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对等网络及无线网络
- 格式:doc
- 大小:45.50 KB
- 文档页数:4
解决和排除无线网络连接故障的12个方法无线网络,特别是无线局域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为我们提供了无处不在的、高带宽的网络服务,但是,由于无线信道特有的性质,使得无线网络连接具有不稳定性,大大影响了服务质量,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无线网络故障及排除方法,来帮助用户及时、有效地排除这些故障。
1.混合无线网络经常掉线故障现象使用Linksys WPC54G网卡和Linksys WRT54G AP构建无线局域网,它们使用的都是IEEE 802.11g协议,网络中还存在少数802.11b网卡。
当使用WRT54G进行54Mb/s连接时经常掉线。
故障分析从理论上说,IEEE 802.11g协议是向下兼容802.11b协议的,使用这两种协议的设备可以同时连接至使用IEEE 802.11g协议的AP。
但是,从实际经验来看,只要网络中存在使用IEEE 802.11b协议的网卡,那么整个网络的连接速度就会降至11Mb/s(IEEE 802.11b协议的传输速度)。
故障解决在混用IEEE 802.11b和IEEE 802.11g无线设备时,一定要把无线AP设置成混合(MIXED)模式,使用这种模式,就可以同时兼容IEEE 802.11b和802.11g两种模式。
2.无线客户端接收不到信号故障现象构建无线局域网之后,发现客户端接收不到无线AP的信号。
故障分析导致出现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1)无线网卡距离无线AP或者无线路由器的距离太远,超过了无线网络的覆盖范围,在无线信号到达无线网卡时已经非常微弱了,使得无线客户端无法进行正常连接。
(2)无线AP或者无线路由器未加电或者没有正常工作,导致无线客户端根本无法进行连接。
(3)当无线客户端距离无线AP较远时,我们经常使用定向天线技术来增强无线信号的传播,如果定向天线的角度存在问题,也会导致无线客户端无法正常连接。
(4)如果无线客户端没有正确设置网络IP地址,就无法与无线AP进行通信。
实验一 搭建Ad-Hoc模式无线网络【实验名称】搭建自组网(Ad-Hoc)模式无线网络【实验目的】掌握自组网(Ad-Hoc)模式无线网络的概念及搭建方法【背景描述】小张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一家企业担任网络管理员,在与前任网管交接工作时,发现手上没有交叉线,两台电脑的资料不能快速共享,但是你很快发现大家都有无线网卡,于是你建议用Ad-Hoc的方式来组网,通过无线网卡来快速地开展工作。
【需求分析】需求1:在缺失交叉线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文件共享。
分析1:用无线网卡建立网络,通过无线实现主机之间的互联互通。
【实验拓扑】【实验设备】RG-WG54U 3块 PC 3台【预备知识】无线局域网基本知识。
【实验原理】自组网(Ad-Hoc)模式无线网络是一种省去了无线接入点而搭建起的对等网络结构,只要安装了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彼此之间即可实现无线互联。
由于省去了无线接入点,自组网(Ad-Hoc)模式无线网络的架设过程较为简单,但是传输距离相当有限,因此该种模式较适合满足一些临时性的计算机无线互联需求。
【实验步骤】第一步: 配置STA 1,建立自组网(Ad-Hoc)模式无线网络。
1.STA 1安装无线网卡RG-WG54U以及客户端软件IEEE 802.11g Wireless LANUtility;2.在Windows控制面板,打开网络连接页面;3.右键点击“无线网络连接”,选择“属性”;4.常规页面,双击“Internet协议(TCP/IP)”;5.配置STA 1无线网卡的TCP/IP设置;点击“确定”完成设置。
IP地址: 192.168.0.1子网掩码: 255.255.255.0默认网关: 192.168.0.16.运行IEEE 802.11g Wireless LAN Utility,双击桌面右下角任务栏图标;7.在“Configuration”页面,配置自组网模式无线网络;SSID:配置自组网模式无线网络名称(如“adhoc1”);Network Type:网络类型选择为“Ad-Hoc”;Ad-Hoc Channel:选择自组网模式无线网络工作信道(如“1”);点击“Apply”应用设置,至此完成对STA 1的配置。
目的 Objective组建简单对等网络及无线对等网络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掌握最简单对等网络组建方法。
