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安全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153.00 KB
- 文档页数:22
粉尘安全知识一、粉尘的定义凡是颗粒极微小,粒径在1至76um范围内的固体物质称为粉尘。
粉尘包括易燃粉尘如:糖粉、淀粉、可可粉、硫粉、茶粉、橡胶粉等;可燃粉尘如:米粉、锯末屑、皮革屑、丝、虫胶等;难燃粉尘如:炭黑粉、木炭粉、石墨粉等。
固体物质被粉碎成粉尘以后,其燃烧特性有很大的变化。
原来是不燃的物质可能变成可燃物质,原来难燃的物质可能变成易燃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前提是必须达到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浓度。
粉尘爆炸前无任何征兆,起后果却都能使建筑物毁于一旦。
而且能导致粉尘爆炸的情况也很多:从农副产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到药物、食品、有机物、无机物的生产等很多过程中,粉尘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其危害极大。
二、粉尘爆炸的条件粉尘包括的范围很广,各种粉尘都有其自身的特性,粉尘并非随时随地都能爆炸,要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构成粉尘的物质必须是易燃或可燃的,其中包括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
有机粉尘受热后要发生分解,放出可燃性气体,并留下可以燃烧的炭。
无机粉尘如金属粉尘,虽然没有耗能分解过程,升温只能促使其快速氧化,由表面向内部迅速延烧放出高热而使体系快速升温膨胀。
有些金属颗粒本身能进行气、固两相燃烧。
其次是粉尘必须是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极限。
粉尘能否悬浮在空气中要害在于粉尘的粒径。
粒径大的颗粒难以悬浮,即使由外力使它悬浮在空气中,也会很快沉积下来。
粒径越小,其扩散作用大于重力作用,粉尘易于悬浮在空气中。
再加上粒子四周有足够的助燃空气,很轻易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而燃烧或爆炸。
若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太小,即低于爆炸浓度的下限,燃烧放热量太少,难于形成持续燃烧,也就不会发生爆炸。
假如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太大,即高于爆炸浓度的上限,混合物中因氧气浓度太小,也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粉尘爆炸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
粉尘爆炸的最小点燃能量一般为10 mJ至数百mJ ,相当于气体点燃能量的百倍左右。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是每一个工人和生产管理人员都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粉尘爆炸的原理
粉尘爆炸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在遇到高温或明火时,迅速燃烧并产生大量热量的现象。
这种爆炸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气体和颗粒物,对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二、粉尘防爆的措施
1.消除火源:在生产现场,必须严格禁止吸烟、使用明火和电火花等火源。
同时,生产设备也应该采用防爆型设计,避免产生电火花等引起爆炸的危险因素。
2.降低粉尘浓度:为了防止粉尘浓度过高,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系统,定期清理生产设备和工作场所中的粉尘,并使用吸尘器等工具来降低粉尘浓度。
3.使用防爆器材:在生产现场,应该使用防爆型电器、防爆型灯具等防爆器材,以避免产生电火花等引起爆炸的危险因素。
4.加强安全培训:工人和管理人员都应该接受粉尘防爆安全知识的培训,了解粉尘爆炸的原理和防爆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三、应急处理措施
1.在发生粉尘爆炸时,应该立即停机、断电、熄灭明火等措施,
以避免火势扩大。
2.迅速疏散人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迅速疏散周围的人员,特别是那些受到伤害的人,避免因吸入粉尘而导致窒息或中毒。
3.使用灭火器:如果火势较小,可以使用干粉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
如果火势较大,应该立即拨打消防电话,并等待消防队员的到来。
总之,粉尘防爆安全知识是每一个工人和生产管理人员都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
只有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粉尘爆炸的风险。
粉尘及粉尘爆炸安全知识培训(一)引言:粉尘及粉尘爆炸安全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安全话题之一。
粉尘的积累和爆炸可能导致严重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对粉尘及粉尘爆炸的认识和应对能力,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势在必行。
