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教案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05.50 KB
- 文档页数:17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学总结六年级孩子功课紧,平时孩子们外界知识了解少,对海西的人文地理,文化知识更是了解甚少,因此,教学地方这一科时,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结合海西实际,使学生了解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现状况,区域文化特质等,使学生学好地方课程。
而地方课程真实而又亲切,总是以家乡的东西,深深地吸引着他们,让他们学得有兴趣,学得有热情。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海西家园以本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区域文化物质等为主要内容,编制结构采用主题方式展开,强调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探讨区域文化独特精神气质的形成。
本学年六年级主要是强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下知识点:(一)绿色家园认识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认识我省点典型的绿色环境特点,进而去探究身边的植物,关注身边的森林资源。
(二)蓝色海西注重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以我们生活居住的海洋环境作为切入点,追溯悠久的海洋的文明历史,追寻海上经济贸易传统,描绘当代海洋生态经济,关注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开发,最后进入到对海洋文明的赞美和讴歌。
(三)人文海西福建地处东南边陲,在历史上经历了由边缘进而中心的过程。
从先秦的百越之地,历经唐宋的开发,元明清的蓬勃发展,到近现代厚积薄发,成为中国近现代文明的发轫地之一。
这一历史背景为当前“海西”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
在这一专题的设计中,继续追思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名人,重点塑造了八闽历史上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的精神群像,旨在以先贤们的事迹感染当下的孩子们,从而使他们从小培养文明的自信,树立远大的理想志向,将来投入到国家建设的洪流中,充分发挥“海西”建设的精神主体性。
(四).五缘海西许多台湾台胞祖籍均可以追溯到福建。
闽籍移民到台湾后筚路蓝缕,为台湾的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血浓于水,血脉相连。
血缘是闽台关系的纽带。
以“海峡女神妈祖”开篇,从精神血脉的角度,描绘闽台精神信仰图谱。
六年级下册海西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下册海西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海西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等基本情况。
2. 学生能够掌握描述海西地区的词汇和句型,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培养对海西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加对地理知识的探索欲望。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准确描述海西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3. 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培养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教学准备:1. 大屏幕或投影仪。
2. 海西地区的地图和图片。
3. 学生练习册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大屏幕或投影仪展示一幅海西地区的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海西地区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思考海西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
二、讲解(15分钟)1. 利用图片和地图,向学生介绍海西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等基本情况。
2. 教师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让学生对海西地区的特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 教师提供词汇和句型的解释,并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表达。
三、练习(20分钟)1. 学生个别或小组活动,利用学生练习册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之间进行对话练习,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描述海西地区的特点。
3. 教师巡回指导和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法错误。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海西地区的自然资源如何影响当地的经济和人们的生活。
2. 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
3. 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海西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海西家园教案教案标题:海西家园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海西家园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对家园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海西家园的历史和文化。
3. 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和保护措施。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海西家园的美丽景色,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海西家园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特点?第二步: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包括地理坐标、气候、地貌等。
2. 讲解海西家园的历史和文化,包括历史名人、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等。
第三步:阅读理解(20分钟)1. 分发海西家园的相关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关键信息,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四步:思维拓展(15分钟)1.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怎样设计海西家园的旅游景点?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第五步:合作实践(2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海西家园的旅游景点。
2. 学生们需要合作完成景点的名称、特点、景点图、宣传口号等。
3. 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并进行评选。
第六步:总结回顾(5分钟)1. 让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你们对海西家园有了什么新的了解?你们对家园的保护有什么想法?教学评估:1.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通过回答问题和小组设计的质量来评价。
2.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通过思维拓展和小组合作实践来评价。
3. 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可以通过小组设计和展示的过程来评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亲身体验海西家园的美丽景色和独特文化。
