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SS-200系统使用说明书新
- 格式:doc
- 大小:3.06 MB
- 文档页数:72
防灭火系统:矿井采取以黄泥灌浆为主、喷洒阻化剂为辅的综合防灭火措施。
地面建有一座黄泥灌浆站,安装一套FMH-40T型黄泥灌浆系统,灌浆能力40m3/h;井下灌浆管道采用DN100镀锌钢管,工作面管道选用不小于DN80的镀锌钢管。
矿井安装一套KSS-200型束管监测系统;在调度指挥中心二楼设置束管监测中心,配置气体采样柜、抽气泵、32路系统输出控制器、束管专用色谱仪、工业用计算机各一套;在井下综采工作面及采空区安装束管和采样头,通过分布在采区巷道的分路箱汇集到地面。
每周通过人工采样或束管分析的方法对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终端密闭内气体检测、分析一次。
在综采工作面设备列车处安装3BH7/4-15型阻化喷雾泵,管路选用DN50mm高压胶管,支管设计选用φ10~25mm高压软胶管连接干管和雾化器或喷嘴。
在工作面安装支架前、初次来压、非正常生产时期、停产期间、回撤期间进行预防性喷洒阻化剂。
山西吕梁中阳桃园鑫隆煤业有限公司90万t/a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安全专篇部分内容设计变更由于在实际建设过程中现场实际情况的变化及煤矿设备的发展,矿井建设中发生部分与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不同的部分,现设计变更如下:矿井监控及有关系统:1、安全监控系统:专篇要求:KJ333 P2 P38 P111 P120变更为:KJ70N变更原因:KJ333系统故障频繁,售后服务不及时。
2、通讯系统:(1)调度通讯专篇要求:SOC8000 P39 P281 P354变更为:KTT103变更原因:SOC8000为系统的程控交换机型号,KTT103是系统的总称。
(2)无线通讯专篇要求:KT25 P282 P354变更为:KT105A变更原因:经考察,现安装系统比原设计系统运行稳定,售后服务评价好。
(3)调度广播系统专篇要求:CMKXY P366变更为:KT199变更原因:经考察,现安装系统比原设计系统运行稳定,售后服务评价好。
3、产量监控系统:专篇要求:ICS-XF P340变更为:KJ219变更原因:经考察,原设计系统产品性能不可靠,售后服务差。
4、工业电视:P39中说到的工业电视检测系统型号为KJ115,实际安装的型号为KT115。
变更原因:安全专篇中KJ115型号打错。
通风部分:1、隔爆水棚:专篇要求:主要大巷要安装GS80-4A型水槽变更为:现场下山安装的为GBSD-60水袋变更原因:下山在运输大件时需拆除隔爆水槽架,给运输带来不便。
2、大巷掘进局部通风机:专篇要求:FBD-No5.6/2×11变更为:FBD-No6.0/2×15变更原因:县煤炭局规定淘汰11kw局扇。
3、顺槽局部通风机:专篇要求:FBD-No5.6/2×15变更为:FBD-No6.0/2×15变更原因:买不到设计型号,5.6与6.0功率一样,参数一样。
4、束管采样与火灾气体色谱分析系统:专篇要求:束管采样KYSC-1型、火灾气体色谱分析系统GC950型变更为:KSS-200型变更原因:KSS-200型系统已包含设计系统中的功能,并且在不降低安全保障水平的前提下,可分析气体: CO、CO2、CH4、O2、C2H4、C2H2、C2H6、N2,并且可实现地面在线监控,地面直接取样。
第一章 KSS-200系统简介1.1概述KSS-200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亦称KSS-200火灾预报系统),是我公司研制的新一代监测预报井下自然火灾的高科技专利产品(专利号:95 2 35204.4)。
