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南方地区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知识点】【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在南方湿热的气候下发育了红土地。
2、南方地区的地理范围:位于以南,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海和海。
3、南方地区的地形:①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显著。
②西部以和为主;③东部、、交错分布;④沿江:有面积较大和。
4、南方地区的气候:①气候类型:湿润的、。
②气温:最热月,最冷月。
③降水: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在mm以上。
④主要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⑤影响:由于水热充足,植被常绿,在是热的环境下发育了色土壤。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5、南方地区是重要的水田农业区,耕地多为。
6、主要农作物:主要种植,也种植等,还盛产,以及等热带水果。
【试题精选】1、我国南方地区的土壤大多是()A 黑土地B 黄土地C 红土地D戈壁2、南方地区的东部地形()A 以平原为主B 以高原和盆地为主C 平原、低山、丘陵交错分布D 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3、下列地形区属于南方地区的是()A 黄土高原B 云贵高原C 华北平原D塔里木盆地4、下列关于南方地形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两种地形分布B都位于第三阶梯C 都位于季风区D 1月平均气温0℃以下5、“山清水秀,鱼米之乡”描述的是()A 北方地区B 南方地区C 西北地区D 青藏地区6、受气候影响,我国南方地区的植被是()A 常绿阔叶林B 落叶阔叶林C 常绿硬叶林D 针叶林7、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B冬季严寒,夏季凉爽C 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D耕作制度1年1熟或2年3熟8、南方居民的主食是()A 面食B大米 C 小米D杂粮饼9、我国南方平原地区水田集中连片的原因()①地势低平②河湖密布③灌溉条件良好④地势起伏大A 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④D ①②③10、南方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的原因()①气候湿热②水热条件优越③耕地多为水田④土地连接成片A ②③④B ①③④⑤C ①②④D ①②③11、南方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必背知识点一、位置和范围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东海,南临南海。
该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的1/3。
二、地形特征地形复杂多样,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如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为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
平原地区河湖众多,水网纵横,具有典型的南国水乡特色。
三、气候特点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
气温季节变化显著,最冷月平均温不低于0°C,最热月平均温高于22°C。
四、土壤特征土壤类型多样,包括水稻土、红壤和黄壤等。
红壤是南方地区广泛分布的土壤类型,具有较强的酸性和丰富的铁、铝氧化物,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肥沃的紫色土,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发育,土层薄,地表水易渗漏。
五、农业特征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也种植小麦。
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水热资源丰富,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
六、重要区域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著名的 “鱼米之乡”,经济发达,城市群密集,上海是其核心城市。
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东南端,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两地均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迅速。
台湾: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
气候属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农业发达,经济以出口加工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七、自然灾害与防治主要自然灾害包括梅雨期的洪涝、盛夏的伏旱、春季的低温阴雨、寒潮冻害、沿海地区夏秋季的台风等。
防治措施包括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建设水利工程、提高农业抗灾能力等。
八、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南方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八年级地理南方地区知识点南方地区指的是我国南部地区,包括华南、华中、华南海岛、西南四个地区。
这些地区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以下将从这些方面进行介绍。
一、自然地理1. 地形地貌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主要分为山地和丘陵地带、平原和盆地地带、岛屿地带。
其中,山地和丘陵地带占总面积的66.5%,平原和盆地地带占总面积的15.4%,岛屿地带占总面积的7.2%。
2. 气候南方地区气候湿润,温度适宜,四季分明。
具体地,南方地区可分为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大气候带。
3. 植被南方地区植被多样,主要分为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三种。
其中,热带雨林是南方地区的代表性植被类型。
二、人文地理1. 人口密集南方地区人口密集,这与南方地区较为优越的气候条件和经济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南方地区的城市化程度较高,人口大部分集中在城市地区。
2. 民族多样南方地区地域辽阔,民族多样。
除了汉族外,南方地区还有许多少数民族,如壮族、藏族、苗族等,每个少数民族都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
3. 经济发达南方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条件良好,这使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南方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之一,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服务业等多个方面的经济优势。
三、环境问题南方地区环境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
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空气和水质污染。
随着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总之,南方地区具有多样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每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风貌和特色。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
第七章南方地区1.1南方地区大致位于以南,以东。
地形以、为主,平原多沿分布。
2.1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5个平原即。
2.2该区气候属于,气候特点。
2.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众多,成为我国渔业最发达的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
2.4被称为“九省通衢”的是,是长江游地区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
是我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也是国际经济、贸易、航运中心。
2.5长江中下游地带三个工业基地,即以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以为中心的钢铁、汽车、轻纺工业基地,以为中心的电子信息、机械工业基地。
