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8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分,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
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下去平稳的意思.如图: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三)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如图: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
如图: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
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四)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如图:(五〕点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
书法短横的写法简介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短横是书法中常见的一种基本笔画。
本文将探讨书法短横的写法,包括它的特点、构造要素以及与其他笔画的组合运用等内容。
短横的特点短横是指书法中水平方向的一种直线笔画,通常横向长度较短,笔画粗细均匀。
短横的特点具体如下:1.直线性:短横是直线型的笔画,与其他曲线型或勾、折、钩等形态的笔画有所区别。
2.水平性:短横通常是水平方向的笔画,表现为横行或与其他笔画组合形成平行线条。
3.简洁明快:由于短横的长度较短,它的书写速度较快,刚劲有力,给人一种简洁明快的感觉。
4.常用于节气字:在中国传统节气字的书写中,短横常用于表示节气的具体位置和时间段,与其他笔画共同构成节气字的形态。
短横的构造要素要想书写好短横,需要掌握以下几个重要的构造要素:1. 笔画长度短横的长度通常根据具体书写需求而定,但总体来说,短横的长度相对较短,一般不超过一个字的半个宽度。
以节气字为例,短横通常位于字形中间或下部,是节气字的构造要素之一。
2. 笔画粗细短横的笔画粗细通常与字体的整体风格相匹配,既要与其他笔画保持一定的协调统一,又要突出短横的刚劲有力。
书写时,可根据个人喜好和具体字体要求进行调整。
3. 笔画速度短横是书写速度较快的一种笔画,手腕和手臂的运动要协调灵活,以保证短横的笔画整齐、有力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感。
较长的短横可以适当加速书写过程,但不可过分急促,以免影响字形的整体美观。
短横的写法技巧书写短横时,需要掌握一定的写法技巧,以下是几点值得注意的要点:1. 书写姿势正确的书写姿势对于书写任何笔画都非常重要,短横也不例外。
古人云:“心正气和,然后神聚意宁,以安其玉。
”正确的坐姿和手臂、手腕的自然运动可以帮助我们书写出端正、工整、有力的短横。
2. 用笔选择短横通常可以使用毛笔、硬笔、钢笔等不同的书写工具进行书写,根据个人的习惯和所写字体的要求进行选择。
毛笔书写的短横常常具有较为浓郁的墨色和书法气息,而硬笔和钢笔书写的短横则更加干练利落。
1、横的写法1、长横(1)、逆锋起笔(2)、向下顿笔(3)、提笔右上行(4)、中锋行笔(5)、稍向上提笔(6)、顿笔向右下回锋2、短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右(4)、蓄势后向右行笔(5)、提笔向右下顿笔(6)、提笔回锋收笔3、凸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向右行笔,中间向上凸(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5)、提笔回锋收笔4、细腰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向右行笔,中间稍提锋(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5)、提笔回锋收笔5、左尖横1、顺锋起笔2、力量逐渐增大,向右中锋行笔3、末端提笔向右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6、右尖横1、逆锋向左起笔2、折锋向右下顿笔3、挫笔后向右偏上边提边行笔7、横钩(1)、向左逆锋起笔(2)、折锋右下顿笔(3)、折锋向右中锋行笔(4)、作钩时提笔向左下重顿(5)、转锋回收至画中后挫笔向左下出钩二、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6)、回锋向上收笔2、悬针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1、逆锋向左上起笔(2、转笔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4、左弧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5、细腰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行笔过程中要捉笔敛锋(5、向右下稍顿笔(6、回锋向上收笔6、粗腰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起笔稍重(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用力行笔(5、向右下顿笔(6、回锋向上收笔7、上尖竖(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2、转笔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偏右中锋行笔(5、向右下轻顿(6、回锋向上收笔8、竖弯(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偏左中锋行笔(5、底端处向右圆转(6、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向回锋收笔三、点1、上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稍顿(3、转笔向左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2、下点(杏仁点)(1、逆锋向上起笔(2、折笔向左下稍顿(3、转笔向右下稍驻(4、提笔向上回锋收笔3、左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