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基础知识竞赛复习资料.doc
- 格式:doc
- 大小:322.20 KB
- 文档页数:12
高一地理竞赛题知识点总结地理是一门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学科,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
在高一地理竞赛中,涉及的知识点较为广泛,并且有一定的深度。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地理竞赛题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战竞赛。
1. 自然地理知识点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包括地形地貌、气候与水文、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
1.1 地球的层次结构:地球由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组成,地壳又分为地表岩石圈和下地壳。
1.2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近似于一个椭球体,略微扁球状。
地球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自转导致地球的日夜交替,而公转则决定了地球的季节变化。
1.3 岩石圈与板块构造:岩石圈由大部分的地壳和上部地幔组成,岩石圈上的岩石层以不同的方式移动,形成了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地壳变化、地震和火山活动等现象。
1.4 气候与水文:气候是一定区域在长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规律,包括气温、降水量、湿度、风向风力等要素。
水文是研究地球上各种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和变化的科学。
2. 人文地理知识点人文地理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等方面的知识。
2.1 人口与人口问题:人口是指某个地理区域内的居民总数,人口问题涉及到人口数量、分布和质量等方面的内容。
人口数量的增长及合理的人口分布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2.2 城市与城市化:城市是人类聚居并且具有一定规模、经济、文化特征的地区,城市化指的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的过程,城市化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 交通与运输:交通是人类在地理环境中的移动与联系的方式,运输则是交通的具体形式。
交通与运输结构的发展对于物质和信息的流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4 农业与农业区划:农业是人类通过农耕、牧养等方式从事的一种生产活动。
农业区划是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和要求,将区域进行划分,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行种植。
3. 地理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地理问题指的是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问题,例如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嘿,同学们!咱来聊聊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这档子事儿。
物理,就像是个神秘的魔法世界,充满了各种奇妙的规律和现象。
高一的物理基础知识,那可是打开这个魔法世界大门的钥匙啊!你想想,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是不是像个神奇的魔法咒语,能让我们理解天体为啥绕着转?就好像是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操控着一切。
再说说机械能守恒定律,这就像是个不会出错的魔法守恒原则,能量在各种形式之间变来变去,可总量就是不变,神奇不?高一物理基础知识里,运动学的知识可不少。
速度、加速度,这俩家伙就像是赛跑中的运动员,一个决定跑多快,一个决定加速还是减速。
咱们得把它们的脾气摸清楚,才能在解题的时候游刃有余。
力学部分更是重点中的重点啦!什么平衡力、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就像一对对欢喜冤家,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
你要是搞混了,那可就像是在迷宫里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口喽。
还有电学,电流、电压、电阻,它们的关系就像一场精彩的三角恋,互相影响,谁也离不开谁。
在准备竞赛的时候,可别像个没头的苍蝇乱撞。
要制定个小计划,每天都给自己安排点任务,积少成多嘛。
多做练习题,就像练武要多打拳一样,练得多了,自然就熟练了。
遇到难题别轻易放弃,多琢磨琢磨,说不定就能灵光一闪,找到解题的关键。
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也是个好办法,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不定就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物理竞赛可不是一场轻松的游戏,但只要咱们用心去学,努力去拼,就一定能在这个魔法世界里大展身手。
难道你不想成为那个掌握物理魔法的高手吗?难道你不想在竞赛中脱颖而出,让大家对你刮目相看吗?加油吧,同学们!相信自己,咱们一定行!总之,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机遇。
只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准备,就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的实力和风采。
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说明:每小题2分,共100分,时间50分钟。
全对得2分,选不全得1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看成质点B.运动的列车一定不能被看成质点C.与铅球相比较,乒乓球因为体积小,所以一定能被看成质点D.太阳在一定情况下能被看成质点2.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B.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C.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最大速度与最小速度的平均值D.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3.下列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C.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因受空气阻力作用,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D.从静止开始下落的小钢球,所受空气阻力对其运动影响很小,可以忽略,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只有运动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C.力发生作用时,一定是两个物体同时受力 D.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一定不存在5.关于弹力的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两物体相互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有弹力产生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6.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B.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C.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D.静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7.一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面四组数据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Array态的是()A.F1=7N,F2=8N,F3=9N B.F1=8N,F2=2N,F3=1NC.F1=7N,F2=1N,F3=5N D.F1=10N,F2=10N,F3=1N8.如图所示,物体A靠在竖直墙面上,在力F作用下,A、B保持静止.物体B的受力个数为()A.2 B.3 C.4 D.59.雨滴从高处竖直下落,所受空气阻力和其速率成正比.则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 ]A .先加速后减速,最后静止B .先加速后匀速C .先加速后减速直至匀速D .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10.一物体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使其中向东的一个力F 的值逐渐减小到零,又马上使其恢复到原值(方向不变),则 [ ]A .物体始终向西运动B .物体先向西运动后向东运动C .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11.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有一只木箱,现用一水平力拉木箱匀速前进,则 [ ]A .拉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木箱对地面的压力与木箱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运动得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越大B 、小球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惯性不存在了C 、把一个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物体仍受到一个向上的推力D 、物体的惯性仅与质量有关,质量大的惯性大,质量小的惯性小13. 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M ,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上面成水平,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m ,劈形物体从静止开始释放,则小球碰到斜面前的运动轨迹是A .沿斜面向下的直线B .竖直向下的直线C .无规则曲线D .抛物线14. 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向右做加速运动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15.如图所示,一个铁球从竖立在地面上的轻弹簧正上方某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将弹簧压缩,在压缩的全过程中 ( )A.球一直做减速运动B.球先加速后减速C.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16、下列哪种情况,物体的动能是原来的2倍?( )A .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2倍B .速度不变,质量增大到原来的2倍C .质量减半,速度增大到原来的4倍D .速度减半,质量增大到原来的4倍17、如图所示,AB 为1/4圆弧轨道,BC 为水平轨道,圆弧半径为R ;BC 间距也是R ,一质量为m 的物体在整个轨道上动摩擦因数均为μ,当它从A 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恰好运动到C 处停止,则物体在AB 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A .2mgRμ B .mgRC .mgRD .mgR μ)1(18、一个25kg 的小孩从高度为3.0m 的滑梯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为2.0m/s ,取g=10m/s 2,关于力对小孩做的功,以下结果正确的是( )A .合外力做功 50 JB .阻力做功500 JC .重力做功500 JD .支持力做功50 J19、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共同具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B .重力势能的大小是相对的C .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D .在地面上的物体,它具有的重力势能一定等于零20、下列几个实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A .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物体B .除重力和弹力外,当有其他外力作用时,只要合外力为零,机械能守恒C .除重力和弹力外,当有其他外力作用时,只要其他外力不做功,机械能守恒D .炮弹在空中飞行不计阻力时,仅受重力作用,所以爆炸前后机械能守恒21、下列现象中能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B .物体自由下落,落在弹簧上又被竖直弹起C .物体匀速上升D .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22、关于功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力对物体做功多,说明物体的位移一定大B .力对物体做功少,说明物体的受力一定小C .力对物体不做功,说明物体一定无位移D .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及位移和力的夹角的余弦三者的乘积23、下面列举的情况中所做的功不为零的是( )A .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上方停留3s ,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B .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C .一个人用力推一个笨重的物体,但没推动,人的推力对物体做的功D .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24、关于摩擦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总是做负功B .滑动摩擦力可能做负功,也可能做正功C .静摩擦力对物体一定做负功D .静摩擦力对物体总是做正功25、质量为m 的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下落1s 末和5s 末的瞬时功率之比为( )A .1:5B .1:2.5C .1:5D .1:2526.关于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tW P 可知,只要知道W 和t 的值就可以计算出任意时刻的功率。
