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07.97 KB
- 文档页数:6
初一语文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2分)A.为了提高学习成绩,我无时无刻都在努力学习。
B.通过老师的教育,使我懂得了做人要讲诚信。
C.漫步花丛,我闻到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
D.新兴香荔远近驰名,是岭南佳果之一。
【答案】D【解析】A、“无时无刻”用词不正确;B、缺主语;C、“闻到”与“鸟语”矛盾;2.雨过山村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1】“斜”现读“xié”,在此诗中以求押韵,古音应读为:。
【答案】xia【解析】古诗讲究押韵,为了和“家”押韵,因此“斜”在这里读作xia。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答案】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
【解析】诗的前两句写雨中几声鸡鸣,一两家农舍;修竹、清溪、村路、板桥,淡淡几笔,便勾画出一幅静谧、优美、和谐的山村风景。
【考点】【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
【3】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
【答案】答案示例: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
【解析】雨中的山村,唯有桅子花悠然无事地独自“闲”在庭院里。
一个“闲”字,烘托出庭院中一片幽静气氛。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
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
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
【考点】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
鉴赏诗歌的语言。
3.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完成下面各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臂地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壤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初一语文试题附答案精选初一语文试题附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其运用(19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轻轻yín 诵着“永嘉四灵”的诗歌,我们仿佛进入江南水乡美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徐照的《舟上》所描绘的是:坐在一叶轻舟上的诗人停下船jiǎng 举目tiào 望,江畔坐落着四五户人家,在朦胧的清晨中,晓光jìn 润着月色,逐渐发亮的晨光里,一片雾气弥漫在山色之间。
2.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正确判断,将下列选项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2分)爱心是__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有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孤独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B、一泓沙漠中的清泉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D、一片冬日的阳光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积极合作”的要求。
D.初中三年的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强了能力4.填空:(9分)①“山际见来烟,_____________。
” 《山中杂诗》②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
《论诗》③《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表达诗人对家乡的依恋和思念之情的句子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滁州西涧》一诗中,被称为诗中有画,景中寓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 潺潺(chán)的溪水,清澈见底。
B. 他总是磨磨唧唧(jī),做事一点也不干脆。
C. 这幅画真是惟妙惟肖(xiào),让人叹为观止。
D. 他对这个结果表示疑疑惑惑(huò),不敢相信。
答案:C2. 填入下面句子中空白处最恰当的词语是:尽管他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从不________,总是坚持到底。
A. 放弃B. 抛弃C. 放弃治疗D. 抛锚答案:A3.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是一种美德。
B.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的火花。
C. 这本书写得非常有趣,吸引了我。
D. 他的演讲很有感染力,让听众们都感动了。
答案:A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4-7题。
春天来了,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嫩绿的叶子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鲜艳。
花儿们也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像是给大地穿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新衣。
小鸟们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它们的歌声清脆悦耳,给这个春天增添了无限活力。
4. 文段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特点?答案:春天的特点是大地生机勃勃,小草嫩绿,花儿五彩斑斓,小鸟欢快歌唱。
5. 作者通过描述春天的景象,想要传达什么样的情感?答案:作者想要传达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以及春天带来的活力和希望。
6. 文段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答案:文段中使用了拟人手法,如“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小鸟们在树枝上欢快地歌唱”;还使用了比喻手法,如“像是给大地穿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新衣”。