本文将介绍粉尘及粉尘爆炸安全知识培训的内容与要点。
正文:一、粉尘的性质与形成原因1. 粉尘的定义和分类2. 粉尘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粉尘的形成原因和来源4. 粉尘的积累和扩散规律5. 粉尘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影响二、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1. 粉尘爆炸的定义和特点2. 粉尘爆炸的起爆源和传播途径3. 空气与粉尘的混合比例与燃烧极限4. 粉尘爆炸的爆炸特性和爆炸参数5. 粉尘爆炸的防范措施和控制方法三、粉尘爆炸的风险评估与预防1. 粉尘爆炸的风险评估原则和方法2. 粉尘爆炸的危险性评价和等级划分3. 粉尘爆炸的防护设计与设备选择4. 粉尘爆炸的防范控制措施和安全操作规程5. 粉尘爆炸的事故案例分析和经验总结四、粉尘爆炸应急处理与救援1. 粉尘爆炸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2. 粉尘爆炸事故的现场救护和事故处置3. 粉尘爆炸事故后的善后处理和事后调查4. 粉尘爆炸事故的应急资源组织和协调5. 粉尘爆炸事故经验的总结和分享五、粉尘爆炸安全管理与监控1. 粉尘爆炸安全管理体系与法规要求2. 粉尘爆炸的监控与监测技术3. 粉尘爆炸安全培训与教育的重要性4. 粉尘爆炸安全的责任与落实机制5. 粉尘爆炸安全的审核与改进方法总结:粉尘及粉尘爆炸安全是工业生产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本文从粉尘的性质与形成原因、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风险评估与预防、应急处理与救援、安全管理与监控等方面对粉尘及粉尘爆炸安全知识培训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只有提高工作人员对粉尘及粉尘爆炸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粉尘及粉尘爆炸安全知识培训(二)引言概述粉尘及粉尘爆炸是一项常见的工业安全隐患,对于防范和处理粉尘爆炸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继续介绍一系列粉尘及粉尘爆炸安全知识培训内容,帮助员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相关安全知识,以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
正文一、粉尘产生和危害1. 粉尘的产生原因2. 粉尘可能带来的危害3. 粉尘的分类及特点4. 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5. 粉尘的防控措施二、粉尘爆炸基本原理1. 粉尘爆炸的定义2. 粉尘爆炸的三要素3. 爆炸的传播机理4. 粉尘爆炸的危害性和影响因素5. 粉尘爆炸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三、防火控爆装置及应急措施1. 防火控爆装置的种类和作用2. 防火控爆装置的安装位置和要求3. 防火控爆装置的日常维护和检查4.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及处理方法5. 粉尘爆炸事故的处置流程和案例分析四、粉尘防爆设备使用与维护1. 粉尘防爆设备的常用种类和使用范围2. 粉尘防爆设备的选型和安装要求3. 粉尘防爆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4. 粉尘防爆设备的故障排除和处理5. 粉尘防爆设备的定期检测与评估五、粉尘防爆安全管理1.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2.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的组织机构和职责3.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流程4. 粉尘防爆安全培训和教育的重要性5.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和提升总结通过本文的培训,员工可以深入了解粉尘产生和危害、粉尘爆炸的基本原理以及防止和应对粉尘爆炸事故的措施。
同时,学习了粉尘防爆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并全面了解了粉尘防爆安全管理所需的制度和流程。
以此来提供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处理能力,保障工作场所的粉尘爆炸安全。
粉尘安全知识一、粉尘的定义凡是颗粒极微小,粒径在1至76um范围内的固体物质称为粉尘。
粉尘包括易燃粉尘如:糖粉、淀粉、可可粉、硫粉、茶粉、橡胶粉等;可燃粉尘如:米粉、锯末屑、皮革屑、丝、虫胶等;难燃粉尘如:炭黑粉、木炭粉、石墨粉等。
固体物质被粉碎成粉尘以后,其燃烧特性有很大的变化。
原来是不燃的物质可能变成可燃物质,原来难燃的物质可能变成易燃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前提是必须达到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浓度。
粉尘爆炸前无任何征兆,起后果却都能使建筑物毁于一旦。
而且能导致粉尘爆炸的情况也很多:从农副产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到药物、食品、有机物、无机物的生产等很多过程中,粉尘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其危害极大。
