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医针灸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1
中医如何从肺论治肺部纤维化的机理肺部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在中医理论中,对于肺部纤维化有着独特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从肺论治肺部纤维化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
肺脏如同一个“气机枢纽”,负责调节全身的气的运行和交换。
当肺脏出现纤维化时,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影响,导致气的运行不畅,呼吸功能减弱。
从病因病机来看,肺部纤维化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外邪侵袭是常见的诱因之一,如风寒、风热、燥邪等。
这些外邪侵袭肺脏,导致肺气郁闭,宣发肃降失常。
长期的邪气留恋,损伤肺气,使肺的正气逐渐虚损。
情志失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过度的忧思、恼怒等不良情绪,会影响肝气的疏泄,进而导致肺气的运行失常。
气郁化火,灼伤肺阴,使得肺的津液亏损,影响其正常的濡养功能。
此外,久病体虚也是导致肺部纤维化的原因之一。
其他脏腑的疾病,如脾、肾的亏虚,会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化,进而累及肺脏。
脾为后天之本,脾气虚则不能运化水谷精微,无以滋养肺气;肾为先天之本,肾气虚则不能纳气,影响肺气的肃降。
在治疗上,中医强调从肺论治,注重整体调理。
首先,要疏散外邪。
根据外邪的性质,选用相应的解表药物,如麻黄、桂枝等,以宣通肺气,驱散邪气。
其次,要调理肺气。
肺气不宣者,常用桔梗、杏仁等药宣发肺气;肺气不降者,用苏子、半夏等药降气平喘。
同时,注重补肺益气,选用黄芪、人参等药物,增强肺的功能。
再者,滋养肺阴也是重要的治疗方法。
对于肺阴亏虚者,使用麦冬、沙参等药物,以滋养肺阴,恢复肺的润泽。
在方剂的运用上,如麻杏甘石汤常用于治疗外邪袭肺、肺气郁闭的病症;百合固金汤则适用于肺肾阴虚的情况。
除了药物治疗,中医还注重生活方式的调理。
建议患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过激;注意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之物,以防损伤肺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有助于增强肺气。
另外,中医的针灸疗法也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间质性肺炎患者治疗应遵循活血化瘀通络的原则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中医学认为归属于“肺痿”的范畴,笔者认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正气不足,痰瘀毒损伤肺络。
正气虚可生痰毒、瘀毒,痰瘀毒闭阻肺络,致肺气痹而不通。
邪毒犯肺、阻滞脉络有关,九邪致病理论,九邪即风、寒、暑、湿、躁、火、气、痰、瘀、毒,笔者认为九邪侵犯人体是导致肺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间质性肺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祛邪是重要环节,祛邪即是祛除体内的邪气,达到邪去正复的目的。
祛邪的方法包括使用祛除邪气的药物,或运用针灸、手术等其他疗法。
适用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的祛邪方法有活血化瘀的中药针剂,清热解毒,化痰软坚散结、活血化瘀通络等重要,蛇疗疗法、康益针灸疗法、肺移植等。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祛除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患者的病邪,以达到邪去正复、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小结: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的治疗中应使用活血化瘀通络疗法。
例如在治疗中可以加入当归、川穹、丹参等活血化瘀的药物,同时也可以定期给予活血化瘀作用的针剂,如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等,应根据个人体质调整具体药物和剂量。
