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盆底康复从Glazer评估开始
- 格式:pdf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33
产后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的影响因素范慧;卓燕玲;程新花;孙莉【期刊名称】《现代电生理学杂志》【年(卷),期】2024(31)1【摘要】目的对产妇进行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分析其盆底肌电生理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期间北京和睦家康复医院收治的918例产妇的临床资料,年龄23~34岁,均于产后6~8周按要求在门诊完成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
收集产妇年龄、产次、孕前及生产前体重指数(BMI)、孕周、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长、有无会阴裂伤、有无会阴侧切及新生儿体重。
根据肌电正常参考值,将前后静息电位分为正常组(≤4μV)与异常组(>4μV),快肌电位分为正常组(≥35μV)和异常组(<35μV),慢肌电位分为正常组(≥30μV)和异常组(<30μV)。
对前后静息电位、快慢肌电位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前静息电位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孕前BMI、分娩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静息电位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年龄、分娩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择期剖宫产前后静息电位均高于经阴道分娩(OR=0.519,95%CI为0.372~0.853,P<0.05;OR=0.365,95%CI为0.219~0.606,P<0.05)。
快肌电位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孕周、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长、会阴裂伤比例、会阴侧切比例及新生儿体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肌电位正常组与异常组比较,孕前BMI、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时长、会阴裂伤比例、会阴侧切比例、新生儿体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前BMI越高对慢肌损伤风险越大(OR=2.752,95%CI为1.036~6.878,P<0.05),经阴道分娩对快慢肌的损伤风险较择期剖宫产更明显(OR=3.662,95%CI为2.857~4.696,P<0.05;OR=3.967,95%CI为3.084~5.177,P<0.05)。
盆底肌筛查的依据
在市面上的各种盆底康复治疗器械中,盆底治疗前都需要进行筛查,而盆底筛查选用的基本上都是Glazer评估方法。
这种检测方法首先由一位叫Glazer的美国教授提出,他建立了检测盆底肌的五部固定方案。
这个评估方案不仅提供了一个固定的肌肉运动和测量的程序,它还提供了一个含正常人和各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表面肌电评估结果的数据库。
第一步,60秒静息电位检测,评估静息状态下盆底肌的张力。
第二部,五次快速收缩,每次收缩间间隔10秒,评估快肌级二类肌纤维的功能。
第三部,五次10秒的持续收缩,间隔10秒,评估快肌和慢肌的相互协调性。
第四部,持续收缩60秒,评估慢肌即一类肌纤维的耐力。
第五步,60秒静息电位,评估一系列肌肉活动后盆底肌的恢复功能。
产后盆底肌肉的功能评估与康复治疗方案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粪失禁(FI)和性功能障碍(SD)等盆低损伤与缺陷。
妊娠和分娩是PFD的首要原因,盆底肌力在产后6-8周下降最明显,产后尿失禁的发生率约15%-40%,粪失禁发生率为1%-5%。
因此,产后早期盆底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产后盆底康复(PFR)指在系统理论指导下施行对盆底支持结构的训练、加强及功能恢复,以预防盆底支持结构的缺陷与损伤,治疗和盆底功能障碍,改善盆底肌肉功能等。
一、产后盆底肌肉功能评估产后6周左右应对产妇进行盆底肌肉功能评估和常规检查,以明确盆底功能障碍的类型。
常规检查包括会阴检查和一般妇科检查,主要检查会阴有无伤口,伤口愈合情况(有无红肿、硬结、触痛或压痛),会阴体弹性,阴道口能否闭合,最大屏气向下用力时会阴平面下移度及同坐骨结节平面的关系,会阴骶神经分布区域的痛温觉,子宫位置及复旧情况等。
盆底肌肉功能评估包括盆底肌力和阴道收缩压。
盆底肌力主要评估肌肉收缩强度、能否对抗阻力,肌肉收缩持续时间及疲劳度、对称性,重复收缩能力及快速收缩次数。
阴道收缩压则表示阴道浅深肌层的综合肌力水平。
直肠检查可用于评价休息状态及自主收缩状态下肛门括约肌有无受损。
此外还应对产妇进行系统的病史询问,尤其注意了解是否存在慢性便秘、慢性咳嗽、糖尿病等PFD高危因素。
二、产后盆底肌康复适应证及禁忌证1适应症所有中晚期妊娠产后妇女均适宜进行盆底肌肉康复。
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更应尽早开始盆底肌肉康复:(1)产后6-8周出现盆底肌力减弱,如无法对抗阻力、收缩持续时间≤3s(检测盆底肌力评级≤3级)或阴道收缩压≤30cmH2O者;(2)产后出现尿失禁或尿失禁在产后持续存在;(3)产后出现盆腔脏器脱垂,如POP-Q系统评分1期或以上,尤其是伴阴道前后壁膨出;(4)会阴伤口疤痕疼痛;(5)产后性生活质量下降;(6)产后排便异常;(7)产后尿潴留。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指导和评估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后盆底康复作者:杨新春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8年第10期【摘要】目的:研究Glazer盆底表面肌电指导的临床效果,并对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康复的价值进行探究。
方法:此次參与研究的产妇99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依据分娩方式不同将其均分三组,即A组(阴道分娩,n=33)、B组(产钳助产,n=33)和C组(剖宫产,n=33),之后选取同期入院复查的产妇99例,将其当做D组,所有产妇均接受产后健康宣教,同时配合Glazer盆底表面肌电指导,最后总结结果。