高中数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高一年级数学基础知识竞赛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 1 .已知{}{}∅≠-<<+=≤≤-=121,72m x m x B x x A ,若A B A = ,则( )A .43≤≤-mB .43<<-mC .42<<mD .42≤<m2 .设集合12{|,19}My y x x ==≤≤,2{|log (2)}N x y x ==-,则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23}x x ≤≤B .{|12}x x ≤≤C .{|13}x x ≤≤D .∅3 .设 1.13.13log 7,2,0.8a b c ===,则 ( )A .b a c <<B .c a b <<C .c b a <<D .a c b <<4 .一束光线自点)1,1,1(P 发出,遇到xOy 平面被反射,到达点)6,3,3(Q 被吸收,那么光所走的路程是( )A .37B .47C .33D .575 .设函数211log (2),1,()2,1,x x x f x x -+-<⎧=⎨≥⎩,2(2)(log 12)f f -+= ( )A .3B .6C .9D .126 .已知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和两个不重合的直线,m n ,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n m n αα⊥⊥,则; ②若,,//m m αβαβ⊥⊥则; ③若,//,,m m n n αβαβ⊥⊂⊥则; ④若//,//m n m n ααβ⋂=,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B .1C .2D .37 .函数()2183f x x x =--的最大值为( )A .10B .32C .12D .158 .已知半径为1的动圆与圆16)7()5(22=++-y x 相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方程是( )A .25)7()5(22=++-y x B .17)7()5(22=++-y x 或15)7()5(22=++-y x C .9)7()5(22=++-y xD .25)7()5(22=++-y x 或9)7()5(22=++-y x9 .已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43πB .163π C .1912πD .193π 10.若实数,x y 满足012222=+--+y x y x ,42--y x 的取值范围为 ( )A .30,4⎛⎤ ⎥⎝⎦B .4,3⎡⎫+∞⎪⎢⎣⎭ C .⎥⎦⎤ ⎝⎛-∞-34, D .⎪⎭⎫⎢⎣⎡-0,3411.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是边长为3的正三角形.若P 为底面111A B C 的中心,则PA 与平面111A B C 所成角的大小为 ( )A .512πB .3πC .4πD .6π12.已知偶函数()f x 满足(1)(1)f x f x +=-,且当[0,1]x ∈时,2()f x x =,则关于x 的方程||()10x f x -=在1010[,]33-上根的个数是 ( )A .4个B .6个C .8个D .10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13.经过两条直线032=--y x 和0534=--y x 的交点,并且与直线0532=++y x 垂直的直线方程为 .14.已知)11(x x f -+=2211x x +-,则()f x 的解析式为____ ___. 15.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侧(左)视图是一个等边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 .2俯视图3321侧视图正视图11 116.若函数2()log (2)a f x x ax =-+对于任意的12,x x ,当122ax x <≤时,恒有12()()f x f x >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解答过程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集合21|1,1x A x x R x -⎧⎫=≤∈⎨⎬+⎩⎭,集合{}1,B x x a x R =-≤∈. (1)求集合A ; (2)若R B A B =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8.不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1)()()()12230229279.6 1.5448π-⎛⎫⎛⎫---++-⎪ ⎪⎝⎭⎝⎭;(2)2log 155437725.0log 10log 2327log -+++.19.直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90BAD ADC ∠=∠=︒,222AB AD CD ===.(1) 求证:AC ⊥平面11BB C C ; (2)若P 为11A B 的中点,求证://DP 平面1BCB ,且//DP 平面1ACB .20.已知,x y R ∈有()()()f x y f x f y +=+.(1)判断()f x 的奇偶性;(2)若0x >时,()0f x >,证明:()f x 在R 上为增函数;(3)在条件(2)下,若()12f =,解不等式:()()21254f x f x +-+<.21.在三棱锥ABC S -中,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平面⊥SAC 平面ABC ,3SA SC ==,FE ,分别为SB AB ,的中点.(1)证明:SB AC ⊥;(2)求锐二面角B CE F --的余弦值.22.已知圆22:2440C xy x y +-+-=.(Ⅰ)若过定点(2,0-)的直线与圆C 相切,求直线的方程;(Ⅱ)若过定点(1,0-)且倾斜角为6π的直线与圆C 相交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中点P 的坐标; (Ⅲ) 问是否存在斜率为的直线,使被圆C 截得的弦为EF ,且以EF 为直径的圆经过原点?若存在,请写出求直线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陆川县中学2015级高一(下)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 D2. A 解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U C N M .2{|log (2)}(,2)N x y x ==-=-∞,[2,)U C N ∴=+∞,又12{|,[1,9]}[1,3]M y y x x ==∈=,故()[2,3]U C N M =.3. B 解析:22,29log 7log 3log 111333>==<=<=b a ,18.08.001.3=<=c b a c <<∴,故答案为B.4. D 解析:设Q 点关于平面xOy 的对称点为Q ',则所求路程为Q P '的长.由题意知)6,3,3(-'Q .222||(13)(13)(16)57PQ '∴=-+-++=.5. C 解析:由已知得2(2)1log 43f -=+=,又2log 121>,所以22log 121log 62(log 12)226f -===,故2(2)(log 12)9f f -+=,故选C.6. D. 解析:对于①,因为α⊥m ,所以直线m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为090,又因为m ∥n ,所以直线n 与平面α所成的角也为090,即α⊥n 命题成立,故正确;对于②,若α⊥m ,β⊥m ,则经过m 作平面γ,设a =⋂αγ,b =⋂βγ,又因为α⊂a ,β⊂b ,所以在平面γ内,a m ⊥,b n ⊥,所以直线a 、b 是平行直线.因为β⊄a ,β⊂b ,a ∥b ,所以a ∥β.经过m 作平面θ,设c =⋂αθ,d =⋂βθ,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证出c ∥β.因为a 、c 是平面α内的相交直线,所以α∥β,故正确;对于③,因为α⊥n ,m ∥n ,所以α⊥n .又因为β⊂n ,所以βα⊥,故正确;对于④,因为m ∥β,n =⋂βα,当直线m 在平面β内时,m ∥n 成立,但题设中没有m 在平面β内这一条件,故不正确.综上所述,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3个,应选D.7. C 解析:设1830x -≥,得6x ≤,又函数()f x 在定义域上显然是增函数,所以当6x =时,()f x 取最大值(6)12f =,选C.8. D 解析:设动圆的圆心为(,)x y .若两圆外切,则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和,所以有22(5)(7)145x y -++=+=,即22(5)(7)25x y -++=;若两圆内切,则圆心距等于两圆半径之差,所以有22(5)(7)413x y -++=-=,即22(5)(7)9x y -++=.故选D9. D 解析:由三视图可知此几何体为正三棱柱,其中底面边长为2,高为1,则外接球的半径2221231919()(),423123R S R ππ=+=∴==球,选D. 10. A 解析:令42--y x =t ,即ty-x-4t+2=0,表示一条直线,又方程 012222=+--+y x y x 化为22(1)(1)1x y -+-=表示圆心为(1,1)半径为1的圆,由题意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圆心(1,1)到直线ty-x-4t+2=0的距离214211t t d r t --+=≤=+,∴2430t t -≤,∴304t ≤≤,又t≠0,故304t <≤,即42--y x 的取值范围为,故选A 11. B 解析:如图所示,∵1AA ⊥底面111A B C ,∴1APA ∠为PA与平面111A B C 所成角,∵平面ABC ∥平面111A B C ,∴1APA ∠为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1112333344A B C S ∆=⨯=,∴133944V AA ==,解得13AA =,又P为底面正三角形111A B C 的中心,∴1122331332PA A D ==⨯⨯=在1Rt APA ∆中,111t a n 3AA APA PA ∠==,∴13APA π∠=,故选B.12. B 解析:由题意可得,(2)()f x f x +=.即函数()f x 为周期为2的周期函数,又()f x 是偶函数, 所以,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函数()f x ,||||110()10x x y -==的图象,观察它们在区间1010[,]33-的交点个数,就是方程||()10x f x -=在1010[,]33-上根的个数,结合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在y 轴两侧,各有3个交点,故选B .二、填空题13. 0423=--y x 解析:由⎩⎨⎧=--=-053403-2y x y x 解得⎩⎨⎧==12y x ,则两直线的交点为()1,2直线0532=++y x 的斜率为32-,则所求的直线的斜率为23故所求的直线为()2231-=-x y 即0423=--y x 14. 12)(2+=x xx f 解析:这是复合函数的解析式求原来函数的解析式,应该首选换元法 令t x x =-+11,则11+-=t t x ,∴ 12)(2+=t t t f .∴12)(2+=x x x f . 故应填212x x + 15. 43833π+解析:观察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圆锥的一半与一个四棱锥的组合体,圆锥底半径为2,四棱锥底面边长分别为3,4,它们的高均为2244()232-=,所以,该几何体体积为21112234323233π⨯⨯⨯+⨯⨯⨯=43833π+. 16. 解析:当122a x x <≤时,函数22u x ax =-+单调递减,而此时2()log (2)a f x x ax =-+也是单调递减,故2112280a a a >⎧⇒<<⎨∆=-<⎩.三、解答题17.解析:(1)由2111x x -≤+,得201x x -≤+ 所以(]1,2A =- (2)(](),12,R A =-∞-+∞ð []1,1B a a =-+由R BA B =ð,得R B A ⊆ð 所以11a +≤-或12a ->所以a 的范围为(](),23,-∞-+∞18. 解:(1)原式4)23()827(14923221-++--=--π)(π-++--=-⨯-⨯4)23()3(1)23(2323212 ππ-=-++--=--294)23()23(12322. (2)()2log 1543377725.0100log 33log ÷+⨯+= 42127241275log 3log 25413=++-=++=-.19.证明:(Ⅰ) 直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BB1⊥平面ABCD ,∴BB1⊥AC .……2分又∠BAD =∠ADC =90°,222AB AD CD ===,∴2AC =,∠CAB =45°,∴2BC =,∴ BC ⊥AC . ………… 5分[ 又1BB BC B =,1,BB BC ⊂平面BB1C1C ,∴ AC ⊥平面BB1C1C .………… 7分(Ⅱ)证明:由P 为A1B1的中点,有PB1‖AB ,且PB1=12AB .…………2分又∵DC ‖AB ,DC =12AB ,∴DC ∥PB1,且DC = PB1,…4分∴DC B1P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CB1∥DP .又CB1⊂面ACB1,DP ⊄面ACB1,∴DP ‖面ACB1…6分 同理,DP ‖面BCB1. …………7分20. 解:1),x y R ∈有()()()f x y f x f y +=+令0x y ==得()00f =又令y x =-得即2260x x --< 解得1717x -<<+21. 解:(1)证明:取AC 中点O ,连结SO ,BO .∵SA SC AB AC ==,, ∴AC SO ⊥且AC BO ⊥,∴AC ⊥平面SOB ,又SB ⊂平面SOB ,∴AC SB ⊥ . (2)设OB 与C E 交于点G ,取OB 中点为M ,作MH C E 交CE 于点H ,连结FM ,FG. 平面⊥S A C 平面ABC 且AC SO ⊥,ABC SO 平面⊥∴FMSO // ,BCEFM 平面⊥∴,CE FM ⊥∴,从而FMH CE 平面⊥.FH CE ⊥∴,FHM ∠∴是二面角B CE F --的平面角.P HMG OEFCBAS精心制作仅供参考唐玲出品 由GEB GHM ∆∆~得41=HM ,在FMH Rt ∆中22=FM ,43=FH , 31cos ==∠∴FH HM FHM ,故锐二面角B CE F --的余弦值为31 . 22. 解析:(Ⅰ)根据题意,设直线的方程为:2x my =- 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并整理得:()()2214640m y m y ++-+= 22048m m ∆=-所以2121220480,0,5m m m m -===从而,直线的方程为:2512100x x y =--+=或(Ⅱ)根据题意,设直线的方程为:31x y =- 代入圆C 方程得:()2441310y y +--=,显然0∆>,设()()1122,,,A x y B x y 则121231,13y y x x +=-+=-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331,22⎛⎫-- ⎪ ⎪⎝⎭(Ⅲ)假设存在这样的直线:y x b =+联立圆的方程并整理得:()22222440x b x b b ++++-= 当()2469b b ∆=-+-0,332323b >⇒--<<-设()()3344,,,E x y F x y 则()()2343411,442x x b x x b b +=-+=+- 所以()2341242y y b b =+- 因为以EF 为直径的圆经过原点,所以()()3344,,,,0OE x y OF x y OE OF ==∙= 23444120,3401,4x x y y b b b b ∴+=+-=∴==-即均满足332323b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1040x y x y -+=--=或(Ⅲ)法二:可以设圆系方程()222440x y x y x y b λ+-+-+-+= 则圆心坐标24,22λλ--⎛⎫-⎪⎝⎭,圆心在直线y x b =+上,且该圆过原点.易得b 的值.。
