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分项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钢筋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钢筋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对建筑物的结构和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钢筋工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果不及时预防和解决,会对建筑物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钢筋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1. 材料质量问题钢筋工程中常见的一个质量问题是材料不合格。
这可能是由于厂家使用了低质量的钢材或者材料加工不规范所导致。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施工单位应在采购钢筋时选择信誉良好的厂家,并要求其提供合格证书。
同时,施工前还应进行质量抽查,确保采购到的钢筋符合标准要求。
2. 钢筋连接质量问题在钢筋工程中,钢筋连接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常见的钢筋连接问题包括焊接接头、搭接接头、机械连接等连接方式存在质量问题。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施工单位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连接操作,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
对于焊接接头,应确保焊缝牢固,无明显裂缝和气孔;对于机械连接,应检查紧固件是否牢固可靠。
3. 钢筋布置质量问题正确的钢筋布置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力学性能至关重要。
钢筋布置的质量问题包括钢筋跨中偏移、钢筋间距不均匀等。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施工单位应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钢筋布置方案,并进行必要的标志和示范。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督,保证钢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正确布置。
4. 钢筋锈蚀问题钢筋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发生锈蚀,导致施工质量问题。
为了预防钢筋锈蚀,施工单位应合理选择施工时间,避免在雨季进行施工。
在施工完成后,还应对钢筋进行防锈处理,如喷涂防锈剂等。
此外,对于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下的建筑物,应定期检查和维修钢筋,防止锈蚀加剧。
5. 钢筋弯曲、断裂问题钢筋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容易发生弯曲、断裂现象,从而影响了其使用性能。
为了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施工单位应在搬运、储存和加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例如,在运输过程中要避免重物压到钢筋,同时加工前要对钢筋进行检查,排除已经发生弯曲或断裂的钢筋。
钢筋工程施工现场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钢筋工程常见质量通病一、原材料:(一)材质检验与保管不符合要求(二)钢筋锈蚀与污染二、钢筋加工:1、规格出错;2、下料长度不够;3、箍筋尺寸不对,弯钩度数不对,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够;4、弯钩长度达不到锚固要求;5、套筒连接的螺纹长度不够;6、马凳高度不够;7、对复杂节点未综合空间相交叉的关系放样;8、尺寸、角度差、不直不顺、弯点不准,弯钩偏短;9、不同等级钢筋及进口钢筋,不注意不同弯曲成型半径要求;10、运输堆放时变形未作修正。
三、钢筋绑扎与安装通病1、主筋偏位、间距不规范;2、主筋保护层厚度不够。
或保护层过厚;3、主筋搭接位置不对,搭接长度不够,搭接区段内的搭接率超标;4、焊接不规范,搭接焊长度不够;5、主筋规格、型号不对,或小或强度等级不够;6、梁柱的加密区长度不够;7、悬挑钢筋锚固长度不够,悬挑筋的方向不对;8、加弯曲钢筋的地方未加,梁侧需加加附加加密箍的未加;9、梁腰筋未置,梁抗扭腰筋锚固长度不对;10、梁柱节点处柱箍筋未置;11、剪力墙与结构梁或暗梁交汇处未置剪力墙水平筋;12、多排筋的排距不正确;13、板负筋未满扎并成八字扣;14、同截面尺寸的相交梁柱,梁主筋未弯入柱,导致梁有效截面尺寸变小;15、柱筋入承台等基础时未弯曲,在基础中的柱筋未置箍筋;16、梁柱筋搭接接头处箍筋未加密;17、钢筋锚固不符合规范要求:18、主筋未绑扎到位(四角主筋不贴箍筋角,中间主筋不贴箍筋)19、主筋位置放反(受拉受压颠倒,特别主意悬挑梁、板);20、不设定位箍筋,主筋跑位严重;21、钢筋绑扎花扣、缺扣、松扣不符合规范要求;22、箍筋间距不匀,绑扎不牢,不贴主筋;23、柱主筋的弯钩和板主筋弯钩朝向不对;24、钢筋接头不错开;25、钢筋保护层厚度不符合要求;26、有焊接要求的钢筋未做焊接试验;27、焊工无特种作业人员岗位证书,或焊工不符合施焊条件;28、未按规范规定在现场截取试件做试验。
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识别与处理思路钢筋工程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其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然而,在钢筋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识别与处理思路。