二、粉尘爆炸的条件粉尘包括的范围很广,各种粉尘都有其自身的特性,粉尘并非随时随地都能爆炸,要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构成粉尘的物质必须是易燃或可燃的,其中包括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
有机粉尘受热后要发生分解,放出可燃性气体,并留下可以燃烧的炭。
无机粉尘如金属粉尘,虽然没有耗能分解过程,升温只能促使其快速氧化,由表面向内部迅速延烧放出高热而使体系快速升温膨胀。
有些金属颗粒本身能进行气、固两相燃烧。
其次是粉尘必须是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极限。
粉尘能否悬浮在空气中要害在于粉尘的粒径。
粒径大的颗粒难以悬浮,即使由外力使它悬浮在空气中,也会很快沉积下来。
粒径越小,其扩散作用大于重力作用,粉尘易于悬浮在空气中。
再加上粒子四周有足够的助燃空气,很轻易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而燃烧或爆炸。
若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太小,即低于爆炸浓度的下限,燃烧放热量太少,难于形成持续燃烧,也就不会发生爆炸。
假如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太大,即高于爆炸浓度的上限,混合物中因氧气浓度太小,也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粉尘爆炸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
粉尘爆炸的最小点燃能量一般为10 mJ至数百mJ ,相当于气体点燃能量的百倍左右。
粉尘安全知识培训教材一、引言粉尘是许多工作场所中的常见危险物质,如果不正确处理,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本培训教材将介绍粉尘的基本知识、危害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
二、粉尘的定义与分类1. 粉尘的定义:粉尘是指固体物质在机械碎化、打磨、喷涂等过程中产生的悬浮颗粒,其直径通常小于100微米。
2. 粉尘的分类:a. 有机粉尘:如木尘、面粉等。
b. 金属粉尘:如铁粉、铝粉等。
c. 无机粉尘:如石棉、矽尘等。
三、粉尘对健康的危害1. 呼吸道问题:吸入粉尘会引起咳嗽、气喘、鼻塞等呼吸道症状。
2. 皮肤问题:长期接触粉尘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红斑等问题。
3. 眼睛问题:粉尘进入眼睛可能导致眼部刺激、炎症等。
4. 中毒性问题:某些粉尘含有有害物质,如铅、铬等,长期接触可能引起中毒。
四、粉尘防护措施1. 工作环境控制:a. 保持工作场所清洁,避免积聚大量粉尘。
b. 引入通风系统,保持空气流通。
c. 使用防尘设备,如吸尘器、风扇等。
2. 个体防护:a. 员工应佩戴合适的口罩,如防尘口罩或呼吸面具。
b. 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等。
c. 避免直接接触粉尘,使用工具进行操作。
3. 健康监测:a. 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是呼吸系统相关检查。
b.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4. 培训与教育:a. 提供粉尘防护知识的培训课程,确保员工了解相关知识。
b. 定期组织演习与应急演练,加强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五、案例分析某工厂木工车间长期存在大量木尘,导致工人出现呼吸道问题和皮肤过敏。
经过粉尘安全知识培训和采取措施后,工厂对车间进行了彻底清洁,调整了通风系统,并提供了防尘口罩和护目镜等个体防护装备。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工人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症状减轻。
六、总结粉尘安全是保障工作场所员工健康的重要一环。
通过正确了解粉尘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对健康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来减少潜在风险。
同时,定期的培训与教育以及健康监测也是保障员工安全的重要措施。
涉可燃爆粉尘作业安全防范知识1.控制和消除粉尘:①改进设备和生产工艺入手,消除和减少粉尘向厂房内扩散。
②防止粉尘沉积和及时清理粉尘。
对于处理粉料的设备或场所,要防止泄漏而使粉尘到处飞扬,尤其应将易于产生粉尘的设备隔离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并设专门的保护罩和局部排风罩或考虑吸尘装置。
此外,要及时清理沉积于厂房内各角落、设备、电缆和管道上的粉尘。
清理前必须湿润粉尘,遇有不能用水湿润的粉尘,应该用机械除尘法,例如用抽气法定期清除粉尘,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
③加强通风,控制可燃爆粉尘浓度低于爆炸下限。
④应注意粉尘的种类及性质,避免会发生相互反应的粉尘混合或接触。
2.控制和消除点火源:粉尘爆炸的点火源有多种,必须根据操作环境可能出现的点火源种类进行针对性预防。
①避免高温、明火、电火花等。
②避免撞击、震动或者摩擦。
例如,面粉加工厂的磨面机中混入金属或砂石碎块,就会打出火花而造成粉尘爆炸,为此,在净麦等前处理工序就应加强操作管理,避免能造成点火源的金属等硬物混入磨面工序,尤其要注意磁铁失效问题。
③对有些与水接触会引起自燃或爆炸的粉尘,应避免与水或有可能发生反应的液体接触,如铝、镁等金属粉尘。
涉可燃爆粉尘作业安全防范知识(二)涉及可燃爆粉尘作业安全防范知识的范围非常广泛,下面简要介绍一些关键措施。
