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铜冶炼工艺
- 格式:ppt
- 大小:1.33 MB
- 文档页数:35
湿法炼铜的原理方程式湿法炼铜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工艺,广泛应用于铜的提取和精炼。
它利用了铜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将含铜矿石转化为高纯度的铜金属。
本文将详细介绍湿法炼铜的原理、方程式和工艺流程。
一、湿法炼铜的原理湿法炼铜是利用水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将含铜矿石中的铜转化为可溶性的铜盐,再通过还原和沉淀等步骤将其转化为金属铜的过程。
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矿石破碎和浸出首先将含铜矿石破碎成小颗粒,然后将其浸入硫酸或氯化物等水溶液中。
水溶液中的酸或氯离子会与矿石中的铜离子结合形成可溶性的铜盐。
这个过程称为浸出。
2. 铜盐的萃取将浸出液中的铜盐与有机溶剂接触,利用有机溶剂对铜离子的选择性吸附,将铜盐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
这个过程称为萃取。
3. 铜盐的还原将萃取出的铜盐加热至高温,使其分解为氧化物和铜金属。
这个过程称为还原。
4. 铜金属的沉淀将还原后的铜金属沉淀出来,通过过滤、干燥等步骤得到高纯度的铜金属。
这个过程称为沉淀。
以上几个步骤构成了湿法炼铜的基本原理。
二、湿法炼铜的方程式湿法炼铜的化学反应涉及到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比较常见的有硫酸、氯化物、铜盐、有机溶剂等。
下面列出了一些常见的反应方程式。
1. 矿石中的铜离子和硫酸的反应CuS + 2H2SO4 → CuSO4 + H2S↑ + SO2↑ + 2H2O2. 矿石中的铜离子和氯离子的反应CuS + 2HCl → CuCl2 + H2S↑3. 铜盐的还原反应2CuSO4 → 2CuO + 2SO2↑ + O2↑CuCl2 → Cu + Cl2↑4. 铜盐的萃取反应CuSO4 + 2HX → CuX2 + H2SO4其中,HX代表有机溶剂中的萃取剂,可以是酮、醇、酯等。
这些反应方程式描述了湿法炼铜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为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基础。
三、湿法炼铜的工艺流程湿法炼铜的工艺流程包括矿石破碎、浸出、萃取、还原和沉淀等步骤。
湿法炼铜湿法炼铜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工艺,用于从含铜矿石中提取纯铜。
这种方法以其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湿法炼铜的工艺过程可以分为四个关键阶段:浸出、萃取、电积、电解精炼。
首先是浸出阶段。
在这一阶段,将含铜矿石粉末与稀硫酸溶液反应,使铜溶解在溶液中。
该反应生成了一种被称为浸出液的含有铜离子的溶液。
这一阶段的关键是控制反应条件,例如温度和pH值,以确保高效的铜溶解。
接下来是萃取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过将浸出液与有机溶剂接触,有机溶剂中的铜离子与水溶液中的铜离子进行交换。
这种交换使铜离子从水相转移到有机相中。
正因为如此,这一阶段也被称为“萃取”。
一般来说,多数湿法炼铜方法中采用的有机溶剂是一种含有特定配位物的液体。
该有机溶剂能够与铜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促进铜离子的转移。
随后是电积阶段。
在这一阶段,有机溶剂中的铜离子被还原成纯铜,并沉积在电解槽的阴极上。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在阴极上形成均匀厚度的铜层,以获得高纯度的铜产品。
在电积过程中,需要精确控制电流和电解槽的条件,以实现高质量的铜沉积。
最后是电解精炼阶段。
在这一阶段,通过将电积得到的铜产品作为阳极,并将其浸入含有铜离子的电解液中,使阳极的铜溶解回溶液中。
这样,不纯度物质和其他杂质将被移动到电解液中并被分离,而高纯度的铜则在阴极上重新沉积。
这种电解过程可多次重复,以进一步提高铜的纯度。
湿法炼铜相对于其他炼铜方法有许多优势。
首先,湿法炼铜过程中不需要高温,相比干法炼铜过程更加节能。
其次,湿法炼铜是一种环保的方法,因为其涉及的溶液和有机溶剂可以通过再循环来减少废物的产生。
