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1历史传统
- 格式:ppt
- 大小:86.50 KB
- 文档页数:26
第二单元民主与专制的搏斗第4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同学们知道今天哪些国家还保留着国王吗?英国女王虽然贵为国家元首,但却“统而不治”,国家的行政大权掌握在谁手里?英国是怎样形成这种局面的?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关的知识。
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1.有限的王权。
(1)依据:13世纪颁布的《大宪章》。
(2)内容:国王虽享有很大权力,却受到议会的限制。
(3)影响:逐渐确立起一种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英国王权受到议会限制,也就是受到法律的限制。
2.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成长。
(1)新航路的开辟使大西洋沿岸的贸易活动迅速发展,英国形成了一批实力雄厚的资产阶级。
(2)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英国的贵族分化。
出现了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新贵族。
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的发展表明了英国新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新的阶级力量出现,这是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阶级基础。
3.倒行逆施的斯图亚特王朝。
(1)开始统治英国的时间:1603年。
(2)倒行逆施的表现。
①政治上。
A.力图推行君主专制统治,宣扬“君权神授”。
B.解散议会,实行长时期的无议会统治。
C.无视法律《权利请愿书》。
②经济上:多次绕开议会向人民征税。
(3)倒行逆施的结果。
①国王与议会冲突不断。
②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开始领导反抗国王专制统治的斗争。
议会与国王围绕税收问题展开斗争,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的社会矛盾激化,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1.《大抗议书》(1641年)。
(1)背景:查理一世被迫重新召开议会。
(2)主要内容。
①历数国王即位以来的弊政。
②重申议会下院掌握税收、拨款等财政决定权。
③要求国王只能从“议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中任免大臣和高级官员。
(3)结果:查理一世不予接受,并挑起内战。
《大抗议书》反映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要求限制王权、废除封建特权、进行改革的要求,成为革命初期的一个政治纲领。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是什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17世纪中期,英国已经变成拥有广大殖民地的海上强国。
市场扩大了,财富也随之增加了,同时国内工场手工业也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大大加强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力。
当时英国的封建经济基础瓦解了,但是保护它的上层阶级却不愿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成为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阻碍。
也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之一。
1603年,苏格兰国王詹姆士·斯图亚特继承了英国王位,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詹姆士一世登台便鼓吹"君权神授'的说法,声称国王是上帝派到人间的最高权威,有无限的权力。
他根本不把议会放在眼里,曾三次解散议会;他不关心英国的海上贸易,不重视建设海军;这些政策大大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强烈不满。
查理一世继位后,大肆搜刮钱财,仍然独断专行,由于议会不同意他随意收税,他竟多次解散议会,结果形成多年无议会统治的局面。
此时的英国,一方面王室生活极度腐化,挥霍无度,国家处在无序之中;另一方面国王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劳动人民,大量工人失业,反对压迫的农民要求取消地租,获得土地,革命运动随之逐渐蓬勃兴起,越演越烈。
城市平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为生活所迫时常暴动,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使英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英国内战叫玫瑰战的原因继承王位的爱德华二世也像他爷爷亨利三世那般被贵族逼到伦敦塔里去了,他酷爱招惹是非的男宠,又兵败苏格兰,遭到贵族们的激烈反抗。
最后,王后和情夫带着年幼的儿子爱德华三世从法国入侵英格兰,逼着爱德华二世退位。
爱德华二世被敌人用一根烧红的铁条插入直肠,呜呼哀哉。
爱德华三世在世长达50年,他像爷爷爱德华一世那样勇猛好战,由于法国国王查理四世在1328年去世,没有子嗣,爱德华三世的母亲是查理四世的姐姐,于是与法国开展了王位争夺战,史称“百年战争”。
爱德华三世的儿子“黑太子”得名于其黑色的盔甲,是个军事天才,他率领军队俘获了法国的约翰国王并把他关在伦敦塔里,后来法国支付了50万英镑将其赎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