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里驰援重灾区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9
抗震救灾英模泽郎格西:八千里路救灾情各位领导、同志们:我是一位藏族民政局长,来自重灾区阿坝州。
“快!往前开,一直开到有信号的地方去!”我们的车冒着飞沙走石,在崎岖的山路上快速前进。
一个多小时后,我终于收到一条短信:汶川县发生7.6级大地震。
我的心好像蹦了出来,汶川是我州人口大县,损失将难以想象。
民政部门必须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查灾救灾。
我当机立断,抄近道直奔重灾区。
一路上,我们不停的打电话,终于和州局夏拉副局长联系上了。
我急忙询问全州灾情,汶川县、茂县、理县、小金县、黑水县灾情最重。
我要求局领导除一人在家值班外,其他同志分别带工作组到四个重灾县,我直接到茂县救灾。
在奔赴茂县的路上,余震不断,塌方不断。
我们每前进一步,随时都可能被飞石击中,随时都可能掉入山谷。
13日上午,我们进入茂县境内。
当时,茂县县城通讯完全中断、交通完全中断,什么物资都运不进来,成了一个“孤城”。
为尽快了解灾情,我们立即一个乡一个乡的开展查灾救灾工作,和大家一起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帮助他们抗灾自救。
在各个乡村,共产党员、各级干部和受灾群众一道,搭建窝棚,抢救伤员,抢运粮食,抢修道路,场面十分感人。
在茂县,我们正在查看房屋倒塌情况,看见一位羌族老人呆在危房里哭泣,说什么也不离开,“这房子是我一辈子的心血,我死也要死在这里。
”危房在余震中不断摇晃,我一口气把老人抱到安全的地方,拉着他的手说:“阿哥啊,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也是一名民政局长。
我向你保证,党和政府一定会给你修一个更好的房子。
”老人紧紧抓住我的手,一个劲地说:“谢谢党!谢谢政府!”在去飞虹乡的路上,民兵应急分队背着大米进入灾区。
我嘱咐县乡民政干部:“救灾资金、救灾物资来之不易,接收和发放一定要有清单。
要公开、公平、公正,哪怕是一分钱、一根针都必须用在受灾群众身上。
谁贪污,谁挪用,天理不容!”那天,我们沿途核查完洼底、回龙、飞虹、沟口等4个乡的灾情,天已经快黑了,可是白溪乡还没有去。
支援灾区的感谢语1. 您的无私支援让灾区居民重新燃起了希望之光。
2. 感谢您给予灾区居民紧急救援和所需的物资。
3. 您的支援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和感激。
4. 您的慷慨捐赠让我们的生活重新回到正轨,谢谢您!5. 感谢您为灾区的孩子们提供教育和庇护。
6. 您的帮助为灾区居民提供了温饱和安全的住所,我们感激不尽。
7. 您的支援帮助我们重建家园,我们永远感激您的善良。
8. 感谢您在灾难中伸出援手,给予我们力量与勇气。
9. 您的无私奉献让我们在困难时刻感到支持和关怀。
10. 感谢您的慷慨扶持让我们重新拾起失去的希望。
11. 您的爱心使我们更加坚强,谢谢您的关心!12. 感谢您为灾区提供食物和水源,您的帮助让我们温饱无忧。
13. 您的援助让我们摆脱了灾难的阴影,重获新生。
14. 感谢您的帮助,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好与力量。
15. 您的支援为灾区居民带来了希望和重建的机会。
16. 感谢您为灾区提供医疗救助和药物,您是我们的守护者。
17. 感谢您为灾区提供紧急救援和紧急医疗支援。
18. 您的支援让灾区的老人们感到安心和关爱。
19. 感谢您的支持,使我们能够迅速应对灾难,挺过难关。
20. 感谢您付出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协助灾区居民重建家园。
21. 您的捐助帮助我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我们感激不尽。
22. 感谢您为灾区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抚,让我们重新振作起来。
23. 感谢您慷慨解囊,让我们充满信心地面对灾害后的重建工作。
24. 您的支援与关怀让我们感到坚定和勇敢,谢谢您!25. 感谢您在灾难中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26. 您的慷慨支持为我们带来了康复和希望,谢谢您的善良!27. 感谢您为灾区提供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让我们重新站起来。
28. 您的援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给予了我们重新开始的信心。
29. 感谢您在我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您的爱心是我们前进的力量。
