试剂保存法 (1)加入生物抑制剂:如在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水样中加入HgCI2,可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对测定酚的水样,用H3PO4调至pH为4,加入适量CuSO4,即可抑制苯酚菌的分解活动。
(2)调整pH:测定金属离子的水样常用HN03溶液酸化至pH为1~2,既可防止重金属离子水解沉淀,又可避开金属被器壁吸附;测定氰化物或挥发酚的水样中加入NaOH 溶液调pH至12,使之生成稳定的酚盐等。
(3)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如测定汞的水样需加入HNO3(至pH 1)和K2Cr2O7(0.5 g/L),使汞保持高价态;测定硫化物的水样,加入抗坏血酸,可以防止硫化物被氧化;测定溶解氧的水样则需加入少量MnSO4溶液和KI溶液固定(还原)溶解氧等。
应该注重,加入的保存剂不能干扰以后的测定;保存剂的纯度最好是优级纯,还应做相应的空白实验,对测定结果举行校正。
水样的保存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组分的稳定性、浓度、水样的污染程度等。
表2-2列出了部分测定项目水样的保存办法和保存期。
⽔样的采集和保存⽔样的采集和保存⼀、采集⽔样的类型⼆、地表⽔样的采集三、地下⽔样的采集四、废(污)⽔样的采集五、采集⽔样注意事项六、⽔样的运输和保存⼀、采集⽔样的类型1、瞬时⽔样是指在某⼀时间和地点从⽔体中随机采集的分散⽔样。
对组成较稳定的⽔样,或⽔体的组成在相当长的时间和相当⼤的空间范围变化不⼤时,采集瞬时样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
2、混合⽔样等时混合⽔样(平均混合⽔样),指某⼀段时间内,在同⼀采样点按照相等的时间间隔采集等体积的多个⽔样后混合成的⽔样。
等⽐例混合⽔样(平均⽐例混合⽔样),指某⼀段时间内,在同⼀采样点所采集的⽔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例变化,经混合后得到的等⽐例混合⽔样。
3、综合⽔样(等时综合⽔样)是指把从不同采样点同时采集的各个瞬时⽔样混合起来所得到的样品。
综合⽔样在各点的采样时间虽不能同步进⾏,但越接近越好,以便得到可以对⽐的资料。
⼆、地表⽔样的采集(⼀)采样前的准备盛⽔容器、采样器、交通⼯具(船只)等。
采样器具要求:1.化学性质稳定;2.不吸附欲测组分;3.易清洗并可反复使⽤;4.⼤⼩和形状适宜。
⼀般,测定有机及⽣物项⽬应选⽤硬质(硼硅)玻璃容器;测定⾦属、放射性及其他⽆机项⽬可选⽤⾼密度聚⼄烯和硬质(硼硅)玻璃容器。
(⼆)采样⽅法和采样器采集⽔样前,应先⽤⽔样洗涤取样瓶及塞⼦2-3次。
(1)在河流、湖泊、⽔库、海洋中采样:常乘监测船或采样船、⼿划船等交通⼯具到采样点采集,也可涉⽔和在桥上采集。
(2)采集表层⽔⽔样:可⽤适当的容器(如塑料筒等)直接采集。
(3)采集深层⽔⽔样:可⽤简易采⽔器。
深层采⽔器、采⽔泵、⾃动采⽔器等。
三、地下⽔样的采集1、⾃来⽔或抽⽔设备中的⽔采集这些⽔样时,应先放⽔⼏分钟,使积留在管中的杂质及陈旧⽔排出,然后再取样。
2、表层⽔在河流、湖泊等可以直接汲⽔的场合,可⽤适当的容器和⽔桶采样。
如在桥上采样时,可将系着绳⼦的聚⼄烯桶或带有坠⼦的采样瓶投⼊⽔中汲⽔。
参考依据1主要内容一.采样计划二.采样容器三.水样采集四.水样保存五.样品的管理和运输六.质量控制2一、采样计划采样前应根据水质检验目的和任务制定采样计划1.采样目的、检验指标2.采样时间、采样地点3.采样方法、采样频率4.采样数量、采样容器与清洗5.采样体积、样品保存方法6.样品标签、现场测定项目7.采样质量控制、运输工具与条件3采样点的选择采样点应考虑管网的近、远端和人口的密疏,应有一定的点数选在水质易受污染的地点和管网系统陈旧部位,可参考以下原则:1.人口集中或流动性大的地点2.能代表主要的不同类型水源和供水的人群3.能反映当地的经水传播传染病情况4.能反映环境污染对饮水水质的影响5.包括辖区内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6.相对固定,能长期进行监测4二、采样容器容器选择基本原则:1.根据待测组分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采样容器2.化学稳定性强3.不应与水样组分发生反应4.容器壁不应吸收和吸附待测组分5.适应环境温度变化,严密封口5采样容器选择原则1.对无机物、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测定应选用有机材质的采样容器,如聚乙烯瓶或桶。
2.对有机物和微生物指标测定水样应使用玻璃材质的采样容器。
无菌玻璃瓶棕色玻璃瓶聚乙烯桶聚乙烯瓶无菌采样袋6采样容器的洗涤1.一般理化指标①将容器用水和洗涤剂清洗,除去灰尘,油垢②用自来水冲洗干净③用质量分数10%的硝酸(或盐酸)浸泡8h,取出沥干后用自来水冲洗3次,并用蒸馏水充分淋洗干净7采样容器的洗涤2.有机物指标①重铬酸钾洗液浸泡24h②自来水冲洗③蒸馏水淋洗后置烘箱内180℃烘4h④冷却后再用纯化过的已烷、石油醚冲洗数次8采样容器的洗涤3.微生物指标①用自来水和洗涤剂洗涤②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后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溶液浸泡过夜,用自来水和蒸馏水冲净③灭菌:干热(160℃,2h),高压蒸汽(121℃,15min),高压蒸汽后容器应将冷凝水烘干后使用,灭菌后的容器应在2周内使用。
注:无菌袋可以使用,但只能用来采集微生物指标水样9三、水样采集1.采样前:①放水数分钟,②水样荡洗采样器、塞子2-3次。
水质化验实施方案水质化验是对水质进行检测、分析和评价的过程,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水质化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以规范水质化验工作流程,提高水质化验工作效率和质量。
一、水样采集1. 选择采样点:根据水体特性和实际情况,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确保采样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水体的整体水质情况。