掌握星型网络组建方法。
掌握星型无线网络组建方法二、实训环境windows 操作系统、Cisco Packet Tracer三、实训内容1、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由2台PC 组成的对等网络。
A 、将搭建好的网络拓扑图截图到下方空白处:B 、为PC 设置合理IP 地址并测试,测试结果截图到下方空白处:2、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由2台PC 、1台SWITCH S2960组成的对等网络。
A 、将搭建好的网络拓扑图截图到下方空白处:B 、为PC 设置合理IP 地址并测试,测试结果截图到下方空白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实 训(验)项目单3、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搭建由2台PC、2台SWITCH S2960组成的对等网络。
A、将搭建好的网络拓扑图截图到下方空白处:B、为PC设置合理IP地址并测试,测试结果截图到下方空白处:4、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搭建由2台Laptop、1台Linksys WRT300N组成的无线对等网络。
A、为2台laptop更换无线网卡Linksys WPC300N硬件。
B、将搭建好的网络拓扑图截图到下方空白处:C、查看IP地址并记录、测试laptop联通结果截图到下方空白处:5、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搭建由2台Laptop、2台PC、2台PDA、1台printer、1台Linksys WRT300N组成的无线对等网络。
A、为需要更换硬件的终端更换Linksys WPC300N无线网卡。
B、将搭建好的网络拓扑图截图到下方空白处:C、查看IP地址并记录、测试各终端间连接状态并记录,总结通讯状态:6、课外实训任务:使用1台笔记本电脑和1台智能手机搭建共享网络。
局域网组建(对等网)
一、对等网和客户机/服务器
1.对等网:网络中的计算机都独立的工作,地位是平等的。
特点:无统一集中管理,适合小型网络。
2.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客户机(Client)
☐终端用户所使用的计算机
☐常用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 XP Professional、Windows Vista
•服务器(Server)
☐在网络中为客户机提供各种服务的专用计算机,如提供Web、邮件服务的计算机
☐通常硬件配置比普通PC要高
☐常用操作系统如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8
二、局域网的组建
1.有线局域网的组建。
实践操作。
客户机的IP的设置:手动或自动(备用静态IP设置)。
测试。
工作组:右击我的电脑-属性-计算机名-更改,可以更改组名或加入域。
2.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实践操作。
其它同上
三、路由器的设置
1.ADSL上网的PPOE设置:账号和密码以及类型设置为PPOE。
2.通过已经联网的设备接入:通过静态IP地址或动态IP来配置。
3.无线设置:
SSID设置:标识无线网络。
加密类型:WEP、WPA、WPAII等。
信道:1-14(客户端自动)
4.MAC地址过滤:通过启用MAC地址过滤限制接入路由器的客户端设备。
5.端口转发:通过设置端口转发而发部各内部服务器。
⽆线⽹络类型总结⼀、名词解释1、 Wimax名词解释:Wimax(全球微博互联接⼊),Wimax也叫802.16⽆线城域⽹或是802.16的简称;Wimax是⼀项新型的宽带接⼊⽅式能提供⾯向互联⽹的告诉连接,数据传输速度最远可达50Km,传输速率可达到30—100Mbps或者更⾼,Wimax还具有Qos的安全机制保障、传输速率⾼、业务更加丰富等特点2、⽆线⾃组织⽹络ad-hoc的名词解释:⽆线⾃组织⽹络(ad-hoc)⼜称为⽆线对等⽹络,是由若⼲个⽆线终端组成的⼀个临时性、⽆中⼼的⽹络,组建⽹络过程中⽆线任何基础设备,使⽤起来⽅便、组建过程速度快且可进⾏资源共享到其他⽹络,⼀般适⽤于突发情况组成的⽹络进⾏数据共享⽆线⾃组织⽹络(m ad-hoc):是由⼀个或者⼏⼗个或者⼏百个节点组成,采⽤⽆线通信⽅式、动态组⽹的多跳的移动性对等⽹络,⽬的是通过动态路由和移动管理技术进⾏数据传输过程中要求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且保证数据⾼数传输且节点能量持续保持,⼀般适⽤于⽆线传感器⽹络的组成部分3、⽆线⼴域⽹的名词解释检查WWAN,传输的标砖协议为802.20,是⼀种铺盖范围更⼴、将物理距离采⽤分散的⽅式将⽆线城域⽹或⽆线局域⽹连接器的⽆线⽹络,提供了更加⽅便和更加灵活的宽带接⼊⽅式,但传输速率相对较WMAN和WLAN较低4、 