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长、短横的写法word (2)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3
颜体入门,最详细的笔法教程!唐代是楷书的成熟期,出现了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一大批楷书大家,他们的字法度完备,是中国书法史上光辉典范,初学毛笔楷书,多从唐楷入手。
本文以颜真卿楷书为范例,详解楷书的用锋与笔法。
1、横向左上方逆锋着纸,此过程仅笔尖轻轻与纸相触,转锋向右下顿笔至意想中的笔画宽度,稍作停顿后将笔肚稍右上推调整笔锋紧接着向右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将笔往上提,使笔锋着纸幅度变小,再将笔锋移向笔画右上边缘,之后向右下顿圆,最后向左回锋收笔。
如“一、二、三”等字。
有些短横的写法与上述有所不同,比如左粗右细横,收笔变为提;而左细右粗横的起笔则为露锋起笔,如同写点。
2、竖——垂露竖竖常常在一个字中起支撑作用,特别是中竖宜挺直有力。
竖按收笔的方法和形态不同,有垂露、悬针之分。
垂露竖的写法为;向左上方逆锋着纸,此过程仅笔尖轻轻与纸相触,转锋向右下顿笔如写点画,至意想中的笔画宽度,稍作停顿后将笔肚稍左下转调整笔锋即向下中锋行笔,行至末端,将笔往上提,使笔锋着纸幅度变小,再将笔锋移向笔画左边缘,之后向右转锋提笔回收,如“十、干、非” 等字。
3、竖——悬针竖悬针竖的写法:前部分与垂露竖,当行笔至笔画三分之二长度时,一边向下行笔,一边渐渐提笔出锋,笔画收笔宜尖。
但要注意提笔不可过早,否则,笔画过于头重脚轻,支撑不起字的结构。
只有当一个字最后一笔为竖画的时候,才可以用悬针竖。
如“十、井、川”等字。
4、撇——长撇撇画有多种写法,在不同的字或不同的部位写法各异。
其中长撇有斜撇、竖撇、直撇三种,写法为:斜撇、直撇向右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再向左下中锋行笔,至笔画三分之二处渐渐提笔出锋,笔画收笔宜尖。
斜撇如“左、在、少”等字,中间稍弯富有弹性,直撇如“者”字,整体直行,竖撇如“月、用”等字,起笔如竖画,开始三分之二部分直下。
5、撇——短撇向右上方逆锋起笔,向右下顿笔,然后转锋向右下渐渐提笔出锋,整体由粗变细、短而直。
颜真卿楷书基本笔划写法图解,学颜体的应该收藏
在诸体书中,楷书是唐朝书法中最为出类拔萃的,而颜真卿的楷书又是文人楷书的卓越代表。
颜体的楷书一改以秀劲取姿、欹侧取势的圣教书风,融合了许多秦汉时期的郁勃、两晋的古朴、北朝的雄浑、唐初的秀逸和中唐的肥劲,常被称为集诸家之大成。
颜体的楷书技巧多用外拓笔法,巧妙地运用了藏锋和中锋,着力于点划的起止,使点划更具有节奏感。
笔画的重量感和力量感较强,横轻竖重、横细竖粗,且轻时笔画园劲,重时筋骨内含,会给人一种浮雕感,这是“二王”的书法所没有的。
并且颜体更注重对称方正,外紧内松,给人一种庄重雄浑的气度感。
颜真卿开拓了书艺的崭新的话恢宏境界:从特点上论,颜体形顾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前无古人。
从美学上论,颜体端庄美、阳刚美、人工美,数美并举,幽为后世立则。
从时代论,唐初承晋宋馀绪,未能自立,颜体一出,唐斗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柄志之一。
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概凛然,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他的书体被称为“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
颜体点的写法
颜体点的写法介绍如下:
1. 右尖横:斜切笔后,向右略斜慢慢提细到尖,不能过快,要求力送到尖。
2. 左尖横:轻触纸后,向右渐行渐重,不可起笔就向右扫,这样以后写行草时会露尖,最后逆收。
3. 长横:一种起笔如右尖横,中间腰部略细,后面又略粗,到结尾处不向下坠逆锋收笔。
另一种一直提细到最后再加重逆收。
4. 悬针竖:起笔斜切向下略加粗,到三分之二处时再逐渐提细至尖,尖处不可飘。
5. 垂露竖:斜切笔后向下行,中间略向左涨,结尾处提向右下后再逆收。
6. 短撇:斜切后向左下方慢慢提细运行,力送到尖。
7. 长撇:斜切后慢慢向左下送至笔尖,由于笔划长,所以要求控制住。