2. 采样工具准备:准备好干净的采样瓶、采样器具和其他必要的采样工具,确保采样过程不受外界污染。
3. 采样方法:根据不同水体类型和要求,采用适当的采样方法进行水样采集,保证采样的代表性和准确性。
二、水样保存和运输1. 水样保存:在采样完成后,及时将水样密封保存,并在规定的时间内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水样发生变质影响化验结果。
2. 水样运输: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确保水样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污染和破坏,保证水样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水质化验项目1. 常规指标: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电导率等,这些指标能够直观反映水体的基本情况。
2. 污染物检测:对水体中的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等污染物进行检测,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
3. 特殊指标:根据具体需求,对水体中的特殊指标进行检测,如营养盐、重金属离子、农药残留等。
四、化验方法和仪器1. 化验方法选择:根据化验项目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化验方法,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仪器设备保养:定期对化验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度。
五、数据处理和分析1. 数据记录:对化验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包括采样信息、化验方法、仪器型号和化验结果等。
2. 数据分析:根据化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
六、质量控制1. 质量控制标准:建立水质化验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确保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质量评估:对化验结果进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数据,保证化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七、报告编制和归档1. 报告编制:根据化验结果,编制水质化验报告,包括化验数据、分析结果和评价意见等内容。
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方法GBT57502一、水样采集方法1.采样地点选择水质监测需要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的水样数据。
采样点应在目标水体中具有代表性,且不受潮流、人工或自然污染源的影响。
选择采样点时应考虑水体的深度、流速、水质变化、水生态环境等因素,并参考地理、水文、水质调查等资料进行判断。
2.采样器具准备在进行水样采集前,需要准备好采样器具,包括采样瓶、采样杯、采样管等。
根据不同的监测项目,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进行采集。
3.采样方法在采样前,应对采样器具进行清洗和消毒,以避免采样过程中的二次污染。
采样时,尽量避免过程中的空气接触,以防止水质中的溶解氧和挥发性物质浓度的变化。
对于表层水体,应采用直接浸入法进行采集,即将采样器具完全浸入水中,待采样瓶或杯充满后立即封闭。
对于深层水体,可使用钢丝勾、采样器等,将采样器具放入水中,使用绳索或其他装置进行控制,以保证采样的代表性。
二、水样保存方法采集到的水样需要进行及时保存,以保持水质的原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水样保存方法。
1.酸化保存法将采集的水样加入适量的酸(如盐酸)使其pH值下降,以阻止细菌生长和有机物氧化反应。
同时,也可以防止部分金属物质的沉淀和析出。
保存时,应注意酸浓度的选择,以避免对监测项目造成影响。
2.低温保存法通过降低水样的温度可减缓细菌的生长和化学反应的速率。
一般推荐将水样保存于4℃以下的环境中,例如使用冰箱或冰桶保存。
3.性质调整保存法通过改变水样中的物理、化学性质,使其达到一定的稳定状态。
例如,对于溶解氧含量较高的水样,可以通过将其置于黑暗条件下,以减缓溶解氧的逸出。
对于有机物含量较高的水样,可以添加一定浓度的甲醛或高斯氯酸盐进行保存。
4.真空保存法使用真空吸滤装置将采样瓶或杯中的水样抽取部分空气,并用橡皮塞封闭。
这种保存方法可以防止采样过程中的气体溶解和水样中溶氧的逸出。
在选择合适的保存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监测要求和水样性质进行综合考虑,以保证采样后水样的稳定和可靠性。
水样的保存与运输管理(一)水样保存 1.水样保存的须要性各种水质的水样,从水样采集到试验室分析的一段时光内,因为水样离开了水体母源,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幻,受物理因素、微生物新陈代谢活动和化学反应的影响会引起水样某些物理参数及化学的组分的变幻,这些变幻使得举行分析时的样品已不是采样时的样品,无法真切反映所代表的水体。
引起水样变幻的因素无数:如水中的细菌、藻类和其他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可能消耗、释放某些物质或转变水中一些组分的化学形态;空气中的氧在水样表面或溶解在水样中氧化水体中某些还原性组分;水样汲取空气中的使水样的pH、电导率、含量、碱度、硬度等发生转变;压力和温度的突然变幻会使溶解于水中的易挥发性成分和蔼体逸散、挥发;有些组分可以沉淀,并使水体中某些微量组分因吸附、包藏或混晶而发生沉淀;溶解状态和胶体状态的金属以及某些有机化合物可能被吸附在盛水器内壁或水样中固体颗粒的表面;有些物质可在水样保存期间发生聚合、解聚合作用,从而使水样发生转变。