7. 如果要你为这段文字配上一幅插图,你会如何构思?答案:我会构思一幅充满生机的春天景象,画中有嫩绿的小草、五彩斑斓的花朵、欢快歌唱的小鸟,以及明媚的阳光。
三、作文请你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我的梦想梦想是人生的灯塔,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而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
山东省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B. 风华正茂,风声鹤唳C. 一诺千金,一言九鼎D. 举世闻名,举世瞩目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总是______。
”A. 一丝不苟B. 一视同仁C. 一诺千金D. 一举两得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老师的帮助,他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很优秀。
C. 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不能掉以轻心。
D. 他因为生病,所以没有参加这次活动。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
B. 他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不停地工作。
C. 她的声音像泉水一样清澈。
D. 他的心情像天空一样明朗。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热爱工作。
B. 春天,万物复苏;夏天,生机勃勃;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银装素裹。
C.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品德高尚。
D. 我们要努力学习,要勤奋工作,要积极生活。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______,天涯若比邻。
”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其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孔子的教诲。
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出自《论语·述而》,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短文内容】(此处应有一篇短文,由于篇幅限制,省略具体内容)1. 短文中提到的主要人物是谁?2. 主要人物在短文中遇到了什么问题?3. 主要人物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4. 短文给你的启示是什么?四、作文题(30分)请以“我的梦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确凿(záo)B. 倔强(jiàng)C. 迸溅(bèng)D.应接不暇(yīng)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B. 他因为年轻,所以工作能力很强。
C. 他虽然年轻,工作能力很强。
D. 他年轻,工作能力很强。
4.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的是:A. 月亮B. 美女C. 长寿D. 团圆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独在异乡为异客。
D.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其中“床前明月光,________”是其著名的开头。
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
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________》。
10.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________》中的名句,描绘了大海的辽阔景象。
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桃花源记》节选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1. 根据节选内容,渔人最初发现桃花林时,他的感受是什么?12. 文中“豁然开朗”一词,描述了渔人进入山洞后的感受,这里的“豁然开朗”具体指的是什么?13. 桃花源中的人与外界的人有什么不同?14. 作者通过这段描写,传达了什么样的思想?四、作文(共30分)15. 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初一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蹒跚(pán)咫尺(zhǐ)踌躇(chú)B. 镌刻(juān)缄默(jiān)翩跹(xiān)诘难(jié)C. 踌躇(chú)咫尺(zhǐ)缄默(jiān)镌刻(juān)D. 倔强(jué)蹒跚(pán)翩跹(xiān)诘难(jié)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增长了见识。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人品却很好。
C.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D. 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因此获得了老师的表扬。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做事总是马到成功,从不拖泥带水。
B. 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是人品却很好。
C. 他总是喜欢唱反调,真是不可理喻。
D. 他做事总是马马虎虎,从不精益求精。
5. 下列关于《论语》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
B. 《论语》是孔子本人所著。
C.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子贡所著。
D.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颜回所著。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2.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出自王勃的《______》。
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是杜甫的《______》中的名句。
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出自苏轼的《______》。