系统在微机控制下可将井下任意地点的气体,通过已敷设的束管连续不断的抽至井上气相色谱仪中进行精确分析,实现对CO、CO2、CH4、C2H4、C2H6、C2H2、O2、N2等气体含量的在线监测,其分析结果用实时监测报告、分析日报表两种方式提供给有关人员的同时,自动存入数据库中,以便今后对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报煤炭自燃的趋势;预测预报发火点的温度变化,在不进行束管监测时,可由人工进样进行一般的气体分析,直接输出分析报告和谱图,鉴定矿井瓦斯等级,校验瓦斯监测仪的准确性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该系统克服了束管红外线监测气体组分少、精度低、传感器元件需要经常更换,不能有效的对煤炭自燃趋势跟踪预报等缺点。
是目前井下自然火灾监测设备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1.2系统特点本系统结合了色谱监测的高灵敏度,束管采样直接、无污染,微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在运行过程中稳定、高效、操作简便。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运行稳定,可靠性强。
由于进入色谱分析仪中的气体直接通过束管在井下采样,气体不会受到任何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能真实的反映井下采样地点的气体变化情况。
用束管采样气体,通过粉尘过滤器和滤水器进行过滤,结构简单,不易发生故障,适应井下多尘、潮湿的环境,所以系统运行稳定,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2、操作简便。
整个系统在微机控制下运行,显示器和控制柜均能动态的反映出当前束管检测的工组状态,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的设置各种参数来满足不同的监测需要;全屏幕汉字编辑,操作非常简便。
3、工作效率高。
系统可24小时连续进行采样与分析工作,不用人工下井采样,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4、检修方便。
由于整个系统的控制、运行、分析部分均安装在地面室内,检修十分方便。
淄博祥龙测控技术有限公司KSS-200束管正压输气监测系统技术方案目录一系统概述 (1)二特点优势 (2)三主要设备和技术参数 (5)四系统组成 (7)4.1系统结构图 (8)4.2井下正压输气采样系统 (9)4.2.1井下正压输气泵站 (9)4.2.2束管 (13)4.3井上束管控制柜系统和色谱分析监测系统 (14)4.3.1煤矿专用色谱仪 (14)4.3.2系统软件功能 (15)4.4基于网络技术的设备通讯系统 (16)4.5束管监测灾害预警系统 (17)五数据联网平台系统(选配) (22)5.1背景和要求 (22)5.2项目实施的意义及推广应用价值 (22)5.3系统方案设计 (23)5.4系统功能特点 (24)六实际应用案例 (26)6.1使用效果对比 (26)6.2典型用户 (27)七系统清单 (29)一系统概述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束管监测系统使用的都是井上输气泵。
系统在输送气样过程中束管内始终是负压,压力一般在0.3-0.6kg/cm2 ,样气从工作面输送到地面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段过程中,如果束管某处因外界因素发生破损,由于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会进入到束管内造成气样的污染。
除了气样污染问题,由于束管内外的压差还会导致束管内产生水汽凝结,如果没有相应的除水装置,凝结的水汽就会堵塞束管,更降低了束管内的输送压力。
严重时可能会抽不到样气。
输气速度慢、气样易污染、束管易水堵是束管监测系统面临的三大难题。
KSS-200束管正压输气监测系统,将正压输气泵站安装到取气地点附近,采用近距离(小于500米)负压取气,样气经过除尘,进入输气泵站,在泵站的自动加压除水的作用下,除去大部分的水分,以正压输送的方式,将过滤和除水后的样气经输气束管传输到井上的系统控制柜。
再由软件控制的取样系统,将样品抽取到煤矿专用色谱仪,进行分析,最后得到取样地点的样气成分。
