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_转移性支出(财政学)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1.08 MB
- 文档页数:47
一、分析财政补贴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量的存在,你感受到政府补贴对你的影响吗?如果你没有感受到,为什么?生活中的很多补贴并不是直接发放给居民个人,而是通过补贴改变商品价格,居民通过消费才能得到补贴,北京对公共交通的补贴就属于这种情形。
乘坐公共交通越多,就意味着享受补贴越多。
另外,补贴让价格降低,就会产生让居民更多消费的激励,当然,居民可能也会过度消费。
二、财政补贴的性质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无偿地对经济组织和城乡居民所实施的财政补助支出。
财政补贴作为政府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经济手段,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从性质上看,财政补贴同社会保障支出一样,是一种转移支出,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但财政补贴又与社会保障支出有所不同。
社会保障起因于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事故,支出主要用于消费环节,目的主要在于扶助社会弱者,实现社会公平。
而财政补贴则起因于生产、流通和价格等因素,支出可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目的主要在于补偿外部经济,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财政补贴的分类财政补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如按补贴对象可分为对企业的补贴和对个人的补贴;按补贴环节可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消费环节补贴;按经济性质可分为生产补贴和生活补贴;按财政补贴方式可分为现金补贴(明补)和实物补贴(暗补);按政策目的可分为价格补贴、职工生活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收补贴等。
国家实施财政补贴总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所以按政策目的分类是财政补贴最主要的分类方法。
1. 价格补贴。
它指国家对企业由于执行国家的限价政策所造成的亏损所给予的资金补贴,也可以称为政策性亏损补贴。
主要包括:(1)农副产品价格补贴。
这主要是对商业企业的价差补贴,是价格补贴中的主要内容。
它是当从事农副产品收购的商业企业由于执行政府的价格政策、出现购销价格倒挂而造成的亏损时,政府给予的补贴。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
这是当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企业为执行政府政策,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向农民销售时,政府对其价差给予的补贴。
财政补贴是国家为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在一定时期内对特定产业、部门或地区、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人或事项给予的无偿补助或津贴。
第四讲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的目的在于改变现有产品或生产要素相对价格,进而改变资源配置结构和供求结构。
第四讲财政补贴财政补贴是国家协调经济运行中各方面利益分配关系的经济杠杆,是发挥财政分配机制、配合价格杠杆,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
政策性灵活性价格变动的相关性时效性第四讲财政补贴财政补贴的特征第四讲财政补贴价格补贴:政府因价格上涨造成企业亏损或居民生活水平下降而给予企业或居民的补贴。
利息贴息:国家对使用规定用途银行贷款的企业和个人,就其支付的贷款利息提供的补贴,又称为财政贴息。
第四讲财政补贴企业补贴:政府向企业经济主体提供的财政补贴。
居民补贴:政府向居民及其家庭提供的财政补贴。
企业补贴与居民补贴第四讲财政补贴禁止性补贴:根据出口业绩和使用国产货物的情况为条件而给予的补贴,又称为“红灯补贴”。
第四讲财政补贴禁止性补贴、可诉补贴与不可诉补贴可诉补贴:在一定范围内可实施的补贴,如果使用该补贴的成员方对其它成员方的经济利益造成不利影响,则受损的成员方可以向使用此补贴的成员方提起申诉,又称为“黄灯补贴”。
第四讲财政补贴不可诉补贴:不会招致其他成员方提起反补贴申诉的补贴行为,又称为“绿灯补贴”。
第四讲财政补贴1平抑物价水平,保证居民生活水准在企业生产成本或收购价格上升时,政府给予财政补贴,有助于缓解企业上调商品的压力,实现物价水平的稳定。
第四讲财政补贴1平抑物价水平,保证居民生活水准在商品价格快速上升时,给予居民补贴能够保证居民实际收入不下降,保证居民的生活水准。
1平抑物价水平,保证居民生活水准第四讲财政补贴无论是控制物价上涨,还是保证居民收入不下降,归根结底都将有助于实现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避免过度波动。
第四讲财政补贴2实现外部性的内部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企业生产存在正外部性时,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实现企业正外部性的内部化,能够使企业的生产决策靠近有效率的均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