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

初中地理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下图是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区略图,两图的图幅大小相等,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两幅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小

B. ①图的内容比②图详细

C. 比例尺相同

D. 实际面积相等

(2)在中国政区图上,①图位于②图的方向是()

A. 西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南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读图可得,①图的范围小,比例尺大,内容详细,②图的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

(2)结合中国政区地图,通过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可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东南方向.

故答案为:(1)B ;(2)B;

【点评】(1)地图上定向的方法很多,对于一般地图,通常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向,一般来说,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来确定方向。

(2)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实际范围相同的两幅地图,比例尺越大,则地图的图幅越大,反之越小。

2.读地球经纬网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中既位于南半球又位于热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位于60°N,40°W

B.甲地位于乙地的正东方向

C.乙地日出时刻总比甲地早

D.甲、丙两地都位于中纬度

【答案】(1)C

(2)C

【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与南北纬度的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读图可知,图中位于赤道以南的是丙和丁;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读图可知,图中位于23.5°N-23.5°S之间的是丙;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2)A、根据东西经度的划分是以0°经线为界,向东向西各分了180°,以东称东经,用符号“E”表示,以西称西经,用符号“W”表示,南北纬度的划分都是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的纬度称北纬,用符号“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称南纬,用符号“S”表示,读图可知,图中乙地位于(60°E,40°N),故A不正确;B、根据在经纬网地图上,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断,图中甲地位于乙地的正西方向,故B不正确;C、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东边的乙地日出时刻总比西边的甲地早,故C正确;D、读图可知,甲地的纬度是40°N,位于30°~60°之间属于中纬度地区,丙位于低纬度.故D不正确。故答案为:C 【点评】(1)根据地球上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人们将地球上分为五带,其中终年炎热,也就是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地区是热带地区,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获得太阳光热少,终年寒冷的地区为寒带,即南北极圈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介于二者之间的地区为温带,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2)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

3.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在野外宿营,一般不能选择图中①处的主要原因()

A. 位于陡崖,地形坡度大

B. 位于山脊,风力强大

C. 位于鞍部,地形复杂

D. 位于河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

(2)图中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D

(2)A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①等高线向高值凸出是山谷,山势陡峻,山洪和山石崩塌威胁大,不适合野外宿营;D符合题意。(2)受地形条件影响,山谷中,修公路应避开陡坡,沿等高线修建,图中甲是沿等高线修建,虽然路途远,但是坡度小,安全,施工难度低;A符合题意。

【点评】(1)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山顶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盆地等高线数值外高内低;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处有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的山顶,中间相对较低。

(2)平原地形对交通线路修建的限制较少,在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修建的原则主要是少占耕地,可以以高架路的形式减少对耕地的侵占;山地地区对交通线路修建限制较大,一般沿等高线修建,陡坡上呈之字形修建,可以减小车辆爬坡难度。

4.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太阳直射B地时,北京市学生正午的身影一年中最短

B. A、B均在北半球、西半球

C. B地的经纬度为(23.5°N,126°W)

D. 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小的是图乙

【答案】 A

【解析】【分析】从图中可知,当太阳直射B地时,北京市学生正午的身影一年中最短;A在南半球,西半球,B在北半球、东半球;B地的经纬度为(23.5°N,126°E);甲、乙两图中,比例尺较小的是图甲;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点评】在经纬网上,经线的度数叫做经度,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表示。纬线的度数叫纬度,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S表示。人们习惯上将20°W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作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东、160°E以西的地区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5.2016年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①②③④为两分两至日),完成下列小题。

(1)6月16日地理中考时,地球公转位置接近()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球公转到①位置时,湘潭一年中正午时刻影子最短

B.当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湘潭春暖花开

C.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南极昆仑科考站(80°25′S,77°07′E)出现极昼

【答案】(1)A

(2)A

【解析】【分析】(1)6月16日地球公转位置最接近图中①点(6月22日前后)。(2)图中①位置为夏至,此时位于北温带的湘潭太阳高度最高,因此正午时刻影子最短;②位置是秋分,湘潭春暖花开时应为春分前后:③位置是冬至,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此时处于湿季草木茂盛;④位置是春分,此时全球昼夜平分。

【点评】(1)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北移,一直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移动到最北界限,即北回归线;过了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开始南移,一直到秋分日(9月23日前后)时直射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移动到南回归线时,直射点便到达了最南界线,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此日后,直射点又开始北移。(2)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各地为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的时刻,且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二分日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6.下列四幅图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A. 世界政区图