TDMA和FDMA的名词解释TDMA(时分多址):将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在将每⼀个帧分割成若⼲个时隙(信道)向基站进⾏信号发送,发送成功的这是⼀条可以进⾏数据通信的同频⾥同时段同间隙的同条信道进⾏的数据传输,可以节约时间、节约基站成本同时还可以实现半双⼯传输,例如传呼机FDMA(频分多址):把总宽带被分割成多个正交的频道,每个⽤户占⽤⼀个频道,频分多址是模拟⾼级移动电话服务的⼀种技术,⼀般⽤于通信语⾳系统(全双⼯的电话语⾳服务)5、⽆线传感器⽹络:简称WSN,是部署在监测区域内⼤量的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组成通过⽆线通信⽅式形成⼀个多跳的⾃组织⽹络,⽬的是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覆盖区域中国被感知对象的信息并发送给观察者,WSN的基本三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和⽤户6、⽆线局域⽹(WLAN):在局部区域内以⽆线媒体或⽆限电传输介质进⾏通信的⽆线⽹络7、⽆线个域⽹(WPAN):⽆线个域⽹是⼀种短距离⽆线通信⽹,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单⼀设备在⼩范围内实现⽆线连接、微⼩⽹⾃组织的组⽹形式的通信⽅式8、隐藏节点、暴露节点隐藏节点:当A、C节点都检测不到⽆线信号时,都认为B节点是空闲的因此都想B节点发送数据,结果发送了数据冲突现象,这种未能检测终端或者节点已存在的信号问题叫隐藏节点暴露节点:B向A节点发送数据,同时C也想和D通信,C在⽹络中检测到有⽆线信号,但不确定这个信号来源是否是D,因此不敢进⾏信息发送,其实B向A发送数据同时并不影响C向D发送数据,这就是暴露节点⼆、问答题1、⽆线传感器⽹络在什么背景下产⽣,具有什么现实意义?且WSN的特点和⽹络结构有哪些1)产⽣背景:起源于微电⼦领域对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2) WSN现实意义:WSN综合了传感器、嵌⼊式计算技术、⽆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对象的信息进⾏数据传输处理,最终通过通信技术发送到终端⽤户,WSN可以⽤于军事、国防、环境监测、交通管理、医疗、临时⽹络等领域3) WSN结构特点:平⾯结构:所有节点地位平等,所有⼜称为对等式结构,源和⽬的节点⼀般存在多条路径,⽹络产⽣的负荷由这些路径共同承担,⼀般不存在⽹络的瓶颈问题且⽹络健壮性较好分级结构:将⼀个WSN划分成多个蔟,蔟头间星形成⼀级⽹络,蔟头负责数据转发,蔟成员只负责数据采集,减少路由信息,扩展性较好,分级结构具体抗破坏性4) WSN⽹络结构:分为平⾯结构和分级结构2、什么是⽆线个域⽹?与其他⽹络相⽐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线个域⽹:采⽤⽆线介质代替有线线缆实现个⼈信息终端的互联,组建个⼈信息⽹络WPAN可以实现10⽶内的数据⽹络传输、⾯向特定群体进⾏定制的⽆线⽹络技术WPAN与WMAN、WWAN、WLAN并列但覆盖范围属于最⼩、使⽤最灵活、且成本最低的⽆线⽹络WPAN与有线⽹络相⽐,搭建过程简单,成本低、⽆需线缆⽀持等优势3、⽆线节点A和⽆线节点B同时想与C节点通信,此时会产⽣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隐藏节点问题,通过RTS、CTS机制确定数据的验证包头信息判断是否是数据来源4为什么说⽆线城域⽹解决了最后⼀公⾥的接⼊问题?WMAN覆盖范围⼴、传输速率⾼、可提供灵活、经济、⾼效的组⽹⽅式并且能够有效的解决有线⽅式⽆法覆盖地区的宽带接⼊问题,有完整的Qos机制,课根据业务需要提供实时,⾮实时的不同速率要求的数据传输,为居民和各企业带宽接⼊业务提供最佳服务⽅案4、为什么现今IPV6和IPV4共存呢?⽽⾮直接取代?他们各⾃的特点是什么?因现阶段⼤部分⽤户使⽤的依然是ipv4地址,若直接升到ipv6,必须将互联⽹的所有节点的地址都改为ipv6这个过程⾮常困难且⾮常复杂的,实施较为困难,所以考虑IPV6和IPV4以共存形式进⾏过度,在不久的将来IPV6会得到全⾯使⽤,最终替代IPV4IP是⽹络层协议,是TCP/IP的核⼼协议,⽬前版本依然是IPV4,ipv4的地址个数是232个地址,;IPV6是下⼀代互联协议,地址个数扩充到2128个地址5、信号的衰减和衰落的区别有哪些?