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2.26 KB
- 文档页数:7
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医院门诊楼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进程中,医院门诊楼的环境舒适度和空气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对医院门诊楼的空调工程设计方案至关重要,可以有效提升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质量。
二、设计方案目标•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比,降低能耗;•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维护成本和故障率。
三、空调系统设计1. 制冷量计算根据门诊楼的建筑结构、朝向、密封性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制冷量,确保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内。
2. 空调系统选择选择适合门诊楼的空调系统,考虑到医院门诊楼的特殊需求,可以选择多联机中央空调或分体空调系统等。
3. 空调布局设计根据门诊楼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设计合理的空调布局方案,确保空调系统覆盖范围广,温度均匀。
四、空气处理系统设计1. 新风系统设计设计新风系统,保证室内空气新鲜,并考虑排风系统的设置,排除污染物和异味。
2. 空气净化系统考虑在空调系统中增加空气净化装置,过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五、节能设计采用节能空调设备,设置智能控制系统,合理调整室内温度和湿度,降低耗能,减少运行成本。
六、安全保障考虑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增加监测设备,设立报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保障医院门诊楼的安全运行。
七、维护保养制定定期的维护计划,对空调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延长设备寿命,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八、总结通过以上设计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医院门诊楼的室内环境质量,提高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工作舒适度,同时降低运行成本,是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的有效解决方案。
以上是医院门诊楼空调工程设计方案的文档,如有不清楚或需进一步了解,请随时与我联系。
医疗建筑空调设计医疗建筑作为保障人们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场所,其内部环境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对于患者的康复、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医疗设备的正常运行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而空调系统作为调节室内环境的关键设施,在医疗建筑的设计中更是需要精心规划和考量。
医疗建筑的功能区域繁多,包括门诊区、病房区、手术室、检验科、影像科等,每个区域对于温度、湿度、空气洁净度和通风量的要求都有所不同。
例如,手术室需要保持严格的恒温恒湿环境,温度通常控制在 22-25℃,相对湿度在 40%-60%之间,同时要求空气中的细菌和尘埃粒子数量极低,以防止手术感染。
而病房区则更注重舒适性和通风效果,温度可在 20-26℃之间调节,相对湿度在 50%-60%左右。
在进行医疗建筑空调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空调系统的类型选择。
常见的空调系统有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和分散式空调系统。
集中式空调系统适用于大型医疗建筑,能够实现对多个区域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但初投资较大,运行维护成本较高。
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则结合了集中式和分散式的优点,通过风机盘管和新风系统的组合,可以灵活调节各个房间的温度和湿度,适用于中型医疗建筑。
分散式空调系统则多用于小型医疗建筑或个别特殊区域,如独立的诊室或设备间,其安装和维护较为方便,但控制精度相对较低。
空调系统的负荷计算也是设计中的关键环节。
医疗建筑的空调负荷不仅包括人员、设备、照明等常规负荷,还需要考虑医疗设备的散热量、新风负荷以及特殊区域的净化负荷等。
例如,影像科的 X 光机、CT 机等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在负荷计算中予以充分考虑。
同时,由于医疗建筑的人员流动性较大,不同时间段的人员密度也会有所变化,因此在计算人员负荷时需要采用合理的人员密度指标和使用时间系数。
