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车的管理与应用(2)
- 格式:ppt
- 大小:9.96 MB
- 文档页数:48
抢救车管理规范、抢救物品管理制度抢救车管理规范和抢救物品管理制度是保证抢救车和抢救物品的有效运转和使用的重要文件和规定。
下面是一个示例:一、抢救车管理规范1. 抢救车的使用范围:抢救车仅用于紧急患者抢救和转运,不得用于非紧急情况或其他用途。
2. 抢救车的保养与维修:抢救车应按时进行维护和保养,保持车辆的良好运行状态。
相关维修和保养记录应完整记录,并及时处理和解决车辆故障。
3. 抢救车的清洁与消毒:抢救车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以确保患者在车内的安全和舒适。
4. 抢救车的驾驶员要求:抢救车的驾驶员必须持有合法的驾驶证,并具有相关的抢救车驾驶技能和知识。
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并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
5. 抢救车的行驶记录:抢救车应配备行车记录仪,并每天记录行车轨迹和相关信息。
二、抢救物品管理制度1. 抢救物品的购置与采购:抢救物品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购置和采购,保证物品的质量和数量。
同时,应建立物品采购台账,记录物品的购置情况和使用情况。
2. 抢救物品的分类与存放:抢救物品应按照不同的类别进行分类,并存放在专用的物品储存柜或仓库中。
同时,应标明物品的名称、数量和有效期,定期检查并清理过期或损坏的物品。
3. 抢救物品的消耗与补充:抢救物品的使用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并及时补充消耗的物品。
使用过程中,要做好使用记录和相关统计,以便调配和管理物品。
4. 抢救物品的保养和维修:抢救物品应定期进行保养和维修,保持物品的完好和可用性。
如发现物品有质量问题或损坏,应及时进行更换或修复。
5. 抢救物品的丢失与报废:如发现抢救物品有丢失或报废情况,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并进行登记和备案。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具体的抢救车管理规范和抢救物品管理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完善。
抢救车管理规范、抢救物品管理制度(二)抢救车管理规范:1. 抢救车管理责任制:明确抢救车的管理责任,按岗位设定相应的责任人。
2. 抢救车使用审批制度:明确抢救车的使用范围和条件,需要经过审批方可使用。
抢救车的规范管理一、引言抢救车是医疗机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设备,用于紧急救援和转运病人。
为了确保抢救车能够高效运行并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对抢救车的规范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抢救车规范管理的相关要求和措施。
二、抢救车的配置要求1. 抢救车应配备必要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包括但不限于呼吸机、除颤器、急救箱、氧气瓶等。
2. 抢救车内设有紧急呼叫装置,以便医务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呼叫支援。
3. 抢救车内应设置固定的药品储存柜和设备固定装置,以确保药品和设备的安全和稳定。
三、抢救车的日常维护1. 定期检查抢救车的各项设备和药品,确保其完好无损并处于有效状态。
2. 定期进行车辆保养和维修,包括更换机油、检查轮胎气压、清洁车内外等。
3. 抢救车内应保持清洁整洁,定期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四、抢救车的人员管理1. 抢救车的驾驶员应持有相应的驾驶证,并具备良好的驾驶技巧和安全意识。
2. 抢救车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疗资质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抢救车上的设备和药品。
3. 抢救车的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培训和考核,以保持其专业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五、抢救车的运行管理1. 抢救车应按照医疗机构的规定进行调度和使用,确保能够及时响应紧急情况。
2. 抢救车在行驶过程中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并尽量缩短响应时间。
3. 抢救车在抵达目的地后,应根据病情和医疗需求,迅速进行救治和转运。
六、抢救车的事件报告和记录1. 每次使用抢救车都应填写相应的事件报告,包括出车时间、到达时间、病情描述等。
2. 抢救车的医务人员应及时记录病人的基本信息、病情变化等重要数据,以便后续医疗工作的开展。
七、抢救车的质量管理1. 抢救车的质量管理应遵循相关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抢救车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定期进行抢救车的质量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八、抢救车的安全管理1. 抢救车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灭火器、急救箱等,以应对紧急情况。
急救车管理制度1、为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护理人员要做好抢救物品、药品、仪器的管理与保养,并熟练使用。
2、抢救车设专人管理,并做到定期清洁和检查。
3、急救车、抢救物品、仪器规范、整齐、放置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更换位置。
各班人员要熟悉急救车备用的物品、药品、仪器放置位置,能够熟练掌握抢救仪器的性能、使用方法,熟记常用抢救药品的剂量。
4、抢救仪器和药品管理,严格执行“五定”制度,即定数量、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保证抢救时使用,一律不得外借。
5、保持急救车清洁整齐,用后及时补充,如因药局缺药等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抢救药品清点登记本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病人用药。