结果:比对产妇的盆底肌张力异常率,A组较比C组更高,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比对产妇的肌肉压力和肌纤维功能,A组改善较比C组更优,与此同时较比D组更高,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另外,从膀胱颈角度和旋转角度来看,A组更高,其较比D组更低,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产后盆底康复应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指导不仅使使盆底肌力提升,同时可以使盆底肌功能不良得以改善,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关键词】Glazer盆底表面肌电指导;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康复;价值Glazer pelvic surface myoelectricity guides and evaluates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for different modes of delivery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lectromyographic guidance on the surface of the pelvic floor of Glazer and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for different delivery methods.Methods: The study selected 99 cases of maternal women. The admission time was from February 2016 to February 2017. According to the mode of delivery, they were equal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group A (vaginal delivery, n=33) and group B ( Delivery forceps delivery, n=33) and group C (caesarean section, n=33), followed by 99 women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during the same period and treated as group D. All maternal women received postpartum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Glazer pelvic floor Surface myoelectric guidance, and finally summarize the results.Results: The abnormal rate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ension in maternal women was higher in group A than in group C. The p valu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less than0.05. Compared with maternal muscle pressure and muscle fiber function, the improvement in groupA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group C.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D. The p value between the data was less than 0.05,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In add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bladder neck angle and rotation, the A group was higher, and it was lower than the D group. The p value between the data was less than 0.05,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Conclusion: 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application of Glazer pelvic floorsurface myoelectrical guidance is not as good as you can increase pelvic floor muscle strength. At the same time, pelvic floor muscle dysfunction can be improved and can be further popularized clinically.Keywords Glazer pelvic floor surface myoelectric guidance; different modes of delivery;postpartum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value【中图分类号】R71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8)10-03--01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分为三种,即盆腔器官脱垂、压力性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碍。
盆腔脏器脱垂盆底康复治疗操作规程1、询问病史2、体格检查3、盆底肌力初筛4、填写病历及各种生活问卷(电子版包括尿失禁、性生活质量、盆底功能障碍、随访表等问卷)5、盆底表面肌电Glazer 评估6、电刺激及生物反馈:(1)标准化盆底肌运动训练。
作用:指导患者学会区分会阴与腹部的收缩以及I /II 类肌纤维收缩。
(2)神经肌肉电刺激视盆底肌损伤程度,给予频率为20-30Hz 脉宽为200μs~400μs 的且通断比不同的神经肌肉电刺激,原则上,轻度松弛选择通断比较小的电刺激方案,中重度松弛选择通断比较大的电刺激方案。
作用:增强神经兴奋性,被动增加I /Ⅱ类肌纤维肌力、肌张力。
(3)肌电触发电刺激视盆底肌损伤程度,给予频率为20-30Hz 脉宽为200μs~400μs 的且通断比不同的肌电触发电刺激,原则上,轻度松弛选择通断比较小的电刺激方案,中重度松弛选择通断比较大的电刺激方案。
作用:主被动结合刺激,增强本体感觉,加强神经中枢对盆底肌肉的控制。
(4)Kegel 训练视盆底肌损伤程度,给予不同难度的I 类与II 类肌纤维Kegel 训练模板,让患者跟着模板练习收缩放松盆底肌。
作用:加强大脑中枢对盆底肌的控制,提高患者的I 类和II 类肌纤维肌力、肌张力、收缩稳定性,改善肌纤维的募集和放松状态。
(训练以持续收缩为主,由易到难)(5)多媒体生物反馈给予多媒体生物反馈肌力和耐力训练,让患者跟着动画或语音练习收缩放松盆底肌。
作用:增强患者的训练依从性,提升训练效果。
