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的急救与护理
- 格式:pdf
- 大小:282.55 KB
- 文档页数:1
溺水急救安全知识及预防溺水的方法溺水急救安全知识及预防溺水的方法随着气温的升高以及夏日脚步的临近,各类溺水事故频发,其中更是以儿童、青少年户外河湖溺水事故最为多发。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溺水急救知识,希望大家喜欢!溺水急救安全知识1.不会游泳者的溺水自救(1)落水后不要心慌意乱,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2)冷静地采取头顶向后,口向上方,将口鼻露出水面,此时就能进行呼吸。
(3)呼气要浅,吸气宜深,尽可能使身体浮于水面,以等待他人抢救。
(4)切记:千万不能将手上举或拼命挣扎,因为这样反而容易使人下沉。
2.会游泳者的溺水自救(1)会游泳者溺水一般是由于小腿腓肠肌痉挛所致,应平心静气,及时呼人援救。
(2)自己将身体抱成一团,浮上水面。
(3)深吸一口气,把脸浸入水中,将痉挛(抽筋)下肢的拇趾用力向前上方拉,使拇指跷起来,持续用力,直到剧痛消失,抽筋自然也就停止。
(4)一次发作之后,同一部位可以再次抽筋,所以对疼痛处要充分按摩并慢慢游向岸边,上岸后最好再按摩和热敷患处。
(5)如果手腕肌肉抽筋,自己可将手指上下屈伸,并采取仰面位,以两足游泳。
3.施救溺水者(1)救护者应镇静,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
(2)对筋疲力尽的溺水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
(3)对神志清醒的溺水者,救护者应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的`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的手臂游向岸边。
(4)如救护者游泳技术不熟练,则最好携带救生圈、木板或用小船进行救护,或投下绳索、竹竿等,使溺水者握住再拖带上岸。
(5)救援时要注意,防止被溺水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
如被抱住,不要相互拖拉,应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
4.溺水者岸上急救岸上急救的目的在于迅速恢复严重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
急救及时,方法正确,有时可使几乎无望的溺水者转危为安,但若耽误了上岸后的最佳急救时机,则可能会使整个救生工作前功尽弃。
·呼救第一目击者发现溺水者后立即拨打120请求医疗急救。
溺水急救护理溺水是一种常见的紧急情况,需要迅速而有效的急救护理来挽救生命。
以下是关于溺水急救护理的详细内容。
1. 溺水的定义和分类溺水是指人体被水淹没或吸入水分,导致呼吸困难或窒息的状况。
根据溺水程度的不同,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溺水。
2. 溺水的症状和体征轻度溺水:咳嗽、呛咳、轻度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
中度溺水:持续咳嗽、呛咳、呼吸急促、皮肤发绀、意识模糊等。
重度溺水:无法自主呼吸、面色发绀、意识丧失、心跳骤停等。
3. 溺水急救的步骤(1) 安全评估: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避免二次事故发生。
(2) 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
(3) 救援患者:如果患者仍然在水中,应尽快将其救出水面。
(4) 判断呼吸:检查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如果没有,立即开始心肺复苏。
(5) 开展心肺复苏:按照BLS(基本生命支持)的标准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
(6) 寻求医疗帮助:一旦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仍然需要寻求医疗帮助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4. 溺水急救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溺水急救时,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2) 快速行动:溺水急救需要迅速行动,每一秒都可能影响到患者的生命。
(3) 不要拖延时间:如果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不要等待医护人员到达。
(4) 不要过度施力:在进行胸外按压时,避免过度施力,以免造成患者骨折或内伤。
(5) 持续观察:一旦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仍然需要持续观察其状况,确保没有其他并发症发生。
5. 溺水后的护理和康复(1) 医院治疗:溺水后,患者需要被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
(2) 体温调节:溺水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体温过低或过高的情况,需要进行适当的体温调节。
(3) 氧气供应:如果患者的呼吸仍然困难,可能需要进行氧气供应来帮助呼吸。
(4) 心理支持:溺水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困扰,需要提供适当的心理支持和咨询。
溺水急救护理标题:溺水急救护理引言概述: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溺水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溺水急救护理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急救措施。