新风系统在医疗建筑空调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充足的新鲜空气可以有效改善室内空气质量,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
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医疗建筑的新风量要求较高,一般病房区每人每小时的新风量不应少于40m³,手术室等特殊区域则更高。
医院通风空调系统设计要点为做好境外输入人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北京小汤山医院于3月16日重新启用。
与17年前相比,重启后的北京小汤山医院新建病区色彩更丰富,设计更人性化,能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有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
医院建筑与写字楼、酒店和一般民用建筑的设计有所差别,医院的特殊环境,造成室内空气质量严重不达标,而室内环境质量已成为就医者选择医院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风空调的能耗占据建筑总能耗的50%以上,而廉价低效的风机占据了通风空调总能耗的60%以上。
专业的医院建筑通风系统可节约空调运行费用12%以上,降低通风设备运行费用40%以上。
1、确定通风路径原则处理后的新鲜空气从清洁区域进入,排风从污浊区排出。
严格保证清洁区空气流向次清洁区,再流向污染区,形成明确的梯度压差,杜绝空气交叉污染。
2、空调分区合理针对医院各部门、各房间的功能,室内空调的设计参数、设备概况、卫生要求、使用时间、空调负荷等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反复比较,合理地将系统分区,以确保各室要求的参数,减少不同区域间的不利影响。
3、确定通风时间原则根据房间的使用要求确定通风时间,保证在使用时间里室内空气品质健康卫生。
4、节能调节原则根据各区域的空气状况和人员数量自动调节风量大小。
5、确定最小通风量原则为满足人们所需求的最小新风量标准,兼顾污染环境换气次数、空气梯级压差等因素,合理确定最小通风量。
6、系统灵活并有备量系统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对医疗技术的变革和诊疗设备更新的适应能力。
7、系统的消声减振要求高医院大多数的科室对消声减振要求高,否则会影响病人的康复,干扰医护人员正常的医疗工作,甚至影响一些精密的诊疗设备。
消声减振问题须从系统分区、系统形式的选择、设备的选用、机房的设置等方面综合考虑。
8、系统大小适宜医院建筑各个科室功能差异很大,运行时间也各不相同。
因此空调系统不宜过大、过于集中,但也不必过多采用分散式系统。
一般用集中给冷热源,分区布置系统为佳。
医院通风空调设计指南的国标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医院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是医疗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医院通风空调工程安装规范1. 引言医院是一个高风险的环境,良好的通风和空调系统对于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和舒适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医院通风空调工程安装的规范要求,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2. 设计与规划2.1 空调系统的选择在选择医院空调系统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医院的压力区域划分,根据不同区域的要求选择对应的空调系统。
- 患者房间、手术室、诊疗区域等特殊区域的需求,选用具备相应功能和性能的空调设备。
- 空调系统的能效等级,尽可能选择能效高的设备,以降低能源消耗。
2.2 通风系统的设计医院通风系统的设计应考虑以下要点: - 确定通风系统的空气流向,保证新风和排风的合理比例。
- 根据不同区域的需求,设置合适的通风口和排风口,并保证其位置合理、数量充足。
- 针对手术室、洁净区等特殊区域,确定相应的通风要求和过滤级别。
2.3 工程安装示意图在设计和规划阶段,应制作医院通风空调工程安装的示意图。
示意图应明确标注各个区域的空调机组、风管、通风口、排风口的位置和布置。
3. 安装与施工3.1 施工准备在开始安装医院通风空调系统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 确认施工图纸和工程规范,准备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 检查设备和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和要求。
- 确定施工队伍,并进行必要的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3.2 安装步骤医院通风空调系统的安装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 安装空调机组:根据设计示意图和施工图纸的要求,安装空调机组并固定好位置。
2. 铺设风管:根据设计要求,在合适的位置铺设风管,注意风管的连贯性和密封性。
3. 安装通风口和排风口:根据设计要求,安装通风口和排风口,确保其位置和数量与设计一致。
4. 连接管道和电气线路:将空调机组与风管进行连接,同时完成电气线路的布置和连接。