高一历史上学期基础知识竞赛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 内外服制度B. 分封制C. 郡县制D. 宗法制2. 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国家政权是()A.周B.商C.夏D.汉3. 西周维系嫡长子继承制的纽带是()A. 财产B. 地域C. 血缘D. 宗教4. 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5. 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A. 奴隶制B. 分封制C. 中央集权制D. 嫡长子继承制6. “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首创于()A. 秦始皇B. 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7. 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 御史大夫C. 太尉D. 郡守8. 秦朝在全国范围推行郡县制的主要目的是()A. 扩大统治疆域B. 促进边疆地区开发C. 密切地方间联系D.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9. 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
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10. 中国开始实行行省制度的朝代是()A. 西汉B. 东汉C.宋朝D.元朝11、西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统一,采取的措施不包括()A. 设御史大夫B. 建立中朝,削弱相权C. 实行“推恩令”削弱王国实力D. 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监察12. 历史发展证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执政能力,下列我国古代的选官标准中体现这一认识的是( )A. 按军功选官B. 按门第选官C. 科举考试选官D. 按品德选官13. 下图反映的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场景,许多成语典故都与此考试制度有关,如名落孙山、朱衣点头、金榜题名、黄粱一梦等。
成都七中高一数学竞赛多项式专题讲义A4.多项式的因式一、基础知识多项式的公因式:设多项式(),()[],f x g x P x ∈如果多项式()[]x P x ϕ∈使得()|()x f x ϕ且()|()x g x ϕ,则称()x ϕ为()f x 与()g x 的公因式.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设多项式(),()[],f x g x P x ∈[]P x 中多项式()d x 称为()f x 与()g x 的最大公因式,如果它满足下面两个条件:①()d x 是()f x 与()g x 的公因式;②()f x 与()g x 的公因式全是()d x 的因式.不可约多项式:数域P 上次数1≥的多项式()p x 如果不能表成数域P 上的两个次数比()p x 的次数低的多项式的乘积,则称()p x 为数域P 上的不可约多项式.显然一次多项式总是不可约多项式.22x +是实数域上的不可约多项式,但是在复数域上却不是不可约多项式,这就说明了一个多项式是否不可约是依赖于系数域的.k 重因式:不可约多项式()p x 称为多项式()f x 的k 重因式,如果1()|(),()().k k p x f x p x f x +Œ二、典型例题与基本方法1.如果多项式(),(),(),()f x g x q x r x 满足()()()(),f x q x g x r x =+证明:(1)(),()f x g x 和(),()g x r x 有相同的公因式;(2)(),()f x g x 和(),()g x r x 有相同的最大公因式.2.设多项式(),()[],f x g x P x ∈证明(),()f x g x 的最大公因式在可以相差一个数域P 上的非零常数倍的意义下是唯一确定的.我们知道两个不全为零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总是一个非零多项式,我们约定用((),())f x g x 来表示首项系数为1的那个最大公因式.3(裴蜀定理)对于[]P x 中任意两个多项式(),()f x g x ,在[]P x 中存在(),()f x g x 的最大公因式(),d x 且()d x 可以表成(),()f x g x 的一个组合,即存在[]P x 中的多项式(),()u x v x 使得()()()()().d x u x f x v x g x =+4.[]P x 中两个多项式(),()f x g x 称为互素的,如果((),()) 1.f x g x =显然两个多项式互素,那么它们除去零次多项式外没有其他的公因式,反之亦然.5.证明:(1)如果((),())1,f x g x =且()|()(),f x g x h x 则()|().f x h x(2)如果12()|(),()|(),f x g x f x g x 且12((),())1,f x f x =则12()()|().f x f x g x6.[]P x 上的不可约多项式()p x 的因式只有非零常数()c c P ∈与它自身的非零常数倍()()cp x c P ∈这两种,此外就没有了.反过来,具有这个性质的次数1≥的多项式一定是不可约的.由此可知不可约多项式()p x 与[]P x 上任一多项式()f x 之间只可能有两种关系,或者()|()p x f x 或者((),()) 1.p x f x =证明:如果()p x 是一个不可约多项式,那么对于任意的两个多项式(),(),f x g x 由()|()()p x f x g x 一定可推出()|()p x f x 或者()|().p x g x7.设多项式1110()n n n n f x a x a xa x a --=++++,规定它的导数是1211()(1).n n n n f x a nx a n x a ---'=+-++我们可得到关于多项式导数的基本公式:(()())()(),(())(),f x g x f x g x cf x cf x '''''+=+=1(()())()()()(),(())()().m m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mf x f x -'''''=+=证明:(1)如果不可约多项式()p x 是()f x 的k 重因式(1)k ≥,那么()p x 是()f x '的1k -重因式.(2)()p x 是不可约多项式,如果()p x 是()f x 的重因式⇔()p x 是()f x 与()f x '的公因式.(3)多项式()f x 没有重因式⇔()f x 与()f x '互素.B4.练习 姓名:1.求多项式43()235f x x x x =+++除以2()(1)g x x =+的余式.2.证明:如果多项式(),()f x g x 不全为零多项式,且()()()()((),()).u x f x v x g x f x g x +=证明:((),()) 1.u x v x =3.举例说明断言“如果不可约多项式()p x 是()f x '的1(1)k k -≥重因式,那么()p x 是()f x 的k 重因式”是不对的.A4.多项式的因式一、基础知识多项式的公因式:设多项式(),()[],f x g x P x ∈如果多项式()[]x P x ϕ∈使得()|()x f x ϕ且()|()x g x ϕ,则称()x ϕ为()f x 与()g x 的公因式.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设多项式(),()[],f x g x P x ∈[]P x 中多项式()d x 称为()f x 与()g x 的最大公因式,如果它满足下面两个条件:①()d x 是()f x 与()g x 的公因式;②()f x 与()g x 的公因式全是()d x 的因式.不可约多项式:数域P 上次数1≥的多项式()p x 如果不能表成数域P 上的两个次数比()p x 的次数低的多项式的乘积,则称()p x 为数域P 上的不可约多项式.显然一次多项式总是不可约多项式.22x +是实数域上的不可约多项式,但是在复数域上却不是不可约多项式,这就说明了一个多项式是否不可约是依赖于系数域的.k 重因式:不可约多项式()p x 称为多项式()f x 的k 重因式,如果1()|(),()().k k p x f x p x f x +Œ二、典型例题与基本方法1.如果多项式(),(),(),()f x g x q x r x 满足()()()(),f x q x g x r x =+证明:(1)(),()f x g x 和(),()g x r x 有相同的公因式;(2)(),()f x g x 和(),()g x r x 有相同的最大公因式.证明:(1)如果()x ϕ是(),()f x g x 的一个公因式,则()|(),()|(),x f x x g x ϕϕ于是()|()()(),x f x q x g x ϕ-即()|(),x r x ϕ于是()x ϕ也是(),()g x r x 的一个公因式.如果()x ϕ是(),()g x r x 的一个公因式,则()|(),()|(),x g x x r x ϕϕ于是()|()()(),x q x g x r x ϕ+即()|(),x f x ϕ于是()x ϕ也是(),()f x g x 的一个公因式.所以(),()f x g x 和(),()g x r x 有相同的公因式.(2)若()d x 是(),()f x g x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则由(1)知()d x 是(),()g x r x 的一个公因式.设()x ϕ是(),()g x r x 的任一个公因式,则由(1)知()x ϕ也是(),()f x g x 的一个公因式,于是()|(),x d x ϕ这就证明了()g x 与()r x 的公因式()x ϕ全是()d x 的因式.所以()d x 也是(),()g x r x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若()d x 是(),()g x r x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则由(1)知()d x 是(),()f x g x 的一个公因式.设()x ϕ是(),()f x g x 的任一个公因式,则由(1)知()x ϕ也是(),()g x r x 的一个公因式,于是()|(),x d x ϕ这就证明了()f x 与()g x 的公因式()x ϕ全是()d x 的因式.所以()d x 也是(),()f x g x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这就证明了(),()f x g x 和(),()g x r x 有相同的最大公因式.2.设多项式(),()[],f x g x P x ∈证明(),()f x g x 的最大公因式在可以相差一个数域P 上的非零常数倍的意义下是唯一确定的.我们知道两个不全为零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总是一个非零多项式,我们约定用((),())f x g x 来表示首项系数为1的那个最大公因式.证明:设12(),()d x d x 是(),()f x g x 的两个最大公因式,因为()f x 与()g x 的公因式全是最大公因式的因式.所以1221()|(),()|(),d x d x d x d x 于是12()(),,0.d x cd x c P c =∈≠所以(),()f x g x 的最大公因式在可以相差一个数域P 上的非零常数倍的意义下是唯一确定的.3(裴蜀定理)对于[]P x 中任意两个多项式(),()f x g x ,在[]P x 中存在(),()f x g x 的最大公因式(),d x 且()d x 可以表成(),()f x g x 的一个组合,即存在[]P x 中的多项式(),()u x v x 使得()()()()().d x u x f x v x g x =+证明:如果(),()f x g x 有一个为零多项式,不妨设()0,g x =则()f x 就是(),()f x g x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所以存在()()[],d x f x P x =∈且()()1()1().d x f x f x g x ==⋅+⋅因为1,P ∈所以此时()() 1.u x v x ==如果(),()f x g x 均不为零多项式,按带余除法,用()g x 除(),f x 得到商1(),q x 余式1()r x ;如果1()0,r x ≠就再用1()r x 除(),g x 得到商2(),q x 余式2()r x ;又如果2()0,r x ≠就再用2()r x 除1(),r x 得到商3(),q x 余式3()r x ;如此辗转相除下去,显然,所得余式的次数不断降低,即12(())(())(()),g x r x r x ∂>∂>∂>因此在有限次之后,必然有余式为零多项式.于是我们有一串等式:1121213232131212111()()()(),()()()(),()()()(),()()()(),()()()(),()()()(),()()()0.i i i i s s s s s s s s s s s f x q x g x r x g x q x r x r x r x q x r x r x r x q x r x r x r x q x r x r x r x q x r x r x r x q x r x ---------+=+=+=+=+=+=+=+因为()s r x 与0的最大公因式是()s r x ,由第1题知道()s r x 也就是1()s r x -与()s r x 的最大公因式,同样的理由,逐步推上去,()s r x 就是()f x 与()g x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d x .这就证明了()d x 的存在性.由上面的倒数第二个等式,我们有21()()()(),s s s s r x r x q x r x --=-再由倒数第三式,1312()()()(),s s s s r x r x q x r x ----=-代入上式可消去1(),s r x -得到1123()(1()())()()().s s s s s s r x q x q x r x q x r x ----=+-然后根据同样的方法用它上面的等式逐个地消去21(),,(),s r x r x -再并项就得到()()()()(),s r x u x f x v x g x =+于是即()()()()()().s d x r x u x f x v x g x ==+4.[]P x 中两个多项式(),()f x g x 称为互素的,如果((),()) 1.f x g x =显然两个多项式互素,那么它们除去零次多项式外没有其他的公因式,反之亦然.证明:[]P x 中两个多项式(),()f x g x 称为互素的⇔有[]P x 中的多项式(),()u x v x 使()()()() 1.u x f x v x g x +=证明:()⇒由裴蜀定理知道显然成立.()⇐若有[]P x 中的多项式(),()u x v x 使()()()()1,u x f x v x g x +=设()d x 是(),()f x g x 的一个最大公因式,则()|(),()|(),d x f x d x g x 于是()|()()()(),d x u x f x v x g x +所以()|1.d x所以(())0,d x ∂=所以(),()f x g x 互素的5.证明:(1)如果((),())1,f x g x =且()|()(),f x g x h x 则()|().f x h x(2)如果12()|(),()|(),f x g x f x g x 且12((),())1,f x f x =则12()()|().f x f x g x证明:(1)如果((),())1,f x g x =则()()()() 1.u x f x v x g x +=于是()()()()()()().u x f x h x v x g x h x h x +=因为()|()(),f x g x h x 又()|()(),f x f x h x 所以()|()()()()()()().f x u x f x h x v x g x h x h x +=(2)由1()|()f x g x ,则11()()(),g x f x h x =又2()|(),f x g x 于是211()|()(),f x f x h x 因为12((),())1,f x f x =由(1)知道21()|(),f x h x 即122()()().h x f x h x =所以11122()()()()()(),g x f x h x f x f x h x ==于是12()()|().f x f x g x6.