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溶解快与慢教科版
- 格式:ppt
- 大小:440.00 KB
- 文档页数:14
溶解的快与慢【科学概念】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1.进行“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水的温度、液体是否被搅动”这三个因素影响溶解快慢的科学探究过程,即亲历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
2.进行“吃糖游戏比赛”加深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探究影响溶解快慢因素的乐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学会加快溶解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7片、冷水、热水教师准备:烧杯7个、筷子2支、维生素B2为每小组准备:烧杯4个、筷子2支、冷水、维生素B4片2【课时安排】1课时实验记录单小组_______ 我们小组打算研究___________。
(1.热水2.碾碎)教学反思本课的设计如下:从维生素B2生活实例导入,提问用什么方法加快维生素B2的溶解,引出本课的课题——溶解的快与慢,同时学生提出自己的推测。
教师以搅拌因素为例,详细演示此实验中的相同条件与不同条件,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每个小组自行从热水与碾碎中挑选一个因素设计与操作实验,得出发现。
最后全班进行吃糖游戏比赛,以此巩固加深搅拌、热水与碾碎都能加快溶解。
本人对这次课试教了3次,每次试教过后都会出现新的问题,所以教案修改了很多次,最后正式的调研课上完后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汇总如下:1.总体来说课的结构清晰明了;2.课堂设计采取“由扶到放”,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3.课堂中有效问题的提出:如实验前与实验中发出“看到什么现象,判断出药片先溶解?”的提问。
之前试教的时候,学生会出现无法判断出药片谁先谁后溶解的情况,我到正式上调研课的时候才把这些问题加上。
很明显,看到杯中的水先变黄,就判断出此杯中的药片先溶解。
加上这些有效提问后,学生的判断要正确很多;4.之前试教的时候有出现课堂纪律差、学生不受掌控的现象,我用了分发实验材料、奖励糖果等一些小技巧,以此来调控课堂,效果挺不错的;5.没有必要的问题不需要问,这样把问题切得太碎,感觉拖沓了些;6.教学语言可以再斟酌一下;7.实验仪器应该要规范,使用烧杯与玻璃棒。
溶解的快与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会溶解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以及混合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问题—假设—验证—证实”科学探究过程和控制单个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与同学合作进行研究活动,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通过对比实验,使学生理解加快溶解的方法【教学难点】对比实验过程中,各种变量与不变量的控制。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量杯一个,玻璃杯4只、搅拌棒1根、热水、冷水、。
小组准备:玻璃杯6只、搅拌棒1根、30毫升冷水、热水若干份、食盐6份、冰糖1份、记录纸1张。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导入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上科学课,我感到很高兴,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各个都非常聪明,而且喜欢动脑。
同学们请看,老师这里有30毫升凉水,1颗水果糖,想想如果我把这1颗水果糖放入水中,水果糖会怎样?(融化、溶解)板书:溶解同学们觉得水果糖溶解的速度如何?(很慢)不错,有慢就有快,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溶解的快与慢”补充板书。
二、实验验证,明白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了解对比实验的方法。
1、我们看,杯子里的水果糖溶解的很慢,现在老师想让水果糖溶解的快点,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学生回答:搅拌、加热水、弄碎。
老师伺机板书:搅拌、温度、颗粒大小)2、刚才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好的方法,这只是一个大胆的猜测,那么如何验证这些猜想是正确的呢?(通过实验)好,那我们今天就当一回小小科学家,亲自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一)以搅拌实验为例,探讨实验方法。
师:同学们请看书,那么做这个实验需要几个烧杯呢?师:为什么要用两个烧杯呢?(便于比较)师:不错,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对,这就是科学学科经常运用的一个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板书)大屏幕出示定义师: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对比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请看大屏幕搅拌实验的要求,找出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师: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出示(课件)相同条件:1.水量相同2.水温相同3盐量.相同4.同时加入不同条件: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师:找出了做对比实验的条件,我们就来实验,看结果与你们的猜想是否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