下作顿,再转向右下稍驻(3、微提笔向右上回笔(4、回锋至中部后稍驻(5、向右上出锋4、右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作顿(3、转笔向右下行笔(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5、右上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6、左上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作顿(3、转笔向右下行稍驻(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7、左下点(1、逆锋向右上角起笔(2、折笔向左下顿笔(3、提笔折向右下作顿(4、微微提笔回锋收笔8、右下点(1、顺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下顿笔(4、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四、撇1、竖弧撇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弧状的撇,力至笔端。
1、横的写法1、长横(1)、逆锋起笔(2)、向下顿笔(3)、提笔右上行(4)、中锋行笔(5)、稍向上提笔(6)、顿笔向右下回锋2、短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右(4)、蓄势后向右行笔(5)、提笔向右下顿笔(6)、提笔回锋收笔3、凸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向右行笔,中间向上凸(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5)、提笔回锋收笔4、细腰横(1)、向左逆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向右行笔,中间稍提锋(4)、末端转锋向右下顿笔(5)、提笔回锋收笔5、左尖横1、顺锋起笔2、力量逐渐增大,向右中锋行笔3、末端提笔向右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6、右尖横1、逆锋向左起笔2、折锋向右下顿笔3、挫笔后向右偏上边提边行笔7、横钩(1)、向左逆锋起笔(2)、折锋右下顿笔(3)、折锋向右中锋行笔(4)、作钩时提笔向左下重顿(5)、转锋回收至画中后挫笔向左下出钩二、竖1、垂露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向右下稍顿转笔作圆角(6)、回锋向上收笔2、悬针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后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行至三分之二处驻笔后行笔出锋,写出针尖状3、右弧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转笔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4、左弧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呈左弧状中锋行笔(5、末端处向右下稍顿笔(6、提笔回锋向上收笔5、细腰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行笔,行笔过程中要捉笔敛锋(5、向右下稍顿笔(6、回锋向上收笔6、粗腰竖(1、逆锋向左上起笔,起笔稍重(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中锋用力行笔(5、向右下顿笔(6、回锋向上收笔7、上尖竖(1、自左上方逆锋起笔(2、转笔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偏右中锋行笔(5、向右下轻顿(6、回锋向上收笔8、竖弯(1、逆锋向左上起笔(2、折锋微向右上再折向右下顿笔(3、向左下提笔转锋(4、向下偏左中锋行笔(5、底端处向右圆转(6、末端处提笔向右下顿笔向回锋收笔三、点1、上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稍顿(3、转笔向左下顿笔(4、提笔回锋收笔2、下点(杏仁点)(1、逆锋向上起笔(2、折笔向左下稍顿(3、转笔向右下稍驻(4、提笔向上回锋收笔3、左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下作顿,再转向右下稍驻(3、微提笔向右上回笔(4、回锋至中部后稍驻(5、向右上出锋4、右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作顿(3、转笔向右下行笔(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5、右上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下顿笔(3、转锋蓄势向左下方写撇出锋,力至笔端6、左上点(1、逆锋向左上角起笔(2、折笔向右作顿(3、转笔向右下行稍驻(4、微微提笔,向左上方回锋收笔7、左下点(1、逆锋向右上角起笔(2、折笔向左下顿笔(3、提笔折向右下作顿(4、微微提笔回锋收笔8、右下点(1、顺锋起笔(2、向右下顿笔(3、提笔折锋向下顿笔(4、微微提笔向左上回锋收笔四、撇1、竖弧撇1、自左上角逆锋起笔2、折笔后向右下顿笔3、转笔蓄势向下中锋行笔后再向左下方写弧状的撇,力至笔端。
一、横的写法在各种基本笔画中,横画应用最多。
横在一个字中起着横梁的作用。
在楷书中,横画写得好坏,关系到字的骨力。
特别是长横,一定要写得平稳、劲健、厚重、灵动。
切不可写的死气沉沉,呆如木棍。
横有长横及短横之分。
1、长横长横的写法为:下笔顿笔,由重到轻,再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书写长横时,心里可默念口诀:“重——轻——重——回锋”。
长横在每个字中都是主要笔画。
一定要认真写好。
长横的形态是两边粗,中间细,中间略微有向上的弧度,看上去好似一条拱形的大桥。
书写时略向上倾斜,倾斜幅度为3度——5度之间。
如:“一”字。
2、短横短横又叫“左尖横”。
写法为起笔轻,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写短横时心里要默念口诀:“轻——重——回锋”。
短横的形态是左边尖,右边圆。
笔画平而不弯,略带些斜势,如:“二、三”等字。
注意短横有时也需要写长一些。
二、竖的写法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必须写得挺拔坚劲。