5.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出自曹操的《______》。
三、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这位老师是我们学校的一颗明星。
B. 昨天我乘公交车去了南山公园。
C. 他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很好。
D. 外面下着雨,我们只好取消了郊游计划。
2. 下面哪个词语是错别字?A. 飘扬B. 打躬作揖C. 鬪晕D. 笑逐颜开3. 下列解释中,对成语“七上八下”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 形容人感到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B. 形容人因为高兴或紧张而手脚不自然。
C. 形容人因为气愤而动手打架。
D. 形容人迷茫不解,不知所措。
4. 下列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A. 拟人B. 比喻C. 倒装D. 排比5.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别在水池边摔倒。
B. 他挺忙的,没工夫看那个电影。
C. 我们班有很多好同学。
D.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必须慎重考虑。
二、填空题6. 现在是2022年,再过_____________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
7. 别___________你忘了带上课教材。
8. 他成绩非常好,是一个非常___________的学生。
9. 听到这个消息,小明忍不住___________大笑起来。
10. 这座城市的风景优美,___________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
三、解答题11.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解释什么是“比喻”。
12. 举一个你生活中常见的“比喻”的例子,并解释其意义。
13. 什么是“排比”,用一句话解释。
14. 在阅读时,我们常常需要推测人物的心理活动。
请举一个例子说明如何通过细节推测人物的内心想法。
15. 解读下面这句话:“他眼睛一亮,收起了怀疑的眼神。
”答案:1. B2. C3. A4. D5. C6. 3年7. 别忘记8. 出色9. 大笑10. 吸引11.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表达抽象的概念或事物。
12. 例如,当我们说“他是我生活中的太阳”,这是用阳光明亮的形象来比喻某人在生活中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初一语文相关试题题目及答案初一语文试题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 jiàng)B. 恣意(zì yì)C. 黝黑(yǒu hēi)D. 逶迤(wēi yí)答案:B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B二、填空题1.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书籍,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
答案:孔子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
花儿也不甘示弱,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小河里的水开始解冻,潺潺地流淌着,好像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1. 短文描写了哪个季节的景象?答案:春天2. 短文中,小草和花儿分别做了什么?答案: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花儿竞相开放。
四、作文题请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你与家乡的故事。
答案:略(考生需根据自己家乡的实际情况进行创作)结束语:本次初一语文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练习,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语文知识水平。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作文练习,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祝大家学习进步,不断取得更好的成绩。
初一语文测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瞠目结舌(chēng)B. 揠苗助长(yà)C. 囫囵吞枣(hú) D. 蹑手蹑脚(niè)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论语》B. 《左传》C. 《史记》D. 《诗经》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很有才华。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B. 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厌恶之情。
C. 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之情。
D. 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冷漠之情。
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
这句话的含义是()。
A. 没有规矩就无法画出圆形和方形。
B. 没有规矩就无法建立一个完整的社会。
C. 没有规矩就无法制作出精美的工艺品。
D. 没有规矩就无法培养出良好的习惯。
7. “一日看尽长安花”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一天之内就看完了长安的所有花朵。
B. 一天之内就欣赏完了长安的所有美景。
C. 一天之内就体验完了长安的所有繁华。
D. 一天之内就感受到了长安的所有变化。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
这句话的意思是()。
A. 站在山顶上,可以看到所有的山都显得小了。
海淀区七年级练习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24.07一、基础·运用(共14分)1.A(2分)2.B(2分)3.(1)A(2分)(2)示例:岸上的观众激动万分,为自己心仪的龙舟呐喊助威,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2分)4.③①②⑥或②⑥③①(2分)5.C(2分)6.示例:主题活动让我们了解了端午的历史习俗,理解了端午的人文精神。
(2分。
恰当运用所给词语1分,清楚表达1分)二、古诗文阅读(共21分)(一)(共7分)7.无案牍之劳形8.濯清涟而不妖9.烟笼寒水月笼沙10.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7分。
