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渼陂古村(传统古村落)

渼陂古村(传统古村落)

渼陂古村(传统古村落)
渼陂古村(传统古村落)

档案编号:360803(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200号中国传统村落档案

村落名称:渼陂古村

所属镇(乡):文陂镇

所属县(区、市、旗):青原区

所属市(地区、州、盟):吉安市

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江西省

立档负责单位(盖章):

立档负责人签字:

建档日期:2013 年9 月8 日

中国传统村落档案总目录

序号题名内容形式数量备注1 村落基本信息村落基本信息表文档3页

2 村域环境村域环境分析描述文档1页村域环境分析图图纸2张村域环境照片册页照片2张

3

传统村落

选址与格局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描述文档1页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分析图图纸1张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照片册页照片2张

4 传统建筑传统建筑基本信息表文档3页传统建筑分布图图纸1张传统建筑登记表文档5个传统建筑照片册页照片2张重要传统建筑测绘图图纸1张

5 历史环境要素历史环境要素基本信息表文档1页历史环境要素分布图图纸2张历史环境要素登记表文档1个历史环境要素照片册页照片2张古树名木登记表文档1页重要历史环境要素测绘图图纸1张

6 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登记表文档1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照片、录音或录照片2张

像册页录音1个

录像1个其他非物质文化项目登记表文档个

其他非物质文化项目照片、录音或录像册页照片张录音个录像个

7 文献资料古书籍图书册当代正式出版物图书册论文等文档篇复印、翻拍件等文档页拓本、摹本等拓片张其他材料

8

保护与发展

基础资料村落人居环境现状表文档1个村庄人居环境现状照片册页照片2张保护管理现状表文档2份规划文本和行政管理文件文档份其他材料

9 其他补充材料

及说明

续补信息表

序号续补时间续补内容续补形式及数量续补人

一、村落基本信息

序号题名数量备注

1 村落基本信息表 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1村落基本信息表

村落名称渼陂古村村落属性□行政村√自然村

地理信息经度:

村落形成年代

√元代以前□明代

□清代□民国时期

□建国以后

纬度:

海拔:

村域面积 2 平方公里村庄占地面积700 亩户籍人口2800 人地形地

貌特征丘陵

常住人口1800 人

村集体年收入 5 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4680 元主要民族汉族

产值较高的2-3个

主要产业

村落是否列入各级保护或示范名录列入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省级

列入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国家级□省级

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示范:□是□否

其他,请注明名称及由哪一级认定公布:国家级生态村2010年环保部

规划及

保护利用状况保护规划

√有,规划名称是:__渼陂古村保护规划___

规划批准单位是:__吉安市青原区人民政府__

□无规划

其他规划√有,规划名称是:__渼陂古村修建性详规______ 规划批准单位是:_吉安市青原区人民政府__

□无规划

保护利用状况(可多选)□闲置废弃

□照常使用,没有特别的保护措施√发展旅游和服务业

√以博物馆的方式进行保护

□其他,具体为:

村落概况

渼陂古村位于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有近千年历史。

古村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山环水抱,天然形胜,八卦巷通,水塘环绕,村中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有367栋,且类型较全,有祠书院、

义仓、牌坊、楼阁、码头、教堂、革命旧居旧址等,渼古村俨然是一座融书院文

化,堂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有着“文武合一,耕读合一,官商合一、红古合一,村镇合一”的独特魅力,被授予“庐陵文化第一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先后被列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被评为江西乡村游十大最美景点,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景区,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2011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特色景观名村,2012年被评为欢乐健康江西游十大首选地。

古村现有民居582栋,明清建筑367栋,600余户,2800多人,古祠堂5座,家祠若干,古书院4座,古庙宇1座,古楼阁1座,古牌坊3座,古街道900余米。

沿革历史

沿革

梁氏渼陂村,开基于宣和年间至南宋初年,距今有900余年的历史。基祖从绅公至今历传了33代。元末明初,陂头街发展较快,街道随着发展的需要,按四节段不断延伸,至明朝宣德年间,街市日趋完善,店铺鳞次栉比,至清朝乾隆年间,陂头街十分繁华。时至道光、咸丰年间进入兴旺阶段,迨大清光绪,陂头街处鼎盛时期,不仅有一百多家店铺,还建有规模宏大的万寿宫、当铺店、义仓急公祠、福神庙等有代表性的建筑。街市上不仅经营棉布土产、竹木粮油及药材,而且南北海鲜杂货应有尽有。后来洋布、洋纱、洋油、洋火等洋货也源源不断进入陂头市场。那时陂头王江江面上帆船来往如梭,络绎不绝,船歌号子此起彼伏,大小码头装卸货物日夜不停。陂头街由于水运方便,货源充足,所以商贾云集、交易繁忙,吉安、兴国等地富商也常来此调货。

