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之数制转换教案
- 格式:ppt
- 大小:785.50 KB
- 文档页数:31
《数制转换》说课稿民勤职专杨艳花一、教材分析【教材地位】本节课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第一章章第五节的内容。
第一章主要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数据库和表的有关概念及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3:情感目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教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重难点确定依据】根据考纲的要求、历年高考考题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1、理解字段和记录的概念。
2、掌握数据库和表的基础知识。
教学难点:掌握字段的数据类型,学会定义表结构。
二、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高三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通过高二阶段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库理论知识,但掌握知识不够牢固、不够系统,尤其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还很欠缺,对于高考考点及题型更是知之甚少。
在目前的一轮复习中,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
因此,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考纲及历年高考的要求,先对本节的内容以问题形式出示,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强化学生的记忆。
再明确考点题型,让学生有目标的进行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2、教学手段:教育学理论认为,选择和采用教学方法时,不仅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而且要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的认知特点选用。
本节课理论性较强,主要采用情景教学、启发诱导、点拨归纳、学练结合等教学方法,更好地突出本课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任务。
同时在教学中还合理地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便于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程序及设想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
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1、情景导入:创设问题情景,设疑激趣引入课题。
2、考点提示:出示考纲考点,明确学习目的。
3、要点质疑:教师依据考纲提出问题,学生查阅笔记认真归纳,疑难问题协作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协作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之数制转换教案计算机应用基础之数制转换教案一、引言在计算机领域,数制转换是一项基本技能。
由于计算机内部只能处理二进制数据,因此,我们需要对不同数制之间的数值进行转换。
本课程将介绍不同数制及其转换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数制转换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数制及其表示方法;2、掌握十进制与其他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3、能够运用数制转换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大纲1、数制基本概念1、十进制数制系统2、二进制数制系统3、八进制数制系统4、十六进制数制系统2、数制转换原则1、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2、十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3、十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3、实际应用案例解析1、A/D、D/A转换器原理及应用2、计算机中的编码与解码问题4、上机实践操作1、通过编程实现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2、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IP地址、计算网络传输速率等四、课堂教案第一部分:数制基本概念(1课时)1、介绍数制的基本概念,包括基数、位权、数码等。
2、分别介绍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制系统,对比与十进制的异同点。
3、讲解不同数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场合及意义。
第二部分:数制转换原则(2课时)1、十进制与二进制之间的转换:讲解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如二进制整数、二进制小数、二进制无符号整数等;掌握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规则和方法。
2、十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转换:讲解八进制数的表示方法;掌握十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的规则和方法。
3、十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讲解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如十六进制整数、十六进制小数等;掌握十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的规则和方法。
第三部分:实际应用案例解析(1课时)1、介绍A/D、D/A转换器原理及应用,如音频信号的数字化处理、图像的数字化表示等。
2、分析计算机中的编码与解码问题,如ASCII码、UTF-8编码等。
第四部分:上机实践操作(2课时)1、通过编程实现不同数制之间的转换,如C语言中的printf函数可以输出不同进制的数值。
《数制转换》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数制转换》教案[课题] :计算机的组成[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进制的含义。
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4、掌握十进制整数、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1、各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2、各进制数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介绍数制的时候是通过平时大家能接触的数制开始。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主要使用十进制,但在某些时候也使用其它进制,如十二进制(1年有12个月、1打物品有12件)、六十进制(1小时有60分钟、1分钟有60秒)、二十四进制(一天有24小时)等等。
由此,我们引入数制的概念(数制就是多位数码中每一位的构成方法以及从低位向高位的进位规则)。
之后,提出问题:1+1=?很多同学可能会回答:2,王,这时我公布我的答案是10。
学生可能会觉得奇怪,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数制及其转换,并告诉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就知道在什么情况下1+1=10了。
二、新课讲解1、数制数制的表示方法:为了区别不同进制数,一般把具体数用括号括起来,在括号的右下角标上相应表示数制的数字。
