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病人的急救护理
- 格式:pptx
- 大小:6.51 MB
- 文档页数:30
急诊科病人护理常规特别备注一溺水病人护理常规1、现场急救(1)迅速使淹溺者出水。
(2)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除溺水者呼吸道内异物。
(3)人工呼吸,重建有效循环。
(4)倒水处理。
可采用膝顶法、肩顶法和抱腹法。
(5)疑有颈椎外伤者,应立即固定颈部。
2、院内急救(1)迅速脱去浸湿衣裤,檫干身体,注意保暖。
(2)确保呼吸道通畅。
立即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进行间断正压控制呼吸或呼吸末正压呼吸。
(3)对心搏停止者行胸外心脏按压;监测心电图;如有室颤,及时配合医生电击除颤,必要时,也可行开胸心脏按压术.(4)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输入高渗糖、甘露醇、血浆等。
(5)放置胃管排除胃内容物;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3、病情观察(1)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意识及外伤情况。
(2)注意口、鼻、眼内有无泥沙等异物堵塞,并详查心、肺与腹部情况。
(3)询问溺水者溺水时情况。
(4)严密观察溺水者的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
4、并发症的护理(1)肺水肿护理。
在加压吸氧同时,用40%-50%的酒精置于氧气湿化瓶内,以改善气体交换量.同时遵医嘱应用强心、利尿等药物以减轻肺水肿。
(2)控制肺部感染。
遵医嘱早期应用抗生素;行口腔护理;病人卧于合适的体位,定时翻身叩背协助排痰,清醒者鼓励其咳嗽做深呼吸.(3)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详细记录出入量,发现血红蛋白尿时应同知医生及时处理,适当增加体液量使尿量每小时不少于30-50ml。
(4)脑水肿病人要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观察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及早应用冰帽降温以使脑复苏.5、冬季溺水者,复苏后应予复温。
6、心理护理。
7、健康教育(1)帮助病人摆脱精神的不安、惊恐和打击,走出重大事件的困扰,重新回到社会中。
(2)游泳场所应设有救护员,有一定的抢救淹溺的设备及明显的警示牌。
(3)教育游泳者学会水中的自救和互救。
(4)水下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水下操作规程,注意安全生产。
(5)针对每位淹溺病人的具体情况,指导康复的有关注意事项。
溺水者的院内急救及护理
1、患者到院后,迅速送入抢救室,去除湿衣裤,盖好被子,注意保暖。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和呕吐物,将患者头偏向一侧。
遵医嘱给予高流量吸氧6-8L∕min,并根据患者情况,进行气管插管并做好有创机械通气准备。
3、建立2条及以上静脉通路,最好建立中心静脉通路。
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强心剂、激素、镇静剂等药物,并观察用药的效果,做好记录。
4、进行复温。
迅速将低体温者移入温暖环境,脱掉湿衣服、鞋袜,加盖棉被或毛琵。
准备可测量低温的体温计监测深部体温(温度计插入肛门IoCm处)。
可用热水袋(注意不要直接放在皮肤上,用垫子、衣服或空子隔开,以防烫伤)放腋下及腹股沟,有条件者用升温包裹躯体,达到尽快复温的目的。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心率、脉搏、呼吸、意识和尿液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汇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6、做好心理护理。
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焦虑与恐惧心理,解释治疗措施及目
的,使其能积极配合。
溺水急救护理溺水是指人体在水中呼吸道被液体阻塞或进入肺部而导致窒息的情况。
溺水急救是一项紧急的护理措施,旨在挽救溺水者的生命。
以下是溺水急救护理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溺水急救前的准备1. 确保自己的安全:在进行溺水急救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评估现场是否安全,确保没有其他危险因素存在,如电流、强流等。
2. 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位置和情况描述。
二、溺水者的初步评估1. 检查意识:轻拍溺水者的肩膀并呼唤其名字,观察其是否有任何反应。
如果溺水者没有反应,可能意识丧失,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2. 检查呼吸:观察溺水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听是否有呼吸声。
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需要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三、溺水急救措施1. 心肺复苏:如果溺水者没有意识和呼吸,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 倾斜头部:将溺水者的头部轻轻后仰,使呼吸道保持通畅。
b. 人工呼吸:进行人工呼吸,每次给予2次,每次持续1秒钟。
确保每次呼吸都使胸部抬起。
