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1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2
文史经纬学习时报/2002年/12月/30日/悲剧和悲剧美邢贲思悲剧(tragedy),是戏剧的一种类型。
在西方戏剧史上,一般认为悲剧主要表现主人公在事业或爱情上由于受到黑暗势力的反对和破坏,以及本人在性格(character)上存在缺点(如哈姆雷特的多疑、奥赛罗的轻信等)而招致的失败,甚至个人的毁灭。
西方的悲剧起源很早,它发源于古希腊祭祀酒神仪式,由这种仪式中的酒神颂歌演变而来。
最初由一个演员讲述故事,伴以歌队演唱,后发展为由三个演员同时登台。
古希腊悲剧大都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著名的悲剧作家有埃斯库罗斯(约前525 前425)、索福克勒斯(约前496 前406)和欧里庇得斯(约前480 前406),他们创作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和美狄亚!,是西方古代悲剧的代表作。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1564 1616)这位大剧作家,他创造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喜剧和悲剧,其中悲剧就有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佩斯!、雅典的泰门!等,其中罗密欧和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更是遐迩闻名、传至久远,一直到今天,仍是西方戏剧舞台上经常上演的剧目,并多次被改编为电影。
莎士比亚的悲剧,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提倡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反对封建、反对专制,有很强的感染力,在戏剧史上影响极大。
17世纪,法国戏剧家拉辛(1639 1699)也留下了不少优秀的悲剧作品,如戴巴依特!、亚力山大大帝!、昂都马格!、勃里塔尼克斯!、费德尔!、阿利达!等。
这些剧作一面提倡理性、一面维护君主制度,这是从高乃伊到拉辛的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一个特点,反映出当时的法国资产阶级还不够成熟,还缺乏后来那种冲决封建专制制度的勇气。
在启蒙运动时期,当时的戏剧着重宣传了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对封建、反对专制制度的特点。
但从这时起,悲剧、喜剧的界限开始被打破,像古希腊三大家,莎士比亚、拉辛创作的那种典型的悲剧,从此也已不多见。
12、美国的诞生美1、革命爆发原因:1、导火线:(了解)国2、开始标志:2、经过(曲折)3、领导阶级:、4、建军:的5、建国: 年月日颁布《》,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独立宣言》的内容:。
6、转折:7、独立:诞8、性质:既是又是。
时间:生3、宪法内容:第一任总统:4、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独立战争获得胜利的原因:二、训练题1、美国诞生于()A、1775年4月B、1776年7月4日C、1777年7月4日D、1781年7月4日2、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的文件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1787年宪法D、《人权宣言》3、排列顺序()①萨拉托加战役②来克星顿枪声③《独立宣言》的发表④美国独立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4、英美两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A、资产阶级的正确领导B、封建制度的腐朽C、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D、革命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
5、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A、纳西比战役B、萨拉托加战役C、约克镇大捷D、付见鸟羽战役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共同点是()A、革命前两国资本主义经济都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B、革命过程中经过了不同的反复和曲折C、革命后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革命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7、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A、英国政府对北美人民的高压政策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C、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经济的发展D、北美人民反抗情绪高涨8、法国人民在1886年美国独立111周年的时候送给美国人民一尊自由女神雕像,图中的女神右手高举火炬,左手拿着一本书,这是一本什么书()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1787年宪法D、《美国发展史》9、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从哪个地方打响()A、波士顿B、来克星顿C、萨拉托加D、纽约10、列宁说:“现代文明的美国历史是由一次伟大的真正革命的解放战争开始的”1)列宁说的这场战争指的是什么?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场战争的结果怎样?2)试分析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哪些?3)这场战争对美国和世界各产生了什么影响?11、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的名义宣告:这些联合的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明正言顺的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1)材料出自什么文件?那个机构颁布的?文件阐述了什么内容?(2)该文件的发表有什么历史意义?他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最终是在哪一年?12、材料一、“未经议会的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一年级美文美段1 春笋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
