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冶炼技术对比
- 格式:ppt
- 大小:1.63 MB
- 文档页数:81
铜冶炼三种方法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目前,中国已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铜新工艺有:闪速炉熔炼、艾萨熔炼、奥斯麦特熔炼、诺兰达熔炼等。
国内自主创新的有白银法熔炼、金川合成炉熔炼、东营方圆的氧气底吹熔炼。
后3种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这7种也算世界上较先进的炼铜法。
通过多年的实践,国外的先进技术尚存不足之处,分述如下:1、双闪速炉熔炼法:投资大,专利费昂贵,熔剂和原料先进行磨细再进行深度干燥,需额外消耗能源这不尽合理。
熔炉产出的铜硫需要水碎再干燥再细磨,工序繁杂。
每道工序均难以保证100%回收率,会产生部分机械损失;热态高温铜锍水碎物理热几乎全部损失,水碎后再干燥,再加上炉内大量水套由冷却水带走热量,热能利用也不尽合理。
铜锍水碎需要大量的水冲,增加动力消耗。
破碎、干燥要增加人力和动力的消耗。
这些都是多年来该工艺没有得到大量推广的重要原因。
2、艾萨法和澳斯麦特法均属于顶吹冶炼系列:顶吹都要建立高层厂房,噪音大、高氧浓度低烟气量大、顶吹的氧枪12米长,3天至一周要更换一次,不锈钢消耗量大、投资大、操作不方便。
都用电炉做贫化炉,渣含铜一般大于%不合国情。
3、三菱法的不足4个炉子(熔炼炉、贫化电炉、吹炼炉、阳极炉)自流配置,第一道工序的熔炼炉需要配置在较高的楼层位置,建筑成本相对较高,炉渣采用电炉贫化,弃渣含铜量达%~%,远远高于我国多数大型铜矿开采的矿石平均品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4、诺兰达和特尼恩特连续吹炼法,尚在工业试验阶段。
诺兰达是侧吹、要人工打风眼、劳动强度很大、风眼漏风率达10%~15%。
有很大噪音、操作条件不好、冶炼环境不理想。
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引起泡沫渣喷炉事故。
综上所述,让我们来寻求新的冶炼工艺,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新途径。
氧气底吹炉炼铅、炼铜最早是湖南水口山和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共同研发在水口山进行过半工业试验。
铜冶炼水平与工艺水平1)火法冶炼工艺当前,全球矿铜产量的75%-80%是以硫化形态存在的矿物经开采、浮选得到的铜精矿为原料,火法炼铜是生产铜的主要方法,特别是硫化铜精矿,基本全部采用火法冶炼工艺。
火法处理硫化铜精矿的主要优点是适应性强,冶炼速度快,能充分利用硫化矿中的硫,能耗低。
其生产过程一般由以下几个工序组成:备料、熔炼、吹炼、火法精炼、电解精炼,最终产品为电解铜。
原料制备工序:将铜精矿、燃料、熔剂等物料进行预处理,使之符合不同冶炼工艺的需要。
熔炼工序:通过不同的熔炼方法,对铜精矿造硫熔炼,炼成含铜、硫、铁及贵金属的冰铜,使之与杂质炉渣分离;补出的含二氧化硫烟气经收尘后用于制造硫酸或其他硫制品,烟尘返回熔炼炉处理。
吹炼工序:除去冰铜中的硫铁,形成含铜及贵金属的粗铜,炉渣和烟尘返回上一工序处理。
火法精炼工序:将粗铜中硫等杂质进一步去除,浇铸出符合电解需要的阳极板。
电解精炼工序:除去杂质,进一步提纯,生产出符合标准的阴极铜成品,并把金银等贵金属富集在阳极泥中。
传统熔炼方法如鼓风炉熔炼、反射炉熔炼和电炉熔炼,由于效率低、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而逐渐被新的富氧强化熔炼工艺所代替[[3]新的富氧强化熔炼可分为闪速熔炼和熔池熔炼两大类,前者包括奥托昆普型闪速熔炼和加拿大国际银公司闪速熔炼等,后者包括诺兰达法、三菱法、艾萨法、奥斯麦特法和瓦纽可夫法以及我国自主开发的水口山法、白银炉熔炼、金峰炉熔炼等技术。
铜铳吹炼方法有传统的卧式转炉、连续吹炼炉、虹吸式转炉。
新型吹炼技术包括艾萨吹炼炉、三菱吹炼炉和闪速吹炼炉等。
粗铜的火法精炼在阳极炉内进行,对于转炉产出的液态粗铜采用回转式阳极炉或固定式反射炉精炼,经氧化、还原等作业进一步脱除粗铜中的铁、铅、锌、砷、锑、铋等杂质,并浇铸成含铜99.2%-99.7%的阳极板。
铜电解工艺有传统电解法、永久阴极电解法和周期反向电流电解法3种。
目前大多数电解铜厂都使用传统电解法,永久阴极电解法和周期反向电流电解法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的新技术。