一、钢筋数量与位置错误在钢筋工程中,钢筋的数量和位置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数量不足或位置错误,将直接影响到钢筋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的稳定性。
因此,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非常重要。
1. 识别思路:仔细阅读施工图纸,对比实际施工情况,确保钢筋的数量和位置与设计要求一致。
同时,可以借助专业的测量工具进行实地测量,以确保钢筋的准确性。
2. 处理思路:如果发现钢筋数量不足或位置错误,应立即停工并与设计师和工程负责人进行沟通。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拆除错误的钢筋并重新安装正确的位置,或者增加缺少的钢筋以满足设计要求。
二、钢筋连接不牢固钢筋连接的牢固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如果连接不牢固,将导致钢筋之间的松动和脱落,从而影响结构的承载能力。
1. 识别思路:通过目视检查或敲击钢筋,观察连接部位是否存在松动或异响。
同时,可以使用金属探测仪等专业工具,检测钢筋连接的牢固性。
2. 处理思路:如果发现钢筋连接不牢固,应立即停工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重新连接钢筋,使用专业的连接材料进行固定,或者增加钢筋连接的密度以提高牢固性。
三、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钢筋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钢筋锈蚀会导致钢筋的强度下降和断裂,从而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1. 识别思路:通过目视检查或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观察钢筋表面是否存在锈蚀迹象。
同时,可以进行钢筋取样并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钢筋的锈蚀程度。
2. 处理思路:如果发现钢筋存在锈蚀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可以选择清除锈蚀部分并进行防锈处理,或者更换受损的钢筋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四、钢筋质量不达标钢筋质量不达标是造成钢筋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钢筋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探讨钢筋施工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本文将从十二个方面探讨钢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案,以期提高工程质量。
1. 钢筋损坏问题: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钢筋可能会发生损坏。
比如,运输、搬运过程中的碰撞,或者施工过程中使用不当造成划伤、折断等问题。
解决方案:加强钢筋保护。
可以采用塑料薄膜包裹,或者添加防护罩,避免运输、搬运中的碰撞。
在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避免划伤、折断等问题的发生。
2. 钢筋连接不牢固问题:钢筋连接不牢固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解决方案:加强焊接或扣压连接。
在进行钢筋焊接时,需要保证焊接质量,避免焊接不牢固。
扣压连接时,应采用专用工具,确保连接牢固。
3. 钢筋布置不合理问题:钢筋布置不合理会导致结构强度不足、抗震性能下降等问题。
解决方案: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布置钢筋。
施工前应仔细研究施工图纸,了解钢筋的布置要求,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施工。
要注意钢筋的间距、层间连接等问题,确保布置合理。
4. 钢筋长度超差问题:钢筋长度超差会导致钢筋连接不牢固,结构强度不足等问题。
解决方案:严格按照设计长度加工和安装钢筋。
在施工前,要对钢筋进行准确测量,确保长度符合设计要求。
在加工和安装过程中,要进行严格检查,避免长度超差。
5. 钢筋锈蚀问题:钢筋在长期受潮、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发生锈蚀,降低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解决方案:加强钢筋防腐处理。
在施工前,要对钢筋进行防腐处理,例如涂刷防锈涂料等。
合理的防水工程和保温措施也有助于减少钢筋的锈蚀。
6. 钢筋错位问题:钢筋错位会导致结构变形、强度不符合要求等问题。
解决方案: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安装钢筋。
施工前,要对设计图纸进行详细研究,了解钢筋的位置和排列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监控,避免错位问题的发生。
7. 钢筋保护层不足问题:钢筋保护层不足会使钢筋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潮、锈蚀,影响结构安全性。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引言钢筋工程是建筑领域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钢筋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探讨钢筋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以促进钢筋工程的质量提升。
一、钢筋腐蚀钢筋腐蚀是钢筋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腐蚀会导致钢筋断裂,降低其承载能力和延性,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结构安全性。