30. 您的慷慨支援让我们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将永远铭记您的善行。
支援灾区的文案
1. 伸出援手,支援灾区!让我们共同守护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2. 灾区需要我们,伸出援手,传递温暖!为灾区人民送去关爱和帮助,让他们早日重建家园。
3.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
伸出援手,支援灾区!让我们共同为灾区人民加油鼓劲,共度难关。
4. 支援灾区,彰显人间大爱!让我们齐心协力,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重建美好家园。
5. 伸出援手,支援灾区!让我们的爱心和力量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为灾区人民提供支持和帮助。
6. 支援灾区,传递正能量!让我们共同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7. 伸出援手,支援灾区!让我们共同为灾区人民送去希望和力量,帮助他们重建美好未来。
8. 支援灾区,义不容辞!让我们齐心协力,为灾区人民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9. 伸出援手,支援灾区!让我们的行动成为爱的力量,为灾区人民带来希望和光明。
10. 支援灾区,彰显社会责任!让我们共同为灾区人民提供帮助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11. 伸出援手,支援灾区!让我们共同守护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
12. 支援灾区,传递爱心!让我们齐心协力,为灾区人民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温暖。
13. 伸出援手,支援灾区!让我们共同为灾区人民加油鼓劲,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和未来。
14. 支援灾区,彰显人间真情!让我们齐心协力,为灾区人民提供支持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
15. 伸出援手,支援灾区!让我们共同守护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为灾区人民提供支持和帮助。
【独家策划】“诗意书魂”——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刘洪彪专辑】展开全文“文心墨韵”——当代书法百家自撰自书对联精品展“诗意书魂”——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专辑目录【北京一李铎】【北京一沈鹏】【北京一林岫】【重庆一毛峰】【贵州一杨霜】【重庆赵纯元】【北京吴震启】【北京蔡祥麟】【北京胡抗美】【甘肃一秋子】【甘肃翟万益】【北京张旭光】【江苏叶鹏飞】【福建蓝建田】【湖北游义云】【北京胡秋萍】【重庆熊少华】【浙江毛燕萍】【山西杨吉平】【湖北杨晓琳】【新疆张仁润】【江苏邱世鸿】【重庆范国明】【北京张公者】【重庆一漆钢】【辽宁一王荐】【内蒙朱小砚】【重庆一羊炯】【重庆郭继明】【江苏陈克年】【湖南一向彬】【广西一王茁】(待续,以出生年月为序。
欢迎诗书精英提供最新图文资料推出或更新诗书专辑,QQ邮箱:****************)“诗意书魂”——当代自作诗词书法精英100家【刘洪彪专辑】刘洪彪刘洪彪,字后夷,号逆坂斋,1954年生于江西萍乡。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草书委员会主任,火箭军美术书法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
2007年、2011年、2014年三次蝉联中国书坛兰亭雅集“兰亭七子”称号。
2008年受解放军原总政治部表彰,被授予“全军文化艺术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书法作品参加国内外诸多高规格大展。
早年蝉联全军第一、二次书法比赛一等奖。
1987年在洛阳博物馆举办二人书画联展,1994年、2004年先后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刘洪彪四十岁墨迹展”和“刘洪彪五十岁墨迹展”,2014年在北京举办“阅世读人·刘洪彪六十岁墨迹展”。
出版作品专集、合集20余部,出版文集《缀连琐碎》和《刘洪彪文墨》(一函五册)、书法展览设计装置图文集《盛装书法》。
数十次出任全国、全军书法展览评审委员会委员、副主任、主任。
曾先后访问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葡萄牙、埃及和澳门、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艺术交流。
