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现代诗歌、戏剧阅读练习(20200710161225)
- 格式:pdf
- 大小:36.75 KB
- 文档页数:6
2019年至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题及答案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题(课标全国卷)(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雨雪曲江总①雨雪隔榆溪②,从军度陇西③。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注】①江总(518~590):南朝陈文学家,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
历仕梁、陈、隋三朝。
②榆溪:指边塞。
③陇西:在今甘肃东部。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末句中的“别路”是什么意思?【解析】本题考查了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水平层级D。
第一问主要从“雨雪隔榆溪”“狐迹、天寒、地暗”能够看出。
第二问在通读全诗的基础上,由“从军度陇西”知是士卒远征,“别路”与之对照,当指告别家乡之路。
本题难度不大,考生要仔细研读诗句,体会“狐迹、马蹄、天寒、地暗”的意象的含义,避免错解。
【答案】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
“别路”的意思是戍卒离别家乡到边关的路。
9.诗人把“旗彩坏”、“鼓声低”分别接在“天寒”、“地暗”之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首诗表现了戍卒什么样的情感?(6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水平层级D。
第一问对表达技巧的理解,一定离不开诗句的内容,所以要结合两句诗的意义分析其“好处”。
第二问通过对全诗的理解不难看出是征人思乡。
考生往往在第一问上犯难,其实,理解了诗句的内涵,其表达效果自然就出来了,所以,关键还是对诗歌的解读和理解上。
【答案】这样写的好处是不但点明了边塞“天寒”、“地暗”的环境,也真是生动的透露出戍卒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旗彩坏”、“鼓声低”的心理感受。
这首诗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诗歌阅读题(大纲全国卷)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关河令周邦彦①秋阴时晴渐向暝。
变一庭凄冷。
伫听寒声②,云深无雁影③。
高考语文名师课堂:现代诗歌鉴赏新题型(附:应考锦囊及典题训练)应考锦囊2019年高考天津卷的新题型,选择了一首现代诗歌,反映了新的高考动向,所以考生也要积极了解现代诗歌、戏剧、访谈、书评等文体及其特征。
在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现代诗歌是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要部分,考生应当重视近现代诗词的复习备考。
在现代诗歌鉴赏中,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因此,考生需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
1.修辞手法。
主要包括比喻、比拟、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反复、排比、双关等。
解题步骤:(1)指出何种修辞手法;(2)分析其在诗歌中的表达作用。
2.表现手法。
主要包括渲染与烘托、衬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细节描写等。
解题步骤:(1)指出何种表现手法;(2)阐述其表达作用。
3.篇章结构。
包括首句领起下文、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前后呼应、卒章显志、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画龙点睛等。
解题步骤:(1)指出诗歌结构如何;(2)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阐述。
考题连线一、(2019·高考语文天津卷)下面这首诗在某杂志主办的征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请品读该诗,并说明获奖理由。
要求:①不少于3点理由;②100字左右。
你还在我身旁戴畅瀑布的水逆流而上蒲公英的种子从远处飘回,聚成伞的模样!太阳从西方升起,落向东方!子弹退回枪膛运动员回到起跑线上我交回录取通知书,忘了十年寒窗!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
你还在我身旁!【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
解答此题目,要审清题干要求,注意细节。
本题要求说明该诗的获奖理由,考生可从诗歌的整体构思、内容、艺术手法、诗歌的书写布局等角度进行分析。
“瀑布的水逆流而上”到“厨房里飘来饭菜的香,你把我的卷子签好名字,关掉电视,帮我把书包背上”用回溯的写法,以各种不可能出现的现象表达内心的渴望;“饭菜的香”“卷子签好名字”“帮我把书包背上”,精心选择日常生活中与母子关系相关联的意象,运用生动的细节描写,表现真挚的感情,亲切感人;结尾“你还在我身旁”单独成行,与上文的层层铺垫形成呼应,产生强烈的情感冲击;从诗句的摆放来看,错落有致,形成视觉美感。