此外,湿法炼铜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矿石,包括低品位的矿石,这在一些地区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湿法炼铜还可以提供高品质的铜产品,可以在不同的应用领域广泛使用。
总结而言,湿法炼铜是一种高效、环保的冶金工艺,用于从含铜矿石中提取纯铜。
它包括浸出、萃取、电积和电解精炼四个关键阶段。
相比于其他炼铜方法,湿法炼铜具有许多优势,例如节能、环保和可适应不同的矿石类型。
湿法炼铜工艺流程
湿法炼铜是一种常见的炼铜方法,下面将介绍湿法炼铜的工艺流程。
首先,湿法炼铜的原料是含铜矿石,如黄铜矿、黄铜硫矿等。
矿石经过破碎和磨矿处理,得到细粉末或浆料状的矿浆。
接下来,将矿浆经过搅拌和水洗净化处理。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去除杂质和不含铜的矿石,将纯净的矿浆用于后续的处理。
然后,将纯净的矿浆经过浮选处理。
浮选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含有铜的矿石与其他杂质分离的过程。
通常会使用气体和药剂,使铜矿石悬浮在浮液中,然后利用气泡的粘附作用,将铜矿石从浮液中分离出来。
浮选后的铜矿石会进一步进行浓缩处理。
浓缩是通过过滤和沉淀等方法,将含有铜的矿石浓缩成铜精矿。
铜精矿是含有较高铜含量的固体物质,可以进一步进行提炼。
接下来,将铜精矿经过烧结处理。
烧结是将铜精矿加热至一定温度,以使其结合成一块块坚固的颗粒。
烧结后的颗粒可以更好地进行冶金处理。
然后,将烧结后的颗粒放入转炉中进行冶炼。
在冶炼过程中,通过加热和搅拌,使铜精矿中的铜和其他金属分离。
冶炼的结果是得到含有高纯度铜和其他金属的液体。
最后,通过电解或电解精炼的方法,将液体中的铜纯化。
电解是利用电流通过电解液,将铜离子还原为纯铜金属的过程。
电解精炼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铜。
综上所述,湿法炼铜的工艺流程包括破碎磨矿、水洗净化、浮选、浓缩、烧结、冶炼和电解等步骤。
这一工艺流程能够将含铜矿石中的杂质分离,得到纯净的铜金属。
湿法炼铜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炼铜方法。
湿法炼铜原理
湿法炼铜是一种利用硫化铜矿进行铜的提取的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将硫化铜矿
浸出成铜硫酸盐溶液,再通过电解或还原的方式得到纯铜。
湿法炼铜主要包括浸出、净化、电解或还原等步骤。
首先,硫化铜矿经过破碎和浸出,得到含铜的硫酸盐溶液。
在这一过程中,硫
化铜矿与硫酸和氧气反应生成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形成含铜的硫酸盐溶液。
然后,通过加入还原剂或者电解的方式,将铜离子还原成纯铜或者沉淀出铜粉。
最后,通过过滤、干燥等步骤,得到纯铜。
湿法炼铜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硫化铜矿中的铜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或电化学反
应得到纯铜。
这种方法相对于其他炼铜方法来说,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且适用于低品位的硫化铜矿。
但是,湿法炼铜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废水处理、废气处理等环保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总的来说,湿法炼铜是一种重要的铜冶炼方法,其原理简单易懂,操作方便,
对于提取低品位的硫化铜矿具有一定的优势。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考虑其环保和能源消耗等问题,以便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湿法炼铜工艺流程
《湿法炼铜工艺流程》
湿法炼铜是一种古老的铜冶炼工艺,它通过湿法熔炼和电解操作,将含铜矿石转化为高纯度的铜。
下面将详细介绍湿法炼铜的工艺流程。
首先,矿石的选择非常重要。
对于湿法炼铜来说,含有足够高铜含量的矿石是必不可少的。
这些矿石中的铜通常以硫化铜的形式存在,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破碎、浮选和热处理等步骤,将其转化为含铜浓缩物。
接着,含铜浓缩物会被送入高炉或精炼炉进行湿法熔炼。
在这个过程中,矿石中的硫化物会被氧化成二氧化硫气体,并排出熔炼炉。
而其中的铜则会被转化为液态金属铜,其他杂质则会形成渣浆,被分离出来。
经过湿法熔炼后得到的液态金属铜将被送入电解槽进行电解。
在电解槽中,铜阳极和铜阴极之间会通入电流,导致铜阳极上的铜溶解,然后沉积到阴极上成为电解铜。