7、治疗前中后要进行两次以上的盆底表面肌电Glazer 评估以了解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8、自动记录和分析治疗结果,打印报告。
9、疗程结束根据病人主观症状和客观标准的变化来评价疗效。
决定是否需要做第二疗程,并使用盆底肌肉康复器进行家庭锻炼,以巩固治疗效果。
10、每次治疗20-30 分钟,每星期3-5 次,每疗程10-15 次,必要时需要强化治疗。
1、评价流程设计:Pre-baseline:60秒放松测试60秒Fastflick/rest:2秒×5次/10秒快速收缩5次/放松10秒Tonic contraction:10秒/10秒收缩10秒/放松10秒Duration :60秒持续收缩60秒Post-baseline:60秒后基线60秒2、评估指标解释;A、RMS(均方根值)/单位uv(微伏):反应患者盆底肌收缩或者放松是的表面肌电值,幅值的增加表明肌力的增强,也就是说RMS与肌力成正比。
3、肛肠科盆底肌表面肌电评估统计数值(参考值):整个评估的图形如下:前基线(60秒放松):图形如下5次快速收缩:图形如下5次10秒持续收缩:图形如下60秒的持续收缩:图形如下后基线(60秒放松):图形如下4、Glazer盆底功能评估:原理:表面肌电(SEMG)信号是神经肌肉系统在进行随意性和非随意性活动时的生物电变化,经表面电极引导、放大、显示和启示所获得的一维电压时间序列信号。
与传统的针式肌电图(NEMG)相比,表面肌电信号探测空间较大、重复性好,为非创伤性操作,为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无创、动态、实时的评估方法。
Glazer评估:1997年由Glazer和Marinsff提出。
它为盆底肌肉活动的测量提供了一种固定的秩序,也为正常人及伴有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的人提供了一种描述表面肌电的数据库。
测试步骤:1、60秒的基线记录。
做60s的基线记录,即在安静状态下测量盆底肌肉sEMG 在平均振幅、标准差、方差(例如信号振幅的标准差)等基线水平。
这是在安静状态下对盆底肌肉sEMG的振幅及其变动情况进行最初的评估。
2、5次快速收缩或抽动(每次收缩前休息10秒)。
一系列的5次快速收缩或“抽动”(flick),每次收缩前休息10s。
并做以下测量记录:休息期间的sEMG的平均振幅和标准差,快速收缩(抽动)时最高峰的平均值以及产生收缩所需的时间,这就记录、评估了收缩时sEMG的最大幅度和阶段性抽动的速度,并能评估快速活动肌纤维对静息电位的影响。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易念华张艳吴兰方俊娴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湖北武汉)430070中国图书分类号R714.6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411(2015)20-3376-03;doi:10.7620/zgfybj.j.issn.1001-4411.2015.20.18【摘要】目的评价Glazer康复治疗方案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
方法选择120例产后42天复诊的初产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接受Glazer方案,根据初次测评结果分为急迫型组和压力型组;对照组(60例)接受一般的产后健康教育。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均使用气囊法检测盆底肌力;治疗组在治疗前(产后6周)和疗程结束时(产后9周)测定盆底表面肌电数据来评价康复治疗的效果。
结果疗程结束时,治疗组盆底肌力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和疗程结束时盆底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中的急迫型组在疗程结束时,前基线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的压力型组在疗程结束时持续收缩平均值、快速收缩最大值和耐受测试平均值均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产后早期行Glazer评估盆底康复治疗可以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盆底肌功能状况。
【关键词】Glazer评估;产后;盆底康复治疗;表面肌电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各种病因导致盆底支持薄弱,进而引发其他盆腔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异常,主要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及性功能障碍〔1-5〕,其中SUI患病率高达20% 30%〔1,3-4〕。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的社会卫生问题。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病因很多,妊娠和分娩被认为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6-7〕。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传统手术治疗存在耗资大、创伤大、风险高的缺点,为此,探索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案成为热点。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评定标准
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评定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康复方法和治疗目标而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产后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症状缓解程度:评估治疗后产妇盆底问题的症状是否有改善,如尿失禁、排便困难、盆腔疼痛等症状是否减轻或消失。
2.功能恢复情况:评估盆底肌肉和组织的功能是否恢复正常,例如膀胱控制、排便控制、性功能等方面的改善程度。
3.体力活动改善:评估产妇在日常生活中是否能够更好地完成体力活动,如行走、提重物等,以反映康复治疗对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
4.盆底肌力:通过测量盆底肌肉的收缩力和持续力,评估盆底肌肉的恢复情况。
5.盆底功能评估量表:使用专业的盆底功能评估量表,如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n Incontinence Questionnaire-Short Form(ICIQ-SF)、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PFDI)等,来评估盆底康复治疗的效果。
6.患者满意度:了解产妇对康复治疗效果的主观评价,通过问卷调查或访谈来获取患者的满意度反馈。