软件系统根据分析结果,采用多种判断规则,判断发火趋势和火情。
KSS-200束管监测系统操作规程一、监测系统开启前准备工作:1、检查硅胶,如需更换应在开机前进行。
2、检查氢气发生器液位,低于红线立即加蒸馏水。
3、检查仪器各部分连接有无脱落。
二、监测系统启动:1、启动稳压电源:接通稳压电源并按启动按钮,观察电压表值上升并稳定在220V。
2、启动氢气发生器:接通氢气发生器电源并按启动开关,观察压力表上升并指示在约0.4MPa。
3、启动空气发生器:接通空气发生器电源并按启动开关,观察压力表上升并指示在0.4MPa。
4、启动抽气泵:打开抽气泵顺序:先开电源、再开进水阀、最后打开进气阀。
(顺序不能颠倒)5、启动气体采样控制柜:接通气体采样控制柜电源开关,查看“单路负压”表值是否≥0.05MPa。
6、启动色谱仪:待氢气发生器压力升至0.4MPa时,检查色谱仪“柱A压力”表、“柱B压力”表是否有压力。
当“DET”达到100度,“COL”达到50度,“AUX”温度达到380度时,色谱仪可以对气体进行分析。
7、启动监测微机、打印机。
三、检测系统使用1、打开KSS—200束管色谱监测系统软件,密码为kss ,进入监测窗口。
(注意密码必须小写)选择“校正分析”,点参数分析方法为一般外表法、峰高定量法。
2、打开色谱仪电源后首先按一下STATUS(状态)键,再按RESET(复位)键,此时色谱仪显示环境温度值,色谱仪自动升温。
COL柱温50度、INJ注样气0(或-1)度、AUX 转换炉380度、DET检测器100度。
当转换炉温度达到300度时色谱仪点火,首先按一下SHIFT(转换)键,然后按“A/B”(点火)键5秒钟,当听到“扑”的声音时证明已经点火。
当色谱仪的各项温度值达到设定温度时可以开始输入标准气体校正色谱仪。
3、校正分析:色谱仪人工进气4秒后按START(开始)键,色谱仪开始分析,分析结束后出现组份表点“确认”。
将“校正分析”改为“正常检测”,分析方法不变,再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出来后与“组份表”的气体浓度比较,如果不相近需重新检测,相近点“取消”。
Book code No.S5130697专业手册————————控制阀————————目录1、规格1.1外观………………………………1(108) 1.2要目………………………………1(108)2、构造和工作2.1构造………………………………3(109) 2.2工作………………………………11(109)3、拆卸和组装3.1一般的注意事项.....................31 3.2工具....................................31 3.3拆卸 (31)3.4组装………………………………40 4、整备标准4.1部件检查…………………………45 4.2拧紧扭矩…………………………46 4.3各个溢流阀的压力调整…………49 5、故障原因和对策5.1控制阀.................................50 5.2溢流阀 (52)神戸製鋼所株式 会社适用机种适用机型备注适用机种适用机型备注SK200 YN-6501~SK200LC YQ-1101~修改次数发行年月备注初版1989,10 S5130697 (K)1.规格1.1外观表1油口直径拧紧扭矩 kgf ·cm油口 标记 项目PF12250±250P1 P2 Ab Bb AcBc Ar Br A1 B1 Aa Ba 泵P1油口 泵P2油口 大臂上升端油口 大臂下降端油口 挖斗外扬端油口 挖斗挖掘端油口 右行走油口(前进) 右行走油口(后退) 左行走油口(前进) 左行走油口(后退) 小臂挖掘端油口 小臂外伸端油口 PF3/4 1650±150P3PA PB (P4) 旋转油口 小臂合流油口 大臂合流油口选择油口PF3/8750±50PAa PabPAbsPAc PBa PBb PBc 小臂挖掘先导油口 大臂上升先导油口 大臂下降二段切换油口 挖斗外扬先导 小臂外伸先导 大臂下降先导 挖斗挖掘先导 PF1/4370±20PA1 PB1 Dr1 Dr2 Ps P0P0p1 P0p2 Pi1 Pi2 Pi3 Pbis小臂外伸合流信号油口 大臂上升合流信号油口 泄流油口 泄流油口 伺服压力油口 行走直进阀限制油口 选择先导油口 选择先导油口 负压信号油口 负压信号油口 旋转先导油口 