一、急救前准备1.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溺水急救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1.2 寻找帮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呼叫急救电话或寻求周围人员的帮助。
1.3 确定溺水者位置:尽快找到溺水者的位置,以便及时进行急救。
二、急救过程2.1 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将溺水者抬出水面,保持呼吸道畅通。
2.2 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不超过5秒。
2.3 进行心肺复苏:如溺水者没有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三、注意事项3.1 避免过度抽搐:溺水者在恢复意识后可能会出现抽搐,要避免过度抽搐导致二次伤害。
3.2 保持体温:将溺水者包裹在毯子或衣物中,保持体温,避免低体温导致的并发症。
3.3 观察症状:在急救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溺水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四、后续处理4.1 就医就诊:即使溺水者在急救过程中已经恢复呼吸和心跳,也要及时送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2 心理疏导:溺水者可能会有心理创伤,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恢复。
4.3 定期复查:溺水者出院后要定期复查身体状况,确保康复情况良好。
五、预防措施5.1 学会游泳:学会游泳是预防溺水的最有效方法,尤其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
5.2 注意安全设施:在游泳池、海滩等场所要注意安全设施的使用,避免发生意外。
5.3 避免饮酒游泳:饮酒后不要进行游泳活动,以免酒精影响判断力导致溺水事故。
结语:溺水急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了解正确的急救方法,并在关键时刻能够有效地进行救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溺水急救护理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溺⽔的急救护理流程 所谓淹溺,是指⼈淹没在⽔中,呼吸道被⽔、泥沙、杂草等杂质阻塞,引起换⽓功能障碍,反射性喉头痉挛⽽缺氧、窒息造成⾎流动⼒学及⾎液⽣化改变的状态。
下⾯就是店铺为⼤家整理的溺⽔的急救护理的相关资料,供⼤家参考。
溺⽔的急救护理流程⼀: 1.观场救护:淹溺可在⼏分钟⾄⼗⼏分钟内导致死亡。
因此,抢救⼯作必须争分夺秒,迅速使淹溺者出⽔。
2.保持呼吸道通畅:⽴即撬开⼝腔,清除淹溺者⼝、⿐中的污泥、杂草、呕吐物和分泌物,取下义齿,⽤纱布包⼿指将⾆头拉出⼝外固定,以防⽌⾆回缩阻塞呼吸道。
松解⾐领和紧裹的内⾐、胸罩、腰带等,确保呼吸道通畅。
3.迅速排出肺和胃内积⽔:若尚有⼼跳、呼吸,但⼜有明显呼吸道阻塞时,应⽴即采⽤以下⽅法迅速排出淹溺者呼吸道和胃内的积⽔: (1)膝顶法:急救者取半蹲位,⼀腿跪地,另⼀腿屈膝,将淹溺考腹部横置于救护者屈膝的⼤胆上,使头部下垂,并⽤⼿按压其背部,使呼吸道及消化道内的⽔迅速倒出。
(2)肩顶法:急救者抱住淹溺者的双船,将其腹部放置在急救者的肩部.使淹溺者头脑下垂,急救者快步奔跑,使积⽔⾃然倒出。
(3)抱腹法:急救者从淹溺者背后双⼿抱住其腰腹部,使淹溺者背部在上,头胸部下垂、摇晃淹溺者,以利倒⽔。
4.⼼肺复苏:若淹溺者呼吸停⽌,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条件下,⽴即进⾏⼝对⼝⼈⼯呼吸,并尽快作⽓管插管,进⾏间断加压呼吸或呼⽓末期加压呼吸;若⼼跳也已停⽌,则⽴即进⾏⼼脏复苏。
5.继持呼吸功能:⼼搏恢复后,若⾃主呼吸尚未恢复,或恢复不够正常,应继续进⾏有效的⼈⼯通⽓,必要财给予⽓管插管进⾏正压给氧,以减少呼吸道阻⼒;或给予⽓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同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尼可刹⽶等。
6.⼼搏恢复后维持循环功能: (1)输液治疗:淡⽔淹溺者,静脉输⼊2%—3%的氯化钠5ml或输⼊全⾎、红细胞,应限制输液总量,以纠正⾎液稀释和组织红细胞溶解以及减轻⾎容量剧增所导致的肺⽔肿和⼼⼒衰竭;海⽔淹溺者静脉输⼊5%的葡萄糖溶液或输⼊⾎浆,以稀释被浓缩的⾎液和增加⾎容量。
溺水的急救与护理方法溺水又称淹溺,常为失足落水或游泳中发生的意外事件。
溺水致死的原因是由于呼吸道彼水、泥砂堵塞而造成急性室息缺氧而死。
此外,淹没于淡水者,肺内很快吸入大量水分,因而血液被稀释,出现溶血,细胞内钾离子大量进入血浆,引起高血钾症,导致心室纤颤而造成死亡;淹没于海水者,因高张海水进入肺毛细血营,使血液中大量水分进入肺内,而引起严重的肺水肿,病人多因缺氧或循环衰竭而死亡。
【急救措施】(1)尽快将溺水者救到陆地或船上,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淤泥、杂草、呕吐物等,以免杂物堵塞气道或坠入气管。
(2)检查溺水者有无意识和呼吸,如果既无意识又无呼吸的话,必须马上对溺水者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使病人血液中的氧气增多,增加抢救成功的机会。
抢救现场如果有急救设备的,应立即作气管内插营,吸出水分,作加压人工呼吸,如溺水者心跳停止,除应对其进行心脏按摩外,还应静脉或心内注射强心剂。
(3)排出溺水者肺内和胃内的水。