温馨提示:本文“间质性肺炎”内容参考整理自《政协委员董瑞院长谈——肺纤维化》一书,仅供参考,本文并不能作为诊断和治疗依据,如果您产生了什么疑问或者对本文有什么建议,欢迎您随时拨打我们的咨询电话联系我们,同时也希望本文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间质性肺炎”。
揭秘中医气功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气功存在于我国已经有二千年左右的历史。
经专家考证出土的公元前380年左右论述气功的《行气玉佩铭》为历史实物,我国最早的医书《内经·上古天真论》已对气功有详细地论述,还有《庄子》、老子的《道德经》、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等等都有关于气功地记录。
这些大量地医学著作,奠定了我国传统医学“气功”继承并发扬的基础。
也为现代医者、人们学习气功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
中医气功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
调心是调控心理活动,调息是调控呼吸运动,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姿势和动作。
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炼方法。
气功康复疗法在于通过深吸气、慢呼气来锻炼肺活量,加快体内水谷之“精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形成宗气,并推动宗气完成肺朝百脉的功能。
近年来,董瑞中医主任医师逐步把此疗法用于配合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患者康复养生的一种手段。
此疗法亦根据中医气功的指导思想,并结合肺部的结构特征所编的一套“养脏功法”,此功需要环境清新、肃静,意在通过深吸气、慢呼气的锻炼来增强肺活量,加快体内精气与自然界清气的结合,形成宗气,来推动宗气完成肺主治节,肺朝百脉的功能。
用气功的意念来增强肺纤维化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气功康复是古代自然科学和中医学相结合的产物,能够调和阴阳、调畅气血、调理脏腑、调养精气神的
作用。
揭秘中医蛇疗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中医蛇疗法治疗疾病在民间早有广泛流传,最早记载用蛇胆治病的内容见于汉代《名医别录》一书。
蛇胆性凉,微苦微甘,有止咳、行气、化痰、搜风祛湿、名目益肝的功效。
中医蛇疗疗法是结合民间蛇疗治疗疾病的经验,选用银环蛇蛇胆配乌梢蛇治疗肺科病的一种独创方法。
主要针对咳嗽、气短等症状。
蛇胆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铜、铁、维生素E等,不但能缓解咳、痰、喘等症状,还能有助于人体免疫力的提高,但服用疗程必须大于三个月,同时要加用生甘草、罗汉果等药以减轻副作用。
为巩固该疗法的疗效,将乌梢蛇加入中药配伍当中,用于提高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的疗效。
乌梢蛇是一种无毒蛇,甘平具有较强的通络、祛风、止痉,尤其是通络功能是临床认为通络的圣药。
而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痰瘀毒损伤肺络是其主要的病理机制,用乌梢蛇通络开创了间质性肺炎、肺纤维中医辨证的新思路。
乌梢蛇的通络与银环蛇胆的化痰止咳两药应用相得益彰,为中医防治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增添了新的独特方案。
经过多年来地研究,董瑞中医主任医师逐渐把蛇疗用于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患者,从最初地大胆设想到初见效果走过了漫长地路途,不过,收到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不同程度减轻了患者地咳喘状况。
中医间质性肺炎,这些方法需要了解!
针对间质性肺炎这种疾病,患者需要调整好心情,首先不能出现害怕的心理,因为治疗这种疾病的难度并不大,今天为大家推荐中医治疗方法,只要长期坚持,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1、中医辨证施治治疗间质性肺炎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
当一名患者走进医生的诊室,医生从多角度对病人进行辩证。
对患者进行诊脉,观察患者舌苔等,最终给予患者适合其自身病情的中药汤剂。
但众所周知,中药发挥药效的时间较长,故治疗周期相对较长。
★2、中成药治疗间质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在中医属于肺痿范畴,有些中医学者认为其理论基础为气阴两伤、痰淤毒损伤肺络及脾肾肺俱虚、痰瘀毒损伤肺络,故可服用中成药以对症治疗。
