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第一课)导论上课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4
幸福课第一讲什么是积极心理学各位,早上好,很高兴能回到这里,很高兴见到你们。
我教授这门课是因为,在我读本科阶段时,非常希望能学习这样一门课程,可能这门课并不是你希望的那样,也可能并不适合你。
但希望几堂课后,你能有个大概印象,让你决定这门课是否适合你。
我1992年来到哈佛求学,大二期间,突然顿悟了,我意识到我身处让人神往大学校园,周围都是出色的同学,优秀的导师,我成绩优异,擅长体育运动,那时壁球打得不错,社交也游刃有余。
一切都很顺利除了一点,我不快乐,而且我不明白为什么。
也就是在那时,我决定要找出原因,变得快乐,于是我将研究方向,从计算机科学转向了哲学及心理系,目标只有一个,如何变得更快乐?渐渐地,我的确变得更快乐了。
主要因为我接触了一个新的领域,但本质上属于积极心理学范畴,研究积极心理学,把其理念应用到生活中,让我无比快乐,而且这种快乐继续着,于是我决定将其与更多的人分享。
选择教授这门学科,这就是积极心理学。
1504号心理学课程,我们将一起探索这一全新,相对新兴,令人倾倒的领域,希望同时还能探索我们自己。
我第一次开设这门课程,是在2002年,是以讨论会的形式,只有8名学生,两名退出了,只剩我和其他六个人,一年后,学生稍微多了一点,有300多人参加,到了第三年,也就是上一次开课,有850人参加,是当时哈佛人数最多的课程,这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因为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他们对这一奇特现象非常好奇,“竟然有比经济学导论更热门的课程,怎么可能呢?”。
于是我被请去参加各类媒体采访,报纸,广播,电视,从这些采访中,我发现了一种有趣的模式,我前去参加采访,进行采访,结束后,制片人或主持人会送我出来,说些诸如“Tal,多谢你抽空参加采访,不过你跟我想象的不太一样”的话。
我漫不经心地问,我无所谓,不过总得回应,“有何不同?”。
他们会说,“这个嘛,我们以为你很外向”,下一次采访,结束时仍是如此,“多谢接受采访,不过Tal,你跟我想象得不太一样”。
如对您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谢谢!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的希望教案本2012~2013 学年下学期院(部)商学院年级2011级专业全校各专业课程积极心理学班级全校各专业任课教师何红梅教学章节:第一章积极心理学概论教学重点: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2、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及发展3、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教学难点:1、积极心理学实现心理学的价值平衡2、积极力量的研究教学内容:第一章积极心理学概论第一节什么是积极心理学一、什么是积极心理学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的定义: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本身潜力的科学,研究目的在于发掘使个人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因素。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
(2)积极心理学运动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愈来愈多的心理学家开始涉足此领域的研究,矛头直指向过去近一个世纪中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或消极)心理学模式,逐渐形成一场积极心理学运动。
2、积极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1)1998年1月,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召开的“艾库玛尔会议”是积极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的塞利格曼(Seligman)邀请了心理学家契克森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福勒(Fowler)等人共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方法和基本结构等问题,并指定了相应的负责人。
(2)2000年1月,塞利格曼(Seligman)和契克森米哈伊(Csikszentmihalyi)在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杂志《美国心理学家》共同发表了《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标志着积极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同一期的《美国心理学家》杂志还刊载了一个积极心理学的专辑,大多数是由一些最著名的心理学家撰写了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什么是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一个新里程碑,是一门从积极角度研究传统心理学研究的东西的新兴科学。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形成,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2000年1月发表的论文《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
它采用科学的原则和方法来研究幸福,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一、发展背景(一)折叠积极与消极心理学模式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状态?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相信你在了解了这一理论后,一定能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的模式,当然它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而言的。
所谓的消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人类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为中心的,如在过去一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中,我们所熟悉的词汇是病态,幻觉,焦虑,狂躁等,而很少涉及到健康,勇气和爱。
