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中水和钻石的价格之迷
- 格式:doc
- 大小:35.50 KB
- 文档页数:2
为什么法拉利比现代好,公司却没有现代赚钱?船的每一部分更新后还是原来的船吗?为什么水对于人类来说比钻石更加必要却没有那么贵?为什么有了赌场以后拉斯维加斯沙漠的水源再也不用发愁?一切将会由经济和金融学原理来解答。
水和钻石,价值和价格。
价值悖论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水价值很低,奢侈品如钻石的价值却很高,但为什么水的价值比钻石低?尽管在维持生存的价值上水要高出钻石,但是市场价水却不如钻石。
当消费量较小时,两者相比水的边际效用要大于钻石,因此两者都缺少的时候,水的价值就更高。
事实上,现在我们对水的消费量往往都比较大,钻石的消费量却远没有那么大。
大量水的边际效用小于少量钻石的边际效用,而并不应该比较总价值。
尽管水作为人类生存必需品的总体价值十分大,但是全球的水资源足够充沛,水的边际效用也就处在相对较低水平。
急需用水的领域一旦被满足,水就被用作不那么紧急的用途,边际效用因此递减。
所以,水的总量增加,水的总体价值就减少。
钻石的情况就不同了,不管地球上到底有多少钻石,市场上的钻石始终是少量,一颗钻石的用途比一杯水大得多得多得多。
所以钻石对于人更有价值,钻石的价格远高于水。
忒修斯之船悖论忒修斯之船忒修斯之船一艘船的所有零件都换成新的后,还是同一条船么?当一个整体的所有组成部分都被替换,那么这个整体还是原来的整体么?有些人说:“船还是原来的船。
”但是也有人说:“船已不是当初的船。
”基于这个理论,人体的细胞每过七年就会更新一次,也就是说,每过七年,你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都不是七年前的自己。
节约悖论银行泰斗,摩根大通银行泰斗,摩根大通节约悖论是指在经济萧条时期所有人都把钱存进银行,社会总需求会下降,反过来全社会的消费水平下降、经济增速减缓,全社会的资产总数也就下滑。
节约悖论认为,个人资产增值的同时,全社会资产反而减少,或者再放开了说,储蓄额的增加在荼毒经济,因为传统认为个人储蓄有益社会,但是节约悖论认为大规模的储蓄会对经济造成伤害。
一、选择题1.水和钻石的价值之谜(水相对而言更有用,但价格却低得多)可用下列说法解释的是()A.钻石的总价值高B.钻石的边际效用高C. 水的边际效用高D.钻石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2.无差异曲线为斜率不变的直线时,表示相结合的两种商品是()A.可以替代的B.完全替代的C.互补的D.互不相关的3.已知产品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10元B.5元C.15元D.7.5元4.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厂商把产量调整到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所对应的水平()A.他将取得最大利润B.他不能获得最大利润C.他是否获得最大利润无法确定D.他一定亏损5.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若低于哪种成本就停止营业()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平均可变成本二、名词解释1.消费者2.扩展线3.机会成本4.引致需求5.边际效用递减规律6.价格歧视三、计算题1.已知某消费者每年用于X、Y商品的收入为6000元,Px=20,Py=10,该消费者效用函数U=3x²y,求该消费者的均衡的X、Y数量,他的总效用为多少?2.某完全竞争行业单个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1Q³-2Q²+15Q+10,试求:1)当市场商品价格为P=55时,厂商的短期均衡产量和利润;2)市场价格为多少时厂商必须停产?四、案例分析题1987年,福建省某机械厂进口一件设备,据调查,当时有6个国家或地区能够生产这种设备,价格从800晚美元至1200万美元不等。
该厂首先找日本一家企业谈判,开价800万。
争取1000万成交,岂知,第一次谈判,日商就满口答应,并表示可以立即签署合同。
厂长心里面打鼓:“日本人这么好说话?其中必定有鬼!”但想来想去,货真价实,无可挑剔,便拍板敲定。
设备到货使用一年后,愈多易损零件需要更换,厂长便请日商按合同供货,日商表示可以,但价格提高一倍(合同并未规定日后供应零部件的价格),厂长心想这是“敲竹杠”,便改法向其他生产同类设备的国家购买,但由于不配套,最后被迫以高价向日商购买这些专用零部件。
2022年第5期 总第198期68 |2022年第5期 总第198期解疑“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 冯兴元“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与斯密的解答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特别提到由约翰・劳最早提出的“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
斯密指出:“使用价值最大的东西通常很少或没有交换价值;相反,那些在交换中具有最大价值的东西通常很少或没有使用价值。
”他举例道:“没什么东西比水更有用,但能用它交换到的货物却非常有限,人们用很少的东西就可以换到水。
与此相反,钻石没有什么用处,但可以用它换来大量的货品。