高考语文(全国卷)复习:现代诗歌阅读专
项练习(15份)
引言
本文档提供了15份现代诗歌阅读专项练,旨在帮助高考语文考生复现代诗歌相关知识。
每份练中包含了一首现代诗歌及相关问题,供考生练阅读和理解现代诗歌的能力。
练题目
1. 第一份练:《春天的足迹》
2. 第二份练:《追忆》
3. 第三份练:《海的了解》
4. 第四份练:《岁月如歌》
5. 第五份练:《在枫远处》
6. 第六份练:《夜色中的思念》
7. 第七份练:《晨钟》
8. 第八份练:《太阳和我》
9. 第九份练:《风雨中的坚持》
10. 第十份练:《秋天的眼睛》
11. 第十一份练:《雪的诗篇》
12. 第十二份练:《平凡的世界》
13. 第十三份练:《我和蓝天》
14. 第十四份练:《童年的足迹》
15. 第十五份练:《梦的足迹》
练形式
每份练中,考生将阅读一首现代诗歌,并回答相关问题。
问题涉及诗歌的主题、意象、表达手法等方面,旨在帮助考生加深对现代诗歌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使用说明
考生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练:
1. 选择一份练题目。
2. 仔细阅读题目中的现代诗歌。
3. 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象。
4. 思考诗歌中的表达手法和语言技巧。
5. 回答练题目中的问题。
6. 检查答案,并进行复和总结。
总结
这份文档提供了15份现代诗歌阅读专项练,可帮助高考语文考生复现代诗歌相关知识。
通过练阅读和分析现代诗歌,考生能够提升自己的语文能力和解题技巧,为高考做好准备。
祝愿各位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
对点练案19新诗、戏剧阅读与鉴赏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写给当炮兵的儿子丁芒信里先不寄家乡一撮土,也不寄亲友故旧的叮咛,不寄屋前杏花三两瓣,不寄水井旁的笑语殷殷。
既然跨出了家乡的门槛,既然帽子缀上了红星,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
我只寄你一缕硝烟,和电一样的刀光,霞一样的血影,寄给你,我的战友的雄姿,寄给你,战壕里泥土的温馨。
也寄给你春天的溪流,饮饱冰雪的柳芽已经发青,寄给你雷霆似的脚步,寄给你汗气熏蒸的白云。
让你去把握革命未来的节奏,让你去呼吸时代飞迸的火星。
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让千山万水都来向你叮咛。
你再去寻觅家乡的云树,像从百花园中采一朵芳馨,你才会有深沉壮阔的爱,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选自《解放军文艺》1981年第5期,有删改)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1节中的四个“不寄”,意味着儿子参军后曾写信表达对家的思念,诗人让他放下这种思绪。
B.“你还是收拾起纤细的锚链,把心儿碇泊在祖国边境”,诗人委婉地告诫儿子要塌下心来守卫祖国边疆。
C.第3节和第4节都写到要“寄”什么,但内涵有所不同,第3节侧重激励儿子要有军人的血性。
D.“激发你炮弹样饱孕着的热情”中的“炮弹”体现了儿子的军种,暗示儿子要做一名技术过硬的炮兵。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开始说“不寄”,接下来又说“寄”,在“寄”与“不寄”的鲜明对比中,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
B.与“寄”和“不寄”搭配的多为抽象的名词或形容词,这就增强了让读者求索回味诗意的情味。
C.诗人开始说不给儿子寄家乡的什么,最后却让儿子“寻觅家乡的云树”,形成矛盾纠结的呼应。
D.诗歌每四句构成一节,不少地方又反复使用某个词以连带一组句子,强化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如何理解“让辽阔的国土贴紧你的胸膛”?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歌采用家书的形式有什么好处?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现代文,文言文,古诗词,默写)(一)(2019全国Ⅰ卷)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理水(节选)鲁迅当两位大员回到京都的时候,别的考察员也大抵陆续回来了,只有禹还在外。
他们在家里休息了几天,水利局的同事们就在局里大排筵宴,替他们接风。
这一天真是车水马龙,不到黄昏时候,主客就全都到齐了,院子里却已经点起庭燎来,鼎中的牛肉香,一直透到门外虎贲的鼻子跟前,大家就一齐咽口水。
酒过三巡,大员们就讲了一些水乡沿途的风景,芦花似雪,泥水如金,黄鳝膏腴,青苔滑溜……等等。
微醺之后,才取出大家采集了来的民食来,都装着细巧的木匣子,盖上写着文字,有的是伏羲八卦体,有的是仓颉鬼哭体,大家就先来赏鉴这些字,争论得几乎打架之后,才决定以写着“国泰民安”的一块为第一,因为不但文字质朴难识,有上古淳厚之风,而且立言也很得体,可以宣付史馆的。
局外面也起了一阵喧嚷。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面目黧黑,衣服破旧,竟冲破了断绝交通的界线,闯到局里来了。
卫兵们大喝一声,连忙左右交叉了明晃晃的戈,挡住他们的去路。
“什么?——看明白!”当头是一条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的,怔了一下,大声说。
卫兵们在昏黄中定睛一看,就恭恭敬敬的立正,举戈,放他们进去了。
局里的大厅上发生了扰乱。
大家一望见一群莽汉们奔来,纷纷都想躲避,但看不见耀眼的兵器,就又硬着头皮,定睛去看。
