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计算机直接制柔板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50.00 KB
- 文档页数:17
一、CTP直接制版的原理CTP直接制版机由精确而复杂的光学系统,电路系统,以及机械系统三大部分构成。
由激光器产生的单束原始激光,经多路光学纤维或复杂的高速旋转光学裂束系统分裂成多束(通常是200-500束)极细的激光束每束光分别经声光调制器按计算机中图像信息的亮暗等特征,对激光束的亮暗变化加以调制后,变成受控光束。
再经聚焦后,几百束微激光直接射到印版表面进行刻版工作,通过扫描刻版后,在印版上形成图像的潜影。
经显影后,计算机屏幕上的图像信息就还原在印版上供胶印机直接印刷。
每束微激光束的直径及光束的光强分布形状,决定了在印版上形成图像的潜影的清晰度及分辨率。
微光束的光斑愈小,光束的光强分布愈接近矩形(理想情况),则潜像的清晰度愈高。
扫描精度则取决系统的机械及电子控制部分。
而激光微束的数目则决定了扫描时间的长短。
微光束数目越多,则刻蚀一个印版的时间就越短。
目前,光束的直径已发展到4.6个微米,相当于可刻蚀出600lpi的印刷精度。
光束数目可达500根。
该蚀一个对开印版的时间可在3分钟即完成。
另一方面,版光束的输出功率及能量密度(单位面积上产生的激光能量,单位为焦耳/平方厘米)愈高,则蚀刻速度也愈快。
但是过高功率也会产生缩短激光的工作寿命,降低光束的分布质量等的负面的影响。
版材经CTP制版机扫描曝光时,图文部分的光点照射在卤化银乳剂层上,使银盐向物理显影层扩散,并在物理显影层的催化作用下还原成银,附着在氧化铝层表面构成银影像。
未曝光部分经显影液显影后除掉乳剂层和物理显影层,露出具有亲水性能的氧化铝层。
为提高银影像层(图文部分)的亲墨性能,还需用固版液进行感脂化处理。
二、CTP维护保养的内容(一)、制版机保养通过日常及有计划的清扫、润滑以及适当的调整对设备的维护,可最大限度降低设备的维修费用,对CTP设备的维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素。
2、适当润滑,良好的润滑可有效提高运作部份的,特别是CTP的丝杆和滑道,一定要定期用合格的油品添加。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柔性制造系统1. 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已经在制造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简称FMS)作为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的一种重要应用,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中的关键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柔性制造系统的概念、特点、优势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2. 柔性制造系统的概念柔性制造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技术来实现对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一种生产方式。
它通过灵活的生产能力和自动化设备的配合,能够快速地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柔性制造系统通常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设备、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执行器等组成。
它能够自动调整生产线的组成和工艺流程,实现多种产品的生产,并能根据生产需求进行自主调整。
3. 柔性制造系统的特点柔性制造系统具有以下特点:•多品种生产能力:柔性制造系统能够通过调整设备和工艺流程,适应多种产品的生产需求。
•小批量生产能力:柔性制造系统能够实现快速转换,并且能够适应小批量的生产需求。
•自动化程度高:在柔性制造系统中,大部分的生产过程都是通过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设备实现的,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错误和劳动强度。
•生产效率高:柔性制造系统通过自动化和优化的工艺流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4. 柔性制造系统的优势柔性制造系统具有以下优势:•提高生产效率:柔性制造系统能够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更快的产品上市时间:柔性制造系统能够快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减少了产品的研发和上市时间,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降低库存成本:柔性制造系统能够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减少了库存的积压,降低了库存成本。
•提高生产质量:柔性制造系统能够通过自动化和优化的工艺流程,减少了人为操作的错误,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5. 柔性制造系统的挑战柔性制造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技术要求高:柔性制造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要高水平的技术和专业知识,对人员的要求较高。