[]P x 上的不可约多项式()p x 的因式只有非零常数()c c P ∈与它自身的非零常数倍()()cp x c P ∈这两种,此外就没有了.反过来,具有这个性质的次数1≥的多项式一定是不可约的.由此可知不可约多项式()p x 与[]P x 上任一多项式()f x 之间只可能有两种关系,或者()|()p x f x 或者((),()) 1.p x f x =证明:如果()p x 是一个不可约多项式,那么对于任意的两个多项式(),(),f x g x 由()|()()p x f x g x 一定可推出()|()p x f x 或者()|().p x g x证明:如果()|(),p x f x 则结论已经成立.如果()(),p x f x Œ则((),())1,p x f x =因为()|()()p x f x g x ,所以()|().p x g x7.设多项式1110()nn n n f x a x a xa x a --=++++,规定它的导数是1211()(1).n n n n f x a nx a n x a ---'=+-++我们可得到关于多项式导数的基本公式:(()())()(),(())(),f x g x f x g x cf x cf x '''''+=+=1(()())()()()(),(())()().m m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mf x f x -'''''=+=证明:(1)如果不可约多项式()p x 是()f x 的k 重因式(1)k ≥,那么()p x 是()f x '的1k -重因式.(2)()p x 是不可约多项式,如果()p x 是()f x 的重因式⇔()p x 是()f x 与()f x '的公因式.(3)多项式()f x 没有重因式⇔()f x 与()f x '互素.证明:(1)由条件()()(),()().k f x p x g x p x g x =Œ因此1()()(()()()()).k f x p x kg x p x p x g x -'''=+这说明1()|().k px f x -'令()()()()(),h x kg x p x p x g x ''=+假设()|(),p x h x 注意到()|()(),p x p x g x '于是()|()()(),p x h x p x g x '-即()|()().p x kg x p x '因为()p x 是不可约多项式,所以()|()p x g x 或者()|().p x p x '而这两种情况都不能成立.于是假设错误.所以()(),p x h x Œ这就证明了()|(),kp x f x '所以()p x 是()f x '的1k -重因式. (2)()⇒如果不可约多项式()p x 是()f x 的重因式,则2()|(),p x f x 于是2()()(),f x p x q x =2()2()()()()()(2()()()),f x p x q x p x q x p x q x p x q x '''=+=+所以()|(),p x f x '显然()|(),p x f x 于是()p x 是()f x 与()f x '的公因式.()⇐若()p x 是()f x 与()f x '的公因式,则()()()(1),()().k f x p x q x k p x q x =≥Œ,若1,k =则()()(),f x p x q x = 于是()()()()(),f x p x q x p x q x '''=+因为()|(),p x f x '显然有()|()(),p x p x q x '所以()|()().p x p x q x '因为()p x 是不可约因式,所以()|(),p x p x '或者()|().p x q x 而这两种情况都不能成立.所以 2.k ≥这就是证明了不可约多项式()p x 是()f x 的重因式.(3)()⇒设多项式()f x 没有重因式,如果()f x 与()f x '不互素,则()f x 与()f x '有公因式(),x ϕ设()p x 是整除()x ϕ的不可约多项式(),p x 由(2)知道()f x 有重因式矛盾.()⇐设()f x 与()f x '互素,若多项式()f x 有重因式(),p x 则由(2)知道()p x 是()f x 与()f x '的公因式矛盾.B4.练习 姓名:1.求多项式43()235f x x x x =+++除以2()(1)g x x =+的余式.解:竖式除法得22()(1)(1)5 6.f x x x x =+-++()5 6.r x x =+ 法2设()()()().f x q x g x r x =+可设().r x ax b =+于是432235()(1).x x x q x x ax b +++=+++令1x =-,则1.a b =-+两边求导得322463()(1)2(1)().x x q x x x q x a '++=++++ 令1,x =-则5.a =所以 6.b =所以()5 6.r x x =+2.证明:如果多项式(),()f x g x 不全为零多项式,且()()()()((),()).u x f x v x g x f x g x +=证明:((),()) 1.u x v x =证明: 因为((),())|(),((),())|(),f x g x f x f x g x g x于是存在12(),()q x q x 使得12()((),())(),()((),())().f x f x g x q x g x f x g x q x ==所以()()()()((),())u x f x v x g x f x g x +=即为12()((),())()()((),())()((),()).u x f x g x q x v x f x g x q x f x g x +=因为多项式(),()f x g x 不全为零多项式,所以((),())f x g x 不是零多项式.所以12()()()() 1.u x q x v x q x +=所以((),()) 1.u x v x =3.举例说明断言“如果不可约多项式()p x 是()f x '的1(1)k k -≥重因式,那么()p x 是()f x 的k 重因式”是不对的.解:设()p x x =是不可约多项式,()()11,k k f x p x x =-=-则1()k f x kx -'=显然是()p x x =的1k -重因式,但 ()p x x =却不是()1k f x x =-的k 重因式.。
高一地理知识竞赛试题姓名班级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1.下列四个国家中,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都穿过的国家是()A.中国B.俄罗斯C.美国D.加拿大2.连接大西洋、太平洋两大洋之间最短的海上通道是()A.巴拿马运河B.白令海峡C.马六甲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3. 哪个国家的首都更名为“首尔” ()A.埃及B.尼泊尔C.韩国D.土耳其4. 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迁入国家是()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澳大利亚5.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A.欧洲B.北美洲C.非洲D.亚洲6.四大洋中,跨经度最多的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7. 地球公转会产生()A.四季现象B.昼夜更替C.时间差异D.日期差异8. 冬至日,我国白昼最长的地点是()A.曾母暗沙B.广州C. 武汉D.漠河9、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上发生了罕见的海啸,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给印尼、斯里兰卡、泰国、印度,马尔代夫等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诱发海啸的原因是()A、台风B、龙卷风C、海底地震D、大陆地震10.动物园准备排练一出大型马戏表演《热带雨林密码》,四个节目中从地理的角度看,有一个节目不适合出现在表演里,它是()A.驯鹿采花B.猩猩骑自行车C.河马水上表演D.大象跳舞11.一艘油轮正航行在这样一个地方:北侧是北半球,南侧是南半球,西侧是西半球,东侧是东半球,该油轮所在的位置是()A.20°W,纬度0°B.160°E,纬度0°C.180°E,90°N D.经度0°,90°S12、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
除春秋分日外,地球上凡太阳正在直射的地方必然是()A、昼夜平分B、昼短夜长C、昼长夜短D、极昼或极夜13.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西安的柯南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A.2月15日10时B.2月16日07时C.2月16日12时D.2月15日23时14、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
高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北向南D. 自南向北答案:B2. 以下哪个选项是化学元素的符号?A. H2OB. O2C. NaClD. CO2答案:B3. 光年是天文学中用来表示距离的单位,它等于:A. 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B. 光在一分钟内通过的距离C. 光在一秒钟内通过的距离D. 光在一小时内通过的距离答案:A4.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细胞结构?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所有选项答案:D5.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A. 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B.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C. 物体在受到摩擦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D. 物体在受到重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人体最大的器官是______。
答案:皮肤2. 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
答案:叶绿体3. 元素周期表中,最轻的元素是______。
答案:氢4. 地球的大气层由外向内依次是______、平流层、对流层。
答案:电离层5. 人体内的遗传物质是______。
答案:DNA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牛顿的三大定律。
答案:牛顿的三大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定律。
第一定律(惯性定律)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净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说明,对于每一个作用力,都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2. 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答案: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执行各种生命活动,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负责遗传信息的传递。
3. 解释光年的概念及其在天文学中的意义。
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基础知识检测试题(竞赛专用)(解析版)限时:120分总分:_____________满分:150分Class:_________ School number:__________I.根据首字母、提示单词或者汉语意思完成句子。
(每个分,共48分)1.___________(master) English means we can see the world through a new window.2.You should set aside some time to consider your successes and ___________ (fail).3.A great number of people___________ (遭受) a great deal in the earthquake.4.A great deal of money has been collected to help those suffering from the ___________ (洪水).5.Too much drinking will do d___________ (伤害) to your health; you should take the doctor’s advice.6.We should find a s___________ (躲避处) from the wind.7.I wondered if it was an animal caught in a ___________ (陷阱).8.I can’t imagine a life without e___________ (电).9.All the listeners were greatly s___________ (震惊的) when they heard the terrible news on radio.10.His parents and his little brother lost their lives in the ___________ (灾难).11.In times of disaster, we should stay p___________ (积极的) and rebuild for a brighter future.12. I’m grat eful that you have r___________ (拯救)me from the difficult situation.(受困) in the ruins, the girl still held a positive attitude.14.His hard work and d___________ (决心) led to his success.15.It rained for two weeks on end, completely r___________(毁坏) our holiday.16.Around 540 million people are a___________ (影响) by second-hand smoke, which causes 100,000 deaths per year.17.B___________ (埋葬) under the ruins, the little girl was rather frightened.18.The earthquake was so big that most of the houses in the small village were completely d___________ (毁坏).19. That man gave me a vivid d___________ (描述) of Guilin scenery.20. He made many helpful c___________ (评论) on my work.hope to be fluent in English when I ___________.