每空1分,有错则该空不得分)(二)(共6分)12.①神奇秀丽②会当③夸张④锐意变法的政治抱负(4分,每空1分)13.B(2分)(三)(共8分)14.C(2分)15.乙(2分)16.①制字②排版③还字④便(易)(4分。
每空1分)三、名著阅读(共5分)17.示例:在潜水艇遭到围攻时,尼摩船长用给铁栏杆通电的方法击退了土著人。
当时电还没有被大规模使用,电的使用让故事变得神奇,同时体现出船长的聪明、博学,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从中,我体会到科学幻想小说的魅力。
(5分。
概括出具有科幻色彩的情节2分,对故事呈现的作用分析1分,对人物形象的作用分析1分,语言表达1分)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一)(共8分)18.A (2分)19.示例:①建设社区食堂②启用暖心车站③开展文体活动(3分。
每空1分)20.序号:乙理由:示例:在老年群体中开展体育活动,应强化健身主调,弱化竞技属性,降低安全风险,而手划船竞速比赛有较强的竞技属性,有一定安全风险,因此不适合面向老年群体开展。
(3分。
序号正确1分,运用信息“强化健身主调,弱化竞技属性”1分,说明手划船竞速比赛有竞技属性或安全风险1分)(二)(共12分)21.示例:①看到雄伟的人类建筑②“我”感到惊惶与恐惧③来到地下洞窟④看到起伏不绝的坟茔(4分。
初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应(yīng)聘谆(zhūn)谆教诲B. 憧(chōng)憬憧(chōng)憬C. 缄(jiān)默缄(qiān)默不语D. 蹒(pán)跚蹒(mán)跚学步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春天的公园里,鲜花盛开,绿树成荫,真是美不胜收。
B. 由于他刻苦学习,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我们一定要防止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D.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回春。
C.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
D. 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积极思考,要勇于创新。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拂面,花儿笑开了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像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勤奋学习吗?B. 他的成绩好得不得了。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为什么要勤奋学习?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声音如同泉水般清澈。
D. 他的心情如同乌云密布的天空。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复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我们要勤奋学习,要积极思考,要勇于创新。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初一语文完整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恣意(zì)蹒跚(pán)徜徉(cháng)B. 踌躇(chóu)哽咽(yàn)蹉跎(cuō)C. 锲而不舍(qiè)咄咄逼人(duō)踽踽独行(jǔ)D. 惴惴不安(zhuì)踟蹰(chí)咫尺天涯(zhǐ)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D. 他虽然年轻,但是工作经验丰富。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他的眼睛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 风儿轻轻地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D. 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B. 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呐喊》、《彷徨》等。
C. 李白是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圣”。
D. 《史记》是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5. 下列关于成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比喻多此一举,做了多余的事情。
B. 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鬼,无中生有。
C.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冒充内行。
D. 刻舟求剑:比喻做事不切实际,不从实际出发。
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学习刻苦,成绩斐然。
(斐然:形容成绩显著)B. 他为人正直,不苟言笑。
(苟:随便)C. 他做事果断,从不拖泥带水。
(拖泥带水:形容做事不干脆)D. 他性格开朗,总是笑容可掬。
(掬:形容笑容满面)7. 下列关于古诗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初一语文课外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创作的?A. 《狂人日记》B. 《阿Q正传》C. 《呐喊》D. 《儒林外史》答案:D3. “床前明月光”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A4.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岳阳楼记》,其作者是?A. 范仲淹B. 苏轼C. 王安石D. 欧阳修答案:A5. “春眠不觉晓”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孟浩然B. 王之涣C. 杜甫D. 李白答案:A二、填空题1.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的经书是______。
答案:真经2. 《水浒传》中,梁山好汉共有______位。
答案:一百零八3.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故事发生在______之战。
答案:赤壁4.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书籍。
答案:孔子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苏轼的《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三、简答题1. 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贾宝玉性格复杂,既多情又多愁善感,具有反传统和追求自由的特质。