建制

沿革

梁氏渼陂村,开基于宣和年间至南宋初年,距今有900余年的历史。基祖从绅公至今历传了33代。

修建

沿革

重要历史人物

渼陂村养育了四位共和国将军。被誉为“万岁军”的三十八军军长梁兴初、政委梁必业两位中将,以及梁仁芥和梁必骎两位少将。

梁兴初(1913—1985)1948年,在辽沈战役中,指挥了著名的黑山阻击战,之后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任第四野战军四十七军军长。率部南下后,调任第三十八军军长。三大战役后,梁兴初又率部参加了著名的湘西剿匪等一系列战斗,勇擒“座山雕”的著名侦察英雄杨子荣就是梁兴初的部下。1950年,梁兴初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军长。在第二战役中,受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特令嘉奖,电文称“三十八军万岁!”。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0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中共中央军委委员,是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85年10月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梁必业(1916—2002)1929年任乡、区儿童团团长,少年先锋队指导员。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一军团政治部总务处处长,后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政治处主任,组织部部长。解放战争期间,任第四野战军三十八军政治委员。在这期间,与梁兴初共事11个月,当时的三十八军被称为“梁梁部队”,叔侄俩领导了一支军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总政治部副主任兼组织部部长、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是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1985年被增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梁仁芥(1912—1991)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少共江西省委书记,红二方面军政治部青年部部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0师教导团政治处副主任,师政治部科长,津南自卫军政治部副主任,第三五八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野战军三军七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二兵团军政治委员、军委电信工程学院政治委员、甘肃省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梁必骎(1939—)1962年大学毕业后,被选调到军队工作。在军事科学院任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2000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由于贡献突出,他先后荣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和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四总部联合颁发的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

重要历史事件

1930年2月6日至9日,毛泽东在上在此召开了红四军前委和赣西赣南特委、五、六军军委联席会议,史称“二.七”会议。出席会议有毛泽东、曾山、黄公略等40余人。会议解决了如下问题:规定赣西南的主要任务,确定了攻吉安的行动目标,并作了战略和战役部署,通过“二.七”《土地法》解决了分配土地的政治问题,并作了战略和战役部署,通过“二.七“《土地法》解决了分配土地的政治问题,决定成立统一领导军队和几块根据地的前委。毛泽东任书记,并直接受中央领导。

二、村域环境

序号题名数量备注

1 村域环境分析描述 1

2 村域环境分析图 1

3 村域环境照片册页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1村域环境分析描述

渼陂古村座落在吉安市青原区文陂镇,距今有近千年历史,整个村庄山环水绕、风景优美、民风纯朴、天然形胜。渼陂古村以明清建筑为基础,融书院文化、祠堂文化、宗教文化、红色文化和明清雕刻艺术为一体,被誉为“庐陵文化第一村”。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江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村”、“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评为“江西乡村游十大最美景点”之一,2007年被评为“国家AAA 级旅游景区”。 2008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生态村,2011年被评为全国第二批特色景观景区,2012被评为欢乐健康江西游十大首选地.。

渼陂古村“红”、“古”、“绿”交相辉映。1.有璀璨厚重的古色文化:古村至今仍保存有较为完好的367栋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古祠堂、古书院等,屋内有众多的石雕和木雕,蕴含了丰富的庐陵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2.有彪炳千秋的红色历史:渼陂古村的革命旧居旧址较多,其中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著名的二?七会议就是在渼陂召开的,此外渼陂古村走出了四位将军,他们分别是梁兴初、梁必业、梁仁芥、梁必骎,其中前三位将军是1955年受衔的。电影《闪闪的红星》、《决裂》、《陈毅出山》和电视连续剧《井冈山》、《浴血坚持》都是在渼陂取景拍摄的。因此,渼陂又誉为“将军村”和“电影村”;3.有优美宜人的绿色生态:富水河是古村的母亲河,整个古村依河而建,村里还有28口大大小小的池塘,且口口相通,象征天上28星宿护卫着整个村落。有了池塘的绝,更有古树的奇。老干虬枝的驼背樟、合二为一的连理樟、倒地复生的卧龙樟,都充满着神奇溢异的色彩,它们与鳞次栉比、错落有致的青灰色古宅互为掩映,呈现出别具一格的乡村田园风貌。

2-2村域环境分析图

2-3村域环境照片册页(可续表)

照片编号HJ001-P001 拍摄对象名称渼陂古村拍摄时间2012年拍摄内容说明渼陂古村全景图

照片编号HJ001-P002 拍摄对象名称渼陂古村拍摄时间2012年拍摄内容说明渼陂古村油菜花

照片编号HJ001-P003 拍摄对象名称渼陂古村拍摄时间2013年

拍摄内容说明渼陂古村水塘

照片编号HJ001-P004 拍摄对象名称渼陂古村拍摄时间2013年

拍摄内容说明渼陂古村连理樟

照片要求:应提供清晰真实反映村域环境的近期照片,至少包括一张村域全景照片,反映传统村落整体风

貌及周边环境现状。照片编号说明:村域环境要素编号加上“P”及照片序号(三位数),如HJ001-P001。

三、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

序号题名数量备注

1 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描述 1

2 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分析图 1

3 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照片册页 2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3-1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描述

要求:概述村落选址特色和形成背景,与村落的选址、发展紧密关联的地形地貌和河湖水系、选址特点、聚落形状、传统轴线、街巷、重要公共建筑及公共空间的分布,以及村落整体风貌保存情况等。

古村芗峰东立,象岭西护,瑶山南耸,富水北流,山抱水环,天然形胜,

它座落在文陂乡政府所在地王江(富水)西岸,紧靠陂头古街,面积约一平方公里。村子四周有28口水塘环抱,小桥流水,个个相通,正好与28星宿相吻合。

古村现在民居约583栋,明清建筑367栋,537余户,2400余人。旅居台湾20多户,110余人。历史上有翰林1名,文举多人,武举2人。现代有人民解放军中将2人、少将2人、大校1人,有古祠5座,尤以梁氏宗祠永慕堂雄伟壮观,设计精美,工艺精深,文化底蕴深厚而闻名遐迩。还有家祠若干,村子现存古书院4座,书斋1个,古庙宇1座,古楼阁2座,古牌坊3座半,在100多栋古民居中大部分有精美木雕,雕屏和描金画及家言,一些有代表性的建筑中,有大量隽秀的石刻工艺,古村中还蕴藏着为数可观的流散文物,文化含量十分丰富。