举例:(101)2与(101)10基数:所使用的不同基本符号的个数。
权:是其基数的位序次幂。
①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的概念(1)十进制(D):由0~9组成;权:10i;计数时按逢十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5.59)10或345.59D表示。
(2)二进制(B):由0、1组成;权:2i;计数时按逢二进一的规则进行;用(101.11)2或101.11B表示。
(3)十六进制(H):由0~9、A~F组成;权:16i;计数时按逢十六进一的规则进行;用(IA.C)16或IA.CH表示。
(4)八进制(Q):由0~7组成;权:8i;计数时按逢八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6)8或34.6Q表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之数制转换教案教案计算机应用基础之数制转换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等常用数制。
(2)学会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3)了解数制转换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运用数制转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细节,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数制的基本概念:(1)什么是数制?(2)常用的数制有哪些?2.数制之间的转换方法:(1)二进制与十进制的转换方法。
(2)二进制与八进制的转换方法。
(3)二进制与十六进制的转换方法。
3.数制转换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1)计算机中数据的存储与表示。
(2)计算机中运算器的运算过程。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数制的概念。
(2)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讲授新课:(1)讲解数制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数制的含义。
(2)介绍常用的数制,让学生掌握各种数制的特点。
(3)通过实例,讲解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让学生学会转换技巧。
(4)引导学生探讨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3.实践操作:(1)让学生动手进行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转换练习。
(2)让学生尝试进行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
4.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数制转换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2)分享讨论成果,总结数制转换的实际意义。
5.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数制转换的方法。
2.思考数制转换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撰写一篇小论文。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计算机应用基础之数制转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数制的概念,包括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2、掌握不同数制之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3、通过学习数制转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和特点。
(2)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3)八进制、十六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2、难点(1)二进制与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2)理解不同数制之间转换的原理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数制的基本概念和转换方法。
2、示例法: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数制转换的过程。
3、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的数制转换知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中为什么要使用二进制,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计算机为什么采用二进制来处理数据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数制的概念。
2、数制的基本概念(10 分钟)(1)讲解数制的定义:数制是用一组固定的数字和一套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目的方法。
(2)介绍常见的数制: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
(3)分别讲解不同数制的特点:十进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制,由0、1、2、3、4、5、6、7、8、9 这十个数字组成,逢十进一。
二进制:计算机中广泛使用的数制,只有 0 和 1 两个数字,逢二进一。
八进制:由0、1、2、3、4、5、6、7 这八个数字组成,逢八进一。
十六进制:由0、1、2、3、4、5、6、7、8、9、A、B、C、D、E、F 这十六个数字和字母组成,逢十六进一。
3、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25 分钟)(1)二进制转十进制方法:将二进制数按权展开,然后将各项相加。
示例:将二进制数 1010 转换为十进制。
计算过程:(1010)₂= 1×2³+ 0×2²+ 1×2¹+ 0×2⁰= 8 + 0 + 2 + 0 =(10)₁₀(2)十进制转二进制方法:除 2 取余,逆序排列。
《计算机基础——数制转换》课堂教学设计
专业:
姓名:
学号:
年级:
日期:2010年12月19日
成绩:
课堂教学设计表(一)课程设计部分
表一
(二)课堂设计部分
(观察图片)发现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之间的对应关系,推导出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关系,八进制数的每一位对应二进制数的三位。
(板书)
三.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的规则:
方法:从二进制数的小数点开始,分别向前向后每三位划分为一组,末尾不足三位补0;再把各组数(每组三位)分别转换为相应的八进制数,小数
点照写。
例6:把(10110101.11)2转换为八进制数
(010110101.110)2
↓↓↓↓
=( 2 6 5 . 6)8
=(265.6)8
(过渡)同样的道理,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就相当于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的逆运算
四.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规则:
方法:把八进制数转换为相应的二进制数,小数点照写。
例7:把(265.6)8转换为二进制数
( 2 6 5 . 6 )8
↓↓↓↓
= (010 110 101. 110)2
=(10110101.11)2
(过渡)同样通过观察图表,并结合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之间互相转换的方法可以推导出,十六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关系。
(提问)请同学简述一下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的规则和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规则