冶金冶炼M etallurgical smelting 我国铜冶炼技术的进步及发展陈晓军(新疆五鑫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昌吉 831100)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成长为一个工业生产大国,重工业快速发展,对铜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我国的铜冶炼产业也在不断进步发展。
铜是一种重要的过渡型金属元素,它可以和多种化合物进行反应,被广泛应用在武器和装饰物品中。
我国现阶段的铜产量不足,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去提高铜的使用率。
我国的铜冶炼技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目前炼铜的方法主要有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两种,但火法炼铜仍是目前铜冶炼主要使用的技术。
本文结合我国铜冶炼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对铜冶炼技术的创新和发展进行探讨。
关键词:铜冶炼;技术发展进步;策略中图分类号:TF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14-0015-2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copper smelting technology in ChinaCHEN Xiao-jun(Xinjiang Wuxin Copper Co., Ltd., Changji 831100, China)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China has gradually grown into a large industrial production country.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eavy industry, the demand for copper is also increasing, and China's copper smelting industry is also developing. Copper i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 metal element. It can react with a variety of compounds and is widely used in weapons and decorative articles. At present, the output of copper in our country is insufficient, so we must constantly explore new methods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opper. China's copper smelting technology is facing great challenges. At present, there are two main copper smelting methods: pyrometallurgy and hydrometallurgy, but pyrometallurgy is still the main copper smelting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copper smelting industry, and discusses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pper smelting technology.Keywords: copper smelting;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strategy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
铜冶炼方法综述摘要:目前世界上从硫化矿中提取铜, 85% ~90%是采用火法冶炼,因为该法与湿法冶炼相比,无论是原料的适应性,还是在生产规模、贵、稀金属富集回收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因此为了降低能耗,减少火法炼铜的环境污染,闪速熔炼、熔池熔炼以及其它熔炼技术都在不断改进和发展。