8. 柳叶撇:尖起后向左下行时,中间略粗,收笔再细。
9. 竖撇:斜切竖行,有捺交叉时,交叉前均要直行,交叉后再向左下撇出。
10. 作勾的撇:将撇的写法写成勾。
11. 捺:后端无缺口。
如需更多颜体写法信息,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书法专业人士。
长横和短横的写法长横和短横的写法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横的形态,学会横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能力目标:比较长横和短横运笔过程的异同。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刻苦学习,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横画的运笔方向难点:横画的起笔和收笔教学过程一、欣赏名家作品,感知书法魅力。
书法源远流长,独具风格,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书法的魅力。
——欣赏(篆、隶、楷、行、草)名家作品。
二、学习名家字帖。
(一)选择字帖书法种类繁多,后人学习书法都是从楷书学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颜真卿的楷书《颜勤礼碑》,此碑伟岸端庄,浑朴苍劲,结体开张,大气,展现了颜真卿博大的胸襟。
学其书法,学其做人。
就让我们从横画开始学习吧。
(二)认识横的形态1、出示例字“其”,加深认识。
横画在一个字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能不能把字写平稳,与横画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横的形态是怎样的呢?出示例字“其”,提问:“其”字中的横有那些不同之处?2、认识其它横的形态有左尖横、右尖横、长横和短横。
教师提问:为什么叫左尖横、右尖横呢?教师的话:在这四个横中,最常用的是长横和短横,因此,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三)学习长横和短横的写法1、学习长横的运笔步骤(1)学生齐读长横的运笔口诀:①逆锋顿笔②中锋行笔③向上提笔④顿笔回锋要求学生自己读多几遍,熟记口诀。
(2)教师示范长横的写法。
(学生说,老师写。
)(3)老师带着全体学生站起来一起书空2、短横的写法(1)学生思考:1、长横和短横的用笔相同吗?2、书写长横和短横时应注意那些地方的用笔?(2)教师示范,让学生观察,再回答问题。
3、学生临贴练习。
(1)出示范作,让学生知道怎么书写。
(2)起笔注意事项(用具的摆放、握笔姿势、用墨要求、书写姿势)(3)学生临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长横和短横在字体中的运用1、认识感受“十”、“上”、“二”、“士”四字的形态2、教师示范讲解让学生一起来参与,学生说,老师写。
书法课堂丨笔画技法解析——《颜勤礼碑》临习之二笔画技法-横1横画的基本写法横是最基本的笔画。
写颜体字横最容易犯的毛病是:起笔时藏锋顿笔过重,形成米芾所说“笔头如蒸饼大”,笔画中段太细,末端又顿笔太重,整个笔画状如油条,十分难看。
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对颜体字的概念化,盲目认为要笔笔藏锋。
其实我们看图1中“五”字的第一横,“王”字的第一、二横都不藏锋,笔法非常简洁。
▲图1 横的写法“五”字的长横是碑文中最典型的横画,起笔时稍有藏锋逆入的动作,然后顿笔成方形,行笔则渐行渐轻,至末尾提笔然后向右下顿笔,收锋完成。
“王”字前两横都不藏锋,收锋则第一笔方,第二笔圆。
“短”字“豆”旁的上、下两横,上横可以不藏锋,行笔逐渐加重,向右下方顿笔成方形,收回笔锋。
下横则起止皆藏锋,两端呈圆形,简直是篆、隶书笔法。
“直”中间的三笔写得很轻,前两笔轻轻收锋,后一笔尖出,不收锋。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横画的用笔变化是很丰富的。
书法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变化,孙过庭《书谱》云“数画并施,其形各异”,就是这个道理。
如果不注意观察,凭概念化的笔法把所有的横画写成一样的,那就成了印刷体,毫无生机可言。