c. 胸外按压:进行胸外按压,按照30次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每分钟至少进行100次按压。
2. 寻找专业医疗帮助:尽快将溺水者送往医疗机构,让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救治。
四、其他注意事项1. 避免二次溺水:在进行急救过程中,要确保自己和溺水者的安全,避免二次溺水的发生。
如果救援环境不安全,应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2. 寻求专业培训:如果你经常接触水域或需要经常进行溺水急救,建议接受专业的急救培训,以提高自己的急救技能和应对能力。
以上是溺水急救护理的标准格式文本。
在实际操作中,请根据具体情况和你所接受的培训进行溺水急救,确保自己和溺水者的安全。
记住,在进行任何急救措施之前,确保自己的安全,并尽快呼叫专业急救人员的帮助。
溺水急救护理标题:溺水急救护理引言概述: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对于溺水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溺水急救护理的相关知识,帮助大家了解如何正确地进行急救措施。
一、急救前准备1.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溺水急救时,首先要确保自身的安全,避免发生二次事故。
1.2 寻找帮助: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呼叫急救电话或寻求周围人员的帮助。
1.3 确定溺水者位置:尽快找到溺水者的位置,以便及时进行急救。
二、急救过程2.1 将溺水者抬出水面:将溺水者抬出水面,保持呼吸道畅通。
2.2 进行人工呼吸: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不超过5秒。
2.3 进行心肺复苏:如溺水者没有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照正确的步骤进行操作。
三、注意事项3.1 避免过度抽搐:溺水者在恢复意识后可能会出现抽搐,要避免过度抽搐导致二次伤害。
3.2 保持体温:将溺水者包裹在毯子或衣物中,保持体温,避免低体温导致的并发症。
3.3 观察症状:在急救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溺水者的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急救措施。
四、后续处理4.1 就医就诊:即使溺水者在急救过程中已经恢复呼吸和心跳,也要及时送医院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4.2 心理疏导:溺水者可能会有心理创伤,需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尽快恢复。
4.3 定期复查:溺水者出院后要定期复查身体状况,确保康复情况良好。
五、预防措施5.1 学会游泳:学会游泳是预防溺水的最有效方法,尤其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说。
5.2 注意安全设施:在游泳池、海滩等场所要注意安全设施的使用,避免发生意外。
5.3 避免饮酒游泳:饮酒后不要进行游泳活动,以免酒精影响判断力导致溺水事故。
结语:溺水急救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能,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了解正确的急救方法,并在关键时刻能够有效地进行救助,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溺水急救护理的相关知识,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
溺水急救护理溺水是指人体因窒息而导致的病理状态,是一种常见的急救情况。
正确的急救护理可以有效地挽救溺水者的生命。
以下是关于溺水急救护理的详细内容:一、判断溺水情况1.观察:如果有人在水中出现呼救、挣扎或沉默无声的情况,应立即判断为溺水。
2.询问:如果有人目击到溺水发生,可以询问目击者了解更多的情况,如溺水者在水中的时间、溺水的原因等。
3.检查:检查溺水者是否有呼吸、意识和脉搏。
二、施行急救措施1.拨打急救电话: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向急救人员报告溺水情况,并提供详细的地址和联系方式。
2.救援:如果你有能力,立即采取救援行动,但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可以使用救生圈、救生衣等救援工具,或者采取游泳、潜水等方式将溺水者拉出水面。
3.检查呼吸:将溺水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仔细检查其呼吸情况。
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4.心肺复苏术: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心跳,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首先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约100-120次,按压深度约5-6厘米。
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每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约1秒钟。
5.保持体温:将溺水者放置在温暖的地方,避免进一步损害其体温调节能力。
可以使用毛毯或衣物覆盖溺水者的身体,以保持体温。
6.观察症状: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要密切观察溺水者的症状变化。