一、了解可燃粉尘的特性可燃粉尘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粒径范围的可燃物质在空气中形成混合物并且在源点接触到足够高的能量时,可以引发爆炸或火灾的细粒固体。
了解可燃粉尘的物理特性、燃烧特性和爆炸特性对预防事故非常重要。
二、进行粉尘防爆评估根据工作场所的不同性质和工艺过程,进行粉尘防爆评估是必要的。
评估包括了解粉尘产生和积聚的情况,评估可能出现的点火源和爆炸风险,并制定相应的防爆措施。
三、粉尘的控制与清理为了防止粉尘积聚,可以采取以下控制措施:1、使用密闭的设备和系统,减少粉尘泄露的可能性;2、使用抽风设备或处置系统及时清除产生的粉尘;3、使用防爆橡胶、密封圈等材料,防止粉尘外溢;4、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
粉尘安全生产知识粉尘安全生产是指在各类工作场所中,对粉尘的产生、传播和应对措施进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粉尘是指固体颗粒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由于特殊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粉尘容易引发火灾、爆炸等事故,并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下面详细介绍一些粉尘安全生产知识。
首先,了解粉尘的危害。
不同类型的粉尘对人体健康和安全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木材粉尘、金属粉尘和化学粉尘等。
粉尘在呼吸道内沉积会引发炎症反应,长期作业者可能导致职业性疾病,如尘肺病。
某些可燃性粉尘还会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次,采取防护措施。
为了控制粉尘危害,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粉尘产生、扩散和危害的蔓延。
首先,通过建设粉尘防护设施和设备,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其次,采用吸尘、排风等方法进行粉尘治理,及时清理和处理粉尘积聚。
此外,还应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如防尘口罩、防护眼镜和防护服等,减少员工直接接触粉尘的可能。
再次,加强粉尘的监测和控制。
通过安装粉尘浓度监测仪器,对工作场所中的粉尘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一旦粉尘浓度超过安全标准,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如切断粉尘源、增加通风换气等。
此外,还要注意定期对粉尘源进行维护与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粉尘排放的控制。
最后,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员工应了解粉尘的危害、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企业要定期组织消防演练和安全演示,提高员工应对粉尘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
总之,粉尘安全生产是一个重要的安全生产工作内容,要求工作场所建设合理,采取防护措施,加强监测和控制,并通过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粉尘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粉尘消防安全知识粉尘消防安全知识第一章基本概念 (字数:784)1.1 粉尘的定义粉尘是一种由固体颗粒形成的细小粒子,直径在1到1000微米之间。
它们通常是由磨削、研磨、打磨、切割等过程中产生的。
粉尘可以在空气中悬浮并沉积在表面上,形成可燃的尘层。
1.2 粉尘火灾的危害粉尘火灾具有快速传播的特点,它们可以迅速引燃周围可燃物,造成大面积燃烧。
粉尘火灾还产生大量的热量和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
此外,由于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它们容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造成爆炸事故。
1.3 粉尘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粉尘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
采取适当的防火措施是防止粉尘火灾的关键。
除了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外,还能保护企业财产免受损失。
第二章粉尘火灾的防控措施 (字数:2347)2.1 粉尘火灾危险评估要防止粉尘火灾,首先需要通过评估来确定火灾的危险性。
评估应包括火灾的爆炸性、燃烧速度和火灾的扩展性等。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
2.2 粉尘的有效控制要有效控制粉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2.2.1 空气净化通过安装空气过滤器和废气处理设备,可以有效去除粉尘。
工作场所的通风系统也应具备良好的过滤功能,确保空气清洁。
2.2.2 粉尘的捕集和回收在源头处设置捕集设备,如除尘器、集尘罩等,可以有效地捕集和回收粉尘。
这不仅可以减少粉尘对环境的污染,还有助于防止粉尘积累,减少火灾的发生。
2.2.3 清理和清除定期清理和清除粉尘,特别是在易燃区域周围的表面上。
这将有效减少粉尘的积累,并减少火灾的危险。
2.3 消防设施的配置为了应对粉尘火灾,必须配置适当的消防设施。