五.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的规则:
方法:从二进制数的小数点开始,分别向前向后每四位划分为一组,末尾不足四位补0;再把各组数(每组四位)分别转换为相应的十六进制数,小。
数制转换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页例1及相关练习。
主要学习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相互转换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编程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向学生讲解计算机内部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方式,引入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概念。
2. 讲解例1:教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写出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公式,并讲解转换方法。
3. 练习转换:教师给出几组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数值,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互转换练习。
4. 学生展示:邀请几名学生上台,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转换过程和答案。
6. 课后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六、板书设计1. 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公式。
2. 转换方法的步骤。
七、作业设计2. 答案:1111、11011、10011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二进制和十进制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计算机科学、通讯技术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页例1及相关练习。
主要学习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相互转换方法。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转换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科学和编程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二进制和十进制之间的转换方法。
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二进制和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向学生讲解计算机内部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方式,引入二进制和十进制的概念。
《数制转换》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为第二章的补充学习内容。
主要介绍计算机的组成以及信息的数字化表示,参考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之第一章第五节《数制转换》。
本教材非新课程教材,主要以知识的传授即概念和原理的介绍为主。
由于上一节课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对计算机组成的理性认识,完成电脑配件功能、价格表。
信息的数字化表示方面主要是介绍二进制、ASCII码以及存储容量。
二、教学目标描述1、知识与技能:了解冯·诺依曼原理;掌握硬件与软件的分类;掌握二进制的概念;记住特殊字符ASCII码的十进制表示;了解字节的概念及其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完成电脑配件功能、价格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冯·诺依曼原理;硬件与软件的分类;二进制的概念;字节的概念。
难点:硬件与软件的分类;二进制与十进制的互换。
通过多媒体展示冯·诺依曼原理,通过小组讨论对硬件与软件进行分类;通过演示与练习掌握二进制与十进制的互换。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和相关策略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对的是职业高中高中一年级的学生,该年级的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接授知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由于上一节课学生动手打开了计算机的机箱,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本节课就是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对计算机组成的理性认识。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软、硬件准备:多媒体教室、网络环境。
五、教学过程:情景引入:上一节课同学们动手打开了计算机的机箱,对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有了较为感性的认识,请同学们讨论并概括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数制之间的转换教学目标:掌握二、八、十、十六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教学重点:二、十、十六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教学难点:将十进制数分别转化为二、八、十六进制数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基数数制所使用的基本数码的个数。
十进制数的基数为10二进制数的基数为2八进制数的基数为8十六进制数的基数为16(2)权每位数码“1”所代表的实际数值。
权的大小是以基数为底,以数位的序号为指数的整数次幂。
(3)按权展开式每位数码乘以每位权之和305.56的按权展开式:3×102+0×101+5×100+5×10-1+6×10-2101.01B 的按权展开式:1×22+0×21+1×20+0×2-1+1×2-2二、新授知识(1)在程序设计中,为了区分不同进制数,常在数字后加一英文字母做后缀以示区别。
十进制数:在数字后加字母D 或不加字母,如105D 或105。
二进制数:在数字后面加字母B ,如101B 。
八进制数:在数字后面加字母Q ,如163Q 。
十六进制数:在数字后加字母H ,如16EH 。
305.56 102 101 100 10-1 10-2 101.01B 22 21 20 2-1 2-2(2)将二、八、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计算按权展开式例1. 将二进制数101.01转化为十进制数。
解:101.01B=1×22+0×21+1×20+0×2-1+1×2-2=5.25例2. 将八进制数32转换为十进制数。
解:32Q=3×81+2×80=26(3)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八、十六进制数的方法整数部分,除以基数,取余,逆序排列;小数部分,乘以基数,取整,顺序排列。
例3. 将十进制数26.25转换为二进制数。
∴26=11010B∴ 0.25=0.01B∴ 26.25=11010.01B例4.将十进制数26.25转化为八进制数。
《数制转换》教案第一篇:《数制转换》教案《数制转换》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进制的含义。
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4、掌握十进制整数、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使用网络软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练习数制转换,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1、各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2、各进制数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教学难点:十进制整数、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