3-2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分析图

3-3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照片册页(多张可续表)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贵州篇)精讲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贵州黔东南篇)第一批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乡增冲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乡则里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丙妹镇岜沙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谷坪乡银潭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下江镇高仟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乡排莫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南哨乡翁座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隆里乡隆里所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河口乡文斗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上郎德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下郎德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镇南猛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西江镇控拜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坝寨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蝉寨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高场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高兴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坝寨乡青寨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大稼乡邓蒙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德顺乡平甫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坪乡高青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地坪乡滚大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归欧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九江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平架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洪州镇三团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九潮镇高寅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九潮镇贡寨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九潮镇吝洞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雷洞瑶族水族乡金城村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蚕洞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冲寨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登岑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地扪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高近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流芳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茅贡乡寨头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孟彦镇芒岭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高冷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纪登村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尚重镇绍洞村

传统村落调研报告

传统村落的定义: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社会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 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 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 2012年12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三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传统村落入选该名单,其中贵州省最多,有90个,云南省和陕西省分别为62个、49个,分列2、3位。 截止到2014年年底,中国传统村落数量已达到2555个(2012年第一批共计646个,2013年第二批共计915个,2014年第三批共计994个)。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农耕文明史的国家,中国广袤的国土上遍布着众多形态各异、风情各具、历史悠久的传统村落。传统村落是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传承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结着历史的记忆,反映着文明的进步。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具有重要价值。 国家统计局: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4.77%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传统村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村镇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可以说,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是活着的文化遗产,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比如,有的村落坐落在山环水抱、茂林修竹之中,与周边的自然要素巧妙融合,形成了人类理想的聚居地。这些村落在空间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的相处上往往构思巧妙,经历很长时期的传承,包含着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智慧。例如,浙江省永嘉县的苍坡村,借自然山水融中国文房四宝于一体,既有利于农业生产生活,又寄托着先人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等美好愿望。这些传统村落,无疑是民族的宝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潜在的旅游资源。 传统村落是维持传统农业循环经济特征的关键。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明传承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传统农业一切来自土地,又全部回到土地之中,对大自然干扰是最小的。当前,

宏村空间分析

一、宏村古村落街巷空间形态 宏村现存街巷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如图1-1):第一等级为沿南湖的湖滨南北两条道路、村东西两侧的道路、村北侧靠山的后街以及东西走向横贯村中心的宏村街,路宽基本在2m以上。第二等级为以后宏村街为中心向南北两侧的后街和湖滨北路发散的道路及环月沼中心,主要是大户人家间的通道,路宽基本在2m-1.2m左右,道路交界处经常形成大空地,是居民日常交往的聚集处之一。第三等级主要是村内窄小巷道,通往普通人家的住宅地,路宽仅供通人。 图1-1宏村道路等级图 二、宏村房屋类型排布研究 出于交通运输便利以及河冲积平 原易开发、灌溉农田等因素考虑,早 期村庄定居基本在河流旁,宏村也不 例外。据宗谱记载及考察推测,八百 年前有一河道贯穿现宏村范围内,此 即为现西溪的原河道,此时村庄主要 分布在雷岗山脚至原西溪河道(现十 三间楼处)。至南宋西溪因故改道至 现在位置,而后村中族长王辛和其夫人胡重专门请风水大师看过风水,以大师建议扩大月沼,挖渠引水,并将宏村第一幢汪家祠

堂建于月沼北侧,将村中心移至此处,至此,宏村内各种系统建设以月沼和汪家祠堂为中心、以各水圳为纽带展开,后至宏村发展鼎盛时期,南湖建立,奠定了现有宏村格局。 月沼扩大、汪家祠堂建后,村中大户迁至环月沼周边,其后的大户(主要也为汪氏一族)落户在月沼附近的各水圳旁,汪氏人家基本集中在村子中西部。而村子东部可由祠堂等看出大多为韩、万、吴等小姓人家居住。至于商业部分,烟、茶、药、客栈相关高档产业位于村西的茶行弄和宏村街,两个主要的村民聚集处(月沼周边空地和村头处)也在中西部;油、酒、集中在糕点等小作坊和匠铺集中在村东。从建筑形制及风格可以看出西边大户人家较多,房屋形制较大也更精致,而东边的民居相对粗糙、简陋。以此形成了几个建筑组团,如:月沼周边、茶行弄及上水圳周边、南湖北侧、东边的中心区域附近等。 建筑组团是指在一个聚居地内,有相似风格或具有特定功能,或者一定范围内的多个建筑的组合。 村内的建筑组团大致可分为两类:其一为祠堂及其他主要公共建筑附近区块,如月沼、南湖,吴氏祠堂,后街等,这类建筑有着较为完整的外貌,其朝向相对其他处各种千奇百怪的朝向来说,基本与各自组团内的主体建筑或周边大多建筑相一致,因宗族传统观念的影响而有明显的秩序;另一为受祠堂及其他主要公共建筑影响较小的区块,它们远离中心,更贴近自然,如:上水圳、茶行弄、东边街等,组团内形制更为自由,建筑的朝向、风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福建篇)