大臂合流限制油口油口直径拧紧扭矩 kgf ·cm油口标记 项目PF1/8170±20PisPiga Pigb Pigc PL1 小臂再生油口小臂合流序列油口(1次) 小臂合流序列油口(2次) 小臂合流序列油口(2次) 工作装置升压油口PF1/8170±20PL2 Pil Pir Psr Psl Drr Drl Pz 工作装置升压油口 行走转换器油口(左) 行走转换器油口(右) 行走转换器油口(右) 行走转换器油口(左) 行走转换器油口(右) 行走转换器油口(左) 独立行走功能油口 M10580±80T油箱油口1.2要目表2项目规格 型号最大流量(l/min ) 最高压力(kgf/cm 2) 主溢流阀设定压力(”)油口溢流阀设定压力(”) (大臂大腔、挖斗大腔) 其他地方(4个地方)(”) 行走溢流阀设定压力(”) 低压溢流阀设定压力(”)KMX15D/23011 208×2 350300±5/335015at20l/min 350±5at20l/min 350±5 at20l/min 335±5 at20l/min 350±5 at40l/min at20l/min2.构造和工作2.1构造3,4表3符号名称数量符号名称数量符号名称数量101 102 103 152 153 154 156 157 158 161 162 163 164 166 168 171 172 201 203 204 205 206 207 251 252 253 261 262 263 264 265 271 273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2 行走组件壳体A壳体B插头插头插头插头插头插头O型圈O型圈O型圈O型圈O型圈O型圈弹簧盖O型圈弹簧盖阀芯盖板小臂盖大臂盖行走转换器伺服插头行走优先限制伺服大臂合流限制伺服O型圈密封圈O型圈O型圈O型圈挖斗螺栓挖斗螺栓阀芯(行走)小臂伺服阀芯小臂阀芯组件阀芯(挖斗)阀芯(行走优先)中立截断阀芯大臂合流阀芯小臂合流序列活塞伺服阀芯(小臂)111273642586273511222112311323354122111121111313314315316317318320321322323324325326327328329330332335336337338339340341342343344345346347349351352353354活塞(小臂)套筒2(小臂)柱塞1(大臂)柱塞2(大臂)柱塞3(大臂)弹簧弹簧(大臂下降)弹簧(行走)弹簧(小臂)弹簧(小臂)弹簧(行走优先)弹簧(行走优先)弹簧(中立截断)弹簧(中立截断)弹簧(小臂再生)弹簧(小臂伺服阀芯)弹簧(大臂再生)弹簧座(小臂、大臂、挖斗)制动器(小臂、挖斗)衬垫螺栓(小臂、大臂、挖斗)活塞杆制动器(大臂)活塞杆弹簧(小臂、大臂、挖斗)衬套(小臂)套筒1(小臂)衬垫螺栓(小臂伺服阀芯)套筒活塞杆(大臂阀芯)衬套制动器制动器通风口Φ0.7插头(大臂阀芯)活塞(小臂阀芯)弹簧(小臂阀芯)111111121111121116233123111111114211355356358371372373374375376391511512513521541542543544551552561562601602603604611612711712971972973974活塞(限制行程)插头弹簧阀座(小臂阀芯)弹簧(大臂、挖斗)弹簧(大臂、挖斗)弹簧(小臂合流专用)弹簧(小臂合流专用)弹簧(大臂合流专用)弹簧(大臂合流专用)小臂合流阀芯提升阀提升阀(转轴阀)提升阀(行走优先)弹簧(活塞杆单向阀)阀座(L=18.7)阀座(L=27.7)阀座(L=33.7)阀座(L=37.7)插头插头O型圈O型圈主溢流阀行走溢流阀油口溢流阀油口溢流阀负压溢流阀提升阀插头O型圈螺栓(M18×1.5×170)螺栓(M18×1.5×85)螺栓(M18×1.5×235)螺栓11222111118619121212713722422111121(2)行走溢流阀、油口溢流阀(602,603,604)图3符号 名称数量符号名称数量符号 名称 数量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阀体 O 型圈 O 型圈 插头 O 型圈 柱塞 弹簧1 1 1 1 1 1 1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弹簧 