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 格式:ppt
- 大小:2.44 MB
- 文档页数:27
导:同学们,对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有许多东西得益于自然界的奉献,比如说:当我们感到口渴时要喝水,像现在天冷了,同学们都知道晒太阳会感觉暖和,我们需要阳光,那么水、阳光都是从哪来的呢?(大自然)这都是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宝贵资源,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自然资源都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第三章自然资源的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板书: 3.1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师:首先从我们的身边着手,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来看看,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是怎么样的?1、我们来看我们穿的衣服是用什么做的?()我们要用棉花或者人造纤维先纺成线,再织成布,最后做成了衣服,那么种植棉花离不开土地资源。
2、我们再来看吃的方面,同学们喜不喜欢吃水果,蔬菜啊?()我们吃的粮食、水果、蔬菜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而来的。
3、然后该说哪了?(住)好,我们居住的房屋是用钢筋水泥建筑的,钢筋的制造需要用铁矿,水泥呢则是用石灰石烧制而成的,制作家具所用的木材则来自于森林,所以在住的方面也离不开自然资源。
4、最后我们说说行,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出行需要什么资源?(例如:我们出门乘坐的汽车,汽车的制造需要钢铁,燃烧的汽油是用石油加工而来的,所以需要矿产资源)从这四个方面来看我们会发现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是不是很密切啊?)转:那么在我们前面举出的例子中像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是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还是我们人类创造出来的?(存在于自然界)那么自然资源对人类来说有没有利用价值?(有)好,这样我们就得出了什么是自然资源?板书:1、什么是自然资源?师:自然资源是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如: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
同学们在书中找出这个概念划出来。
同学们要注意两点,一是:来自于自然界,二是: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
判断是不是自然资源要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
下面我们来做一道判断题:小麦不是它虽然有利用价值,但不是直接从自然界中获得的,而是通过人们利用土地资源种植出来的,所以不是。
考点14中国的自然资考点总结(一)自然资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定义: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能的都是自然资。
2、分类:(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属可再生资。
(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2)总是用一些就少一些的自然资属非可再生资。
(石油、矿产资等)3、特点:资丰富,人均不足(二)土地资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
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
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利用特点: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不足,人与耕地的矛盾突出。
3、分布: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
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mm的西部内陆地区。
4、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1)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
(2)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全国土地日:6月22日(三)水资1、我们通常所说的水资是指陆地上的淡水资。
最多的是冰川,人类可以利用的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我国水资的季节分配和地区分配很不均匀。
(1)从时间分配看,夏季我国降水集中,冬春季则降水少(2)从空间分配看,我国水资南丰北缺。
兴建水库可以有效调控径流和水量的季节变化。
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地区分布不均匀的有效办法(3)南水北调的路线和意义3、、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考点模拟一.选择题(共20小题)1.河池市境内的下列物产中属于非可再生资的是()A.杉木B.锡矿C.珍珠李D.五彩花糯饭【分析】自然资是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与能量,主要包括气候资、水资、土地资、生物资、矿产资、海洋资等。
【解答】解:自然资分为可再生资和非可再生资。
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
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的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人类历史而言,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其中,杉木、珍珠李属于可再生资,锡矿属于非可再生资,五彩花糯饭不属于自然资。
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材分析】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节课的设计首先从连接运博出发,学习身边的地理,接着引入生活入入神这个环节,让学生了解感知身边的自然资源,学习我国的自然资源国情,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
其次,在了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国情后,设计义不容辞环节,观看一段《天天向上》节目播放的灭绝动物写给人类朋友的一份信视频,教育学生树立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并倡导节约资源的崭新观念,培养资源保护意识。
【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
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人均少、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并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
【学习目标】1.结合课本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初步了解什么是自然资源,用读图归纳、分析等方法理解自然资源的分类。
2.阅读图文理解可再生资源的永续利用。
3.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利用数据对比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基本国情。
4.辩证地认识自然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意义,进而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教学重点】1、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我国的资源国情。
【教学难点】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教学准备】学生方面:从正反两方面搜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实例。
教师方面:课前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制定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动方案。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连线运博:今年9月25日—27日,扬州举行了第四届运河名城博览会。
运博会期间,将有16艘特色花船巡游古运河,供市民和游人观赏。
每条船都要不同程度地反映我市在低碳产业、低碳生活、低碳旅游等方面的发展成果。
花船本身装饰用材也要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问:以“绿色”为主题的扬州运博会,低碳的设计理念,16艘花船呈现在大家面前,那么,花船用了哪些材料呢?生活入入神:早餐:鸡蛋、牛奶、稀饭……学习用品:铅笔、书本、书包……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燃料)……承接:从刚才的共同学习中我们了解到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自然资源呢。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汽油不是自然资源。
2、分类【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可以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如,土地、阳光、森林、水等。
应该利用合理,并注意保护和培育;【非可再生资源】:在较短时间内不能更新,再生或者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
如,矿产资源。
我们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3、【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原因:我国人口众多。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1、【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分为农业用地和建设用地。
农业用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建设用地、交通用地和工矿用地。
除此之外还有通常情况难以利用的土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劣势: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不合理,占比重最大的是草地。
耕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较多,后备耕地不足。
二、地区分布不均1、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我国土地利用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第三节水资源一、时空分布不均1、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
2、我国华北地区、西北地区缺水严重,其中华北地区缺水更严重。
造成华北地区缺水的原因:①降水较少;②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③污染、浪费严重等。
春旱、伏旱在我国有些地区时常发生,如华北平原常发生春旱,长江中下游平原常发生伏旱。
二、合理利用与保护水资源1、我国主要有南水北调、引滦入津、引黄入晋、引黄济青等跨流域调水工程。
3、读右图,回答问题:(1)为了缓解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我国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地区、西北地区。
这项工程规模巨大,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2)东线工程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水;中线工程目前从丹江口水库饮水,远期计划从三峡水库饮水。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为后几节的学习作了知识和价值观的铺垫。