1977年,千马万里送唐山作者:来源:《华声文萃》2022年第08期新疆伊犁到河北唐山,万里之遥。
1977年,为了支援唐山震后重建,昭苏军马场送马牧工和解放军战士共96人,将3000匹伊犁马历时50多天从昭苏送往唐山。
一声令下1976年10月,新疆部队接到了一项任务:无偿支援唐山地震灾区4550匹军马,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恢复生产建设。
其中,昭苏军马场承担了3000匹军马的筹集和运送任务。
挑出来的马要在幾天内进行检疫,这在当时有很多困难。
然而,为了不让一匹病马混入运送唐山的马群中,大家分点把关,30多名工作人员连续作战,对数千匹马进行入圈、固定、采血等十几道工序,终于在6天内将所有马匹进行了全面检疫。
因为要经过长途运送,昭苏军马场将这些选出来的马编群放养,选最好的草场,让马长得更结实。
1977年6月20日,昭苏军马场支援唐山人民的20群马匹启程了。
运送艰难由于没有运输工具,3000匹军马只能通过人工赶送到乌鲁木齐,再乘火车到唐山。
从昭苏县到特克斯县,再到新源县,翻越冰达坂到南疆,然后到乌鲁木齐,有近1000公里的路程。
由于路程较远,沿途草场和随行保障能力有限,马群只能分批错开走。
送马路上,地形复杂,群山起伏,沼泽连片,狼群出没。
一天,昭苏军马场的牧工、马群负责人霍查和战友们赶着马群翻过了一座高山,他们在沼泽地旁安营扎寨住了下来。
深夜,突然出现狼群,受惊的马匹四处逃散。
20匹军马掉入沼泽,越陷越深,最后只露出头部。
紧急时刻,霍查钻出帐篷飞奔到沼泽旁,纵身跳进去,在齐胸深的泥浆里,奋战一个多小时,在战友们的配合下,将20匹军马一匹不少地救了上来。
经过千辛万苦,马群陆续抵达乌鲁木齐,最长的走了51天。
随后,送马队伍换乘火车前往唐山。
夏日,骄阳似火,火车车厢内的气温更高。
一匹烈马不习惯车厢里的环境,三天三夜没饮水。
值班的17岁小牧工哈拉太看在眼里急在心头。
为了让马饮上水,他跨过栏杆,跳进马群,一手抓住马鬃,一手托着马的下巴,使劲向外拉。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例子1. 嘿,想想当年的汶川大地震呀!那时候真是天崩地裂,但是全国人民都行动起来了呢!各地的救援队伍像潮水一样涌去,捐钱的、送物资的,多到数都数不过来。
这不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吗?就像一个大家庭里,有人遇到困难,其他人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2. 还记得那场可怕的洪水吗?好多地方都被淹了。
可是啊,你看四面八方的力量都汇聚过来了。
那些勇敢的战士们,不顾危险去营救被困的人,这不正是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最好的诠释吗?哇,真让人感动啊!3. 非典的时候,多吓人啊!但大家都没有退缩呀。
医生们从各地奔赴前线,互相帮助,共同对抗病魔。
这不就像是在黑暗中,无数的小火把聚集在一起,照亮了整个世界吗!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力量啊!4. 玉树地震的时候,哇,那真的是牵动了所有人的心。
全国各地的志愿者们纷纷跑去帮忙,大家齐心协力重建家园,难道这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生动体现吗?就像有一股温暖的力量,把大家紧紧地连在一起!5. 森林大火烧起来的时候,多危险呀!但各个地方的消防队都来了,一起努力扑灭火焰。
这多像大家一起使劲,来解决一个大难题呀!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呀,不是吗?6. 当一个地区遭遇旱灾,缺水严重的时候。
别的地方纷纷送去水资源,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这难道不是在告诉我们,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有人来帮你吗?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伟大之处呀!7. 雪灾来临,一切都被埋在了雪里。
但是不用担心呀,好多人都赶过来帮忙铲雪、送物资。
这不就像是在寒冬里,突然有了一堆温暖的篝火吗?这就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啊!结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多么令人温暖和感动的事情啊!无论是多么大的灾难,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们都能坚强地挺过去!。
以下是一些关于地震救援的文案,供您参考:
1.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让我们伸出援手,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力量!