钢筋腐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环境因素:如潮湿的气候、大气中的盐雾等。
2.材料质量:钢筋表面的脏物、尘土以及包装不严密等。
3.施工工艺:如混凝土覆盖层厚度不达标、接头处处理不当等。
为解决钢筋腐蚀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选用防腐蚀钢筋:这类钢筋表面采用特殊的镀层或覆盖层,能够抵抗腐蚀的侵蚀。
•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做好封闭保护,保持施工现场的干燥、清洁,避免水泥浆液渗入。
•增加混凝土覆盖层厚度:合理增加混凝土覆盖层的厚度,以增加钢筋的防腐蚀性能。
二、钢筋连接不牢固钢筋连接不牢固是导致钢筋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连接不牢固会导致钢筋的脱位和错位,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结构安全性。
导致钢筋连接不牢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连接头处理不当:连接头没有处理好焊接、穿孔、固定等工艺,导致连接不牢固。
2.钢筋质量不合格:钢筋的质量不达标,如强度不足、弯曲度大等。
3.施工工艺不规范:施工过程中未按照设计要求执行,如连接头的处理不符合规范、连接处的脱模时间不合理等。
为解决钢筋连接不牢固问题,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提高施工工艺质量: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连接处理,确保焊接、穿孔和固定等工艺操作的规范性和质量。
•严格控制钢筋质量:选用质量可靠的钢筋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验收。
•加强施工过程管理:监控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提前发现并纠正连接不牢固的问题。
三、钢筋错位钢筋错位是钢筋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钢筋错位会导致结构破坏和失稳,严重影响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5篇)第一篇: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钢筋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家转发并收藏吧!一、钢筋原材1、钢筋表面出现黄色浮锈,严重转为红色,日久后变成暗褐色,甚至发生鱼鳞片剥落现象。
图片原因保管不良,受到雨雪侵蚀,存放期长,仓库环境潮湿,通风不良。
防治措施1、钢筋原料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保持地面干燥,钢筋不得直接堆放在地上,场地四周要有排水措施,堆放期尽量缩短。
淡黄色轻微浮锈不必处理。
2、红褐色锈斑的清除可用手工钢刷清除,尽可能采用机械方法,对于锈蚀严重,发生锈皮剥落现象的应研究是否降级使用或不用。
2、钢筋品种、等级混杂,直径大小不同的钢筋堆放在一起,难以分辨,影响使用。
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图片原因原材料仓库管理不当,制度不严;直径大小相近的,用目测有时分不清;技术证明资料未随钢筋实物同时交送仓库。
防治措施1、原材料堆放,和加工后的半成品均应注明材质和规格。
2、下料加工前应认真核对材质和规格,特别是二级钢和三级钢。
二、钢筋力学试验现象和问题钢筋原材料力学、接头实验不规范:钢筋材质单批号、数量和实验报告单上不符,工程部位不详细。
未能按规范要求中的数量批次进行力学实验。
1、原材防治措施拉伸试验每组2根长约500mm、350mm。
同一厂别,同一炉号、同一规格、同一交货状态,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盘圆钢筋试件取自不同盘、直条钢筋在任选的两根或两根以上截取)。
2、闪光焊接接头防治措施同一台班内由同一焊工完成的300个同级别、同直径钢筋焊接接头应作为一批。
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6个试件。
其中3根做拉伸试验长约500mm,冷弯试验2根长约350mm。
3、电弧焊接接头防治措施工程焊接条件: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
在现场条件下:每一至两层楼同接头形式、同钢筋级别300个接头为一验收批,不足300个接头也按一批计。
试件从成品中随机切取3个试件做拉伸试验。
钢筋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与处理方法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是起到支撑和加固作用的重要材料。
然而,由于一些原因,钢筋工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会增加修复和维护的成本。
本文将探讨钢筋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
1. 钢筋酸蚀钢筋酸蚀是指在大气中或者土壤中钢筋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导致钢筋产生腐蚀现象。
主要原因是钢筋表面的保护层受到破坏或者不完整,使得氧气和水分进入钢筋内部,从而引发腐蚀。
酸雨、高温高湿、工程设计不合理等因素都可能导致钢筋酸蚀。
处理方法:- 在工程设计中,应合理选择材料,如选用耐蚀性更高的钢筋。
- 加强施工和维护过程中的保护措施,如使用防腐涂料、增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 定期检查和维护工程,及时发现酸蚀问题并采取修复措施。
2. 钢筋锈蚀钢筋锈蚀是由于钢筋表面受到水分和氧气的侵蚀而产生的。
常见的原因有施工过程中钢筋暴露在空气中时间过长、浇筑混凝土时灌注不均匀、使用低质量的混凝土材料等。
处理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钢筋的暴露时间,避免钢筋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 在灌注混凝土时,应确保混凝土能充分渗透到钢筋周围,从而减少钢筋氧气接触。
