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数学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 格式:docx
- 大小:195.01 KB
- 文档页数:5
第二章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地点关系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地点关系一、平面1、平面及其表示2、平面的基天性质①公义 1:A lB llAB②公义 2:不共线的三点确立一个平面③公义 3:Pl 则 P lP二、点与面、直线地点关系1、 A1、点与平面有 2 种地点关系2、 B2、点与直线有1、 A l2 种地点关系l2、 B三、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地点关系1、异面直线2、直线与直线的地点关系订交共面平行异面3、公义 4 和定理公义 4:l1 Pl3l1 Pl 2l 2 Pl3定理:空间中假如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4、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步骤:① 作:作平行线获得订交直线;② 证: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的异面直线所成的角;③ 结构三角形求出该角。
提示: 1、作平行线常有方法有:直接平移,中位线,平行四边形。
2、异面直线所的角的范围是000 ,90。
四、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地点关系地点关系直线 a在平面内直线 a与平面订交直线 a与平面平行公共点有无数个公共点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符号表示a a IA a P图形表示五、空间中平面与平面之间的地点关系地点关系两个平面平行两个平面订交公共点没有公共点有一条公共直线符号表示P I a图形表示直线、平面平行的判断及其性质一、线面平行1、判断:ba b Pb Pa(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2、性质:a Pa a Pbb(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二、面面平行1、判断:aba b P Pa Pb P(线面平行,则面面平行)2、性质 1:PI a a PbI b(面面平行,则线面平行)性质 2:Pm Pm(面面平行,则线面平行)说明( 1)判断直线与平面平行的方法:① 利用定义:证明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
② 利用判断定理:从直线与直线平行等到直线与平面平行。
③ 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两个平面平行,则此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2)证明面面平行的常用方法①利用面面平行的定义:此法一般与反证法联合。
高一数学必修二知识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数学的学习不像文科要死记硬背,学好高中数学最主要的是要掌握好课本上的根本公式,纯熟运用,才能解考试过程中的各种题型。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直线和平面只有三种位置关系:在平面内、与平面相交、与平面平行
①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②直线和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
esp.空间向量法(找平面的法向量)
规定:a、直线与平面垂直时,所成的角为直角,b、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所成的角为0角
由此得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最小角定理: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斜线与该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所成角中的最小角
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假设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与这条斜线垂直
esp.直线和平面垂直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假设一条直线a和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a和平面互相垂直.直线a
叫做平面的垂线,平面叫做直线a的垂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断定定理:假设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假设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③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定义:假设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我们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断定定理:假设平面外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
直线和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假设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知识梳理】1.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a在平面α外直线a与平面α相交直线a与平面α平行公共点无数个公共点一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符号暗示a⊂αa∩α=A a∥α图形暗示2.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图示暗示法公共点个数两平面平行α∥β没有公共点两平面相交α∩β=l 有无数个公共点(在一条直线上)【常考题型】题型一、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例1】下列说法:①若直线a在平面α外,则a∥α;②若直线a∥b,直线b⊂α,则a∥α;③若直线a∥b,b⊂α,那么直线a就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为()A.0个B.1个C.2个D.3个[解析]对于①,直线a在平面α外包孕两种情况:a∥α或a与α相交,∴a和α纷歧定平行,∴①说法错误.