常用的中成药如养阴益肺通络疗法、仙芪扶阳固本疗法等。
★3、中医耳穴按压治疗肺纤维化
人的耳朵遍布各种穴位,分别对应身体的不通器官。
通过耳穴疗法可起到提高免疫力,防止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患者反复感染和改善睡眠、便秘等并发症。
★4、中医针灸治疗间质性肺炎
中医针灸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其临床疗效已经过大量证实,同样针灸对于间质性肺炎也有一定疗效。
根据中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在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作
时选用手太阴鱼际穴、足太阴涌泉穴、任脉膻中穴进行施以快速泻法而达到缓解咳痰、气短等症状。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的中医防治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在中医中被称之为肺痿。
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痹症》、《素问﹒五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明确指出“肺痿”之名,并对病因病机、辩证施治予以精确的论述,但临证取效极其微小。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病机为:正气虚为本,风、寒、暑、湿、躁、火、气、痰、瘀毒九邪损伤肺络为标,本病最大的特点是虚和标贯穿于始终。
正气虚是诱发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病的内在因素,《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中医认为,正气充足,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犯人体,疾病则无从发生,或者有外邪侵犯,正气亦能抗邪而不至于发病。
小结:以上所述,笔者提出以调节阴阳平衡学说为总纲,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调整人体阴阳平衡、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为宗旨,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的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治疗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十位一体”综合疗法,并成为中国中医科技推广中心面向全国推广项目。
知识拓展:肺络的释义,络指络脉,有网络的含义,经是经脉,有路径之意,经脉有一定的循行路线,而络脉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网络全身。
从经脉分出的支脉为别络,从别络分出逐层细化的脉络为细络和孙络。
温馨提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中医防治”,本文已经为您介绍得很详细,对大家认识疾病、及时治疗疾病有很大的帮助。
得了肺纤维化,也不要过于紧张,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采用养阴益肺通络疗法治疗肺纤维化有独特的疗效,已经成功治疗了万例患者,是您肺纤维化治疗的最好选择。
揭秘中医针灸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中医针灸早就被我们所熟悉,众所周知它是我国传统医学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2千多年的古书中有关于原始的针刺工具“石器”(砭石)的记载。
例如《左传》中收录一篇公元前550年的一段史料中载到“美疢不如恶石”,其意为患了疾病,不如用砭石去治疗。
亦有《山海经》中记载:“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
”。
又有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序》中提到:“黄帝受命,创制九针”。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但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针灸存在我国不仅存在历史渊源漫长,而且其功效也不言而喻。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以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