衰减是指信号强度随所跨越的任⼀传输介质的距离⽽下降衰落指因传输介质或路径改变引起的接收信号功率所时间的变化⽽改变6、简述下信号的调制过程,并列举写常⽤的调制技术调制指将输⼊信息转换成适于当前信道传输的形式,⼀般信号源分为直流分量和频率较低的频率分量,这些⼀般不能直接传输需要将其转换成⼀个⾼于基带频率信号,⽽且调制过程改变了信息载体的幅度、⾹味或者频率,使其随基带信号幅度变化⽽改变,最后调制过程是将基带信号从载体中提取出来,便于接收⽅接收常见的调制技术:模拟调制:将连续变化的信号调制成⾼频正⽞波,包括幅度调制和⾓度调制数字调制:⽤数字信号对正⽞或余弦⾼频震荡进⾏调制,包括振幅键控频率键控额移相键控脉冲调制:指⽤脉冲序列作为载波,包括脉幅调制、脉冲密度调制、脉频调制、脉位调制7、⽆线AP的分类及其各⾃的功能:单纯AP和扩展AP(也叫瘦AP和胖AP)瘦AP:相当于⽆线交换机,将⽹络信号通过双绞线传送到AP,经过AP的编译,将电信号转换成⽆线电讯号发送过来,形成⽆线⽹络信号的覆盖胖AP:相当于⽆线路由器可以实现家庭⽆线⽹络中的internet连接共享也能实现ADSL和⼩区宽带⽆线共享接⼊8、对⽐分析下CSMA/CA CSMA/CD,说明下WLAN为啥选择CSMA/CA?CSMA/CA CSMA/CD的主要区别:1) CSMA/CD是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可以检测冲突,但⽆法避免2) CSMA/CA: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发送数据包同不能检测信道是否有⽆冲突,只能避免3)传输介质不同:CSMA/CD⽤于总线式以太⽹CSMA/CA:⽤于⽆线局域⽹4)检测⽅式不同:CSMA/CD:通过电缆中的电压变化来检测,当数据发送碰撞时电缆中的电压就会发⽣变化CSMA/CA:采⽤能量检测、载波检测和能量载波混合检测5)冲突帧检测:CSMA/CD:需要全双⼯,所以硬件代价过⾼CSMA/CA:⽆线⽹卡接收,同时很难同时接收发⽣和接收的数据6)⽆线信号的衰减和隐藏节点问CSMA/CA⽐较严重所以综上所诉,在WLan中采⽤CSMA/CD是⽐较困难的9、⽆线⽹络按照覆盖区域、划分为哪4类?每⼀类的覆盖范围、带宽、标准分别是什么?1)⽆线个域⽹(WPAN)覆盖范围:⼩于10⽶,带宽⼩于1Mbps基于IEEE802.15.1的蓝⽛技术基于IEEE802.15.2的超宽带UWB技术,带宽约100Mbps基于IEEE802.15.3的zigbee技术,带宽250Kbps2)⽆线局域⽹(WLAN)覆盖范围:⼩于100⽶,标准IEEE802.11a、b/g基于IEEE802.11b带宽10Mbps基于IEEE802.a、g带宽约54Mbps。
实验一组建办公室对等网络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交换机组建小型交换式对等网的方法。
2、掌握Windows 7对等网建设过程中的相关配置。
3、了解判断Windows 7对等网是否导通的几种方法。
4、掌握Windows 7对等网中文件夹共享的设置方法和使用。
5、掌握Windows 7对等网中映射网络驱动器的实质方法。
二、实验要求1、能够配置计算机的TCP/IP协议。
2、能够设置有权限共享的用户。
3、能够设置文件夹共享和打印机共享,并使用共享的文件夹和打印机。
三、实验内容小型共享式对等网的组建1、使用的设备有直通线3条、打印机1台、集线器1台、安装了Windows 7的计算机3台。
2、硬件连接,拓扑结构如图1-1.3、TCP/IP协议配置。
配置PC1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10,PC2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20,PC3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30,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
4、在PC1、PC2和PC3之间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的连通性。
5、设置计算机名和工作组。
1)依次单击“开始”-“控制面板”-“系统和安全”-“系统”-“高级系统设置”-“计算机名”。
2)打开“系统属性-计算机名/域更改”对话框,单击“更改”按钮,打开“计算机名/域更改”对话框。
3)在“计算机名”文本框中输入“PC1”作为本机名,选中“工作组”单击按钮,并设置工作组名为“SMILE”。
4)单击“确定”后,系统提示重启计算机,重启后,设置生效。
6、安装共享服务。
1)依次打开“开始”-“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网络和共享中心”-“更改适配器设置”,打开“网络连接”窗口。
2)右击“本地连接”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
