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 印刷油墨的理化性质及危险特性
- 格式:doc
- 大小:13.88 KB
- 文档页数:2
按照 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印刷油墨 (Printing Ink) SPC-0501Y / SPC-0588Y / SS21-Y-60 产品名SS21 INK YELLOW 企业标识Mimaki Engineering Co., Ltd2182-3 Shigeno-otsu, Tomi-shi, Nagano 389-0512 Japan 电话: +81-268-64-2413 進口商/分銷商上海御牧貿易有限公司上海市桂平路555号45幢1楼 电话: +86-21-3367-6651 紧急电话号码 +86-532-83889090 产品用途 喷墨油墨 使用限制 不明。
黄色液体. 可燃液体. 吞咽可能有害. 造成轻微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损伤. 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 一次接触 可能损害器官.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损害器官. 对水生生物有害. GHS 危险性类别 易燃液体: 类别4 急性毒性-经口 : 类别5 皮肤腐蚀/刺激: 类别3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 : 类别1 生殖毒性: 类别1B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 : 类别2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 : 类别2 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 : 类别3标签要素 象形图信号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7 可燃液体.H303吞咽可能有害.H316造成轻微皮肤刺激.H318 造成严重眼损伤.H360 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H371 一次接触可能损害器官.H373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损害器官.H402对水生生物有害.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01 在使用前获取特别指示.P202 在读懂所有安全防范措施之前切勿搬动.P210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 禁止吸烟.P260 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事故响应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 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 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P308+P311 如接触到或有疑虑: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P314 如感觉不适,求医/就诊.P332+P313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P370+P378 发生火灾时:使用适当的灭火介质.安全储存P403+P235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P405 存放处须加锁.废弃处置P501 处置内装物/容器: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标规章.物理和化学危险可燃液体.健康危害吞咽可能有害. 造成轻微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损伤. 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 一次接触可能损害器官.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损害器官.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有害.请参阅以下部分 - 混合物组成信息混合物吸入 : 如果吸入烟气, 气溶胶或燃烧产物, 将患者转移出污染区. 一般不需采取其它措施. 皮肤接触 : 如果接触皮肤或头发:用流动清水(如果可能, 用肥皂)冲洗皮肤和头发. 如有刺激感, 应当就医. 眼睛接触: 如果眼睛接触本产品:立即撑开眼睑, 用流动清水不断地进行冲洗.通过不时地提起上, 下眼睑, 确保眼睛得到彻底的清洗. 继续冲洗眼睛, 直到毒物信息中心或医生建议您停止, 或者至少要保证冲洗15分钟.立即把病人送到医院就医. 