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名单(福建篇)第一批(48个) 福州市马尾区亭江镇闽安村 福州市长乐市航城街道琴江村 三明市清流县赖坊乡赖安村 三明市大田县济阳乡济阳村 三明市建宁县溪源乡上坪村 三明市将乐县万全乡良地村 三明市明溪县胡坊镇肖家山村 三明市明溪县夏阳乡御帘村 三明市尤溪县台溪乡盖竹村 三明市尤溪县台溪乡书京村 三明市尤溪县西滨镇厚丰村 三明市尤溪县新阳镇双鲤村 三明市尤溪县洋中镇桂峰村 三明市泰宁县新桥乡大源村 泉州市晋江市金井镇福全村 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茂霞村 漳州市平和县大溪镇庄上村 漳州市平和县霞寨镇钟腾村 漳州市南靖县书洋镇田螺坑村

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南平市武夷山市兴田镇城村 南平市顺昌县大干镇上湖村 龙岩市连城县庙前镇芷溪村 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 龙岩市连城县莒溪镇壁洲村 龙岩市连城县四堡乡务阁村 龙岩市长汀县馆前镇坪埔村 龙岩市长汀县三洲镇三洲村 龙岩市长汀县红山乡苏竹村 龙岩市上杭县太拔乡院田村 龙岩市新罗区适中镇中心村 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 龙岩市漳平市双洋镇东洋村 宁德市福安市溪潭镇廉村 宁德市福鼎市磻溪镇仙蒲村 宁德市福鼎市店下镇巽城村 宁德市福鼎市管阳镇西昆村 宁德市福鼎市太姥山镇潋城村宁德市古田县吉巷乡长洋村 宁德市古田县平湖镇富达村 宁德市古田县杉洋镇杉洋村

宁德市屏南县长桥镇柏源村 宁德市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 宁德市屏南县双溪镇双溪社区宁德市屏南县棠口乡棠口村 宁德市屏南县棠口乡漈头村 宁德市屏南县甘棠乡漈下村 宁德市霞浦县溪南镇半月里村第二批(25个) 三明市明溪县城关乡翠竹洋村三明市永安市燕西街道吉山村三明市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 三明市永安市青水乡沧海畲族村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塘溪村 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铺上村 泉州市永春县岵山镇铺下村 泉州市南安市官桥镇漳州寮村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洪坑村 漳州市漳浦县旧镇镇石牛尾村漳州市平和县芦溪镇芦丰村 南平市延平区峡阳镇峡阳村 南平市顺昌县元坑镇槎溪村 南平市浦城县水北街镇观前村

古村落的的价值与意义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保护意识淡漠,财力不济,外出务工等原因,以致古村落乡土建筑“老龄化、空巢化”的“自然性颓废”趋势正在蔓延。 2、长期实行“旧房宅基不拆、新房地基不批”的用地政策不完善,加之“农村规划无序性”以及村民改变居住条件、无序地“拆旧建新”等原因,造成古村落格局风貌“自主自建性破坏”难以遏制。 3、加快城镇化、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中“旧村改造”决策误导,“急功近利”追求政绩的弊端,“涂脂抹粉”的“形象工程”等原因,导致古村落“大拆大建”的“建设开发性破坏”仍在延续。 4、历史文化名村“重申报、轻保护”“重旅游开发、轻文化保护”,商业化过度开发中“拆旧建新”“保护性拆除”为借口的“拆真造假”等原因,导致古村落不断遭受“旅游性开发破坏”时而发生。 5、古村落长期来“萎缩性管理”和“多头管理”的弊端,保护法规、制度、政策相对滞后,新农村建设中“鼓励新建”(按投入补贴)的政策缺陷,农村乡土建筑产权不清等,这些都是给古村落保护带来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

6、古村落保护范围广、乡土建筑多,维修规模大、费用高,财政投入普遍不足,还有保护资金及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等问题,都是制约古村落保护利用的现实困境。 “保护好古村落”的对策建议 未来5年,我国古村落将面临“加快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多重挑战。如不及时加强保护,分散在全国各地、各具特色的古村落乡土建筑,随时面临着被“拆、迁、整、改、并”等危险。为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各级政府应坚持文化自觉,将古村落保护作为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任务。将之纳入政绩考核指标,建立“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古村落保护领导小组”;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配合抓好古村落的保护、利用、管理等。 2、各级人大、政协应加强古村落保护的巡回督查和指导。组织专家检查团对加强保护利用提出法规性、政策性、可操作的意见和措施。各级新闻媒体应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作用,努力营造全社会重视古村落保护利用的良好氛围。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应设置

35-如何记住乡愁——浅谈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

如何记住乡愁——浅谈古村落保护与开发利用 摘要:古村落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聚族而居、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方式的农村聚居地,它记载了丰富宝贵的历史文化信息,保留了大量传统民俗生活形态,具有深刻的文化特色背景,更承载着现代人对乡愁的追忆。本文从村落肌理,精神文化,原生生活三个方面阐述了古村落对于乡愁的意义,并以莱芜市苗山镇南文字村规划为例,对如何做好古村保护与开发利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古村落,南文字村,保护利用 How to remember that homesickness——Introduction to the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of ancient villages Abstract:Ancient villages are formed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period, natur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in a race, taking agriculture as the main economic activity in the way of the rural settlements, it recorded the preci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retained a large number of traditional folk life, has a profound culture background, carrying the more modern retrospection of homesickness. This article from the village of texture, spiritual culture, the native life three aspects elaborated the significance of ancient villages to nostalgia, and seedlings in Nanwenzi village of Miaoshan town Laiwu city as example, the text on how to do, an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and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Key words:Ancient villages,Nanwenzi village,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传统古村落的评价及保护