(毕业).22. We can't go on p___________ (假装) that everything is okay.23. Spanish is the main o___________ (官方的) language of Peru.24. The d___________(细节) of the plan are still being worked out.25. People speak in a more polite way in f___________(正式的) situations.26. For more brochures about other package tours, c___________ (联络) us by e-mail.27. Diet and exercise can ___________ ( 明显地) help you keep healthy positive.28. ___________ (事实上) I like acting better, but my friends prefer the Ballet Club.29. We are working together to find a possible s___________ (解决办法) to the problem.30. ___________ (明显地) he is interested in music as well as (in) painting.31. My classmates and I usually work as v___________ (志愿者) for free in the library at weekends.32. He seems to be doing nothing, but a___________ (事实上)he is just waiting for the chance.33. Tom got badly i___________ (受伤) in the car accident.34. I must get used to being r___________(负责)for a lot more.35. I strongly r___________(推荐)that you should study harder and work out.36. I r___________(认出)him as soon as he came in the room.37. If you are like me, who you work with is e___________(极其地)important.38. It is normal for teenagers to be a___________ (吸引喜欢)to computer games.39.Global warming is having a great e___________ (影响) on hundreds of plant and animal species around the world.40.Like many young people,he prefers pop music to c___________ (古典的) music.41.As you get older, your a___________ (态度) towards life changes.42.The weather could be a major ___________ (因素) in tomorrow’s game.43.I am lucky enough to be chosen as one of the ___________ (主持人).(聊天) with a drink in your hand can easily make you lose track of the time.45. With the widespread use of mobile payment, WeChat and Alipay are two of the most ______________(方便的) and safest ways to pay.46. We were _________________(困在)in a traffic jam for two hours.47. This factory will bring _________________(利益、好处) to the people around it.48. Wu Changshuo then became another teacher to him and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 alot of his works.49. Our mother earth is going through a very ____________(艰难的) situation.【答案】44. Chatting 45.convenient 46.stuck47.benefits 48. inspired 49.toughII.单句语法填空。
高一物理基础知识竞赛试题1.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有力的作用C.人推物体时,人只是施力物而不是受力物D.一个施力物同时也是受力物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受力物体可以找到多个施力物体B.两物体相互作用不一定直接接触C.物体受到力作用后,形状及运动状态都一定发生变化D.物体受到力作用后,形状及运动状态可能都不发生变化3.关于力的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B.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C.性质不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D.性质相同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相同4.关于动力和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运动中所受的力均为阻力B.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的力均为动力,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力均为阻力C.作用力较大的是动力,作用力较小的是阻力D.动力和阻力不可能是同一性质的力5.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什么性质的力总是成对出现的B.在任何地方,1千克力都等于9.8NC.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将得到保持D.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可能存在力的作用6.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不动的物体才受到重力B.一个悬挂于绳子下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子对它的拉力C.重力只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D.在地面上同一地点,物体的质量越大,它所受到的重力也越大7.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C.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D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面对重物的支持力方向相反8.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它的几何中心上B.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不可能在它的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几何形状有关D.用悬挂法寻找物体的重心,当物体静止时,细线的方向一定通过重心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重力B.物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有关.C.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与地理纬度及离地面的高度有关,与物体的形状及运动状态无关D.两质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重力有可能不同10.物体A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时,发生形变的物体A对使它发生形变的物体B产生弹力作用,下列关于弹性形变和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A先发生形变,后产生弹力B.物体A先产生弹力,后发生形变C.弹力和形变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的D.物体A由于形变而对物体B产生了弹力作用11.下面有关于弹力的几种说法:①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②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③只有受到弹簧作用的物体才会受弹力作用④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存在弹力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斜面B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B.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C.斜面B对物块A的弹力方向是垂直斜面向上的D.物块A对斜面B的弹力方向跟物块A恢复形变的方向是相同的1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它对水平面的压力B.压力、支持力、绳中的张力都属于弹力C.弹力的大小与物体的形变程度有关,在弹性限度内形变程度越大,弹力越大D.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相同14.如图所示,静止的弹簧秤受到大小都为4N的拉力F1、F2的作用,弹簧秤的示数为( )A.0B.4NC.8ND.无法确定15.一弹簧的两端各用10N的外力向外拉伸,弹簧伸长了6cm,现将其中的一端固定于墙上,另一端用5N的外力来拉伸它,则弹簧的伸长量应为( )A.6cmB.3cmC.1.5cmD.0.75cm16.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时,一定受到弹力作用B.只有运动的物体才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C.具有相对运动的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滑动摩擦力作用D.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17.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滑动摩擦力产生在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之间B.静摩擦力可以作为动力、阻力,而滑动摩擦力只能作为阻力C.有摩擦力一定存在弹力,且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应的弹力方向垂直D.摩擦力的大小与正压力大小成正比18.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只能在物体静止时产生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19.关于滑动摩擦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运动着的物体不可能受静摩擦力作用,只能受滑动摩擦力作用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相应的正压力成正比20.下列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并且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B.静摩擦力方向总与物体的运动趋势方向相反C.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用公式F=μN直接计算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个限度21.水平的传输带将工件匀速地从一端传输到另一端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 )A.工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静摩擦力作用B.工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滑动摩擦力作用C,工件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滑动摩擦力作用D.工件不受摩擦力作用22.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的接触面积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C.两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越大,说明两接触面越粗糙D.滑动摩擦力大小不仅与两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还与它们间的正压力有关,而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力的合成23.大小不变的两个共点力F1与F2,其合力为F,则( )A.合力F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B.合力大小既可等于F1,也可等于F2C.合力大小有可能小于任一个分力D.台力大小随F1、F2之间的夹角(0°≤θ≤180°)增大而减小24.A关于两个分力F1、F2及它们的合力F的说法,下述正确的是( )A.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B.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C.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受的力D.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25.物体受两个共点力F1和F2作用,其大小分别是F1=6N.F2=10N,则无论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为何值,它们的合力不可能是( )A.5NB.10NC.16ND.18N26.在光滑的斜面上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A.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的支持力C.重力、下滑力D.重力、支持力、下滑力和正压力27.把力F分解为两个不为零的分力,下列分解哪种是可能的( )A.分力之一垂直于FB.两分力在同一直线上,并与F重合C.两分力都比F大D.两分力都跟F垂直28.一个已知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下面哪种情况只能得到一组唯一的解( )A.已知两个分力的大小B.已知两个分力的方向C.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分力的方向D.已知一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29.将一个大小为7N的力分解为两个力,其中一个分力的大小为4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A.4NB.7NC.11N D12N30.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义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一定是静止的B运动或是静止都有可能C.一定是运动的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3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成质点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32.关于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B.几个运动物体有相同位移时,它们通过的路程也一定相同C.几个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时,它们的位移可能相同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于零,其位移也一定不等于零33.我国运动员王军霞在1996年第26届奥运会上创造了女子50000m的奥运会记录:14min59.88s,北京西站服务处都有《旅客列车时刻表》出售,记录和表分别指的是( ) A.时刻和时间间隔B.时间间隔和时刻C.都是时刻D.都是时间间隔。