例如,在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经历:当你告诉对方你是一名心理学的研究生,在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可能会说,“学心理学不错,可以帮别人排忧解难”。
其实,这种思想是在严重受到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之下而产生的。
对于《心理学摘要》(Psychological Abstracts)电子版的搜索结果表明,自1887年至2000年,关于焦虑(anxiety)的文章有57800篇,关于抑郁(depression)的有70856篇,而提及欢乐(joy)的仅有851篇,关于幸福(happiness)的有2958篇。
搜索结果中关于消极情绪与积极情绪的文章比例大约为14:1。
这个统计数据显示,两个世纪以来,似乎大多数心理学家的任务是理解和解释人类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烟台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案一、课程简介章节名称:第一章积极心理学导论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历史与发展。
2. 让学生理解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 培养学生对积极心理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内容:1. 积极心理学的定义2. 积极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3.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4. 积极心理学的影响和应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什么是心理学?2. 教师讲解: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历史与发展。
3. 小组讨论: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4. 案例分享:积极心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积极情绪章节名称:第二章积极情绪的力量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积极情绪的定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提高积极情绪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积极情绪的定义和作用2. 积极情绪的测量方法3. 提高积极情绪的策略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情绪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教师讲解:积极情绪的定义和作用。
3. 小组活动:测量并分享自己的积极情绪。
4. 实践活动:学习并实践提高积极情绪的策略。
三、积极思维章节名称:第三章积极思维的力量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积极思维的定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培养积极思维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积极思维的定义和作用2. 积极思维的培养方法3. 积极思维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思维方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教师讲解:积极思维的定义和作用。
3. 小组活动:分享并讨论培养积极思维的方法。
4. 实践活动:运用积极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四、积极关系章节名称:第四章积极关系的力量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积极关系的定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建立和维护积极关系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积极与他人互动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积极关系的定义和作用2. 积极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方法3. 积极关系在个人成长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引入讨论:人际关系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教师讲解:积极关系的定义和作用。
彭凯平的大师课第一节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很多人问的问题是,彭老师,你教心理学,能不能是不是能教我们相面啊,是不是能教我们谈情说爱啊?为什么工作压力那么大,为什么感到焦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该如何适应接下来的一系列变化,我还能获得幸福。
从2008年开始,我开始我在清华大学开设各种形式的积极心理学的课程,成为清华大学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我也曾经在300多所学校、100余家企业开设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型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大受社会的欢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因为在我们的生活富裕之后,人们对幸福感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我们真的要了解一下,积极、幸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关系,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些方法,让我们自己活出心花怒放,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状态来。