董瑞中医主任医师依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在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时选用手太阴肺经之鱼际穴、足少阴肾经之涌泉穴、任脉之膻中穴等穴位进行施以快速泻法而达到缓解咳痰、气短等症状。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缓解时期辨证施治给予针灸治疗以改善其临床症状,辅助疾病的治疗。
该疗法也是中医内病外治疗法的一种特殊手段。
揭秘中医仙芪扶阳固本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中医仙芪扶阳固本意在扶正固本、健脾补肾、活血化瘀、通络、宣肺祛痰,达到固本强身之效,此法适用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同样适用于尘肺、哮喘、肺癌、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肺科病,凡见于脾肾两虚型患者:有喘息气短、动则加剧,咳嗽、痰稀白,反复易感,四肢乏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舌暗、苔白腻,脉滑、涩等症候者都适用。
中医辨证施治过程中把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归属为肺痿的范畴。
肺痿病名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医圣张仲景《金匮要略》一书,该书对其疾病病名、症状、病因、病机、辨证施治有了明确的论述,并分为虚热、虚寒两型。
并制定了干姜甘草汤、麦门冬汤两个名方,医圣张仲景的思想几千年来一直指导着肺痿的中医临床。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症状表现为喘息气短、动则加剧,咳嗽、痰稀白,反复易感,四肢乏力,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舌暗、苔白腻,脉滑、涩等症候,在辨证分型当中归属于正气不足、脾肾两亏、痰瘀毒损伤肺络型肺痿。
针对上述症状,仙芪扶阳固本疗法意在“扶正固本”,健脾补肾、活血化瘀、通络、宣肺祛痰,该中药中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淫羊藿、蛤蚧、黄芪、白术、茯苓等。
主要作用是补肺、健脾、温肾、扶阳固本。
主治咳嗽、哮症、喘症、肺胀、肺痿、肺痨、肺痹。
仙芪扶阳固本疗法不但适用于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同样适用于尘肺、哮喘、肺癌、支气管扩张、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等肺科病,见于脾肾两虚型。
中医治病原则在于调理和防治,这种固体强身地做法适合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患者。
一中医疗法对间质性肺炎治疗有一定疗效。
我们通过对诊治病人的分析和总结,认为本病瘀、痰、热、肺肾两虚等病邪交结为主要病机,采用活血通络、补益肺肾、化痰清热、软坚散结等方法治疗,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减慢疾病进程,如改善肺功能、提高血氧分压和减轻气促等,使患者适当的参加体力活动,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可以防止因感染而致病情恶化。
二“磁药叠加”治疗肺纤维化原理《磁药叠加调节免疫疗法》是在胡斌清、陈银魁两位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年临床研究独创的最新疗法,在运用中医治疗肺部常见病、多发病与疑难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临床应用中以其确切的疗效和低廉的费用深得患友及其家属的赞誉,多次在专业学术交流会上以其独特的辩证观点和诊疗手法深得业界同行们的高度认同。
该疗法融入了中医几千年医道之精华,在基础腧穴理论的指导下,以"拔、熏、炙、针、贴"等多种手法进行综合调治,治疗原则以绿色(不损伤其它脏器机体功能)、自然(按自然变化规律来平和五脏阴阳)为主线,既要让患者达到"治已病"的效果,还要实现"治未病"的目的。
该疗法是辨证论治理论的完美释意,即针对每位患者的体质特征和症状差异,因人而宜,因证而异的选取不同穴位、方剂,制定不同治疗方案,该疗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1、中医经络药罐法自动修复病变组织,促进肺部微循环,解除呼吸道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减少痰液生成,促进肺部病变组织细胞的回复和再生能力。
