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1
- 格式:ppt
- 大小:190.00 KB
- 文档页数:5
英国资产阶级⾰命时经过哪两次内战英国资产阶级⾰命时期的内战共有两次,第⼀次内战(1642~1646年)分为两个阶段:第⼀阶段从1642年到1644年夏,军事主动权基本上掌握在国王⼿中,议会当时主要处于防守地位.第⼆阶段从1644年夏到1646年,军事主动权完全转到议会⼿中.1642年8⽉,查理⼀世在诺丁汉城堡升起国王的军旗,宣布讨伐议会,发动内战.10⽉23⽇,发⽣了厄其⼭战役,议会军司令埃塞克斯伯爵放弃了彻底打击王军的机会,使国王能够在距离伦敦只有50英⾥的⽜津,建⽴⼤本营.1643年夏季,议会军⼀再失利.1643年秋,国王派军队从三⽅⾯向伦敦进攻,伦敦的安全受到威胁.8⽉初,由⼿⼯业者、帮⼯、学徒组成的伦敦民团奋起出击,附近农民武装也来⽀援,这才减轻了对伦敦的压⼒,挽回了局势.1643年10⽉11⽇,克伦威尔所率领的由⾃耕农组成的骑兵在温斯⽐附近获得了重⼤胜利.1644年7⽉2⽇,发⽣了内战以来最⼤的⼀次战役——马斯顿荒原战役,克伦威尔所率的议会军取得了辉煌胜利,但是南⽅和西⽅的议会军却遭到了惨败.议会不得不通过彻底改组军队的计划,规定建⽴统⼀的正规的“新模范军”,由国家供养,实⾏统⼀指挥.“新模范军”是由各郡招募的⼈组成的军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具有很强的战⽃⼒.它在1645年6⽉14⽇纳西⽐附近的⼀次战役中,⼀举击溃王军.王军损失了全部⼤炮和辎重,被俘5 000名.国王只⾝逃跑,并于1646年5⽉5⽇向苏格兰投降.1647年1⽉,议会以40万英镑的代价把查理买回软禁起来.1647年11⽉,查理⼀世逃往怀特岛,胁迫郡长叛变未遂被拘.他和苏格兰倾向王党的右翼秘密勾结,并煽动各地王党叛乱.1648年春发⽣第⼆次内战,3⽉到5⽉,王党在伦敦、威尔⼠、肯特郡等地制造暴动,苏格兰军也从北部⼊侵.军事⾏动是在三个孤⽴的地区:东南部、西部(包括威尔⼠)和北部展开的.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镇压了东部、西部的叛乱以后,向北挺进,迎击苏格兰的军队.1648年8⽉17⽇,克伦威尔在浓雾的掩护下从侧翼进攻苏格兰军.苏格兰军惨败.1万⼈被俘,其余向北逃跑.到8⽉底,第⼆次内战实际上已经结束.。
考点:光荣革命的时间、经过和结果1.宫廷政变(光荣革命):时间:1688年经过: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另立新的国王,1689年威廉和玛丽即位。
这场革命没有流血,因此历史上把这次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不流血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结果: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最终确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
2.光荣革命的实质:(拓展点)1688年的宫廷政变,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推翻了詹姆士二世的统治,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结束。
由于没有流血完成了夺取政权的任务,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
其实质是由于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软弱无力,向封建贵族妥协的产物。
易错微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易错:1688年的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结束的标志,这是因为这个事件后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的政权。
而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来明确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的合法性,使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从而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例题1 把“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主要依据是()A.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从此结束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C.责任内阁制从此形成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从此稳定下来答案:D解析:我们说资产阶级革命的含义是推翻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的统治完成即可,之所以说“光荣革命”作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因为这个事件后资产阶级确立了统治的政权,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例题2 观察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A.A点处,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C.C点处,该国通过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D.该示意图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政变,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迎立他的长女玛丽和女婿威廉为国王,历史上把这次没有人民群众参加的不流血的政变称为“光荣革命”。
事件时间原因领导阶级主要经过结果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640~1688年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激化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代表人物是克伦威尔)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开始:1640年国王召集议会开会,议会要求限制王权,革命爆发;3、查理一世挑起内战;4、1649年处死国王,英国宣布为共和国;5、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6、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7、1688年政变,推翻专制统治,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1689年通过了《权力法案》,标志着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的确立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3、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①英属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②英国殖民统治压制北美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代表人物是华盛顿)1、爆发: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2、建军:1775年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3、独立: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5、承认: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6、1787年制定宪法,成立联邦政府,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789~1794年尖锐的阶级对立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主力军是人民群众1、开始:1789年7月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2、《人权宣言》的颁布;3、建立共和国;处死国王路易十六;4、高潮:雅各宾派上台;5、结束:1794年罗伯斯比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1、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2、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照表。
第三讲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英国学习目标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A/B)2.《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A/B)重点解析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9)(一)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推行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过程:1.英国内战:1640年,查理一世被迫恢复关闭多年的议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要求限制王权。
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克伦威尔率领议会军在纳西比战役中,击溃王军主力。
经过反复斗争,议会军最终战胜了王军。
1649年初,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
2.克伦威尔的统治:共和国成立后,他掌握了政权,就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3.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1660年,斯图亚特王室的查理二世回国,被迎立为英国国王。
4.“光荣革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进行了反攻倒算,引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
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国王詹姆士二世被赶下台,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应邀登上英国王位,共同执政。
(三)《权利法案》1.概况: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
2.内容: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也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同时,还规定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3.影响: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
(四)意义1.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2.经济上: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3.国际影响: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拓展深化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及其启示1.特点(1)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因共同利益而结成联盟,并领导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2)从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到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资产阶级经历反复曲折的斗争,历时近半个世纪才建立其资产阶级统治。