5. 调试和测试:完成安装后,对空调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行,并满足设计要求和性能指标。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一、普通用房的空调系统设置1、应充分注意利用自然通风,有中庭的必须保证其无障碍的自然通风,或辅助之以机械排风;气候条件合适地区可利用穿堂风,应注意保持清洁的区域位于通风的上风侧;2、凡是产生有味气体、水汽和潮湿作业的用房,必须设机械排风;3、普通空调系统应根据医院各房间的室内空调设计参数、设备概况、卫生学要求、使用时间、空调负荷等要求合理分区;4、各功能区域宜独立分区,采用独立的系统,并要注意各空调分区能互相封闭、避免空气途径交叉感染的原则,有洁净度要求的房间、严重污染的房间、应单独成为一个系统;5、医院的通风与空调机应采用容易消毒、清洗,停机后容易保持干燥、无积水的专用医用通风空调机组;没有特殊要求不应在机组内安装紫外线灯等消毒装置;不得使用淋水式空气处理装置,不宜采用风管式加湿器;6、普通空调系统的回风口必须设低阻中效过滤器,选用空调机时应考虑到回风过滤器的阻力;7、新风采集口应远离冷却塔排风口、烟囱排烟口、及所有排气口,新风采集口与排气口间应有足够的距离;新风采集口的下端应距地面3m以上;设在屋顶时应距屋面1m以上;8、对放疗室、核医学检查室、传染病病房等含有有害微生物、有害气溶胶等污染物质的排风,当超过排放浓度上限定值时应在排风入口设高效过滤器;9、没有特殊要求的排风机应设在排风管路末端,使整个管路为负压;二、洁净用房的空调系统设置1、医院洁净用房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细菌浓度沉降菌法浓度或浮游菌法浓度和空气含尘浓度应按表1分级;换气次数不应超过表规定上限的倍;表1 洁净用房的分级标准空态或静态2、Ⅰ、Ⅱ级洁净用房的送风末端应设高效过滤器,Ⅲ、Ⅳ级洁净用房的送风末端可设亚高效过滤器;3、Ⅲ级及以上洁净手术室应采用局部集中送风,送风口集中布置于手术台上方;4、Ⅰ级洁净手术室中100级手术区的气流必须是单向流;5、准洁净手术室和Ⅲ、Ⅳ级洁净辅助用房可采用带亚高效过滤器或高效过滤器的立式净化风机盘管和立式净化空调器;新风可以集中供给,也可设立独立的新风机组;6、洁净用房不得使用静电空气净化装置作为房间送风末端;7、净化空调系统至少设置三级空气过滤;8、洁净用房室内应采用上送下回气流组织;走廊可采用上送上回气流组织;9、新风系统要设三级过滤,末级过滤应为亚高效空气过滤器;三、门诊部的空调系统设置1、门诊部在气候条件合适时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2、医院的门厅应尽量减少室外空气流入,维持室内合适的空气流动和热环境;如采用中庭形式的门厅,除采用自然通风外,当采用空调时,宜采用分层空调;3、候诊厅和走廊空调系统宜采用上送上回方式,在化验室、处置室、换药室等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设置局部排风;4、诊室的空调温度应比候诊区高1~2℃,冬天温度不低于22℃;小儿科候诊室和诊室对其它区域为正压;隔离诊室及其候诊前室,当有空调时应采用单独的空调设备;当与其他诊室为同一系统时必须单独排气,无回风,必须维持室内的负压;四、急诊部的空调系统设置1、急诊部门应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送风量不低于10次换气,新风量不小于3次,能24小时连续运行;温度宜在20-26℃;2、急诊隔离区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并有排风系统,相对负压不小于5Pa;发热门诊室的负压应不小于10Pa,排风出口应设在无人流频繁或滞留的空旷场所,如无合适场所则在排风口处设高效过滤器;五、住院部的空调系统设置1、普通病区应满足以下要求:A、普通病区的病房首先应考虑开窗有纱窗通风;B、当有条件设置普通空调时,应有新风供应和排风,并尽量减小系统规模;C、病区洗涤机室、干燥机室、公用厕所、处置室、污物室、换药室、配膳间等应设排风,排气口的布置不应使局部空气滞留;排风量为10~15次/小时换气,应能24小时运行;且夜间可以设定小风量运行;2、产科应满足以下要求:A、分娩室以及准备室、淋浴室、恢复室等相关房间如设空调系统必须能24小时连续运行;B、分娩室宜采用变新风的空调系统,可根据需要进入全新风运行状态;C、新生儿室内空气品质要求与一般病房相同;室内温度全年保持28℃左右;D、有条件时,早产儿室NICU和免疫缺损新生儿室宜为Ⅲ级洁净用房;如室内有早产儿保育器时,室内温度夏季设定为27℃,冬季为26℃,相对湿度夏、冬季均为50%;3、传染病用隔离病房应满足以下要求:A、当设置空调系统时,应设置独立的空调和排风,并且能够24小时连续运行;B、呼吸道传染病病房,对单人病房或单一病种病房一般可采用回风设高效过滤器的空调末端机组,换气次数不低于8次/h,其中新风换气不低于2次/h,否则宜设全新风系统;不得设置风机盘管机组等室内循环机组;送、排风装置应设置在室外而用风管连接到室内,如因条件限制必须设置在室内时,室内不得出现负压风管;并应方便空气过滤器保养和更换;C、呼吸道传染病病房应设缓冲室,其压力梯度应使病房内气流不致通过缓冲室外溢,排风出口允许设在无人的空旷场所,如无合适场所则在排风口处设高效过滤器,不得渗漏并易于消毒后更换;排风机可集中设置,也可一室一机;D、新风可以集中处理,也可以新风机组的形式直接设在走廊侧墙上;E、室内气流应做到一侧送风,对侧床头附近排回风,形成定向流动,避免出现回流气流;F、非空气途径传染的隔离病房的空调系统可参照普通病房;G、区域应维持有序梯度负压,负压程度由走廊→缓冲室→隔离病房依次增大;负压差最小为5Pa;应在每个房间送排气风管安装密闭阀,且与配置风机连锁,风机停止时密闭阀关闭;H、温度20~27℃,相对湿度30%~60%;4、重症护理单元ICU应满足以下要求:A、重症护理单元宜采用不低于Ⅳ级洁净用房的要求,应采用独立