头一个虽然面貌黑瘦,但从神情上,也就认识他正是禹;其余的自然是他的随员。
这一吓,把大家的酒意都吓退了,沙沙的一阵衣裳声,立刻都退在下面。
禹便一径跨到席上,并不屈膝而坐,却伸开了两脚,把大脚底对着大员们,又不穿袜子,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
随员们就分坐在他的左右。
“大人是今天回京的?”一位大胆的属员,膝行而前了一点,恭敬的问。
“你们坐近一点来!”禹不答他的询问,只对大家说。
“查的怎么样?”大员们一面膝行而前,一面面面相觑,列坐在残筵的下面,看见咬过的松皮饼和啃光的牛骨头。
2020 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II 专题(三)现代诗歌阅读制作人:柄学时间:【注】各位老师,同学们。
在我们2019 年 12 月山东省的全省模拟考试中出现了多年未考的现代诗歌——《刈禾女之歌》,这首诗歌的横空出生真是给广大师生当头棒喝。
这也警觉着我们:高考并不是只考察散文、小说,在平常练习散文、小说的同时也要留神诗歌、戏剧的阅读。
为了防备高考的突发事件发生,所以我对现代诗歌、戏剧做了一个整理,此刻我主要以(真题再现、研究、备战、精刷)四个模块来梳理现代诗有关内容。
A.现代文诗歌——真题再现先往返首这首“空而常满”的《刈禾女之歌》:(2020 ·山东模拟)阅读下边的诗歌,达成6~9 题。
刈禾女之歌辛笛大城外是山山外是我的家我记发迹中长案上的水瓶我记起门下车水的深深的井我的眼在唱着旷野之歌为何我的心也是空而常满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在雨里生长此刻我改日光下收获我想告诉给妹妹们我是旷野上的主人风吹过镶刀下也吹过我的头巾在麦浪里我看不见自己蓝的天空有白云是一队队飞驰的马你听风与云在我的镶刀之下奔骤而来一九三七年四月三十天在苏格兰高原6.以下对本诗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D )A.“大城外是山 / 山外是我的家”,既点出抒怀主人公的身世背景,也含有城市与乡野的对照。
B.“我想告诉给妹妹们 / 我是旷野上的主人”,写刘禾女收获时的心理活动,表达她对拥有旷野感觉惊喜。
C.“风吹过镶刀下 / 也吹过我的头巾”,写刘禾女劳作时的高兴,也写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睦。
D.“在麦浪里 / 我看不见自己”,是从宏阔的视线观看旷野,着意写刘禾女在面对旷野时的微小感。
7.以下对本诗艺术特点的剖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3 分)( B )A.诗歌前四行,从“大城”“山”转向“水瓶”“井”,节奏也变得舒缓,这类变化带有感情偏向。
B.“金黄的穗子在风里摇 / 在雨里生长”,是静与动、空间与时间的联合,这是该诗常用的表现手法。
2019年高考语文复习:现代诗歌、戏剧阅读练习1、下列对戏剧《雷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
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
后来,后来,——你知道么?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
周朴园哦?你说说看。
鲁侍萍可是她不是小姐,她也不贤慧,并且听说是不大规矩的。
周朴园也许,也许你弄错了,不过你不妨说说看。
鲁侍萍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
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
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
周朴园(苦痛)哦!鲁侍萍她是个下等人,不很守本分的。
听说她跟那时周公馆的少爷有点不清白,生了两个儿子。
生了第二个,才过三天,忽然周少爷不要她了。
大孩子就放在周公馆,刚生的孩子她抱在怀里,在年三十夜里投河死的。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A.鲁侍萍否定梅姑娘“很贤惠,也很规矩”,暗讽了周朴园的虚伪。
B.鲁侍萍以局外人身份叙说梅姑娘的故亊,揭开了二人过往情怨。
说明周朴园痛苦、羞愧,无顔面对眼前这个女人。
C.“汗涔涔地”,D.随着周朴园四次“哦”,鲁侍萍一层层揭开真相,节奏外松内紧。
2、下面的选项中,最接近《青青边愁》意旨的一项是()青青边愁余光中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
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
时间,你带得走歌者不走歌。
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B.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C.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D.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3、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雨巷》中创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
是受中国古代诗词的启发,用丁香结即丁香的花蕾来象征人的愁心。
B.《雨巷》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C.《再别康桥》全诗四行一节,诗行排列错落有致;每句字数基本为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一韵,呈现出明显的旋律感。