关键词:铜冶炼火法炼铜熔池熔炼闪烁熔炼1.前言随着环境保护的日益严格,铜冶金工业面临着严峻挑战。
当今世界铜冶金方法主要有火法和湿法两种,其中火法占主导地位。
火法冶金种类较多,目前国际上存在的主要火法炼铜工艺有闪速炉、反射炉、鼓风炉、诺兰达炉、艾萨炉(奥斯麦特炉)、瓦纽可夫炉、三菱炉、特尼恩特炉、电炉、白银炉等十几种冶炼工艺。
大部分工艺存在能力低、成本高、能耗大、污染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铜冶金工业的发展。
2.火法炼铜火法炼铜主要包括[1]: (1)铜精矿的造锍熔炼;(2)铜锍吹炼成粗铜; (3)粗铜火法精炼; (4)阳极铜电解精炼。
经冶炼产出最终产品-电解铜(阴极铜)。
2.1熔炼2.1.1熔池熔炼在熔池熔炼工艺中,精矿被抛到熔体的表面或者被喷入熔体内,通常向熔池中喷入氧气和氮气使熔池发生剧烈搅拌,精矿颗粒被液体包围迅速融化,因此,吹炼反应能够产生维持熔炼作业所需的大部分热量,使含有氧气的气泡和包裹硫化铜/铁的溶液发生质量传递。
澳斯麦特熔炼法/艾萨熔炼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工业研究组织矿业工业部J.M.Floyd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明的。
随后芒特#艾萨矿物控股有限公司(简称MIM)和澳大利亚国家科学院(简称CSIRO)在20世纪80年代联合开发了艾萨熔炼法,MIM于1987年在铜冶炼厂建起了一座示范工厂, 1996年MIM开发了Enterprise和ErnentHenry矿,铜精矿产量增加,于是决定扩建铜冶炼厂, 1997年经两次提高给料率和提高氧浓度试验,现熔炼能力已扩建到250kt/a铜。
斯特莱特工业公司其第一台艾萨熔炼炉于1996年在印度TamilNadu 的Tuticorin新建冶炼厂投产,现在铜的年产量超过150kt。
全球铜冶炼新技术简述冶炼是萃取冶金的一种形式,其主要用途是从矿石中生产一种金属。
这包括从铁矿石中萃取铁,从铜矿石中萃取铜,以及从其他矿石中萃取其他基本金属。
冶炼不仅仅是从矿石中熔炼出来金属,大多数矿石提炼出来的是金属的化合物,含有多种元素,例如氧(一种氧化物),硫(一种硫化物),或者碳和氧在一起(一种碳酸盐)。
为了生产金属,这些化合物必须经过一个化学反应,所以冶炼是利用适合的还原物质和那些氧化的元素结合来分离金属。
从历史上讲,第一次冶炼工艺采用碳(木碳形式)还原锡(SnO2)、铜(CuO)、铅(PbO)以及铁(Fe2O3)。
在所有这些反应中还原剂实际上是一氧化碳(CO),当木碳和氧化物仍是固态时,它们互相之间不能发生反应。
对于铜和铅来讲,主要的矿石是硫化物,即:CuS2和PbS。
这些硫化物必须先在空气中焙烧转化成氧化物。
锡和铅很久以前,第一批冶炼的金属是锡和铅。
公元前6500年,土耳其安纳托利亚的Catal Hὄyük发现铸铅珠,这比发明文字还早几千年,却没有记载铸铅球是如何冶炼出来的。
然而,在偶然的机遇中将矿石放入木材火里,于是就冶炼出来锡和铅。
铜和青铜在锡和铅之后,下一个要冶炼的金属似乎就是铜,如何发现铜仍存在很大争议。
人们猜测铜的第一次冶炼是在陶器窑里进行的。
在欧洲和近东最早发现铜冶炼是在伊朗,距今约公元前6000年,第一个冶炼铜的人工制品是在Can Hasan发现的一个权杖头。
而铜冶炼最早的依据要追溯到公元前5500年到公元前5000年之间,在塞尔维亚的普罗科尼克(Plocnik)和拜罗沃德(Belovode)发现的,而现代铜的冶炼工艺经历了技术的更新。
无碳冶炼技术最近,完全拥有自主技术产权的铜冶炼技术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协会在山东东营组织的专家审查,实现了在铜冶炼工艺的第一个碳零排放,并且开启了中国有色工业低碳发展的新途径。
专家们相信,无碳铜冶炼技术在主要技术参数上比以前的铜冶炼技术都好,经济和技术方面具有方便,低成本,环保和灵活度上都具有优势。
铜冶炼闪速熔炼及熔池熔炼技术探讨当前世界上广泛采用的铜火法冶炼方法主要有三种,包括传统熔炼、闪速熔炼以及熔池熔炼。
技术成熟、简易灵活、生产可靠、设备简单等是传统熔炼方法的优点,但其缺点是较低的生产效率,较差的硫回收率,烟气含SO2浓度比较低,烟气处理费用高。
因此,本文主要对闪速熔炼、熔池熔炼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铜的火法精炼、电解精炼等关键环节,希望能够通过不断的分析和研究,切实的提升铜冶炼技术水平。