的净化空调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温度宜在20-26℃,相对湿度宜为40%-65%;对邻室维持+5Pa正压;B、重症护理单元病房宜采用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要注意送风气流不要直接送入病床面;每张病床均不应处于其他病床的下风侧;排风或回风口应设在病床的附近;5、骨髓移植病房应满足以下要求:A、骨髓移植病房应按医疗要求选用Ⅰ、Ⅱ级洁净用房;一般应采用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方式;Ⅰ级病房应采用全室垂直单向流,两侧下回风的气流组织;当采用水平单向流时,病人活动区应布置在气流上游,休息时头部应朝送风墙,要避免吹风感;B、各病房应采用独立的双风机并联、互为备用的净化空调系统,24小时运行;C、送风应采用调速装置,至少采用两档风速;病人活动或进行治疗时风速取大值不低于s,病人休息时取小值不低于s;室内温度宜取22-27℃,相对湿度取45%-60%;D、对邻室保持+8Pa的正压;6、烧伤病房应根据治疗方法的要求,确定是否选用洁净用房;当选用洁净用房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重度烧伤以上的病房烧伤面积≥70%, Ⅲ度面积50%应按Ⅲ级洁净用房设计,采用集中布置送风风口,其辅助用房和重度烧伤以下的病房宜按Ⅳ级洁净用房设计;B、各病房净化空调系统24小时运行,应设备用送风机;C、对于多床一室的Ⅳ级烧伤病房,每张病床均不应处于其他病床的下风侧;D、温度30~32℃,相对湿度40%~60%;E、对邻室保持+8Pa的正压;F、病区内的浴室、厕所等应设置排风装置,并要装有中效过滤器,设置与排风机相连锁的密闭风阀;G、洁净病房噪声控制在白天不超过50dBA,晚上不高于45dBA7、哮喘病病房应满足以下要求:A、哮喘病病房宜按Ⅱ级洁净用房设计;B、各病房应采用独立的净化空调系统,24小时运行;C、严格控制温湿度波动,全年25℃±1℃,50%±5%;E、对邻室保持+8Pa正压8、解剖室、标本制作室、太平间应满足以下要求:A、非传染病尸体解剖室、标本制作室须进行充分的通风换气;应在室的四周均匀布置下排风口;解剖室的空调应采用全新风全排气的独立系统;当标本制作室和保管室为同一空调系统时,应能根据各室的温度条件,可以独立控制;B、传染病尸体解剖室应、标本制作室在解剖台上集中送风,按Ⅰ级手术室要求设计,室内可保持10000级,采用全新风系统;排风应设高效过滤器;对邻室保持-10Pa的负压;室外排风管道应为负压管道;C、太平间应有足够的通风;设机械排风时须维持负压;六、手术部的空调系统设置1、洁净手术部的设计与均应遵循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技术规范GB50333的规定;2、一般手术室应采用末端过滤器不低于高中效过滤器的空调系统或全新风系统;室内保持正压,换气次数不得低于6次/时;七、医技科室的空调系统设置1、检验科、病理科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有单独排风系统,产生有害气体的部位试剂配置、标本处理、实验装置等应采用负压洁净工作台,涉及对人体或环境有危害的微生物气溶胶操作,应在二级含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B、若采用一般空调系统,温度为22~26℃,相对湿度30%~60%;2、实验室应满足以下要求:A、根据实验对象确定是否采用洁净用房;B、涉及危险微生物气溶胶操作的应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C、生殖学中心的体外受精实验室应按Ⅰ级洁净用房设计,可以采用局部集中送风,倒置显微镜工作台应要求防振,振幅不大于2μm;;取卵室应按Ⅱ级洁净用房设计,并采用局部集中送风;以上噪声均应不大于50dBA;其他洁净辅助用房冷冻室、工作室、洁净走廊等可按Ⅳ级洁净用房设计,局部集中送风;所有装修材料均不应有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化学源和放射源,不得使用有刺激性气味的设备和材料;3、检查室应满足以下要求:A、电生理科、超声科、纤维内窥镜科宜设置独立的一般空调系统,温度22—26℃,相对湿度30%—60%;B、心血管造影室操作区宜为Ⅲ级洁净用房;洁净走廊比操作间低一级;对邻室保持+8P的正压;辅助用房采用一般空调;C、放射科的检查室、控制室采用一般空调,能独立调节,应考虑室内设备发热量的影响;当采用半集中式空调系统时不应在机器上方设置任何风机盘管机组等末端装置及其水管;D、检查室、控制室和暗室应设排风系统,自动洗片机排风须采用防腐蚀的风管;排风管上应设止回阀;E、在设有射线屏蔽的房间,对于穿墙后的风管和配管,应采取不小于设墙壁铅当量的屏蔽措施;4、治疗操作室应满足以下要求A、当采用一般空调时,温度22~26℃,相对湿度40%~60%;当在操作区局部设净化区时,宜不低于Ⅲ级,对邻室保持不小于5Pa的正压;B、心脏导管治疗室、导管室、无菌敷料室均应不低于Ⅳ级空气洁净度设计,温度22~26℃,相对温度40%~60%,噪声≤55dBA;C、热伤处置室宜按Ⅳ级空气洁净度设计,温度24~27℃,相对湿度≤60%,噪声≤60dBAD、听力检查室若设空调系统必须采取周密的消声减振措施,噪声≤30dBA;一般宜设置集中式空调系统,如条件不允许,应该将末端装置设置在远离无声室的顶棚内,并采用消声装置、隔声设施;应降低回风口气流噪声;无声要求高的检测,可以采用暂时停止空调,隔断气流等方法;E、磁共振机MR室宜采用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室内温度宜取22±2℃,相对湿度60%±10%;F、扫描间内必须采用非磁性、屏蔽电磁波的风口,不允许任何建筑设施管道穿越;G、核磁共振