经过一段时间的电解操作,达到一定的纯度要求后,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铜。
最后,这些高纯度的铜还需要进行熔炼、铸造和轧制等后续加工,才能成为我们所熟知的各种铜制品。
总之,湿法炼铜工艺流程十分复杂,但却能够将含铜矿石转化为高纯度的铜,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工业的发展。
湿法炼铜的原理方程式1. 湿法炼铜简介湿法炼铜是一种以含铜原料为主要原料,使用盐酸(HCl)或硫酸(H2SO4)等化学剂做为溶剂,通过溶解、沉淀、分离、纯化等过程进行的一种化学冶金炼制方法。
湿法炼铜广泛用于炼制高纯度的电子级铜、黄铜、铜合金等材料。
2. 湿法炼铜的原理湿法炼铜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将含铜原料加入含有足够浓度的盐酸或硫酸的反应釜内,经过加热和搅拌等过程,使其中的铜溶解在酸液中。
(2)将铜溶液通过过滤或离心等方式分离出其中的固体杂质,如硫、砷、铁等。
(3)将分离后的铜溶液通过还原、沉淀、转化等方式将其中的杂质继续去除,使溶液中的铜成纯的、稳定的离子状态。
(4)将纯铜离子沉积于电极上,经过电解等过程,得到高纯度的电子级铜或传统工业纯铜。
3. 湿法炼铜的化学反应式湿法炼铜的化学反应式可以表示为以下方程式:Cu + 2 HCl → CuCl2 + H2↑Cu + H2SO4 → CuSO4 + H2↑所以,当铜与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会生成对应的铜盐和氢气。
4. 湿法炼铜的应用范围湿法炼铜广泛应用于以下范围:(1)电子工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高纯度电极等。
(2)化工工业:用于制造农药、染料、颜料等。
(3)建筑工业:用于制造建筑材料、家具、装饰物品等。
(4)金属工业:用于制造黄铜、铜合金等。
(5)纺织工业:用于制造印染助剂、纤维增韧助剂等。
5. 湿法炼铜的优缺点(1)优点:湿法炼铜的原料资源丰富,能够处理多种含铜原料,炼铜质量高、稳定性好。
同时,湿法炼铜过程中的污染和危险性比较小,适用于批量化生产。
(2)缺点:湿法炼铜的工艺复杂,加工过程中需要较多化学剂。
同时,湿法炼铜的耗能比较高,需要大量热能支持。
总之,湿法炼铜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冶金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原料资源的逐渐枯竭,湿法炼铜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马本德矿业铜湿法冶金工艺摘要:作为中国有色集团在刚果(金)的重要投资之一,马本德矿业自2013年投资建厂,采用典型的湿法铜冶金工艺,设计产能2万吨。
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实现了从达产到超产的生产目标,2017年全年阴极铜板产量超过3万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本文介绍马本德矿业公司基本情况及其工艺特点及管理特点,并分析马本德矿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刚果(金);马本德;铜;湿法冶金;管理面对国内铜矿资源匮乏,铜矿金属品位较低现状,为实现国内冶炼企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开发海外市场既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也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1,2]。
湿法铜冶炼工艺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多方面优势[3],作为中国有色集团在刚果(金)重要投资之一,中色华鑫马本德矿业公司(以下简称马本德矿业)采用典型湿法冶炼工艺,自2013年建厂,2014年投产以来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本文针对马本德矿业的发展历程、采用的生产工艺及管理特点进行简要介绍。
1 马本德矿业公司简介非洲铜带区作为世界上铜和钴储量最大的区域,从赞比亚的北部中心一直延伸到刚果(金)南部的加丹加省,拥有亿吨级铜品味大于2﹪的矿石资源[4]。
随着企业的发展及国家战略需求,中国有色集团1998年进驻赞比亚,对谦比希铜矿进行了投资及开发,通过近20年时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力。