对于②,∵直线a∥b,b⊂α,则只能说明a和b无公共点,但a可能在平面α内,∴a纷歧定平行于α.∴②说法错误.对于③,∵a∥b,b⊂α,∴a⊂α或a∥α,∴a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③说法正确.[答案] B【类题通法】空间中直线与平面只有三种位置关系:直线在平面内、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平行.在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这三种情形都要考虑到,避免疏忽或遗漏.另外,我们可以借助空间几何图形,把要判断关系的直线、平面放在某些具体的空间图形中,以便于正确作出判断,避免凭空臆断.【对点训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如果两条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和一个平面相交,那么另一条直线也和这个平面相交;②一条直线和另一条直线平行,它就和经过另一条直线的任何平面都平行;③经过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直线,有一个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平行;④两条相交直线,其中一条与一个平面平行,则另一条必然与这个平面平行.A.0 B.1C.2 D.3解析:选C①正确;②错误,如图1所示,l1∥m,而m⊂α,l1⊂α;③正确,如图2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A1C1与直线BD异面,A1C1⊂平面A1B1C1D1,且BD∥平面A1B1C1D1,故③正确;④错误,直线还可能与平面相交.由此可知,①③正确,故选C.题型二、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例2】(1)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平面β平行,问α∥β是否正确,为什么?(2)平面α内的所有直线与平面β都平行,问α∥β是否正确,为什么?[解](1)不正确.如图所示,设α∩β=l,则在平面α内与l平行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a1,a2,…,a n,…,它们是一组平行线,这时a1,a2,…,a n,…与平面β都平行(因为a1,a2,…,a n,…与平面β无交点),但此时α与β不平行,α∩β=l.(2)正确.平面α内所有直线与平面β平行,则平面α与平面β无交点,符合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义.【类题通法】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同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类似,可以从有无公共点区分: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由公理3可知,这两个平面相交于过这个点的一条直线;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那么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平行.这样我们可以得出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①平行——没有公共点;②相交——有且只有一条公共直线.若平面α与β平行,记作α∥β;若平面α与β相交,且交线为l,记作α∩β=l.【对点训练】2.在底面为正六边形的六棱柱中,互相平行的面视为一组,则共有________组互相平行的面.与其中一个侧面相交的面共有________个.解析:六棱柱的两个底面互相平行,每个侧面与其直接相对的侧面平行,故共有4组互相平行的面.六棱柱共有8个面围成,在其余的7个面中,与某个侧面平行的面有1个,其余6个面与该侧面均为相交的关系.答案:4 63.如图所示,平面ABC与三棱柱ABC-A1B1C1的其他面之间有什么位置关系?解:∵平面ABC与平面A1B1C1无公共点,∴平面ABC与平面A1B1C1平行.∵平面ABC与平面ABB1A1有公共直线AB,∴平面ABC与平面ABB1A1相交.同理可得平面ABC与平面ACC1A1及平面BCC1B1均相交.【练习反馈】1.M∈l,N∈l,N∉α,M∈α,则有()A.l∥αB.l⊂αC.l与α相交D.以上都有可能解析:选C由符号语言知,直线l上有一点在平面α内,另一点在α外,故l与α相交.2.如图所示,用符号语言可暗示为()A.α∩β=lB.α∥β,l∈αC.l∥β,l⊄αD.α∥β,l⊂α解析:选D显然图中α∥β,且l⊂α.3.平面α∥平面β,直线a⊂α,则a与β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平行4.经过平面外两点可作该平面的平行平面的个数是________.解析:若平面外两点所在直线与该平面相交,则过这两个点不存在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若平面外两点所在直线与该平面平行,则过这两个点存在独一的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答案:0或15.三个平面α、β、γ,如果α∥β,γ∩α=a,γ∩β=b,且直线c⊂β,c∥b.(1)判断c与α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判断c与a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1)c∥α.因为α∥β,所以α与β没有公共点,又c⊂β,所以c与α无公共点,则c∥α.(2)c∥a.因为α∥β,所以α与β没有公共点,又γ∩α=a,γ∩β=b,则a⊂α,b⊂β,且a,b⊂γ,所以a,b没有公共点.由于a、b都在平面γ内,因此a∥b,又c∥b,所以c∥a.。
1.空间中的平行关系1.集合的语言:点A 在直线l 上,记作: A ∈l ;点A 在平面α内,记作: A ∈α;直线在平面α内(即直线上每一个点都在平面α内),记作l ⊂α ; 注意:点A 是元素,直线是集合,平面也是集合。
2.平面的三个公理:(1)公理一: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同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而内.符号语言表述:A ∈l ,B ∈l , A ∈α, B ∈α⇒l ⊂α ; (2)公理二: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即不共线的三点确定一个平面.符号语言表述: A,B,C 三点不共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α,使A ∈a, B ∈a, C ∈(3)公理三:如果不重合的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 有且只有一条过这个点的公共直线,符号语言表述: A ∈α∩β⇒α∩β= a, A ∈a.3. 