方法是救护者一腿跪地,另腿屈膝,将溺水者腹部放在膝盖上,使其头部下垂,同时用手按压其腹、背部,以利控水。
(4)针刺或用力按压人中、涌泉、十宣、内关等穴,以利激发或促进溺水者自主呼吸的恢复。
【护理方法】(1)注意溺水者的保温,如果在严寒的天气或长时间浸在水中,体温急骤下降,应给病人裹上棉被之类,以保持身体的温暖。
(2)可用毛巾自溺水者四肢、躯干向前胸摩擦,以促进血液循环。
(3)病人神志清醒后,可给予病人少量的热茶、酒或姜糖水。
(4)溺水者经常可以并发肺部感染,对于没有呼吸停顿过的伤员,抢救者也不可粗心大意。
尤其是重症溺水者,抢救成功后也应在医院观察一段时间,以防吸入性肺炎或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溺水急救护理引言概述: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特别在夏季和水域活动频繁的地区更为常见。
正确的急救护理对于溺水者的生存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溺水急救护理的五个部份,包括发现溺水者、施展急救、呼吸道管理、心肺复苏和等待急救人员到达。
一、发现溺水者1.1 注意观察:在水域活动中,要时刻保持警惕,留意周围的人员动向。
如果发现有人蓦地消失在水中,应即将警觉可能发生的溺水事故。
1.2 快速反应:一旦发现溺水者,应即将采取行动。
不要慌张,要保持镇静,迅速判断溺水者的状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急救。
1.3 拨打紧急电话:在发现溺水者后,第一时间拨打紧急电话,向急救人员报告溺水事故,并提供详细的位置信息。
二、施展急救2.1 游泳救援:如果你是一位合格的游泳者,可以尝试游泳救援。
但在进行救援时,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陷入溺水者的困境。
2.2 使用救生器材:如果周围有救生器材,如救生圈或者救生衣,可以即将使用它们进行救援。
将救生器材扔给溺水者,保持与溺水者的距离,以免被其抓住。
2.3 避免直接接触:如果你不是合格的救生员或者游泳者,应避免直接接触溺水者。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可以通过向溺水者大声鼓励、指导他们保持头部浮出水面等方式提供支持。
三、呼吸道管理3.1 将溺水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如果溺水者已经失去意识,首先要将其转移到安全地点,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3.2 清除呼吸道障碍物:子细检查溺水者的口腔和喉咙,清除任何妨碍呼吸的物体。
可以使用手指轻轻擦拭溺水者的口腔,但要小心不要深入喉咙。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应即将进行人工呼吸。
将溺水者仰面放置,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技巧,按照正确的频率和深度进行施救。
四、心肺复苏4.1 检查心脏跳动:如果溺水者没有心脏跳动,应即将开始心肺复苏。
在胸部中央位置进行心脏按压,按照正确的频率和深度进行施救。
4.2 结合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应结合人工呼吸进行。
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保持循环进行。
溺水急救护理溺水是指人体因窒息而导致的病理状态,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
正确的急救护理可以有效地挽救溺水者的生命。
以下是关于溺水急救护理的详细内容:一、判断溺水情况1.观察:如果有人在水中出现呼救、挣扎或沉默无声的情况,应立即判断为溺水。
2.询问:如果有人目击到溺水发生,可以询问目击者了解更多的情况,如溺水者在水中的时间、溺水的原因等。
3.检查:检查溺水者是否有呼吸、意识和脉搏。
二、施行急救措施1.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报告溺水情况,并提供详细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2.救援:如果你有能力,立即采取救援行动,但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可以使用救生圈、救生衣等救援工具,或者采取游泳、潜水等方式将溺水者拉出水面。
3.检查呼吸:将溺水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仔细检查其呼吸情况。
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4.心肺复苏术: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首先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约100-120次,按压深度约5-6厘米。
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每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约1秒钟。
5.保持体温:将溺水者放置在温暖的地方,避免进一步损害其体温调节能力。
可以使用毛毯或衣物覆盖溺水者的身体,以保持体温。
6.观察症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要密切观察溺水者的症状变化。
如果溺水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恶心、呕吐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告知急救人员。