”这里,斯密区分了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
一物的交换价值是指一物用于交换对于个人的价值,等于市场价格,表示由于通过交换一物而占有另一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比如对于斯密,鸡蛋的交换价值就是它的市场价格,表示通过换出鸡蛋而占有货币或另一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
另外一方面,一物的使用价值则涉及直接使用该物的有用性。
斯密把使用价值当做交换价值的给定的和不需说明的前提,聚焦于分析交换价值。
他认为:“任何商品对拥有它的人来说的价值,对于那些不打算自己使用或消费它,而是想用它来换取其他商品的人来说,等于该种商品使该人能够购买或支配的劳动量。
因此,劳动力是衡量所有可交换商品的价值的真正尺度。
”斯密在分析“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时,立基于对不同物的使用价值的考量(以有用性来衡量),又把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相比衬来解答这一“悖论”。
他在书中事实上区分了水和钻石的不同性质的有用性:水是用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的,离开水,人就不能活下去;钻石不是用于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而是用作为饰品,用来满足某种快乐,离开它,人照样能够活下去。
此外,斯密还在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物品的稀缺性。
在总体上,他是这样解答“价值悖论”的:首先,水的“使用价值高,但交换价值低”,而钻石恰恰相反,“使用价值低,交换价值高”;其次,钻石与水的价值和稀缺性有关:“在任何程度上有用或美丽的物品,其价值(merit)都会因其稀缺性而大大提升”。
钻石比水贵的经济学解释
嘿,你知道不,为啥钻石比水贵那么多呢?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呀!钻石那亮晶晶的,可真是漂亮得让人移不开眼。
就好比夜空里最
璀璨的星星,谁不想拥有一颗呢?你想想看,要是有人拿着一大颗钻
石求婚,哇塞,那场面得多浪漫呀!(例子:就像灰姑娘穿上了水晶
鞋一样令人惊艳。
)
可是水呢,到处都是呀,打开水龙头就哗哗流出来了。
感觉水就像
是我们身边最平常不过的朋友,随时都在,却常常被我们忽略。
(例子:就如同空气一样,平时不觉得有啥特别,没了可不行。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这可就有意思了。
钻石它稀少呀,要找到一颗
好钻石,那可得费好大的劲呢。
这就像在茫茫人海中寻找那个对的人
一样,不容易呀!而且开采、加工钻石也得花好多人力物力。
而水呢,相对来说太容易得到了。
再说说需求,人们对钻石的需求可不只是因为它漂亮,它还代表着
一种身份、一种象征呢!很多人愿意花大价钱去买钻石,就是为了显
示自己的与众不同。
(例子:就好像买名牌包包一样,是一种追求高
品质生活的表现。
)水呢,虽然我们每天都离不开,但我们不会为了
喝一口水去花大价钱呀。
难道水就不重要了吗?当然不是啦!没有水我们可活不下去呀。
但
在经济学里,价格可不只是由重要性决定的,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呢。
所以呀,钻石比水贵是有它的道理的。
这就是经济学的奇妙之处,它能解释很多我们生活中看似不合理的现象。
别小看了这些现象,它们背后可藏着大学问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多了解一些经济学知识,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啦!。
钻石与水哪个价值高
钻石的价值高。
钻石为什么比水价值高,很多人都会说因为钻石数量少啊,其实这里面涉及很多的经济学原理。
价格属于商品使用价值的标志,只是简单地根据水以及钻石的市场价格来判断两者的价值,不太符合市场原则,可是根据总的价格以及总的使用价值来判断两者的价值还是比较符合市场规律的。
由于水的使用价值远远高于钻石,所以水的单一消费价格比较低,但是总的消费价格却要远高于钻石。
不管是钻石的高价格还是水的低价格,这些全部都是市场自主选择的结果,因为水的使用价值高,市场为了充分利用这一使用价值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就自觉地把价格降低,使它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钻石的使用价值较低,市场便会自主启动价格机制提高价格抑制消费,同时钻石过高的开发难度,导致供应量极其小,也引起了它的价格上升。
但是水的开发难度就相应地小了很多,增加一杯水是一件非常随意的事,因为水资源是丰富的。
而开发一颗钻石,难度却大得多。
因此,钻石比水价值高。
经济学中水和钻石的价格之迷(汪祥春东北财经大学教授)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水和钻石的价格难题,那就是:水应当比钻石更值钱吗?著名的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研究不同物品的相对价格如何决定的问题时,就提出过这个问题:根据常识,一个物品的价格决定于它给消费者的效用。