我们积极心理学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探索,去思考,去分享,因为它确确实实能够起到作用的。
为什么会是这样?我想说三个理由:第一,积极心理学,它不是鸡汤,是有用的科学。
从进化的角度来讲,人的本能其实是消极导向的,我们需要扩容我们正面思维的容量,因为他在原始的社会,人类的消极思维可以让我们救命,可以让我们活下来,大家不妨试想一下,700多万年前,在非洲的草原上,前面有风吹草动,人类的先祖,想到的是虎狼出没的坏事,他就可以保护自己,从而活下来,如果他想到风吹草动可能是花果落地的话,很有可能就被老虎吃掉,所以说好事情你不去关心,最多就是一种遗憾,但是坏事情你不关注的话,那就是要命的事,所以说从大脑的加工角度来讲,我们人类有一种负面信息的加工偏差,这是动物进化选择出来的人的本能,有大量的科学证据,证明这样的负面信息加工优势确实是存在的。
2000年,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霍普学院的一个教授戴维迈尔斯,也是也是我的好朋友,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研究,他比较了一下,从1967年到2000年33年间心理学的顶流杂志上,发表了科学研究的报告,居然发现,消极心理学的研究报告和积极心理的研究的报告的比例居然高达21:1,也就是说每一份研究积极心理的文章,至少有21篇消极心理的文章来对应,我本人其实也做过一个大规模的研究,从这个心理学诞生的1876年开始,到2008年,我就发现消极心理和积极心理的文章的研究比例,也是达到了8:1,也就是说在整个心理学的历史上,消极心理的研究,远远多于积极心理的研究。
积极心理学选修课内容第一讲认识积极心理学一、人人所关注人生话题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世界?这是每个人所关注的人生话题。
二、我们其实并不幸福!在青少年中,常常会谈论一些关于人生的话题,谈论在他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他们所向往的生活又是怎样。
虽然处在相似的生存环境中,学生们对生活的理解和期望却大相径庭。
“我的生活中唯一重要的事就是好好学习,考所好大学,以后找个好的工作。
”“我希望以后能挣大钱,有很多钱才能做很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让家人过得幸福。
”“我觉得不论在哪儿生活都很痛苦,也许我可以躲到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去生活。
”“我讨厌学习,我想早些工作,那样就可以摆脱痛苦的学习生活。
”令人惊讶的是,众多的答案中,反映能够享受生活乐趣的人并不多。
在“挨过苦”的大人眼中,现在的大中学生,大多生活不愁吃穿,无忧无虑,只要认真学习就好,应该非常幸福,但是在他们自己的眼中,答案却远不是这么简单。
华师大附属中学高一年级的几名学生对本年级的同学进行了一个“幸福指数”调查,结果显示:在0~100分的幸福感自评中,有六成学生给了自己80分以下,而他们最不满意的方面是“自己”。
另一项对大学生生活满意感的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们对生活非常满意的占0%,满意的占6.8%,稍微满意的占16.2%,态度模糊不清楚的占7.1%,稍微不满意的占29.6%,不满意的占30%,非常不满意的占10.4%。
上述数据也表明有30%左右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总体上持满意或肯定的态度,而有接近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满意程度较低,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或多或少地经历困难、挫折的考验,有时会对生活感到厌倦,甚至感到痛苦。
我们发现,很多人会时常感受到低落情绪的困扰,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负面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吞噬人们对幸福的感受。
《积极心理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1050课程名称:积极心理学课程英文名称 :Positive Psychology课程类别:专业教育课程课程性质:选修课学时:32学分:2开课学期:4选用教材:《积极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郑雪主编.2014主要参考书:1.《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2版,AlanCarr 著,丁丹等,20132.《持续的幸福》,浙江人民出版社美)塞利格曼著,赵昱鲤译,20123.《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任俊著,2006一、课程简介《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拟完善和科学的实验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的力量、优势和美德等积极品质,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Positive Psychology is a new research field in the field of psychology. It is a science about happiness that based on the relatively perfect and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methods of psychology to study the positive qualities of human beings such as strengths, advantages and virtues. Positive psychology mainly studies positive emotional experience, posit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os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 system.二、教学目的与任务《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是利用心理学目前比拟完善和科学的实验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的长处、力量、优势和美德等积极品质,是一门关于幸福的科学。