B. 自贡旅游图

C. 亚洲水系图

D. 中国地形图

【答案】 B

【解析】【分析】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选项中地图范围从大到小排列: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四川地图、自贡地图,因此四幅地图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自贡地图、四川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故答案为:B。

【点评】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所以在绘制大范围地区的地图时,往往采用较小的比例尺,而绘制小范围地区的地图时,需要采用较大的比例尺。

7.下图是微信启动画面,图中的地球照片是宇航员1972年12月7日在太空中拍摄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照片中正对我们的大洲是(),拍摄时该大洲南部处于()季。

A. 亚洲,冬

B. 北美洲,夏

C. 非洲,夏

D. 亚洲,秋(2)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

①云层越薄

②云层越厚

③可能是晴朗天气

④可能是阴雨天气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C

(2)D

【解析】【分析】(1)依据大洲轮廓及位置,读图分析可知,照片中正对我们的大洲是非洲。拍摄时(12月7日)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夏季,因此,拍摄时非洲洲南部处于夏季。依据题意。故答案为:C。(2)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照片中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可能是阴雨天气。故答案为:D。

【点评】(1)亚洲主要在北半球和东半球,是面积最大的大洲;欧洲主要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非洲位于南北半球和东半球;大洋洲主要在东半球和南半球,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北美洲主要在西半球和北半球;南美洲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南极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半球,是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

(2)如果地球表面是一片晴空区,卫星观测到的是从地面发射到太空的红外辐射信息,卫星云图上表现为绿色。绿色越深,表示地面辐射越强,天气越晴好。当某地上空为云、雨覆盖,卫星观测到的则是从云顶发向太空的红外辐射,表现为白色或灰白色。白色表示地面辐射很弱,气温很低,云系很厚密,降雨强度也就很大。晴空区与云雨区之间的过渡带通常为深灰、灰、浅灰色云系覆盖,表示有不同厚度的云而无明显降水。

8.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为()

A. 自西南向东北

B. 自东北向西南

(2)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图分析其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平坦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交通便利

④水源充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B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图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但没有给出经纬网或指向标,只能采用一般定向法来判断方向。根据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的凸向相反,可以判断出河流干流的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流,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读图可知,甲村庄位于河流沿岸和公路沿岸,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利于甲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方法,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

②带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来判断方向,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③带有经纬网的地图,根据经纬线来判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9.关于下图中ABCD四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地的地理坐标是(10°W,10°N)

B. B点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

C. C点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D. D点每年有一次阳光直射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关于图中点的叙述,A点的经度位于向东增大上,纬度是位于赤道以北,所以地理坐标是(10°E,10°N));在经纬网上,经线表示南北方向,纬线表示东西方向,所以B点是位于D点的东北方向;C点的经度大于160°,赤道以南地区,位于西半球和南半球;D点的纬度是60°S,既没有阳光直射现象,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故答案

为:B。

【点评】在经纬网图上判断方向时,利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来辨别。同一经线上为正南或正北关系,同一纬线上为正东或正西关系。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个点,通常要先判断出二者的东西方向,再判断出南北方向,最后结合前两步的判断最终确定位置关系。

10.铁路工程师为修建某高速铁路进行地形测绘时,绘制了该地的等高线地形图。读该路段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地位于鞍部,乙地位于陡崖

B. 测绘时,沿②线上山比①线更省力

C. 铁路桥AB段的桥面海拔为900米

D. B和C两隧道口间的实际长度约40千米

【答案】 D

【解析】【分析】由图中等高线地形图可知,甲地位于鞍部、乙地位于陡崖;测绘时,沿②线上山比①线更省力,因为②线坡度更缓;铁路桥AB段的桥面海拔为900米;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千米,B和C两隧道口间的实际长度约为4千米,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11.读经纬网围,回答下列小题。

(1)甲地的经纬度是()

A. 120°E,50°N

B. 120°W, 50°N

C. 120°E, 50°S

D. 120°W, 50°S (2)当甲地当地时间为8: 00时,乙地当地时间为()

A. 5:00

B. 6:00

C. 10:00

D. ll:00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根据经度向东度数变大为东经,用符号“E”表示,纬度向北度数变大为北纬,用符号“N”表示,判定甲的经纬度是50°N,120°E。

(2)读图可知,甲的经度是120°E,位于东八区,乙的经度是90°E,位于东六区。根据时区的计算方法,向东每一个时区加上一个小时,向西每一个时区减去一个小时,两地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计算可知,此时乙地是当地时间6:00。