他对封建礼教持批判态度,对亲情、友情、爱情有着深刻的感悟。
2. 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的三个主要特点。
答案:孙悟空聪明机智,具有超凡的武艺和变化能力;他忠诚勇敢,对唐僧师徒忠心耿耿;同时,孙悟空具有反叛精神,不屈不挠地追求自由和真理。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
《草房子》节选:桑桑站在草房子的门口,望着远处的山,心里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
他想,山的那边是什么呢?是海吗?还是另一片草原?他决定,等自己长大了,一定要去山的那边看看。
1. 桑桑站在草房子门口时,心里想的是什么?答案:桑桑心里想的是山的那边是什么,是海还是草原,以及他决定长大后要去山的那边看看。
2. 这段文字中,桑桑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是如何体现的?答案:桑桑的好奇心体现在他站在草房子门口,望着远处的山,心里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并且他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基础知识(共20分)1. 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 (1)jùn()工- (2)yí()立- (3)qí()瑰- (4)dǐ()造答案:- (1)竣- (2)屹- (3)奇- (4)缔2. 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4分)- (1)A. 即使 B. 既然- 他()答应了,就一定会尽力去做。
- (2)A. 因为 B. 由于- 他()身体不适,所以没能参加比赛。
答案:- (1)B. 既然- (2)B. 由于3. 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成语填空。
(4分)- (1)他做事总是三心二意,没有恒心,真是()。
- (2)在老师的耐心教导下,他终于()。
答案:- (1)朝三暮四- (2)茅塞顿开4. 根据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关联词填空。
(4分) - (1)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 (2)你()不努力学习,()不能取得好成绩。
答案:- (1)因为...所以- (2)如果...那么5. 判断下列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4分)- (1)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总是谦虚谨慎,从不妄自尊大。
- (2)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望而却步。
答案:- (1)正确。
“妄自尊大”意为过分地自高自大,与句子中“谦虚谨慎”形成对比,符合语境。
- (2)错误。
“望而却步”意为看到困难就退缩不前,与句子中“迎难而上”的意思相反,应改为“知难而进”。
二、阅读理解(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10题。
(15分)《春》朱自清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初一语文的试题及答案初一语文的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单项选择共80分,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的―之字应轻读的一个是()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B、吾欲之南海C、跳往助之D、以我杓油知之2、下面选项中―津字的意思与其它几个不同类的是()A、风烟望五津B、后遂无问津者C、天津D、津津有味3、―三月不知肉味这句话一般用来形容()A、诗歌B、音乐C、小说D、散文4、被苏轼称赞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唐代诗人是()A、王维B、孟浩然C、李商隐D、王昌龄5、《老人与海》的作者是()A、海明威B、马克·吐温C、杰克·伦敦D、狄更斯6、《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是()A、柯南道尔B、笛福C、狄更斯D、莎士比亚7、―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原指莎士比亚的悲剧《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他的国籍是()A、英国B、法国C、丹麦D、德国8、为广大中学生所喜欢的《花季·雨季》的作者是A、韩寒B、素素C、郁秀D、田晓菲9、一主持人拿起一块木板儿,将另一主持人轻打了一下。
据此我们可以猜出《红楼梦》中的三个人物是()A、门子贾琏袭人B、冯渊板儿袭人C、贾珍板儿袭人D、板儿袭人贾琏10、下列古代的文化典籍中,以书房命名的一项是()A、《聊斋志异》B、《杜工部集》C、《稼轩长短句》D、《临川先生文集》11、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的作者原名()A、金庸B、古龙C、曲波D、查良镛12、―写鬼写妖高人一筹,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一对联写的作家是()A、吴敬梓B、蒲松龄C、曹雪芹D、罗贯中13、我国四大发明中,与宗教有关的是()A、指南针B、造纸术C、火药D、印刷术14、四大古典名著中,内容较多地描写湖北的一项是()A、《红楼梦》B、《西游记》C、《三国演义》D、《水浒传》15、下列流行歌曲的歌词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村里的姑娘叫小芳,长得好看又善良。
(《小芳》)B、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是最高的山坡。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哽咽(yè)潺潺(chán)矜持(jīn)B. 蹒跚(pán)蜿蜒(wān)踌躇(chú)C. 缭绕(liáo)湍急(tuān)踉跄(qiàng)D. 嘹亮(liáo)蜿蜒(wǎn)矜持(jīn)答案:D2. 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话让我深受感动,使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友情。
B. 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这道数学题非常复杂,我思考了很久才解出来。
D. 春天到了,校园里的花开得五彩缤纷,非常美丽。
答案:D3. 根据句子的前后文,填入最恰当的词语()尽管他身体不适,________ 还是坚持完成了比赛。
A. 然而B. 因此C. 但是D. 而且答案:C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A. 拟人B. 比喻C. 排比D. 反问答案:A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春天的校园春天来了,校园里的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