刚果(金)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国蕴藏多种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非金属矿,金属铜蕴藏量可观,铜金属含量约1.4亿吨。
立足非洲发展是中国有色集团重要的的战略规划之一,中国有色集团于2011年进驻刚果(金),首先在利卡西市投建产能1万吨湿法铜冶炼企业,随后于2013年在卢本巴西市投资兴建了中色华鑫马本德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马本德矿业),设计产能2万吨。
自2014年投产以来,几年时间内实现从达产到超产的目标,2017年产量达到3万余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示范效应。
炼铜的三种方法炼铜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工艺,用于从铜矿石中提取出纯铜。
在现代工业中,有三种主要的炼铜方法:火法炼铜、电解炼铜和湿法炼铜。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方法的原理、步骤和优缺点。
一、火法炼铜1.原理:火法炼铜是利用高温氧化还原反应将含铜的物质转化为纯金属铜的过程。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含硫较高的硫化铜矿。
2.步骤:(1)选取合适的硫化铜矿,经过浸出、浓缩等预处理后得到精选浓缩物。
(2)将精选浓缩物与焦炭混合,放入火法反应器中,在高温下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产生的SO2气体通过冷却、洗涤等工艺处理后排放。
(3)经过多次反复操作,得到纯度达到99%以上的金属铜。
3.优缺点:优点:该方法适用范围广,可处理含硫较高的硫化铜矿。
同时该方法操作简单,工艺流程清晰明了。
缺点:火法炼铜需要大量的能源,同时产生大量的SO2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该方法不能处理含氧化铜较高的氧化铜矿。
二、电解炼铜1.原理:电解炼铜是利用电解作用将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中的铜还原为纯金属铜的过程。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含氧化铜较高的氧化铜矿。
2.步骤:(1)选取合适的氧化铜矿,经过浸出、浓缩等预处理后得到精选浓缩物。
(2)将精选浓缩物溶解在硫酸中制成含有Cu2+离子的溶液。
(3)将含有Cu2+离子的溶液放入电解槽中,在阳极上产生氧气,在阴极上还原成纯金属铜。
经过多次反复操作,得到纯度达到99.99%以上的金属铜。
3.优缺点:优点:电解炼铜不需要高温和高压等条件,能够有效地提高纯度。
同时该方法不会产生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缺点:电解炼铜需要大量的电能,同时设备和维护成本较高。
此外,该方法只适用于含氧化铜较高的氧化铜矿。
三、湿法炼铜1.原理:湿法炼铜是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将含有铜离子的溶液中的铜还原为纯金属铜的过程。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含有低浓度的氧化铜矿和硫化铜矿。
2.步骤:(1)选取合适的氧化铜矿或硫化铜矿,经过浸出、浓缩等预处理后得到精选浓缩物。
(2)将精选浓缩物溶解在硫酸中制成含有Cu2+离子的溶液。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湿法冶金炼铜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
2. 掌握湿法冶金炼铜实验的操作步骤。
3. 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二、实验原理湿法冶金炼铜是一种利用金属置换反应从溶液中提取金属的方法。
在湿法冶金炼铜实验中,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和硫酸亚铁。
实验原理如下:反应方程式:Fe + CuSO4 → Cu + FeSO4三、实验材料1.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滤纸、铁片、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电子天平、温度计等。