故答案为:(1)A;(2)B;

【点评】(1)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叫做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在经纬网上,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反之为西经,用符号W表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反之为南纬,用符号S表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地方时计算的步骤:

1.计算两地的经度差:

(1)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同在东经或同在西经,则:经度差=经度大的度数-经度小的度数

(2)如果已知地和所求地一个在东经另一个在西经,则:经度差=两地经度相加

2.把经度差转化为两地的地方时差,即:地方时差=经度差÷15°/小时;或经度差X4分钟每度(1小时=15度,1度=4分钟)

3.东西位置关系的判断:

(1)同是东经,度数大的在东,小的在西;同是西经,度数大的在西,小的在东.

(2)一个是东经另一个是西经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

4.计算地方时:根据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西位置关系,加减地方时差,即: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如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则所求地方时=已知地的地方时-地方时差.

12.课堂上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图),操作及演示现象正确的是:面对地球仪()

A.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昼夜交替

B. 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演示四季更替

C. 南北移动光源,演示昼夜长短变化

D. 北极正对光源,演示极昼的范围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面对地球仪时,应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由北极上空看,为逆时针方向转动,由南极上空看,为顺时针方向转动。

故答案为:A。

【点评】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所以太阳同一时间里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等现象;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

13.下列地图中,有助于盲人出行的是()

A. 纸质旅游图

B. 发声电子地图

C. 纸质交通地图

D. 可视游览图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有助于盲人出行的是发声电子地图。

故答案为:B

【点评】电子地图就是利用成熟的网络技术、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实现一种新的地图服务方式。可以在手机、电脑、笔记本等网络工具上使用。

14.第21届足球世界杯于2018年6月14日在俄罗斯开幕,共11个城市承办了本次世界杯的小组赛和淘汰赛(如图),比赛时间为当地时间14点至20点,而中国球迷通过直播收看比赛的时间在22点至次日凌晨4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承办城市集中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表明该部分()

A. 气候凉爽

B. 地形平坦

C. 邻国众多

D. 经济发达(2)中国球迷收看比赛的时间与比赛现场的时间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

A. 地球公转

B. 地球自转

C. 地球大小

D. 地球形状【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由于俄罗斯的人口、经济、文化、政治中心主要分布在欧洲,世界杯举办城市主要集中在俄罗斯领土的欧洲部分,表明该部分经济

发达,有实力举办比赛,故选D。(2)随着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所以中国球迷收看比赛的时间与比赛现场的时间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地球自转,根据题意,故选B。

故答案为:(1)D;(2)B。

【点评】(1)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地跨亚欧两个大洲和东西两个半球,地形从西往东依次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比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纬度较高,气候比较寒冷,因此虽然国土面积广大,但适合农业发展的土地并不多;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以乌拉尔山为界。俄罗斯重工业发达,能源矿产资源丰富,轻工业较为欠缺。俄罗斯大量出口石油天然气,被形象称为世界加油站。

(2)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地球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产生原因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即东边时间总是早于西边。

15.芬兰(见图)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北。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芬兰位于五带中的()

A. 热带和北温带

B. 热带和南温带

C. 北温带和北寒带

D. 南温带和南寒带

(2)芬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南部,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气候较温暖

B. 河湖众多

C. 降水较丰富

D. 交通便利(3)森林工业是芬兰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建立的基础是()

A. 森林资源丰富

B. 技术先进

C. 劳动力素质高

D. 海运发

【答案】(1)C

(2)A

(3)A

【解析】【分析】(1)根据图可知,北极圈从芬兰的北部穿过所以芬兰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所以C正确。

(2)根据图可知,由于芬兰的南部纬度相对较低,气温比北部高,气候比较温暖,所以A正确。

(3)根据图可知,芬兰丘陵面积广大,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资源丰富,而森林工业的基础就是森林资源。

故答案为:(1)C;(2)A;(3)A;

【点评】(1)考查五带的划分,地球上划分五带的主要依据主要是根据地球表面获取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的,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热带为南北回归线之间,温带为回归线到极圈之间,寒带为极圈以内。热带有太阳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2)当前世界上共有70几亿人口,分布在地球上的各个角落,但有些地方人口密集,有些地方人口稀疏。人口分布较多的四个地方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西欧和北美洲的东部,这些地方自然经济条件都较为优越。人口分布较少的四个地方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以及纬度较高终年寒冷的高度纬度地区。