传统古村落的评价及保护——以安徽省西递宏村为例 葛立傲 摘要:在传统文化不断被破坏的今天,传统古村落的保护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在保护古村 落的过程中,不能只重视其外部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古村落的评价,只有我们分析,评价完问题,才能从其遇到的问题而加强保护。本文以安徽西递宏村为例,研究古村落的价值,分析,评价古代村落,研究古村落的保护方法。 关键字:古村落,聚居环境,遗产价值,保护利用 一:前言 在城市化与商业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的今天,传统古村落是保留较大历史改革,具有特色的民俗民风。虽历史悠久,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与使用的村落。古村落是乡村建设发展的缩景,也是传统文化的遗迹,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和建筑特色。例:安徽的西递宏村,徽州呈坎古村落,岭南传统水乡古村落等均属此类 二:传统古村落的价值评价 传统古村落评价的指标体系综合历史悠久性,保护完整性,建筑的乡土性,环境协调性和文化传承的典型性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评价,从而保证传统古村落的独特价值(表一)[ 1 ] (1)历史的悠久性。对于传统古村落来讲,时间价值是最能反映遗产的珍贵性指标,西递宏村古村落的评价具有时间跨度较大的特征,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 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 而宏村始建于南宋绍熙年间,但现在大部分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 征 (2)保护的完整性。完整性要求传统古村落必须具有完整的村落形态,具有完整的时间序列和完整的人文生活三个特点。而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 百幢 (3)建筑的乡土性。聚落环境和传统居民不是刻意保护的结果,而是在人们长期生活中得以保存的空间。传统古村落居民生活的现代化,使传统古村落发生 了很大的改变,随之改变的就越是传统古村落及建筑形式,有的村落在变革 中保存下来,成为靓丽的风景线 (4)环境的协调性。环境的协调性是传统古村落“天人合一”的重要体现,传统古村落在建设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村落及其周边景观环境具有独特的协调 性,并将这种理念渗透到村落建设中去,并构架起与景观环境完全协调的村 落 (5)文化传承的典型性。文化传承的典型性是传统古村落所继承并有效发挥的传统文化特征,是人们创造自然,认识自然并将对自然独特的理解方式运用到村落建设 中,并被完整的保留下来,成为村落的典型 三:西递宏村传统古村落的遗产价值与特征 (1)传统古村落是居住,生活,生产活动的物质载体,综合体现地理环境,地域文化,乡土特色和独特生活方式,是区域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凝固。【2】西递宏

徽州古村落布局及建筑特点分析

名字:特伦斯 学号:2008326660067 徽州古村落布局及建筑特点分析 ——以西递、宏村为例 【摘要】中国古村落建设自古重视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态意识。在徽州无论是整个村落的布局,还是单栋建筑的空间、结构,无不体现着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相地构屋的营建思想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关键词】古村落;风水理论;宏村、西递、建筑 1.引言 中国古民居是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建筑类型。徽派民居群体的村落更是中国古村落建筑中最有特色的村落之一。徽州地区现保存着许多风貌古朴、个性鲜明的古村落,这些古村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极高的文化、历史、地理、美学、建筑、艺术、旅游等学术价值。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开展了古村落研究。 2. 徽州古村落天人合一的布局 2.1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徽州古村落是指位于安徽省长江以南山区地域范围内,以呈坎、棠樾、西递和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是具有共同地域文化背景的历史传统村落,有强烈的徽州文化特色。 皖南古村落地处古徽州,自古山川秀美,人杰地灵。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中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在古徽州所属黟县境内,黟县是古徽州地区有名的县份,现为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县内群山怀抱,峰峦奇绝。北接著名的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黄山,南连中国道教四大名山之一的“白岳”————齐云山。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崛起皖南群山之中,横亘于歙县、黟县、休宁县和黄山区、徽州区三县两区之间。黄山古称黟山,因峰岩苍黛

而得名,相传轩辕黄帝曾在此修炼成仙,唐玄宗信奉道教,于747年敕改黟山为黄山。“巧石、奇松、云海、温泉”,被称为黄山“四绝”。唐代大诗人李白有“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的赞诗,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认为“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遂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 徽州古村落地图 2.2 独特的风水布局——以宏村为例 宏村,古称弘村,位于黄山西南麓,距黟县县城11公里,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水明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西递宏村导游词

在中国皖南的清山秀水中,散落着这样的村庄,一幢幢粉墙黛瓦的百年老屋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徽州这片宁静优美的大地上。几百年历史的砖瓦楼阁风雅依然,散发着被时光浸润过的温暖与暗香,萦绕在窄窄的青石街巷中,盘旋在灰白的天际上,而这山水却分明还是这样的灵动清澈,人们分明还在这百年的山水建筑中生动游走。 如同时间深处飘出了一首似曾相识的诗歌,完整地让你忘记了过去与现在。你坐在时光的流水上凝望着它,仿佛一幅被时代凝固的历史画卷、仿佛一个遗世独立的东方旧梦。 西递村和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的黟县内,距离上海仅三百公里。和安徽省南部其它的古村落一样层峦叠嶂的群山和闭塞偏僻的地势,使西递和宏村保留了几个世纪前村庄初建时的建筑原貌。西递村至今仍有完好的明清民居一百二十四幢、祠堂三座;宏村也有明清两代古建筑一百五十八幢,其中一百三十七幢保存完好。它们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一大建筑流派——徽派建筑的典范之作。 明清时代安徽徽州一带的商人,凭借木材、茶叶和盐业等的垄断经营,称雄商界长达二三百年,统称徽商。当时徽商的经营势力遍及大江南北,积聚了大量的财富和声望。中国人叶落归根的特性使殷实的徽商们最终都在家乡大兴土木,建居所、立祠堂,光