机的液氦冷却系统必须设置单独的排气系统,直接连接到核磁共振机的室外排风管;管道必须采用非磁性材料,管径不小于250mm;H、核医学科ECT宜采用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扫描间温度宜取22±2℃,相对湿度60%±10%;且1小时内的温度变化不大于3℃;I、其他房间可采用一般空调,但排风应按临床核医学卫生防护标准GBZ120和医用放射性废弃物管理卫生防护标准GBZ133处理;J、放射治疗科空调系统必须根据放射性同位素种类与使用条件确定;宜采用单风管的全新风空调方式;K、应保证各室的必要的送排风量;根据放射物质所规定的室内外浓度计算送排风量,室内外浓度应控制在上限定值以下;L、新风空调机内应设置粗效和中效以上两级空气过滤器;如当排气超过排放浓度上限定值时,应在排气侧使用高效过滤器;M、放射性同位素管理区域内,相对于管理区域外要经常保持负压,排气风管的材料宜采用氯乙烯衬里风管;并在排风系统中设置气密性阀门;应在净化处理装置的排气侧设置风机,保持排风管内负压,排风机后于空调系统关闭;N、当贮藏室、废物保管室贮藏放射性同位素时,要求24小时排换气;八、中心供应室的空调系统设置1、中心供应站应保持有序梯度压差,无菌区相对正压不低于10Pa,清洁区相对正压不低于5Pa,生活或卫生通过区为零压,污染区对外维持不低于-5Pa的负压;2、中心供应站的无菌区应按Ⅲ级洁净用房设计,应采用独立的净化空调系统,高压灭菌器应设置局部通风,低温无菌室如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器要有独立排风系统,并设相应净化或解毒器;温度为18~20℃,相对湿度30%~50%;3、污染区内发生污染量大的场所应设置独立局部排风, 总排风量不低于负压所要求的差值风量;污染区内的回风应设置不低于中效的空气过滤器,送风口不作特殊要求;4、清洁区、生活区和卫生通过区可采用普通空调;清洁区温度为18~21℃,相对温度30%~60%;医院暖通空调的目的1、医院供暖通风及空调的目的是在创建舒适、健康室内环境的同时,能够有效防止院内感染;2、维持医疗过程中最适宜的医疗环境、卫生环境,实施合适的灾害防止对策,确保暖通空调设备及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靠性;3、在保护地球环境的前提下采取防止污染扩散和节能的措施;空调系统节能1、新风变风量控制,以便在停机时维持洁净用房室内合适的正压;2、合理的分区和配管,尽量缩短输送距离,减少法兰接头、阀门数量,最大限度减少不必要的压力降;3、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出所需要的合理送风量,而不要由推荐的换气次数估算送风量;采用风机变转速运行;4、对高级别洁净室,区分出空调风量和净化风量,净化风量不需空调箱处理,经过再过滤就可回到洁净室;对低级别洁净室尽量采用低阻亚高效过滤器;5、合理利用蓄冷蓄热技术;6、空调主机实行热回收,产生卫生热水;。
空调系统方案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1-1工程概况项目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二环内回民区,用地南临城市主干道光明路,东临阿拉善路,北侧为铁路线,东侧为已开发住宅小区。
总建筑面积18万平米(其中地下9万平米),地下三层,主要房间功能为:医药库房、功能用房、设备用房、餐厅、商业及车库;地上五层,局部十层,主要房间功能为:门诊、医技、住院部及培训等。
医院定位于以老年病、慢性病为治疗特色的500床三级综合医院。
1-2气象资料夏季空调干球温度:30.6℃,夏季空调湿球温度:21.0℃。
冬季空调干球温度:-20.3℃,冬季空调相对湿度:58%,采暖计算温度:-17℃。
年平均空气温度:6.7℃,最热月日平均温度:22.3℃,最冷月日平均温度:-12.2℃。
呼市全年日干球温度统计见下图。
1-3地质资料场地土层分布符合冲洪积沉积的特点,地层土质为:①杂填土层、②圆砾层、②1粉土层、②2粉质粘土层、③细砂层、③1砾砂层、③2粉土层和④粉质粘土层;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在自然地面下-7.6~-10.1米,常年地下水温度约9.5℃;项目地质剖面见下图。
二、设计依据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51039-2014)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内蒙古地方标准)(GBJ103-2007)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366-2005)三、空调方案2-1空调负荷根据医院空调特点,本项目空调系统拟采用双冷源温湿度独立控制系统。
根据现有条件初步估算,本项目夏季空调冷负荷11000kw(含医疗专用空调负荷),其中高温冷源(16℃/21℃)负荷6000kw,低温冷源(7℃/12℃)负荷5000kw;夏季医疗专用空调再热负荷1500kw;冬季供暖负荷12500kw(含生活热水负荷)。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洁净用房的通用要求)SICOLAB一、应根据需要和可能选用洁净用房。
二、洁净用房(不含洁净手术室)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细菌浓度(沉降菌法浓度或浮游菌法浓度)和空气含尘浓度应按下图分级。
换气次数不应超过如图规定上限的1.2倍。
洁净用房分级标准(空态或静态)注:局部集中送风时的标准。
若全室为单向流时,局部标准应为全室标准。