16. 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延庆出席了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开幕式,本次世园会被称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会期自4月29日至10月7日,预计参观人次不少于1600万,世界目光将再次聚焦北京。下图为世园会导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若选择精品路线植物馆——中国馆——国际馆依次游览,最近便的入口是()

A. 1号门

B. 3号门

C. 5号门

D. 6号门(2)参观国际馆后,从最近园区道路步行去2号门,应该()

A. 向西北方向走

B. 向正东方向走

C. 向东南方向走

D. 向西南方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根据图可知,若选择精品路线植物馆——中国馆——国际馆依次游览,入口6号门距离植物馆最近。

(2)根据图可知,该图指向标上方为北方,所以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从国际馆沿最近园区道路步行去2号门应向东南方向走。

故答案为:(1)D;(2)C;

【点评】地图是地理课的工具,读图时可以分为三步:一教二读三分析。具体地说,第一步要教给学生认记的基本功,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地图知识,知道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第二步教学生读图并初步分析图。第三步则要求能通过读图说明一般地理问题。

17.关于经纬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线的形状是圆

B.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C. 纬线相交于两极

D.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有各自的特点,纬线的形状是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经线相交于两极;纬线指向东西方向;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在地球仪上垂直于地轴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所有纬线都互相平行,但长度不等,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指示东西方向;连接南北两极的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所有的经线都等长,指示南北方向。

18.2019年4月29日上午9时,一曲气势如虹的鼓乐表演拉开了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和嘉宾巡园的序幕,这标志着长达162天的国际园艺盛会正式向国内外游客开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和嘉宾巡园的序幕拉开时,巴西利亚(西三区>的时间是()

A. 4月29日5时

B. 4月29日20时

C. 4月28日5时

D. 4月28日22时

(2)有关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期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全部位于②-③-④之间

B.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全部位于③-④-①之间

C. 北半球各地昼长变化过程是:变长-最长-变短

D. 南半球各地昼长由长变短,且昼夜长短差别越来越大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2019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园和嘉宾巡园的序幕拉开时是2019年4月29日上午9时(东八区区时)。巴西利亚位于西三区,比北京晚11个小时,因此的时间是 4月28日22时。故D符合题意。

(2)根据题意可知,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从4月29日开始,经历162天,即由4月29日至10月中旬左右。读图分析可知,该段时间地球由②春分日﹣③夏至日﹣④秋分日﹣①冬至日运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変化过程是:变长一最长一变短,南半球各地昼长変化过程是:变短一最短一变长。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

【点评】(1)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小时,往东每跨一个时区加一小时,往西每跨一个时区减一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小时,东加西减。

(2)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

19.对如图所示地理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

A. ①②③处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①

B. C处陡崖的垂直高度至少达100米

C. 若村庄甲到水电站图上距离2厘米,则两地实距8千米

D. 图示区域栽种柑橘树较为适合

【答案】 B

【解析】【分析】解:从图中可知,①②③处不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②(②是山脊);C处陡崖的垂直高度至少达100米;若村庄甲到水电站图上距离2厘米,则两地实距800米;从纬度位置可知,图示区域是北方地区,栽种苹果树较为适合。

故答案为:B

【点评】在等高线图中,等高线越密集代表坡度越陡,越稀疏代表坡度越缓。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部分表示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重合为陡崖。

20.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凌晨,在四川西昌(102°E,28°N)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中国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射成功时,东营正处于()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2)下图四点的位置与西昌最为接近的是()

A.

B.

C.

D.

【答案】(1)D

(2)B

【解析】【分析】(1)春分日即3月21日前后;夏至日即6月22日前后;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是北半球的冬季,

东营位于北半球,正好是冬季;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读图可知,该经纬网中没有出现0°的纬线和0°的经线,应根据经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东逐渐增大为东经,向西逐渐增大为西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度数向北逐渐增大为北纬,向南逐渐增大为南纬来判断,A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8°W,28°N;B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2°E,28°N;C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8°W,28°S;D图的经纬度大致为102°E,28°S;与西昌(102°E,28°N)最为接近的是B。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太阳直射点一年之中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然后向北移动,到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之后又向南移动,到秋分(9月23日前后)又直射赤道.之后继续向南移动,到冬至日(12月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又开始向北移动,到下一年的春分又直射赤道.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不同导致了南北半球接受的太阳辐射多少产生了差异,因此产生了季节的差异,南北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