眼睛受伤后, 隐形眼镜只能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取下. 食入: 立即提供一杯水. 通常不需要急救. 如有疑问, 联系毒物信息中心或医生.最重要的症状和健康影响 : 眼损伤. 可能对生育能力或胎儿造成伤害.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 : 使用所需的个人防护设备.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 : 针对症状给予治疗并支持治疗.适用的灭火剂: 泡沫. 化学干粉. BCF(当法规允许时). 二氧化碳. 喷水或水雾-仅适用于大火. 不合适的灭火介质 : 不要用高压水流去分散泄漏的物质. 特别危险性 : 可燃.加热或暴露于火焰时具有轻微的着火危险性. 加热可引起膨胀或分解,造成容器剧烈破裂. 物质燃烧时可产生刺激性或毒性烟雾. 物质能释放出刺鼻的烟雾.含有可燃物质的气雾可具有爆炸性.可能释放有毒烟雾. 可能释放腐蚀性烟雾.灭火注意事项 : 通知消防队, 并告知事故位置与危害特性.穿全身防护服, 并佩戴呼吸设备.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防止溢出物进入下水道或水道.用喷水雾的方法来控制火势, 并冷却邻近区域. 避免直接喷水到液池中. 不要靠近可能灼热的容器.从有防护的位置喷水以便冷却暴露于火灾中的容器. 如果这么做安全的话,将容器从火场中移走.特别消防设备和消防人员注意事项 : 穿戴全身防护消防装备包括自给式呼吸器(SCBA )以防止可能的暴露.请参见阅第8部分.避免接触眼睛、皮肤和衣物。
1. 目的为有效控制工业化学品的运输、使用、处理等各个环节中的对人体和大自然的危害和预防工作。
2. 范围工业化学品,包括化学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不适用于民用受控消费品、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少量样品和国家另有规定的特殊危险化学品。
3. 操作说明3.1 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油墨3.2成分/组成信息树脂 40%色粉、助剂5%环已酮 10%异佛尔酮 15%乙二醇丁醚 15~30%3.3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会造成眼、皮肤、粘膜之刺激、皮肤干燥;神经中枢之麻醉,使人昏睡及晕眩。
环境影响:对水体有污染,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害:本品易燃烧. 在闪点或闪点以上温度时,泄漏的气体或液体很容易形成可燃烧爆炸危险。
3.4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成人吞食30ML以上立即送医院。
3.5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3.6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3.7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印刷油墨安全技术说明书(危害性描述)
第一部分基本描述
化学品中文名称:油墨化学俗称:油墨
危害性类别:存在化学危险防火点:95℃
自烯温度:240℃技术说明书编号:
生产日期:生产企业名称:
第二部分危害性及安全保护措施
1、主要组成与性状成份:丙烯酸低聚物,有刺激性气味,主要用于印刷工艺。
2、健康危险浸入途径:皮肤接触或食入,也可以吸入,可能有致癌影响,进入眼睛会产生严重伤害,接触皮肤会导致敏感。
3、急救措施:
眼睛:把眼皮分开,用干净新鲜的水冲洗10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者输氧或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马上就医,注意休息,避免呕吐,污染身体时要除去污衣并洗干净。
4、灭火方法:可用泡沫、CO2、干粉、雾状水灭火,不能用直流水枪,避免随水流污染水体。
5、泄漏应急处理:戴眼镜、面罩或专用手套,收集的泄漏物用不锈钢容器释放,妥当父理。
6、操作注意事项:不能在应用范围内吸烟或使用明火,存放于原容器内,放于阴凉处,干燥,通风透气处,必须与其他易燃,静电放射物质分升放置,宜温15-35度之间。
7、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未制定相关标准。
呼吸系统防护:无,高浓度的可戴面罩或口罩。
眼睛防护:戴防护眼镜,一般无。
身体防护:穿一般工作服,或着围裙。
手防护:不能用PVC或手套,要用长袖手套,用前可涂保护膜。
8、废弃物性质:不能排放在河流或水道,按国家相关法法律要求处理。
9、其它有害作业:无。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塑料薄膜油墨化学品英文名:Printinginkforplasticfilm企业名称:xxxxx企业地址:xxxx邮编:xxx传真:xxx联系电话:xxx电子邮件地址:xxx企业应急电话:xxxx国家事故应急咨询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包装袋等生产的材料塑料薄膜油墨。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长期作用可影响肝、肾功能。