- 加强混凝土材料的管理,选择质量可靠的材料。
3. 钢筋焊接质量问题在一些工程中,钢筋需要通过焊接来连接和加固。
然而,焊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焊接点强度不够、焊接接头缺陷等。
处理方法:- 建立焊接工艺规程,明确焊接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流程。
- 加强焊工培训,确保焊工具有一定的焊接技术和质量控制意识。
- 在焊接过程中,进行焊缝的检测和质量评估,及时发现并修复问题。
4. 钢筋连接不牢固钢筋的连接点是工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部分,因为连接点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常见的问题有连接点松动、连接点过度收缩等。
处理方法:- 加强连接点的施工质量管理,确保连接点的牢固性。
- 在连接点设计中,合理安排连接长度和连接方式,减少连接点产生过度收缩的可能性。
钢筋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解决思路钢筋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质量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工程质量,还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本文将介绍钢筋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
一、钢筋焊接问题在钢筋施工中,焊接是常见的连接方式。
然而,焊接质量问题却时常发生。
一方面,焊接接头强度不够,容易出现开裂、脱焊等情况;另一方面,焊接过程中可能出现温度过高、残余应力大等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首先,钢筋焊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进行,焊接工艺要科学合理。
其次,焊接现场要保持通风良好,防止烟尘对焊接质量的影响。
此外,焊接人员要熟悉焊接材料的性能特点,掌握焊接参数的合理选择。
二、钢筋锈蚀问题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湿度、氧气和酸碱等环境因素的侵蚀,导致锈蚀现象的出现。
钢筋锈蚀严重会降低钢筋的强度和粘结性能,进而影响整个工程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钢筋锈蚀问题,首先需要采取防腐措施。
在施工前,应对钢筋进行防锈处理,如喷涂防锈剂、涂刷防锈液等。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钢筋的通风、干燥和清洁,避免湿度高、雨水浸泡等情况的发生。
三、钢筋偏位问题钢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操作不当、模板支撑不稳等原因,往往会出现偏位现象。
这不仅影响了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还可能引发结构的不稳定。
为了解决钢筋偏位问题,施工方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并进行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巧。
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要定期检查、调整模板支撑系统,保证其稳定性。
四、钢筋间距问题钢筋的间距是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的重要参数。
过大或过小的钢筋间距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例如,钢筋间距过大,可能导致混凝土中存在空隙,影响强度和稳定性;而间距过小,则可能发生拥挤现象,增加施工难度。
为了解决钢筋间距问题,施工方应在施工前制定明确的钢筋间距标准,并确保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
同时,施工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及时对不合格的钢筋进行更换。
钢筋工程中常见质量问题的分析与整改钢筋工程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承担着增强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任务。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将给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因此,本文将从常见的钢筋工程质量问题入手,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整改的方法,以期为相关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不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是保护钢筋不被外界侵蚀和腐蚀的关键。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常常会出现保护层不足的情况。
这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1. 施工操作不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技术水平不高导致保护层厚度控制不准确。
2. 管理不到位: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对于保护层的验收和监督不严格。
3. 设计缺陷:设计图纸上的保护层厚度不合理。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方法:1. 强化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水平和质量要求意识。