盆底康复流程及具体实施方案盆底康复是指针对盆底肌肉群的功能障碍或疾病进行的康复治疗,旨在恢复盆底肌肉的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从而改善盆底功能和减轻盆底相关疾病的症状。
盆底康复流程及具体实施方案是关于如何进行盆底康复治疗的详细介绍,下面将对盆底康复的流程和具体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盆底康复流程:1. 评估:首先,对患者进行盆底功能的评估,包括盆底肌肉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的测试,以及相关症状的询问和记录。
通过评估,确定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类型和程度,为后续康复治疗制定个性化方案提供依据。
2. 制定康复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包括康复治疗的内容、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康复方案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史、生活方式等因素,以及患者对康复治疗的期望和需求。
3. 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肉训练、生活方式改善和行为疗法等。
盆底肌肉训练是康复治疗的核心内容,包括盆底肌肉收缩和放松训练、盆底肌肉的协调性训练等。
生活方式改善主要包括饮食调理、体重管理、排便习惯的调整等。
行为疗法包括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等,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盆底使用习惯和行为模式。
4. 康复效果评估:定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效果的评估,包括盆底功能的再次测试和相关症状的询问和记录。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治疗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盆底康复具体实施方案:1. 盆底肌肉训练:盆底肌肉训练是盆底康复治疗的核心内容,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盆底肌肉收缩训练:患者需要学会正确地收缩盆底肌肉,保持收缩一段时间后再放松。
可以通过生物反馈仪器辅助进行训练,帮助患者感知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放松。
- 盆底肌肉协调性训练:通过不同的动作和姿势进行盆底肌肉的协调性训练,帮助患者提高盆底肌肉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
2. 生活方式改善:生活方式改善是盆底康复治疗的重要内容,包括饮食调理、体重管理、排便习惯的调整等。
建议患者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保持正常的体重,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减少盆底肌肉的过度紧张和压力。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评分公式1. 什么是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是一种用于评估盆底肌肉功能的方法,通过记录盆底肌肉的电活动来评估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情况。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从而指导治疗和康复方案的制定。
2.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的原理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利用肌电图仪器,通过电极贴片记录盆底肌肉的电活动。
在进行评估时,患者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盆底肌肉收缩和松弛的动作,以便记录不同情况下肌肉的电活动图形。
然后医生会根据记录的肌电图形和数据来评估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
3.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的作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盆底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情况,从而判断盆底肌肉的功能是否正常。
它在妇科、泌尿外科等领域应用广泛,可以帮助诊断和治疗盆底肌肉失调、尿失禁、盆底脱垂等疾病。
4.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的评分公式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通常会使用评分公式来对盆底肌肉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估。
评分公式通常由专业医生根据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制定,以便更准确地评估盆底肌肉的功能。
常见的评分项目包括静息电活动、最大收缩电活动、肌电图形等。
5. 如何进行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进行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首先需要找到专业的医疗机构或医生进行。
在评估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生完成不同的盆底肌肉动作,以便记录肌肉的电活动。
整个评估过程通常需要较短的时间,不会带来明显的不适感。
6.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的意义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盆底肌肉的功能状况,可以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通过评估得到的数据和图形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盆底肌肉功能,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康复方案提供依据。
7. 结语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作为一种重要的盆底肌肉功能评估方法,在临床诊断和康复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Glazer盆底表面肌电指导和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康复任艳蕊;易绍媛;茅敏;易清华;李洁【摘要】目的:分析Glazer盆底表面肌电指导和评估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康复的临床价值。