平面基本性质的推论推论1:经过一条直线和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2: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3: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例1.【解析】(1)D;直线上有两点在一个平面内,则这条直线一定在平面内,公理1保证了A 正确;公理2保证了C 正确;如果两个平面有两个公共点,则它们的交线是过这两点的直线,公理3保证了B 正确;直线不在平面内,可以与平面有一个交点,故D 错误.(2)①错误,如果这三条直线交于一点,比如过正方体同一顶点的三条棱就无法确定一个平面;②正确,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③错误,必须是不共线的三点,如果是共线三点,则有无数个平面;④正确,两条相交的对角线确定一个平面,四个顶点都在这个平面内,故是平面图形;⑤错误,两个平面若相交,公共点必是一条直线;⑥错误;若四点共线,则可以有无穷多个平面过这四点,若是对不共线的四点,该命题正确.【备选】 已知点A ,直线l ,平面α,① αα∉⇒⊄∈A l l A , ② αα∈⇒∈∈A l l ,A ③ αα∉⇒⊂∉A l l A , ④ αα⊄⇒∉∈l A l A , 以上说法表达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解析】④直线不在平面内,可以与平面有一个交点,故①错误; 直线是点集,故只能用l ⊂α,②错误;直线是平面的真子集,故不在直线上的点可以在平面内,③错误; 一条直线在一个平面内,则直线上任一点都在平面内,故④正确。
数学必修二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知识点
在数学必修二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一项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直
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 直线与平面相交:当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称这条直线与平面
相交。
2. 直线在平面上:当一条直线的所有点都在一个平面上时,我们称这条直线在平面上。
3. 直线与平面平行:当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所有点都不相交时,我们称这条直线与
平面平行。
4. 直线垂直于平面:当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的每一条与其有公共点的直线都垂直时,
我们称这条直线垂直于平面。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注意:
1. 平面平行于坐标轴:当一个平面与某一个坐标轴平行时,在该坐标轴上方的所有点
的坐标都相同,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求解一些几何问题。
2. 平面与平面相交:当两个平面相交时,它们的交线是一条直线。
可以根据平面的方
程来求解平面与平面的交线。
3. 平面与平面平行:当两个平面平行时,它们的法向量相互平行。
可以根据平面的法
向量来判断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掌握这些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更复杂的几何问题,如求解直线与平面的交点、确定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等。
D B A α 相交直线: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 ]; a 来表 a a 线线平行 A ·α C ·B · A · α P· αLβ 共面直线p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叫做垂足。
叫做垂足。
的垂线,则这两个ba第 3 页 共 3 页aa b a b //,a a a ÞþýüË^^1、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表示:符号表示:b a b a //,Þ^^a a 2、性质定理:一条直线与一个平行垂直,那么过这条直线的平面也与此平面垂直 符号表示:b a b a ^ÞÌ^a a ,2.3.4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1、性质定理:、性质定理: 两个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符号表示:b b a a b a ^Þïþïýü=^Ì^a l l a a ,2、性质定理:垂直于同一平面的直线和平面平行。
符号表示:符号表示:符号表示: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异面直线所成的角1.已知两条异面直线,a b ,经过空间任意一点O 作直线//,//a a b b ¢¢, 我们把a ¢与b ¢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
所成的角。
2.角的取值范围:090q <£°;垂直时,异面直线当b a ,900=q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1. 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这条斜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2.角的取值范围:°°££900q 。
三、两个半平面所成的角即二面角:三、两个半平面所成的角即二面角: 1、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新人教版】数学必修二第八单元8.4.2 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学习目标 1.了解空间两直线间的位置关系.2.理解空间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掌握空间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知识点一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1.异面直线(1)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2)异面直线的画法(衬托平面法)如图①②③所示,为了表示异面直线不共面的特点,作图时,通常用一个或两个平面来衬托.(3)判断两直线为异面直线的方法①定义法;②两直线既不平行也不相交.2.空间两条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共面直线⎩⎪⎨⎪⎧相交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知识点二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直线a在平面α内直线a在平面α外直线a与平面α相交直线a与平面α平行公共点有无数个公共点只有1个公共点没有公共点符合表示a⊂αa∩α=A a∥α图形表示知识点三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位置关系两平面平行两平面相交公共点没有公共点有无数个公共点(在一条直线上)符号表示α∥βα∩β=l图形表示思考平面平行有传递性吗?