3)选中“Microsoft 网络的文件和打印机共享”前的复选框。
4)单击“确定”按钮,重启系统后设置生效。
实验二安全Ad Hoc无线网络组建学号:姓名:王磊【实验题目】安全Ad Hoc无线网络组建【实验类别】设计性【实验目的】(1)掌握小型Ad Hoc无线网络的构建及其安全设置;(2)了解无线网络的安全机制,理解以WEP算法为基础的身份验证服务和加密服务。
【实验原理】无线对等网,即Ad Hoc,也称为无线自组织网,是指不需要固定设备支持,各节点即用户终端自行组网,通信时,由其他用户节点进行数据的转发。
通过在windows系统下给台式PC安装无线网络接口卡,可以实现台式PC的无线数据传输,从而实现无AP的PC无线对等网的组建。
【实验环境描述】四台安装有Windows XP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已安装有无线网卡。
【实验步骤】(1)SSID和WEP设置1)在安装了无线网卡的计算机上,从“控制面板”中打开“网络连接”窗口,如图2-6所示。
2)右击“无线网络连接”图标,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打开“无线网络连接属性”复选框,如图2-7所示。
3)单击“首选网络”选项组中的“添加”按钮,显示“无线网络属性”对话框,如图2-8所示。
该对话框用来设置网络。
①在“网络名(SSID)”文本框中输入一个名称,如“hotspot”、“cy”等,无线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需要使用该网络名进行连接②在“网络身份验证”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网络验证的方式,建议选择“开放式”。
③在“数据加密”下拉列表中可以选择是否启用加密,建议选择“WEP”加密方式。
(在“自动为我提供此密钥”处,可选或不选-若不选,则可以自主设置密钥)。
图2-6 “网络连接窗口”(截图仅供参考)图2-7 “无线网络连接属性”对话框4)单击“确定”按钮,返回“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所添加的网络显示在“首选网络”选项组中。
5)单击“高级”按钮,打开“高级”对话框,如图2-9所示。
选中“仅计算机到计算机(特定)”单选按钮。
图2-8 “无线网络属性”对话框图2-9 “高级”对话框6)单击“关闭”按钮返回,再“确定”按钮关闭。
无线组网方式之点对点无线网络跟有线网络类似,无外乎两大类型。
一是有AP中心节点的,即是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另一类就是今天要介绍的无线网卡+无线网卡的双机对等无线网,一般又将这类网络称之为点对点(Point to Point)网络,也称为Ad-Hoc模式,类似于有线对等网。
点对点无线网络主要适用于有临时需求的双机互连,在今年的无线网络组建方式中,此种方式相当普及,普通用户可以通过这类组网方式,来初步领略无线网络的魅力。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回味、总结这种组网方式的结构及详细的组建过程。
通常说来,只要有两台或者两台以上配有无线网卡的计算机,不管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电脑,只需简单设置,就能随时随地实现10-30米范围内的无线局域网连接或共享上网。
先来看一张这种网络的简单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点对点拓扑图从拓扑图中可以看出,只要两台计算机实现了无线连接,即可通过已接入Internet的计算机实现共享上网。
这种点对点从设置上来说也较简单,我们只介绍双机互联的设置步骤,具体设置请看以下步骤。
步骤1:安装无线网卡驱动程序。
安装驱动程序时请注意先后顺序,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先安装好厂家附带的驱动程序,再在对应接口上插入无线网卡。
一切安装完成后,重新启动计算机会在桌面右下角任务栏出现无线网卡图标。
步骤2:接着在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上(这里称其为主机),双击无线网卡图标,弹出无线网络连接属性框。
然后切换到“无线网络配置”选项卡,勾选“用Windows配置我的无线网络设置”选项,如下图所示。
无线网络配置步骤3:单击右下角“高级”按钮,将会弹出如下图所示对话框。
在其中点选“仅计算机到计算机”选项,然后去掉“自动连接到非首选的网络”复选框,最后单击“关闭”按钮。
设置仅计算机到计算机步骤4:返回步骤2所示窗口后再单击“添加”按钮。