急性中毒:病人有咳嗽、流泪、结膜充血等;重症者有幻觉、谵妄、神志不清等,有的有癔病样发作。
慢性中毒:病人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的表现,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严重危害,对空气、水环境及水源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15部分),该产品属于易燃液体-2,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2,急性毒性-经皮-4,急性毒性-吸入-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对水生生物有毒;皮肤接触有害;吸入会中毒。
防范说明(1)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与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避免吸入其蒸气。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禁止排入环境。
(2)事故响应: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
用水冲洗皮肤、淋浴。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油墨(化学品安全数据表)一、物料名称:油墨二、组成/成分:混合物化学性质成分浓度或浓度范围(成百分比)CAS NO树脂40% 第3类色粉,助剂5-30%易佛尔酮,100#溶剂,150#溶剂55-30%三、危害辩识资料危害物质分类: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效高水应:会造成眼,皮肤,粘膜之刺激,皮肤干燥;神经中枢麻醉,使人昏睡及晕眩。
环境影响:对水体有污染,对环境有影响。
物理及化学性危害:在闪点或闪点以上温度时,泄漏的气体或液体很容易形成可燃性混合物,有燃烧爆炸危险。
四、急救措施吸入:立即离开现场至通风良好场所;如患者停止呼吸,须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水冲洗后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0分钟并送医院治疗;食入:成人吞食30ml以上立即送往医院治疗;五、灭火措施适用灭火剂:泡沫及粉沫灭火剂,C02灭火剂;卤化物灭火器,对大火可用消防泡沫;灭火时可能遭其液体和蒸体易燃,其蒸汽比空气重,燃烧会产生回火。
密闭遇之特殊危害:容器遇热遇明火可能会产生爆炸;灭火程序: 1. 保护人员安全撤离。
2.使用灭火器灭火并搬走末燃之危险品。
消防人员之特殊配戴空气防护罩,手套,消防衣,防护设备。
六、泄漏处理方式应急处理:切断火源,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地带,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应急处理人员配戴空气呼吸防护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溢漏液收在密闭容器里,用沙土,活性碳,碎棉布或其他性材料吸收残液。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喷雾状水冷却和稀蒸气,保护现场人员。
用防爆泵转移全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处理场所处理。
七安全处理和贮存方法处置: 1. 工作人员应受安全便用训练。
2. 安装消防系统及泄漏应争处理设施,远离火种,热源,工作现场严禁烟。
3. 有危险易燃标示。
4. 有接地装置。
5. 防止蒸汽泄漏到工作现场的空气中。
文件制修订记录中文名称:油墨危险标记:可燃性液体,急性毒性物质二.理化性质成份:溶解性:与水混溶成分危险性信息:一.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分解)产物:氟化氢。
稳定性:在通常使用条件下稳定。
危险特性:易燃。
灭火方法:周边火灾时,立即将容器转移到安全场所,不能移动时在容器及其周围泼水使其冷却,着火时,用灭火剂或者大量雾状水灭火,灭火时必须穿着保护器具、不要在风头下灭火;灭火剂:粉末、泡沫、二酸化碳素、水、干燥砂、强化液。
废弃注意点:放入圆桶密封使其即使横转内容物也不能流到外面。
焚烧时,按照产业废弃物处理基准焚烧。
委托外部时,要标明肺油(可燃性)后委托给处理肺油等的产业废弃物处理业者。
二.使用、储存与运输:使用:严禁火种,在通风的地方操作,为了避免在使用时吸入、接触到眼睛和皮肤,要穿着适当的保护用具,每次使用时要密封容器尽可能的防止蒸气的发散,操作环境在容许的浓度下进行保存,使用后要充分洗手、漱口。