2.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地震灾区的同胞们,我们与你们同在,共克时艰!
3. 灾难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让我们携手并进,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贡献力量!
4. 地震让家园破碎,但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让我们用行动告诉灾区人民:你们并不孤单!
5. 伸出援手,传递温暖。
为地震灾区送去一份关爱,让爱心成为战胜灾难的强大力量!
6.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坚强勇敢地面对。
让我们为灾区人民祈福,共同迎接美好明天!
7. 爱心汇聚力量,救援创造奇迹。
为地震灾区送去生命之光,让希望之花在废墟中绽放!
8. 灾难面前,我们更应珍惜生命、关爱彼此。
让我们携手同行,为灾区人民点燃希望之光!
9. 地震无情,人间有爱。
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让我们用实际行动为灾区人民送去温暖和力量!
10. 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为地震灾区送去关爱与支持,让爱心成为我们共同前行的动力!。
三千里驰援重灾区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四川汶川8.0级地震发生后,灾情无时无刻不牵动着黑龙江网通干部员工的心。
大灾面前,他们反应迅速:第一时间组成救援队,以最快速度抵达灾区,冒着生命危险为灾区架起生命线。
与此同时,全省网通干部员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快速组织捐款,领导干部带头慷慨解囊,用大爱无疆的真情书写了一曲南北两地携手抗灾的赞歌。
快速反应抢时间时间就是生命。
在这场生死竞速中,“第一时间”成为最有力的号令,打通生命线刻不容缓。
四川重灾区信息动脉的中断,让以保障通信畅通为己任的黑龙江网通员工心急如焚,同时也吹响了他们勇敢冲向灾区、确保通信畅通的号角。
获悉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黑龙江网通不仅紧急启动了应急通信保障预案,而且在短短2个小时的时间内,以省公司维护中心及机动通信局为主体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即做好了奔赴灾区参加抗震救灾的准备工作。
接到集团公司的调度指令,5月13日上午9时30分,黑龙江省通信管理局李成库局长、胡立志副局长和黑龙江网通段旭东总经理、杨鹏副总经理第一时间赶到机动通信局,检查人员组织、设备器材准备、后勤服务保障等是否准备就绪,并向参战人员作战前动员、为他们壮行。
就这样,距汶川大地震发生仅19个小时,距集团公司发出抗震救灾动员令仅两小时,黑龙江网通调配的由交换、传输、电源等各类专业技术骨干27人组成的救援队,便满载全省网通员工的关爱急速出发,昼夜兼程开赴抗震救灾一线,投入应急通信保障战斗之中……日夜兼程赴灾区救援队分空、陆两批出发。
第一批由机动通信局基地经理郭伍柱带领7名抢险队员,携带8部海事卫星电话,乘飞机直奔成都,几经辗转于当日深夜到达中国网通集团公司抗震抢险前线指挥部,投入了由集团公司统一安排的抗震救灾工作。
第二批由陆路赶往灾区的19人分队在黑龙江网通维护中心副总经理、救援队长裴显明的率领下,携带3套微波通信设备、2部海事卫星电话、2部单边带电台、4台2.5千瓦发电机等应急通信设备,驱车赶赴灾区。
为把途中时间缩到最短,从陆路挺进的救援队不间断行车,昼夜兼程赶往距离黑龙江省3200公里的重灾区四川广元市。