参考书目:《积极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叶浩生主编《积极心理学》教案绪论幸福的奥秘是什么?现代人为什么经常不快乐?怎样保持生命的最佳状态?怎样走进一个洋溢积极的精神、充满乐观的希望和散发着春天活力的心灵状态?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与传统心理学完全不一样的心灵世界。
相信你在了解了这一理论后,一定能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狭隘、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
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叫做积极心理学-----刘毅平:解放你我的积极心理学。
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一、什么是心理学问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心理学吗?其实我们从小到大对时时刻刻都在接触着心理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你有没有学过心理学?你也许从别人那里听说过心理学家在干些什么,但没有学过心理学;也许你还读过几本心理学的科普读物,对书中介绍的一些心理学只是有兴趣,比如你可能读过怎样提高记忆的效果,怎样培养自己的注意力,人有哪几种气质,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等等。
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现象,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风土人情、社会准则等。
它们有的属于自然现象,有的属于社会现象。
这些现象分别由不同的学科进行研究,构成了人类不同的知识领域。
在各种各样的科学中,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
人眼可以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人耳可以聆听旋律优美的钢琴协奏曲,人脑可以存储异常丰富的知识,事过境迁而记忆犹存。
人有“万物之灵”的智慧,人能运用自己的思维去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各种奥秘;人还有“七情六欲”,他们能通过活动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并在周围环境中留下自己意志的印迹……总之,人类关于自然和社会方面的各种知识,他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和人的心理的存在和发展分不开的。
只要有人存在,就有心理的存在。
心理学定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包括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注:本文由百度知道“土豆烧鸡”团队“长凯哥”个人编写而成,转载请注明。
由于编者能力有限,请读者或下载者多多指教。
本人会尽快更改修正。
谢谢合作。
积极心理学实录第一课 积极心理学导论1、人们总是找错事物的答案,原因在于他们不该关注信息的传递者,而应该在信息本身。
殷盛的人生、快乐、幸福感这一领域,在积极心理学诞生之前一直被心里自助运动统治。
心里自助运动给人带来了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书籍、热情外向的宣传者、颇具领袖气质且身材高大。
吸引大众参与他们的专题讨论课,但其中许多书籍讨论都缺少实质。
通常都言过其实,无法兑现。
比如快乐的五个关键、成功领袖的三要素、成功快乐完美爱情的唯一秘诀。
夸大其词,效果甚微。
2、积极心理学及课程的宗旨非常明确:就是在象牙塔极大中间构建桥梁,换句话说就是把严谨、实质、经验基础、学术科学、与自助或新纪元运动的通俗易懂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两者所长,这也是积极心理学大受欢迎的原因:有用的科学。
3、当你的经历正在进行时,真正学习的阶段是你尝试分辨什么才是重要的、什么舍弃什么保留。
这些经历之后,进行安静的自省时。
D D a a v v i i d d F F o o s s t t e e r r 和M M a a t t t h h e e w w W W i i l l s s o o n n 教授(二者均来自麻省理工学院)认为:重现可能形成一种学习记忆机制,包括学习、理解、记忆、保留,当我们思考时,我们重放素材时,共容易保留记住之前的经历。
4、P P a a r r k k e e r r ** P P a a l l m m e e r r 的教学著作《教学的勇气》一书中提到:语言不是教学的唯一媒介,安静同样可以进行教育,安静让我们有机会反省我们所说所闻。
安静为学生进行内行提供可靠的环境,是一种最深层次的学习媒介。
《寻找莱拉》---印第安人的冥想,对安静的崇拜5、积极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产物和衍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本质是对当时各种心理学派系的不同意见。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称之为心理学上的“第三势力” 第一势力是行为心理学,代表人物有 斯斯金金纳纳。
第二势力是精神分析学,创建包括 弗弗洛洛伊伊德德、、荣荣格格以及 阿阿德德勒勒 。
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对其的异议出现,首先是对行为主义的异议行为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认为人是一个行为集合,就像一直被击打而四处走动的台球,被增强,奖惩驱动。
而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我们不止是被击打的台球,我们有精神有灵魂,我们有重要的认知和思想,不能只靠行为观察,改善人生。
然后是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学主要通过潜意识分析,他决定你的理解,决定如何改善生活还有防卫机制,、人类本能论、神经症、如果你能理解这些黑暗势力,就能更好地处理生活。
了解并改善生活质量。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类不止如此不仅仅是生理本能,不仅仅是神经症。
不仅仅是牛队学说世界里的台球。
我们要重视人的本质,给予更多的尊重和自由。
(人本主义心理学缺乏严谨性,很少有的学开设人本主义心理学,所以本质上成为了新纪元运动)马马洛洛斯斯(心理学会主席,布兰迪斯大学教授)积极心理学诞生的祖父级人物马马丁丁。
塞塞利利格格曼曼:积极心理学之父,与其它相关学者于1998年确立了这一领域。
6、积极心理学不止是教授信息,而且教授如何变形。