2017高一政治知识竞赛题及答案高一政治知识竞赛题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80分)一、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物价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重要指标,是国民经济运行与发展的晴雨表。
回答第1题。
1.生活镜头:卖主:葡萄3元一斤。
顾客:2元一斤行不?卖主:2元5角卖给你。
顾客:好的。
从上述讨价还价的生活镜头可以看出,商品的价格A.是由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的能力决定的B.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能灵活反映市场的供求关系D.有时高,有时低,具有不确定性世界给中国一个机会,中国还世界一个惊喜。
今夏的北京,因为有了奥运,岁月划过一段优美的弧线,而长久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回答2~3题。
2.2007年6月,小王非常幸运地通过北京奥运会官方票务网站成功预订了一张标价为5000元人民币的奥运会开幕式门票。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这里5000元执行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②这里5000元是现实的货币③小于的消费方式属于享受资料消费④小王可以通过信用卡办理相关结算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北京奥运会期间,旅游、商贸、交通、通讯、传媒、宾馆、餐饮等是受益行业,旅游、商贸活动进一步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
这是因为A.生产方式决定消费的方式B.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C.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D.生产是消费的目的4.钢铁企业兼并重组是全球钢铁工业发展的大趋势,9月3日,武钢集团和柳钢集团正式联合重组,成为钢铁业今年的又一亮点。
这种联合重组有利于①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产成本②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③形成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逐步形成垄断④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由于往奶粉、原料奶里添加所谓的蛋白精(三聚氰胺)而导致的三鹿奶粉事故,严重危害了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A8权方和不等式一、基础知识权方和不等式:设,(1,2,,)i i a b i n =均为正数,当(,1)(0,),m ∈-∞-+∞则11111(),()nm m i ni i nm mi ii i a a bb ++===≥∑∑∑当(1,0),m ∈-则11111().()nm m i ni i nm mi ii i a a bb ++===≤∑∑∑当且仅当1212nna a ab b b ===取等.二、典型例题与基本方法1.已知,a b 是正常数,x 是锐角,求函数sin cos n n a by x x=+的最小值.2.已知0,0,a b >> 1.≥3.已知222,,0,1,a b c a b c >++=证明:1119.1112ab bc ca ++≤---4.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1,a b +=证明:当203λ≤≤时≥5.设,0(1,2,,),i i a b i n >=11,p q ≥+>证明:1111(),()np p i nq p i i nq qi ii i a an bb -+===≥∑∑∑当且仅当1212,n n a a a b b b ======取等.6.已知,a b 满足332b a a b+=的正数,求证:2a b +≤.7.设*0(1,2,,),1,0,i a i n n N αβ>=≥>∈,且 3.n ≥ 数列{}(1,2,,)k k n λ=为正项等差数列,(1,2,,),n i i a a i n +==又1.ni i s a ==∑证明:11112211112.()(1)()ni i i i n i n n a n s a a a n αββααββββλλλλλ-+-=++-+--≥+++-+∑8.正整数3,n ≥12,,,n x x x 为正实数,且(11).n j j x x j n +=≤≤-求11212(1)njj j j j n x x x n x =+++-+++-∑的最小值.B8.练习 姓名:1.设3[,5],2x ∈证明:2.设1,0(1,2,,),k m x k n ≥>=且1,n k k x A ==∑证明:11()().nm n k k k A n x n x n A=+≥+∑3.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1,a b +=证明:当23λ>时>A8权方和不等式一、基础知识权方和不等式:设,(1,2,,)i i a b i n =均为正数,当(,1)(0,),m ∈-∞-+∞则11111(),()nm m i ni i nm mi ii i a a bb ++===≥∑∑∑当(1,0),m ∈-则11111().()nm m i ni i nm mi ii i a a bb ++===≤∑∑∑当且仅当1212nna a ab b b ===取等. 证明:(1)当(0,),m ∈+∞1111111111()()()()nm m m i nnn nmm i i i i i nm m mi i i i ii i i a aa b a bb b ++++======≥⇔≥∑∑∑∑∑∑1111111111111111111()()(())(())().m m m m m m nnn nnnm m m i i i m m m m m i i iim m m i i i i i i im m iiaa ab a bbb bb+++++++++======++⇔≥⇔≥∑∑∑∑∑∑令11,,m p m q m +=+=则111,p q+=且 1.p >由Hölder 不等式得证.当且仅当1111111()()()m im m m m ii i m m m i im m ia b a ab b b+++++++==为常 数,即当且仅当1212nna a ab b b ===取等. (2)当(,1),m ∈-∞-则(1)0,m -+>有(1)知道(1)1(1)11(1)(1)11(),()nm m i ni i nm m i ii i b b a a -++-++=-+-+==≥∑∑∑即11111().()nm m i ni i nm mi ii i a a b b ++===≥∑∑∑当且仅当1212nna a ab b b ===取等. (3)当(1,0),m ∈-1111111111()()()()nm m m i nnn nmm i i i i i nm m mi i i i ii i i a aa b a bb b ++++======≤⇔≤∑∑∑∑∑∑1111111111111111111()()(())(())().m m m m m m nnn nnnm m m i i i m m m m m i i iim m m i i i i i i im m iiaa ab a bbb bb+++++++++======++⇔≤⇔≤∑∑∑∑∑∑令11,,m p m q m +=+=则111,p q +=且0 1.p <<由Hölder 不等式得证.当且仅当1212nna a ab b b ===取等.二、典型例题与基本方法1.已知,a b 是正常数,x 是锐角,求函数sin cos n n a by x x=+的最小值. 解:使用权方和不等式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sin cos (sin )(cos )(sin cos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a b a b a b y a b x xx x x x +++++++++++=+=+≥=++ 当且仅当222222sin cos n n a b x x ++=即222tan ()n a x b +=也就是arctanx =.所以当arctanx =,函数sin cos n na b y x x =+的最小值为222222()n n n a b ++++.2.已知0,0,a b >>1.≥1133222211112222(3)(3)(3)(3)ababa b a b a a b a a b =+=+++++333322221111222232222()()1.((3))((3))((3)(3))(())aba b a b a a b b a b a a b b a b a b ++=+≥==++++++所以得证.3.已知222,,0,1,a b c a b c >++=证明:1119.1112ab bc ca ++≤--- 证明:11193.11121112ab bc ca ab bc ca ab bc ca ++≤⇔++≤------因为22,112ababa b ab≤+--所以22222222cyc cyccyc cyc 2211112()12ab bc ca ab ab ab aba b ab bc ca ab a b a c b c ++=≤==+-----++++-∑∑∑∑ 22222222222222222cyc cyc cyc cyc cyc 1()113()().2222a b a b a c a c b c a c b c a c c a+≤≤+=+=+++++++∑∑∑∑∑4.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1,a b +=证明:当203λ≤≤时≥ 证明:记,ab t =则21().24a b t +≤=3332221113333222()()()()aba b a ab b ab a ab b ab λλλλ+=+≥+++++13321(()2)a b ab λ===++==≥即证明24((23)),t λλλ+≥+-即证明(23)(14)0.t λ--≥因为20,3λ≤≤1,4t ≤所以得证.5.设,0(1,2,,),i i a b i n >=11,p q ≥+>证明:1111(),()np p i nq p i i nq qi ii i a an bb -+===≥∑∑∑当且仅当1212,n n a a a b b b ======取等.证明:1111111111111()()()()(1)()()np p p p i nnn n n n n nq p q p q p q p q p i i i i i i i i nq q q qi i i i i i i i ii i i i a aa a nb n a b a bb b b -+----==========≥⇔≥⇔≥∑∑∑∑∑∑∑∑∑∑111111()()(1).qp q p nn nnp ppi i i q i i i i i a b a b --====⇔≥∑∑∑∑因为111,q p q p p p--++=且110,0,0.q p q p p p -->>≥于是由Hölder 不等式一般形式得111111111()()(1)()()1.qp q qp q p p nn nnnp pppp pi i i i i q q i i i i i i ia ab b a b b ----=====≥=∑∑∑∑∑当且仅当121212(,,,),(,,,),(1,1,,1)pp pn n q q q na a ab b b b b b 成比例.即1212,n n a a a b b b ======取等.这就证明了权方和不等式推广.6.已知,a b 满足332b a a b+=的正数,求证:2a b +≤.证明:3331312()122(),2b a a b a b a b a b -++=+≥=++于是2()4,a b +≤所以 2.a b +≤7.设*0(1,2,,),1,0,i a i n n N αβ>=≥>∈,且 3.n ≥ 数列{}(1,2,,)k k n λ=为正项等差数列,(1,2,,),n i i a a i n +==又1.ni i s a ==∑证明:11112211112.()(1)()ni i i i n i n n a n s a a a n αββααββββλλλλλ-+-=++-+--≥+++-+∑ 证明:11112211112211()()nni i i i i i n i n i i i i n i i n a a a a a a a a a a a ααβββλλλλλλ+==++-+-++-+-=++++++∑∑ ()111122111()[()]ni i ni i i i n i i n i a na a a a a a αββαββλλλ+-++=++-+-=≥+++∑∑11122111[()]ni i i i n i i n i s na a a a a a αβαβλλλ+-++-+-==+++∑这里用到了第5题的结论.因为11221111,,nnnni i i i n i i i i n i i i i a aa a a a a a ++-++-======∑∑∑∑又数列{}(1,2,,)k k n λ=为正项等差数列.所以11221111121112()()()nni i i i n i i n n i i i i i i n i i a aa a a a a a a a a a λλλλλ++-+--+++-==+++=++++∑∑所以1122111111()().ni i i i n i i n n i j i i j na aa a a a a a λλλλλ++-+--=≤<≤+++=+∑∑又由代数恒等式22111()2n ni ii j i i i j na aa a ==≤<≤=+∑∑∑和222111()().n ni j i i i j ni i a a n a a ≤<≤==-=-∑∑∑知道22111()(1)()2.ni j i i j i j ni i j na a n a na a ≤<≤=≤<≤-=--∑∑∑于是2211(1)()(1).22ni i i j i j nn a n s a a nn=≤<≤--≤=∑∑故111122*********()[()]ni ni i i n i n i i i i n i i n i a s na a a a a a a a a ααβαββλλλλλλ+-=++-+-++-+-=≥++++++∑∑111211111112.(1)[()](1)()[()]2n i j n n i j ns s n s nn n s a a n nαβαβββααβααββββλλλλλλ++-+------≤<≤=≥=-+-++∑这就证明了原不等式.8.正整数3,n ≥12,,,n x x x 为正实数,且(11).n j j x x j n +=≤≤-求11212(1)njj j j j n x x x n x =+++-+++-∑的最小值.解:第7题中,, 1.i i n a x n λαβ====由第7题知道0112122.2(1)(1)(11)1njj j j j n x ns xx n x n n n =+++-≥=+++--+--∑当且仅当12n x x x ===时11212.2(1)1njj j j j n x x x n x n =+++-=+++--∑所以11212(1)njj j j j n xxx n x =+++-+++-∑的最小值为2.1n -B8练习 姓名:1.设3[,5],2x ∈证明:证明:使用权方和不等式=111111222222111111222222(1)(1)(23)(153)(1123153)(14)1111(1111)4x x x x x x x x x ------++--++++-+-+=+++≤=+++=当且仅当123153x x x +=-=-时取等.因为1234,x x x +=-⇒=而4x =时,1153x x +≠-.于是<2.设1,0(1,2,,),k m x k n ≥>=且1,nk k x A ==∑证明:11()().nm n k k k A n x n x n A=+≥+∑ 证明:1111111111111()[()]()()1()1(1)n n nm m m mk k nn k k k m k kk k k n m m mm k k k k x x A n A x x x x x x n n ===---===+++++=≥==∑∑∑∑∑∑ 因为22111.nnk kkk n n x A x ==≥=∑∑所以2111()()1()().nm m nk m n k k m m k k n n A n A x A n A x n x n n n A ==+++≥≥=+∑∑ 3.已知正实数,a b 满足1,a b +=证明:当23λ>时> 证明:记,ab t =则0.t >3332221113333222()()()()aba b a ab b ab a ab b ab λλλλ+=+≥+++++13321(()2)a b ab λ===++==>即证明(23),t λλλ≥+-即证明(23)0.t λ-<因为2,3λ>0,t >所以得证.。