这包括火灾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灭火器等。
这些设施应定期维护和测试,确保可靠性。
2.4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高培训员工有关粉尘火灾的风险和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员工应了解工作场所的火灾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的使用方法,并且具备处理火灾紧急情况的能力。
第三章粉尘火灾的应急处理 (字数:1901)3.1 火灾应急计划的制定应急处理是粉尘火灾防控工作的重要部分。
粉尘涉爆安全管理知识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灾难,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对粉尘涉爆安全管理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粉尘涉爆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措施。
一、粉尘爆炸的定义与危害粉尘爆炸是指粉尘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遇到火源或高温时发生爆炸现象。
粉尘爆炸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人员伤亡:粉尘爆炸发生时,可能造成人员受伤甚至死亡。
2.设备损坏:粉尘爆炸会导致设备受损或报废,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3.生产中断:粉尘爆炸发生后,可能导致生产中断,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二、粉尘涉爆安全管理知识1. 确定粉尘涉爆区域首先,企业应该确定哪些区域存在粉尘涉爆的风险。
通常,粉尘涉爆区域的特征包括粉尘密度较大、空气中存在可燃性气体、并且有明显的火源或高温设备。
2. 实施粉尘涉爆防护措施针对粉尘涉爆区域,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加强通风换气,降低粉尘浓度。
•使用防爆设备和工具,减少火源。
•定期清理粉尘,避免积聚达到爆炸浓度。
3. 培训员工企业应该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使他们了解粉尘涉爆的危害以及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员工应该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4. 应急预案在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时,企业应该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包括组织人员疏散、扑救初期火灾、封锁进入等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粉尘涉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粉尘涉爆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粉尘涉爆安全管理可以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生产秩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结语综上所述,粉尘涉爆安全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必要的工作。
企业应该重视粉尘涉爆风险,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全员参与,才能有效预防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了解粉尘涉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提升和完善。
粉尘及粉尘爆炸安全知识培训引言概述:粉尘及粉尘爆炸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安全隐患,造成了许多严重事故和人员伤亡。
为了加强对粉尘及粉尘爆炸的认识和防范措施,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通过引言概述、正文内容、总结等形式,详细介绍粉尘及粉尘爆炸的相关知识。
正文内容:第一大点:粉尘及粉尘爆炸的概念和形成原因1.粉尘的定义和分类2.粉尘爆炸的定义和危害3.粉尘爆炸的形成原因分析4.粉尘爆炸的主要特点和影响因素第二大点:粉尘防控措施1.预防粉尘产生:a.改变工艺流程或替换材料b.加装粉尘收集设备c.加强通风系统2.消除粉尘积累:a.定期清理工作场所b.减少粉尘暴露时间c.采用集中化处理方式3.粉尘防爆措施:a.增加爆炸风险评估与防护设施b.使用可靠的防爆电气设备c.采取合适的静电防护措施第三大点:粉尘爆炸安全管理1.建立粉尘爆炸安全管理体系:a.确定组织与责任b.建立安全管理制度c.开展安全教育培训2.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a.识别潜在危险源b.评估爆炸风险等级c.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3.事故应急预案:a.建立事故应急组织b.制定应急预案c.组织演练和应急培训4.监测和检测措施:a.建立监测系统b.进行预警和监测c.定期检测和维护第四大点:粉尘爆炸案例和教训分析1.粉尘爆炸案例及原因分析2.总结案例中的教训和不足之处3.指导如何避免类似事故发生第五大点:粉尘及粉尘爆炸的最新研究进展1.介绍粉尘及粉尘爆炸的最新研究动态2.分析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前景3.推荐相关研究论文和专家4.指导企业如何跟进最新研究成果总结:通过对粉尘及粉尘爆炸安全知识的培训,可以提高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粉尘防控措施、安全管理、案例教训和最新研究进展都是保障工作场所粉尘安全的关键要素。