如今大多数教育部门只是传达信息。
比如我们有个容器,也就是我们的思想,信息就是接收的数据,接受科学、接收信息、存储到容器里。
等容器满了,我们就毕业了。
信息数据愈多越好。
但这是不够的,因为信息无法决定我们的幸福感,我们的成功、自尊、动机水平、两性关系及其质量。
光有信息是不够的,变形则是把容器的形状改变(例:运动员比赛,标前三得第八,有的认为仍需努力,有的认为很失败、绝望。
同样的信息,截然不同的解读,一个当成机遇,一个当成灾难,一个增加动力,一个失去动力)重要的不仅仅是获得了什么信息,应有是何形状、如何解读、如何理解、关注的重点,而这都是由容器的醒转所决定的,所以通常解读比信息更重要。
7、老老子子说过:“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即信息,“道”即变形。
8、A A r r c c h h i i b b a a l l d d ** M M a a c c l l e e i i s s h h (美国诗人、哈佛大学教授)的一首诗:错的不是科学的重大发现,有信息永远比无知强,不管是什么样的信息和什么样的无知,错在于信息背后的信念,认为信息会改变世界的信念,但它不会。
9积极心理学使人凿去多余的石块(米开朗琪罗的大卫)也就是摆脱限制、阻碍或者对失败的恐惧。
这些东西不是与生俱来的,但今天出现在大多数人身上,要凿除削弱甚至伤害我们的完美主义凿除胜利的能力,因为我们可能害怕胜利,可能对生命中的一些东西感到内疚,这些都会反过来闲着我们。
也许还要凿除两性关系的限制,尤其是带来消极面的时候 。
10、做减法比做加法让灵魂成长得更快。
减法包括阻碍我们发挥潜能的限制,因为我们的潜能是天生的,我们关注人类本性,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上帝赐予的还是进化而来的。
但是渐渐的受到外部文化压力像多余的石料一样把我们禁锢起来了。
11、快乐由我们的精神状态而定,而不是社会地位或银行存款。
12、伏伏尔尔泰泰说:“常识并非那么平常,特别是应用与实际”,积极心理学的目标之一是让常识更平常,特别是应用到实际中。
13、积极心理学的另一个教学目标:帮助人们凿去一些束缚,不管是哪种束缚,是阻碍你认识已熟知事物的认知束缚,还是阻碍你从已熟知事物中获取益处的情绪束缚,亦或是行为束缚,基本要素是影响、行为和认知。
14、哈哈弗弗商商学学院院关关于于哈哈弗弗M M B B A A 毕毕业业生生的的调调查查,在20世纪90年代的学生都极其成功但是有一些人格外成功,无论在金钱、影响力亦或是总体生活质量(主要指幸福感)上, 调查显示智商和家庭条件对他们的长期成长的因素没有影响,只有两件事会决定谁会格外成功:①真正相信自己,认为自己能做好。
他们有目的,他们有动力。
②一直在提问题,无论是老板、同事、家人、师长、还是朋友。
他们一直处于好奇的状态,一直在寻找答案,有开放的心态,向更加了解世界。
他们没有说“我现在有MBA 学位,我现在就行了,我知道的足够了。
他们是终身学习者,他们一直在问问题,这两个区别性的特质导致了格外成功和成功的人之间的差别。
15、我们如何能帮助自己和他人、个人、群体和社会变得更幸福。
注意这些不是关于帮助我们自己和他人变得幸福,而是变得更幸福。
16、幸福存在于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所以人们对“我幸福吗?”问题的回答,是没有具体的答案的,不像其他问题,非是即否。
幸福是终身的追求。
17、问题的问题:指的是一些无法具体回答的问题或争论其表面问题答案无实际意义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引申出另一个与之相关联的问题。
与之相关联的问题被称为问题的问题。
(如我幸福吗?如何变得更幸福是“我幸福吗?”这个问题的问题)18、我们必须记住对一个人深层本性的认识同时也是对普遍人类本性的认识,当我们更了解自己时, 我们就更能认识他人事实上,从许多方面上说这是有益移情的来源(移情指转移某种情感从某个载体转移到另一个载体)————有些研究表明了解自己的人、研究自己的人、反思自己的人,对别人做出过分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会相对较少。
比如说种族歧视的行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反直觉的。
19、C C ..S S ..刘刘易易斯斯说过:“整个宇宙中有且只有一件我们知道的可以从外部观察中学习到的事,那就是我们自己。
我们有这样可以说是内在的信息,我们是知道这些的。
”20、当我们研究自己时会有偏颇,这就是只研究自己是不够的。
要克服这个问题把学术工作 研究他人融入进去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为什么我们除了探究我们内心外也会做一些研究或调查研究。
21、O O l l i i v v e e r r W W e e n n d d e e l l l H H o o l l m m e e s s 说过:“我不会认为与复杂性一致的简单性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会把我的一生用来研究与复杂性相对的简单性”这里的意思是O O l l i i v v e e r r W W e e n n d d e e l l l H H o o l l m m e e ss 关心的不只是简单性、简单的、随意的、难以预料的想法。
而他所关心的是之后的简单性。
如果与复杂性相反,我们能看出简单性和常识。
22.学习积极心理学需要的努力是一种应用的努力,努力把它应用到你的生活中,努力把行为的实际改变带入你的生活。
23、P P e e t t e e r r D D r r u u c c k k e e r r (现代管理学研究之父)在人生后期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星期一我不想听到你们说这有多美好<意思是这个周末有多美好>,星期一我希望听到你们说,你们做了些什么改变”。
24、影响和认知还不够,还必须有行为,你所做的改变,经常用不同的方式做事需要勇气。
25、哈弗大学积极心理学助教调查显示:学习积极心理学的学生在大学期间的恋爱次数在0到1之间,性伴侣数在0到0.5之间。
注解:Ⅰ、新纪元运动:是一种去中心化的社会现象,起源于1970至80年西方的社会宗教运动。
新纪元运动所涉及的层面极广,涵盖了灵学、神秘学、替代疗法,并吸收世界各个宗教的元素以及环境保护主义。
它对于培养精神层面的事物采取了较为折衷且个人化的途径,排拒主流的观念。
另外,自我心灵(self-spirituality)、新心灵(New spirituality)以及身-心-灵(Mind-body-spirit)等指的都是新纪元思想。
文化创造(Cultural Creative)与新典范(New Paradigm)也都是新纪元用语。
Ⅱ、心理自助:自助是指人们有意识的调节自身情绪、改善心理问题的行为和活动。
心理自助与心理咨询相对应,前者是由自我所主导,但可以有专业的支持与指导;而后者是由专业的咨询师所主导。
字体注释:紫色:重点、关注点绿色:文章下面有注解蓝色:人名或调查红色:诗歌或文章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