原因之一:南方地区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2.6“钢铁工业走廊”“汽车工业走廊”2.7长江地区经济发展要特别注意,防止和酸雨。
3.1珠江三角洲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4条:3.2香港位于珠江口的,由、和等组成。
3.3香港市国际大都市,是著名的国际、、中心。
香港服务业发达,仅次于、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同时也有“东方之珠”“美食天堂”“购物者天堂”等美誉。
3.4澳门位于珠江口,由、和组成,其200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3.5 是澳门主要经济动力之一,且努力向发展,港、澳与珠江三角洲形成“”的经济模式。
4.1台湾省位于海域,由、、等组成。
4.2台湾岛三分之二是,分布在,西部是,台湾形似纺锤,北回归线穿过,被称为“”是台湾最高峰,且有“森林之海”“东方甜岛”“水果之乡”“海上米仓”。
4.3台湾形成经济,工业主要分布在,主要工业城市有、、,台湾“硅谷”是。
4.4台湾全省97﹪是族,祖籍大部分是和少数民族是。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第七章南方地区带答案易混淆知识点选择题1、中国北京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A.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B.名胜古迹有故宫、中华门、明孝陵等C.地势西北高,东南低D.中关村是著名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2、香港人多地狭,扩展城市建设用地往往采用“上天”、“下海”的方式。
对这两种方式的理解,正确的是()①造高层建筑②居住在船上③向月球移民④填海造地A.①和③B.③和④C.②和④D.①和④3、在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中,香港的优势条件是()A.资金、技术B.土地、能源C.劳动力资源D.水资源4、东北地区是中国传统的老工业基地,2003年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支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
下列做法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的是( )A.加大资源的勘察力度B.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大力冶炼钢铁D.大力发展火电工业5、综合考虑原材料和工业基础,珠江三角洲最适宜发展()A.钢铁工业B.羊毛纺织工业C.高新技术产业D.煤炭能源工业6、下列地形区不属于南方地区的是()A.云贵高原B.华北平原C.东南丘陵D.长江中下游平原7、21世纪是人类高度关注可持续发展的世纪。
下列漫画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A.B.C.D.8、国庆期间,广州某同学看到某旅行团乘坐在一辆车牌号为“黑-A57681”的旅游大巴车,据此判断下列说法可能性最大的是()A.这辆大巴来自河南B.游客在旅途中看到成片的青稞田一望无际C.该车辆穿越了辽阔的黑土地D.车上旅客沿途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填空题9、香港地处珠江口以______,北接广东省_______市,南临______海。
香港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
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专题04 南方地区知识梳理1.气候湿热的红土地:(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南海(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
以巫山—雪峰山为界,西部以 盆地和高原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 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 河口三角洲。
(3)气候:“湿热”,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是该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
在湿热的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在四川盆地的岩石和土壤是紫色的因此被称为“ 紫色盆地 ”2.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发展条件: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耕地多为 水田 ;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分布在 河谷和缓坡。
(2)农作物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叶、竹、 甘蔗、橡胶水果:柑橘、香蕉、菠萝区域差异比较: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关于南方地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东面与南面濒临渤海、东海和南海B.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C.分布着红色土壤,被称为“红土地”D.河流水流量大,汛期长【分析】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省份上包括江苏大部、安徽大部、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大部、贵州、四川东部、重庆、陕西南部、广西、广东、香港、澳门、海南、台湾、甘肃南端与河南的最南部。
【解答】解:南方地区东面与南面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故A错误。
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故B正确。
南方地区分布着红色土壤,被称为“红土地”,故C正确。
南方地区河流水流量大,汛期长,故D正确。
故选:A。
2.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是()A.以盆地和高原为主B.以盆地和平原为主C.以山地和高原为主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分析】南方地区指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地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三大部分,面积约占全国1/4,人口约占全国的55%。
地理八年级下册《南方地区》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掌握南方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农业发展情况;3. 理解南方地区的经济特点和人口分布情况;4. 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南方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农业发展情况。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特点1.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2. 讲解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包括地势、水系等;3. 借助地图、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
第二课时:南方地区的气候、植被和农业发展情况1. 介绍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包括温度、降雨等;2. 了解南方地区的植被分布情况,包括森林、草原等;3. 讲解南方地区的农业发展情况,包括农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等。
第三课时:南方地区的经济特点和人口分布情况1. 分析南方地区的经济特点,包括工业发展和经济结构等;2. 探讨南方地区的人口分布情况,包括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等;3. 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南方地区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四、教学方法1. 讲授结合实例,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2. 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直观地呈现地理信息;3. 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准备一份小组讨论记录表,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2. 设计一份综合评价卷,考察学生对南方地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拓展阅读1. 推荐有关南方地区地理和经济发展的相关书籍和文章;2.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并写出读后感。