医院洁净用房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分级参照现行国家标准《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 50333,截面风速根据科室功能确定,并强调了局部集中送风。
针对我国设计或施工时换气次数往往偏大,本条文特规定其上限值。
由于洁净用房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分级,其浮游菌和表面最大染菌密度也是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的要求,因此其Ⅰ、Ⅱ级指标比相应的《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中的Ⅰ、Ⅱ级高。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 15982中Ⅲ、Ⅳ级不属于洁净用房,不在本条范围内。
三、Ⅰ级洁净用房的送风末端应设高效过滤器,Ⅱ级洁净用房送风末端可设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Ⅲ级洁净用房的送风末端可设亚高效过滤器,Ⅳ级洁净用房的送风末端可设高中效过滤器。
洁净用房送风末端过滤器的设置,主要考虑既能达标又能降低运行能耗与噪声。
四、洁净用房应采用阻隔式空气净化装置作为房间的送风末端。
本条文强调作为洁净医疗用房,除了达到医疗环境控制要求,还需规避医疗风险,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如采用非阻隔式空气净化装置,即使100%杀菌,微生物尸体与代谢物仍有可能加大感染与致敏风险,甚至危及病患的生命安全与健康。
因此,要采用阻隔式空气净化装置,同时不应产生有害作用或物质。
本条作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五、洁净用房内不应采用普通的风机盘管机组或空调器。
Ⅲ级、Ⅳ级洁净用房内采用带亚高效或高中效过滤器的净化风机盘管机组或立柜式净化空调器时,新风可集中供给或设立独立的新风机组。
医疗洁净用房对空调机自身可能产生的污染以及由此引发交叉感染风险有较高要求,普通的风机盘管机组或空调器难以满足要求,特别强调是从结构上保证不易积尘、积水,空调部件易清洗、消毒,停机后水即排空,无积水、保持干燥,可参照现行国家标准《洁净手术室用空气调节机组》GB/T 19569-2004相关要求。
医院急诊部采暖通风及空调系统设计1、急诊部当采用空调系统时,应采用独立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冬季采暖设计温度不应低于18℃,夏季空调温度不宜高于26℃。
2、急诊隔离区的空调系统宜独立设置,其回风应有中效(含)以上的过滤器,并应有排风系统。
当与其他诊室为同一空调系统时应单独排风,不应系统回风,与相邻并相通的区域应保持不小于SPa的负压。
医院信息设施系统智能化设计1、通讯接入系统宜在医院内集中设置。
2、当采用独立的综合业务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系统时,中继线数量应根据实际话务量的1/10确定,并应预留裕量。
3、信息网络系统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根据信息重要级别及安全程度,分别设置供医院内部使用的专用网和公用信息传输的Internet网。
(2)应采用以太网交换技术和相应的网络结构。
(3)应配置核心交换机和接入交换机。
可根据信息点分布和规模增设汇聚层交换机。
(4)医院内部使用的专用网宜采用网络的冗余配置。
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的有关规定。
信息点布置宜根据医院实际需求确定。
信息插座的安装标高应满足功能使用要求。
5、当设置室内移动通讯覆盖系统时,应预留路由及设备安装空间。
6、当设置卫星通信系统时,应满足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信息通信要求。
7、当设置有线电视系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有线电视插座宜设置在大堂、收费和挂号窗、候诊室、休息室、咖啡厅、输液室、会议室、示教室、医疗康复中心、病房等安装电视机屏幕的附近。
(2)当多人间病房采用电视伴音系统时,宜在每个患者床前设置带有音量可调节的耳机收听插孔。
8、医院应设置紧急广播系统。
当设置公共广播系统时,宜与紧急广播系统共用一套线路及末端设备(扬声器),末端设备宜设在公共场所,并宜在门诊、医技的候诊厅服务台以及病房护±站安装音量调节装置。
当消防报警时应自动切至紧急广播。
9、当设置信息引导及发布系统时,宜在公共场所设置触摸屏信息查询终端及大型彩色显示屏。
武汉某医院手术室空调设计引言:医院手术室是医疗机构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手术室环境的舒适性和高效性对手术成果和患者的恢复有着很大的影响。
空调系统是手术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手术室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武汉医院手术室空调设计的相关要求和技术方案。
一、需求分析1.温度控制:手术室温度要求相对稳定,通常在20-25摄氏度之间,并能够通过调节达到不同操作时的需求。
2.湿度控制:手术室湿度要求相对稳定,一般在50%-60%之间,以保持手术区域的洁净度。
3.洁净度要求:手术室是无菌环境,必须保持高洁净度。
空调系统需要提供过滤器和风向控制,以防止细菌、灰尘等污染物进入手术室。
4.噪音要求:手术室需要提供安静的工作环境,以确保手术人员和患者能够专注于手术。
空调系统需要采用低噪音设计。
