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
病毒 细菌 真菌 寄生虫
非感染性
饮食 过敏 天气 免疫缺陷
二、病因---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
① 病毒 80% 轮状病毒 星状杯状病毒 肠道病毒
② 细菌 大肠杆菌 :致病性、产毒性、侵袭性、出血性 其他 :空肠弯曲菌 、耶尔森、沙门菌、金葡菌
③ 真菌和原虫:白色念珠菌、贾第虫、隐孢子虫 2、肠道外感染
饮食的护理
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h,其他均应继续饮食
可促使肠黏膜再生修复 降低肠黏膜的渗透性避
免诱发肠黏膜萎缩 保证机体营养和能量供
给,防止营养不良
暂停辅食 病毒性肠炎多有继发性双糖 酶(主要是乳糖酶)缺乏,应暂
停乳类喂养
可用米汤、腹泻奶粉喂养, 待腹泻次数减少后,给予半流
食,如粥、面条等应少量多餐
饮食调整 抗生素的应用
去乳糖饮食有利于婴幼儿腹泻的痊愈 不用抗生素
对重症适当选用抗生素
轮状病毒肠炎的预防:
感染因素有
污染的床单
病房门拉手
污染的衣物
污染的玩具
轮状病毒肠炎的预防:
2次,30 min/次 每日开窗通风
0.5%含氯 消毒液浸泡
0.5%含氯消毒 液擦洗1-2次
餐具、衣物、尿片
地板、室内用具、 水龙头、门把手
婴幼儿腹泻
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护理
定义 小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或称腹泻
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 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 消化道综合征。 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2岁 70.94%)。 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病因
防止脱水 口服补液盐溶液(ORS)或静脉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