以上是《南方地区》教案的主要内容和安排。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南方地区的地理特点、气候状况、植被分布和农业发展情况,同时提高他们的地理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希望本教案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南方地区,增强他们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思维能力。
第七章:南方地区第一节: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1.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面和南面分别濒临东海和黄海。
2.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西方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主要有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3.气候特点:南方地区纬度较低,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主要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在湿热环境下发展了红色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5.重要的水田农业区,南方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好。
2)平原地区,地势地平,河流密布,灌溉条件很好。
3)水田集中成片。
6.南方地区农业特点: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棉花,油菜,还盛产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点水果。
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1.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主要由长江冲击而成,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
2.长江三角洲的自然环境特征:这里大部分地区的地势地平,河网密布,胡泊星罗,盛产淡水鱼很稻米,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3.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4.上海的地位,上海市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
5.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6.7、城市群不同城市间的“同城效应”(1)依据条件:交通的发展,主要指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2)生活方式: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工作和生活,就想是在同一座城市一样。
第三节: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1.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端,香港位于珠江口东侧与广东省深圳市毗邻,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与广东省珠海市毗邻。
2.香港由香港岛、九龙、新界组成。
第五章各具特色的四大地理单元
第二节南方地区——湿热的红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
2.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与北方地区的特点的比较,引导学生探讨南方地区的特点,并更好地掌握南北方地区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进一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难点
南方地区的主要自然环境特点及经济发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北方地区,了解了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在此基础上,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了解南方地区。
[新课讲授]
[提问] 同学们,我们就居住在南方地区,在你的印象中,南方地区是怎样的呢?与北方地区对比,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通过这一活动
让学生对南方地区有个在概的整个认知。
)
[展示图片] 南方地区地形图。
[学生活动] 读南方地区的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海南省、东海、南海、长江、珠江、洞庭湖、太湖、鄱阳湖。
(通过学生的读图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图中找到的这些地理事物可以说明南方地区有什么特点。
)
[师生总结] 南方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区域。
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沿岸及入海口处,河湖众多、水网密布。
1.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学生活动] 完成书本P.7活动2,观察图5.9中东南丘陵的土壤与北方地区土壤的不同,认识红壤的特征。
[介绍] 红壤不同于北方地区的黄土地和黑土,它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形成的一种颜色较红的土壤,呈酸性,缺乏肥力,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耕作时,要适当增施有机肥。
[提问] 南方地区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气候类型?相对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气候有什么优越性?
[学生回答] 气候一月0℃以上,降水在800毫米之上,气候类型主
要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热条件好,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学生活动] 结合书本P.8图,说一说南方地区的自然条件对生产、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展示图片] 南方地区面积、人口GDP占全国的比例图,并提问这图反映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2.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
[学生活动] 找出南方主要的城市和我国5个经济特区的名称及所在的省份,并总结它们的分布特点,说明了什么问题。
这对发展经济有什么有利之处?(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积极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促进南方地区的发展。
)
(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
[教师] 为了促进南方地区更进一步地发展,带动内陆更多地区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南方提出了一种新的区域合作,那就是——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
(3)泛珠三角区域合作(“9+2”)。
[学生活动] 阅读“知识之窗”,了解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范围,了
解不同省区各自的优势,并且完成书本P.10活动3。
[总结] 略
板书设计
一、自然条件优越的红土地
1.位置、范围
2.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红土地
(主要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
3.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
4.影响:耕地类型——以水田为主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水稻、茶叶、甘蔗、淡水鱼等主要产区
二、经济大潮涌动的红土地
1.人口众多,经济活跃、发达
2.水陆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最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