三、预防溺水1.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溺水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溺水危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安全设施:在游泳场所和水域周边设置合适的安全设施,如护栏、救生设备等,以提供及时的救援和保护。
3.监护责任:家长和监护人要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尤其是在水域附近。
不要让儿童单独接近水域,确保他们的安全。
4.学习游泳:学习游泳是预防溺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对于常接触水域的人群来说。
5.遵守规则:在游泳场所遵守相关的游泳规则和安全提示,不要冒险进行危险的水上活动。
溺水急救护理一、现场急救快速反应: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迅速进行现场急救。
清除水分: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应即将清除其口鼻的水分,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肺复苏:如溺水者无呼吸或者心跳住手,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并每30次按压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保暖措施:将溺水者移至温暖的环境中,避免体温过低。
避免并发症:避免过度搬动溺水者,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二、医院急救高级生命支持:到达医院后,医生将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包括使用呼吸机、药物治疗等手段。
全面检查:对溺水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其器官功能。
治疗并发症:针对可能浮现的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并发症进行治疗。
心理干预:关注溺水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
预防再次溺水:对溺水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教育,预防再次发生溺水事故。
三、疾病护理呼吸道护理:确保溺水者呼吸道通畅,定期为其吸痰,保持呼吸道的清洁。
循环系统护理:密切监测溺水者的心率和血压,确保循环系统的稳定。
营养与饮食护理:根据溺水者的恢复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保证其营养需求。
褥疮预防:对于长期卧床的溺水者,定期为其翻身、更换体位,预防褥疮的发生。
疼痛管理:对于可能存在的疼痛,采取合适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四、康复护理康复训练:根据溺水者的恢复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呼吸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等。
心理康复:关注溺水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匡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生活技能训练:指导溺水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重返社会支持:为溺水者提供重返社会的支持,包括工作、学习、社交等方面的指导。
定期随访:对已经出院的溺水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康复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溺水急救护理引言概述: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对于溺水者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
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拯救生命并减少后续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溺水急救护理的五个部份,包括检查呼吸、施行心肺复苏、拨打紧急电话、保持体温和观察病情变化。
一、检查呼吸:1.1 确保自身安全:在接触溺水者之前,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环境不安全,应寻求匡助或者等待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
1.2 将溺水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如果可能,将溺水者转移到安全地点,远离水源。
1.3 检查呼吸:子细观察溺水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倾听是否有呼吸声。
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二、施行心肺复苏:2.1 确定心肺复苏的需求: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者心跳,应即将开始心肺复苏。
2.2 赋予胸外按压:将双手交叉放置于溺水者的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每分钟约100-120次,保持按压的节奏和深度。
2.3 进行人工呼吸:将溺水者的头后仰,封住其鼻子,用自己的嘴对溺水者口对口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