2.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严格要求验收和监督工作,确保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控制。
3. 加强设计与施工的协调,确保设计图纸上的保护层厚度合理性。
二、钢筋之间连接不牢固钢筋之间的连接是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的重要环节。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常常会出现连接不牢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原因:1. 焊接质量不过关:钢筋的焊接质量直接影响连接的牢固程度。
2. 接头设计不合理:接头设计不均匀或者不符合工程要求,导致连接不稳固。
3. 施工质量不过关:施工人员在连接施工过程中存在疏漏或者操作不当。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方法:1. 强化焊接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焊接质量。
2. 优化接头设计,确保连接稳固可靠。
3. 加强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和监督,确保连接施工的规范与要求。
三、钢筋混凝土缺陷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缺陷,如气孔、夹杂物等。
这些缺陷严重影响着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造成钢筋混凝土缺陷的主要原因有:1. 施工工艺不当:施工工艺参数的设置不合理或施工方法不正确,导致缺陷产生。
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常见的质量问题识别与处理思路与方法钢筋工程是建筑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质量问题的发生可能会对整个工程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在钢筋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中,质量问题的识别与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钢筋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识别与处理思路与方法。
一、钢筋质量问题的识别钢筋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钢筋的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设计要求。
在施工过程中,应仔细检查每根钢筋的尺寸和形状,确保其与设计图纸一致。
2. 钢筋的表面出现锈蚀或氧化。
钢筋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容易受到湿气和氧气的侵蚀,导致表面出现锈蚀。
应对这种情况进行及时处理,如清除锈蚀部分并进行防护。
3. 钢筋的弯曲度不满足要求。
钢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弯曲,但过大或过小的弯曲度都会影响其使用效果。
应通过测量和比对,确保钢筋的弯曲度符合要求。
4. 钢筋的连接不牢固。
钢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连接,如焊接或扎紧。
如果连接不牢固,会导致钢筋的脱落或断裂。
应加强对连接部位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牢固可靠。
二、钢筋质量问题的处理思路与方法一旦发现钢筋质量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处理思路与方法:1. 对于尺寸和形状不符合要求的钢筋,可以进行修整或更换。
修整可以通过切割或砂轮修整来实现,更换则需要重新采购符合要求的钢筋。
2. 针对锈蚀或氧化的钢筋,可以采取除锈和防护的方法。
除锈可以使用钢丝刷或砂纸等工具进行,防护则可以采用涂覆防锈剂或喷涂防腐漆等方式。
3. 针对弯曲度不满足要求的钢筋,可以进行修正或更换。
修正可以通过使用专用的弯曲器具来实现,更换则需要重新采购符合要求的钢筋。
4. 对于连接不牢固的钢筋,应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修复可以通过重新焊接或加固连接部位来实现,更换则需要重新采购符合要求的钢筋。
除了以上方法,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钢筋工程的质量:1.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要求。
钢筋分项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及控制对策
摘要:建筑工程中的钢筋分项工程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本文介绍了钢筋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从钢筋加工、钢筋绑扎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指出只有确保整个钢筋工程的质量,才能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关键词:钢筋质量问题处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the steel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is lift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key link,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steel quality control method, from steel processing, steel binding discussed, and points out that only insure the whole reinforced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durability of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Keywords: reinforced quality problem processing