但是,水为消费者所必需,水的有无,生死攸关,效用极大,但水的价格很低。
而钻石是非必需品,效用有限,价格却非常高。
这是为什么?参考阅读虽然在200年以前,这个难题困扰着亚当·斯密,但是现代经济学家已经解释了这个难题,提出了几个答案。
最简单的答案就是: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
水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很低的价格水平,而钻石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很高的价格水平。
如图1在图1中,水的需求曲线和钻石的需求曲线形状基本相同,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至于供给曲线:由于水的成本很低,而且供给非常丰裕,供给者愿意按OP W价格供给任何数量,所以水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钻石的产量有限,不管价格如何,供给量总是固定的,所以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水的供求决定的价格是OP W,而钻石的供求决定的价格是OP D。
前者价格低,后者价格高。
除了供求决定价格这个答案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来解答这个难题。
为此,先要区分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指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全部满足或效用。
边际效用指多消费一单位物品而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消费一定数量的物品的总效用等于各单位的边际效用的总和。
一个世纪以前,经济学家们在分析效用时,提出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这个规律指出,随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越来越多,他从中得到的新增加的边际效用量越来越少。
水是我们的生活所必需。
我们从消费水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巨大的。
但是,我们消费如此大量的水,以至于它的边际效用递减到极小。
至于钻石,相对于水来说,总效用很小,但由于我们购买和使用的钻石,数量非常少,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
价格与总效用无关,但与边际效用有关。
238在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亚当 ·斯密 (Adam Smi t h)提出了著名的“水和钻石的悖论”:水的用途很大但一般情况下水无法交换任何物品,钻石的用途极小,却可以用来交换大量的货物。
换言之,水的使用价值很大,但交换价值很小;而钻石使用价值很小,交换价值很大。
关于其悖论的通俗解释,我认为“钻石与水”悖论即是中国谚语中的“物以稀为贵”。
一、“钻石与水”的经济学含义从历史上看,诸多经济学家认为价格是由价值决定的。
商品价格,即市场上的交换价值,反映了商品对消费者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高则决定着交换价值高,使用价值低则交换价值低,二者属性相通,但是钻石和水的例子却使这种解释自相矛盾。
人们对于钻石需求性不可谓高,但是它的价格却很高,而水对于人类来说是刚性需求,其价格却远远不及钻石,这是由两者的商品属性不同导致的,首先二者的稀缺性不同,其次,获取二者所需付出的成本也不同,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或许并不能同时而论。
二、对“钻石与水”悖论的经济学解释(一)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最初由威廉·配第在其代表作《赋税论》中提出,后经多方经济学家完善发展,其强调了商品的开发和生产过程中人类劳动的价值,并且在马克思的理论中,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其认为劳动是价值的实体,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
据此,对“钻石与水”悖论进行以下分析。
众所周知,钻石是由金刚石矿石雕磨而出,而金刚石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是自然界由单质元素组成的粒子物质,金刚石矿通常位于地下200km的深度。
在一般条件下,市面上的钻石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开采以及专业人员的精心打磨才呈现出来的,而且在开采过程中,既要保证充分开采含有钻石的矿石,又要确保其原石完好无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开采过程中经济损失的最小化,而如此就给施工人员提出了极大的施工难度。
因此,开采出一克钻石所需要的人力都是巨大的,如此巨额的劳动价值便造就了钻石高昂的交换价值。
水与钻石悖论的经济学原理水与钻石的悖论,真是个有趣的话题啊!想象一下,你在炎炎夏日里,口渴得像个沙漠里的骆驼,这时候你随便找个水龙头,哗的一声,凉凉的水流出来,真是太舒服了。
