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支出构成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等式(一)(1)资产=负债+净资产(2)收入-支出=结余理解:(结余是净资产的一个子项目)(3)资产=负债+净资产 *+收入-支出这个公式可以进一步变形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资产负债表编表等式)第二行政会计的核算方法一啥叫会计科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其经济内容或用途所做出的科学分类。
行政单位会计科目:(一)资产类:现金(二)负债类:暂存款银行存款暂付款库存材料固定资产(二)净资产类:固定基金(四)收入类:拨入经费结余其他收入(五)支出类:经费支出拨出经费二记账方法:所为记账方法,就是运用一定的记账符号.记账规则来编制会计分录和登记账簿的方法,我们现在通用借贷记账法,就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对每一笔业务,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进行登记,用来反映会计主体资金运动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三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通常把账户分成左右两方,分别反映经济业务的增加和减少,其中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这便形成了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1)资产部类账户基本结构:增加记借方。
减少或转销记贷方,余额在借方。
(2)负债部类账户的基本结构:增加数记贷方,减少或结转数记借方,余额在贷方。
(3)结合我们单位实际说明借贷记账法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使用说明一、资产类第101号科目现金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的库存现金。
2.收到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有关科目;支出现金,借记有关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科目借方余额,反映行政单位库存现金数额。
3.行政单位应设置“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的发生顺序逐笔登记。
每日业务终了,应计算当日的现金收入合计数、现金支出合计数和结余数,并将结余数与实际库存数核对,做到账款相符。
4.有外币现金的行政单位,应分别按人民币、各种外币设置“现金日记账”进行明细核算。
具体参见“银行存款”科目。
第102号科目银行存款1.本科目核算行政单位存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1五、行政事业单位会计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要素行政事业单位的行政事业活动时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而不是权责发生制。
行政事业单位为对外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类似企业的利润表)设置五项会计要素:①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②反映行政事业活动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和支出。
2、事业单位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的含义1)资产,2)负债,3)净资产,4)收入,5)支出,3、行政事业单位资产 动资产、固定资产。
资产的计量和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资产包括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流动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①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等,应按实际收入、支出数额记账;②应收及预付款项,是与其他单位等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应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事业单位的该款项包括款等,应按实际发生数额记账;行政事业单位的应收及预付款一般不计提坏账准备。
2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来确定当期发生的存货实际成本。
事业单位的存货包括材料、产成品,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记账,存货的实际成本的计量同行政单位。
库存材料每年至少盘点一次,属正常的溢出或损耗的,作为减少或增加当期支出处理;属非正常性的毁损的,应按规定的程序报批后处理。
① 对外投资1)有价证券按取得时的实际成本入账;2)兑付转让有价证券取得的收入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收入;3)有价证券的利息在实际收到时确认为其他收入。
债券投资、其他投资。
1)在对外投资取得时,应以实际支付款项(以货币的方式对外投资)或者转让非现金资产的评估确认价值(以实物、无形资产)作为入账价值;2)投资期内取得的利息、红利等投资收益不予预计,应在实际收到时计入当期收入;3)转让债券取得的价值或债券到期收回的本息与其账面成本的差额⑤固定资产一般设备单位价值500元以上、专用设备价值800元以上、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资产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具体核算内容:1)固定资产按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记账,购建固定资产,按发生的实际成本入帐;2)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同类市场价格或者有关凭据注明价值、接受捐赠时发生的相关费用入账;3)盘盈固定资产时,按重置完全价值;4)入账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时按实际支付的租金入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就按取得或购置时实际成本记账,入账价值的确定基本同于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一般不计提折旧。
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及说明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说明501010101 人员支出反映单位支付给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按工资一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等。
50101010101 基本工资反映按国家统一规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说明501010101 人员支出反映单位支付给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按工资一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等。