教材首先提到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概念,教师需要为学生解释清楚。
其次,利用一系列的数据,使学生认识到了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的需求量增加,资源的供给已不容忽视。
针对资源供给不足,呼吁学生节约使用资源,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分析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及中国的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过程与方法利用数据对比我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
通过图片、小组活动等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节约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树立保护资源、节约资源的理念,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节约资源。
【教学重点】.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会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理解可再生资源如果不被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将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2.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现状。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你知道4月22日是什么纪念日吗?(世界地球日)地球上的资源是自然界给予我们的物质,这是一种自然资源,那么什么是自然资源呢?自然资源有什么基本特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
(揭题: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讲授新课】一、自主预习1、在中对人类的土地、阳光、、水和水能等等,称为自然资源。
2、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循环使用的资源,属资源;还有些自然资源,总是用一点就少一些的资源,是资源。
3、自然资源分为资源和___资源。
4、常见的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见的非可再生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一、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分类。
3.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
4.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二、重难点:1.自然资源分类。
2.我国自然资源特点。
三、学习过程:自学导航(一)阅读课本60、61页两段内容,完成导学案内容:1.这些在_____中对人类__________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都是自然资源。
2.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循环使用的资源,属_______资源。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总是用一点就少一些的资源是_______资源。
例如___________4.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非可再生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学导航(二)阅读课63页内容,完成导学案上相应内容: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构建知识网络: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自然资源、、和水能等。
自然资源分类可再生资源如、、等与我们非可再生资源如。
特点:大,多,人均。
我国自然资源原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环节安排】C.保护和促进更新D.极大限度地加以利用3.下列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A.水能B.核能C.磷虾D.针叶林4.图3.1-4漫画反映了我国某项国情基本特征,你认为正确的是()A.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B.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但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C.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5.我国自然资源最基本的特征是()A.总量丰富,所以人均占有量多B.总量不多,所以人均占有量少C.自然资源大国,人均占有量居世界前列D.总量丰富,但因人口特别多,人均占有量就很少6.我国下列资源中居世界第六位的是()A.领土面积B.耕地面积C.森林总面积D.矿产资源储量总值7.我国人均土地占有量相当于世界人均值的()A.1/2B.1/3C.1/4D.1/58.下列对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地面积扩大,居世界第二位B.森林面积辽阔,地区分布比较均匀C.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的少数国家之一D.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三位9.我国自然资源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资源总量有限,难以大量增加B.自然资源不可再生,用一点少一点C.自然资源开采的速度太慢D.我国人口仍在不断增加10.我国领土面积和耕地总面积分别居世界()A.第三位、第二位B.第二位、第三位C.第三位、第四位D.第四位、第三位11.阅读材料,完成问题:①近年来,一些采矿人员无视《矿产资源法》,纷纷涌入国家规划的矿区,把完整的大矿区、大矿带人为地分为若干小矿,乱采滥挖,使矿体从地表到深部都被搞得支离破碎。
②我国南方某地,铜矿资源丰富。
为了炼铜,人们无休止地毁林开矿,加上当地其他一些自然原因,这里大雨以后,泥石。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
2. 使学生认识到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的现状。
3. 培养学生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现状。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人均占有量。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身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情况。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PPT课件,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数据。
2. 准备一些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PPT课件展示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 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讲解自然资源的定义,以及我国自然资源的分类,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
3. 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现状通过PPT课件展示数据,分析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原因。
4.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身边的案例,如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等,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现状。
5.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均资源不足的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珍惜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意识。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如调查身边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等。
六、教学内容与要求1. 让学生了解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2. 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的重要性。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体会到自然资源合理配置和利用的重要性。
地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知识点总结第一节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1.自然资源按照可循环利用的情况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有:土地资源、水资源、太阳能、森林资源等;非可再生资源有矿产资源等。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土地资源1.土地资源是可再生资源,按照土地利用类型可分为农业用地(耕地、林地、草地)和非农业用地(建设用地)。
2.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利条件有:⑴土地资源总量丰富;⑵土地利用类型齐全。
3.土地资源的不利条件有:五种气候类型1、温带大陆性气候2、温带季风气候3、亚热带季风气候4、热带季风气候5、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带第三节水资源1.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总量位于世界第六位,人均为世界水平的1/4。
属于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3.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每年的3月22日到28日。
4.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1)时间上——夏秋季多,冬春季少;解决季节分布不均的办法:兴建水库(长江上的三峡工程、黄河上的小浪底)2)空间上——南丰北缺,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
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缓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严重缺水的南水北调工程等。
5.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人类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不少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水资源不足和用水紧张。
6.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河流和湖泊1.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的外流区,夏季容易形成汛期。
2.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阳湖属于外流湖,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属于内流湖,最长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最长的人工运河是京杭大运河。
3.京杭运河全长1800千米,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