2. 组织学生参加海西家园的保护活动,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案教案标题:六年级海西家园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并运用英语单词和短语,包括家庭成员、家居环境等;2. 能够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3.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学习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2. 学习描述家居环境的英文表达;3. 听力和口语训练。
教学难点:1. 运用所学知识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听力和口语训练。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学生教材和练习册;3. 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家庭成员的图片,并询问学生他们认识的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
- 引导学生回忆并复习之前学过的家庭成员的单词。
Step 2: 学习家庭成员的英文表达(10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并教授相关的英文表达,如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etc.- 跟读和模仿练习,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这些单词的发音和拼写。
Step 3: 学习描述家居环境的英文表达(15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家居环境的图片,并教授相关的英文表达,如living room, bedroom, kitchen, bathroom, etc.- 跟读和模仿练习,确保学生正确掌握这些单词的发音和拼写。
Step 4: 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15分钟)- 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其他组员进行评价和提问。
- 鼓励学生使用所学的单词和短语进行描述,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Step 5: 听力和口语训练(15分钟)- 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关于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的对话或短文,要求学生听并回答相关问题。
-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对话中的情景,练习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
Step 6: 小结和延伸(5分钟)- 总结所学内容,并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英语的重要性。
第一单元绿色海西武夷山水双世遗教学设计一:图片展示与解说结合教学教材分析:《武夷山水双世遗》内容丰富,可讲的知识很多,水色山像、雾形云影、摩崖石刻、珍奇物种,悠久历史、奇特地理、美丽传说、历代名家及当代建设的成就,有如夜空的星星,点点灿烂、无可穷尽。
我们只能带着学生用管仲窥豹法,通过一扇窗口去了解美丽神奇的武夷山水。
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简单介绍武夷山水的一些风景名胜,文人古迹和一些美丽的传说。
2、通过欣赏“三十六峰、九十九岩,九曲十八弯”代表处等美景,激发学生因自己生活在这福天福地里的自豪感,诱导出学生对风景名胜的向往之情,产生游览观光、亲临其境的欲望。
3、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能简单介绍一两处奇峰或秀水,在讲述中体现出自己的自豪感或向往之情;或是了解“仙舟”等古迹,能说说“仙舟”的神奇。
教具准备:武夷山丹岩全景图,大王峰与玉女峰等岩峰及九曲溪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一、从武夷的奇山导入教学老师想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同学到过武夷山,到过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游览后的体会。
然后导入,出示山峰全景图。
讲解:不知道大自然是怎样的一种造化,把武夷山塑造的这样神奇、多姿,武夷山的自然天成难道是岁月老人眷顾的结果吗,带着对这片山水的憧憬与好奇我们走进了武夷山。
今天我们看到的武夷山奇特秀丽的自然山水,是四亿年地质变化的结果,我们的书上是怎么说的,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课本的第二自然段。
让学生自豪地、大声地朗读。
谁能告诉大家,这片美丽而神奇的景色在我们福建省的哪个位置。
可以翻开第二页的地图说一说。
武夷山有36奇峰,同学们能说出几座呢?当学生说出一些后,教师再补充一些,不必都说全。
二、认识几座奇妙的岩峰,单列放大图。
出示时师做简单讲解天游峰,号称“武夷第一胜地”,海拔410米,峭壁千寻、高拔群峰之上,常有云雾缭绕。
每当雨后乍晴,晨曦初露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
小学海西家园《2世界遗产丹霞美》教案及反思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世界遗产丹霞美的背景和特点。
2.学习用正确的方式欣赏和保护丹霞美。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1.让学生理解世界遗产的意义。
2.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欣赏和保护丹霞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PPT或图片展示丹霞美的照片和信息•小组讨论的工具和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30分钟):1.引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PPT展示丹霞美的风景,引导学生猜测这是哪个地方,以及丹霞美有什么特点。
2.学习(15分钟):教师介绍丹霞美的背景和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貌特点、文化遗产等。
可以用PPT或图片展示来辅助讲解。
3.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让学生讨论一下丹霞美为什么能被列为世界遗产,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
第二课时(30分钟):1.复习(5分钟):教师向学生复习上节课学到的丹霞美的背景和特点。
2.学习(15分钟):教师给学生发放丹霞美的照片,并让他们用自己的话描述照片中的景象和感受。
3.实践(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欣赏丹霞美,鼓励他们用画画、写诗等方式表达对丹霞美的感受。
第三课时(30分钟):1.收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收集有关丹霞美的资料,如图片、视频、文献等,要求学生找出丹霞美的特点和美丽之处,并写成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来。
2.展示(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分享自己对丹霞美的认识和感受。
3.反思(10分钟):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丹霞美,制定一些可行的保护计划,并向全班汇报自己的想法和计划。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丹霞美,并且知道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和保护丹霞美的方式。
整个教学过程通过讲解、实践和小组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学生通过户外写生和资料收集等活动,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调研能力。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关心和热爱大自然,培养学生的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
2. 学生准备:教材、作业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张海西家园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海西家园的好奇心。
2. 学习新课(30分钟)(1)呈现信息: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相关信息。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和文字,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