每隔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三、拨打紧急电话:3.1 即将拨打紧急电话: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即将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如911。
3.2 提供准确信息:向紧急救援人员提供溺水者的具体位置、病情和所需匡助的信息。
3.3 持续与紧急救援人员保持联系:在等待紧急救援人员到达的过程中,与他们保持通话,提供溺水者的最新病情和急救措施的发展。
四、保持体温:4.1 迅速脱去湿衣物:将溺水者身上的湿衣物迅速脱去,以减少体温的损失。
4.2 使用保温物品:用毛毯、干净的衣物或者加热器等方式,为溺水者提供保温,确保其身体温度不继续下降。
4.3 注意保暖和监测体温: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持续观察溺水者的体温变化,并及时进行保暖措施。
五、观察病情变化:5.1 监测呼吸和心跳:继续观察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及时调整心肺复苏的频率和力度。
5.2 注意并发症的浮现:密切关注溺水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难点、胸痛、恶心、呕吐等,并及时向救援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溺水急救的措施和正确方式_溺水急救的知识和原则夏日到来,防溺水安全教育总会被反复强调。
这是因为悲剧往往发生在人们放松警惕时,等到由悲剧敲响警钟,代价过于沉重。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溺水急救的措施和正确方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目录溺水的急救知识1、发现溺水者如何将其救上岸。
方法一: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物抛给溺水者,再将其拖至岸边;方法二:若没有救护器材,可以入水直接救护。
接近溺水者时要转动他的髋部,使其背向自己(为什么?)然后拖运。
拖运时通常采用侧泳或仰泳拖运法。
特别强调:未成年人发现有人溺水,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立即大声呼救,或利用救生器材呼救,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撐闯赡瓴荒懿渭忧老盏任O招曰疃这也是我们学校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去游泳要由家长带领。
2、如何开展岸上急救(四步)(1)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立即将其口腔打开,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及其他异物。
如果溺水者牙关紧闭,要从其后面用两手的拇指由后向前顶住他的下颌关节,并用力向前推进。
同时,两手的食指与中指向下扳颌骨,即可搬开他的牙关。
(2)控水。
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到屈膝的大腿上,一手扶住他的头部,使他的嘴向下,另一手压他的背部,这样即可将其腹内水排出。
(3)如果溺水者昏迷,呼吸微弱或停止,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通常采用口对口吹气的方法效果较好。
若心跳停止还应立即配合胸部按压,进行心脏复苏。
(4)注意,在急救的同时,其他要迅速打急救电话。
或拦车送医院。
<<<返回目录判断是否溺水的八种迹象我们在影视剧里看到,溺水者总是双手乱挥、大声呼救,然后咕咕地吞水。
然而,真正的溺水可不是这样!水中安全专家指出,溺水者并不像多数人以为的那样,会猛烈拍水求救;相反的,溺水几乎总是悄然发生。
调查显示,90%的孩童发生溺水事故时,均有成人或青少年在旁看顾。
但由于溺水者“看起来一点都不像溺水”,照顾者往往以下8大迹象察觉。
1.溺水者不会呼救,他们必须先能呼吸才能说话。
溺水急救护理一、引言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尤其在夏季和游泳活动频繁的地区更加常见。
溺水急救护理是指在发生溺水事故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以保护溺水者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溺水急救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相关数据。
二、溺水急救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溺水急救护理之前,救援者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
如果周围环境危险,如深水、强流等,应寻求专业救援人员的帮助。
2. 呼叫急救电话: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并向接线员提供详细的事故情况和准确的位置信息。
这样可以确保专业救援人员能够及时赶到现场。
3. 救援溺水者:如果救援者有游泳或潜水的能力,可以尝试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
在救援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与溺水者发生身体接触,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4. 确认意识状态:将溺水者放置在安全地方,检查其意识状态。