但是,假如你去商场,看到一颗闪闪发光的钻石,价格比你一年的工资还贵,心里不禁就想,为什么水这么便宜,而钻石却这么贵呢?这其中的秘密可真让人琢磨。
水是必需品,咱们每天都得喝的,活着离不开它。
想想你一天能喝多少水,随便一瓶矿泉水就几块钱,谁都能买得起。
可钻石呢?这玩意儿算是奢侈品了,大部分人连想都不敢想。
水随便一大桶,人人都能喝,而钻石则是你在重要场合才会佩戴的,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真是让人心里小鹿乱撞。
有人说,水是生命之源,钻石是爱情的象征,听起来多浪漫啊!再说了,水的供给量太丰富了,四处都是。
河流、湖泊、海洋,满地都是,随便抓一把就能喝。
而钻石呢?可不是说在地上就能捡到的。
钻石得经过开采,处理,打磨,一道道工序下来,那可费了不少劲,才能变成你手上那颗闪闪的宝石。
正因为稀缺,价格才能一路飙升,心里难免会觉得,真是有些不公平啊。
经济学上讲究的“边际效用”就是这个道理,水的边际效用随着你喝的越来越多而下降,最后变得几乎无穷大。
可是钻石可不一样,你可能一辈子也就买那么一颗,或者几颗,买了之后你也不会天天去盯着看,反而觉得那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有面子。
但说到水,喝了就没了,再喝也没什么新鲜感。
要说这经济学原理,其实就像一块儿抹了油的石头,滑得让你一时间也摸不着头脑。
大家常说“金钱买不到快乐”,可在这种情况下,快乐好像又和水没什么关系。
水给你的快乐,是简单直接的,喝上一口,清凉透心。
而钻石带来的快乐,更多是来自于别人眼里的羡慕和赞美,咱们一买就觉得自己瞬间变得高大上。
可这能持久吗?不见得。
也许几天后就换成了别的奢侈品,那颗闪亮的钻石就成了柜子里的摆设。
这就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
你可以试试,跟朋友一起喝水,喝得痛快淋漓,欢声笑语,那种感觉真是无价。
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水善利万物,是任何生物生存必需的资源,却是最廉价的;钻石使用价值并不高,但市场价格却高得惊人——这就是著名的价值悖论,由伟大的经济学家亚当矾斯密在著作《国富论》中最先提出。
这一价值悖论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讨论的热点话题,它也启示我们,在消费的时候,不要片面地以价格来评定商品优劣,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最适合自己的才是王道。
钻石与水的价值悖论亚当·斯密出生在18世纪前叶的英国,历来被尊为现代经济学的鼻祖。
他在《国富论》中第一次详细分析讨论了所谓的“价值悖论”。
简单来说,价值悖论就是指一件商品的价格并不反映一件商品的总效用,而是反映它的边际效用。
以钻石和水为例:水是万物之源,是我们生存和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从这个层面来说,水应该是最宝贵的东西之一,但恰恰相反,我们不管是工业用水,还是饮用的纯净水,市场的价格都非常低廉。
而相对来说,钻石多用于装饰,并没有水对于人类那样不可或缺的价值,却是价值连城的奢侈品。
这种强烈的反差就构成了所谓的价值悖论。
那么,再进一步追问,这种悖论是如何造成的呢?这就要引出“边际效用”的概念了。
在经济学中,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比如你今天去商场买了一件连衣裙,它既可以满足蔽体的实际需求,也可以为你增添魅力,满足你的审美欲望。
而所谓“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根据经济学上的边际效用价值论,所谓价值其实是一种主观心理现象,起源于效用,又以物品稀缺性为条件。
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人对任何东西的获取欲望都会随着占有欲的满足而不断递减。
比如你今天发奖金了,买了一条新的连衣裙,顿时感觉很满足。
但如果天天都可以买,你就没有那种幸福感了。
所以,如果某种物品的数量趋近于无限,那么人的欲望可以得到完全的满足,欲望的强度就会递减到零。
比如水、空气、阳光等自然资源,虽然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但因为它的数量相对来说几乎无限,所以人们对于它的欲望强度就很低,除非在特殊的环境下,比如沙漠中的人对于水的渴求。
关于“水与钻石的价格的价值悖论”的批判学院:班级:学号:姓名:日期:图1 水与钻石的边际效用曲线表1 饮用水类商品的价格分布表 2 水与钻石的属性对比表3 钻石类商品的价格分布供给分析贫富差距,通货膨胀的影响,大量钱集中在富人手里,钱的边际效用基本为零,顾可以对钻石进行炒作。
因为挖掘生产钻石的难度大,所以钻石产量小、一颗钻石从挖掘、挑选、打磨、加工等所耗费的生产成本很高,再加上钻石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高,(还有限制开采,限制销量),只能在极少数最有价值的场合中使用(如表达爱情、焰耀财富等),因此它的边际效用很高。
供给能力1.生产的难易程度。
一般而言,在一定时期内,容易生产的产品,当价格变动时产量变动速度快,因而供给弹性大;较难生产的产品,其产量变动速度侵,因而供给弹性小。
2.生产规模变化的难易程度。
3、生产成本的变化。
如果某一产品产量的增加,只引起单位成本的轻微提高,那么供给弹性就大,反之就小4,时间长短。