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一必修四高一语文基础知识竞赛试题命制高一语文组岳中博一、基础检测。
(每题5分,计60分)1、下列各项加点字音有误一项()A、无垠(yín)沼(zhǎo)泽生意盎然(àng)堆垛(duò)B、吟哦(é)汲(jí)层峦(luán)叠嶂涟漪(liányī)C、晨曦(xī)龙湫(qiū)采石矶(jī)汀(tīng)泗(sì)桥D、回溯(suò)瞭(liào)望绛(jiàng)色夔州(kuí)2、下列各项加点字音有误一项()A、茕茕(qióng)孑(jié)立掳(lǔ)掠马厩(jiù)通衢(q ú)大道B、命运多舛(chuǎn)缱(qiǎn)绻(quǎn) 瘠(jí)薄(bó) 夙愿(sù)C、窝行(wō)绯红(fěi)迷惘(wǎng)疲惫(bèi)D、簇新(cù)干瘪(biě)罡风(gāng)颓垣(yuán)3、下列各项加点字音有误一项()A、荒冢(zhǒng)蹂躏(róulìn)齑粉(jī)缙绅(jìnshēn)B、羁縻(jīmí)邂逅(xiègòu)愧怍(zuò)缇骑(tíjì)C、溷藩(hùnfān)逡巡(qūn)趿拉(tā)窥视(kuī)D、取缔(dì)滞笨(zhì)骷髅(kūlóu)一蹴而就(cù)4、选出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A.肤(fū)浅抹(mā)杀诅(zú)咒深切悼(dào)念 B.诬蔑(miè)磐(pán)石赎(shú)坚毅不挠(ráo) C.巴社稷(jì)饿莩(fú)孝悌(tì)贼氛方炽(chè)D.虎兕(sì)勖(xù)勉鸡豚(tún)荒烟蔓(màn)草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璀璨弃甲曳兵温馨祸起箫墙B.庠序分崩离析湮没至理名言C.编纂语焉不祥萎缩买椟还珠D.枷锁怒涛排壑拯救安知若素6、选出依次填人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强国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高一上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道德:–什么是“仁者爱山,知其恶而不为”的道德观念?–为什么要向五好家庭学习?2.法律:–未成年人应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列举一个普通公民要遵守的法律。
二、历史地理1.历史:–请描述一下中国古代的五禽戏。
–汉武帝实施的哪项制度,对中国古代影响最深远?2.地理:–请简要描述亚洲大陆地形特点。
–中国长江经济带的区域分布及其意义。
三、政治1.政治:–请解释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哪个?四、文化教育1.文化:–请说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描述一位杰出的中国历史人物。
2.教育:–请谈谈高中生应该如何安排学习时间。
–你对“素质教育”有何理解?五、生物环境与健康1.生物:–什么是生态平衡?举例说明。
–描述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2.健康:–青少年应该如何保持健康?–请简要说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
六、实践活动1.实践:–请描述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
–你觉得参与志愿活动有什么收获?七、信息技术1.信息:–描述一下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你会使用哪些网络应用?八、其他1.其他:–请谈谈你对未来的规划。
–你认为怎样的品格是一个优秀的中学生应具备的?以上是高一上学期强国知识竞赛的题库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您取得好成绩!请注意:答案为参考,具体以教材和老师要求为准。
河北容城中学高一化学基础知识竞赛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50分2011.5.11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S 32 Cl 35.5 Cu 64一、不定项选择题(共51小题,每题2分。
每题有1到2个正确选项,错选、多选均不得分,漏选得1分)1.为迎“绿色世博,低碳世博”,某同学提出了下列环保建议,其中可以采纳的是( )①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②使用无汞电池③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减少白色污染④分类回收垃圾⑤使用无磷洗涤剂;⑥提倡使用手帕,减少餐巾纸的使用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⑥D.全部2.氧气的摩尔质量是()A.16B.16g/molC.32D.32g/mol3.下列各组物质中,依次属于单质、酸、盐的一组是()A.干冰、石灰石、氧化钙 B.氧气、盐酸、熟石灰C.水、烧碱、食盐 D.液氯、硝酸、纯碱4.下列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A.C B.CH4 C.C2H6O D.C4H10 5.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 + O2CO2B.CH4 + 2O2CO2+ 2H2OC.CaO + H2O = Ca(OH)2 D.CuO + H2 Cu + H2O6.区分胶体和溶液的方法是( )A.静置,有沉淀现象的是胶体B.有丁达尔现象的是胶体C.能透过滤纸的是溶液D.用肉眼观察,均匀透明的是溶液7.蒸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在什么位置()A、液面下B、液面上C、蒸馏烧瓶支管口D、任何位置8.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反应物的浓度B.反应温度C.催化剂D.反应物的性质9. 36.5gHCl气体体积是()A、11.2LB、22.4LC、5.6LD、无法确定10.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试管壁上沾附有少量MnO2,除去沾附的MnO2可选用的试剂是A.蒸馏水B.KOH溶液C.稀盐酸D.浓盐酸11.不久前,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的名称是铪—185(例C—14),科学家把不同的原子核称为核素,关于铪—185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新的元素B.原子核内有185个质子C.原子核内有185个中子D.是铪—180的一种同位素12.反应3Br2+6KOH=5KBr+KBrO3+3H2O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之比是()A 5:1B 1:5C 1:2D 1:113.不符合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基本规律的是()A.核外电子总是优先排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上B.K层是能量最低的电子层C.N电子层为次外层时,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18D.各电子层(n)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n214.用N 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 AB.常温常压下,64 g SO2含有的的原子数为3N AC.常温常压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D.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需M gCl2 47.5 g15.下列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弱的是()A.Si B.P C.S D.Cl16.实验室欲制氢气,所用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浓度相同,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纯锌与稀硫酸反应B.纯锌和浓硫酸反应C.纯锌与稀盐酸反应D.粗锌(含铅、铜杂质)与稀硫酸反应17. 水的沸点是100 ℃,硫化氢的分子结构跟水相似,但它的沸点却很低,是-60.7 ℃,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分子间作用力 B.共价键 C.氢键 D.相对分子质量18.下列物质的分子中,共用电子对数目最多的是()A.H2 B.NH3 C.H2O D.CH419.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HNO3 B.Cl2 C.NH4NO3D.SO220.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然后( )A.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试之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测其溶液C.加强碱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液D.加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试之21.下列物质属于原子晶体的化合物是( )A.金刚石B.刚玉(Al2O3)C.二氧化硅D.干冰22.共价键、离子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是粒子之间的三种作用。
1.质点(A )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
这时,我们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一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称为质点。
(注意:不能以物体的绝对大小作为判断质点的依据)2.参考系(A )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定某个其他物体做参考,观察物体相对于这个“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随时间变化,以及怎样变化。
这种用来做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
描述研究对象相对参考系的运动情况时,可假设参考系是“不动”的 3.时刻和时间间隔 路程和位移(A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点来表示.时间间隔:是指两时刻的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自己画时间轴并标出第一秒初,第一秒末,第二秒初,第一秒,第二秒,前一秒,前两秒。
)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
位移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的位置变化。
位移的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一条有向线段,用这条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路程和位移的区别: (1)定义不同(2)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3)位移与质点的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 路程不仅与质点的初末位置有关,还与路径有关何种情况下,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单向直线运动) 4.速度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 )如果在时间t ∆内物体的位移是x ∆,它的速度就可以表示为t xv ∆∆=由该公式求得的速度,表示的只是物体在时间间隔t ∆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速度。
如果t ∆非常非常小,就可以认为 t x∆∆表示的是物体在时刻t 的速度,这个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速度是表征运动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位移对时间的变化率,是矢量。
平均速度:位移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的大小在什么情况下等于平均速率?(单向直线运动)瞬时速度简称速度,速率是指速度的大小,而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顺义二中高一数学基础知识竞赛复习资料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一.集合有关概念1.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用一个大括号括上。
描述法:将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表示集合的方法。
用确定的条件表示某些对象是否属于这个集合的方法。
3•常用数集: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正整数集N*或N+整数集Z有理数集Q实数集R4.关于〃属于〃的概念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 记作aeA ,相反z a不属于集合A记作aw A二.集合间的基本关系L 〃包含”关系一子集子集: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就称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AcB真子集:如果A是B的子集,且存在元素属于集合B不属于集合A,称A是B的真子集。
AuB2.不含田可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①规定:空集是任佢I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佢I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三.集合的运算1 .交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A且属于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 Z B的交集・即AnB={x|xeA z且xGB}.2、并集的定义: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B 的并集。
即AUB={X|X GA/或XWB}.3.全集与补集(1)全集: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要研究的各个集合的全部元素,这个集合就可以看作一个全集。
通常用U来表示。