答案有若α,β,γ为三个不重合的平面,且α∥β,β∥γ,则α∥γ.1.分别在两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一定是异面直线.(×)2.两条直线无公共点,则这两条直线平行.(×)3.若直线l上有无数个点不在平面α内,则l∥α.(×)4.若两个平面都平行于同一条直线,则这两个平面平行.(×)一、两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例1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1)直线A1B与直线D1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2)直线A1B与直线B1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3)直线D1D与直线D1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4)直线AB与直线B1C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答案(1)平行(2)异面(3)相交(4)异面解析(1)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1D1∥BC,A1D1=BC,∴四边形A1BCD1为平行四边形,∴A1B∥D1C.(2)直线A1B与直线B1C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3)直线D1D与直线D1C相交于点D1.(4)直线AB与直线B1C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反思感悟判断空间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决窍(1)建立空间观念全面考虑两条直线平行、相交和异面三种位置关系,特别关注异面直线.(2)重视长方体、正方体等常见几何体模型的应用,会举例说明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跟踪训练1若a和b是异面直线,b和c是异面直线,则a和c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异面C.相交D.平行、相交或异面答案 D解析可借助长方体来判断.如图,在长方体ABCD-A′B′C′D′中,A′D′所在直线为a,AB所在直线为b,已知a和b是异面直线,b和c是异面直线,则c 可以是长方体ABCD-A′B′C′D′中的B′C′,CC′,DD′.故a和c可以平行、相交或异面.二、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例2(1)若直线上有一点在平面外,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平面外B.直线上有无数多个点都在平面外C.直线上有无数多个点都在平面内D.直线上至少有一个点在平面内(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①如果a,b是两条直线,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一个平面;②如果直线a和平面α满足a∥α,那么a与平面α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平行;③如果直线a,b和平面α满足a∥b,a∥α,b⊄α,那么b∥α.A.0B.1C.2D.3答案(1)B(2)B解析(1)直线上有一点在平面外,则直线不在平面内,故直线上有无数多个点在平面外.(2)如图,在正方体ABCD-A′B′C′D′中,AA′∥BB′,AA′在过BB′的平面ABB′A′内,故命题①不正确;AA′∥平面BCC′B′,BC⊂平面BCC′B′,但AA′不平行于BC,故命题②不正确;假设b与α相交,因为a∥b,所以a与α相交,这与a∥α矛盾,故b∥α,即命题③正确.故选B.反思感悟在判断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时,三种情形都要考虑到,避免疏忽或遗漏,另外,我们可以借助空间几何图形,把要判断关系的直线、平面放在某些具体的空间图形中,便于作出正确判断,避免凭空臆断.跟踪训练2下列说法:①若直线l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则l∥α;②若直线a在平面α外,则a∥α;③若直线a∥b,b⊂α,那么直线a平行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其中正确的个数为()A.0B.1C.2D.3答案 B解析对于①,∵直线l虽与平面α内无数条直线平行,但l有可能在平面α内,∴l不一定平行于α,①错误;对于②,∵直线a在平面α外包括两种情况:a∥α和a与α相交,∴a和α不一定平行,②错误;对于③,∵a∥b,b⊂α,那么a⊂α或a∥α,a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平行,③正确.三、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例3在以下三个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①平面α内有两条直线和平面β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②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和平面β平行,则α与β平行;③在平面α,β内分别有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或相交.A.①②B.②③C.③D.①③答案 C解析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对于①,平面AA1D1D 中,AD∥平面A1B1C1D1,分别取AA1,DD1的中点E,F,连接EF,则EF∥平面A1B1C1D1,但平面AA1D1D与平面A1B1C1D1是相交的,交线为A1D1,故命题①错;对于②,平面AA1D1D中,与平面A1B1C1D1平行的直线有无数条,但平面AA1D1D与平面A1B1C1D1不平行,而是相交于直线A1D1,故命题②错.命题③是正确的.反思感悟利用正方体(或长方体)这个“百宝箱”能有效地判断与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有关命题的真假,另外先假设所给定的结论成立,看是否能推出矛盾,也是一种判断两平面位置关系的有效方法.跟踪训练3已知两平面α,β平行,且a⊂α,下列四个命题:①a与β内的所有直线平行;②a与β内无数条直线平行;③直线a与β内任何一条直线都不垂直;④a与β无公共点.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A.1B.2C.3D.4答案 B解析①中a不能与β内的所有直线平行而是与无数条直线平行,有一些是异面,故①错误;②正确;③中直线a与β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故③错误;④根据定义a与β无公共点,故④正确.1.