常见几种CTP计算机直接制版工艺常见几种CTP计算机直接制版工艺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印刷工艺是用CTP技术(computertoplate)即计算机直接制版工艺,而CTP版材是CTP技术的核心部分。
CTP版材目前主要是由热敏版、银盐版、光聚合版三大类组成。
但是这三类版材及其制版设备的价格十分昂贵,使国内好多印刷厂特别是中小型印刷厂对CTP版材处在观望阶段。
它们希望能开发出一种低价有效的CTP版材。
最近几年,喷墨打印机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打印速度和打印分辨率更高,打印头寿命更长,加网质量更高,如Epson推出的4800、7800、9800等打印机用世纪虹彩K3颜料墨水、分辨率达到2880×1440DPI,最小墨滴可达3.5微微升,细微墨滴和智能墨滴变换技术保证了高品质输出。
达到了激光照排机175线/2540DPI的精度,从而可以用于彩色印刷制版。
另外喷墨打印系统设备与耗材的价格较低,工艺简单,因而制版成本较低。
这使喷墨型直接制版发展很快,能广泛用于书籍及报刊的印刷。
一、喷墨CTP版的制版工艺及优点:喷墨CTP的制版工艺一般可分为PS版型喷墨CTP版及裸版型喷墨CTP版两种。
1、PS版型喷墨CTP版PS版型喷墨CTP版是在普通PS版上再涂一层透明的墨水吸收层,然后用喷墨打印机在墨水吸收层上打印图文。
再经过晒版、显影、水洗处理后即可以挂机印刷的印版。
它与传统的PS版工艺相比省去了出软片,拼版的工艺及相应的设备。
同时缩短了制版时间,制版成本大大降低。
PS版型CTP版材在国内已由普瑞特公司、北京印刷学院等研制成功,并开始生产销售。
2、裸版型喷墨CTP版裸版型喷墨CTP版胶印版不需要晒版成像,它有两种类型。
第一种是在砂目铝版基上先涂布一层墨水吸收层,然后在吸收层上喷墨成像,吸收层必须有较强的吸墨性并对铝版基有较高的粘牢度。
第二种是直接在砂目铝版基上喷墨成像。
二、国外裸版型喷墨CTP版国外裸版型喷墨CTP版主要生产厂商是美国的Jetplatesystems 公司及丹麦Glunz&Jensen公司。
柔印直接制版技术我们知道,传统的柔性版制版过程是:印前制版、出阴图胶片、制印刷版等。
在制版过程中要用专用的晒版机,让阴图胶片与版材密合,还要进行背面曝光和主曝光、显影,后曝光等工序,操作十分复杂,质量也较难把握。
特别是图像的阶调层次还可能会丢失。
采用柔印直接制版同样可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省去胶片的消耗,节约印刷材料,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制版质量,使图像的网点再现范围加大。
和平版印刷一样,现在柔印制版也采用了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
例如DuPont 公司就推出了赛丽数字成像系统和赛丽数字柔性版材。
一、柔印直接制版版材的结构柔印直接制版版材结构如图一所示,由树脂片基、感光树脂层、感光层上的黑色激光吸收层组成。
感光树脂层和普通感光树脂版的感光树脂层是一样的,黑色激光吸收层能被激光烧蚀。
二、柔印直接制版的制版原理制版时,首先由直接制版机图像发生器发出的红外激光将图文部分的黑色吸收层烧蚀掉,裸露出下面的感光树脂层。
由于光聚合型感光层对红外线不敏感,因此被激光烧蚀掉地方的感光乳剂层不受红外激光影响。
激光烧蚀后,即可对印版进行全面曝光。
保留在印版空白处的黑色涂层挡住光线,使空白处的感光胶层不感光;而图文处的感光胶层由于失去了黑色涂层的保护,发生光聚合反应,即形成了最终的图文部分。
曝光后,一般数字柔印版均能采用普通方式进行显影处理,即:溶剂冲洗、干燥和整理。
但有些数字柔印版在用溶剂冲洗前,需要先把黑色涂层用水冲洗掉。
三、数字柔印版与普通柔印版的差别1.曝光过程中光的散射和漫反射情况不同,普通柔印版在曝光时,紫外线要穿过真空层、片基、乳剂层和防光晕层,其总厚度大,存在着较严重的散射和漫反射问题。
而数字柔印版在曝光时,光线只通过一层不足0.001in厚的黑色涂层,只存在微弱的散射与漫反射现象。
2.曝光环境不同,普通制版是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曝光的,而数字印版是在空气中进行曝光的。
光聚合型感光树脂在空气中和在真空中的光聚合反应机理是不同的,由此导致印版上网点点形、曝光宽容度及印版的其它性能也有所不同。
就业教育的原则,自2011年起,根据包装印刷企业印前岗位工作流程,对计算机直接制版课程进行教改,提高了学生印前处理操作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优化了印前工作流程的知识结构,达到与实际生产流程相结合的效果,效果显著。
一、计算机直接制版的概念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又称为C T P (C o m p u t e r t o P l a t e )技术,是一种由计算机将图文信息,通过激光制版机直接输出到印刷版材上的技术。
一个精美的印刷品,不仅仅跟其印刷以及印后加工有关,还与对原稿的印前处理环节有着莫大的关系。
此技术正是用于在印前处理环节中,针对原稿进行相关的处理,最终制作出符合印刷的印版。
计算机直接制版课程,就是针对现代印刷工艺流程中原稿的印前处理环节的课程。
这门课是电脑照排专业和图文信息处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主要针对现今数字化印前技术的发展,结合当前我国包装印刷企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情况,以及人员技术储备,根据包装印刷企业使用的印前图文处理、印前输出、制版岗位的技术要求和工作内容进行授课。
