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_课题1_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_常见的酸)
- 格式:ppt
- 大小:270.00 KB
- 文档页数:14
常见的酸和碱的教案•相关推荐常见的酸和碱的教案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常见的酸和碱的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常见的酸和碱的教案 1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 1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醋、稀盐酸、紫色石蕊试液、酚酞试液;点滴板、滴管;花。
2.学生准备:每小组自制2~3种指示剂。
[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酚酞试液、[教学程序][提问]成红色探究实验:稀盐酸、稀硫酸与锌粒及氧化铜粉末的反应。
[小结过渡]: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与锌粒及氧化铜粉末反应,由此可见,它们在性质上是有了些共性的。
为什么它们会具有一些相似的性质呢?探究实验:氯化钠导电性实验。
[提问]:氯化钠溶液为什么会导电?回忆物理中学习的导电的原理,推测氯化钠溶液导电的原因。
FLASH动画展示氯化钠溶液的导电过程,解释电离的概念,介绍电离方程式。
[结论]: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
探究实验: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导电性。
结论:稀盐酸与稀硫酸都能导电。
[分析]:为什么稀盐酸和稀硫酸能导电?[归纳]:稀盐酸、稀硫酸中都存在着相同的阳离子──H+,所以它们在化学性质上具有了相似性。
不仅稀盐酸、稀硫酸中存在H+,还有其它的一些物质也能电离出唯一的阳离子──H+,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物质──酸。
[小结]:)探究思路──通过实验发现一些物质具有共性,试图去解释具有共性的.原因,通过对导电性的探究,发现存在相同的阳离子──氢离子,归纳出酸的概念。
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本课题在知识结构上分为三部分:首先,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会用指示剂区分酸和碱,并通过探究,学生能够用花瓣、果实自制酸碱指示剂,并通过实验验证它们在酸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使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
第二部分具体介绍几种常见的酸和碱,通过探究,分别总结酸碱的腐蚀性等性质和用途,并通过复习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和碱各自的相似化学性质。
第三部分在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后,通过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并能从解离的角度简单了解酸碱的定义。
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和常见的酸【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了解几种常见的酸及酸的通性。
(3)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的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浓硫酸的腐蚀性。
3.酸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
2.酸的化学性质。
【教具准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试管(若干)、牵牛花、万寿菊、蝴蝶兰花、玫瑰、月季、紫甘蓝、硫酸、玻璃棒等。
【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你听说过、接触过酸和碱吗?【交流回答】接触过的酸有:碳酸、醋酸、盐酸、硫酸;碱有:氨水、石灰水、烧碱。
【提出问题】用什么较简单的方法区分酸和碱呢?【展示交流】请同学们做教材P50实验10-1,交流实验结果。
【阅读记忆】请同学们阅读并理解教材P51内容,归纳什么叫指示剂?指示剂遇酸和碱溶液变色有什么规律?【阅读回答】石蕊试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酚酞溶液遇酸溶液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
教学课题: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氢氧化钠的吸水性和腐蚀性;2. 初步掌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
教学难点: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用具:氢氧化钠、生石灰、石蕊试液、酚酞试液、蒸馏水、表面皿、镊子、试管、蒸发皿、点滴板、胶头滴管等。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栏情境创设:PPT投影《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提问:这首诗中包含了哪几个化学反应?看谁写的又快有多?评价:写得很好。
这里面多次出现了Ca(OH)2,那Ca(OH)2属于哪类物质呢?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常见的碱:NaOH和Ca(OH)2。
由刚才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Ca(OH)2可以由CaO和H2O反应制得:CaO + H2O ═ Ca(OH)2教师演示【实验10-7】讲解:Ca(OH)2又叫熟石灰或消石灰,白色粉末,微溶于水。
看这个化学方程式,是不是很眼熟啊?Ca(OH)2 + CO2 = CaCO3↓+ H2O提问:如果气体是CO2,会产生什么现象?评价:哎,说得很好!转折:另一种碱:氢氧化钠,又叫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正如其名,一听就知道,氢氧化钠也不简单,它也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如果一不小心,碱液滴到了身上,该怎么办呢?带着十二万的小心,我们来看一下氢氧化钠的真面目:【实验10-6】讲解:潮解。
转折:因此NaOH可做干燥剂,那是不是可以干燥所有的气体呢?提示:2NaOH + CO2 = Na2CO3 + H2O 学生:集体朗诵。
学生:写化学方程式。
学生回答:碱。
学生:观察现象并讨论分析。
学生: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学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学生:阅读书本,找出答案。
学生观察并记录现象:实验现象分析颜色、状态/放置在表面皿上放入有水的试管中并触摸试管外壁讲解:氢氧化钠只能干燥不与它发生反应的气体,如:N2、O2等。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3课时)【夯实基础】1、完成表格:(1)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步溶解,这种现象叫潮解。
潮解是物理变化。
(2)用途: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如:O2、N2、H2、CO、CH4、NH3,但不能干燥CO2、SO2。
(二)1、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它的俗名叫做苛性钠、火碱或烧碱。
2、如果不慎将碱液沾到皮肤上,应如何处理?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3、注意:在使用氢氧化钠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被它腐蚀。
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4、氢氧化钠的用途: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肥皂、造纸、石油、纺织和印染等工业。