2019-2020学年度最新文学作品阅读测试题高考语文总复习高考语文专题训练(2)Word版(附详细参考答案)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每题5分,共100分。
(一)春天的梦苏叔阳(34分)黎明,窗外飘着雪花,静静地,静静地……啊,多像梦的使者。
蓦地,几行诗句涌上心头:闪亮的雪花,轻柔晶莹每一片都一个温馨的梦。
让树枝看见了新绿,让街道看见了浓阴。
哦,在这落雪的早晨,我忽地闻到了丁香的芬芳,听见了蜜蜂的歌唱…春天是可爱的吗?特别是在这里,短促得犹如蜉蝣的生命,只一闪,就是烈日炎炎的夏天。
春天是值得留恋的吗?特别是在这里,常常有漫天的风沙,吹干你生命的汁液。
但我还是喜爱她,像喜爱我最倾心的恋人;我还是执拗地追寻她,像追寻早已消逝了的我的童年。
因为再短促的春天,也还是春天,可以看得见积雪里萌生的小草,枯枝上吐出的嫩蕾。
可以看见绿色,这生命最基本的色素;可以看见鲜红,这滚烫的血液的火焰。
而没有了色彩,也就没有了旋律,没有了诗歌,没有了舞蹈,没有了运动,没有了一切!春天赋予世界以色彩。
再寒冷的春天,也还是春天。
只要挺得过那风沙,人们总会脱去厚厚的外装,活动一下僵硬的躯体,唤醒沉睡在灵魂里的种种追求。
春天赋予人类以希望。
因为有了对春天的渴慕,对春天的梦想,我忍耐住了许多寒冬。
三十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好像比现在冷得多。
那时我还是个孩子。
可我觉得一切都没有希望。
我曾在作文里发过"人生如梦"的叹息。
我那时只有十岁呀。
可是春风吹开了故都的城门,也廓清了我心灵上的迷雾。
我真像一棵小草伸出了青春的嫩芽,一条铺满鲜花的道路在我的面前伸展开来。
从那时起,我知道了春天与希望同在,春天与温暖俱来。
哦,我怀念,怀念那给了我们民族和我们民族所有子孙以幸福、以理想的1949年的春天。
我也还记得过了二十年后的那个严冬。
我在长城以外的一个荒凉的村庄,经受"脱胎换骨"的革命教育,我记得那带着冰碴的红高粱面糊糊,记得那缩肩拱背的农民木然的眼睛,记得那阳坡下避风的土洞。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戏剧专题训练(301-400篇)含答案解析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戏剧专题训练(301-4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鉴赏家汪曾祺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叶三是个卖果子的。
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
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
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
他的果子都是原装。
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
“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
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像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
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
端午前后,枇杷。
夏天卖瓜。
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
卖马牙枣、卖葡萄。
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子”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
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
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
他还卖佛手、香椽。
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叶三五十岁整生日,一家子商量怎么给老爷子做寿。
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叶三有点生气了:“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
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季四太爷即季匋民。
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叶三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
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季匋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匋民送去。
四现代诗歌与戏剧阅读练案36现代诗歌的形象与情感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16分)铁匠①刘半农叮当!叮当!清脆的打铁声,激动夜间沉默的空气。
小门里时时闪出红光,愈显得外间黑漆漆地。
我从门前经过,看见门里的铁匠。
叮当!叮当!他锤子一下一上。
砧上的铁,闪作血也似的光,照见他额上淋淋的汗,和他裸着的,宽阔的胸膛。
我走得远了,还隐隐的听见叮当!叮当!朋友,你该留心着这声音,他永远的在沉沉的自然界中激荡。
你若回头过去,还可以看见几点火花,飞射在漆黑的地上。