我校在实施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课程时,最早进行课程改革,采用计算机直接制版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一体化教学。
二、计算机直接制版模块化教学模式1.传统教学模式广东是印刷大省,不少学校都开设图文信息处理专业,计算机直接制版课为核心专业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将其作为单独一门科目讲授,教学环节及课时计划如表1。
2.我校采取的模块化教学模式随着我校在包装印刷专业的不断进步,以及印刷设施配套的不断完善,与此同时,我校教师积极到包装印刷厂进行调研,深入一线生产积极进修。
通过教师下厂研修,我们发现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够贴合目前包装印刷企业的岗位设置,学生传统学习模式下的技能知识掌握得比较零散。
经教研组多次探讨后,决定将这门课分成P D F 及p i t s t o p 印前预检模块(40课时),很多技工教育院校的印前专业,计算机直接制版是一门单独的课程。
计算机直接制柔性版技术
赵秀萍
【期刊名称】《今日印刷》
【年(卷),期】2003(000)009
【摘要】@@ 计算机直接制柔性版技术是指将计算机上创建的数字图像直接转送到光聚合物印版(或无缝套筒印版)上,制成供柔性版印刷的印版的工艺技术.
【总页数】3页(P25-27)
【作者】赵秀萍
【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873
【相关文献】
1.柔性版直接制版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J], 李玉山
2.克里奥ThermoFlex热力神柔性版计算机直接制版系统 [J],
3.直接激光雕刻(DLE)柔性版最新技术进展 [J], 张涛;高英新
4.柔性版直接制版技术的突破与发展 [J], 李玉山
5.海得堡和克里奥携手发展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Trendsetter和Platesetter:采用热敏技术的快速计算机直接制版机 [J], 包宇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章绪论什么是CIMS?•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CIMS-现代集成制造系统(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C是手段M是指大制造(制造业)S是指整个系统I是核心,即通过集成提高制造企业的竞争能力机械制造业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手工单件生产第二阶段--大批量重复生产•第三阶段--自动化生产第四阶段--集成制造单件手工生产(第1阶段)•生产流程–几个主要伙伴讨论用户需求,确定产品规格–定购主要零件、各个承包商制造零件、汇总安装•特点–劳动力在设计、制造工艺水平上较高、组织十分分散–产量低、价格高、产品维护费用高•追求的目标–全面满足客户的要求–较高的制造装配工艺水平–产品的机械性能–大批量重复生产(第2阶段)•Ford生产线方式的引入(1908年)-零件互换、标准化技术的引入-装配线(固定线->流动线)-结果:生产成本大量下降、生产率提高、产品的维护费用下降、维护方法简化•特点-劳动力专业化分工、培训时间缩短-组织结构一体化、大而全,计划管理,由上而下协调生产组织->官僚主义,对市场的响应能力下降-机床的能力不断提高•大批量生产追求的目标(50年代前)-大量生产-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自动化生产(第三阶段,50-70年代)•计算机应用水平提高–CAD、CAPP、CAM、CAE技术应用–MRPII技术应用–车间控制技术•局部集成技术–MRPII(计划、物料、库存、生产能力、财务、销售信息集成)–CAD/CAPP/CAM集成–FMS、独立制造岛(加工设备、物料传送、仓库存储设备的集成〕•优化–MRPII系统优化了物料供应和生产计划–FMS应用优化了生产调度和控制策略–车间作业计划与调度系统的应用优化了制造资源分配集成制造(20世纪80年代后)•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系统集成与优化为手段,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为目标,致力于全面提高企业的T、Q、C、S 水平。
计算机直接制版之热敏技术
任晖
【期刊名称】《今日印刷》
【年(卷),期】2002(000)010
【摘要】热敏技术正越来越受到印刷制版行业的青睐,作者从CTP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谈起,详细介绍了热敏技术.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任晖
【作者单位】柯达保丽光印艺集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804
【相关文献】
1.全胜Trendsetter采用热敏技术的海得堡/克里奥快速计算机直接制版机
2.热敏技术与计算机直接制版
3.海得堡/CREO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流程和热敏成象技术
4.热敏技术与计算机直接制版
5.海得堡和克里奥携手发展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Trendsetter和Platesetter:采用热敏技术的快速计算机直接制版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