氢氧化钠能够与油脂反应,在生活中可以去油污,如清洁剂就是利用的这一原理。
(三)1、氢氧化钙:白色粉末状固体;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2、Ca(OH)2微溶于水,其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当石灰水中存在较多未溶解的熟石灰时,就称为石灰乳或石灰浆。
3、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
氢氧化钙对皮肤、衣服有腐蚀作用。
使用时注意安全。
4、氢氧化钙在生产和生活中的用途:用作建筑材料、保护树木,防止冻伤,并防止害虫生卵、农业上制造波尔多液的原料和改良酸性土壤等。
5、常用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 [KOH]、氨水[NH3·H2O] (无色液体)等。
两外还有两种经常用来中和胃酸的碱:Al(OH)3、Mg(OH)2。
二、碱的化学性质1、碱溶液能与指示剂反应:结论: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试液遇碱变红。
2、碱与非金属氧化物作用:(1)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现象: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2)CO2与NaOH溶液反应反应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思考:氢氧化钠为什么要密封保存?不仅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还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第十单元 课题1 第3课时常见的酸和碱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RJ学习目标1.了解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和用途;2.了解氢氧化钠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3.掌握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4.探究酸、碱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
生活中显碱性的物质有很多,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碱又有哪些呢?新知导入知识点1常见的碱新知探究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俗名苛性钠、火碱、烧碱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溶解性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吸水性易吸水潮解用途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造纸等工业;生活中用来去除油污;实验室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氢氧化钠(NaOH)物理变化1.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易与空气中的CO 2发生反应而变质,必须密封保存。
2.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要用橡胶塞,不能用玻璃塞。
3.吸收CO 2气体常用NaOH 溶液,检验CO 2时常用Ca(OH)2溶液。
特别提醒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能与碱反应氢氧化钠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防止眼睛、皮肤、衣服等被腐蚀。
在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氢氧化钙[Ca(OH)2]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白色粉末状固体溶解性微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吸水性不易吸水用途建筑上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可用石灰乳和硫酸铜等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熟石灰还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实验室中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用石灰浆粉刷墙壁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俗称石灰水,当石灰水中存在较多未溶解的氢氧化钙时,就称为石灰乳或石灰浆。
在树木上涂刷含硫磺粉等的石灰浆可以保护树木。
除了NaOH、Ca(OH)2外,常见的碱还有氢氧化钾(KOH)、氨水(NH3.H2O)。
A.氢氧化钠是一种白色固体,溶于水时放出热量B.氢氧化钙是白色粉末状固体,微溶于水C.氢氧化钙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D.氢氧化钠易潮解,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不能吸收水分,不可作干燥剂典例1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性质和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C碱与指示剂作用知识点2 碱的化学性质新知探究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遇碱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碱变红。
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4)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
2.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方法复习、总结、联系实际、实验探究、巩固练习。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仪器:烧杯、玻璃棒、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短玻璃导管、镊子、投影仪;药品:浓硫酸、鸡爪、NaOH溶液(20%)。
学生用具:仪器:滴管、研钵、烧杯、纱布、纸、小木棍、布、玻璃片、玻璃棒、点滴板、镊子、表面皿、蒸发皿、溶液导电性实验仪器;药品:食醋、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酒精、花(果实)、浓盐酸、浓硫酸、生锈的铁钉、NaOH固体、生石灰、蒸馏水。
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酸和碱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的反应。
第二课时: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第三课时: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上节课的活动与探究,我们知道酸碱各自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它们为什么会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呢?[探究实验]采用导电仪分别试验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乙醇的导电性。
[学生活动][交流探究结果][探究结果]蒸馏水和乙醇不导电,而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氯化钠溶液均能导电。
[设问]这些溶液为什么能导电?[联想]金属能导电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金属中存在着能自由移动的电子,电子带负电,在电场的作用下,电子定向运动产生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