2、中药穴位熏蒸法促进粘膜细胞再生,提高肺泡生理功能,全面更新肺细胞,增强肺功能的通气能力,使病情得以恢复。
3、穴位免疫激活法用针具刺破特定部位或穴位放血,以疏通经脉,祛瘀生新,调理气血,给疾病一个出口。
具有解表泄热、疏通经络、解毒消炎,调整肺部乃至全身脏腑气血功能的作用。
4、穴位注射法通过穴位药物的循经作用,最大限度发挥药物效应,致肺部已发生功能障碍的生理活动恢复正常,从而达到防治疾病,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的功效。
揭秘中医膏方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膏方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载到豕膏、马膏,以动物脂肪为基质,主要外用于治疗外伤科疾病。
至宋元时期,基本沿袭唐朝,在论述有关膏方的制备方法时照抄《千金方》,再至明清时期,膏方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并受到当时人们的推崇。
可见,有着悠久历史地膏方不但是一幅幅治病强身的良方。
而且已成为一种文化被继承并发扬着。
目前,生活在我国南部地区的人们一直用膏方来调养虚弱身体、调治慢性疾病身体和老年调理达到益寿延年。
多年来,董瑞中医主任医师一直在研究让南方人们热衷地膏方“北进”,使北方人们真真正正感受到膏方所带来的治病、强身之功效。
并已逐步用于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患者,不但减小一直服用药物地痛苦,而且减轻了一个病人给整个家庭带来的沉重负担。
用中医膏方治疗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不是突发奇想,是有着深厚地理论基础。
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属于中医慢性疑难病,这一点符合膏方应用的范畴。
而中医治病有着深厚地理论基础,是: (1)、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学说,中医强调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自然生万物; (2)、阴阳平衡理论学说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有机结合起来; (3)、正气学说,扶正固本攻补兼施; (4)、精气神学说以“精”为核心; (5)、君臣佐使的处方原则是基本原则; (6)、高度重视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个性化特色; (7)、以中医体质辨证为施方基础。
中医膏方地产生正是古代古朴唯物主义医家,根据这些理论,用大自然地药草做用于致病体,使之达到阴阳平衡,从而治病强身。
从中医角度论证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病的内在因素中医在我们已有五千年辉煌历史,他的学说和理论思想也被世界所折服,很多西医无法解决地身体问题,中医却能达到意想不到地效果,从目前情况来看,肺纤维化-间质性问题已成世界难题,各国著名医科人员也再研究治疗其地更有效方法。
北京康益德医院院长董瑞主任医师从中医辨证角度阐明了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地发病内在因素,相信对于科研、患者都有很大地帮助。
他提出了“正气虚是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发病的内在因素”,正气虚表现在以下四个。
一、肺气虚肺气虚是指肺气不足,卫表不固。
其机制为:“清气”吸入不足,后天“谷气”化生不足,而直接致“宗气”虚弱;或久病咳喘耗伤肺气,肺主气,司呼吸,久病咳喘致肺气虚,呼吸功能减弱,而致咳喘无力,气少不足以息,动则加剧。
二、肺阳虚肺主阳气,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者,先天之阳气,此阳气藏于肾中,充养于肺阳,使肺阳得以生成。
二者,天地阳气所化生,如西方之气、秋天之气、燥辛之气中属阳的部分化生了肺阳。
三者,是脾、肾、心、肝四脏阳气转化而来,注入和滋养生成肺阳。
四者,是肺阴化生肺阳,阴阳互根,肺阳根于肺阴,肺阴可化生肺阳。
肺阳具有主治节、卫外、化生气血和演变宗气之功能,上述功能异常,均可导致肺阳不足。
三、肺肾阴虚肺肾阴虚是指肺肾两脏阴液不足。
肺肾阴液互相滋养,即“金水相生”。
肺阴耗伤或久咳,病久及肾。
或房劳太过,肾精亏少,阴液不能上承,火灼于肺,均能形成肺肾阴虚症。
四、肺脾气虚肺脾气虚是指肺脾两脏气虚的表现。
脾为生气之源,肺为主气之枢。
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不能输精于肺,则肺气日衰。
或日久咳伤肺气,“子病及母”致脾气亦虚,而致脾肺气虚症。
