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三节小儿腹泻患儿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0.81 MB
- 文档页数:69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
(一)补液的护理
(二)药物治疗的护理:微生态制剂如果是活菌制剂,服用时应与口服抗生素间隔至少1小时以上。
(三)密切观察病情
1.监测生命体征。
2.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及量,正确收集粪便送检。
3.观察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烦躁、精神萎靡或嗜睡等。
4.观察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症状:见前文临床表现。
(四)合理喂养
(五)做好消毒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对感染性腹泻的患儿应进行消化道隔离。
护理患儿前后要认真洗手,对患儿的食具、玩具、衣物、被服、尿布等要进行消毒处理。
(六)维持皮肤的完整性
1.原则是要保持臀部及会阴部皮肤的清洁、干爽。
2.臀红的护理
(1)保持皮肤干燥。
(2)局部用红外线灯或鹅颈灯照射。
(3)臀部烤灯后,酌情涂以润肤油类或药膏。
腹泻患儿护理措施概述腹泻是指儿童大便次数增多(每日超过3次),便便呈水样或稀糊状的病症。
对于腹泻患儿的护理非常重要,以帮助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并预防并发症。
本文将介绍腹泻患儿的护理措施,以确保他们得到适当的照顾和康复。
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寄生虫感染(如蛔虫感染)和食物过敏。
一般来说,诊断腹泻的原因需要进行粪便检查。
腹泻患儿护理措施1.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腹泻会导致儿童失水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饮用适量的水、盐水和清汤,或者使用补充电解质的口服溶液来保持儿童的水平和电解质平衡。
2. 饮食调整在腹泻期间,儿童的食物消化能力可能会减弱。
因此,需要适量减少食物的摄入量,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腌制品等)和高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物等)。
同时,建议逐渐引入消化易于吸收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蒸蛋等。
3. 避免给予抗菌药物对于腹泻患儿,除非有严重细菌感染的迹象,否则不建议使用抗菌药物。
因为腹泻通常由病毒引起,抗生素不会对病毒起作用,并且过度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4. 保持局部清洁保持患儿的臀部和肛门清洁,可以使用温水和无香料的肥皂轻轻清洗。
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湿巾或肥皂,因为它们可能会导致皮肤刺激。
5. 避免交叉感染腹泻可能是传染性的,因此在照顾腹泻患儿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交叉感染。
这包括勤洗手、避免与患儿分享餐具、毛巾等个人用品,并将患儿的床单、衣物等物品与其他家庭成员的物品分开清洗。
6. 观察症状变化密切观察腹泻患儿的症状变化,如粪便的颜色、质地、味道等。
如果腹泻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汇报。
7. 维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儿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正确使用厕所并彻底清洗、正确处理废弃物等。
这对预防腹泻的再次发生非常重要。
结论腹泻是常见的儿童疾病,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儿童的康复至关重要。
腹泻患儿的护理措施腹泻是指儿童排泄物增多,通常为稀糊状或水样。
腹泻患儿因排泄物频繁而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严重时甚至可能出现脱水的情况。
因此,对于腹泻患儿的护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腹泻患儿的护理措施。
1. 给予充足的液体腹泻患儿由于大量的排泄物,容易导致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因此给予充足的液体非常重要。
可以给予少量多次的口服液体,如葡萄糖盐水、果汁、米汤等。
同时,要监测患儿的尿量,确保患儿有足够的尿量,以维持机体的水电解质平衡。
1.1 口服补液口服补液是一种常用的补液方式。
通常使用葡萄糖盐水、果汁、米汤等含有水分和电解质的液体。
可以按照医生的指导,根据患儿的年龄和体重确定补液的量。
1.2 肌注补液对于腹泻严重,无法口服液体的患儿,可以考虑肌注补液。
肌注补液可以快速补充患儿的水分和电解质,但需要专业医生进行操作。
2. 控制腹泻2.1 给予止泻药对于腹泻症状明显的患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止泻药。
但需要注意,不要滥用止泻药,以免影响肠道的正常机能恢复。
2.2 饮食调理在腹泻期间,患儿的胃肠道对食物的吸收能力下降,因此需要对患儿的饮食进行调理。
可以给予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
避免给予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3. 维持皮肤的清洁与干燥腹泻患儿由于排泄物增多,容易导致尿布区域的皮肤受到刺激。