写横画不要快。
“永字八法”中用“勒”字来代表横画。
“勒”是勒住马,让它慢慢走的意思。
颜真卿曾说:“勒,缓纵以藏机”,就是这个意思。
“藏机”,是形态自然、蕴藏生机的意思,古人以“锥画沙”“屋漏痕”来比喻行笔,我们应从中仔细体会。
2横画的病笔初学时写横画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用笔偏、侧,或提按动作突然,或起住笔时动作太重、太慢,形成诸多病笔。
如图2所示。
▲图2 横的病笔(1)起笔、收笔用笔太重,有按没提,写得重滞、软缓,像根油条。
(2)中间行笔太快、太虚,一带而过,像马蜂的腰细弱无力。
(3)出现一面锯齿状。
由于用侧锋(笔尖在笔画的上面,笔肚在下面)抹出,故笔画薄、扁、浮,不规矩。
(4)起笔不藏锋,收笔也不知收锋,随便把笔提起,造成断笔,形如折木。
应注意顿笔和回锋。
颜真卿楷书《颜·勤礼碑》笔画写法教程《颜勤礼碑》,唐颜真卿撰文书丹,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
楷书,碑文一通。
《颜勤礼碑》在拙重中见挺拔雄肆之气概,《麻姑仙坛记》则在宽博中见空灵洞达之韵度,堪称颜楷的双峰并峙。
一、基本笔画笔法分析这里总结了《颜勤礼碑》基本笔画及其衍生出的一些笔画的笔法,初学者可认真练习,并根据自身的特点有重点的练习。
(1) 点和点的变化颜体的点写得厚重饱满,神完气足。
(二)横和横的变化颜体的横画变化丰富,仪态万千。
颜真卿以篆入楷、善于用笔。
(三)撇和撇的变化撇画运笔速度可快可慢,但要慢而不滞重、快而不轻浮。
而且要力到笔尖(四)捺和捺的变化颜体的捺画粗重有力,逆锋入笔后,渐行渐重,顿笔后渐出锋收笔,整个运笔过程衔接自然。
(五)竖和竖的变化颜体的竖画粗壮有力,通常写五分之四处就提收。
中竖竖直,左竖常向左拱,右竖常向右拱。
(六)折和折和变化颜体的折笔通常没有明显的折角,有时甚至作提笔圆转。
有折角时变写成圆中有方、外圆内方的转角。
(七)钩和钩的变化颜体的钩画多在回锋顿笔蓄势后,用力钩出。
(八)挑和挑的变化挑笔通常逆锋入笔,顿笔蓄势后向上挑出,行笔不可过慢,还要力到笔尖(一)字头的变化左偏旁的变化右偏旁的变化字框的变化(一)独字体的变化颜体的独体字或大或小、或长或扁,笔画少的独体字用笔通常较粗重。
合字体的变化(一) 左右结构左右结构的字需要注意各自和宽窄、长短、位置高低等等有机统一。
二、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字须注意各自的宽窄、长短等等有机地融合。
三、左中右结构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位置高低等等区别和三部分的有机联系。
四、上中下结构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以及三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等等。
五、包围结构包围结构更应该注意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紧密联系二、《颜·勤礼碑》笔画的写法笔画是字的基础组成部分,只有学会书写笔画,才能写好字;笔画写不好,永远不会写字。
左向点——范字【并】蒇锋逆入。
《颜勤礼碑》临习指导一、颜真卿简介唐代是书法艺术的鼎盛时期,对前代的书法既有继承,又有革新。
这一时期,书家辈出。
就楷书而言,有初唐四大楷书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
在盛唐与中唐之际,由于政治巩固和经济繁荣,文化艺术的发展和改革全面展开。
颜真卿在学习、总结前人书体的基础上,创造了富有生机的代表社会风貌又体现盛唐时期繁荣强盛、独具个性的新书体。
颜真卿的这一书风;大气磅礴,身力丰筋,最具盛唐气象。
这正是颜真卿正直、质朴、倔强与内美外溢的人品风格。
颜真卿(709—785年),字清臣,唐京兆万年人(今陕西省西安市),祖藉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县)。
曾官平原太守,历任刑部尚书、太子太师、赠司徒,封鲁郡开国公,故世称颜平原、颜鲁公。
颜真卿为官清正,刚直不阿,不畏权贵,指斥奸佞。
德宗时淮宁节度史李希烈叛乱,宰相卢杞怀恨颜真卿,命其前往劝阻,被李希烈拘留羁押。
叛臣软硬兼施威逼利诱,颜真卿大义凛然,威武不屈,被叛军缢死于狱中,终年77岁。