如果溺水者没有意识,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5. 进行心肺复苏(CPR):在进行CPR之前,救援者应将溺水者放置在坚硬的地面上。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CPR:a. 找准位置:站在溺水者头部旁边,身体直立。
b. 进行心脏按压:将双手掌叠放在溺水者胸骨下方,用力向下按压,每分钟至少进行100-120次。
c. 进行人工呼吸:将溺水者的头部后仰,捏住鼻子,用自己的口对溺水者口进行呼气,每次呼气时间约为1秒钟。
6. 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在进行CPR的同时,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他们会提供进一步的急救措施和医疗救治。
三、溺水急救护理的注意事项1. 自身安全第一:在进行溺水急救护理时,救援者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陷入危险的环境。
2. 呼叫急救电话: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是救援溺水者的关键步骤,确保专业救援人员能够及时赶到现场。
3. 心肺复苏(CPR)的正确操作:进行心肺复苏时,要确保按压的力度适中,每次按压至少压缩胸部1/3的深度。
同时,呼气时要确保溺水者的口紧闭,避免气体泄漏。
4. 寻求专业医疗救治:在进行急救护理后,溺水者仍然需要接受专业医疗救治。
溺水急救照顾护士流程一、发现溺水者后的紧急处理。
要是发现有人溺水了,可千万不能慌哦。
先赶紧大声呼救,叫周围的人来帮忙。
如果周围有可以漂浮的东西,像游泳圈、木板啥的,赶快扔给溺水者。
要是自己会游泳,那也得小心点下水去救。
接近溺水者的时候,从背后或者侧面接近,可别被惊慌失措的溺水者给抱住了,不然两个人都危险啦。
二、将溺水者救上岸后的初步急救。
把溺水者救上岸后呢,这时候得先看看他有没有意识。
拍拍他的肩膀,大声叫叫他,看他有没有反应。
要是没反应,就赶紧看看他还有没有呼吸。
把耳朵贴近他的口鼻,感受一下有没有气息吹出来,同时眼睛看他的胸口有没有起伏哦。
如果呼吸很微弱或者没有呼吸了,那就要开始做心肺复苏啦。
做心肺复苏的时候呢,把溺水者平放在坚实的地面上,跪在他的一侧。
双手交叠,手掌根部放在他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按压的深度要至少5厘米,频率呢大概每分钟100 - 120次。
按压30次之后,就给溺水者做两次人工呼吸。
做人工呼吸的时候,先把他的头后仰,捏住他的鼻子,然后嘴对嘴吹气,看到他的胸口有起伏就说明气吹进去了。
就这样按压和人工呼吸交替进行,一直做到专业的急救人员到来或者溺水者有了明显的反应。
三、送往医院途中的照顾。
要是有条件能赶紧送医院,在去医院的路上也不能放松哦。
要让溺水者保持侧卧位,这样可以防止他呕吐的时候把呕吐物呛到气管里。
如果溺水者清醒了,但是还是很虚弱,那就安慰安慰他,跟他说别担心,马上就到医院了,医生会把他治好的。
还可以给他盖个毯子啥的,避免他着凉。
四、在医院里的护理。
到了医院之后呢,医生肯定会进行各种检查和治疗。
这时候作为家属或者朋友,就好好听医生的话。
如果溺水者需要住院,那在病房里的护理也很重要。
要注意观察溺水者的状态,看他的精神好不好,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如果他插着管子啥的,可千万不能乱动那些管子。
要按照护士的指示,给他喂水喂饭。
要是溺水者心情不太好,因为溺水可能给他造成了心理阴影,那就多陪陪他,跟他聊聊天,讲讲好玩的事情,让他放松放松。
溺水急救护理溺水急救护理是指在发生溺水事故时,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以拯救生命并减少伤害的过程。
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特殊是在夏季游泳和水上活动频繁的时候。
正确的急救护理可以匡助溺水者恢复呼吸和心跳,同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一、判断溺水者的状况1.观察:判断溺水者是否有呼吸和意识。
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者呼吸难点,或者昏迷不醒,需要即将进行急救。
2.呼叫急救:如果发现溺水者需要急救,应即将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告知溺水事故的发生地点和情况,并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二、进行急救措施1.打开呼吸道:将溺水者平放在硬板上,仰面朝上。
轻轻抬起下颚,使气道保持通畅。
如果发现有呕吐物或者异物阻塞气道,可以小心地将其取出。
2.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需要进行人工呼吸。
将一只手放在溺水者的额头上,另一只手放在下巴下方,用力抬起下巴,使气道张开。
然后用自己的嘴对溺水者的嘴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每分钟进行10-12次。
3.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和心跳,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在进行心肺复苏前,需要检查溺水者的胸部是否有明显的伤口。
如果有明显的伤口,应先进行止血处理。
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心肺复苏:a.按压胸部:将溺水者平放在硬板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正中央,用力按压胸部,每次按压深度为5-6厘米,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