时间越短,供给弹性越小,时间越长,供给弹性越大相关理论商品的价格不是由商品的总效用而是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即P=MU/λ,物品的边际效用与它的生产成本有关。
价格控制就是指政府直接规定某种商品的法定价格,一是对价格的限制。
由于考虑到人民群众的需要或者某种紧缺资源的需要,对价格实行限定。
在现在通行的价格理论中,任何商品的价格都是由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决定的。
钻石作为一种象征的物品,大部分人都希望能得到(以社会群体为前提,钻石是给别人看的)水在一定的市场成为实用阶段的产品后它的生产效率很高,它的定价必然很小。
情况分析由于新闻的导向,经济学家的视线不太准确。
人们视“人不能缺水而生活”的生命现象为客观的叙述,并加以扩大去解释与生命和生活相关事务或财货的价值,而忽略了威胁到生存的情境只是生活中的一项极端又极不易发生的情况。
而政府能保证水的供给,基本不会发生缺水的情况,而且生命没有那么脆弱, 而且水的可替代产品众多。
1.解释水与钻石的悖论水和钻石的价值悖论是指:水对人们很有用,必不可少,(即弹性=1的必需品)但是水价很便宜;钻石对人们的用途很有限,但是却很昂贵(即弹性>1的奢侈品)。
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用效用。
对于谁,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
同理,人们对钻石的边际效应很大,所以钻石的价格也就很昂贵。
从供给方面来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价格也很低,钻石很稀缺,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高,所以钻石价格昂贵。
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讨论,得出结论,水便宜,钻石昂贵的价值悖论。
2.分析需求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意义对富有弹性的商品,则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反方向的变化;对缺乏弹性的商品,则商品的价格与厂商的销售收入成同方向的变化;对单位弹性的商品,则商品价格的变化对厂商的收入无影响。
就是课本上Ed>1 Ed<1 Ed=1的那三种情况至于管理的意义……不知道个人认为应该是,当富有弹性,可以降价;当缺乏弹性,应该提高商品价格。
这样管理商品3.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1)因为大部分财富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上和小部分财富掌握在大部分人手上是不同的。
从凯恩斯的消费倾向就可以看出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率是倾向稳定,由此,将原本富者用于储蓄的收入转给贫者会刺激消费,自然提高总收入。
2)因为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富人。
穷人得到了这些收入,大部分会用于消费。
所以,如果把富人的一部分收入转移给穷人,肯定将会使整个经济社会的需求增加,进而将使得国民收入增加。
4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smc曲线上等于和高于avc曲线上最低点部分因为随着市场价格的变动,厂商为使利润最大,必将遵循MR=MC定理(边际原则),使自己的边际成本恰好等于市场价格,即均衡的产量点总在边际成本曲线上移动。
悖论之一:价值悖论[维基]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水价值很低,奢侈品如钻石的价值却很高,但为什么水的价值比钻石低?价值悖论(也被叫做钻石与水悖论)就是一类典型的自相矛盾的例子,尽管在维持生存的价值上水要高出钻石,但是市场价水却不如钻石。
我们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悖论,当消费量较小时,两者相比水的边际效用要大于钻石,因此两者都缺少的时候,水的价值就更高。
事实上,现在我们对水的消费量往往都比较大,钻石的消费量却远没有那么大。
我们可以天天喝水喝到吐,却不能天天买钻石。
所以,大量水的边际效用小于少量钻石的边际效用。
按照边际效用学派的解释,比较钻石和水的价值并不是比较两者的总价值,而是比较每份单位的价值。
尽管水的总体价值对于人类来说再大也不为过,毕竟水是生存必需品,但是,考虑到全球的水资源足够充沛,水的边际效用也就处在相对较低水平。
另一方面,急需用水的领域一旦被满足,水就被用作不那么紧急的用途,边际效用因此递减。
所以,水的总量增加,水的总体价值就减少。
钻石的情况就不同了,不管地球上到底有多少钻石,市场上的钻石始终是少量,一颗钻石的用途比一杯水大得多得多得多。
所以钻石对于人更有价值。
钻石的价格远高于水,消费者愿意,商人也乐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悖论之二:祖父悖论[维基]如果你乘坐时光机回到你祖父祖母相遇之前并杀死你的祖父会发生什么?关于时间旅行最有名的悖论是科幻小说作家赫内·巴赫札维勒1943年的小说《不小心的旅行者》(《Future Times Three》)中提出的。