宗耀祖、传宗接代,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徽派建筑的全面昌盛。 西递的胡氏家族就是带着一个百转千回的故事来到这山水之间的。 公元904年,唐朝昭宗皇帝李晔因为战乱从长安出逃,皇后何氏在途中生下一个男婴,当时在陕西做官的徽州人胡三秘密地将太子抱回徽州,含辛茹苦地将孩子带大并且改名胡昌翼。从此李唐的皇室之后就在此地开枝散叶。胡昌翼就是西递胡氏的第一始祖,之后的千年时光,胡氏后人在这片土地上春播秋收,那份帝皇之后的高贵渐行渐远,而耕读传家的精神却如同这一如既往的青山绿水传承下来。 在西递村的“追慕堂”中至今供奉着他们的远祖——唐太宗李世民。 中原望族的迁徙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和耕读礼俗。中原盛行的儒家礼教文化浓墨重彩地在皖南生根发芽、枝繁叶茂。 “履福堂”的主人是西递一位知名的收藏家,他的厅堂里有着这样一幅对联: 上联是“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意思是不管是读书还是经商,只要成功就是好的生活道路。 下联是“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意思是只要知道创业和守业的方法及道理,一切都不是难事了。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徽州人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在古徽州村落读

传统村落档案表及填表说明

附件: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制作要求 档案编号:××××××(县级行政区域代码)- ×××号 中国传统村落档案 村落名称:硝水泉村 所属镇(乡):洪水泉回族乡 所属县(区、市、旗):平安县 所属市(地区、州、盟):海东市 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青海省 立档负责单位(盖章): 立档负责人签字: 建档日期:年月日

科学调查和中国传统村落档案制作说明 一、科学调查内容与要求 科学调查应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历史资料、传统村落选址格局及周边环境、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有形传统资源;二是村落拥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及其他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关系、乡风民俗、民间技艺等无形传统资源;三是与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相关的各类规划、政策和管理制度等资料。调查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如下: (一)村域环境调查 1.调查内容:村域范围内的山川水系、地质地貌、植被动物等自然环境以及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 2.调查要求:应在不小于1:5000的近期测绘地形图上,标示上述要素,并配以相应的照片、文字说明,形成文字性的“村域环境分析”及“村域环境分析图”图纸。 (二)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调查 1.调查内容:与村落的选址、发展紧密关联的地形地貌以及山川水系、村落形状,主要街巷(道路)格局肌理、重要公共空间等。 2.调查要求:应在不小于1:5000的近期测绘地形图上标示上述要素,并配以能反映其特点的照片、文字说明,形成文字性的“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分析”及“传统村落选址与格局分析图”图纸。 (三)传统建筑调查 1.调查内容:村落中传统建筑物(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建议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其他传统建筑)的位置、建成年代、面积、基本形制、建造工艺、结构形式、主要材料、装饰特点、建造相关的传统活动、历史功能、产权归属、使用状况、保存状况等。 2.调查要求:应在不小于1:2000的近期测绘地形图上标示各传统建筑物与构筑物,形成“传统建筑分布图”。对主要传统建筑物与构筑物,每一处均应建立单独的登记表,以表格、文字、照片、图纸等形式进行记录。对极为重要的或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优秀传统建筑物和构筑物,还应搜集现有能完整真实反映现状保存信息的测绘图纸,对不能完整真实反映现状保护信息的,应重新进行测绘。 (四)历史环境要素调查 1.调查内容:反映村落历史风貌、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如塔桥亭阁、井泉沟渠、壕沟寨墙、堤坝涵洞、石阶铺地、码头驳岸、碑幢刻石、庭院园林、古树名木以及传统产业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盗、防御的特殊设施等。 2.调查要求:应在不小于1:2000的近期测绘地形图上标示各历史环境要素,形成“历史环境要素分布图”。对主要的历史环境要素,每一处均应建立单独的登记表,以表格、文字、照片、图纸等形式进行

