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 格式:ppt
- 大小:4.22 MB
- 文档页数:10
第六章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第一节社会消费性支出――购买性支出之一一、社会消费性支出的性质和项目社会消费性支出是政府购买性支出重要组成部分。
它同政府投资性支出最大区别是属于非生产性、消耗性支出,所以有时又称这类支出为社会消耗性支出。
这类支出并不形成任何资产,但是它是社会再生产所必须的条件,具有明显的外部效应。
社会消费性支出是国家执行政治职能和社会职能的保证,是保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和人民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一项重要支出。
一国政府不仅要为公民提供国家防务、祖国领土完整和社会安定,还要保证社会各项事业相应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社会消费性支出项目包括:文教科卫支出、行政支出、国防支出、外交支出、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支出等。
下面作些简介。
二、社会文教费支出1、社会文教费支出的性质和意义社会文教费支出,是指政府财政用于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部门的经费支出。
其支出性质是:①社会文教费支出属于消费性支出,内容包括财政用于文教科卫等部门经常性支出,即支付这些单位的人员工资和公用经费。
②社会文教费支出属于非生产性支出,因为这些部门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不提供生产性的产品和劳务。
但是文教科卫等事业发展会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的效能。
这些素质对社会物质生产贡献很大。
社会文教费支出重要意义在于:①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生产力发展无不由科学技术发展而带来的,西方劳动生产率提高,80%勺因素是采用了新的科技成果,所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②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进步,文化艺术水平提高的源泉和基础。
没有教育,就没有社会的进步。
③卫生事业发展是一个民族拥有健康体魄的保证。
④文化是人类精神升华的阶梯。
正是因为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各国政府无不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其发展。
我国这一支出的规模近年来一直保持较高的支出。
如下表:2、社会文教费支出的内容:①按支出的部门划分包括:文化事业费、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卫生事业费、体育事业费、通讯事业费、广播电视事业费、出版、文物、档案、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项事业费支出。
一、分析财政补贴在我们的生活中大量的存在,你感受到政府补贴对你的影响吗?如果你没有感受到,为什么?生活中的很多补贴并不是直接发放给居民个人,而是通过补贴改变商品价格,居民通过消费才能得到补贴,北京对公共交通的补贴就属于这种情形。
乘坐公共交通越多,就意味着享受补贴越多。
另外,补贴让价格降低,就会产生让居民更多消费的激励,当然,居民可能也会过度消费。
二、财政补贴的性质财政补贴是国家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无偿地对经济组织和城乡居民所实施的财政补助支出。
财政补贴作为政府调节国民经济运行的基本经济手段,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从性质上看,财政补贴同社会保障支出一样,是一种转移支出,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但财政补贴又与社会保障支出有所不同。
社会保障起因于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事故,支出主要用于消费环节,目的主要在于扶助社会弱者,实现社会公平。
而财政补贴则起因于生产、流通和价格等因素,支出可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多个环节,目的主要在于补偿外部经济,维持经济的正常运行。
三、财政补贴的分类财政补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如按补贴对象可分为对企业的补贴和对个人的补贴;按补贴环节可分为生产环节补贴、流通环节补贴、消费环节补贴;按经济性质可分为生产补贴和生活补贴;按财政补贴方式可分为现金补贴(明补)和实物补贴(暗补);按政策目的可分为价格补贴、职工生活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收补贴等。
国家实施财政补贴总是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所以按政策目的分类是财政补贴最主要的分类方法。
1. 价格补贴。
它指国家对企业由于执行国家的限价政策所造成的亏损所给予的资金补贴,也可以称为政策性亏损补贴。
主要包括:(1)农副产品价格补贴。
这主要是对商业企业的价差补贴,是价格补贴中的主要内容。
它是当从事农副产品收购的商业企业由于执行政府的价格政策、出现购销价格倒挂而造成的亏损时,政府给予的补贴。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
这是当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企业为执行政府政策,以低于正常价格的价格向农民销售时,政府对其价差给予的补贴。
名词解释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教育、医疗保健、社保、就业援助等方面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的直接物质和非物质支持的花费。
这类支出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转移支付和社会福利项目实施的。
转移性支出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社会福祉,减轻弱势群体的负担,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合理分配。
转移性支出可以帮助国家解决贫困问题,减少社会不平等,提供教育和医疗保健等基本服务,改善生活质量。
转移性支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养老金、失业救济金、工伤救济金、医疗保险等。
这类支出主要是政府对退休人员、无工作者、残疾人和低收入家庭提供定期金钱援助或福利待遇。
2. 教育支出:包括教育经费和学生援助金。
政府通过向学校提供经费、给予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等方式来支持教育事业,使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
3. 医疗保健支出:包括医疗补助、医疗保险、医疗援助等。
政府通过向医疗机构提供经费和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医疗保险等方式来支持医疗保健事业,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4. 小额借贷支出:包括贫困家庭小额借贷、小额信贷等。
政府通过提供贷款和低利率贷款等方式帮助低收入家庭改善生活条
件,创业就业。
5. 社会援助支出:包括孤儿救助、无业人员援助、灾区救助等。
政府通过向受灾地区提供援助物资和向灾民提供食品、住房、医疗等救助来支持灾区和弱势群体。
通过转移性支出,政府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正分配,提高社会福利和人民生活水平。
然而,过度依赖转移性支出可能会导致经济负担过重和社会依赖心理的产生。
因此,政府在实施转移性支出时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Transfer payments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Expenditures on socialsecurity一、社会保障支出与社会保障制度(expenditures on social security and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一)社会保障支出的性质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公民因年老、疾病、伤残、失业及其他灾难发生而出现生存困难时,保证其基本生活权利的社会安全制度。
(二)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意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由政府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理由: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弥补市场机制的失灵。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3.私人保险由于存在种种局限,不可能完全向人们提供基本的经济保障。
二、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in developed country) (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早期:①亚当·斯密②德国新历史学派③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创始人)2.当代:①庇古(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增加货币补贴;累进税;养老金②弗里德曼——“负所得税”③供给学派(二)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同类型和共同特点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大体有如下几种类型:(1)社会保险型(2)社会救济型(3)普遍津贴型(4)节俭基金型西方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共同的特点:(1)保障项目名目繁多(2)社会保障资金有确定的来源(3)社会保障支出依法由政府集中安排*(三)养老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社会保险的收入模式1.现收现付式:当期的缴费收入全部用于支付当期的养老金开支,不留或只留很少的储备基金。
2.基金式(1)完全基金式:当期缴费收入全部用于为当期缴费的收报人建立养老金储备基金,建立储备基金的目标应当是满足未来向全部受保人支付养老金的资金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