标签:铜冶炼;闪速熔炼;熔池熔炼1 冶炼工艺选择的基本原则1.1 适应能力在冶炼中,主要有着能够对各种化学成分、粒度的原料进行处理,能够适应处理能力有较大波动等要求,因此所采用的工艺流程必须要适应这些要求。
1.2 高效节能企业要想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生产作业必须要有着较高的效率,能源消耗较少,因此工艺工艺流程的选择必须要满足高效节能的要求。
1.3 技术先进、成熟、可靠,环境友好,排放达标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用性是工艺流程必须具备的,同时技术的可靠性也至关重要,因此选择的工艺流程必须成熟可靠,技术风险较低。
此外,还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工艺系统必须密闭性强、有害烟气泄露少,能够满足清洁工厂的要求。
2 两种冶炼工艺分析2.1 闪速熔炼2.1.1 工艺配置图1为直接炼粗铜工艺的典型流程图。
其与闪速吹炼流程相比有着差异较为明显,主要体现在把闪速吹炼渣返回至之前的闪速熔炼炉中,而不是在单独的炉渣贫化系统中处理。
备料主要是对物料进行干燥和混合。
物料的干燥能够使工艺的总热量实现平衡,此外,还能够更好的控制烟气管路的腐蚀。
然后闪速炉中输送干燥物料。
在反应塔中,物料和氧气进行混合,反应以悬浮物的形式进行,在沉降室中进行熔融相收集,分离出炉渣与粗铜。
在余热锅炉中进行炉子烟气的冷却。
部分烟尘也会被余热锅炉收集,在电收尘器中收集剩余的颗粒,通常所有烟尘都返回炉子中。
视所选择的渣型和氧势而定,在粗铜闪速熔炼炉渣中,铜的含量为15%-25%。
中国铜冶炼技术进步与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铜原料的需求不断增大,但是由于我国铜资源的短缺,这就要求我国不断发展铜治炼技术。
总体上来看,我国铜工业工艺落后,污染严重,耗能较高,铜冶炼产能过剩,高附加值的加工产品生产能力不足,阻碍了我国大中型铜冶炼企业的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铜治炼技术不断发展,火法炼铜技术仍然占主导地位。
因此,本文针对铜冶炼技术进步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标签:铜冶炼;技术;发展趋势一、铜冶炼技术的主要发展和进步1.1铜熔炼技术(1)閃速熔炼技术。
闪速熔炼是将经过深度脱水(含水小于0.3%)的粉状精矿,在喷嘴中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以高速度喷入高温的反应塔内,在悬浮状态下,短时间完成硫化物的分解、氧化和熔化等的过程,熔融硫化物和氧化物的混合熔体落下到反应塔底部的沉淀池中,汇集后继续完成锍与炉渣的最终形成,并进行沉清分离。
炉渣在单独的贫化炉或闪速炉内贫化处理后再弃去。
闪速熔炼克服了传统方法未能充分利用粉状精矿的巨大表面积,将焙烧和熔炼分阶段进行的缺点,炉料与气体密切接触,在悬浮状态下与气相进行传热和传质,大大减少了能源消耗,提高了硫利用率,改善了环境。
自建国初期诞生了芬兰奥托昆普闪速炉和加拿大国际镍公司因科闪速炉的投产,至今已经历有70多年,闪速熔炼其不仅技术成熟,还经过日本、美国等工厂对其技术进行改进,使其发展更良好。
(2)浸没顶吹熔池熔炼技术。
浸没顶吹熔炼工艺是熔池熔炼的一种工艺,是在熔池内将熔体-炉料-气体三相流体间造成的强烈搅拌与混合,大大强化热能传递、质量传递和化学反应的速率,以便在燃料需求和生产能力方面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其喷枪是竖直浸没在熔渣层内,喷枪结构较为特殊,具有炉子尺寸比较紧凑,整体设备简单,工艺流程和操作不复杂,投资相对低等特点。
对比闪速熔炼,原料不需经过特别处理,通过炉顶加料口加入炉内,炉料呈自由落体落到熔池面上,被气流搅动卷起的熔体混合消融。
浸没顶吹熔炼的主要代表工艺为澳大利亚的澳斯麦特炼熔技术和艾萨熔炼技术。
铜冶炼三种方法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目前,中国已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铜新工艺有:闪速炉熔炼、艾萨熔炼、奥斯麦特熔炼、诺兰达熔炼等。
国内自主创新的有白银法熔炼、金川合成炉熔炼、东营方圆的氧气底吹熔炼。
后3种都是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这7种也算世界上较先进的炼铜法。
通过多年的实践,国外的先进技术尚存不足之处,分述如下:1、双闪速炉熔炼法:投资大,专利费昂贵,熔剂和原料先进行磨细再进行深度干燥,需额外消耗能源这不尽合理。