阀座1 提升阀 弹簧座 弹簧 阀座2 调节螺栓1 1 1 1 1 1 1415 416 417 418 419O 型圈 锁定螺母 弹簧座 弹簧座 滤芯1 1 1 1 1(3)主溢流阀(2段溢流)(601)图4符号 名称数量 符号 名称数量 符号 名称数量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阀体 插头 调节螺栓 O 型圈 O 型圈 O 型圈 O 型圈1 1 1 1 1 1 1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柱塞 弹簧 阀座 活塞 弹簧座 滤芯 提升阀1 1 1 1 1 1 1434 435 436 437 438 439弹簧 弹簧座 O 型圈 调节螺栓 锁定螺母 锁定螺母1 1 1 1 1 1(4)负压溢流阀(611)图5符号 名称 数量470 471472 473提升阀 弹簧 衬套 滤芯1 1 1 1(5)独立行走阀(VBY -125A油口直径 拧紧扭矩油口标记 项目PF1/21100±100P1 P2 T 泵P1油口 泵P2油口 油箱油口PF1/4370±20PiAr PiAl PiT a1 a2 c1 c2 Dr PZ 工作专用先导阀信号油口 工作专用先导阀信号油口 行走转换器信号油口 No.1泵负压信号油口 No.2泵负压信号油口 负压信号油口 负压信号油口 泄流油口主先导压力油口 PT1/8PDS压力开关油口符号 名称数量 备注 101 102 103 151 161 162 301 302 303 321 322 323 324 331 332 351 352 353 354 361 362 363 364 371 372 511 541 542 771壳体(1) 壳体(2) 转轴阀壳体 插头 O 型圈 O 型圈 旁路阀芯 阀芯 阀芯 弹簧 弹簧 弹簧 弹簧 活塞杆 活塞杆 插头 插头 插头 插头 O 型圈 O 型圈 O 型圈 O 型圈 六角螺栓 六角螺栓 球 阀座 阀座 名牌1 1 1 823 2 2 2 2 2 2 2 24 2 8 2 1 2 8 2 1 4 3 2 1 1 1切换阀阀芯 减压阀阀芯M27×1.5 M18 M12M6×45 M6×209,102.2 动作2.2.1 中立时(行走独立开关OFF时) 1)驱动回路动作从液压泵P1来的排出油进入控制阀的P1油口,通过行走优先阀芯(305),通过主通路(51),通过经由行走、大臂、挖斗的旁通回路(52)中立切断阀芯(306)和负压控制溢流阀(611),从油箱油口(T)返回工作油油箱。
彭庄煤矿KSS-200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设计说明书一、矿井概况彭庄井田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郓城县城东14Km,嘉祥县城北约32Km,东西长11Km,南北宽10Km,面积约为103Km2。
立井下山开拓,主采3下煤层,煤层厚度0~4.75m,平均厚2.22m。
矿井生产初期开采采用中央并列抽出通风方式。
根据钻孔测得的煤层瓦斯含量资料及煤样测试结果,本矿井属低瓦斯矿井,各煤层均有自然发火倾向和煤尘爆炸危险。
二、设计依据本矿井为低瓦斯矿井,各煤层均有自然发火倾向和煤尘爆炸危险。
为确保矿井安全生产,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防范煤矿自燃火灾的威胁,设计一套KSS-200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切实防止煤矿自然发火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安全生产。
三、监测地点的确定1、采煤工作面在每个生产采煤工作面设置两路束管。
其中一路束管设在采煤工作面回风隅角处(即:在回风隅角处设置一个粉尘过滤器,监测回风隅角处的有害气体情况);另一路束管设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距会风口10~20米处(即:在回风巷设置一个粉尘过滤器,监测回风巷内的有害气体情况)。