1919年9月,北京当时正值封建文人和资产阶级贵族纷纷反对将劳动人民的生活入诗之际。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反复出现“叮当”的打铁声和闪烁的火花,传神地写出了铁匠劳动时富有代表性的特征。
B.“外间黑漆漆地”“漆黑的地上”富有深层含义,象征着时代背景和环境的黑暗、滞重和沉寂。
C.诗歌最后发出“你该留心着这声音”,注意“火花”的呼吁,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关注和敬重。
D.诗歌写的是铁匠打铁,但其目的是突出底层人民劳动生活的沉重与苦难,精神的压抑与痛苦。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具体生动地刻画铁匠的形象,诗人采用了空间移动的手法,通过距离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来描写铁匠的劳动。
B.全诗以诗人的视觉和听觉为中心,由近及远又由远及近,展现了三组互相联系又各有特色的画面,描绘出铁匠打铁的全景轮廓。
C.诗人以洗练的笔法,有点有面、有声有色、有实有虚地塑造了在黑夜中打铁的铁匠的形象,生动真切,有强烈的感染力。
D.诗句基本上由二拍、三拍、四拍三种不同节拍的诗行组成,错落有致,起伏多变,形成了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富有音韵美。
3.这首诗塑造的铁匠形象给人以怎样的感受?请简要概括。
(4分)4.这首诗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赏析。
(6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8题。
(16分)沉钟袁可嘉让我沉默于时空,如古寺锈绿的洪钟,负驮三千载沉重,听窗外风雨匆匆;把波澜掷给大海,把无垠还诸苍穹,我是沉寂的洪钟,沉寂如蓝色凝冻;生命脱蒂于苦痛,苦痛任死寂煎烘,我是锈绿的洪钟,收容八方的野风!(原载于《文艺复兴》)5.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节传达了“我”面对时空的孤独感受,起句气象宏大有力。
2019 年高考语文全国卷3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传统表演艺术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座蕴藏丰富、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民族民间艺术資源宝库。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些传统表演艺术项目已走出困境,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仍有一些项目面临着不容忽视的新问题传统表演艺术与普通民众生活息息相关,其表演通常具有群体性特征:无论侗族大歌还是壮族山歌,人人都可展示歌喉;无论汉族的秧歌,还是藏民的锅庄,民众欢乐起舞的场面都蔚为大观。
对这类非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坚持其生活性、群体性。
两不仅局限于艺水团体或演出队等小范围内。
广大民众为庆贺丰收、祭祖敬神、禳灾祈福而载歌载舞的即兴表演,寄托着他们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丰富情感。
使传统表演艺术“雅化” ,固然能彰显各类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但也弱化了传统表演艺术的民俗文化内涵。
当然,各类民间表演艺术过充分提炼和艺术升华,进而搬上舞台,其成功之作对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如春晚舞台上,藏族舞蹈《飞弦路春》、蒙古族舞蹈《吉祥颂》等都曾大放异彩,然而,在对民间表演艺术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中,有些实施者没有坚持本真性的原则,将一些传统艺术改编得面目全非。
比如,有些人在改造民乐时套用画方音乐编排方式,被改编的作品便失了自身的魂魄。
因此,对民族民间艺术进行“二度创作”,应既不失其本真的艺术特性,又科学地融入现代元素,适应民众新的审美需求。
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编导们深谙民间表演艺术的特性,并能进行实地调研、采风,挖掘出民间艺术的基本元素与本质精神。
各种传统表演艺术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呈现的,考其演出行为形式形成艺术价值。
这类非物质文化产的特性决定了应对其实施活态传承与保护、使之以鲜活形态生存于民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实施中,有些地区視保存为保护,重视硬件设施,各类场馆及专题博物馆建设颇具规模,民间收集来的各种乐器、道具、面具、服装等都得到妥善收藏,这种博物馆式的展示与收藏,虽然能较好地保存民间表演艺术的物质载体,但变活态传承为固态展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件统表演艺术的生存发展问题。
现代诗歌、戏剧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4题。
神女峰舒婷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离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1981年6月于长江【注】这首诗主要取意于巫山神女忠于楚怀王的故事。