如果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患者朋友,能看到此篇文章,希望能仔细阅读,说不定能帮助你们了解自己地发病因素,从而从饮食和生活习惯上调整到最佳状态。
『肺病』中药方--间质性肺炎辨证分型治疗间质性肺炎不是一个单一的疾病,而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约有百余种,已知一小部分病因已明,如尘肺、药物性肺炎、放射性肺炎等;但有相当一部分病因不明,如特发性肺纤维化、结节病等。
属中医“顽咳”之证。
我们平时所说的间质性肺炎一般是指肺的间质组织发生炎症,炎症主要侵犯支气管壁、肺泡壁,特别是支气管周围血管,周围小叶间和肺泡间隔的结缔组织,而且,多呈坏死性病变。
中医认为该病是由于脾肾不足,外邪客肺后,肺虚邪留,久则气阴受损,肺脏脉络瘀阻,宣肃失司,痰浊留恋肺窍,或阴虚津涸而致干咳频频,成缠绵难愈的顽咳证。
辨证分型治疗(1)肺燥津伤治法:滋阴清热,润肺生津方药: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麦冬、党参、桑叶、石膏、阿胶、胡麻仁、杏仁、炙杷叶、半夏、川贝母、甘草。
方中桑叶配生石膏清泄肺经燥热;麦冬、阿胶、胡麻仁滋阴润肺,生津止渴;党参、甘草补益肺气;杷叶、半夏、杏仁、川贝母化痰止咳。
如燥热甚者加沙参、花粉、元参以润燥生津;肺胃火盛,呛咳频作加芦根、竹叶以清热;午后潮热者加银柴胡、地骨皮、白薇以退虚热;痰中带血可加白芨、白茅根凉血止血。
(2)阴虚火旺治法:养阴清热,宁肺止嗽。
方药:紫菀散加减。
菀、阿胶、党参、服苓、甘草、川贝母、桔梗、知母、柴胡、五味子、百合、麦冬。
方中紫菀、阿胶以养阴润肺止咳;党参、服苓、甘草培土生金滋化源;川贝母、桔梗宣肺利气;柴胡、知母疏肝清热而降虚火;五味子敛肺而止唾沫;百合、麦冬生津润肺,宁心安神。
如痰中带血加丹皮、茅根凉血止血;心烦加元参、生地交通心肾降火除烦;咳吐如脓者加冬瓜子、芦根以清热排脓;咳甚加桑白皮、地骨皮清肺止嗽。
(3)气阴两虚治法:补益肺气,化痰养阴。
方药:升陷汤合生脉散加减。
生黄芪、知母、柴胡、升麻、桔梗、党参、麦冬、五味子、紫菀、百部、浙贝母、海浮石。
方中用生黄芪、党参补益脾肺之气,柴胡、升麻、桔梗升举下陷大气以治气促;知母、麦冬、五味子养阴润肺止咳;紫菀、百部、浙贝母、海浮石化痰止咳除浊唾。
肺纤维化中医治疗怎么治
肺纤维化是肺疾病的终末期改变,很多肺纤维化患者的病因都是比较复杂的,甚至有的病因不明,在临床上,肺纤维化的中医治疗也有一定效果。
一般中医治疗肺纤维化是可以采用针灸的。
1.中医治疗肺纤维化是采用拔罐、药物熏蒸、针灸、外贴等多种手法,结合中药综合治疗,肺纤维化属于免疫性疾病,激素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但是容易产生副作用,建议采用更为健康的中医方法治疗。
2.中医治疗肺纤维化在消除表面症状的同时,注重对引发疾病的内因,即人体自身机体脾、肾、肺、心功能的调理和恢复的治疗,这样才能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功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真正做到全面系统科学针对性的治疗。
如果结合平时的护理和预防措施,可以很好的控制发病。
3.治疗肺纤维化的而中医偏方:疗法将中药、针灸、药物拔罐、针刺、中药敷贴渗透、熏蒸吸收,内病外治等疗法综合应用,从咳、痰、喘着手,辨寒热虚实,以肺、脾、肾论证,辨阴阳虚实。
在临床中根据对患者疾病辨证求因结合患者病情轻重、症状体征采用“中药汤剂”以清肺化痰,使肺的宣降功能得到改善;健脾扶正,使脾的运化功能正常;培元固本,使肾的纳气功能得以恢复。
并结合“中药穴位激活疗法”以增强机体免疫力,“三穴五针”以舒筋通络,“药罐、熏蒸”以加压渗透,进而增加药物吸收及疗效、促进肺部微循环、解除呼吸道平滑肌痉挛、抑制腺体分泌、减少痰液生成、使患者症状得以控制,减少复发,甚则治愈。
读中医冬病夏治疗法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一、中医冬病夏治疗法
冬病夏治的定义
“冬病夏治”是指冬天易发的疾病或冬天症状加重的疾病,在夏天进行预防和治疗。
为何能够冬病夏治
《黄帝内经》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这些患者,常常自体免疫力低下,每到冬季因受风、受寒而容易诱发。
而夏季这类疾病处于缓解期,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而三伏天又是阳气隆盛的最好时令,利用这个时令进行穴位敷贴是按照“春夏养阳”理论,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时机,它可以通过中药渗透皮肤,起到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调整机体和外界环境的平衡。
调节人体的动态平衡,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驱除体内的病邪,起到通经络、理气血、调阴阳、补虚损的作用。