接着会弹出如下图所示设置框,在“服务设置标识(SSID)”中可随意输入一个值,比如本例中的“my net”,其他选项保持默认即可单击“确定”按钮。
实验2 搭建Ad-Hoc模式的无线网络一实验目的掌握自组网(Ad-Hoc)模式无线网络的概念及搭建方法二背景描述张三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小型企业担任网络管理员,在与前任网管交接工作时,发现手上没有交叉线,两台电脑的资料不能快速共享,但是张三很快发现所有计算机上都安装有无线网卡,于是张三建议用Ad-Hoc的方式来组网,通过无线网卡来快速地开展工作。
三需求分析需求1:在缺失交叉线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文件共享。
分析1:用无线网卡建立网络,通过无线实现主机之间的互联互通。
四实验拓扑图1 实验拓扑图表1 实验网络IP地址分配计算机名 IP地址子网掩码STA1 192.168.[组号].1 255.255.255.0STA2 192.168.[组号].2 255.255.255.0STA3 192.168.[组号].3 255.255.255.0五实验设备与要求计算机(或其它移动终端)、无线网卡(内置或外置);3人一组。
六实验原理自组网络(Ad-Hoc)是没有固定基础设施(即没有 AP)的无线局域网,这种网络由一些处于平等状态的移动站之间相互通信组成的临时网络。
自组网模式无线网络是一种省去了无线接入点而搭建起的对等网络结构,只要安装了无线网卡的计算机彼此之间即可实现无线互联。
由于省去了无线接入点,自组网(Ad-Hoc)模式无线网络的架设过程较为简单,但是传输距离相当有限,因此该种模式较适合满足一些临时性的计算机无线互联需求。
七实验内容及步骤1、在计算机上安装或启动无线网卡,如图2所示。
【启动的具体步骤:打开网络连接窗口(桌面-右键“网上邻居”,选择“属性”),选定“无线网络连接”,点击右键,选择“启用”。
】图2 启动计算机的无线网卡2、设置计算机的无线网络连接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
具体步骤如下:(1)右键点击“无线网络连接”,选择“属性”,弹出“无线网络连接属性”窗口。
(2)在“无线网络连接属性”窗口,选择“Internet协议(TCP/IP)”,然后点击“属性”,弹出相关窗口;(3)设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图3所示。
无线AP组网方案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是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具体地说就是在组建局域网时不再使用传统的电缆线而通过无线的方式以红外线、无线电波等作为传输介质来进行连接,提供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
无线局域网的基础还是传统的有线局域网,是有线局域网的扩展和替换,它是在有线局域网的基础上通过无线集线器、无线访问节点、无线网桥、无线网卡等设备来实现无线通信的。
目前无线局域网使用的频段主要是S频段(2.4GHz~2.4835GHz)。
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Ad-hoc模式,即点对点无线网络;另一种是Infrastructure模式,即集中控制式网络。
1,Ad-hoc 模式Ad-hoc网络是一种点对点的对等式移动网络,没有有线基础设施的支持,网络中的节点均由移动主机构成。
网络中不存在无线AP,通过多张无线网卡自由的组网实现通信。
基本结构如下图所示:无线AP组网方案-智能建筑-智能建筑要建立对等式网络需要完成以下几个步骤:1)首先为您的电脑安装好无线网卡,并且为您的无线网卡配置好IP地址等网络参数。
注意,要实现互连的主机的IP必须在同一网段,因为对等网络不存在网关,所以网关可以不用填写。
2)设定无线网卡的工作模式为Ad-hoc模式,并给需要互连的网卡配置相同的SSID、频段、加密方式、密钥和连接速率。
注:TP-LINK全系列无线网卡产品都支持此应用模式。
2,Infrastructure 模式集中控制式模式网络,是一种整合有线与无线局域网架构的应用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无线网卡与无线AP进行无线连接,再通过无线AP与有线网络建立连接。
实际上Infrastructure模式网络还可以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建立连接的模式;一种是无线AP与无线网卡建立连接的模式。