急救车内药品标签清楚,无破损、变质、过期失效;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6、急救车上的急救药品设立专门的抢救药品物品清点登记本,标明所有急救药品名称、规格、剂量、数量、有效期,本物必须完全相符,每班交接并签全名。
7、设制急救车药品、必备物品的一览表。
表内标明抢救车内所有药品、物品的名称、基数、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日期、灭菌日期、失效日期、护士在检查时如发现即将过期的药品,即在相应位置写上即将过期的药品及物品名称。
8、存放急救药品的外包装盒标签应完整、清晰,药品的名称、规格、剂量、有效期等均应与外包装一致。
药名、剂量不一致,不允许放置于同一药盒内。
9、急救药品使用时,应记录于抢救用药记录本,并保留空安瓿以备查对。
10、使用后及时补充完整并登记。
用一次性封条封存,每月清点核查并双属签名。
11、护士____时检查急救车的交接班情况,每月必查____次签全名。
抢救车“五定”制度定时核对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量供应定期消毒注。
抢救药品,抢救器材,一律不得外借。
急救车管理制度(2)是一套用于管理急救车辆的规定和程序,旨在确保急救车辆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并提供专业的急救服务。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急救车管理制度中的内容:1. 急救车辆配置:明确急救车辆的数量、类型和配置要求,例如应配备多少辆救护车、是否需要特殊设备等。
救护车使用管理制度范文1. 简介救护车是医疗机构中必备的重要设备,用于紧急抢救伤病员。
为了确保救护车的有效使用,提高救护车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救护车使用管理制度十分必要。
2. 救护车的车辆管理2.1 救护车的购置和配置2.1.1 救护车的购置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确保车辆质量和性能达到要求。
2.1.2 救护车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药品和器材,保证能够满足各类急救工作需求。
2.1.3 救护车的配置应根据不同工作需求进行调整,确保能够应对各类紧急情况。
2.2 救护车的保养和维护2.2.1 救护车应按照规定的保养计划进行定期保养,确保车辆的性能和安全。
2.2.2 救护车的维护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车辆能够正常运行。
2.2.3 救护车在出勤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各项功能正常,保证出勤的可靠性。
2.3 救护车的使用情况记录2.3.1 每辆救护车应设立使用情况记录簿,详细记录每次使用的时间、地点、任务等信息。
2.3.2 救护车使用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填写使用情况记录簿,并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便进行有效的管理和调整。
3. 救护车的司机管理3.1 救护车司机的资质要求3.1.1 救护车司机应具备相应的驾驶证和急救培训证书,能够熟练驾驶救护车并进行基础的急救操作。
3.1.2 救护车司机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能够保证安全驾驶和及时的急救工作。
3.2 救护车司机的培训和考核3.2.1 救护车司机应进行定期的培训,包括驾驶技术、急救知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等方面的培训。
3.2.2 救护车司机应参加相关考核,确保能够胜任救护车工作的要求。
4. 救护车的使用流程4.1 救护车的调度指挥4.1.1 救护车的调度指挥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能够准确判断和快速反应。
4.1.2 救护车的调度指挥应在任务分配、路线规划和紧急处置等方面做出恰当的决策。
4.2 救护车的出勤和归队4.2.1 救护车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出勤,确保能够及时响应各类紧急情况。
抢救车管理规定一、抢教车管理原则定点放置、专人管理、定期清点整理(一)抢救车放置要求:监护室必须单独配备抢救车。
眼科固定放置于治疗准备室,感染科固定放置在治疗准备室进门处。
1号楼固定放置在抢救室进门右手边靠墙。
2号楼固定放置于治疗准备室外走廊处。
3号楼固定放置于第二治疗准备室。
(二)指定专人管理抢救车,每日对车面进行清洁。
(三)车内药品、物品须按照《抢救车分层平面图)顺序放置,不得放置与抢救药品、物品无关的其他用物。
(四)抢救车需每班清点,使用频率每周少于两次的抢救车采用封条管理。
(五)封条管理:每班护士交接班时查看封条是否完好并签名,若封条有破损应立即检查抢救车内药品和物品是否完好,药品、物品使用后应立即补齐,并由两名护士对抢救车进行封闭并签名。
若封条完好则由两名护士每周开启封条对抢救车内药品、物品进行检查并签名,护士长每周对抢救车内的物品、药品进行检查并签名。
急诊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不实行封条管理。
二、抢救车内药品管理(一)抢救车内必备药品按照高警示药品在前,普通药品在后的放置顺序进行排放: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2.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3.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4.硫酸阿托品注射液5.盐酸洛贝林注射液6.尼可刹米注射液7.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8.盐酸多巴胺注射液9.硝酸甘油注射液10.呋塞米注射液11.氨茶碱注射液12.碳酸氢钠钠注射液。
13.其它专科用药。
(二)各科室根据需要配备专科抢救药品(高警示药品在前,普通药品在后),放置在必备药品之后。
(三)抢救车内的药品种类和数量由医务部、药学部、护理部共同审核。
(四)药品统一放置在抢救车的上层,并按照从前到后、从左到右的顺序摆放。
(五)药品裸放、标识明确[药名、剂量、数量,如“呋塞米注射液20mg/支(5支)]同一药品不同批号中,批号靠前的药物放于右侧,高警示药品用红色标识。
三、抢救车内物品配备(一)静脉注射、输液及采血的全套物品:一次性空针、输液器、留置针、消毒液、棉签、砂轮、网套、压脉带、胶布、敷贴、治疗盘等。