2. 实验试剂:硫酸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铁片、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检查仪器是否完好。
2.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并加入少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3. 将铁片放入烧杯中,观察铁片表面变化。
4.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实验现象。
5. 待铁片表面形成一层红色铜粉后,用玻璃棒轻轻搅拌,使溶液中的铜离子与铁片充分接触。
6. 用漏斗和滤纸将铁片和铜粉分离,收集铜粉。
7. 称量铜粉的质量,计算铜的产率。
8. 将铜粉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稀硫酸,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9. 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pH值,观察沉淀现象。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现象:(1)铁片表面逐渐由银白色变为红色,说明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
(2)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说明铜离子被铁置换成单质铜,溶液中铜离子浓度降低。
(3)过滤后,滤纸上附着红色铜粉,滤液呈浅绿色。
(4)向铜粉中加入稀硫酸,溶液颜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说明铜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
(5)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存在铜离子。
2. 实验结果:(1)铜粉产率: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铜粉产率为80%。
(2)溶液中铜离子浓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溶液中铜离子浓度为0.1mol/L。
3. 实验误差分析:(1)实验过程中,由于溶液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实验结果出现误差。
湿法炼铜的做法和原理
湿法炼铜的做法和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湿法炼铜的主要原料
主要原料是含铜量丰富的矿石或粗铜,还需要添加返矿剂、熔剂等助熔剂。
二、湿法炼铜的主要设备
炉膛、电加热装置、粗铜供料机构、烟气处理系统等。
也需要有原料准备系统。
三、湿法炼铜的基本步骤
1. 配制含助熔剂的混合矿料。
2. 将混合料送入高温炉膛熔炼。
3. 熔炼分离粗铜质。
4. 精炼提高纯度。
5. 退火调质获得成品铜。
四、熔炼原理
1. 高温使硫化物分解,硫挥发,铜获得释放。
2. 返矿剂氧化铁类杂质,熔剂形成低熔点混合物。
3. 熔浴分离杂质与铜,铜集中沉淀。
五、精炼提纯机理
氧化反应将少量残留杂质氧化移除,获得高纯度铜。
六、环保与安全措施
收集处理烟气,确保操作安全,层层控制风险。
综上所述,这是湿法炼铜的主要工艺流程、装置以及背后的化学原理。
有色行业智能铜冶炼(湿法)设计标准【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正向绿色、智能、高效的方向转型升级。
铜冶炼作为有色金属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有色行业智能铜冶炼(湿法)设计标准,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参考。
【有色行业智能铜冶炼(湿法)设计标准概述】1.工艺流程智能铜冶炼(湿法)设计应遵循以下工艺流程:原料准备、浸出、固液分离、溶液净化、电解、废水处理与回用。
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个环节的衔接与优化,确保整个系统运行的高效、稳定。
2.设备选型与配置选用高效、节能、环保的设备,合理配置各设备,使整个生产线具有良好的性价比。
在设备选型时,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维护性等因素,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