竖不直,则字不正。
竖有上尖竖、垂露竖、悬针竖及短竖之分。
1、上尖竖上尖竖的写法是:起笔轻,由轻到重,向下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写上尖竖时默念口诀:“轻——重——回锋”。
上尖竖的形态是:上边尖,下边圆,有时需要向左或向右略微倾斜。
如:“工、王”等字。
2、垂露竖垂露竖的写法是: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回锋收笔。
口诀:“顿笔——行笔——回锋”。
垂露竖多以主要笔画出现在字中,要认真练好。
垂露竖的样子就象一根草棍上附着一滴水珠,又象一个人立正的样子,胸腰挺起,精神抖擞,雄赳赳,气昂昂,切不可左斜右歪,更不能弯腰曲背。
如:“土、干”等字。
3、悬针竖写法为下笔顿笔,向下行笔,行笔到位后,向下逐渐提笔收笔。
口诀:“顿笔——行笔——收笔”。
悬针竖多为主笔,要认真练好。
悬针竖如同一根尖朝下竖立的钢针。
写时要注意力到笔尖,要写得锋利劲健,切不可至尾处飘曲而出。
如:“十、丰”等字。
4、短竖短竖的起笔与垂露、悬针竖基本相同,只是向下行笔至尽端有横托住,所以自然提笔离纸即可。
长横和短横的写法长横和短横的写法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横的形态,学会横的写法,掌握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的用笔。
2、能力目标:比较长横和短横运笔过程的异同。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刻苦学习,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横画的运笔方向难点:横画的起笔和收笔教学过程一、欣赏名家作品,感知书法魅力。
书法源远流长,独具风格,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书法的魅力。
——欣赏(篆、隶、楷、行、草)名家作品。
二、学习名家字帖。
(一)选择字帖书法种类繁多,后人学习书法都是从楷书学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颜真卿的楷书《颜勤礼碑》,此碑伟岸端庄,浑朴苍劲,结体开张,大气,展现了颜真卿博大的胸襟。
学其书法,学其做人。
就让我们从横画开始学习吧。
(二)认识横的形态1、出示例字“其”,加深认识。
横画在一个字中起着桥梁的作用,能不能把字写平稳,与横画有着很大的关系。
一般来说,横的形态是怎样的呢?出示例字“其”,提问:“其”字中的横有那些不同之处?2、认识其它横的形态有左尖横、右尖横、长横和短横。
教师提问:为什么叫左尖横、右尖横呢?教师的话:在这四个横中,最常用的是长横和短横,因此,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三)学习长横和短横的写法1、学习长横的运笔步骤(1)学生齐读长横的运笔口诀:①逆锋顿笔②中锋行笔③向上提笔④顿笔回锋要求学生自己读多几遍,熟记口诀。
(2)教师示范长横的写法。
(学生说,老师写。
)(3)老师带着全体学生站起来一起书空2、短横的写法(1)学生思考:1、长横和短横的用笔相同吗?2、书写长横和短横时应注意那些地方的用笔?(2)教师示范,让学生观察,再回答问题。
3、学生临贴练习。
(1)出示范作,让学生知道怎么书写。
(2)起笔注意事项(用具的摆放、握笔姿势、用墨要求、书写姿势)(3)学生临习,教师巡视辅导。
(四)长横和短横在字体中的运用1、认识感受“十”、“上”、“二”、“士”四字的形态2、教师示范讲解让学生一起来参与,学生说,老师写。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
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
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如图: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
笔画稍向右上仰。
如图:(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
如图: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
见下图: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
见下图:(三)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
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
如图: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
如图: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
如图:(四)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如图: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如图:(五〕点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
长横和短横的写法
《长横和短横的写法》教学设计
施教班级:一班学科:书法
设计施教者:驻市三小于干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短横与长横的形态,学会其用笔法。
2、在传统书法文化情境中体悟书法课的课性。
3、继续巩固书写姿势与铅笔执笔法。
4、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增强学生学书法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短横与长横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快慢、轻重、徐疾、提顿等节奏在书写中变化。
四、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上课前,老师要给小朋友表演一个魔术。
”
听到这个开场白以后,所有的小朋友,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到了我身上。
当我把蒙在手上的布揭掉,原来空空如也的手中神奇的出现一叠漂亮的自制的书签时,小朋友们惊讶地张开了小嘴,“哇!”我知道小朋友们已经被我彻底征服了。
我把其中的一张书签送给坐得最标准的那位小朋友后,说“想不想让于老师再来变一点什么?”