颜真卿一生写了很多碑贴,给我们留下了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六十岁时所书,铭文也由颜真卿所撰。
颜勤礼字敏,是颜真卿的曾祖父。
此碑后被埋于地下,到了1922年重新发现,所以字迹保存基本完好。
现在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此碑用笔爽利劲健,结体端庄雄伟,外紧内松,作品气势雄迈清奇,雍容宽博,是颜体最典型的风貌。
此时他的书法艺术已进入完全成熟阶段。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代新书体的创造者。
二、《颜勤礼碑》基本点画用笔方法学习书法应该掌握字的笔法(基本的点画方法)、字法(字的间架结构)、章法(某一书体的组字方法以及一件完整作品的布局安排)。
构成楷书的笔法(基本点画)主要有点、横、竖、撇、捺、挑(提)、钩、折八种。
在《颜勤礼碑》中衍变而成的有六十多种。
学习楷书,首先要掌握每一点画的起、行、收的用笔方法。
同样一个笔画,在不同的字,不同的部位,它所处的角度、提按的力度,书写的速度及其长短、粗细等,都不是雷同的。
迟未练字营第1讲:《长横》的书写技巧及要领!(范字书写
从今日起,每天会着重讲解每个基本笔画书写方法。
精准训练,各个击破。
只需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内,掌握几个要点,基本笔画的书写技巧,重点掌握。
今天是第一节课,主要讲解《长横》的书写方法。
长横:是指长度较长的横,书写时略微右上倾斜。
在书法专业术语中,经常提到“横平竖直”是不科学的,容易被误导。
这只是相对的,横平是指重心要稳。
长横的行笔方向是:先倾斜、后渐水平,这点要特别注意。
附:示意图
其次,它的收笔也要留意,因为长横的收笔是藏锋式,因此要顿笔再收回。
呈现左低右高的形状。
我们再来看看范字的书写,以《上》字为例。
写好《上》字,如果写好了第一笔,那么这个字就成功了一半。
《上》字要写好,第一笔竖的上下比例(以横虚线为界的上下两部分的长度)至关重要,下部过短,整个字就喘不过气,过长则感觉松散。
大家在书写的过程中还要记住一点,笔顺的先后顺序,如果顺序搞错了,整个字就不连贯,缺少了行气,就不美观。
范字示例:。
颜体长、短横的写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种横的写法和用法。
2.培养学生学习书法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
讲解法、示范法、对比法。
教学重点:
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教学难点:
1.顿笔的写法。
2.长横和短横的弯曲度以及弯曲方向。
教学准备:
毛笔、墨汁、练习纸等。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
1.五指执笔法。
2.正确的坐姿。
二、导入
1.谈话:历代以来,一说到汉字楷书的笔画,就是指点、横、竖、撇、捺、钩、折、提八种基本笔画。
这八种基本笔画就好比建房子的地基,只有地基打好了,上面的房子才稳当,可见基本笔画
在楷书中的地位是多么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基本笔画——横。
2.教师口述横的书写要领:重下笔——轻行笔——重收笔。
三、名帖欣赏
出示颜真卿之《颜勤礼碑》一拓片。
四、了解不同的横画
1.出示:在扬有三直秦
2.说说这些字的横画有什么不同?
3.师小结:横有左尖横、右尖横、长横、平横、下覆横、上仰横等。
五、长横、短横对比教学
1.观察“一、工”的长横,把握长横的写法:
(1)师范写长横,并讲清长横书写要领:长而平稳、略带斜势。
(2)学生练习写长横。
2.观察“顺、马”的短横,把握短横的写法:
(1)短横与长横的写法基本相同。
(2)短横比长横短,具体因字而变。
(3)学生练习写短横。
3.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单独练习了长横和短横,接下来选字临一临。
(1)师选字范写。
(2)生选字练习,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并评价学生书写的字。
六、课堂小结
1.教师让学生谈谈收获。
2.结束语。
板书设计:
颜体长、短横的写法
下笔——行笔——收笔
重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