只有加强培训和不断改进措施,才能有效避免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生产。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大全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如下:1.爆炸危险场所的划分:根据国家规定,爆炸危险区域是指生产、加工、存储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以及由于设备故障、检修等原因可能泄漏易燃易爆气体、液体或粉尘,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场所。
爆炸危险区域按区域危险程度划分为0区、1区、2区三个区域。
0区是指危险气体浓度已达到最大极限,此时有可能发生爆炸危险;1区是指危险气体浓度虽未达到最大极限,但已达到一定浓度,有发生爆炸危险的可能;2区是指危险气体浓度虽未达到最大极限,但已达到一定浓度,有可能发生爆炸危险。
2.防爆电气设备的选用:根据生产场所和危险区域的性质,选用相应的防爆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分为I类、Ⅱ类、Ⅲ类、Ⅳ类,其中I类是本质安全型防爆电气设备,Ⅱ类是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Ⅲ类是增安型防爆电气设备,Ⅳ类是其他防爆型式。
3.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安装防爆电气设备,应由具有防爆专业资质的人员进行施工,安装前应对防爆电气设备进行外观检查,检查防爆标志、防爆合格证是否与爆炸危险场所等级相符。
4.粉尘清扫采取措施:对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应采取防爆措施,如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清扫时使用吸尘器或干布、毛刷,避免使用各类振动器,避免将铁制工具或含铁的的工具当清洁工具,注意存放工具时应避免和可燃物品混放,要存放密闭、干燥、阴凉处,要与氧气、氮气隔离,且存放地点避免阳光、雨水、风等直接暴晒,以免发生自燃。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粉尘防爆安全知识有哪些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如下:1.定期检修,对爆燃危险性较大的,应编制专项检修维保项目。
2.生产操作过程中加强对这类设备的检查维护。
3.在此危险区域作业,必须做到清扫除尘,保持良好的作业环境。
4.指定与工作人员保持良好接触的副职或授权人员。
5.不得任意改动电器设备,保证其正常、安全运作。
6.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培训,熟悉粉尘爆炸的危害程度和防范措施。
粉尘安全知识一、粉尘的定义凡是颗粒极微小,粒径在1至76um范围内的固体物质称为粉尘。
粉尘包括易燃粉尘如:糖粉、淀粉、可可粉、硫粉、茶粉、橡胶粉等;可燃粉尘如:米粉、锯末屑、皮革屑、丝、虫胶等;难燃粉尘如:炭黑粉、木炭粉、石墨粉等。
固体物质被粉碎成粉尘以后,其燃烧特性有很大的变化。
原来是不燃的物质可能变成可燃物质,原来难燃的物质可能变成易燃物质。
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发生爆炸,前提是必须达到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浓度。
粉尘爆炸前无任何征兆,起后果却都能使建筑物毁于一旦。
而且能导致粉尘爆炸的情况也很多:从农副产品的加工、储存和运输到药物、食品、有机物、无机物的生产等很多过程中,粉尘爆炸的事故时有发生,其危害极大。
二、粉尘爆炸的条件粉尘包括的范围很广,各种粉尘都有其自身的特性,粉尘并非随时随地都能爆炸,要发生粉尘爆炸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构成粉尘的物质必须是易燃或可燃的,其中包括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
有机粉尘受热后要发生分解,放出可燃性气体,并留下可以燃烧的炭。
无机粉尘如金属粉尘,虽然没有耗能分解过程,升温只能促使其快速氧化,由表面向内部迅速延烧放出高热而使体系快速升温膨胀。
有些金属颗粒本身能进行气、固两相燃烧。
其次是粉尘必须是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浓度极限。
粉尘能否悬浮在空气中要害在于粉尘的粒径。
粒径大的颗粒难以悬浮,即使由外力使它悬浮在空气中,也会很快沉积下来。
粒径越小,其扩散作用大于重力作用,粉尘易于悬浮在空气中。
再加上粒子四周有足够的助燃空气,很轻易达到爆炸极限浓度而燃烧或爆炸。
若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太小,即低于爆炸浓度的下限,燃烧放热量太少,难于形成持续燃烧,也就不会发生爆炸。
假如空气中粉尘的浓度太大,即高于爆炸浓度的上限,混合物中因氧气浓度太小,也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粉尘爆炸的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