为了防止静电,要切实设置装置、机器,使用具有导电性的操作服、操作鞋。
使用防爆型的电器机器、防火花型工具。
储存:放入密封容器中在通风性较好的阴暗处保存,按照消防法的基准储存在危险品仓库,不要与酸化性物质保管在同一场所。
运输:作为适应消防法危险等级三落下实验的组合容器,作为内装使用,确认容器无泄露,装入瓦楞板等外容器后运送,运输装载时要切实防止颠倒、落下、货物崩裂,确保无损伤。
其他遵守消防法等法令的规定。
三.毒性及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刺激性:对咽喉、眼睛、皮肤有刺激性,长期暴露会引起皮肤脱脂。
急性毒性:吸入会引起头疼、头晕、疲劳。
浓度超过容许浓度过多时会引起意识低下及意识丧失。
健康危害:吸入、经口、皮肤吸入体内时有刺激性。
四.急救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充分洗净、用水或温水洗落。
如果皮肤产生炎症,接受医生治疗。
进入眼睛: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大量吸入时立即将被害者转移到新鲜空气的场所,用毛巾等盖住身体、保持体温保持安静,马上就手医生治疗。
油墨MSDS报告1. 引言这份报告将提供关于油墨的安全数据表(MSDS)的详细信息。
MSDS是一份为油墨制造商、供应商和用户提供的重要文件,旨在确保人们在使用油墨时的安全性。
在本报告中,我们将涵盖油墨的成分、物理和化学性质、潜在的危险、安全操作指南以及事故应急措施等内容。
2. 油墨成分油墨通常由颜料、树脂、添加剂和溶剂等多种成分组成。
颜料赋予油墨颜色和覆盖性,树脂用于固化油墨,添加剂则用于提高油墨的性能。
溶剂可使油墨易于应用,并在干燥后挥发。
3. 物理和化学性质•外观:油墨常见的外观为液体或半固体状态,具有各种颜色。
•气味:油墨的气味因成分不同而异,有些可能具有刺激性气味。
•熔点和沸点:油墨的熔点和沸点因成分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稳定性:油墨在正常条件下相对稳定,但有些可能对光、热和氧气敏感。
4. 潜在的危险在使用油墨时,需要注意以下潜在的危险:•刺激性:某些油墨可能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具有刺激性。
•燃烧性:油墨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具有可燃性,因此在储存和使用时需要注意避免火源。
•高温:油墨在高温下可能发生分解,产生有害气体。
•挥发性:溶剂成分具有挥发性,使用时需确保通风良好。
5. 安全操作指南为了确保使用油墨的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安全操作指南:•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油墨时,应佩戴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减少对皮肤和眼睛的接触。
•避免吸入:在使用油墨时,应尽量避免吸入其挥发性成分,确保工作区域有良好的通风。
•避免皮肤接触:使用油墨时,应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如有接触,应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
•灭火措施:如果发生火灾,应使用适当的灭火器材进行扑灭,避免使用水来灭火。
6. 事故应急措施在处理油墨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人员安全:确保人员撤离到安全区域,远离事故现场。
•气体泄漏:如果发生气体泄漏,应迅速将泄漏源隔离,确保通风良好,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
•火灾:在油墨着火时,应紧急采取灭火措施,并立即报警。
油墨安全性数据卡1.产品标识产品名称油墨产品用途印刷油墨2.产品化学组成信息非危害性物质成分:合成树脂:20~35% 植物油:20~30%矿物油:15~35% 天然色素:10~20% 添加剂:1~15%危险性物质成分:无其它事项:所列危险性词组的措词参考第16版块.3.危害性危害情况:不适用关系人体和环境特别危害信息:根据最新有效版本EU编制分类大纲总则的计算程序,此产品没有标识.归类是根据最新版本的的EU名录,由公司和文献数据提供.4.急救措施一般建议:无要求特别措施若吸入本产品:咨询医生,供应新鲜空气若接触皮肤:一般此产品对皮肤无刺激作用若沾及眼睛:用流动水冲洗眼睛数分钟若摄食本产品:如症状持续则就医5.消防措施适用灭火器:二氧化碳式,干粉式或水喷雾式。
火势较大则用水喷雾式或抗酒精的泡沫型的.特殊防护设备:无需特殊措施.6.泄漏应急处理个人安全预防措施:不需要环保措施:禁止排入下水道或地下水清洁和收集方法:自动收集其它事项:无危险物排放7.使用和储存方法操作注意事项:放于通风处,避免与皮肤、眼睛或衣物接触. 用后洗手. 操作中禁食禁烟酒.防火防爆:远离火源——禁止吸烟储存注意事项:仓储室和容器需满足要求:放于密闭容器,远离热源若存储于一普通储存设施里:远离可燃性物质其它注意事项:放于充分通风的阴凉地方8.个人防护方法专业设备设计注意事项:无补充信息;见第7条要求工场监测含限量值的成分:产品不含有需工场监测的任何相关关键值物质的数量.其他事项:操作中的有效清单是使用根据.个人防护用品:一般防护和卫生措施:在使用化学品时遵循常规的预防措施.呼吸系统防护:无须特别防护手部防护:防护手套质地必须能抵抗产品、其它物质和配置剂并有不可渗透性. 未经测试则没有对产品、配置剂或化学混合剂所使用手套材质的建议.手套材质的渗透次数参考选择,扩散率和降级率。