一路上队员轮流驾驶,两天多没有吃过一口热饭、热菜,从祖国的最北端横跨7个省、2个直辖市,经过50多个小时的艰苦跋涉,终于在5月15日下午5点,比规定时间提前14个小时到达抗震救灾前沿广元市,成为第一个到达灾区的网通救援队。
广元市网通总经理望着仿佛从天而降的应急通信小分队队员,握着裴显明队长的手,像见到了亲人一样激动得几乎说不出话来,“你们来得太及时了,没想到你们距离四川最远,却来得最快。
”临危不惧架天网进入重灾区广元市仅1个小时,黑龙江网通救援队员顾不上休息即与先期乘飞机抵达的抗震救灾通信保障队伍集结,开始架设天网,打通了条条通信命脉。
广元市所辖的青川县,是此次地震重灾区之一,而关庄镇、红光乡和附近几个乡则是青川县的重灾区。
进入关庄镇、红光乡有两条道路,青川――红光、关庄的公路在地震中被严重损毁,而广元――关庄的县乡级公路,有40公里的路段已是千疮百孔,可它却是进入关庄镇、红光乡等地震重灾区的惟一通道。
5月17日上午9点45分,黑龙江网通应急通信小分队进入了该路段。
山体滑坡落下的巨石以及被巨石砸毁的汽车让人触目惊心,险象环生的公路随时可能塌陷或落下巨石,但应急通信小分队的队员奋勇向前,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平安抵达关庄镇。
抵达关庄镇后,小分队立即将一部海事卫星电话调通并安放在广元市抗震前线指挥部。
提起开通的电话,看见这支从祖国最北端赶来的抗震救灾应急通信救援队,一丝泪光闪动在面容疲惫、嗓音嘶哑的广元市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指挥长、广元市军分区司令员王太平大校的眼中。
6小时内,通过这部电话,指挥部的民政、电力、公安、交通等部门拨打出近70个电话。
14时,应急通信小分队继续向红光乡进发。
红光乡距关庄镇15华里,当时的形势是,公路完全阻断,进入红光乡的惟一通道就是一条翻越一座海拔近千米、只有一尺宽、下面即是万丈悬崖的高山小路。
在3名解放军战士和5名民工的帮助下,应急通信小分队迎着向后方撤退的人流,身背设备,艰难前行。
16时30分,平安抵达红光乡。
没顾得上喘息,应急通信小分队队员立刻架设天线,调通设备,并将带有奥运标识的中国网通旗帜插在了红光乡的土地上。
当红光乡乡长拨通了青川县抗震指挥部的电话时,激动得泪水夺眶而出……至此,中国网通为这个拥有5000人口、与外界失去联系长达6天的“通信孤岛”红光乡,架起了传递信息的桥梁。
闻讯赶来的当地群众立刻排起了长龙,哽咽着向亲人拨打电话报平安。
5月18日,关庄镇抗震救灾指挥部水情组相关负责人找到黑龙江网通救援队请求通信支援。
当时青竹江上游在地震中形成了10多个堰塞湖,积水量已超过两千万立方米,对下游构成极大威胁,必须不间断地向上级主管部门通报水情。
得知情况后,黑龙江网通救援队队员闵东松、丁萌民穿过废墟跑步来到镇外山坡上的水情观测站,架天线、调设备,迅速开通了第二个应急通信点。
5月20日19时,关庄镇普降大雨,余震不断,面临着山体滑坡、洪水泛滥的危险。
一旦青竹江上游的堰塞湖决堤,将直接危及几万名人民群众、上万名解放军官兵的生命安全,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正在值班的救援队员闵东松、丁萌民马上加入到水情组的工作之中,一组组电话号码经他们的双手,转换成一道道电波,穿越暴雨滂沱的夜空,将水位变化情况及时、准确地传递到了指挥部门。
与此同时,留守在广元市的救援队员与驻守在关庄镇和红光乡的队员一样,也是冒死奋战在抢修通信、保通信的一线上。
5月17日,应急通信小分队7名队员来到位于广元市中新商城建设基站,位置安排在中新商城11层。
由于地震电梯已无法使用,所有装机设备、材料都要靠人背肩扛运到现场。
为了抢时间、赶速度,队员们不惧余震,踏着摇摇欲坠的楼板,仅用两天时间就完成了基站安装和天线调测任务。
5月19日,应急通信小分队12名队员一鼓作气,又来到距广元市70公里的旺苍县工商银行大楼,安装第二座基站。
他们手抬肩扛材料、设备,往返于地面与15层楼之间,经过一天的紧张工作,恢复了无线网络。
排忧解难爱相连在关庄镇灾区工作的救援队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尽最大努力帮助灾区群众渡过难关。