粉尘爆炸的最小点燃能量一般为10 mJ至数百mJ ,相当于气体点燃能量的百倍左右。
三、粉尘爆炸的特点1.粉尘爆炸的条件:(1)粉尘本身必须是可燃性的;(2)粉尘必须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3)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物;(4)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2.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1)颗粒的尺寸;(2)粉尘浓度;(3)空气的含水量;(4)含氧量;(5)可燃气体含量。
颗粒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氧吸附也越多,在空气中悬浮时间越长,爆炸危险性越大。
空气中含水量越高、粉尘越小、引爆能量越高。
随着含氧量的增加,爆炸浓度范围扩大。
有粉尘的环境中存在可燃性气体时,会大大增加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3.粉尘爆炸的特点:(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
(3)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四、影响粉尘爆炸的主要因素内部因素(粉尘的理化性能):粉尘的燃烧速度比气体的燃烧速度要小。
粉尘的颗粒越小,相对表面越多,分散度越大,则爆炸极限范围扩大,其爆炸危险性便增加。
因为粒子越小,粒子带电性越强,使得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粉尘粒子在空气中悬浮的时间更长,燃烧速度就更接近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的燃烧速度,燃烧过程也进行的更完全。
燃烧热高的粉尘,其爆炸浓度下限低,一旦发生爆炸即呈高温高压,爆炸威力大。
粉尘中含可燃挥发分越多,热分解温度越低,爆炸的危险性和爆炸产生的压力就越大。
粉尘中的灰分(即不燃物质)和水分的含量增加,其爆炸的危险性就降低。
因为,它们一方面能够较多地吸收体系的热量,从而减弱粉尘的爆炸性能,另一方面灰分和水分会增加粉尘的密度,加快其沉降速度,使悬浮粉尘浓度降低。
外部条件:含氧量是粉尘爆炸最敏感的因素,随着空气中氧含量的增加,爆炸浓度范围也随之扩大,爆炸危险性也就增加。
空气湿度增加,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减小。
因为湿度增大,有利于消除粉尘静电和加速粉尘的凝聚沉降。
同时水分的蒸发消耗了体系的热能,稀释了空气中的含氧量,降低了粉尘的燃烧反应速度,使粉尘不轻易发生爆炸。
当粉尘与可燃性气体共存时,粉尘爆炸浓度的下限相应下降,而最小点火能量也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即可燃气体的出现,大大增加了粉尘爆炸的危险性。
当温度升高压强增加时,粉尘爆炸浓度极限范围会扩大,所需要的点火能量也会降低,从而造成危险性增大。
点火源的温度越高,强度越大,与粉尘和空气的混合物接触的时间越长。
其爆炸浓度极限范围就变得更宽。
爆炸危险性也就增大。
每一种可燃粉尘,在一定条件下,都有一个最小点火能量,若低于此能量,粉尘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就不能爆炸。
粉尘的最小点火能量越小,其爆炸的危险性就越大。
五、粉尘爆炸的危害粉尘爆炸能呈现出跳跃式和爆炸连续性的特点。
具有很大的破坏性。
粉尘爆炸形成后,随着爆炸的连续,反应速度和爆炸压力也就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现跳跃式发展,产生爆震。
非凡是当在爆炸传播途中遇有障碍物或巷道拐弯处,则压力会急剧升高。
所以在一些粉尘爆炸事故中,不仅表现出了爆炸连续性的特点,而且表现出了离爆炸点越远,破坏性越严重的特点。
粉尘爆炸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
因为粉尘初始爆炸的气浪会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迅速形成新的爆炸性混合物,在火焰和高温的作用下,再次发生爆炸(即二次爆炸)。
另一方面,在粉尘爆炸的地点,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小,经过一个极短促的时间后形成负压区,由于气压差的作用,新鲜空气向爆炸点送流,促进空气的二次冲击(即返回风),使已发生粉尘爆炸的高温区沉积粉尘再次发生爆炸。
二次爆炸所扬起的沉积粉尘,其浓度往往比第一次爆炸时还要大,爆炸破坏力更为严重。
粉尘爆炸后能产生有毒气体,与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轻易引起不完全燃烧,有些沉积粉尘还有阴燃现象。
因而在爆炸产物中含有大量的CO气体及自身分解产生的毒性气体HCL、HCN等轻易使人员中毒六、如何知道某种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爆炸极限的数值?在很多情况下,需要知道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爆炸极限的数值。
这些数值可以通过下述三个途径求得:(1)查资料。
常见的单纯物质的爆炸极限可以从有关手册或工具书、专业书上查出。
由于测试方法及设备不尽相同,在数据上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引用数据是一定要注明“来源”的。
遗憾的是混合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无法查到。
(2)测试。