手套材质适用手套的选择不只取决于质地,也取决于更多的质量标志且每个制造商都不同. 因为产品是几种物质配置而成的,手套材料的抵抗性不能提前估算出,因此也不会在适用前就已经检查过。
安全资料手册的性质IC-253WT产品编号供应商生产厂家注意!应使中毒者远离热源和火源。
吸入立刻把中毒者转移至空气清新的地方。
若中毒者停止呼吸,应对其进行人工呼吸。
使中毒者的身体保持温热,不要让其乱动,并立刻进行治疗。
吞食千万不能引起中毒者呕吐或给其灌任何东西喝。
千万不能引起中毒者呕吐,应立刻进行治疗。
接触皮肤使中毒者远离污染源。
立刻用肥皂水冲洗皮肤。
若感到不适,应进行治疗。
接触眼睛应使用 耐酒精泡沫。
粉末。
干燥的化学药品、沙、白云石等。
特殊的灭火步骤要设障将流出来的水围起来,防止其排入下水道或污染水源。
若发生水污染的情况,需将情况通知有关主管部门。
应采用喷水方法使容器降温和冲散有害的蒸气。
在不会发生危险的情况下将容器撤离火灾现场。
特殊的火灾和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因而蒸气会沿着地面扩散至火源。
受热或遇火时会发生爆炸。
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或有毒的混合物。
具体的危险性熄灭所有的火源,防止出现火花、火苗、发热和禁止吸烟,保持通风良好。
清洁人员需使用呼吸保护装置和/或防接触液体的保护装置。
严禁泄漏或排放到下水道、水沟或地面。
少量的溢出物。
用阻燃的吸收材料收集,并装到合适的收集容器中。
大量的溢出物。
远离热源、火花和明火。
防止泄漏,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保持通风良好,防止吸入蒸气,若空气的污染程度高于规定的标准,需使用专门的呼吸装置。
在楼面和位置较低的地方会有一定浓度的药品蒸气存在。
必须防止静电和火花的产生。
储存时的预防措施易燃物质-必须远离氧化剂、热源和火源。
装在原来的容器中,封好后存放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需存放在原来的容器中。
储存分类成分说明OES =职业人员的接触标准。
防护装置工艺过程,过程条件采用工程控制系统来使空气污染降低到允许接触范围。
需准备好洗眼的设施。
工程测量通风良好的区域。
呼吸装置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和说明,但当有毒气体的总浓度超过所规定的职业人员接触标准,必须使用呼吸保护装置。
3.1.2油墨(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油墨英文名Printlnk(2)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有害物质成分(3)理化性质外观及性状可流动的黏稠状液体主要用途塑料印刷(4)危险性概述1)燃烧爆炸危险性危险性类别第3.3类高闪点易燃品危险特性易燃,其挥发物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源能引起燃烧。
燃烧(分解)产物CO、CO2稳定性稳定2)有毒危险性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环境危害:易挥发有机溶剂混入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燃爆危险:近明火易燃(5)应急措施1)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空气通畅。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2)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6)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活性碳口罩。
眼睛防护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抗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7)消防措施灭火方法:灭火剂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
灭火注意事项灭火时注意戴防毒面具。
(8)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间。
远离火种、热源。
保持容器密封。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切勿倒置。
(9)运输信息UN号1294包装分类Ⅱ包装方法铁桶或塑料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