如果溺水者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恶心、呕吐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告知急救人员。
三、预防溺水1.教育宣传:加强对公众的溺水预防知识宣传,提高公众对溺水危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安全设施:在游泳场所和水域周边设置合适的安全设施,如护栏、救生设备等,以提供及时的救援和保护。
3.监护责任:家长和监护人要加强对儿童的监护,尤其是在水域附近。
不要让儿童单独接近水域,确保他们的安全。
4.学习游泳:学习游泳是预防溺水的重要措施之一,尤其是对于常接触水域的人群来说。
5.遵守规则:在游泳场所遵守相关的游泳规则和安全提示,不要冒险进行危险的水上活动。
溺水急救护理一、现场急救快速反应: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应即将拨打急救电话,同时迅速进行现场急救。
清除水分: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应即将清除其口鼻的水分,保持呼吸道通畅。
心肺复苏:如溺水者无呼吸或者心跳住手,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进行胸外按压,并每30次按压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保暖措施:将溺水者移至温暖的环境中,避免体温过低。
避免并发症:避免过度搬动溺水者,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二、医院急救高级生命支持:到达医院后,医生将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包括使用呼吸机、药物治疗等手段。
全面检查:对溺水者的全身状况进行全面检查,评估其器官功能。
治疗并发症:针对可能浮现的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并发症进行治疗。
心理干预:关注溺水者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
预防再次溺水:对溺水者及其家属进行安全教育,预防再次发生溺水事故。
三、疾病护理呼吸道护理:确保溺水者呼吸道通畅,定期为其吸痰,保持呼吸道的清洁。
循环系统护理:密切监测溺水者的心率和血压,确保循环系统的稳定。
营养与饮食护理:根据溺水者的恢复情况,制定合适的饮食计划,保证其营养需求。
褥疮预防:对于长期卧床的溺水者,定期为其翻身、更换体位,预防褥疮的发生。
疼痛管理:对于可能存在的疼痛,采取合适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
四、康复护理康复训练:根据溺水者的恢复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呼吸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等。
心理康复:关注溺水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匡助其克服心理障碍。
生活技能训练:指导溺水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进食、洗漱等,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重返社会支持:为溺水者提供重返社会的支持,包括工作、学习、社交等方面的指导。
定期随访:对已经出院的溺水者进行定期随访,了解其康复情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溺水急救护理溺水急救护理是指在水中发生溺水事故后,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以挽救溺水者生命的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溺水急救护理的标准格式,包括急救前的准备工作、急救过程中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急救前的准备工作1.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溺水急救护理前,急救者要确保自身安全,避免陷入危险的境地。
如果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电流、深水或强流等,应先采取措施排除危险,保护自己的安全。
2.呼叫急救人员: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呼叫专业急救人员前来救助。
提供准确的事发地点和溺水者的情况,以便急救人员能够尽快到达现场。
3.寻找救生工具: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尽可能寻找救生工具,如救生圈、浮板等,以便在急救过程中提供支持和帮助。
二、急救过程中的步骤1.将溺水者从水中抬出: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快将溺水者从水中抬出,以避免二次溺水。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使用救生工具将溺水者拉到岸边,或者进行浮力支撑,保持其头部以上的部位在水面上。
2.检查呼吸和心跳:将溺水者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仔细检查其呼吸和心跳情况。
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
3.进行心肺复苏(CPR):首先,确认溺水者没有呼吸和心跳。
然后,按照CPR的步骤进行急救。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保持力度适中、频率稳定,以确保有效的心肺复苏。