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和使用推动着建筑业进人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但钢筋混凝土材料在建筑业中的龙头位置仍没有丝毫动摇。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作为结构的“筋骨”对结构的安全、耐久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现列钢筋工程常出现的质量问题,采取的处理措施简述如下,以期引起重视。
一、钢筋的锈蚀、污染问题
现场钢筋一般都是室外堆放,无防雨措施,甚至于乱堆乱放,遭操作人员任意踩踏,形成锈蚀;个别弃置时间过长的钢筋,锈蚀污染更为严重,有锈斑、锈片、裹泥、油污等现象。
这种钢筋用于结构中,势必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握裹力。
根据国家规范规定:严禁锈蚀污染的钢筋使用在工程上,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渍和铁锈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二、钢筋的位移问题
在混凝土结构中,主要是柱、墙内主筋的位移较为普通,其位移的允许值,规范规定为±5mm,但在实际施工中有些偏差较大,甚至于有的位移达40mm,加大了或减小了钢筋的保护层的厚度,严重影响结构件的承载力。
造成主筋位移的原因有:①箍筋绑扎不牢;②模板固定措施不力,或者未加垫块;③混凝土中的骨料挤压柱筋;④振动棒在振捣混凝土时接触了钢筋,使钢筋被振动错位;⑤上下两层放线误差而形成主筋位置不准等。
钢筋错位以后现场一般的处理方法是
用钢筋扳手急弯到位,但弯的比例不是梁柱处允许的1:6,往往达到1:0.5的超常比例,而使钢筋早期达到屈服强度,给工程带来严重的隐患,这种错误处理方法一定要坚决杜绝。
1、一般性的钢筋错位(柱纵筋错位小于40mm,同时不超过柱宽的10%)在梁柱浇筑完成经放线后才能发现,因此不宜采用上下柱变截面处的钢筋搭接方法;如在梁柱接头内,可采用1:6的平缓过渡,倾斜到位,以使其处于正常的承力传力状态。
还可使错位的柱筋平缓倾斜复位,再在该钢筋原位置加设一根相同规格、下端带直钩的钢筋,以增加锚固长度,然后在端部进行绑扎,直钩的锚固长度一般可取300~400mm,锚入柱或墙内。
2、柱内钢筋位移过大(柱纵筋错位大于40mm,同时超过柱宽的10%),严重削弱有效断面,影响柱的承载力,须将梁柱接头处的混凝土局部凿出一定深度,露出原错位钢筋,出楼地面前错位筋应平缓倾斜正常,再在正确的位置重新绑一根同规格的钢筋,两端弯折,和原钢筋焊接,焊完后,将焊药皮处理干净,然后将凿开的孔洞用高一级强度的混凝土填满捣实,并在混凝土中参加适量的膨胀剂。
还有一种效果较好的处理方法是将错位钢筋按1:6扶正,扶正区另外增设同规格的钢筋,按正确的位置在混凝土上钻250mm深的孔,将钢筋下端植入,用高强度的膨胀水泥砂浆灌注密实,上端与原错位扶正后的钢筋相互焊接,焊接长度为5d双面焊,并在扶正区适当的增加箍筋。
三、钢筋的保护层问题
钢筋的保护层关系到构件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保护层减小,影响构件的耐久性,保护层增大,对压弯构件无形中减小了其有效高度,削弱了承载能力。
所以必须严格的按照规范规定,控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不规范的主要原因是,①未认真设置钢筋垫块;②主筋的移位;③在制作箍筋时,其内径尺寸偏小,无形中增大了保护层,缩小了构件的有效断面。
所以不但要求按图纸和规范制配箍筋,保证主筋的正确位置,而且要设置混凝土垫块,如果钢筋重量大,可增大垫块的面积,提高垫块混凝土强度,或增加垫块的数量;决不允许以短钢筋头代替混凝土垫块。
在主体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中,经常发现板底露筋相当严重,有的板底钢筋下的混凝土仅为厚1mm,钢筋隐约可见;有的板底筋下的混凝土不密实,蜂窝夹渣。
在墙柱上下层施工缝处,由于钢筋骨架错位,将错位钢筋弯折加以调整,上层模板在施工缝处紧贴钢筋,造成施工缝处露筋。
这些现象比较普通,应采用结构修补的措施;具体的做法是剔除松散的混凝土,清洁钢筋表面的锈渍,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浇水湿润或者草袋养护,喷射高一级强度的细石混凝土或砂浆,必要时还应在细石混凝土或砂浆中掺入一定量的膨胀剂和结构胶。
因此,决不允许以抹灰层代替保护层,不能仅仅采用简单的抹灰来封闭露筋部位,必须做好结构处理后再做抹灰,以保证结构工程质量。
四、钢筋间距不符合规范规定
在梁柱节点区,柱、梁的上下纵筋集中在同一位置,非常密集,其间距达不到规范规定的25mm的最小要求,削弱了混凝土的握裹层,容易产生劈裂,影响
构件的承载力。
所以在配制钢筋时,应考虑相互错开的问题。
框架梁或连续梁中间层的端节点处,柱、梁的上下钢筋的弯折部分,都集中在柱外侧25mm处,非常拥挤,钢筋之间密无间距,违反规范的规定。
假若框架梁、柱的纵筋均为25的钢筋,柱的外纵筋应在柱外侧25mm处;梁的下部纵筋伸进柱内的锚固长度为L aE,仅平直段部分满足不了L aE,应在柱外侧面保护层75mm处弯折,避开柱筋弯折长度不限,使伸入柱内水平长度和弯折长度之和达到L aE,即上,则L aE =35d,0.45 L aE=16d,弯折长度不小于15d;若柱断面较大,右在大于0.45 L aE 的范围调整水平长度,和下部的弯起筋错开。
总之,要保证受力钢筋的间距,必须在配筋过程中引起重视。
五、结束语
众所周知,钢筋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是我们建筑行业中难以攻克的一大难题,因为它与人的因素、管理因素等有很大关系,关键是管理阶层的重视层度,乃至整个行业的重视层度。
让我们共同协手,为消除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通病,提高工程质量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