50101010101 基本工资反映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基本工资。
包括机关(指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政府、党派、人民团体)行政人员、人民警察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工资和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的临时待遇等。
5010101010101 基础工资反映机关行政人员、人民警察的基础工资。
5010101010102 职务工资反映机关行政人员、人民警察的职务工资。
5010101010103 级别工资反映机关行政人员、人民警察的级别工资。
5010101010104 工龄工资反映机关行政人员、人民警察的工龄工资。
5010101010105 岗位(技术等级)工资反映机关工人的岗位(技术等级)工资。
5010101010106 岗位奖金反映机关工人按国家规定比例发放的奖金。
5010101010107 固定工资反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工资。
5010101010108 比例工资反映事业单位人员按国家规定比例发放的津贴(活工资部分)。
5010101010109 其他工资反映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临时待遇。
50101010102 津贴反映在基本工资之外按国家统一规定开支的津贴、补贴。
包括公务员岗位津贴、各类补贴(如书报费补贴、冬季取暖补贴等)、保留福利补贴、套改其他、地方出台财政补贴、地方出台自筹补贴和其他补贴。
5010101010201 岗位津贴指公务员岗位津贴,如公安干警特殊岗位津贴、公安干警值勤岗位津贴、人民法院干警岗位津贴、审计人员外勤工作补贴、纪检监察人员外出办案补贴、信访岗位补贴、财会人员岗位补贴、政府特殊津贴、各类学校的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特殊教育津贴、医院的护龄津贴、运动员津贴、军人津贴等。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指标引言概述: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服务机构,其财务状况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分析指标是评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的重要工具,通过对财务指标的分析,可以全面了解单位的经济实力和财务健康状况,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五个主要指标。
一、收入结构分析:1.1 政府拨款收入:政府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分析其占比和增长趋势可以了解单位与政府的关系以及财政支持的稳定性。
1.2 自筹资金收入:自筹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另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包括收费项目、自主经营收入等。
分析其占比和增长趋势可以了解单位的自主经济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3 其他收入:其他收入包括捐赠、投资收益等,分析其占比和来源可以了解单位的多元化收入情况和财务稳定性。
二、支出结构分析:2.1 人员支出:人员支出是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支出项目,包括工资、福利、培训等。
分析人员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可以了解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情况和财务承受能力。
2.2 物资采购支出:物资采购支出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支出项目,包括办公用品、设备采购等。
分析其占比和增长趋势可以了解单位的资产管理情况和采购效率。
2.3 其他支出:其他支出包括办公费用、差旅费用等,分析其占比和变动情况可以了解单位的运营管理情况和财务控制能力。
三、财务健康指标分析:3.1 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衡量单位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分析其变动情况可以了解单位的资金运作能力和负债承受能力。
3.2 资金周转率:资金周转率是衡量单位资金利用效率的指标,分析其变动情况可以了解单位的资金管理能力和运营效率。
3.3 盈余水平:盈余水平是衡量单位经济效益的指标,分析其变动情况可以了解单位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稳定性。
四、财务绩效指标分析:4.1 成本收入比:成本收入比是衡量单位经营效益的指标,分析其变动情况可以了解单位的经营成本控制能力和收入质量。
4.2 利润率:利润率是衡量单位盈利能力的指标,分析其变动情况可以了解单位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记账---费用类费用类科目表:财务会计中的费用类科目全部是新增科目。
费用涉及行政单位的只有3个科目,分别是业务活动费用、资产处置费用和其他费用。
涉及预算现金流出时,业务活动费用对应的预算会计科目一般是行政支出,主要反应单位为履行职责发生的支出。
资产处置费用和其他费用对应的预算会计科目一般是其他支出。
费用类账户结构:费用的增加记录在账户的借方,费用的减少记录在账户的贷方,期末结转后,本科目应无余额。
一、业务活动费用(一)科目核算内容本科目应按照“工资福利费用”、“商品和服务费用”、“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费用”、“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等成本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归集能够直接计入业务活动或采用一定方法计算后,计入业务活动的费用。
与单位行政运行成本有直接关系的支出一般放在业务活动费用中核算。
明细核算的需求和收入一样都是通过预算会计来实现。
业务活动费用涉及的业务主要有7类。
一是计提工资及津补贴,二是支付外部人员劳务费,三是领用库存物品,四是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以及无形资产摊销,五是为履职缴纳的相关税费,六是为履职发生其他各项费用,七是发生当年购货退回等业务,需要冲减本年支出。
(二)账务处理。
1.计提单位职工个人薪酬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发放工资的相关实例在讲到负债科目时再详细介绍。
2.付外部人员个人劳务费时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时,借记本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形资产累计摊销”科目。
举例:A 税务局计提前期购置固定资产计提折旧97322.52元。
6.为履职发生其他各项费用举例:A 税务局工作人员小白报销差旅费,其中车票、住宿费1500元、出差补助360元,车票及住宿费使用公务卡结算。
7.本年发生当年购货退回等业务举例:A税务局收回上年度违规支付的三代手续费56000元,资金已经退回零余额账户,本年累计三代已支出52629元(超支出部分3371元列其他应付款待以后支出时冲账)。
行政事业单位一般预算支出目级科目及说明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说明人员支出反映单位支付给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按工资一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等。