4.清除呼吸道阻塞物:如果溺水者有明显的呼吸道阻塞物,如食物残渣或呕吐物等,可以进行清除。
使用手指轻轻擦拭溺水者的口腔和喉咙,将阻塞物取出,以保证呼吸道通畅。
5.保持体温稳定:溺水者在水中暴露的时间较长,体温容易下降。
在急救过程中,可以使用毛毯或衣物等方式,保持溺水者的体温稳定,防止低体温引发的并发症。
三、急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避免过度施力: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施力导致骨折或其他伤害。
同时,要保持频率稳定,以确保有效的复苏效果。
2.注意呼吸道阻塞物:在清除呼吸道阻塞物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将阻塞物推入更深的位置。
溺水急救护理引言概述:溺水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对于溺水者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
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拯救生命并减少后续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溺水急救护理的五个部份,包括检查呼吸、施行心肺复苏、拨打紧急电话、保持体温和观察病情变化。
一、检查呼吸:1.1 确保自身安全:在接触溺水者之前,要确保自己的安全。
如果环境不安全,应寻求匡助或者等待专业急救人员的到来。
1.2 将溺水者转移到安全地点:如果可能,将溺水者转移到安全地点,远离水源。
1.3 检查呼吸:子细观察溺水者的胸部是否有起伏,倾听是否有呼吸声。
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应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二、施行心肺复苏:2.1 确定心肺复苏的需求: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者心跳,应即将开始心肺复苏。
2.2 赋予胸外按压:将双手交叉放置于溺水者的胸骨下方,用力按压胸部,每分钟约100-120次,保持按压的节奏和深度。
2.3 进行人工呼吸:将溺水者的头后仰,封住其鼻子,用自己的嘴对溺水者口对口呼吸,每次呼吸持续1秒钟。
每隔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三、拨打紧急电话:3.1 即将拨打紧急电话: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即将拨打当地的紧急救援电话,如911。
3.2 提供准确信息:向紧急救援人员提供溺水者的具体位置、病情和所需匡助的信息。
3.3 持续与紧急救援人员保持联系:在等待紧急救援人员到达的过程中,与他们保持通话,提供溺水者的最新病情和急救措施的发展。
四、保持体温:4.1 迅速脱去湿衣物:将溺水者身上的湿衣物迅速脱去,以减少体温的损失。
4.2 使用保温物品:用毛毯、干净的衣物或者加热器等方式,为溺水者提供保温,确保其身体温度不继续下降。
4.3 注意保暖和监测体温:在等待救援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持续观察溺水者的体温变化,并及时进行保暖措施。
五、观察病情变化:5.1 监测呼吸和心跳:继续观察溺水者的呼吸和心跳情况,及时调整心肺复苏的频率和力度。
5.2 注意并发症的浮现:密切关注溺水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难点、胸痛、恶心、呕吐等,并及时向救援人员提供相关信息。
十二溺水急救护理1、【护理问题】窒息:与大量水分阻塞呼吸道有关;与溺水刺激喉痉挛而致声门关闭有关。
【护理措施】1.迅速评估病人发生窒息的程度及原因。
2.迅速评估病人意识障碍程度,呼唤病人1次/30min。
3.病人仰卧位头向后仰,下颌抬高清理呼吸道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持续高浓度给氧4—6L/min,脱去有碍胸廓运动的紧身衣物。
4.心跳呼吸骤停者,即行CPR紧急人工气体交换、心外按压。
5.迅速清除口鼻呼吸道积水、分泌物、污泥、呕吐物,恢复气体交换。
6.建立人工气道,紧急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鼻导管吸氧或设法进行高压氧治疗。
7.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呼吸中枢兴奋药。
8.密切监护:①自主呼吸:有无呼吸浅促、不规则或暂停;②心音心律:有无心音变弱、消失或心律失常;③24小时持续监护体温、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④观察面部肿胀、青紫及眼睑膜充血、肢体温度、末梢血循环情况。
9.遵医嘱抽取动脉血标本送检。
10.留置导尿,准确记录出入量。
11.昏迷躁动病人加床档,防止坠床。
惊厥抽搐者备牙垫,必要时垫于咬合面。
12.遵医嘱给予脑细胞活化药物静滴。
13.随时吸出口鼻腔、气管内积水、分泌物。
14.听诊观察呼吸音、啰音、呼吸频率、节律、深度等。
15.遵医嘱雾化吸入2—3次/天,15—30min/次。
【护理目标】病人呼吸道通畅无窒息发生。
2、【护理问题】体液不足:与海水淹溺致血液浓缩、血容量减少有关。
【护理措施】1.迅速评估高渗性体液失衡血容量减少程度及体征。
2.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律)、呼吸,1次/30min。
3.遵医嘱输入等渗液体,控制滴速纠正血容浓缩及血容量不足。
4.遵医嘱抽送血标本观测血气分析结果。
5.记录24h出入量,观测尿量>60ml/h。
6.呼吸困难、肺水肿严重者抬高床头。
【护理目标】住院期间,病人血容量达到基本正常。
3、【护理问题】体液过多:与淡水淹溺致血液稀释、:与淡水淹溺致血液稀释、血容量骤增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