“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模式是目前很多家庭都使用的模式,这种模式下无线路由器相当于一个无线AP集合了路由功能,用来实现有线网络与无线网络的连接。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无线网络搭建学号、姓名:张焓实验日期:2016-12-9 实验报告日期:2016-12-9实验地点:小组成员分工:一.实验目的1、IEEE802.11协议观察2、建立对等网3、建立ad-hoc网络4、搭建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模式无线网络5、搭建无线分布式系统(WDS)模式无线网络二.实验环境1.实验设备:软件:Windos,packet tracer;硬件:PC 1台2.网络拓扑结构图见各个题:三.实验内容及步骤、实验的详细记录、实验结果分析(写出每个命令执行时,所显示的内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思考。
)1.IEEE802.11协议观察1.1数据帧(1)数据帧Version ,Type/Subtype是20,即00100000,后两位00,表明协议版本为0,倒数3、4位10 表明这是一个数据帧,前四位0000是subtype。
Frame control 后8位4a,即01001010。
To DS=0,From DS=1,表明该数据帧来自AP。
More frag=0,表明这是该帧的最后一段,Retry=1,表明这是重传帧,Pwr. Mgt.=0,表明发送方没有进入节能模式;More data=0表明没有更多的帧,即No data buffered .Protected=1,表明加密,Order=0,表明没有严格的顺序要求。
Duration位,持续时间为44微秒。
Receiver Address =NokiaDan_3d:aa:57,接收方的MAC 地址;Destination Address=NokiaDan_3d:aa:57,发送发地址,即AP地址;Transmitter Address= Siemens_41:bd:6e,远程远端地址;Sequence=562。
1.2.控制帧(1)Request帧Version ,Type 和Subtype的04,即00000100,后两位00,表明协议版本为0,倒数3、4位01 表明这是一个控制帧,前四位0000是subtype,表明这是一个Probe Request;Frame control 后8位00,控制帧的这几位是0。
目的 Objective
组建简单对等网络及无线对等网络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掌握最简单对等网络组建方法。
掌握星型网络组建方法。
掌握星型无线网络组建方法
二、实训环境
windows 操作系统、Cisco Packet Tracer
三、实训内容
1、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由2台PC 组成的对等网络。
A 、将搭建好的网络拓扑图截图到下方空白处:
B 、为P
C 设置合理IP 地址并测试,测试结果截图到下方空白处:
2、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 软件,搭建由2台PC 、1台SWITCH S2960组成的对等网络。
A 、将搭建好的网络拓扑图截图到下方空白处:
B 、为P
C 设置合理IP 地址并测试,测试结果截图到下方空白处: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 实 训(验)项目单
B、为PC设置合理IP地址并测试,测试结果截图到下方空白处:
4、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搭建由2台Laptop、1台Linksys WRT300N组成的无线对等网络。
A、为2台laptop更换无线网卡Linksys WPC300N硬件。
B、将搭建好的网络拓扑图截图到下方空白处:
C、查看IP地址并记录、测试laptop联通结果截图到下方空白处:
5、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软件,搭建由2台Laptop、2台PC、2台PDA、1台printer、1台Linksys WRT300N组成的无线对等网络。
A、为需要更换硬件的终端更换Linksys WPC300N无线网卡。
B、将搭建好的网络拓扑图截图到下方空白处:
C、查看IP地址并记录、测试各终端间连接状态并记录,总结通讯状态:
6、课外实训任务:使用1台笔记本电脑和1台智能手机搭建共享网络。
A、笔记本电脑使用有线网络连接internet。
B、设置笔记本无线网络设置创建临时无线网络。
C、使用智能手机与笔记本临时网络连接,实现internet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