如果直线a∥平面α,那么直线a与平面α内的(请选择最贴切的)()A.一条直线不相交B.两条直线不相交C.无数条直线不相交D.任意一条直线不相交答案 D解析直线a∥平面α,则a与α无公共点,a与α内的直线均不相交.2.与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平行的直线和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是()A.都平行B.都相交C.在两个平面内D.至少与其中一个平面平行答案 D解析这条直线与两个平面的交线平行,有两种情形,其一是分别与这两个平面平行,其二是在一个平面内且平行于另一个平面,符合至少与一个平面平行.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②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③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A.0个B.1个C.2个D.3个答案 C4.过平面外两点作该平面的平行平面,可以作()A.0个B.1个C.0个或1个D.1个或2个答案 C解析平面外两点的连线与已知平面的位置关系有两种情况:①直线与平面相交,可以作0个平行平面;②直线与平面平行,可以作1个平行平面.5.下列命题:①两个平面有无数个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②若l,m是异面直线,l∥α,m∥β,则α∥β.其中错误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答案①②解析对于①,两个平面相交,则有一条交线,也有无数多个公共点,故①错误;对于②,借助于正方体ABCD-A1B1C1D1,AB∥平面DCC1D1,B1C1∥平面AA1D1D,又AB与B1C1异面,而平面DCC1D1与平面AA1D1D相交,故②错误.1.知识清单:(1)两直线的位置关系.(2)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3)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2.方法归纳:举反例、特例.3.常见误区:异面直线的判断.1.若空间两条直线a和b没有公共点,则a与b的位置关系是()A.共面B.平行C.异面D.平行或异面答案 D解析若直线a和b共面,则由题意可知a∥b;若a和b不共面,则由题意可知a与b是异面直线.2.与同一平面平行的两条直线()A.平行B.相交C.异面D.平行、相交或异面答案 D解析与同一平面平行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情况:平行、相交或异面.3.棱柱的一条侧棱所在的直线与不含这条侧棱的侧面所在平面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相交C.平行或相交D.无法确定答案 A4.长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与长方体的棱所组成的异面直线有()A.2对B.3对C.6对D.12对答案 C解析如图所示,在长方体中没有与体对角线平行的棱,要求与长方体体对角线AC1异面的棱所在的直线,只要去掉与AC1相交的六条棱,其余的都与体对角线异面,∴与AC1异面的棱有BB1,A1D1,A1B1,BC,CD,DD1,∴长方体的一条体对角线与长方体的棱所组成的异面直线有6对,故选C.5.(多选)以下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有()A.三个平面最多可以把空间分成八部分B.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β,则“a与b相交”与“α与β相交”等价C.若α∩β=l,直线a⊂平面α,直线b⊂平面β,且a∩b=P,则P∈lD.若n条直线中任意两条共面,则它们共面答案AC解析对于A,正确;对于B,逆推“α与β相交”推不出“a与b 相交”,也可能a∥b,故B错误;对于C,正确;对于D,反例:正方体的侧棱任意两条都共面,但这4条侧棱却不共面,故D错误.所以正确的是AC.6.若点A∈α,B∉α,C∉α,则平面ABC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答案相交解析∵点A∈α,B∉α,C∉α,∴平面ABC与平面α有公共点,且不重合,∴平面ABC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相交.7.如果空间的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不可能只有两条交线;②必相交于一点;③必相交于一条直线;④必相交于三条平行线.答案①解析空间的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可能只有一条交线,也可能有三条交线,这三条交线可能交于一点.8.在下列图中,G,H,M,N分别是正三棱柱的顶点或所在棱的中点,则表示直线GH,MN是异面直线的图形有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答案的序号)答案②④解析题图①中,GH∥MN;题图②中,G,H,N三点共面,但M∉平面GHN,所以GH与MN异面;题图③中,连接GM,则GM∥HN,所以GH与MN共面;题图④中,G,M,N共面,但H∉平面GMN,所以GH与MN异面.9.如图所示,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直线B1D1与长方体的六个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解B1D1在平面A1C1内,B1D1与平面BC1,平面AB1,平面AD1,平面CD1都相交,B1D1与平面AC平行.10.如图,平面α,β,γ满足α∥β,α∩γ=a,β∩γ=b,判断a与b,a与β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a∥b,a∥β.证明如下:由α∩γ=a知a⊂α且a⊂γ,由β∩γ=b知b⊂β且b⊂γ,∵α∥β,a⊂α,b⊂β,∴a,b无公共点.又∵a⊂γ且b⊂γ,∴a∥b.∵α∥β,∴α与β无公共点.又a⊂α,∴a与β无公共点,∴a∥β.11.三棱台的一条侧棱所在直线与其对面所在的平面之间的关系是()A.相交B.平行C.直线在平面内D.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答案 A解析延长各侧棱可恢复成棱锥的形状,所以三棱台的一条侧棱所在直线与其对面所在的平面相交.12.若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多于两个,则()A.α,β可能只有三个公共点B.α,β可能有无数个公共点,但这无数个公共点不在一条直线上C.α,β一定有无数个公共点D.以上均不正确答案 C解析若平面α与β的公共点多于两个,则平面α与β相交或重合,故C项正确.13.在四棱锥P-ABCD中,各棱所在的直线互相异面的有________对.答案8解析以底边所在直线为准进行考察,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面图形,4条边在同一平面内,不可能组成异面直线,而每一边所在直线能与2条侧棱所在直线组成2对异面直线,所以共有4×2=8(对)异面直线.14.