二、技术方案1.空调系统选择:手术室空调系统应选择高效、低噪音的设备。
中央空调系统是较为常见的选择,可以为手术室提供良好的温度湿度控制。
2.风向控制:手术室空调系统应设置恰当的风向控制,以保证手术区域的洁净度。
一般采用向下吹送的方式,通过天花板设置出风口,使空气流动形成对流,避免污染物进入手术区域。
同时,还可以在手术台上设置屏风,进一步隔离手术区域的空气流动。
3.过滤器选择:手术室空调系统应采用高效过滤器,如HEPA过滤器,过滤效率达到99.99%,能够有效过滤细菌、病毒和灰尘等污染物,确保手术室的洁净度。
4.空气循环:手术室空调系统应采用适当的空气循环方式,以保持空气流动和新鲜度。
可通过设置空气循环和新风系统,配合恰当的通风方式,将污浊空气及时排出手术室,保持室内空气质量。
5.温度湿度控制:手术室空调系统应配备精确的温湿度控制装置,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手术室内的温度湿度,同时可以自动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以满足手术需求。
此外,空调系统还应具备冷暖控制功能,适应不同季节的需求。
6.噪音控制:手术室空调系统应采用低噪音设计,减少噪音对手术人员和患者的干扰。
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普通用房的空调系统设置1应充分注意利用自然通风,有中庭的必须保证其无障碍的自然通风,或辅助之以机械排风。
气候条件合适地区可利用穿堂风,应注意保持清洁的区域位于通风的上风侧。
2、凡是产生有味气体、水汽和潮湿作业的用房,必须设机械排风。
3、普通空调系统应根据医院各房间的室内空调设计参数、设备概况、卫生学要求、使用时间、空调负荷等要求合理分区。
4、各功能区域宜独立分区,采用独立的系统,并要注意各空调分区能互相封闭、避免空气途径交叉感染的原则,有洁净度要求的房间、严重污染的房间、应单独成为一个系统。
5、医院的通风与空调机应采用容易消毒、清洗,停机后容易保持干燥、无积水的专用医用通风空调机组。
没有特殊要求不应在机组内安装紫外线灯等消毒装置。
不得使用淋水式空气处理装置,不宜采用风管式加湿器。
- - --- -- - ---6、普通空调系统的回风口必须设低阻中效过滤器,选用空调机时应考虑到回风过滤器的阻力。
7、新风采集口应远离冷却塔排风口、烟囱排烟口、及所有排气口,新风采集口与排气口间应有足够的距离。
新风采集口的下端应距地面3m以上。
设在屋顶时应距屋面1m以上。
8、对放疗室、核医学检查室、传染病病房等含有有害微生物、有害气溶胶等污染物质的排风,当超过排放浓度上限定值时应在排风入口设高效过滤器。
9、没有特殊要求的排风机应设在排风管路末端,使整个管路为负压。
1医院洁净用房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细菌浓度(沉降菌法浓度或浮游菌法浓度)和空气含尘浓度应按表1分级。
换气次数不应超过表7.2.1规定上限的1.2倍。
表1洁净用房的分级标准(空态或静态)等级沉降法(浮游法)细菌最大平均浓度3个/30min. $ 90 皿(个/m )换气次数(次/h )表面最大染菌密度个/cm2 3 4 5空气洁净度2I、n级洁净用房的送风末端应设高效过滤器,川、W级洁净用房的送风末端可设亚高效过滤器。
3川级及以上洁净手术室应采用局部集中送风,送风口集中布置于手术台上方。
41级洁净手术室中100级手术区的气流必须是单向流。
-— - - - — - —_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 - —.. . _ _ _ _ _ - - . - - - - - _ —■5准洁净手术室和川、W级洁净辅助用房可采用带亚高效过滤器或高效过滤器的立式净化风机盘管和立式净化空调器。
新风可以集中供给,也可设立独立的新风机组。
2、产科应满足以下要求:A、分娩室以及准备室、淋浴室、恢复室等相关房间如设空调系统必须能24小时连续运■ WM- = J—1”—J””■——*»■■■■IM'IU 行。
B 分娩室宜采用变新风的空调系统,可根据需要进入全新风运行状态。
C 新生儿室内空气品质要求与一般病房相同。
室内温度全年保持28C左右。
D 有条件时,早产儿室NICU和免疫缺损新生儿室宜为川级洁净用房。
如室内有早产儿保育器时,室内温度夏季设定为27C,冬季为26 C,相对湿度夏、冬季均为50%、洁净用房的空调系统设置6、7、净化空调系统至少设置三级空气过滤。
8、洁净用房室内应采用上送下回气流组织。
走廊可采用上送上回气流组织。
9、新风系统要设三级过滤,末级过滤应为亚高效空气过滤器。
三、门诊部的空调系统设置1、门诊部在气候条件合适时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
2、医院的门厅应尽量减少室外空气流入,维持室内合适的空气流动和热环境。
如采用中庭形式的门厅,除采用自然通风外,当采用空调时,宜采用分层空调。
3、候诊厅和走廊空调系统宜采用上送上回方式,在化验室、处置室、换药室等污染较严重的地方设置局部排风。
4、诊室的空调温度应比候诊区高1〜2C,冬天温度不低于22C。
小儿科候诊室和诊室对其它区域为正压。
隔离诊室及其候诊前室,当有空调时应采用单独的空调设备。
当与其他诊室为同一系统时必须单独排气,无回风,必须维持室内的负压。
四、急诊部的空调系统设置1、急诊部门应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送风量不低于10次换气,新风量不小于3次,能24小时连续运行。
温度宜在20 —26 C。
2、急诊隔离区的空调系统应独立设置,并有排风系统,相对负压不小于5Pa。