基本工资反映按国家统一规科目代码科目名称说明人员支出反映单位支付给在职职工和临时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按工资一定比例提取的福利费等。
基本工资反映按国家统一规定发放的基本工资。
包括机关(指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政府、党派、人民团体)行政人员、人民警察的基础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龄工资;机关工人的岗位工资、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工资和国家规定比例的津贴;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的临时待遇等。
01 基础工资反映机关行政人员、人民警察的基础工资。
02 职务工资反映机关行政人员、人民警察的职务工资。
03 级别工资反映机关行政人员、人民警察的级别工资。
04 工龄工资反映机关行政人员、人民警察的工龄工资。
05 岗位(技术等级)工资反映机关工人的岗位(技术等级)工资。
06 岗位奖金反映机关工人按国家规定比例发放的奖金。
07 固定工资反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固定工资。
08 比例工资反映事业单位人员按国家规定比例发放的津贴(活工资部分)。
09 其他工资反映各类学校毕业生见习期间的临时待遇。
津贴反映在基本工资之外按国家统一规定开支的津贴、补贴。
包括公务员岗位津贴、各类补贴(如书报费补贴、冬季取暖补贴等)、保留福利补贴、套改其他、地方出台财政补贴、地方出台自筹补贴和其他补贴。
01 岗位津贴指公务员岗位津贴,如公安干警特殊岗位津贴、公安干警值勤岗位津贴、人民法院干警岗位津贴、审计人员外勤工作补贴、纪检监察人员外出办案补贴、信访岗位补贴、财会人员岗位补贴、政府特殊津贴、各类学校的教龄津贴、班主任津贴、特殊教育津贴、医院的护龄津贴、运动员津贴、军人津贴等。
02 各项补贴反映在基本工资之外按国家统一规定开支的各项补贴。
行政事业单位支出构成
审核关系:
一、列方向上
1、固定资产原价(01) 数字
2、本年收入合计(02)≥财政拨款(03)+事业收入(04)+经营收入(05)
3、本年支出合计(06)=工资福利支出(07)+商品和服务支出(16)+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69)+
基本建设支出(84)+其他资本性支出(85)+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86)+赠与(87)+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88)+其他支出(89)
4、工资福利支出(07)=基本工资(08)+津贴(09)+奖金(10)+社会保障缴费(11)+伙食费(12)+
伙食补助费(13)+绩效工资(14)+其他工资福利支出(15)
5、商品和服务支出(16)=办公费(17)+印刷费(18)+咨询费(19)+手续费(20)+水费(21)+电费
(22)+邮政通信费(23)+取暖费(26)+物业管理费(31)+交通费(32)+差旅费(40)+出国费
(41)+维修(护)费(42)+租赁费(43)+会议费(45)+培训费(46)+招待费(47)+专用材料费
(48)+被装购置费(58)+专用燃料费(59)+劳务费(60)+委托业务费(65)+工会经费(66)+福
利费(67)+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68)
6、邮政通信费(23)≥邮政费(24)+上网费(25)
7、取暖费(26)=取暖用燃料费(27)+热力费(28)+职工宿舍取暖费(29)+其他(30)
10、交通费(32)=各类交通工具租用费(33)+燃料费(34)+维修费(35)+保险费(36)+过桥过路
费(37)+洗车费(38)+其他(39)
11、租赁费(43)≥房屋租赁费(44)
12、专用材料费(48)≥药品及医疗耗材(49)+农用材料(50)+兽医用品(51)+实验室用品(52)+
军装、专用服装(53)+消耗性体育用品(54)+胶片、录音和录像带(55)+专用工具和仪器(56)+专用材料和用品(57)
13、劳务费(60)=劳务派遣费(61)+ 劳务工资(64)
14、劳务派遣费(61)=工资、社会保险费(62)+劳务管理费(63)
15、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69)=离休费(70)+退休费(71)+退职(役)费(72)+抚恤金(73)+生
活补助(74)+救济费(75)+医疗费(76)+助学金(77)+奖励金(78)+生产补贴(79)+住房公积金(80)+提租补贴(81)+购房补贴(82)+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83)
17、其他工资福利支出(15)≤20%×工资福利支出(07)
18、其他(30)≤20%×取暖费(26)
19、其他(39)≤20%×交通费(32)
20、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68)≤20%×商品和服务支出(16)
21、其他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83)≤20%×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69)
22、其他支出(89)≤20%×本年支出合计(06)
23、本年收支结余(91) 可以为负数
修理费构成
一、列方向上
1、合计(01)=对外支付的修理费(02)+自行修理材料费(05)
2、对外支付的修理费(02)≥房屋修理费(03)+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费(04)
3、自行修理材料费(05)=各分项材料之和
差旅费构成
一、列方向上
1、合计(01)=火车费(含空调费、订票费)(02)+长途汽车费(03)+轮船费(04)+飞机费(05)+市
内交通费(06)+住宿费(07)+伙食费(08)+保险费(09)+支付个人部分(10)+会务费(11)+资料费(12)+过路过桥费(13)+汽油费(14)+电话费(15)+其他(16)
2、其他(16) ≤20%×合计(01)(否则予以错误提示)
办公费(公杂费)构成
一、列方向上
1、合计(01)=书刊资料费(02)+印刷费(03)+办公用品(04)+消耗用品费(05)+邮政费(09)+电
信费(10)+电子元器件(11)+应用软件日常维护费用(12)+票据费用(13)+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配件(14)+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维修(16)+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耗用材料(18)+晒图复印费(22)+胶卷冲印费(23)+水电费(24)+年检(26)+审计费(27)+业务招待费(28)+宣传费(29)+培训费(30)+汽油费(31)+其他办公费(32)
2、消耗用品费(05)≥茶叶、咖啡、纯净水、矿泉水(06)+纸杯、纸巾、手纸(07)+洗手液、
消毒液(08)
3、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配件(14)≥计算机配件(15)
4、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维修(16)≥计算机维修(17)
5、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打印机耗用材料(18)≥打印用纸(19)+墨盒、墨粉、色带(20)+
计算机软盘、U盘、光盘等移动存储设备(21)
6、水电费(24)≥水费(25)
7、其他办公费(32) ≤20%×合计(01)(否则予以错误提示)
其他
1、除非有明确说明,所有报表中的可填指标都应≥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