水样保存期间水样某些变幻举行的程度除与水样的化学和生物学性质有关外,还取决于水样的保存温度、所受的光芒作用、储藏水样的容器特性、采样到分析所需要的时光、传送样品的条件等。
有些变幻举行得非常快速,几小时内就会发生显然的转变,因此,要想彻低制止水样在存放时光内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幻是很困难的。
实践中可以通过缩短从采样到分析之间的时光间隔来削减水样组分的变幻,但有些监测项目无法现场测定或在抱负时光范围内无法完成分析,所以,惟独采纳须要的庇护措施,削减或延缓某些成分的变幻,将变幻降低到最低限度,使分析时的水样的理化性质尽可能与采集时的水样全都,使其具有代表性,才干够客观反映讨论水体的物理、化学性质。
2.水样保存办法水样保存的基本要求是尽量削减其中各种待测组分的变幻,即做到:①削减水样的生物化学作用;②减缓化合物或配位络合物的水解、离解及氧化一还原作用;③削减被测组分的挥发和吸附损失;④避开沉淀、吸附或结晶物析出所引起的第1页共5页。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工作总结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工作是环境监测和水质检测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
采集和保存方法可以保证水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在进行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选择合适的采样点是至关重要的。
采样点应该代表所研究的水体的整体
情况,同时要远离可能的污染源,避免采集到受到外部污染的水样。
在选择采样点时,需要考虑水体的流动情况、深度和水质状况等因素。
其次,采样容器和保存方法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地方。
采样容器应该是干净的,并且要避免使用含有有机物的容器,以免对水样造成污染。
采样后,应该立即将水样保存在4℃的冰箱中,并在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如果无法在24小时
内送达实验室,可以添加一定量的酸或者进行冷冻保存,以保证水样的稳定性。
另外,在进行水样采集和保存工作时,需要注意个人防护和安全问题。
特别是
在采样点可能存在危险物质或者有毒气体的情况下,需要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并严格按照相关安全规定进行操作。
总的来说,水样的采集与保存工作是环境监测和水质检测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正确的采集和保存方法可以保证水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后续的分析和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更加严格地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水样的采集和保存工作,以提高水质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活饮用水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方案1.采集地点选择:选择采集水样的地点应代表着普通家庭饮用水源的状况,包括自来水管道水、地下水、井水或水龙头水。
可以选择不同地点进行采样,以确保样品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采样工具准备:采样工具应事先清洗并消毒,以避免任何外来污染。
常用的工具包括:-容器:使用清洁的玻璃瓶或塑料瓶进行采样,避免使用金属容器,以免引入有害物质。
-漂白剂:准备0.5%的漂白剂溶液,用于清洗采样容器和工具。
3.采样时间与频率:采样应在早晨或未使用水源后的第一个小时进行。
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可以在一年的四个季节分别进行采样。
此外,需要定期监测水质,通常每三个月进行一次。
4.采样方法:采样前,应将采样容器和工具用0.5%的漂白剂溶液清洗,冲洗干净,然后用纯净水冲洗干净。
下面是不同类型水源的采样方法:-自来水管道水:将容器直接放在水龙头下方,稍微倾斜,让水流进入容器,填满容器后收集样品。
-地下水:使用手提泵或其他工具将水抽出,收集样品。
-井水:使用无菌采样瓶或针管,将其完全插入井水,然后抽取样品。
-水龙头水:打开水龙头,预先消除残留水量,然后收集水样。
5.保存与运输:-保存:采集后的水样应立即加盖并标记样品信息,包括采样地点、日期、时间等。
保存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通常可以将样品放在冷藏箱或冰箱中保存。
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
-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样品需要保持稳定不变。
可以将样品放在密封的冷藏箱或冷藏袋中,并在运输途中避免剧烈摇晃或震动。
6.实验室分析:将水样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分析,以获得准确的水质数据。
确保选取合格的实验室,并将样品信息提供给实验室人员。
总结:生活饮用水水样采集与保存是确保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
通过正确选择采集地点、提前准备采样工具、采样时间和频率合理,以及注意样品保存和运输等方面的细节,可以确保水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及时将样品送往合格的实验室进行分析,获得准确的水质数据,并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保障家庭饮用水的质量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