发热门诊室的负压应不小于10Pa,排风出口应设在无人流频繁或滞留的空旷场所,如无合适场所则WHrwwwarwwwB-Biirv^BwwwwirvwwwwsrwwwwB-wwvwwwwrflrvvBewvnirwwir^wwrwwB'BirvvBffvwnirwwr^rwvsrwwBTrirvvBBWMia'wwBir^wwwwrirarsrwwwBnrararviriBwirarwwBrwwariirsnwwwinirvwB-wwsrirsTOirwwwwflrwwBnrvwwTrwrwwvmrwwsnnirwwwa在排风口处设高效过滤器。
I ” 1r 1 " " ” m , .4* m jl,WZ - J* U-IWI. FUW, . T " n F ” ] 1 ”3、传染病用隔离病房应满足以下要求:A、当设置空调系统时,应设置独立的空调和排风,并且能够24小时连续运行。
B呼吸道传染病病房,对单人病房或单一病种病房一般可采用回风设高效过滤器的空调末端机组,换气次数不低于8次/h,其中新风换气不低于2次/h,否则宜设全新风系统。
不得设置风机盘管机组等室内循环机组。
送、排风装置应设置在室外而用风管连接到室内,如因条件限制必须设置在室内时,室内不得出现负压风管。
并应方便空气过滤器保养和更换。
C呼吸道传染病病房应设缓冲室,其压力梯度应使病房内气流不致通过缓冲室外溢,织方式。
I级病房应采用全室垂直单向流,两侧下回风的气流组织。
当采用水平单向流时,病人活动区应布置在气流上游,休息时头部应朝送风墙,要避免吹风感。
B各病房应采用独立的双风机并联、互为备用的净化空调系统,24小时运行。
^TTT?wia1Hiww»"arwmr"«nirirHrvirwwwwwwwwwnrwirwwMnirsrvw»_wu"vwB_wsrirarv!«rwi«"wsrwv«n«nrwwBrB-«rvsrsrvww»nrv_s!iBwwwM"www«"wirBTVwrarM1snr«r"w«nr5rviinr"wwwirBrw«»wwwww5«r»mrwTB_wwH"wimB1ww»?«rw^r»rkC、送风应采用调速装置,至少采用两档风速。
病人活动或进行治疗时风速取大值(不低于0.25m/s ),病人休息时取小值(不低于0.15m/s )。
室内温度宜取22 —27C,相对湿度取45%—60%。
D对邻室保持+8Pa的正压。
五、住院部的空调系统设置1、普通病区应满足以下要求:A、普通病区的病房首先应考虑开窗(有纱窗)通风。
B 当有条件设置普通空调时,应有新风供应和排风,并尽量减小系统规模。
C、病区洗涤机室、干燥机室、公用厕所、处置室、污物室、换药室、配膳间等应设排风,排气口的布置不应使局部空气滞留。
排风量为10〜15次/小时换气,应能24小时运行。
且夜间可以设定小风量运行。
排风出口允许设在无人的空旷场所,如无合适场所则在排风口处设高效过滤器,不得渗漏并易于消毒后更换。
排风机可集中设置,也可一室一机。
D新风可以集中处理,也可以新风机组的形式直接设在走廊侧墙上。
E、室内气流应做到一侧送风,对侧(床头附近)排(回)风,形成定向流动,避免出现回流气流。
F、非空气途径传染的隔离病房的空调系统可参照普通病房。
G 区域应维持有序梯度负压,负压程度由走廊T缓冲室T隔离病房依次增大。
负压差最小为5Pa。
应在每个房间送排气风管安装密闭阀,且与配置风机连锁,风机停止时密闭阀关闭。
H 温度20~27C,相对湿度30% ~60%。
4、重症护理单元(ICU)应满足以下要求:A、重症护理单元宜采用不低于W级洁净用房的要求,应采用独立的净化空调系统,24小时连续运行。
温度宜在20 —26C,相对湿度宜为40%^ 65%对邻室维持+5Pa正压。
■■WWMWMWM^NWhTunjUWWMWV^B、重症护理单元病房宜采用上送下回的气流组织,要注意送风气流不要直接送入病床面。
每张病床均不应处于其他病床的下风侧。
排风(或回风)口应设在病床的附近。
5、骨髓移植病房应满足以下要求:A、骨髓移植病房应按医疗要求选用i、n级洁净用房。
一般应采用上送下回的气流组 6 7 8B 传染病尸体解剖室应、标本制作室在解剖台上集中送风,按I级手术室要求设计,室内可保持10000级,采用全新风系统。
排风应设高效过滤器。
对邻室保持-10Pa的负压。
室外排风管道应为负压管道。
C太平间应有足够的通风。
设机械排风时须维持负压。
六、手术部的空调系统设置1、洁净手术部的设计与均应遵循《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技术规范》GB50333的规定。
2、一般手术室应采用末端过滤器不低于高中效过滤器的空调系统或全新风系统。
室内保持正压,换气次数不得低于6次/时。
七、医技科室的空调系统设置1、检验科、病理科应满足以下要求:A应有单独排风系统,产生有害气体的部位(试剂配置、标本处理、实验装置等)应采用负压洁净工作台,涉及对人体或环境有危害的微生物气溶胶操作,应在二级(含)以上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B若采用一般空调系统,温度为22~26 C,相对湿度30%~60%2、实验室应满足以下要求:A、根据实验对象确定是否采用洁净用房。
B涉及危险微生物气溶胶操作的应在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
C生殖学中心的体外受精实验室应按I级洁净用房设计,可以采用局部集中送风,倒置显微镜工6烧伤病房应根据治疗方法的要求,确定是否选用洁净用房。
当选用洁净用房时应满足以下要求:A、重度烧伤以上的病房(烧伤面积》70% 川度面积50%应按川级洁净用房设计,采用集中布置送风风口,其辅助用房和重度烧伤以下的病房宜按W级洁净用房设计。
B、各病房净化空调系统24小时运行,应设备用送风机。
C 对于多床一室的W级烧伤病房,每张病床均不应处于其他病床的下风侧。
D 温度30~32 C,相对湿度40%~60%E、对邻室保持+8Pa的正压。
F、病区内的浴室、厕所等应设置排风装置,并要装有中效过滤器,设置与排风机相连锁的密闭风阀。
G洁净病房噪声控制在白天不超过50dB(A),晚上不高于45dB(A)7哮喘病病房应满足以下要求:A、哮喘病病房宜按n级洁净用房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