因此,要及时更换尿布,并保持尿布区域的清洁与干燥。
可以使用温水轻轻清洗尿布区域,并使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擦干,避免摩擦皮肤。
4. 注意个人卫生腹泻是一种传染性疾病,易通过粪-口传播。
因此,要注意患儿和照顾者的个人卫生。
在照料患儿之前,要洗手并带上口罩。
同时,要定期清洗患儿的衣物、床上用品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5. 观察和监测在护理腹泻患儿过程中,要时刻观察和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
特别关注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果发现患儿出现发热、脱水、意识改变等症状,要及时通知医生。
6. 定期就医复诊腹泻是一种常见疾病,大多数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缓解和治疗。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摘要】小儿腹泻是儿童常见的疾病,对孩子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在护理方面,饮食护理和水分补充是关键措施。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可以减轻症状加重的可能性。
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也至关重要,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安排和生活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或过度疲劳导致腹泻发作。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的综合实施,可以有效帮助小儿腹泻患者恢复健康,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不仅仅是对症治疗,更是对孩子健康的全方位关注和呵护。
【关键词】小儿腹泻、护理措施、儿童、饮食、水分补充、刺激性食物、观察、症状变化。
1. 引言1.1 小儿腹泻的护理措施小儿腹泻是常见的儿童疾病,给孩子的生活带来不便和困扰。
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和恢复至关重要。
在孩子患上腹泻时,家长和护理者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饮食、水分补充和症状变化等方面,以确保孩子的身体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在护理小儿腹泻时,首先要了解引起腹泻的原因。
常见的腹泻原因包括感染性病原体、饮食不洁和食物过敏等。
在了解病因的基础上,要采取正确的饮食护理措施,给孩子提供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和油腻食物。
在小儿腹泻期间,孩子容易失水,因此需要及时补充水分。
家长可以给孩子喝水、果汁或含电解质的饮料,以帮助孩子补充体液。
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如腹泻次数、粪便性状和是否出现发热等情况,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2. 正文2.1 儿童腹泻的原因儿童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和饮食不当等因素。
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如轮状病毒、腺病毒等可以引起小儿腹泻。
细菌感染也是导致儿童腹泻的常见原因,例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感染会引起腹泻症状。
寄生虫感染也是小儿腹泻的原因之一,如钩虫、蛔虫等寄生虫会导致胃肠道感染,引起腹泻。
除了感染因素外,饮食不当也可能成为儿童腹泻的原因。
例如食用过多生冷食物、油腻食物、辛辣食物等,都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腹泻发生。
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休息与活动: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及适当的活动。
3、饮食护理
(1)严重呕吐患儿,暂时禁食,待症状减轻后尽早恢复喂养。
(2)对轻型腹泻患儿可继续进食其日常饮食,避免酸、辣、硬、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3)母乳喂养者继续哺喂母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者停喂牛奶和辅食,4-6小时后逐渐恢复进食,但要遵循由少到多,少量多餐的原则。
4、病情观察
(1)观察体温、心率、呼吸、血压及神志、精神及面色。
(2)观无脱水、皮肤粘膜的弹性,有无休克先兆等症状。
(3)观察腹痛程度、腹泻和小便的次数、量、性质,及时留取标本送检。
5、用药护理
(1)遵医嘱给予抗生素、补液,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晶体后胶体,见尿补钾。
(2)遵医嘱给予止泻合剂注射。
6、对症护理
(1)高热护理。
(2)腹胀:腹部热敷或行肛管排气。
(3)呕吐护理。
(4)加强皮肤护理,勤换尿布,每次便后用温水洗臀部,发生红臀时涂鞋酸软膏或鱼肝油保护皮肤。
7、健康指导:提倡母乳喂养,注意饮食卫生,添加辅食应循序渐进,由少到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