熔炉产出的铜硫需要水碎再干燥再细磨,工序繁杂。
每道工序均难以保证100%回收率,会产生部分机械损失;热态高温铜锍水碎物理热几乎全部损失,水碎后再干燥,再加上炉内大量水套由冷却水带走热量,热能利用也不尽合理。
铜锍水碎需要大量的水冲,增加动力消耗。
破碎、干燥要增加人力和动力的消耗。
这些都是多年来该工艺没有得到大量推广的重要原因。
2、艾萨法和澳斯麦特法均属于顶吹冶炼系列:顶吹都要建立高层厂房,噪音大、高氧浓度低烟气量大、顶吹的氧枪12米长,3天至一周要更换一次,不锈钢消耗量大、投资大、操作不方便。
都用电炉做贫化炉,渣含铜一般大于%不合国情。
3、三菱法的不足4个炉子(熔炼炉、贫化电炉、吹炼炉、阳极炉)自流配置,第一道工序的熔炼炉需要配置在较高的楼层位置,建筑成本相对较高,炉渣采用电炉贫化,弃渣含铜量达%~%,远远高于我国多数大型铜矿开采的矿石平均品位,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4、诺兰达和特尼恩特连续吹炼法,尚在工业试验阶段。
诺兰达是侧吹、要人工打风眼、劳动强度很大、风眼漏风率达10%~15%。
有很大噪音、操作条件不好、冶炼环境不理想。
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引起泡沫渣喷炉事故。
综上所述,让我们来寻求新的冶炼工艺,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新途径。
氧气底吹炉炼铅、炼铜最早是湖南水口山和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共同研发在水口山进行过半工业试验。
首先用于炼铅,产业化取得成功,继这之后,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原副院长、总工程师、全国设计大师蒋继穆,用在炼铜上,曾找过多家合作,可是谁都不想吃第一只螃蟹。
金属冶炼(铜冶炼)安全现状与防治新技术摘要:金属铜冶炼是以铜为原料,经炼铜、熔炼、提纯、电解、冶炼等工序制成各类合金或其他金属的综合性工业。
我国是铜消费大国,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铜冶炼行业目前主要以氧化铝法和湿法冶炼为主,而湿法冶炼具有能耗低、无粉尘污染等特点,具有发展前景。
但是由于传统工艺所造成的能耗高、污染重、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激烈等问题,使我国铜冶炼产业面临着严峻形势。
关键词:金属冶炼铜冶炼安全现状防治技术正文:根据国际铜产业发展规划预测,到2035年我国铜产量将达300万 t,占世界总产量的30%。
近年来,我国铜行业取得了巨大进展,但随着国民经济不断增长,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日益发展,造成了环境保护、经济增长、就业压力增大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铜冶炼安全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减少对社会和人民群众造成巨大损失和影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
一、金属铜冶炼安全现状我国金属铜冶炼事故主要发生在2004年到2008年间,因铜冶炼企业发生事故共6起,造成15人死亡,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6亿元,为我国铜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其中,死亡1人,受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223万元。
事故分析表明,铜冶炼事故主要是冶炼企业设备故障、操作不当及工人违章作业等多种因素所致。
因此企业必须对铜冶炼产业进行重新评估、合理设计和施工,以提高设备稳定性、降低能耗并提高其运行水平,减少其故障率,减少其引发生产安全事故。
只有在掌握了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隐患之后,才能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而降低危险因素产生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从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实际来看,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SOSO4废气等烟尘、粉尘和噪声等治理设施、设备、材料设备.对其进行清洗(或改造)或腐蚀之后形成固体废气排放量大、排放浓度高;造成噪声扰民等问题。