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和宋玉游巫山,神女虽一度对宋玉萌生爱意,又被襄王苦苦追求,却终于战胜情欲,毅然表示要永远忠于怀王。
民间传说又补充了神女日夜凝望怀王,日久化为石柱,成为人们万世景仰的偶像等内容,隐含了传统观念对女性的要求和准则。
1.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指代的是人们对坚贞不渝的爱情的赞美。
B.诗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表达出诗人被这种爱情观感动。
C.“为眺望远天的杳鹤/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对女性为了贞节而错过生命中的美丽,表达了无限惋惜之情。
D.诗歌反映了女性对自身自由和解放的追求,同时批判了以人的幸福作为牺牲品的旧道德。
2.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首先在带有象征意味的集体狂欢场景中,以特写镜头推出了一个怀疑者、反思者、批评者的形象。
B.诗人把反差鲜明的意象组合在一起,如“众人狂热的欢呼”与“一人忧伤的思索”,“悬崖上的千年展览”与“伏在爱人肩头上痛哭”,突出了形象的悲哀与问题的沉重。
C.诗中写衣裙在风中飘动,这既是以静衬动,凸现思索者如同雕塑一般的伫立;又是以动衬动,暗示她心灵的激烈颤抖。
D.这首诗观察角度新奇,剪裁生活精当,对于一个困扰人们几千年的问题,诗人让一个自然奇景和文化胜迹来承载,可谓独具匠心,另辟蹊径。
3.结合诗歌谈谈你对“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的理解。
专题二十三 现代诗歌、戏剧阅读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①【注释】 ①这首诗写于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 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1928 年,初载同年 3 月 10 日《新月》月刊第一卷第1 号,署名志摩。
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全诗共 6 节,每节的前 3 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
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 “梦 ”的氛围,也给吟唱者更添上几分 “梦”态。
B. 诗人铺衍了 6 个小节,告诉我们:不管风往哪个方向吹,唯有忍耐与勇敢,我们方能在黑暗中不害怕,在失败中不颓丧,在痛苦中不绝望。
C.诗人的梦是一个大梦,一种大的理想,他要摆脱物的羁绊,心游物外,去追寻人生与宇宙的真理。
D. 这首诗反映的是徐志摩的爱情悲剧,它是 “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她的负心,我的伤悲”之类的恋爱苦情。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新 月 沙 鸥 新月弯弯, 像一条小船。
我乘船归去,越万水千山。
花香,夜暖。
故正是春天。
你睡着了么?我在你梦中靠岸。
1.首取了哪些物象,表达了人的什么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画的两句中的“你”指的是?两句运用了什么表手法?分析其作用。
顺应新高考,推广新题型:现代诗歌阅读训练汇编2019年11月30日,2020新高考首次模考在山东省举行,最令人猝不及防的是,在现代文阅读里,用整整19分考查了一首现当代诗歌!!!!高考上一次考查现当代诗歌,可是在19年前的2000年。
高考越来越难了!!!!!为此精心整理出现代诗歌经典篇目的鉴赏题,助力2020高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题。
树郑敏我从来没有真正听见声音像我听见树的声音,当它悲伤,当它忧郁当它鼓舞,当它多情时的一切声音即使在黑暗的冬夜里,你走过它也应当像走过一个失去民族自由的人民你听不见那封锁在血里的声音吗?当春天来到时它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
我从来没有真正感觉过宁静像我从树的姿态里所感受到的那样深无论自哪一个思想里醒来我的眼睛遇见它屹立在那同一的姿态里。
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在它的注视下溪水慢慢流去,在它的胸怀里小鸟来去而它永远那样祈祷,沉思仿佛生长在永恒宁静的土地上。
1.“树”这个意象有何含义?答案在这首诗中,树像一个失去了自由的民族,树的千万片叶子像千千万万的人民,虽然当时的气氛是肃杀的,但还有流在血管里的声音,还有“强壮的”如“啼扰的婴儿”般的生命和希望。
诗中从树联想到历史、社会、宇宙,是哲学思考。
所以,《树》的主题意识是从一个民族的忧患得失升华到人类的历史轮回,从而超越了生存意识中的忧患感,是智悟。
2.如何理解“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这句诗?答案“在它的手臂间星斗转移”这句诗超越了时代这个层面,而进入到历史,树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3.在“当春天来到时/它的每一只强壮的手臂里/埋藏着千百个啼扰的婴儿”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答案拟人。
作用:生动、形象地写出春天树木的勃勃生机。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4~7题。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