抢救车管理规范、抢救物品管理制度一、抢救车管理规范1. 抢救车的使用与保养抢救车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度使用,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响应。
严禁私自借用或擅自开启抢救车。
抢救车的保养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方法进行,包括定期检查车辆的机械部件、电气设备及灭火器等,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2. 抢救车的清洁和消毒抢救车在每次使用后应及时清洁,并使用消毒剂对车内进行消毒处理,以保证抢救车的卫生和防止交叉感染。
3. 抢救车内物品的固定和整理抢救车内的一切物品应有固定的摆放位置,以免在行驶中发生滚动或碰撞,导致物品受损或伤及人员安全。
物品应分类整理,清晰标示其用途,方便抢救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迅速找到所需物品。
4. 抢救车驾驶员的素质要求抢救车驾驶员应具备良好的驾驶技术和救护知识,能够熟练掌握抢救车的操作技能,确保安全驾驶,并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的应对。
5. 抢救车的交接与交替抢救车交接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并记录相关信息,确保交接顺利进行。
在交替值班时,应当将抢救车的使用情况、车辆状态等进行详细交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协同配合。
二、抢救物品管理制度1. 抢救物品的配备与使用抢救车内应有一整套齐全的抢救物品,包括急救药品、医疗设备、救护器材等。
使用抢救物品时,应先检查其有效期和完好程度,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2. 抢救物品的存储和维护抢救物品应按照分类和顺序进行存放,确保易取易用。
定期对抢救物品进行检查和维护,对过期或损坏的物品及时更新和更换。
3. 抢救物品的消毒和清洁抢救物品每次使用后应进行消毒和清洁处理,以防止交叉感染,并保持物品的整洁和卫生。
4. 抢救物品的记录和盘点对抢救物品的进出库、使用情况和库存数量都应进行记录,并定期进行盘点,确保抢救物品的完整性和及时性供应。
5. 抢救物品的更新与报废抢救物品应定期进行更新,确保药品的有效期和设备的技术性能符合要求。
抢救物品如果损坏或过期,应及时报废,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和清理。
抢救车管理制度内容一、前言为了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因急救车管理不规范而导致的问题,制定抢救车管理制度,明确抢救车的使用、保养和维护等规定,以确保抢救车的正常运行和快速到达现场救治患者。
二、抢救车的配置和使用1. 抢救车的配置抢救车应具备以下基本配置:急救箱、呼吸器、吸引器、心电图机、输液泵、除颤仪等。
同时,车内应设有无线通讯设备,以便与急救中心或医院进行及时沟通。
2. 抢救车的使用抢救车应根据急救中心的指令及时赶往现场救治患者。
在赶往现场的过程中,抢救车应遵守交通规则,确保安全驾驶。
到达现场后,医护人员应迅速展开急救工作,协助患者进行抢救和转运。
三、抢救车的保养和维护1. 定期检查对抢救车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定期检查包括机油更换、轮胎气压检查、发动机、变速箱和制动系统的检查等。
2. 故障处理如果抢救车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进行维修。
在维修过程中,应确保备用车辆的可用性,以便随时替换。
3. 车辆清洁抢救车的内外应保持清洁,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车辆清洁工作应定期进行,保持车内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四、医护人员的培训和考核1. 培训计划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抢救车操作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提高其应对急救情况的能力和水平。
培训内容包括急救知识、心肺复苏、创伤处理等。
2. 考核制度对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和服务态度进行定期考核,评定其是否符合抢救车管理制度的要求。
考核结果将影响医护人员的绩效和晋升。
五、抢救车的监督和评估1. 监督机制急救中心和相关部门应建立起抢救车的监督机制,定期检查抢救车的使用情况,对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2. 评估制度对抢救车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进行定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改进。
评估结果将作为提高急救工作水平的重要参考。
六、总结抢救车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对提高急救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只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才能确保抢救车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救治患者。
抢救车的有效管理
1、专人管理
护士长作为科室的护理管理者,每日检查抢救药的确耗神费力。
这种情况下,护士长可指派科室骨干,授权管理。
让护士专人专管抢救车,一个人做一件事的时候,责任心是最大的,比之护士长的兼管,要精准得多。
专管护士每周两次的检查和整理,同时登记中心药物的效期,比之护士长事无巨细,全面掌管,要好得多。
2、定期督导
护士长可以在平时较为空闲,或是在医院质控部门下来检查前,先行拔关、督导。
3、效期管理
急救时,护士会把抢救药弄乱,就会出现部分药物药盒左边的不动,右边的经常变动的情况。
如果专人管理,负责清理检查,就能最大程度的避免药物过期或近效期。
4、定量管理
各科室的抢救药都有一定的品种和基数,如果科室存量大而使用量小,就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尤其是现在抢救药涨价显著的时期。
科室可根据科室工作量和实际情况,对抢救药实行基数控制,如原来10支的改成5支。
5、掌握顺序
对抢救药、备用药、护理耗材等易耗品,有效期的药品物品实行“前用后方,左进右出”原则和顺序,进行使用,同时不要忘记对抢救药做好标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