传统村落

骑行宜阳苏羊寨遗址开启传统村落探访之旅 2018年4月30日,“五一”小长假第二天,天气晴好,我随万山湖骑友@缘来是你(王波)发起的团队骑行中国传统村落之一的宜阳县苏羊村。 早上6:40出门,7:00在北京路与队友会合即出发,高德地图显示单程66公里左右,实际全天骑行超过140公里,打破我个人的单日骑行最远纪录。随同的骑友共6人,除我王波及本人外,另外还有@天涯过客(王旭)、@jordan(张明珍),还有两位女士因事未骑完全程,中途返回。 这条骑行路线设计良好,虽然路途较长,但都是公路,坡度不大,适合夏季出行,一天下来,没有出现体力不支状况。不足之处在于:一是去时从石陵往西拐,选择走乡县小路,没料到有一段正在修路施工,有的路基刚推出来,有的路面洒水湿滑,还有的根本不能骑,只能推着走,所以影响了速度,到三乡镇时已快12点了;二是进入洛河川后,S323省道两旁全是速生杨行道树,这个季节正在扬絮,加上路上车流较大,杨絮随风飘舞,迎面满是如雪似的絮花,直往眼耳口鼻内灌注,还好戴着面巾和眼镜,不影响视线,但那种被束缚、被突袭的感觉还是非常不舒服的;三是出发前车子前胎气压不高,加上乡间路况不好,被刺盯着了,造成慢撒气,在休息时才发现,还好王波和王旭带有工具,紧急补修才得以上路,但由于胶水失效,又在三乡镇进行二次修补,不然还真耽误事;四是景点与想象中有差距,原始村貌与家乡类似,这里除年代久远、相对集中之外,没有特别亮点。 关于苏羊寨的相关情况当时了解不多,回来后上网搜查,现整理如下,仅当记忆。 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苏羊寨古村落遗址,位于宜阳县张坞镇苏羊村,东距洛阳市区75公里,距宜阳县城43公里,西距洛宁县城15公里。这里有三大特色:苏羊遗址、苏羊古寨和苏羊竹马传统艺术表演,其中村南的苏羊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属仰韶-龙山时期的历史文化重要遗址,1986年被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苏羊古寨村落,俗称“苏羊寨”,以清末及民国间建筑为主,风格古朴典雅,是豫西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古村落之一,2014年11月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苏羊竹马是该村保留着的中原地区传统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仅在春节期间演出,相传来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与吴起操练军队的各种阵法,2011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随着苏羊遗址的开掘研究和国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重视,苏羊古寨吸引了大批的旅行、摄影、写生、骑行等爱好者,助推了苏羊村的各项开发及保护工作。 苏羊寨,又名向阳寨,东面是七峪河,南边紧依熊耳山余脉花果山,北临洛河水,与三乡镇隔河相望,宜故公路(S319)绕村北侧而过,西边邻近洛宁县。苏羊古寨历史悠久,形成于元代以前,分为东寨、西寨。属防御外患而建,故选址独特。这里东、西、北三面居高临下,三面环沟,只有南面一少部分和苏羊塬上相连,四面均有寨墙,寨墙内有深达十多米的壕沟,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这里的气温、湿度、土质适合大部分农作物的生长,土地肥美,气候温和,再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给早期的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从远古时代起,我们的祖先“河洛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缔造了人类早期的文明,创造着华夏民族灿烂的文化。 据现场观察,苏羊遗址东西宽约800米,南北长约1000米,文化土层堆积达6米。发掘出来的文物较多,陶器有泥质彩陶、泥质黑陶、夹砂灰陶;石器有刀、镰、斧、铲、网坠、圆形器等。苏羊遗址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对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目前,洛阳考古队仍在这里探测研究。 据村史研究人员介绍,原始社会晚期(约一万年以前),“河洛人”先是使用弓箭狩猎、到塬上放牧、到洛河捕鱼,后用洛河中的青石砺磨成石斧砍倒树木,芟除杂草,并放火焚烧,

浅论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价值与发展前景

浅论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价值与发展前景 古村落是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及文化载体,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但由于各种原因,古村落的现有状况较差,在其保护方面,还有较多事情需要落实,保护古村落具有深远的意义。 标签:古村落;价值;保护 古村落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是传统社会发展遗留在历史长河中的遗产,其包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当今社会发展所不可取代和不可再生的。在很大程度上,古村落维系着人们由古至今所建立起的文化认同。近年来,古村落保护被日益提上日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古村落保护越来越重视其开发与保护并行。 一、古村落的概念 古村落,指的是蕴含着较多的文化及自然资源,具有较高的社会、艺术、历史、科学的价值,它是农耕文明时期所遗留下的一大笔遗产,现阶段我国共有七千多个具有以上价值的古村落。 在地址选择上,古村落所在区域大多是环境优美,根据古代的风水学,它们多追求择吉面而居;在人们居住环境及其布局上,采用儒家思想,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和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在建设的方面,古村落大多数依山傍水、因地制宜、节省土地、巧夺天工。 二、古村落的保护价值 (1)历史文化价值。作为一类文化资源,古村落拥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價值。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和时代进步的印证,它依据时间及空间两个维度来传递着历史文化信息,古村落记载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及其成果。解读古村落,让我们能够解读人类历史及文明的发展轨迹,让游客深刻地体会村落的变迁。 (2)科研价值。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产物,古村落是各个学术研究的根基地,是对家庭起源、宗教演变、村落形成、人才教育及基因关系等课题的研究及考证基地。古村落是前人对事物规律及其本质的认知与运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3)经济价值。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古村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其主要展现在旅游经济价值方面。古村落发展旅游行业,最关键的对象就是以精神文化为追求的文化消费者。在各个不同的区域,因其所处的自然、地理及历史的背景不同,古村落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色。

古村落民居的传承与发展

古村落民居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本文以粤北围龙屋为例分析了当古村落民居与城市化相遇时面临的四点问题:第一,村落的文脉正在遭受城市化的冲击;第二,中国的传统哲学观在居住空间中遭到了西方西方思潮的挑战;第三,城市化侵蚀了村落居民的公共空间;第四,古村落因为人口流失和经济压力正在日渐衰败。自建国以来对于古村落民居保护我们已建立乡村博物馆,历史文化古镇等生态旅游项目来推动村落经济收益。现令又有“住进老屋”、家宅自改等新兴保护方式正在转变着乡村 居民的居住观,有望让“水土流失”的年轻人重新回归?l土。 关键词:城市化进程;古村落民居;问题;传承;发展 粤北围龙屋,坐落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典型的客家防御式建筑――围屋,它以它特有的建筑形式吸引着世人的眼球。但是当科技迅猛发展,技术不断进步,城市化进程与古村落文化相遇时,有诸多问题就此显现。 一、面对城市化进程。古村落民居面临的问题 (一)古村落文脉正在遭受城市化的冲击 当下中国多数的城市都在进行城市化建设。当大量的思潮和信息科技成果不断涌入到我们的面前时,城市完全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风格,现代的高楼大厦完全背离了我们的