2、已封闭的采空区在采空区封闭前,预先在密闭墙以里5~20米处设置一路束管(即:在密闭墙以里5~20米处设置一个粉尘过滤器,监测采空区内的有害气体情况)。
四、监测系统设备矿井投产时,按照1个采煤面布置(生产初期没有已封闭的采空区)。
矿井设一套KSS-200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连续在线循环监测功能,具有收集、分析、贮存、显示、打印功能,并留有与矿井安全集中监测系统的通信接口。
1、设备选型①系统组成:KSS-200型束管色谱微机监测系统是由束管12-30路(我矿生产初期采用16路)、抽气泵(15-30L/S)、气体采样控制柜(8-15路)、监测控制微机双路24位采样接口、32路输出控制接口、束管专用色谱仪、打印输出设备、系统软件及滤水器、粉尘过滤器等组成(后附:KSS-200束管监测系统明细表)。
第一章 KSS-200系统简介1.1概述KSS-200煤矿自燃火灾束管监测系统(亦称KSS-200火灾预报系统),是我公司研制的新一代监测预报井下自然火灾的高科技专利产品(专利号:95 2 35204.4)。
系统在微机控制下可将井下任意地点的气体,通过已敷设的束管连续不断的抽至井上气相色谱仪中进行精确分析,实现对CO、CO2、CH4、C2H4、C2H6、C2H2、O2、N2等气体含量的在线监测,其分析结果用实时监测报告、分析日报表两种方式提供给有关人员的同时,自动存入数据库中,以便今后对某种气体含量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报煤炭自燃的趋势;预测预报发火点的温度变化,在不进行束管监测时,可由人工进样进行一般的气体分析,直接输出分析报告和谱图,鉴定矿井瓦斯等级,校验瓦斯监测仪的准确性等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该系统克服了束管红外线监测气体组分少、精度低、传感器元件需要经常更换,不能有效的对煤炭自燃趋势跟踪预报等缺点。
是目前井下自然火灾监测设备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1.2系统特点本系统结合了色谱监测的高灵敏度,束管采样直接、无污染,微机控制、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在运行过程中稳定、高效、操作简便。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运行稳定,可靠性强。
由于进入色谱分析仪中的气体直接通过束管在井下采样,气体不会受到任何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能真实的反映井下采样地点的气体变化情况。
用束管采样气体,通过粉尘过滤器和滤水器进行过滤,结构简单,不易发生故障,适应井下多尘、潮湿的环境,所以系统运行稳定,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2、操作简便。
整个系统在微机控制下运行,显示器和控制柜均能动态的反映出当前束管检测的工组状态,操作人员可以方便的设置各种参数来满足不同的监测需要;全屏幕汉字编辑,操作非常简便。
3、工作效率高。
系统可24小时连续进行采样与分析工作,不用人工下井采样,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
4、检修方便。
由于整个系统的控制、运行、分析部分均安装在地面室内,检修十分方便。
5、自动化程度高。
操作人员设置好参数,启动束管检测后,系统进入自动状态,连续不断的进行采样、分析、输出结果,直到完成设定的次数或人工干预为止。
1.3主要功能1、微机自动控制,24小时在线检测,实现无人值守;2、自动设置参数,每次进入系统均按上一次修改的最新参数设置;3、可建立气样数据库,通过系统自动求出或输入的组份表,可按用户要求形成文件,组份名称可输入汉字;4、自动输出每路束管气体的分析结果。
在微机控制下,每一路数据分析完成后,可根据要求自动将结果输出到打印机;5、独特的数据库分析功能。