现有国家推荐标准GB/T12474一90《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
此方法和设备较为复杂,一般单位不具备条件,必要时可委托有此设备的单位(如天津消防所、大连石化安全技术研究所等)进行测试。
(3)估算。
估算方法有十几种,其中比较有实用价值的是几种可燃气混合气体爆炸极限估算公式:理·查特里公式。
如将估算结果用于重要场合,最好经实测验证一下。
七、与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有什么特点?与可燃气混合气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具有以下特点:(1)从起爆条件方面看:1)只有达到一定浓度(达到或超过爆炸下限)的漂浮粉尘云才可能发生爆炸。
而要达到这个条件需要有一定数量的粉尘并且有外力(如风或机械力)将粉尘扬起才成。
而可燃气体通过自然扩散就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粉尘燃烧是一种固体燃烧,其燃烧过程比气体复杂,点燃粉尘所需的初始能量也比点燃气体的大得多(相差近百倍)。
(2)从爆炸的后果及危害方面看:1)一般说来,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燃烧的时间长,产生的能量大,造成的破坏及烧毁的程度比较严重。
2)粉尘爆炸引起的冲击波,会使周围的堆积粉尘飞扬起来,从而可连续引起二次、三次爆炸,使得危害扩大。
(3)粉尘容易引起不完全燃烧,因此在产物气体中含有大量一氧化碳,有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
(4)粉尘爆炸时因为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容易使周围人体受到灼伤。
八、如何判断生产场所是否有粉尘燃爆的危险?一般的判断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了解该生产场所存在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下同)的爆炸极限浓度(主要是爆炸下限),并实测生产场所空气中可燃粉尘的浓度。
这是判断该场所是否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主要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场所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燃粉尘,或粉尘在与可燃气体同时存在时,混合物的爆炸下限值比组成混合物各单独成分的爆炸下限值均要低。
换句话说,即混合物的爆炸危险更大些。
(2)了解粉尘的粒度、比重、自燃温度、导电性等物理性质。
这些物理性质直接与燃爆危险性有关。
一般说来,粒度越细,密度越小,自燃性低且具导电性的粉尘,燃爆危险性越大。
(3)了解在正常生产状态下,可燃粉生在产生与释放的情况:如粉尘在释放的具体部位、释放量、释放速度、方向、时间间隔、频率(单位时间次数)及其在空间可能分布的范围。
总之是要掌握粉尘释放的规律。
这不仅可以判断生产场所的危险状况,而且为进一步采取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
(4)了解生产场所的通风情况:如通风方式(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通风效果、排出粉尘的处理情况(直排大气还是用除尘器收集)等。
(5)了解生产场所的其它情况:1)现场有无点火源(包括潜在的点火源);2)有无易积存粉尘的部位;3)有无报警或指示信号装置等;根据以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初步作出该场所有无粉尘燃爆危险性的判断。
九、粉尘爆炸的过程是怎样的?粉尘爆炸是因其粒子表面氧化而发生的,其爆炸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粉尘粒子表面接受外界能量,导致表面温度上升;(2)粒子表面的分子产生热分解作用或干馏作用生成气体包围在粒子周围;(3)分解(或干馏)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为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点火源即发生氧化反应;(4)由于反应产生的热,加速了粉尘粒子的分解,产生气体,与空气混合,发生氧化反应,使火焰不断向外传播。
当外界能量足够时,火焰传播速度越来越快,最后引起爆炸。
十、哪些粉尘容易发生爆炸?目前发现具有粉尘爆炸危险的行业主要有:(1)金属行业(镁、钛、铝粉等)(2)煤炭行业(活性炭、煤尘等)(3)合成材料行业(塑料、染料粉尘等)(4)轻纺行业(棉尘、麻尘、纸尘、木尘等)(5)化纤行业(聚酯粉尘、聚丙烯粉尘等)(6)军工、烟花行业(火药、炸药尘等)(7)粮食行业(面粉、淀粉等)(8)农副产品加工行业(棉花尘、烟草尘、糖尘等)(9)饲料行业(血粉、鱼粉等)十一、怎样从爆炸极限的数值来判断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燃爆危险度?一般说来,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下限数值越低,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它的燃爆危险性越大。
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6%,氨气的爆炸极限是15.0%~28.0%。
可以看出,氢气的燃爆危险性比氨气要大。
为了更加科学地进行分析比较,又提出了爆炸危险度这个指标,它综合考虑了爆炸下限和爆炸范围两个方面:爆炸危险度=(爆炸上限浓度-爆炸下限浓度)/爆炸下限浓度可燃气体爆炸危险度越大,则其燃爆危险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