方法: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于我院分娩的160例产妇作为盆底表面肌电组,根据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产钳助产、剖宫产3个亚组,并随机抽取同期回院复查产妇82例为对照组,均给予个性化产后健康教育,盆底表面肌电组加用Glazer盆底表面肌电指导的产后盆底康复。
比较两组产妇及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肌张力评分、肌肉压力及肌纤维功能、膀胱颈角度及旋转度等指标变化,并计算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归纳Glazer盆底表面肌电指导和评估产妇产后盆底康复的效果。
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后6周盆底肌张力评分异常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10周盆底肌张力评分异常率均较产后6周下降,盆底表面肌电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产后10周,阴道分娩组肌肉压力及肌纤维功能均低于剖宫产组,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度、PFD发生率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底表面肌电组肌肉压力及肌纤维功能均高于对照组,膀胱颈角度及膀胱颈旋转度、PFD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Glazer盆底表面肌电评估方案指导产后盆底康复能够明显提高盆底肌力、改善盆底肌功能不良,降低产妇PFD发生风险,应更为注重阴道分娩产妇的产后盆底康复锻炼。
【期刊名称】《现代仪器与医疗》【年(卷),期】2017(023)005【总页数】3页(P98-99,111)【关键词】盆底表面肌电;分娩;盆底康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作者】任艳蕊;易绍媛;茅敏;易清华;李洁【作者单位】长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荆州4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OP)、压力性尿失禁(SUI)、性功能障碍等[1],妊娠和分娩被认为是导致PFD的独立危险因素[2]。
盆底康复流程及具体实施方案盆底康复是指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或盆底肌肉无力等问题进行的康复治疗,旨在改善盆底肌肉功能,提高盆底肌肉的协调性和耐力,从而缓解盆底功能障碍引起的症状。
盆底康复流程及具体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评估和诊断盆底康复的第一步是进行评估和诊断,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和生活习惯等情况,进行盆底肌肉功能的评估,包括盆底肌肉力量、耐力、协调性等方面的测试,以便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是盆底康复的核心内容,通过针对性的盆底肌肉训练,包括盆底肌肉收缩、放松、协调性训练等,来改善盆底肌肉功能。
训练方法包括盆底肌肉锻炼操、盆底肌肉按摩、盆底肌肉放松操等,可以通过专业的康复医师进行指导和监督。
三、生活指导盆底康复还需要结合生活指导,包括改善生活习惯、饮食调整、避免过度劳累等,以减轻盆底肌肉的负担,促进康复效果的达到。
四、心理支持盆底功能障碍常常伴随着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因此在盆底康复过程中,心理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式来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更好地投入到康复训练中。
五、定期复查康复过程中需要定期复查,评估康复效果,及时调整康复方案,确保康复效果的持续和稳定。
综上所述,盆底康复流程及具体实施方案是一个系统性的治疗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康复训练、生活指导、心理支持等多种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康复方案,来改善盆底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康复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师的指导,积极参与康复训练,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能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
希望本文所述的盆底康复流程及具体实施方案能够为需要康复的患者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走出盆底功能障碍的困扰,重拾健康和快乐的生活。
盆底康复治疗规程
1、询问病史。
2、体格检查。
3、肌力测试初筛(手检):采用改良牛津肌力分级评分,分为0—5 级。
0 级:表示毫无收缩;1 级:表示唯有抽动;2 级:表示微弱收缩,仅感受到轻微力量,没有压迫或内缩上提的感觉;3 级:表示普通收缩,轻度压迫及内缩上提的感觉;
4 级:表示收缩正常,可抗阻力,手指向下压时仍可感受到收缩;
5 级表示强力收缩,强而有力的压迫手指。
4、盆底表面肌电Glazer 评估:用生物刺激反馈仪(阴道电极)直观地反映盆底肌在静息状态和进行一系列收缩放松时的一、二类纤维的肌力、稳定性、肌纤维的募集放松时间、耐力等指标。
5、第一次疗程的治疗:按照盆底康复治疗的原则,根据病人个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采用不同的程序进行电刺激、生物反馈、放松训练、镇痛等治疗。
6、治疗前中后要进行两次以上的盆底表面肌电Glazer 评估以了解疗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7、自动记录和分析治疗结果,打印报告或发E-mail 给治疗防治中心。
8、疗程结束根据病人主观症状和客观标准的变化来评价疗效。
决定是否需要做第二疗程,并使用盆底肌肉康复器进行家庭锻炼,以巩固治疗效果。
9、每次治疗20-30 分钟,每星期3-5 次,每疗程10-15 次,必要时需要强化治疗。
盆底肌康复训练要点
1、学习识别并有意识地控制盆底肌。
2、掌握正确的盆底肌肉收缩方法(避免腹肌收缩)。
3、根据盆底肌损伤情况(肌纤维受损的程度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4、在医生和治疗医师的指导下,应用综合技术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