已知下列说法:①若两个平面α∥β,a⊂α,b⊂β,则a∥b;②若两个平面α∥β,a⊂α,b⊂β,则a与b是异面直线;③若两个平面α∥β,a⊂α,b⊂β,则a与b平行或异面;④若两个平面α∩β=b,a⊂α,则a与β一定相交.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_.答案③解析①错,a与b也可能异面;②错,a与b也可能平行;③正确,∵α∥β,∴α与β无公共点,又∵a⊂α,b⊂β,∴a与b无公共点,那么a∥b或a与b异面;④错,a与β也可能平行.1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在原正方体中()A.AB∥CDB.AD∥EFC.CD∥GHD.AB∥GH答案 C解析把正方体的展开图还原成正方体,得到如图所示的正方体,由正方体性质得,AB与CD相交,AD与EF异面,CD与GH平行,AB与GH异面. 16.如图,已知平面α和β相交于直线l,点A∈α,点B∈α,点C∈β,且A∉l,B∉l,C∉l,直线AB与l不平行,那么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与l有什么关系?证明你的结论.解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与l相交.证明如下:∵AB与l不平行,且AB⊂α,l⊂α,∴AB与l是相交直线.设AB∩l=P,则点P∈AB,点P∈l.又∵AB⊂平面ABC,l⊂β,∴P∈平面ABC且P∈平面β,即点P是平面ABC与平面β的一个公共点,而点C也是平面ABC与平面β的一个公共点,又∵P,C不重合,∴直线PC就是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即平面ABC∩平面β=直线PC,而直线PC∩l=P,∴平面ABC与平面β的交线与l相交.。
高中数学必修2知识点总结02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点、直线、平面是构成空间几何体基本元素,研究它们之间的性质以及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是研究空间几何体性质的一般方法。
教材要求:理解空间中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述有关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并对某些结论进行论证;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理解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概念;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等一、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高考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考试内容:1、平面及其基本性质;2、平行直线;对应边分别平行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异面直线的距离;3、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点到平面的距离;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4、平行平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二面角及其平面角;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试要求:1、掌握平面的基本性质;能够画出空间两条直线、直线和平面的各种位置关系的图形,能够根据图形想像它们的位置关系。
2、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两条直线所成的角和距离的概念,对于异面直线的距离,只要求会计算已给出公垂线时的距离;3、掌握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4、掌握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掌握二面角、二面角的平面角、两个平行平面间的距离的概念,掌握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二、空间中的平行关系课标要求:1.平面的基本性质与推论借助长方体模型,在直观认识和理解空间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的基础上,抽象出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定义,并了解如下可以作为推理依据的公理和定理:◆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上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在此平面内;◆公理2:过不在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条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必修二数学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要点】
1. 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平面相交: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记作:A a =⋂α; (2)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公共点,记作α⊂a ; (3)直线和平面平行:没有公共点.记作: a ∥α.
2. 直线和平面平行
(1)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平行(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ααα////,,a b a b a ⇒⊂⊄.
(2)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 线线平行).符号表示:l a l a a //,,//⇒=⋂⊂βαβα.
【基础训练】
1. 如果△ABC 的三个顶点到平面α的距离相等且不为零,那么△ABC 的( )
A 、三边均与α平行
B 、三边中至少有一边与α平行
C 、三边中至多有一边与α平行
D 、三边中至多有两边与α平行
2. 对于平面α和共面的直线m 、,n 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若,,m m n α⊥⊥则n α∥ B.若m αα∥,n ∥,则m ∥n C.若,m n αα⊂∥,则m ∥n
D.若m ∥n ,则m 、n 与α所成的
角相等
3. P 是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D 、E 分别是PAB ∆、PBC ∆重心,AC=a ,则DE 的长
为 。
4.