铜的冶炼方法及工艺流程引言铜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机械制造等行业。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铜材料,需要通过冶炼方法和工艺流程进行提炼和精炼。
本文将深入探讨铜的冶炼方法及工艺流程。
一、火法冶炼火法冶炼是最早使用的铜冶炼方法之一,常用的火法冶炼方法有闪速冶炼法、焙烧、熔融还原等。
1. 闪速冶炼法闪速冶炼法是一种将铜矿石进行快速加热,使其迅速分解并释放出铜金属的方法。
其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 原料准备:将铜矿石破碎并磨细,以提高反应速率。
- 加热处理:将破碎后的矿石置于高温雾化炉中,通过喷射燃烧器对矿石进行高温加热。
- 分解反应:矿石中的硫化铜经过高温加热后发生分解反应,释放出金属铜和二氧化硫等气体。
- 分离提取:将产生的气体经过冷却和洗涤处理后,收集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并进行进一步处理。
通过凝固和过滤等工艺,从气体中提取出金属铜。
2. 焙烧法焙烧法是指将含铜矿石进行氧化反应,使其中的铜矿物转化为氧化铜,从而便于进一步提取和冶炼。
其工艺流程如下: - 粉碎矿石:将含铜矿石破碎成适当的颗粒大小。
- 煅烧矿石:将矿石放入焙烧炉中进行加热,使其发生氧化反应。
- 氧化反应:矿石中的硫化铜等化合物经过高温氧化后,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等气体。
- 冷却处理:将产生的气体进行冷却和洗涤处理,以收集其中的二氧化硫气体。
- 提取冶炼:经过进一步处理,从气体中提取出氧化铜,可进行铜的进一步提纯和冶炼。
二、湿法冶炼湿法冶炼是通过溶剂提取、浸出、电解等方式进行铜的提纯和冶炼的方法,常用的湿法冶炼方法有浸出法、溶剂萃取法和电解法。
1. 浸出法浸出法是指将矿石与溶液接触,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来提取金属铜的方法。
其工艺流程如下: - 矿石碎磨:将矿石进行粉碎和磨细,以增加与溶液的接触面积。
- 浸出处理:将矿石与适当的溶液进行接触,使其中的铜矿物溶解于溶液中。
-过滤分离:将浸出液进行过滤,将固体残渣与溶液分离开。
国内外铜精矿生产电解铜先进冶炼工艺技术目录一、炼铜原料概述 (1)二、铜冶金方法概述 (1)1、火法冶金 (1)2 、湿法冶金 (4)3、火法炼铜和湿法炼铜比较 (5)三、当代国内外铜精矿火法冶金先进技术概述 (5)1、熔炼先进技术(铜精矿→冰铜) (5)2、吹炼先进技术(冰铜→粗铜) (9)3、火法精炼先进技术(粗铜→阳极铜) (9)4、电解精炼先进技术(阳极铜→电解铜) (13)四、当代国内外铜精矿火法冶金先进技术应用概况 (14)1、当代国内铜精矿火法冶金先进技术应用概况 (14)2、当代国外铜精矿火法冶金先进技术应用概况 (17)五、当代国内外铜精矿冶金的前沿技术 (20)1、国内铜精矿冶金的前沿技术 (20)2、国外铜精矿冶金的前沿技术 (23)附图:铜火法冶金先进技术设备或流程示意图 (24)一、炼铜原料概述世界上生产电解铜(阴极铜)的原料分为铜精矿和废杂铜。
用铜精矿和废杂铜生产电解铜的比例大致为7:3,铜精矿依然是当今生产电解铜的主要原料。
铜精矿:在自然界中自然铜存量极少,一般多以金属共生矿的形态存在。
铜矿石中常伴生有多种重金属和稀有金属,如金、银、砷、锑、铋、硒、铅、碲、钴、镍、钼等。
根据铜化合物的性质,铜矿物可分为自然铜、硫化矿和氧化矿三种类型,主要以硫化矿和氧化矿,特别是硫化矿分布最广,目前世界电解铜产量的90%左右来自硫化矿。
金银等贵金属常和铜共生,一般铜矿都是含有金银等贵金属。
铜矿石经采矿和选矿富集获得铜精矿,常见为褐色、灰色、黑褐色、黄绿色,粉状,粒度一般小于0.074mm。
含铜量13-30%,国内铜精矿标准目前执行YS/T318-1997《铜精矿》行业标准的规定,其产品分类和化学成分如表1。
表1 铜精矿的化学成分%(YS/T 318—1997)二、铜冶金方法概述铜冶金方法是指由铜精矿获取金属铜(精炼铜或电解铜)所采取的工艺技术途径和手段。
世界上由铜精矿生产电解铜的冶炼方法分为两大类:火法冶金和湿法冶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