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
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
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
一节,一节,又一节。
向上,向上,再向上。
2 小池塘春风姐姐轻轻吹了一口气,小池塘就醒来了。
池塘里的水波一闪一闪的,像一只明亮的大眼睛。
池塘边的芦苇长起来了,像长长的睫毛。
白云倒映在池塘里,像一群白鹅。
太阳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鲜红的气球。
月牙倒映在池塘里,像一只弯弯的小船。
星星倒映在池塘里,像许多闪亮的珍珠。
明亮的小池塘,美丽的大眼睛,映出一个五彩的世界。
3 草原的早晨“啪!啪!”响亮的鞭声打破了黎明的宁静。
铺满新绿的草原醒来了。
一只只羊儿涌进了圈门,蹦跳着奔向无边的草原。
牧民们跨上骏马,追赶那欢乐的羊群。
远处,一群群羊儿像朵朵白云在飘动,蓝天下回荡着牧羊人的歌声。
4 我真希望我真希望,烟囱里飘出来的不是浓浓的黑烟,而是轻盈洁白的云彩。
我真希望,烟囱里喷出来的不是灰灰的粉尘,而是清澈晶莹的泉水。
我真希望,烟囱里吐出来的不是难闻的气味,而是淡淡的芬芳。
我真希望啊,我真希望,我们居住的地球上,树更绿,花更红,小鸟的歌声更动听更悠扬。
……5 我想高红波我想把手儿变成桃树的枝,带着一串串花苞,随着风儿飘荡。
飘哇,飘飘出布谷鸟的声声歌唱。
我想把脚丫变成柳树的根,伸进湿软的土地,吸取甜美的营养。
长啊,长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
我想变成一只风筝,飘在高高的天上,看白云多柔软,瞧太阳多明亮!望啊,望望见了大自然这神奇的课堂。
6 海上的风海上的风是花神,它一来,就溅起万朵浪花。
海上的风是琴师,它一来,就奏出万种乐曲。
海上的风是大力士,它一来送走万片云帆。
海上的风是狮子,它一吼就掀起滔天波浪。
7 初冬早上,白茫茫的一片大雾。
远处的塔、小山都望不见了。
近处的田野、树林像隔着一层纱,模模糊糊看不清。
太阳像个红球,慢慢地升起来,发出淡淡的光,一点儿也不耀眼。
地里的庄稼都收完了,人们正在园子里忙着收白菜。
一、名词解释1、社会美:社会美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的美,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人所组成的家庭、社会、国家、民族、人的行为及其所构成的各种制度、各种活动方式等之中的美。
社会美又可分为人的形象美、内在美、生产劳动美、社会变革美等方面。
2、悲剧性:指具有正面价值的人物和事物在社会历史的必然性冲突中遭到侵害或毁灭,使人产生强烈的痛苦,同时又被其崇高精神所感动,从而因情感的急剧震荡体验到的由痛苦感转化为快感的特殊形态的美感。
3、鉴赏式审美:这是一种自觉的审美方式,即接受者知道自己接受的是对象的美,了解美之为美的特性,并且能够以对象的美的存在方式去采取接受的审美方式。
它不仅是对涵义方面的接受,而且也同样地关注对象的形式方面。
4、美育:即审美教育,又称美感教育或情感教育。
它是借助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以培养人的正确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
美育的宗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人。
美育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在方式上的特点是形象直观、自由愉悦和潜移默化的。
2、喜剧性:是悲剧性的对应概念,又称滑稽,它反映各种在实质与外貌之间具有内在矛盾性和不一致的生活现象。
3、研究式审美:是以理性分析为手段,以获取知识性结论为目的的审美接受方式。
其接受主体往往是美学家、理论家、批评家、科学家或者其他各类专家学者,他们往往能够在自己的知识领域,以自己深厚的理论功力或独特视角去剖析、阐释对象,并进而得出各种知识性论断。
1、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指对象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属性。
这种审美属性或范畴客观地存在于自然、社会和艺术作品中,并对人的审美心理发生作用,从而产生崇高感。
崇高的具体涵义存在于不同的审美对象之中。
3、想象: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也是过去经验中已经形成的那些暂时联系进行新的组合的过程。
它与感知、联想都发生联系,但它是在知觉表象和联想基础上的新的形象的创造。
Alice 09024002关于自然美的内涵探索摘要:以自然物为审美主体,在人的主观审美参与下,在经历知觉,想象,提升过程后,形成于人们心中的自然美审美形态。
自然美的产生,源自于人把客观自然的人化自然美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一个自然地人化过程,也就是人们通过对客观自然进行审美情绪的加工,将审美对象变得赋有艺术美感,提升到艺术美的高度。
在当代自然美的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经历着必然的重构过程。
1.自然美的涵义从人类最原始而神秘的自然崇拜到现在的强调与自然和平相处,人们对待自然美的态度也经历了较长的发展变更。
很多人会认为自然美就是自然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美,诚然,此种观点承认了人们在审美过程中,所直观接触到的自然美形态。
但是,这种观点的有失偏颇之处在于,它极易使人们认为自然美具有独立的形态,可以忽略或脱离于人在其审美过程中的作用。
更有人因此对自然美这一概念的存在性产生怀疑,认为自然美是不存在的。
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曾说过,美分为两种形态,一种是自然美,一种是艺术美,但是他指出自然美是不完满的美,由于理念的集合受物质条件的束缚,因此自然美本身没有表现出充分的美。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黑格尔的此观点承认了自然美这一类型,认可了自然美的存在形式。
在康德提出的美学思想里,他认为全部的艺术品和大部分自然美都属于依存美,艺术美与自然美的界限在于自然美只是事物本身美,而艺术美则是对事物所作的美的形象描绘。
他的观点明确了自然美的存在的形式,但是,由于他忽略了审美过程中,人的存在作用,所以也陷入了形而上的模式,但是他同时又提出的审美判断所遵循的是“自然的合目的性”,既包含个别对象形式的无目的性,又包含形式唤起主体愉快的先天的合目的性,这一观点却能很好的解释在自然美审美过程中所遵循的普遍性原则。
而在席勒的《美育书简》里则提到艺术起源于游戏,在人类最初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人们用游戏来消耗过剩的经历,发泄模仿创造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