3.自动化控制系统建立完善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参数监测、设备控制、故障预警等功能。
自动化控制系统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以满足生产过程的智能化需求。
4.环保与安全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环保与安全因素。
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降低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严格遵守国家安全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可控。
【具体设计要点】1.原料处理合理选用原料处理设备,确保原料的破碎、干燥、配料等过程顺利进行。
同时,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实现原料成分的快速、准确检测。
2.浸出过程选用高效的浸出设备,优化浸出条件,提高铜矿物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要实现浸出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运行。
3.固液分离采用先进的固液分离技术,如沉降、过滤等,实现浸出液与废渣的有效分离。
设计时要考虑设备的处理能力、操作简便性等因素。
4.溶液净化针对浸出液中的杂质,选用合适的净化方法,如萃取、离子交换等,确保电解质溶液的纯净度。
同时,设计时要考虑净化设备的运行稳定性、维护成本等。
5.电解过程选用高效、节能的电解设备,合理配置电解槽、电源、控制系统等。
湿法炼铜工艺流程
湿法炼铜工艺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粗铜冶炼:将原材料(例如铜矿石)破碎和浸泡,使用高温和化学反应从中提取出粗铜。
2. 粗铜溶解:将粗铜放入溶解器中,通过高温和化学反应使其溶解成铜盐水,同时生成硫酸和铁盐等副产物。
3. 阴极电积:将铜盐水转移到电解槽中,放置阴极(通常为铜板)和阳极(通常为铅板)进行电积。
正极的电子流会将铜离子转变为固体铜,从而形成纯铜。
4. 精炼:再将纯铜进行精细化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杂物。
精炼的方法可以是电积精炼或遇到氨水精炼。
5. 成品铜:最终得到高纯度的铜产品,可以用于制造导线、管道、电子设备、建筑材料等。
这个工艺流程需要维持高温和反应时间较长,因此对能源和资金要求较高。
湿法炼铜用溶剂浸出铜矿石或精矿,而后从浸出液中提取铜。
主要过程包括浸出(见浸取)、净化、提取等工序。
目前世界上湿法炼铜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2%。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为了消除SO2污染,对用湿法冶炼硫化铜矿进行了许多研究,但因经济指标尚不如火法,湿法工艺大多停留在试验和小规模生产阶段。
湿法炼铜目前主要用于处理氧化铜矿。
有氧化铜矿直接酸浸和氨浸(或还原焙烧后氨浸)等法;酸浸应用较广,氨浸限于处理含钙镁较高的结合性氧化矿。
处理硫化矿多用硫酸化焙烧-浸出或者直接用氨或氯盐溶液浸出等方法。
①硫酸化焙烧-浸出法是将精矿中的铜转变为可溶性硫酸铜溶出;②氨液浸出法是将铜转变为铜氨络合物溶出,浸出液在高压釜内用氢还原,制成铜粉,或者用溶剂萃取-电积法制取电铜;氯盐浸出法是将铜转变为铜氯络合物进入溶液,然后进行隔膜电解得电铜。
氧化铜矿酸浸法流程氧化铜矿一般不易用选矿法富集,多用稀硫酸溶液直接浸出,所得溶液含铜一般为1~5g/L,可用硫化沉淀、中和水解、铁屑置换以及溶剂萃取-电积等方法提取铜。
近年来,萃取-电积法发展较快。
其主要过程包括:①用对铜有选择性的肟类螯合萃取剂(LiX-64 N,N-510,N-530等)的煤油溶液萃取铜,铜进入有机相而与铁、锌等杂质分离。
②用浓度较高的H2SO4溶液反萃铜,得到含铜约50g/L的溶液。
反萃后的有机溶剂,经洗涤后,返回萃取过程使用。
③电积硫酸铜溶液得电铜,电解后液返回用作反萃剂。
生产流程见图。
硫化铜精矿焙烧浸出法硫化铜精矿经硫酸化焙烧后浸出,得到的含铜浸出液,经电积得电铜。
此法适于处理含有钴、镍、锌等金属的硫化铜精矿,但铜的回收率低,回收贵金属较困难,电能消耗大,电解后液的过剩酸量须中和处理,所以一般不采用。
从贫矿石和废矿中提取铜铜矿开采后坑内的残留矿、露天矿剥离的废矿石和铜矿表层的氧化矿,含铜一般较低,多采用堆浸、就地浸出和池浸等方法,浸出其中氧化形态的铜,而所含硫化铜则利用细菌的氧化作用,使之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