冬病夏治效果最为理想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适应症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敏性鼻炎、变异性咳嗽等中医辨证属阳虚为主,或寒热错杂以寒为主的患者,冬病夏治期间慎用辛燥、寒凉、大量肥甘滋腻之品、忌过量运动。
每年冬病夏治的最佳时间为从夏至日(阳历6月21日或22日)后第三庚日为初伏(有十天),第四庚日为中伏(有的年是十天,有的年是二十天),立秋(阳历8月7日或8日)后第一庚日为三伏,有十天。
我国对于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的防治历史
中医把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定属于“肺痰”,已有很长的历史,比西文要早1600多年。
其理论可追溯到《黄帝内经》一书中,其中的《素问·痹症》、《素问·五脏》、《素问·玉机真脏论》都有关于此病症地症型地论证。
特别是到了汉代,当时神医张仲景在他的《金匮要略》一著中明确指出“肺痿”一名,并对其病因、病机以及对其的辨证施治有很精确的论述。
也为后世医者研究辨证施治此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董瑞中医主任医师经过近30年的临床研究,认为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病机基本可以分为:正气虚为主,风、寒、暑、湿、燥、火、气、痰、瘀毒九邪损伤机体肺络为根本致病之因。
所以我们在防治手段一直沿用古医书中强调“正所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身体正气充足,卫外固密,病邪难于侵犯人体,从而疾病刚无从发生,或者再有外邪侵犯,正气亦可抵抗外邪,也不会使我们发病。
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患者怎样达到“正气内存”呢?我们就要调节身体阴阳失和的状况,关于调理不是简单地吃药和打针就能解决的,我们不但要不实时机地选用最佳治疗方案和时间,还要增强身体的勉励力,比如在饮食方面增加对症身体的食疗药膳,在心理上保持乐观豁达,在居住环境上舒适安逸,在使用物品上选择健康无污染,等。
都会病情地控制有具大地帮助。
大量地临床表明,中医在防治纤维化-间质性的路上早以先行一步,相信结合现代医学发展地文明,能使这个世界难题,找到最佳地解决方案。
间质性肺炎的中医治疗方案肺间质性病变,是一种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最终导致死亡。
其病变是不可逆性和治疗手段的局限性造成了本病不可避免的高死亡率。
为尽早脱离疾病的困扰,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古医籍,以及现代医学的研究、临床案例报导。
我们不断的研究、总结,探索了中医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途径。
我们认为:第一是补气,第二是化痰,第三是活血,第四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我们采用的是中医双联疗法,清肺止咳定喘,补肺益肾、纳气归元的原理,也是一种独特新颖的中医治疗方法。
在中医学中没有“间质性肺炎”病名,但根据间质性肺炎的临床表现,出现刺激性干咳,或伴有少量粘痰;进行性呼吸困难为病特征;或有乏力、消瘦、低热等。
应归属于中医学中的“喘证”范畴,喘证可分实喘和虚喘,实喘属于肺,虚喘属于肾。
间质性肺炎导致的喘则往往表现为虚中挟实,以虚为主,病人常常在不发作时出现“动则气喘,少气不足以息”的症状,而无明显咳嗽,咳痰此乃虚喘。
如病程延续,病人从肺发展为肾虚,导致肾不纳气。
采用中西并用的双联治疗手段,提高治疗间质性肺炎的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1、通过免疫疗法,采用免疫抑制剂,提高纤维化药物的治疗效果,消除病毒,激活免疫力修复再生功能。
2,通过中医辩证方法,分型用药治疗。
(1)养阴清热,止咳祛痰法:采用南沙参,麦冬,黄芩,地骨皮,玄参,桑白皮,桔梗,百合等;(2)益气养阴,祛湿化痰法:采用南沙参,桑白皮,瓜蒌,茯苓,猪苓,太子参,苍术,白术,薏苡仁;(3)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采用南沙参,黄芪,杏仁,苍术,桃仁,白术,枳壳,郁金,紫英石等;(4)清宜肺热,止咳平喘:采用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桔梗,甘草,苇根,麻黄,石膏,桃仁,冬瓜子等;(5)祛湿化痰,止咳平喘:采用苏子,茯苓,白芥子,半夏,莱服子,陈皮,炙甘草;(6)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法:采用泽兰,杏仁,川芎,桑白皮,桃仁,瓜蒌,薤白,苏子,葶苈子等。