在束管检测下,系统自动将分析数据存入数据库,并可用数据库分析某一采样点的气体含量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可用图形方式表现,非常直观;6、具有气体含量超限自动报警功能;7、系统具有联网功能,实现分析数据的共享,便于领导和调度人员对井下气体的变化情况进行直接检测。
1.4系统主要参数1、控制束管检测路数:12路至60路(可扩充)。
2、运行时间:24小时连续循环检测或人工设定。
3、分析气体成份:CO、CO2、CH4、C2H4、C2H6、C2H2、O2、N2。
4、分析精度:(1)色谱仪检测限:1ppm;(2)系统精度≤1.5% 。
5、数据库记录个数无限制。
1.5运行环境1、检测室(1)电源:220V±5%,单相50Hz交流电;(2)总功率:≤3KW;(3)接地线接地电阻≤3Ω;(4)温度:10~35℃;(5)相对湿度:≤85% 。
2、抽气泵房(1)电压:380V±10%,三相50Hz交流电;(2)总功率:6KW;(3)温度:5~40℃;(5)相对湿度:≤90% 。
第二章系统工作原理及相关知识2.1系统组成KSS-200系统共有7大部分组成(见附图1)。
(1)束管部分:由粉尘过滤器、单管、分路箱(含滤水器)、束管等组成,其作用是运载井下气体。
(2)采样控制部分:由输出控制接口板、电磁阀驱动电路、抽气泵、自动进样器等组成,它们各自装在微机和控制柜内。
其作用是按规定的顺序和时间将气体送入气相色谱仪中。
(3)气体分析部分:由气相色谱分析仪、专用输入输出接口、载气等部分组成。
其作用是将气体进行分析并送入采样接口板中。
(4)数据采样部分:由数据采样接口板、采样程序组成,用以采集色谱仪传来的数据,并进行数据预处理。
(5)数据分析部分:由测控软件内的数据分析、图形显示、谱图检测、计算结果等部分组成。
通过分析将采样数据形成分析报告及谱图。
(6)打印输出部分:由打印机及检测软件中的打印控制部分组成。
用以输出所有的分析报告、图表等。
(7)联网调度部分(可选):由网卡及测控软件中的通讯服务部分组成。
其作用是将有关的数据送往远端机,以便在远端机上观察及分析有关数据。
2.2系统工作原理KSS-200煤矿束管色谱检测系统是在微机分析与控制、色谱高精度分析、束管负压运载气体这三项高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出来的高科技产品。
系统工作时,先启动抽气泵,使束管内形成负压,即井下外部的压力大于束管内的压力,使井下气体被吸入束管,到达井上的电磁阀前并处于等待检测状态。
气相色谱仪达到稳定工作状态后,微机通过控制接口板输出一个开关量给驱动电路,驱动电路的继电器吸合,接通某一路束管的电磁阀,该路束管内的气体被送入色谱仪中,由色谱仪开始分析。
色谱仪的分析结果被送到微机内的数据采样接口板上,经过信号放大,模数转换,将模拟量变成数字量,然后由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形成谱图和分析结果,分别在屏幕和打印机上表现出来,完成某一路束管气体的检测分析过程。
在需要多路检测的时候,由微机按照用户设定的检测顺序和检测次数自动循环进行,无需人工干涉,可实现24小时连续在线检测与分析,所有分析数据均可保留。
以便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再利用。
第三章系统的安装、启动1、地面主系统安装1.1地面机房平面布置(见图2)∶1.1.1地面机房总面积为48平方米其中监测室24平方米、抽气泵房12平方米、值班室12平方米。
1.1.2房内设备安装布置详见机房平面图(图3)。
1.1.3室内设备安装、摆放的质量要求如下∶1) 检测室内要配备空调、无煤尘、干净整洁;2)摆放仪器的桌面要平整、无震动;3)电源不要同大功率的电器设备同接,无干扰;4)仪器要按所要求的位置摆放,摆放要整齐,连接线要整齐规范(图4);5) 检测完后仪器要用防尘罩盖住,要保持仪器整洁无灰尘。
1.2、电源配置∶一路三相电为束管抽气泵供电380∨,一路单相电为主系统供电220∨。
三相电总功率不小于6KVA,单相电总功率不小于5KVA。
接地线单独接地,接地电阻≤3Ω。
注意∶稳压电源火线零线不要反接。
1.3抽气泵安装∶(详见安装布置图5)1.3.1地面抽气泵选用2SK-1.5型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1.3.2抽气泵安装基座尺寸为长1.1米、宽1.0米、高0.2-0.3米。