操场上,孩子们穿着五彩斑斓的运动服,奔跑着,欢笑着。
花坛里,各种鲜花竞相开放,散发出阵阵清香。
教学楼前,那棵老槐树也抽出了新的嫩芽,仿佛在告诉人们:春天真的到了。
教室里,学生们聚精会神地听讲,时不时地记录着老师讲解的重点。
图书馆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翻书的声音。
每个人都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寻找着自己的宝藏。
春天的校园,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地方。
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春天的气息,都能在知识的田野上播种和收获。
问题:1. 短文描写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 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校园,想要传达什么信息?答案:1. 短文描写了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欢笑、花坛里鲜花开放、老槐树发新芽等春天的景象。
2. 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校园,传达了春天是充满活力和希望的信息,同时强调了校园是学习和成长的理想环境。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应和(hè)徜徉(cháng)踌躇(chóu)蹒跚(pán)B. 箴言(zhēn)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ú)应和(hè)C. 箴言(zhēn)锲而不舍(qiè)踌躇(chú)徜徉(táng)D. 应和(yìng)徜徉(cháng)踌躇(chóu)蹒跚(pá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体依然很健康。
B.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我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D.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的田野像一幅美丽的画卷。
B. 他的脸色苍白,如同一张白纸。
C. 她的笑容如同阳光一般灿烂。
D. 这些星星闪烁着,好像无数的小眼睛。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花儿开了,草儿绿了,大地一片生机。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品德高尚,还乐于助人。
C. 我们要学会感恩,学会尊重,学会奉献。
D. 他们一起唱歌,一起跳舞,一起做游戏。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珍惜时间吗?B. 他怎么可能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C. 你难道不知道这是禁止的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吗?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填写下句:“_______,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7. “_______,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8. “_______,春江水暖鸭先知。
”(杜甫《春夜喜雨》)9. “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
初一语文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初一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3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要求规范、工整、美观)(4分)我在《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感kǎi 万千: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蓬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惊chà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屈r ǔ,相反,却是挺bá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A.“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说,“快迟到了。
”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鲁迅全集》第二卷)。
D.亚马孙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A.是否多阅读,也是提高一个人作文技能的途径之一。
B.为了防止酒驾事件再次发生,我市各检查站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C.今年以来,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开展严打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活动。
D.通过观看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我了解到“大衣哥”朱之文是一个朴实平易的人。
4.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四川雅安芦山地区发生级地震后,中央领导亲临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做好抗灾工作,确保灾区人民安居乐业....。
B.一个初一的学生,竟能写出如此漂亮的字,真叫人刮目相看....。
C.大自然这一超级画家用出神入化....的笔法,将深浅浓淡,隐显明暗搭配组合,使极光变成了五彩缤纷的万花筒。
D.星期一国旗下讲话介绍了初二薛亦伟同学在六次考试中五次取得了年级第一的好成绩,这在全校引起了轩然大波....。
5.根据提示补写各句或填写课文原句(6分)(1)桃李不言,。
(2) ,吾将上下而求索。
(3)亡羊补牢,。
(4) 长袖善舞,。
(5),禅房花木深。
(6)吴楚东南坼,。
6.名着阅读(7分)那妖精两次没得手,心想:“再往西四十里,就不是我的地盘了。
要是唐僧被别处妖魔捞了去,就太可惜了。
”于是她第三次变作一个老翁,一路叫着:“女儿呀!老婆呀!”再来算计唐僧。
八戒说:“师父呀,人家找来了!你该偿命,我该充军,沙和尚做苦工,那猴子却溜得快!”悟空叫来山神、土地暗中照应,再不让妖精逃脱。
只见手起棒落,老翁倒下。
(1)这段文字所描绘的情节是,出自的神魔小说。
“那妖精”是。