b.进行人工呼吸:每进行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c.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在急救人员到来之前,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溺水者恢复呼吸和心跳,或者急救人员接手。
三、注意事项1.安全第一:在进行溺水急救护理时,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现场存在危(wei)险,如电流、深水等,应先确保自己的安全,然后再进行急救。
2.避免二次伤害:在进行急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对溺水者造成二次伤害。
例如,在进行胸部按压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造成肋骨骨折等伤害。
3.及时呼叫急救:在发生溺水事故时,要及时呼叫急救,以便专业的医护人员能够及时赶到现场,提供更全面的救治。
溺水急救护理溺水急救护理是指在水中发生意外溺水事件后,采取相应的紧急救护措施来挽救生命的过程。
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特别是在夏季和水域活动频繁的地区。
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大大提高溺水者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溺水急救护理的标准格式,包括前期准备、急救步骤和后续处理等内容。
一、前期准备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溺水急救护理之前,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救助者自身不具备救援条件,应立即寻求专业救援人员的帮助。
2. 判断溺水情况:在接近溺水者之前,要先判断溺水者的情况,包括溺水时间、溺水位置和溺水者的状况等。
这有助于救援者制定合理的急救计划。
3. 寻求帮助:如果条件允许,救援者应尽快寻求其他人的帮助。
可以大声呼喊周围的人或者拨打紧急救援电话。
二、急救步骤1. 断定意识状态:救援者接近溺水者后,首先要判断溺水者的意识状态。
可以通过轻拍溺水者的肩膀或喊叫来刺激其意识。
如果溺水者没有反应,可能处于昏迷状态,需要进行心肺复苏。
2. 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心跳,救援者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要将溺水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按照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急救操作。
注意力度要适中,避免过度压迫。
3. 寻找溺水原因:在进行急救的同时,救援者应尽快寻找溺水的原因。
例如,如果是因为触电而溺水,救援者应先切断电源,再进行急救操作。
4. 保持体温:如果溺水者已经被救出水面,但身体温度过低,救援者应立即采取措施保持其体温。
可以使用毛毯、衣物等物品包裹溺水者,并尽快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三、后续处理1. 观察病情:在急救结束后,救援者应继续观察溺水者的病情变化。
特别要注意呼吸、心跳和意识等方面的变化。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通知家属:如果溺水者已经恢复意识,救援者应尽快通知其家属,并告知其溺水情况和当前的病情变化。
家属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照顾。
3. 寻求医疗帮助:无论溺水者的状况如何,救援者都应建议溺水者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溺水急救照顾护士流程一、发现溺水者。
要是发现有人溺水了,可千万不能慌哦。
如果是在泳池这种有人管的地方,赶紧大声叫救生员。
要是在野外呢,自己能救就赶紧行动起来。
这时候得先看看周围环境安不安全,可别自己也陷进去了呢。
二、将溺水者救上岸。
把溺水者弄上岸可是个技术活。
要是你会游泳,就尽快游到他身边。
如果他还有意识,就从背后托着他的腋窝或者下巴,慢慢把他带到岸边。
要是已经没意识了,就得从背后抱住他的两个肩膀,让他的头露出水面,侧着身子往岸边游。
上岸的时候要小心,别磕着碰着溺水者啦。
三、现场急救。
1. 清理口鼻。
上岸后,第一时间要把溺水者口鼻里的脏东西弄出来哦。
可以用手指把泥沙啊、水草啊什么的抠出来,就像给小宝贝清理鼻子一样仔细。
要是有手帕或者毛巾,轻轻擦一擦也很好呢。
2. 排水。
这排水也很重要呢。
可以让溺水者趴着,肚子放在你的膝盖上,头低脚高,然后拍拍他的后背,让水慢慢流出来。
不过有时候可能没多少水,也别太纠结这个啦。
3. 心肺复苏。
四、送往医院后的护理。
1. 身体检查。
到了医院,医生肯定会给溺水者做各种各样的检查。
作为家人或者朋友,就陪着他就好啦。
这个时候溺水者可能会有点害怕,要多安慰他,说一些“别怕,医生会把你治好的”之类的话。
2. 观察身体状况。
在医院里,要密切观察溺水者的身体状况呢。
看看他有没有发烧、咳嗽或者呼吸困难之类的情况。
如果发现有什么不对劲的,就赶紧叫医生护士来。
3. 营养补充。
溺水者身体比较虚弱,需要补充营养。
等他能吃东西了,可以给他弄一些清淡又有营养的食物,像小米粥啊、鸡蛋羹啊之类的。
就像照顾生病的小朋友一样细心。
4. 心理关怀。
这溺水的经历可能会给溺水者留下心理阴影呢。
要多和他聊天,让他把害怕的情绪释放出来。
可以说“没事啦,现在安全了,以后可别再这么冒险了”之类的俏皮话。
总之呢,溺水急救和护理都需要我们用心去做。
大家都要注意安全,尽量避免溺水这种危险的事情发生哦。
溺水的急救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3-05-22T08:29:12.01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13期供稿作者:胡小梅[导读] 溺水是夏季常见的意外伤害,冬季也可发生,机会相对较少。