悖论内容如下:时间旅行者回到自己的祖父祖母结婚之前的时空,时间旅行者在该时空杀死了自己的祖父,也就是说,时间旅行者自身从未降生过;但是,如果时间旅行者从未降生,也就不能穿越时空回到以前杀死自己的祖父,如此往复。
我们假设时间旅行者的过去和现在存在因果联系,那么扰乱这种因果关系的祖父悖论看上去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也就杜绝了人可以任意操纵命运的可能)但是,有许多假说绕开了这种悖论,比如有人说过去无法改变,祖父一定已经在孙子的谋杀中幸存下来(如前所说);还有种可能是时间旅行者开启/进入了另一条时间线或者平行宇宙什么的,而在这个世界,时间旅行者从未诞生过。
有寓意的经济学小故事从古到今,经济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人们通过观察和体验,在生产、交换和分配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各种经济学理论和经验。
在这些理论和经验当中,有着不少富有启示性的小故事。
比如说,有一则著名的故事叫做“钻石与水的悖论”。
这个故事说的是,钻石非常昂贵,水却非常便宜,这似乎很难理解。
但是,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钻石的生产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钻石在市场上的供应量非常有限,所以价格很高。
而水则不同,几乎是无限制的资源,因此价格非常低廉。
这个悖论的启示是:价值是由稀缺性决定的,而不是从属于商品本身,因此价值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同的。
另一个故事是“打兔子卖鱼”。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卖鱼和打兔子的小伙子。
他发现,在城市里,卖鱼的人很多,但是打兔子的人很少,所以他就放弃了卖鱼的工作,转而去打兔子。
后来,这个小伙子发现,他的竞争者也放弃了卖鱼的工作,加入了打兔子的行列,所以打兔子的价格随之下降,而卖鱼则由于竞争减少而价格上涨。
这个故事的启示是:人们在市场上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避免盲目跟风,因为市场永远是变化的,只有适应变化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还有一个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叫做“大锅饭”。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群人在一起吃大锅饭时,每个人都吃得很饱,但只有几个人贡献了所有的食材,而其他人却几乎没有贡献什么,这样有些人吃得很爽,而有些人却吃得很不满足。
这个故事的启示是:在社会中,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应该只靠个人的贡献来决定,还应该考虑到公平、平等和经济效益。
否则,社会的不公、不平等和不稳定就很难得到改善。
总之,经济学小故事的寓意和启示是深刻而丰富的,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提高我们的经济意识和素质,更好地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
早在200多年前,亚当•斯密(1723-1790)就在《国富论》第一卷第四章
中提出了著名的价值悖论:“水的用途最大,但我们不能以水购买任何物品,也不会拿任何物品与水交换。
反之,金刚钻虽几乎无任何使用价值可言,但须有大量其他货物才能与之交换。
”(参见《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1981)。
问题:试用经济学原理解释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
答:(1)水和金刚钻的价值悖论指水对人们很有用,必不可少,但水却很便宜;金刚钻对人们的用途很有限,但却很昂贵。
(2)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
①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
对于水,水源充足,其消费量虽大,而边际效用却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
同理,由于金刚钻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
②从供给一方看,由于水源充足,生产人类用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
金刚钻则很稀缺,生产金刚钻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金刚钻很昂贵。
(3)综合需求和供给两方面,则水便宜,金刚钻昂贵。
钻石与水”悖论的微观经济学分析钻石与水”悖论是一个经济学中的经典问题,其原因在于边际效用和供求关系的影响。
边际效用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次效用增量递减。
水虽然对人类生命必不可少,但在正常地区,供给非常丰富,增加一单位的水,给人类带来的满足程度将进一步下降,因此水的市场价值较低。