(4分)(2)从这个故事中我悟出的道理。
(3分)二、阅读理解(37分)(一)阅读高适的《除夜作》,回答7—8题。
(6分)除夜作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7.营造与除夕欢乐团圆夜意境截然不同的诗句是 (2分)8.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并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
(4分)(二)阅读下面短文,回答9—11题。
(15分)与,俱与末人。
初,二人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华捉而见喜,窃见管神色,乃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华出观。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6分)(1)乃.掷去之( ) (2)又尝.同席读书( )(3)宁读如故.( ) (4)华捉而.见喜( )(5)孰.为汝多知乎 ( ) (6)缘.坡植牡丹 ( )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
(1分)子非吾友也11.翻译下列句子。
(4分)(1)管挥锄,视而不见,与瓦石无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是否赞同“宁割席分坐”的做法?并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4分)(三)阅读《幸福花开》一文,完成13—16题。
(16分)幸福花开①他喜欢夏天道路两旁盛开的蔷薇。
②远远望去,那一团团粉色在风里晃动,再覆上层层叠叠天鹅绒般的绿色衬底和隐隐约约飘来的似玫瑰一般的香气,总让人的心底不觉泛起许多温柔而多情的怀想。
③然而他没有足够的时间用来怀想,贫寒的家境迫使他辍学打工。
他没能幸运地与同龄人共享菁菁校同的生活,而是用坚韧的外表收拢好一颗脆弱的心。
他把自己阳光般的时光奉献给了一个他刚刚来到的陌生城市,奉献给了冰冷的钢铁、水泥以及单调的建筑工地。
他和年长的民工一样蓬头垢面,手捧一碗米饭或冷面站在路边,用粗劣的饭食来喂养男人的豪气,用粗野的笑话来掩饰面孔上最后的那抹稚嫩。
没有人了解,那颗属于少年的心,在暗夜里四处漂泊的苦楚;那双在都市霓虹映照下的眼睛,时刻在寻找着幸福。
④他实在太累了。
干涩的嘴唇,冒烟的喉咙,已经不是一口又一口唾液所能湿润的了。
他需要休息,但此时,他却固执地驻足于路旁,痴迷地望着那一堆堆的粉色,似乎这堆温柔的粉能驱散他心头的压抑,减轻一天的疲惫。
可是,渐渐地,他觉得越来越不自在。
城市生活让他习惯了用余光来观察。
他觉得这一刻的自己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被别人死死地盯着,冷不丁地还有人拿目光狠狠地“砸”他几下。
他看得到行人鄙夷的神情。
他们嫌他脏。
是啊,他很脏,工作服上满是泥浆,与这一尘不染的路面格格不入。
他像是被当众扒光了衣服,所有的人都在细细研究他身上每一个肮脏的毛孔,他不知道在异样的目光下,流入嘴角的是汗还是泪水。
⑤他想,或许,明年他不会再来这座城市了,尽管他也有幸福的憧憬,可是在城市人的眼里,他寻找到的是冷漠与讥讽。
他看着近在咫尺的蔷薇,花瓣长得那么稀疏,花蕊是惨淡的黄色,无力地暴露在空气中,无助而孤单。
就回山里做一个放羊人吧,山里连野花都是那么美好。
他擦了一把汗,太热了,他要远离这个炙热的熔炉。
⑥“叔叔,能替我们拍张照吗?”忽然他耳边响起了天使般的声音。
对,这就是天使的声音,他睁大眼睛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女孩,看着这个拯救他的天使,激动得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⑦“谢谢,叔叔。
”小女孩转身跑向不远处的母亲,那个同样拥有天使般面庞的年轻妈妈,微笑着向他点了点头。
⑧画面定格在相机中,两个天使般的面孔后面盛开着大片大片的蔷薇花,灿烂又幸福。
她们头顶的天空澄澈又明朗。
这是多么美好的画面啊,他听见他心头也有那么一朵花悄悄地盛开了。
⑨回工地的路上,他又一次远远地观望那片蔷薇花。
那片美丽的花海,让他贴满创可贴的双手重新充满了力量,让他年轻的心依旧怀有梦想。
或许他明年还会来这座城市,因为这座城市需要他,需要他开动吊车,搬运石块,捆扎钢筋,需要他的双手堆起城市的脊梁。
⑩他觉得,这座城市也可以是自己的,只因为,这座城市的幸福之花,正开着……13.文章题目“幸福花开”有什么含义(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章多次描绘蔷薇有什么作用(4分)15.赏析下面的句子。
(4分)他觉得这一刻的自己就像动物园里的猴子,被别人死死地盯着,冷不丁地还有人拿目光狠狠地“砸”他几下。
16.他在遇到小女孩之前如果遇到了你,把他的情况和困惑告诉了你,你打算对他说什么(4分)三、作文(40分)题目:我拥有,我快乐要求:①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一篇记叙文。
②不少于600字。
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整洁分3分。
初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慨诧辱拔2.B3.A4.D5.略6.(1) 三打白骨精吴承恩《西游记》白骨精 (4分)(2)①不能被表面现象和虚情假意,伪善的一面所蒙骗,时时刻刻都要檫亮眼睛。
②“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
答一点即可(3分)7.旅馆寒灯独不眠(2分)8.本诗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
(2分)作者说“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
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
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表达的更加含蓄委婉。
(2分) 9.(6分)(1)于是,就 (2)曾经 (3)原来 (4)表顺接 (5)谁 (6)沿着10.(1分) 子/非吾友也11.(4分)(1)管宁挥着锄头,当作没看见金子,和瓦石没有区别。
(2)略12.赞同,我们学习应专注,这样才有机会成才。
华歆看到金子,特别是看到高贵的人经过时羡慕而荒废了学业,这种人应该与他“割席分坐”。
不赞同,华歆看到金子和高贵的人经过时的表现可能有他的特殊原因,他想急于改变现状,这也许能促使他发奋读书。
作为同学,管宁可以帮助他而不是与他绝交。
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4分)13.运用比喻的修辞,既指蔷薇花开放(2分),也指他积极乐观的情绪,融入城市建设中去的心情在心中萌生。
(2分)14.烘托了他不同境况下不同的心情,(2分)推动情节发展。
(2分) 15.运用比喻的修辞(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他像猴子一样被人盯着的感受(1分),表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压抑,难于融入城市的尴尬(2分)。
16.称呼(1分)内容涉及对他的情况的理解,同情,(1分)劝说他(1分)语气委婉(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