“这次,来一个更大的……”在语言的刺激下,学生的情绪彻底被调动了。
当布被揭掉后,一个月饼盒展现在眼前。
“是月饼吗?”打开,“哦……”是沙子。
失望写在了小脸上。
“别小看这沙子,它可比月饼珍贵多
了。
”
我讲起了欧阳修小时候,锥划沙的学习故事。
原来这样啊,这确实珍贵。
“谁想来试一试?我要把这个机会给最守纪,最聪明的孩子”孩子们马上坐得端端正正了。
“想知道欧阳修在这个沙盘上写的第一个字吗?”
引入了课题
:文化体悟,笔法练习
我出示了用王羲之的《初月帖》做背景的田字格,上面写着一个“一”字。
谁来说说这个一是什么形状的?
“想知道它是怎么样写出来的?看于老师来写。
”边示范,边讲解。
“写横就像开飞机,降落——滑行——刹车”,“按一下,稳一点,顿一下”……
“伸出你的双手,跟陈老师一起写。
”“慢一点,稳一点,再慢一点” “降落——滑行——刹车”,“按一下,稳一点,顿一下”……
让孩子一遍一遍书空,体会写横划时的轻重、快慢、提顿等节奏的变化。
“于老师想检验一下大家把横的轻重、快慢写出来了吗?谁愿意接受这个检验?”举手的不多。
“于老师把我的后背留给检验的那位同学,可以写在我的背上。
”我蹲下了身子,砰!砰!小手马上就像雨后的春笋了。
“按一下,稳一点,顿一下”……随着我的口令,孩子的手指在我的背上缓缓的移动,一丝的轻重快慢的变化都那样的清晰,真的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你想试一试吗?你想试一试吗?谁还想试一试?”“我!我!我!我!”
“好!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我们同桌试一试,写一写,可以写背上,也可以写在手心。
”
………………
“接下来我们要写一个一字,这可是我们一班的小朋友这一生中写的第一个字,我们一定要郑重,好了,把我们的
心先静下来,闭上眼睛。
”
“听音乐,跟着老师的口令吸气,呼气……”
边说便给孩子分发一个田字格的小纸片。
“好,睁开眼,拿起铅笔,认认真真的写下我们的第一个字。
”学生认真地写……
“陈老师要送给你们一班一份大礼,我要把我们的第一个字永久的保存下去,把你的字贴在这个田字各的“一”上,用我们小小的一写成一个大大的“一”。
”
“每一个小朋友的一是那样的渺小,但是我们小朋友写成的一就组成了我们一班这个温暖强大的集体……”
学生争先恐后的把自己的作品往上面粘。
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情趣演绎,触类旁通
“其实今天,陈老师还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认识他吗?”拿出了准备好的青蛙玩偶,套在手上。
“小青蛙早上吵着闹着要来见我们小朋友……咦,它怎
么哭了?让陈老师来听一听。
”我把头俯在青蛙的嘴边,静静地听,小朋友们也竖起了耳朵。
“哦,原来这样啊,还是让小青蛙自己来跟小朋友们说吧!”“今天早上,我急着想来见大家,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本来要送给大家的两个字掉在地上,散了一地,现在我把它们东拼西凑在一起,也不知道哪一个是正确的,怎么办呀,呜……”
“小青蛙谢谢你,别哭了,我们一班的小朋友一定能帮你找出正确的那两个字,大家说是不是?”“能!”
我把六个写在田字格里不同的“二”和“三”贴在黑板上。
“哪个小朋友愿意来找一找那两个书法家写的字?”
“我来,我来,我来……
几个小朋友上来指认,对书法艺术的结体、线条的质量美感都有了初步的映像,也都认得差不多正确。
“其实,书法家写的时候,已经在背后做了暗号,大家来看一看,前面的几
个同学说得对不对。
”
我把贴着的字揭下来,找出了正确的那两个,重新贴在黑板上,同时送出了礼物。
“找一找,这两个字中出现了一个什么新的笔画?”
“短横,”
“短横是什么形状的?”……
一切都在向我预设的进行着。
“那有哪位小朋友知道这短横是怎么样写出来的?”沉默。
终于一位孩子高高地举起了手。
谢天谢地。
“起笔轻一点,慢慢重起来,最后顿一下。
”送出大奖,那只青蛙。
沙盘练习,书空练习,相互练习……
“轻-重”,“快-慢”……
、练习巩固
在作业纸上书写练习“一、二、三”
坐姿,握笔姿势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