学法指导: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教师评价。
教学基础:学生基础:学生只学习了“计算机基础”一章的“计算机产生和发展”一节。
设备基础:硬件:多媒体网络机房;教师机一台;学生机每人一台;大屏幕投影;教师机与学生机之间互相联网。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是十进制、十进制不是唯一的数的表示方法,表示数的数制还有哪些呢?这些数制与十进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制。
二、新课讲解1、数制数制的表示方法:为了区别不同进制数,一般把具体数用括号括起来,在括号的右下角标上相应表示数制的数字。
举例:(101)2与(101)10基数:所使用的不同基本符号的个数。
权:是其基数的位序次幂。
①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的概念i(1)十进制(D):由0~9组成;权:10;计数时按逢十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5.59)10或345.59D表示。
i(2)二进制(B):由0、1组成;权:2;计数时按逢二进一的规则进行;用(101.11)2或101.11B表示。
i(3)十六进制(H):由0~9、A~F组成;权:16;计数时按逢十六进一的规则进行;用(IA.C)16或IA.CH表示。
i(4)八进制(Q):由0~7组成;权:8;计数时按逢八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6)8或34.6Q表示。
数制及其转换---------计算机教师试讲教案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授课教师:张朝阳授课对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计算机公共课)教学内容:1.理解数制及相关概念2.了解数制的种类和特点3.熟悉数制间的转换4.了解数制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中的计数制,掌握数制之间的转换。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发散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学与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数制的特点和数制之间的转换教学难点:数制之间的转换教学方法:讲授、演示、任务驱动教学媒体:板书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数制及其转换这一节。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现实生活中的数学计算都以十进制来进行计算,但是在计算机中数据的存放及计算均是以二进制来表示的,而且在使用程序语言对计算机进行操作时,还经常会用到十六进制、八进制等,因此,掌握不同计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数制以及相关概念。
二、新课教学(一)数制及相关概念1.数制用一组固定的数字与统一的规则来表示数的方法。
2.基数在计数制中,每个数位(数字位置)所用到的不同数字的个数叫做基数。
如十进制数的基数为10,分别有0 1 2 3 4 5 6 7 8 9 十个数字。
3.进位制按照按进位的原则计数,比十进制逢十进一、二进制逢二进一、依次类推。
常用的进位计数制有:(1)二进制0、1(2)十进制0、1、2、3、4、5、6、7、8、9 (3)八进制0、1、2、3、4、5、6、7(4)十六进制0、1、2、3、4、5、6、7、8、9、A、B、C、D、E、F(其中A~F分别对应十进制的10~15)4.权值权是指每一固定位置对应的单位值数字,每一位的权是以R为底的幂,也就是多少次方。
例如,十进制数598展开的多项式为:598=5×102+9×101+8×100其中,10为基数,102、101、100均为该十进制数的权了解了数制及相关概念后,我们来看以下数制的种类和特点,我们以常见的数制为例:(二)数制的种类和特点1. 十进制(1)由10个数码0~9组成(2)基数是10,逢十进一(3)小数点左边从右至左其各位的位权依次是:102 101 100 等等,小数点右边从左至右其各位的位权依次是:10-1 10-2 10-3等等.例如:十进制数345.67可以表示为:345.67=3×102+4×101+5×100+6×10-1+7×10-22.二进制(1)由2个数码0 1组成(2)基数是2,逢二进一(3)小数点左边从右至左其各位的位权依次是:22 21 20 等等,小数点右边从左至右其各位的位权依次是:2-1 2-2 2-3等等.例如:二进制数11.01可以表示为:11.01=1×21+1×20+0×2-1+1×2-1.3. 八进制(1)由8个数码0~7组成(2)基数是8,逢八进一(3)小数点左边从右至左其各位的位权依次是:82 81 80 等等,小数点右边从左至右其各位的位权依次是:8-1 8-2 8-3等等.例如:八进制数235.71可以表示为:235.71=2×81+3×81+5×80+7×8-1+1×8-24. 十六进制(1)由16个数码0~9和A~F组成(2)基数是16,逢十六进一(3)小数点左边从右至左其各位的位权依次是:160、161、162等等,小数点右边从左至右其各位的位权依次是:16-1、16-2等等.例如:十六进制数3A.D1可以表示为:3A.D1=3×161+10×160+13×16-1+1×16-2(三)数制间的转换1.实例以十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的转换为实例(1)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按权展开相加法,将其它数制的数写成2的各次幂之和形式,然后按十进制计算结果。
课题:数制的概念及转换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计算机数的表示原理2、掌握和理解二进制数、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概念3、熟练掌握二进制、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相互转换教学重点:进制数的概念教学难点:进制数的相互转换一、进位计数制以十进制为例:[例1]8756.74=8×1000+7×100+5×10+6×1+7×0.1+4×0.01=8×103+7×102+5×101+6×100+7×10-1+4×10-2数码(10个):0、1、2、3、4、5、6、7、8、9进位法则:逢十进一基数:10(数码的个数)权:10 n-1十制数的表示方法:( ***** )10 或***** D任何一个十进制数都可以写成以10为基数按权展开的多项式,即:S=A1*10 n-1 +A2*10 n-2 +…+A N-1*101 +A N*100 + A N+1*10-1 +…说明:(A1,A2,……A N)表示各位上的数字强调:第一个权的指数是多少?与位数的关系二、二进制数1、计算机中为何采用二进制数:十进制的缺点:数码多,对计算机逻辑电路要求高二进制的优点:使用电子器件表示两种物理状态容易实现,两种状态的系统稳定性高,二进制运算简单、硬件容易实现、存储和传送可靠等(1)可行性二进制数只有0、1两个数码,采用电子器件很容易实现,而其它进制则很难实现。
(2)可靠性二进制的0、1两种状态,在传输和处理时不容易出错。
(3)简易性二进制的运算法规简单,这样,使得计算机的运算器结构大大简化,控制简单。
(4)逻辑性二进制的0、1两种状态,可以代表逻辑运算中的“假”和“真”两种值。
2、二进制:数码(2个):0、1进位法则:逢二进一(1+0=1 0+1=1 0+0=0 1+1=10)基数:2权:2 n-1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 )2 或***** B[例2]二进制的运算:1+1=10 10+1=11 11+1=100 100+1=101 101+1=1103、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例3](1101)2=1×23+1×22+0×21+1×20=8+4+0+1=(13)10[例4](10110.101)2 =1×24+0×23+1×22+1×21+0×20+1×2-1+0×2-2+1×2-3=16+0+4+2+0+0.5+0+0.125=(22.625)10结论:把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只要把二进制数写成基数2按权展开的多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