5. 平面α∥平面β,AB 、CD 是夹在α和β间的两条线段,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则
EF 与α的关系是( ) A .平行
B .相交
C .垂直
D .不能确定
a b
M N
A
B
C D N M
D 1C 1B A 1D C
B
A P
Q 【典例精析】
例1.【判定】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P 在AB 上,Q 在B 1C 1上,且AP =B 1Q ,N 是PQ 的中点,M 是正方形ABB 1A 1的中心.求证:(1)//MN 平面1111D C B A ; ⑵∥A 1C 1.
例2.【性质】如图所示,a 、b 是异面直线,A 、C 与B 、D 分别a 、b 上的两点,直线a //
平面α,直线b//平面α,M AB =α ,N CD =α ,若BM AM =,求证:DN CN =。
例3.【选讲】如右图所示直线EH AB //,直线HG CD //,且直线AB 与CD 异面垂直,
2==AB CD 。
(1)证明:四边形EFGH 是矩形。
(2)求E 点在何处时可使四边形EFGH 面积最大。
二、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知识要点】
αP
B
A
C O
D
C
B
A
C1A1D1F (1)定义: 若一条直线a 与一个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则称直线a 垂直于平面
α.
(2) 判定定理:若直线a 与一个平面α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 则直线a 垂直于平面α. 符号表示:ααα⊥⇒=⋂⊂⊂⊥⊥a P n m n m n a m a ,,,,。
(3) 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符号表示:b a b a //,⇒⊥⊥αα。
【基础训练】
1. 直线l 与平面α内的两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l 与平面α的位置关系是 ( ) A.平行 B.垂直 C.在平面α内 D.无法确定
2. 已知三条相交于一点的线段PA 、PB 、PC 两两垂直,且A 、B 、C 在同一平面内,P 在平
面ABC 外,PH ⊥平面ABC 于H ,则垂足H 是ABC ∆的( )
A.外心
B.内心
C.垂心
D.重心 3. 如图,定点A 和B 都在平面α内,定点α∉P ,α⊥PB ,C 是α内异于A 和B 的动点,
且AC PC ⊥。
那么,动点C 在平面α内的轨迹( )
A.一条线段,但要去掉两个点
B.一个圆,但要去掉两个点
C.一个椭圆,但要去掉两个点
D.半圆,但要去掉两个点
【典例精析】
例1.【判定】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O 为底面ABCD 的中心,F 为1CC 的中点,求证:
⊥O A 1平面BDF 。
例2.【判定】空间四边形ABCD 中,若AB ⊥CD ,BC ⊥AD ,求证:AC ⊥BD 。
点拨:异面直线垂直的证明(转化为“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D
A
B
C
A1
C1
D1
F
E 例3.【性质】在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F ,分别为D A 1,AC 上的点,
且 EF ⊥D A 1,EF ⊥AC .求证:EF //1BD
三、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知识要点】
1. 定义:平面的一条斜线与它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角叫做这条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2. 范围:(1)当直线与平面垂直时,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90. (2)当直线平行于平面时,规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0
(3)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
90.0
【基础训练】
1.一条直线和平面所成角为θ,那么θ的取值范围是( )
A.[0º,90º]
B.(0º,90º)
C.[0º,180º]
D.[0º,180º)
2.已知四棱锥ABCD P -,四条侧棱相等均为10,底面是矩形,且8=AB ,6=BC ,则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3.
4.已知正方体''''D C B A ABCD -,O 是底面ABCD 的中心,则直线O C '与平面''A ABB 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 。
【典例精析】
例1.已知平面α外两点A 、B 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1和2,A 、B 两点在
α内的射影之间的距离为3,则直线AB 和平面α所成角的大小为 。
例2.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 ⊥底面ABCD ,PD =AD .
求证:(1)AC ⊥PB ;
(2)求PC 与平面PBD 所成的角;
例3.如图,在棱长为4a 的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O 是正方形1111D C B A 的中心,点P 在棱1CC 上,且CP CC 41=
(1)求直线AP 与平面11B BCC 所成的角的大小的正切值; (2)设O 点在平面AP D 1上的射影是H ,求证:AP H D ⊥1; (3)若b OH =,求1B 到平面的1APD 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