1.3.3抽气泵安装工程质量要求∶1) 基座要平整,固定螺杆要按尺寸要求灌注,要垂直;2) 抽气管路要保持无漏气,循环水管路要无漏水;3) 泵房要保持整洁, 无油污, 无积水。
2、井下部分安装2.1井筒束管的安装∶2.1.1束管规格尺寸1~30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1.2束管在井筒安装,采用钢丝绳做引绳(防止束管自重而折断)吊挂的方法,每10米用一道铁卡加固,铁卡中间每隔2米用尼绒扎带固定。
钢丝绳本身在井上和井底的吊挂和固定,用户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自定。
2.1.3束管上端要留足够余量,与主系统控制柜相连接,束管末端与束管分路箱连接。
控制柜与束管连接按颜色顺序,要与连接至分路箱中的束管颜色一一对应不可接错。
2.1.4井筒束管安装的质量标准∶严格把好质量关达到如下的要求∶1)安装要牢固可靠无损伤;2)无严重挤压;3)无划伤;4)无堵塞;5)无折弯。
2.2束管分路箱的安装∶延束管主管路走向从监测室至主井口处选择安全有保证的位置适合地点设主分路箱1个,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墙壁上。
(根据现场情况也可直接至主井筒底部选择合适地点使用其它方式固定)将分路单管接到分路箱内滤水器上,将放水开关关闭(以免漏气),束管从主分路箱分流至各个工作面,中间可根据矿井情况设置多个不同路数的分路箱来进行分流。
2.3井下巷道的束管安装∶束管从分路箱顺至各监测点,终端安装粉尘过滤器进行滤尘采样,井下束管安装的质量标准必需达到如下要求∶2.3.1在安装时必需悬挂,其高度应保证管缆在矿车掉道时不受撞击;2.3.2在巷道中采用挂钩吊挂,同固定橡套电缆一样的方法固定;2.3.3挂钩距离不大于5m,在水平或倾斜井巷中应有始当的垂度,但垂度不超过30公分;2.3.4管缆安装要牢固、整齐、平直,并保证无打折、无划伤、无堵塞、无断裂;2.3.5管缆过风门或墙壁时,应穿管保护;2.3.6管缆如需弯曲,最小半径应大于6倍管缆的直径。
2.4滤尘器安装∶2.4.1滤尘器连接于束管终端,应悬挂固定;2.4.2高度、位置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定图1图28图39图4监测室设备摆放示意图说明:1)气体采样控制柜(12路):700X400X1500 工作台:1500X700X7502)接地:独立接地系统监测室房一间(不小于24平方米)3)检测室房配电盘一个(电压:380V/220V)3、系统启动3.1操作前准备工作3.1.1检查硅胶,如需更换,应在开机前进行。
3.1.2检查氢气发生器的液位,低于下红线,立即加蒸馏水。
3.1.3检查仪器各部分连线有无脱落。
3.2启动与操作3.2.1启动稳压电源按稳压电源启动按钮,观察电压表上升并稳定在220V左右。
3.2.2启动氢气发生器接通氢气发生器电源开关,观察压力表压力上升并指示在约0.4MPa。
3.2.3启动空气发生器接通空气发生器电源开关,观察压力表上升并指示在0.4MPa左右。
3.2.4启动抽气泵打开需要工作的抽气泵顺序:①开电源②水阀门③进气阀,察看“束管负压”表值是否≥0.05MPa。
(注步骤不要颠倒)3.2.5启动气体采样控制柜接通气体采样控制柜电源开关,查看“单路负压”表值是否≥0.05MPa。
3.2.6启动色谱仪(SP-3430型)(1)待氢气发生器压力升至0.4MPa时,检查色谱仪“柱A压力”表、“柱B 压力”表是否有压力指示。
(2)接通色谱仪电源开关,顺序按BUILD/MODIFY、METHOD、COLUMN键,检查色谱仪参数是否与设定值相符。
(3)分别按COLUMN、INJECTOR、ETECTOR键,检查各温度值是否达到设定值。
(4)按SHIFT、IGNITE键,保持十秒钟点火(FID B)。
(5)当READY(准备好)灯亮,“DET”达到100度,“COL”达到50度,“AUX”温度达到380度时,色谱仪可以进行气体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