(2 )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在全集U中的补集,记为CM C b,A = [x\xeU^x^ A}四.的有关概念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 A -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 , xeA .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走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GA }叫做函数的值域・2 •常见函数是义域的限制条件(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3•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4・函数单调性(1)增函数:设函数y二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a, b z当avb时,都有f(a)<f(b),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
区间D称为y二f(x)的单调增区间(2 )减函数:设函数y二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a , b ,当avb时,都有f(a)>f(b),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减函数。
区间D称为y二f(x)的单调减区间G).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A)定义法:任取a , bWD ,且avb ; 2作差f(a) - f(b) ; 3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4定号(即判断差f(a)- f(b)的正负);5下结论(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B)图象法(从图象上看升降)_5・函数的奇偶性(1)偶函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f(・x)二f(x)。
(2 )奇函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 ,都有f(・x) = ・f(x)。
注意:函数的奇偶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奇偶性前提: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具有奇 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 对称.总结: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格式步骤:(1) 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2)确定f(-x) 与f(x)的关系;(3)作出相应结论:若f(-x) = f(x)或f(-x)-f(x) = 0 ,则f(x)是偶函 数;若 f(-x) =-f(x)或 f(-x)+ f(x) = 0 ,则 f(x)是奇函数.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1 .根式的概念:如果乂",那么x 叫做。
的〃次方根,其中n>l a* 当斤是奇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是一个正数,负数的〃次方根是一个负数•此时,。
的 比次方根用符号丽表示・式子丽叫做根式,这里〃叫做根指数,d 叫做被开方数・ 当斤是偶数时,正数的〃次方根有两个,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正的斤次方根与负的斤次方 根可以合并成士転(°>0 ) •由此可得:负数没有偶次方根;注意:当〃是奇数时,nfT || \a SO)NCI =\a\=<血,当兀是偶数时,卜。
(x°)m_________2 .分数指数冨:正数的分数指数幕的意义”规定:=佰(° > 心N 「> 1) (〔)a'. a r= a r+s(a >0, r, s e R) . ( ?)(/) ' = a rs(a > 0, r,5G R) . ( 3)(ab)r= a r a s(a > 0, r,5 e R) 4•指数函数的概念:y = / (a > 工1)叫做指数函数,底数不能是负数、零和1 .•指数函数图像和性质-^― = J ——(ci > 0,m,n G N\n> 1)— nla”3 •实数指数冨的运算性x= N(a> 0卫主1),那么数兀叫做以Q为底N的对数,记作: x = loga N ( a—底数,N—真数,log“ N—对)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IgN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2.71828•…为底的对数的对数InN・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log“ N = x o a x = N7•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Q ,且心1 , M>Q , N>0 ,那么:M(1 ) log“(M • N) = log。
M + log“ N ; ( 2 ) log“ — = log fl M・ log“ N;(3 ) log“ M" = n log’* M (/ZG R)・换底公式log,二( a>0 f且dHl ;c>0 f且cHl ;b> 0 )・log,, a利用换底公式推导下面的结论(1 ) log少=-log a h;(2) log a b = —^—・m log/?a8•对数函数:函数尸log“也> 0 ,且心1)叫做对数函数,其中兀是自变量,函数的定义域是(0 , +8 ).9•对数函数的性质:10.需函数:一般地,形如y二护(° w R)的函数称为幕函数,其中(X为常数. 口•需函数性质归纳・(1 )所有的幕函数在(0z +OO)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2 )。
>0时,幕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且在区间[0,+oo)上是增函数•特别地,当Q > 1时,幕函数的图象下凸;当0 v a v 1时,幕函数的图象上凸;(3)x0时,幕函数的图象在区间(0,+oo)上是减函数•在第一象限内,当兀从右边趋向原点时,图象在y轴右方无限地逼近y轴正半轴,当兀趋于+ *时,图象在兀轴上方无限地逼近x轴正半车由•第三章函数的应用1.函数零点的概念:对于函数尸/⑴(比D),把使/(对=0成立的实数兀叫做函数y = /W(XG D)的零点。
2.函数零点的意义:方程/⑴=0有实数根o函数y = /(x)的图象与兀轴有交点o函数y = 有零点・3.函数零点的求法:(代数法)求方程/(%) = 0的实数根;(几何法)对于不能用求根公式的方程,可以将它与函数= /(x)的图象联系起来,并利用函数的性质找岀零点・4、零点存在定理:5.二次函数的零点:二次函数y = W+亦心工0)・1) △ > 0 ,方程启+加+ c = 0有两不等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两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两个零点・2) △二0 ,方程血2 +加+ c = 0有两相等实根(二重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个交点,二次函数有一个二重零点或二阶零点・3) — 0,方程卅+加+ *0无实根,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无轴无交点z二次函数无零点・高中数学必修4知识点「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1、任意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零角:不作任何旋转形成的角2、象限角和轴线角:第一象限角的集合为{a\k-360°<a<k-360° + 90°,Z:G z}第二象限角的集合为[a\k-360 +90° v R360° +180°,展z]第三象限角的集合为{a\k-360° +180°va v k• 360° + 270*G Z]第四象限角的集合为{apt• 360° + 270°<a<k-360° + 360°,展z}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0 = kd 8(),e Z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为• 180。
+ 90。
,広Z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为[a\a 斗• 90。
,展z } 3、 与角Q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0|0 = I36(T+/展Z] 4、 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 5.半径为厂的圆的圆心角G 所对弧的长为/,角。
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PI V ・-57.3°・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2龙=360 , 岛,1 =180 若扇形的圆心角为为弧度制),半径为r ,弧长为/ ,周长为C ,面积为S ,则/ = , C = 2r + /( = ・&设*是一个任意大小的角,*的终边上任意一点P 的坐标是(x,y),它与原点的距 ,贝(J sin a = — , cos a = — , tan^z = —(x^O)・r r x 6. 7. 离是厂(广=y]x 2+ y 2> 0 9、 三角函数在各象限的符号:第一象限全为正,第二象限正弦为正,第三象限正切 为正,第四象限余弦为正.(一全正,二正弦,三正切,四余弦)10、 三角函数线:sin<z= MP , cos a = OM , tan a = AT . 11、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八-2 2 1 /^\ sin^z(l)sirr Q + COS ~G = 1 (2) ------- = tan<2 ・ COS6Z12、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1) s in (2£;r + a) = sina z cos (2k7r + 6Z )= cos a , tan(2£;r + a) = tana(Z:w Z).(2) sin(/r + a) = -sina z cos(/r+a) = -co sa , tan(/r + a) = tana • (3) sin (—a)二一 sin a z cos (—Q )二 cos a z tan (-Q )二一 tan a . (4) sin(/r-a) = sin° , cos(/r-a) = -cosa , tan(^-6r) = -tantz ・0 M/A/(7V 'A ——a = COSQ , cos — -a (2丿<2/ \ / \ 兀 [7—+ a = cosa , cos —+ G (2丿<2 / = sina• 二一 sin a • (5)sin (6)sin 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13.图像变换:⑴函数尸sin x向左(右)平移岡个单位长度z得到函数严sin(x + 0)的图象;函数尸sin(x + 0)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丄倍(纵坐标CO不变),得y = sin(Qx + 0)的图象;函数y = sin(亦+ 0)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变),得至I」函数y二A sin (处+卩)的图象•(2)函数尸sin x横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丄倍(纵坐标不变),得到函数・coy = sin cox的图象;函数);=sin cox向左(右)平移回个单位长度,得函数* •CDy = sin(0x + 0)的图象;将函数y = sin(0x +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缩短)到原来的A倍(横坐标不变),得至!]函数y = A sin (砒+°)的图象•14.函数y = Asin(处+ °)(A>O,0>O)的性质:①振幅:A ;②周期:T =—;③CO频率:=经;④相位:O)X + (p;⑤初相:(P・r 2兀15.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上是减函数. (MZ)上是减函数.对称性对称中心(M,0)(展Z) 对稱由x = k e Z )对称中心"+扌,o)g z)对称轴x = k7r(ke Z)对称中心(L jr \(¥,ojgz)无对稱由16.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17.向量加法运算: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首尾相连,首尾连・(3)坐标运算向量的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加・①H = 同;②当2>0时,加的方向与总的方向相同;当久<0时,加的方向与总的方向相反;当2 = 0时,Aa = 0・(2 )坐标运算:设0 =(兀,y),则A3 = 2(x,y) = (2x,2y)20.向量共线定理:向量a(a^)与丘共线,则存在唯一实数久,使b = Aa .坐标运算:设仪=(兀|,刃),方=(兀2,旳)/则帶2-兀2必=°2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⑴刁・5 =同)•零向量与任一向量的数量积为0•⑵平行四边形法则特点:共起点连对角・设厅=(占,开),5 =(兀2,力)/则万+ 5 =(西 + 兀2*] +〉‘2)・18%向量减法运算:⑴三角形法则的特点:共起点,连终点, 方向指向被减向量・⑵坐标运算:设0 =(兀],廿),^ = (x2,y2) /则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西,)[),(勺*2)/AB = 2,a-b= AC-AB = BC19.向量数乘运算:(1)实数2与向量&的积是一个= AB + BC = AC耐 jH + Xjg + y ;23.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1) cos (° 一 0) = cos o cos 0+sin o sin 0 ; (2)cos (Q+0) = cos a cos 0—sin Q sin 0 ;(3)sin(a-0) =sinacos0-cososin/? ;(4)sin(a+0) = sinacos0+cosasin0 ; (5)tan(a_#)=―- ( tan^z-tan p- tan(^z-/?)(l + tan6iftan);]+ 伽⑹伽(Q+0)= tana+tan0 ( tana+Um0 = tan (Q+0)(l-tanaUm0)). l-tan6rtanp 24.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1) sin 2a = 2sinacos a . (2)cos 2a =cos 2a-sin 2a - 2cos 2a-1 = 1 -2sin 2af 9 cos2(7 + 1. 2 l-cos2a 、 /、 r 2tana(COSP = --------------- z snra = --------------- ) . (3) tan 2a = ------ - •2 2 l-tarra26、辅助角公式 Asina+Bcosa = J A ? +B ,sin(a + °) ■其中 tan ^ =—・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一•解三角形:X 正弦定理:-^- = -L- = ^- = 2R ・sin A sin B sin C 变形公式:①"sinA ‘ isinB ‘ “2RsinC ;②sinA 味,sinB=AcsinC =——;(3)tz:Z?:c = sin A:sinB:sinC ;2R— d + /? + c a b c ④ --------------- 二 ---- 二 --- 二 ---- • sin A + sin B + sin C sin A sin B sin C(正弦定理主要用来解决两类问题:X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所对的角•求其余的量2.已知 两角和一边,求其余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