而钻石供给极少,增加一单位钻石的量十分困难,所以最后一单位的钻石效用无法递减,这就是市场上钻石价格偏高的原因。
此外,供求关系和劳动投入也影响着商品的价格,奢侈品价格高是因为生产量有限,成本高,而生活必需品的供求量巨大,价格也低廉。
钻石的市场价格高是因为其劳动投入多,勘探、采掘、转运和加工都耗费大量资源。
XXX。
XXX influence prices。
and the XXX of value can help solve this problem.To understand the paradox of value een diamonds and water。
it is XXX can play a role in its price。
it is not the only factor。
Other factors such as supply and demand。
n costs。
and market XXX.One theory that can help explain the paradox of value is the XXX that the value of a good is based on the n it provides to the consumer。
For example。
while water is essential for survival and has a high importance。
XXX。
On the other hand。
diamonds have a lower XXX.Another theory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paradox of value is the labor theory of value。
水和钻石的价格分析
根据微观经济学原理,一个物品的价格决定于它给消费者的效用。
但是,水为消费者所必需,水的有无,生死攸关,效用极大,但水的价格很低。
而钻石是非必需品,效用有限,价格却非常高。
这是为什么?
一、运用供给和需求原理进行分析:
供给与需求决定价格。
水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于很低的价格水平,而钻石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于很高的价格水平。
如图
上图中,水的需求曲线和钻石的需求曲线形状基本相同,随着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至于供给曲线:由于水的成本很低,而且供给非常丰裕,供给者愿意按OP W价格供给任何数量,所以水的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钻石的产量有限,不管价格如何,供给量总是固定的,所以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
水的供求决定的价格是OP W,而钻石的供求决定的价格是OP D。
水的价格低,钻石的价格高。
二、运用边际效用分析
先区分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总效用指从物品的消费中得到的全部满足或效用。
边际效用指多消费一单位物品而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消费一定数量的物品的总效用等于各单位的边际效用的总和。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个人消费某种物品越来越多,他从中得到的新增加的边际效用量越来越少。
水是我们的生活所必需。
我们从消费水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巨大的。
但是,我们消费如此大量的水,以至于它的边际效用递减到极小。
至于钻石,相对于水来说,总效用很小,但由于我们购买和使用的钻石,数量非常少,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
价格与总效用无关,但与边际效用有关。
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们面临的各种商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他的支出在各种商品之间的分配,必须使每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都相等。
MU1/P1 = MU2/P2 = MU3/P3 =每一元支出的MU
如果花费在任何一种商品上的每一元能够提供更多的边际效用,消费者就会多购这种商品,少购其他商品,直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使得花费在该商品的每元的边际效用下降到与其他商品相等为止。
这样就会增加消费者的总效用。
如果花费在某种商品上的每元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低于其他商品一般的边际效用水平,消费者就可以少购这种商品,多购其他商品直到花费在该商品上的每元所提供的边际效用上升到一般的边际效用水平为止。
这种对各种商品的每元支出的边际效用的相等性,对于水和钻石也是正确的。
水有低价格和低边际效用;钻石有高价格和高边际效用。
水的低边际效用除以其低价格等于钻石的高边际效用除以其高价格。
总之,水和钻石的价格都决定于它的边际效用而不决定于它的总效用。
所以,水的价格低而钻石的价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