在灾区,黑龙江网通救援队自发在广元市第一募捐点为灾区率先捐款4600元,对于灾区的通信需求也做到有求必应。
5月19日,一位灾区妇女怀抱婴儿,要找在外地打工的丈夫。
救援队立刻把她领到应急通信点,几经周折,终于使夫妻二人在电话中“相见”。
南方某报在灾区采访的记者因手机没有信号,无法与报社取得联系,情急之下跑到通信站求助,通过海事卫星电话口头将新闻稿传回了报社……另外,由于当地供电没有恢复,为了给当地灾民生活提供便利,应急通信小分队购买了大容量电源插排,用发电机为灾区群众的手机、电筒等充电,每天都要工作到晚上10点多才能休息。
爱心捐款送真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就在前方救灾保障通信工作紧张有序开展的同时,黑龙江网通在全省网通干部员工中开展了向地震灾区捐款活动,感人至深的故事层出不穷:不顾治疗孩子白血病的医药费尚无着落,却拿出100元捐给灾区人民;家中母亲年迈、孩子年幼、爱人没有工作,月收入也只有800元,却捐款200元;不顾自己身患疾病,主动捐款1000元……截至5月16日,黑龙江网通所属各地市、县(市)分公司及部分改制企业员工累计捐款额达到167.53万元。
广大员工积极为灾区捐款,身为党员干部当然不能落后。
5月18日,黑龙江网通广大党员积极响应中组部号召,继前期参加支援灾区的捐款后,自愿交纳“特殊党费”。
初步统计,10天时间内,黑龙江网通5464名党员共交纳“特殊党费”983255元。
至此,黑龙江网通捐款累计达到了265万余元。
真情永在心相印5月30日14时,圆满完成四川灾区抗震应急保障任务的黑龙江网通救援队风尘仆仆载誉而归。
在哈尔滨机场路零公里处,救援队员受到了省公司副总经理岳成有等相关领导的热烈欢迎,手捧鲜花,救援队员感慨万千……“你们辛苦了!”16时,在迎接“抗震救灾保障分队凯旋座谈会”上,省公司总经理段旭东极其质朴的一句话表达了省公司党组和全体员工对抗震救灾勇士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慰问。
四川灾区人民将永远铭记――黑龙江网通抗震救灾救援队紧急行动,接到指令后不到3小时即整装急速出发,他们历尽千难万险,成为第一个抵达重灾区广元市的网通救援队;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他们为广元市建立了第一个应急通信站,并冒死爬上十几层的危楼完成了广元市和旺苍县两个大灵通基站的装机任务;又是他们第一个进驻青川县关庄镇和红光乡,打通通信孤岛,为军地两个指挥部、监测堰塞湖水情组和灾区群众提供应急通信服务。
黑龙江网通人也不会忘记救援队员张洪亮冒着6级余震,毫不犹豫地抱起海事卫星电话保护设备;胡立新身患痢疾,却瞒着众人与战友马广勋在关庄镇前线连续值守48个小时;具有近30年工龄的无线通信专家卢涛和年过五旬的油机员羿宗元驻守关庄镇,以娴熟的技艺排除多次设备障碍;于德斌、王恩东、郑凯等队员连夜赶赴绵阳市安县雎水镇和广元市青川县沙洲镇为当地安装、调测VSAT小型卫星地球站设备;队长裴显明将身上仅剩的2000元钱全部投到募捐箱中……一幕幕场景令人动容。
真情永在,血浓于水。
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为了保障灾区通信畅通,让灾区同胞早日与外界取得联系,黑龙江网通按照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和要求紧急驰援,勇往直前,用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诠释了黑龙江网通人的使命、责任和情怀。
为了让灾区同胞重建家园,黑龙江网通全体员工胸怀大爱、无私捐助、慷慨解囊,用一颗颗赤诚的心点亮希望,书写了南北两地网通人共同抗震救灾的一曲大爱无疆的颂歌。
【相关专题】抗震保通信国脉系平安(通讯员王雅彬本报记者陈岩詹宇中国网友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