肺纤维化_肺间质性肺炎的特色疗法-----北京康益德中西医结合肺科医院专家组养阴益肺通络疗法治疗肺纤维化是董瑞院长历经三十年的中医生涯,运用中医药基础理论,汲取传统医学之精华,依据古书记载和收集民间中医治疗肺痿病的古方验方,针对肺痿病的诊治过程和理法方药的应用充分体现中医的思维理论,在肺痿病的不同病程阶段的中医症候和临床表现特点及中医辨证施治,董瑞院长于1988年在国内领先发明与创立,并发表治疗肺痿病的《养阴益肺通络疗法》理论和《中医四创新理论体系》,并成书于董瑞院长著作。
董瑞院长的首部专著于200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西医结合诊治肺纤维化》专著。
董瑞院长《中医四创新理论体系》即确认了肺间质纤维化疾病新颖的中医病名隶属于中医药学的“肺痿、肺痹”范畴;创立了新型的“虚、痰、淤、毒”的四大致病因素;形成了“虚、痰、瘀、毒”的病因病机之新理论学说;研发了中医特色的《养阴益肺通络疗法》辩证治疗的新方剂。
经过十年的研究,董瑞院长经验代表方“养阴益肺通络丸”经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完成了质量标准研究、稳定性试验研究、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和北京市东升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完成了处方/工艺研究、样品试剂等研究,最终上报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于2010年3月4日批准为《京药制字Z20100002》,自临床应用以来,有一万余人服用此药疗效显著,未发生不良药物反应。
董瑞院长的养阴通络益肺疗法治疗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早在2008年就获得了北京市怀柔区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与康益仙芪扶阳固本疗法、康益穴位贴敷疗法、康益冬病夏治穴位拔罐疗法、康益中医气功康复疗法、康益中医药膳、药茶、食疗疗法、康益中医耳穴疗法、康益中医蛇疗疗法、康益中医足浴疗法、康益中医针灸疗法等十种防治呼吸病方法是董瑞院长经历了临床十万余例肺纤维化、哮喘、肺气肿、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鼻炎、肺心病的经验总结,有独特的中医疗效。
董瑞院长发明的肺纤维化十位一体综合疗法2009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推广中心批准为面向全国推广项目,在全国举办学习班三十余期,培养了间质性肺炎专科医师一千余人。
揭秘中医针灸防治肺纤维化-间质性肺炎
中医针灸早就被我们所熟悉,众所周知它是我国传统医学上的一颗璀璨明星,其起源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2千多年的古书中有关于原始的针刺工具“石器”(砭石)的记载。
例如《左传》中收录一篇公元前550年的一段史料中载到“美疢不如恶石”,其意为患了疾病,不如用砭石去治疗。
亦有《山海经》中记载:“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
”。
又有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序》中提到:“黄帝受命,创制九针”。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但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针灸存在我国不仅存在历史渊源漫长,而且其功效也不言而喻。
中医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合称。
针法是把毫针按一定穴位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治疗疾病。
灸法是把燃烧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利用热的刺激来治疗疾病。
以刺激体表穴位,并通过全身经络的传导,来调整气血和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治病保健”的目的。
董瑞中医主任医师依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在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急性发作时选用手太阴肺经之鱼际穴、足少阴肾经之涌泉穴、任脉之膻中穴等穴位进行施以快速泻法而达到缓解咳痰、气短等症状。
间质性肺炎—肺纤维化缓解时期辨证施治给予针灸治疗以改善其临床症状,辅助疾病的治疗。
该疗法也是中医内病外治疗法的一种特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