(2)讲解重点:重点讲解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生态环境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
(3)互动探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深入了解海西家园的特点。
比如,为什么海西家园的气候温和湿润?为什么海西家园的生态环境良好?(4)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合作完成一些与海西家园相关的任务,比如制作海西家园的地图、写一篇关于海西家园的介绍等。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拓展延伸(10分钟)(1)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实地考察,到海西家园进行观察和体验。
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海西家园的特点。
(2)课外拓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途径,进一步了解海西家园的相关知识,并写一篇小结或心得体会。
4. 总结归纳(5分钟)通过让学生总结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加深他们对海西家园的理解和记忆。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教案绿色海西——1、世界公园丹霞美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已建立了许多世界地质公园。
2、了解“中国丹霞”组成,知道“南方悬空寺”的构筑特点,千年古城的泰宁和大金湖景观。
教学重点:知道建立“世界地质公园”的目的是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课题。
1、自学课文并想一想:A、泰宁这座神奇的城市在哪里?B、泰宁地质遗迹是怎样形成的?“南方悬空寺”构筑有什么特点?大金湖景观怎样?2、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3、教师总结反馈。
二、自学“南方悬空寺”的部分。
三、学习“相关键接”的部分——《中国丹霞》。
四、师生共同完成练习题:“说一说”和“查查”。
五、总结全文。
2、人间仙境桃源洞教学目标:1、了解永安桃花园“一线天”的奇观,了解徐霞客说的话。
2、了解我国奇特的溶洞。
教学重点:知道桃源洞景观的特点和天鹅洞内景。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内容。
1、学生自学课文内容并想一想:桃源洞位于哪里?它有什么景观的特点?它的建筑特点怎样?为什么说桃源洞是人间仙境呢?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3、教师反馈交流讨论的情况。
二、完成“阅读加洞站”——《鳞隐石林》。
三、学习《宁化天鹅洞》。
四、共同完成“查一查”部分。
五、总结全文3、天下奇景白水洋教学目标:1、了解白水洋独特的景观。
2、知道天下奇景的白水洋由三洋组成的,并知道这三羊的景观。
教学重点:知道天下奇景的白水洋的景观——上、中、下。
教学过程:一、师谈话导入课题。
1、学生自学课文,想一想:白水洋那独特奇绝的景观是怎样形成的?它由几洋组成的?每一洋有什么景观?2、学生交流讨论。
3、师讨论反馈。
二、介绍《神奇的地质景观》。
三、介绍《宁德地质公园》。
四、完成练习题:“说一说”和“小调查”。
五、总结全文。
4、东南屋脊黄岗山教学目标:1、知道黄岗山是我国大陆东南第一高峰,也是武夷山脉的主峰,是九曲清溪的源泉头。
2、了解黄岗山是“东南屋脊”,站在“屋脊”就是站在福建和江西两省的边界上。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海西家园》是一套让我们认识自己家乡自然、社会、文化、科技等内容的地方课程教科书。
家乡的天空和大地、山水和草本、风景和人物,都是我们成长的伙伴。
让我们了解福建,爱我“海西”,继续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二、教材分析: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形成了一系列富有时代性和地域性的特色专题。
“绿色海西”主要体现良好的绿色生态环境。
“蓝色海西”注重追寻丰富的海洋文明传统。
“人文海西”旨在呈现福建精彩的文明进程。
“红色海西”追思革命先辈的创业艰难。
“科技海西”旨在了解科技传统,培养科学精神。
“五缘海西”立足福建,介绍闽台渊源。
三、学情分析:全班有学生32人,男17,女15人。
外来工7人,留守孩子1人。
现在的学生在安全、环境方面的认识较少,对于传统文化方面的认知就更少了。
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展这些专业课程。
四、教学目标:1、新时代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生存,人类的发展,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环保的重要性,掌握环保的简单知识,从小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资源意识。
2、要让学生在交通、校内外活动、消防、疾病预防等方面确实引起高度重视,杜绝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教给学生必要的各方面的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和交通安全责任感,确保学生的安全3、通过感知传统文化感悟民族精神。
在这门新的课程中,学生是主角,让学生阅读、大声诵读、翻译古文、诗歌欣赏……等一系列活动中,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用心感悟。
五、教学重难点以“海西”建设的时代精神为主线,以省情特色作为主要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福建,爱我“海西”,继续建设我们美丽的家园。
六、教学措施:1、教师吃透教材,精心备课。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自己设计,组织主持开展活动,发挥学生自主性,增长才干。
3、注重学生实践观察为主,认识事物,认识现象,发现掌握运用规律。
六年级海西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海西家园的相关知识,包括位置、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家乡的特点和优势,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海西家园的位置及特点介绍。
2. 海西家园的历史发展。
3. 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4. 海西家园的经济、文化及旅游资源。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海西家园的基本位置和特点,了解其历史发展和自然资源的利用。
2. 教学难点:分析家园的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家乡的照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家园的思考。
2. 介绍海西家园的位置和特点(15分钟)通过地图、幻灯片等形式介绍海西家园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等基本信息,让学生对家园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并引导学生思考家园的优势和特点。
3. 讲解海西家园的历史发展(20分钟)通过讲解家园的历史沿革和重要事件,让学生了解家园的发展过程和历史变迁,培养学生对家园的历史情感。
4. 探究海西家园的自然资源(20分钟)通过图片、实物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园的自然资源,如森林、水资源等,并就其利用情况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关注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5. 探究海西家园的经济、文化及旅游资源(30分钟)通过故事、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家园的经济、文化和旅游资源,并探讨其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6.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梳理所学内容,总结家园的特点和优势,并提出学生个人观点和建议,展示学生对家园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向往。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家乡照片或视频等情景化教学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创新思维能力。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
六年级下册海西家园科课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