胡小梅(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四川成都 610072)【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40-01
【关键词】溺水急救护理
溺水是夏季常见的意外伤害,冬季也可发生,机会相对较少。
溺水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大量的水被吸入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堵塞,使气体交换发生障碍,导致体内缺氧,而引起窒息。
另一种是因为入水后,水刺激导致喉头痉挛或心脏突然停止跳动。
如抢救不及时,最终都是因为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所以一旦发现溺水,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急救处理。
1 临床表现
1.1轻者,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恐惧,神志清楚,呼吸心跳存在。
1.2重者,面部青紫,肿胀。
口鼻充满淤泥、泡沫、藻草等。
皮肤黏膜苍白和发绀。
四肢冰冷,腹部隆起,昏迷,抽搐。
呼吸心跳先后停止。
2 急救
2.1现场急救护理
2.1.1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有义齿者取出义齿,并将舌拉出,对牙关紧闭者,可先捏住两侧颊肌,然后再将口开启,必要时用开口器,及时吸痰,清除口腔分泌物,松解衣领和紧裹的内衣、胸罩和腰带,保持呼吸道通畅。
2.1.2控水处理
可用下列方法迅速倒出淹溺者呼吸道和胃内积水。
①膝顶法:急救者取半蹲位,一腿跪地另一腿屈膝,将淹溺者腹部横于救护者屈膝的大腿上,使头部下垂,并用手按压其背部,使呼吸道及消化道内的水倒出。
②顶肩法:急救者抱住淹溺者的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急救者的肩部,使淹溺者头胸下垂,急救者快步奔跑使积水倒出。
③抱腹法:急救者从溺水者背后双手抱住腰腹部,使其背部在上,头胸部下垂,摇晃淹溺者以利倒水。
注意:倒水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影响心肺复苏。
2.1.3心肺复苏
溺水后应尽早开始基础生命支持,恢复有效呼吸循环是成功复苏、降低病死率和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最有效的方法。
2.1.4吸氧
心肺复苏有效者,给予高流量高浓度吸氧,迅速转送医院,途中不中断救护并保暖,同时通知医院做好救护溺水患者的准备。
2.2院内急救护理
2.2.1迅速将患者安置于抢救室内
保持呼吸道通畅,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口腔分泌物流出,给予高流量吸氧,对人工呼吸无效者,应行气管内插管给予正压给氧,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遵医嘱静脉注射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尼可刹米等。
2.2.2维持循环功能
病人心跳恢复后常有血压不稳定或低血压状态,应注意检测有无低血容量,掌握输液的量和速度,对淡水淹溺者应严格控制输液速度,从小剂量、低速度开始,避免短时间内大量液体输入加重血液稀释浓度,对海水淹溺者出现血液浓缩症状时应及时保证5%葡萄糖和血浆液体等的输入,切忌输入生理盐水,有条件者行中心静脉压检测,结合CVP、动脉压和尿量分析指导输液治疗。
2.2.3复温护理
对于淹溺者水温越低人体的代谢需要越小,存活机会越大,但是低温也是淹溺者死亡的常见原因,因此复温对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
病人心跳呼吸恢复后,应脱去湿冷的衣物,以干爽的毛毯包裹全身予以复温,也可用热水浴法、温热林格液灌肠法等。
注意:复温速度不能过快。
2.2.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病人的神智、呼吸频率、深度,判断呼吸困难程度,观察有无咳痰,痰的颜色、性质,听诊肺部啰音及心率、心律情况,测量血压、脉搏,注意检测尿的颜色、量、性质,准确记录尿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2.5对症处理
纠正低血容量,对淡水淹溺而血液稀释者,静脉滴注3%氯化钠注射液500ml,必要时可重复一次;对海水淹溺者可给予5%葡萄糖或低分子右旋糖酐静脉滴注,及使用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脱水剂防治脑水肿,由于淹溺时泥沙、杂物、呕吐物等吸入气管,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预防或治疗;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2.2.6心理护理
消除病人焦虑与恐惧心理,向其解释治疗措施和目的,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保持心理反应的适度,防止心理反应的失常而配合治疗,同时做好其家属的思想工作,以帮助病人尽早恢复。
3 总结
溺水虽然在我们生活中不是经常遇到,但是致死率极高,其往往是不及时的施救和错误的急救而耽误抢救时机,给溺水者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甚至是生命的丧失,因此正确而及时的现场救治将会很大程度的减少死亡率,抢救病人生命,此外健全社会急症救治系统,加强急救网络建设,完善转运机制也是救治溺水者的重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