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时间:1640年------1688年
2、开始:1640年,议会的召开。
3、经过:(1)1640年,议会的召开。
(2)1649年1月,查理一世被处死。
(3)1649年5月,英国建立了共和国。
(4)1688年,宫廷政变,革命结束。
4、《权利法案》
(1)时间:1689年。
(2)内容: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3)作用:限制国王的权利。
5、意义:该法案的颁布,使得法律权利高于国王权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英国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对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指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根本原因: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起止时间:1640年(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长期关闭的议会)~1688年(1688年宫廷政变)。
3.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4.主要任务: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5.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
6.开始标志:1640年,查理一世召开长期关闭的议会,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7.发展过程:①内战: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打败了国王的军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②1649年,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③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④克伦威尔去世后,查理二世复辟。
8.结束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9.结果: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10.历史意义:A.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确立了自己的统治地位;B.为英国的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C.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二、美国独立战争(时间:1775年——1783年)1.根本原因:英国的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2.性质:既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
[主要领导人:华盛顿]4.经过:①开始的标志:1775年,来克星顿枪声。
②建军:组织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总司令。
③独立: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发表,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④转折:1777年,萨拉托加战役。
⑤军事胜利:1781年,英军司令康华利在约克镇投降,美国独立战争中的军事对抗阶段结束;⑥结束: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标志着独立战争结束。
5.历史意义:A.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B.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C.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起了推动作用6. 对华盛顿的评价(1)他是美国独立战争的领导人;(2)主持制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3)美国历史上第一任总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及主要内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大约经历了三个时期:①1640—1642年:长期国会召开——第一次内战爆发前:政权基本控制在Array国会(长老会派)手中②1642—1649年:内战时期③1649—1660(1688):一、革命的开始——“长期国会”的召开二、两次内战时期:1、第一次内战(1642—1646):克伦威尔(1599—1658):出身于亨丁顿郡一个中等地主家庭,是个典型的新贵族,虔诚的清教徒,非常仇视天主教会。
他出席了长期国会,并参加起草《大抗议书》(1641年)。
内战爆发后,他从公薄持有农中招募了许多清教徒,组成“铁骑队”。
1644年7月,克伦威尔率领骑兵队与王军决战——马斯顿荒原(草原)战役。
这一战扭转了国会军的被动局面,成为国会军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军队的领导权也从长老会派手中转移到了独立派手中。
新模范军:1645年1月建立。
以自耕农为主体,包括手工业者、学徒等。
他们的作战目的明确,纪律严明,英勇善战,指挥官大都来自民间。
1645年6月14日,新模范军在纳斯(西)比一役中,彻底打败了王军,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标志着第一次内战基本结束。
2、两次内战之间的三派斗争:(1)长老会派与独立派的斗争:第一次内战结束后长老会派推行的一系列政策——长老会派失败的主因:第一,增加税收,扩大征税项目。
第二,土地政策:① 1646年长期国会通过法律,废除骑士领地制——取消了贵族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从属关系,使贵族地主的土地变成了真正的私有财产,也无需再向国王缴纳骑士捐,进行圈地也不用再缴罚金。
②把内战期间没收来的国王、保王党人、国教会的土地分期分批拍卖。
第三,宗教政策:规定长老会派的教义为全国一律尊奉的信仰,对反对者进行迫害。
长老会派与独立派之间的斗争核心:争夺领导权,具体主要体现在长老会派企图解散军队,以解除对自己的威胁。
斗争结果:1647年8月,克伦威尔平定长老会派的叛乱,控制了国会。
那个英法美三国革命开始和结束时间标志颁布的纲领性文件全说出来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背景: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时间:1640~1688年。
(3)领导阶级:新兴资产阶级(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和新贵族(资产阶级化的、从事资本主义经营的中小贵族)。
(4)导火索:苏格兰人民起义。
(5)开始标志:1640年,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为筹集镇压苏格兰人民起义的军费,召开议会。
议员们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力,掀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
(6)发展过程:查理一世公开挑起内战,克伦威尔率领的议会军队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
1649年,国王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统治被推翻,英国成立共和国;克伦威尔担任“护国主”,实行有利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政策。
克伦威尔去世后不久,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复辟。
查理二世及其继承者进行了疯狂的反攻倒算。
(7)结束标志: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其他不满国王专制统治的人士发动宫廷政变,推翻了国王的专制统治,另立新国王,史称“光荣革命”。
(8)结果: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②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体。
(9)重要文献:《权利法案》,以法律形式对国王权力进行制约。
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一)美国独立战争(1)背景: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时间:1775~1783年。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代表:华盛顿)。
(4)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
(5)开始标志:1775年4月,北美民兵在波士顿附近的莱克星顿同英军交火。
从此,北美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战争开始了。
(6)发展经过:①建军:1775年5月,第二届大陆会议决定组建大陆军,华盛顿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
②建国:1776年7月4日(美国国庆日),大陆会议通过并发表《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1640-168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总结1、性质:时间:地点:2、根本原因:英国封建专制制度(斯图亚特封建统治)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火线(直因):1639年苏格兰人民起义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联盟(特点)主要领导阶级:资产阶级
政治特点:资产阶级夺取政权
4、领导机构:议会领导人:克伦威尔
5、任务:推翻封建专制,发展资本主义。
根本目的: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6、斗争焦点:废除或限制王权
7、经过:开始标志:1640年新议会的召开
结束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不流血的宫廷政变革命不彻底。
主要战役:1644.7马斯顿荒原战役——第一次大败王军,扭转了战局
1645.6纳西比战役——打败王军主力
8、成果:《权利法案》颁布,确立君主立宪制。
9、影响: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2)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度
3)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4)对欧洲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10、英国建立的是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
但不是第一个进行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而是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