“中国特色”。建筑作为综合陛最强的文明产物,包含文化 的内容最多。以粤北围龙屋为例,在它独特显著形式的背后就蕴含着巨大的文化信息。因为有了天灾人祸,客家先民经过了五次大迁徙,在移民中逐渐形成了团结、保守、节俭、稳重的精神特征。因为这一切的文化信息所以才造就了这种防御性极强的建筑形式――围屋的诞生。建筑是石头的史书,围龙屋作为文化的载体在向我们介绍“它们是谁”?城市化会让城市与乡村变得一样。但我们不能只有一种建筑、一种服装、一首歌谣,这就是我们尽力保存自己文化的根本。 (二)古村落文脉正在遭受城市化的冲击 中国的传统哲学是对中国住宅的营造有着决定性指导 作用的。儒家思想的以“仁”制天下、道家倡导的“道法自然”、禅宗的“空”讲求平静安详的精神状态深刻影响着中 国人对景观的认识。其审美的特征自然是要求具有“自然”的品质,注重人精神的参与,既讲实用,在情感上又要有所归属。在空间构成上讲求气韵、意境。在环境构筑上要让人感受真实的安慰境像。在粤北围龙屋中不但有符合中国传统哲学的“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布局,神圣的中轴线。而且客家文化和汉文化在这种建筑中兼容并蓄,两种文化同时出现在围屋宗祠的装饰中。客家人自己因为从小受到自家哲学观的影响,即使他们再次分奔离西,但都会以同样的文化养成继续生活下去。五凤楼、四角楼、土楼虽然都在各自不

宏村村落空间景观价值研究

黄山学院学报 2009年 第11卷第3期2009年6月 黄山学院学报 Journal of Huangshan University Vo1.11,NO.3 Jun.2009 村落是人类生息其间的场所,它不仅作为物质产品记录人们特定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同时作为精神产品复写着人们特定的思想观念和艺术情感,村落及其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 村落的形象就是它的街道(或街道拓展)形象,从外部很难看出其结构特征。这一描述同样适用于宏村。宏村的空间形象具有一种让人激动不已的整体感:那古树、巷道、水系、宅院、民居都产生较强的透视体面,多向的,层层叠叠,有机和随机并置,每一部分都不可缺少。宏村的民居建筑作为一种空间和环境艺术,人们只有置身其中,通过自身体验才能切实感受到它的空间构成和振颤力量。在这里可感知的空间形态要远胜于图纸上的形象和文字。 [1] 1宏村的历史背景 据史书记载,800年前的南宋绍兴(公元1131- 1162年)年间,雷岗山一带属西晋“永嘉南渡”的北 方士族后代产权,还只是一片“幽谷茂林,蹊径茅塞”。南宋以前,黄山东麓的歙县唐模有位汉末龙骧将军汪文和的后人,因遭火灾,居家迁往黟县奇塾 村。南宋绍兴末年,奇塾村因遭战乱,全村房屋又“一焚而尽”,其后汪彦济便带领其全家沿溪河而上,来到雷岗山下,买下戴氏产权,盖十三间房为宅,这便是宏村之始。 明朝永乐年间,汪氏传至汪思齐一代,他继承祖辈遗志,三聘名士,遍请高辈,勘山川,审脉络,制定为卧牛形状的村落扩建总体规划构想。形成一部完整的、宏大的新村规划史,乃是“引西溪以凿圳绕村屋,其长川九曲,流经十弯,串于人工池塘(即月沼)”。到汪思齐的下代汪升平,才投资万金实现这一计划。他主持开凿了数百丈水圳,扩建了月沼,占祖田约1000平米,形如半月,位于汪氏祠堂之南。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580年左右),人们忧虑“南上赤日烈焰”,即使有“月沼”蓄彡猪的“内阳水”也不够用,于是将村南良田数亩,又辟成一个近2万平方米的弓形池塘,取名南湖。接着人们又在绕村的西溪架起了四座桥梁(现仅存三座桥梁),于是一座“牛形水上村落”便自此诞生,汪氏家族随后也兴旺起来。从永乐到万历,“堂构聿增,月沼之前及左右两旁百堵俱兴”,“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 [2] 收稿日期:2009-03-05 作者简介:宋学友(1976-),安徽歙县人,黄山学院建筑系助教,研究方向为城市规划。 宏村村落空间景观价值研究 宋学友 (黄山学院建筑系,安徽黄山245041) 摘要:宏村古村落的空间景观价值在于它深刻的美学价值和永恒的艺术魅力,同时作为精神产品复 写着人们特定的思想观念和艺术情感,无不渗透着传统的民族特色和东方特有的审美意识。通过对宏村历史背景、风水理论与村落选址、传统文化对村落布局的影响的分析,对宏村的空间环境、景观价值提出一些拙见,给新形势下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作用。 关键词:宏村;村落;选址;空间环境;景观价值中图分类号:K9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7X(2009)03-0102-04 102 ··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推荐名单

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推荐名单 北京市(9个) 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 门头沟区龙泉镇琉璃渠村 门头沟区龙泉镇三家店 门头沟区斋堂镇爨底下村 门头沟区斋堂镇黄岭西村 门头沟区斋堂镇灵水村 门头沟雁翅镇苇子水村 顺义区龙湾屯镇焦庄户村 延庆县八达岭镇岔道村 天津市(1个) 蓟县渔阳镇西井峪村 河北省(32个) 石家庄市井陉县南障城镇大梁江村石家庄市井陉县于家乡于家村 石家庄市井陉县南峪镇地都村 石家庄市井陉县南障城镇吕家村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梁家村 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宋古城村石家庄市井陉县天长镇小龙窝村石家庄市鹿泉市白鹿泉乡水峪村邯郸市磁县贾壁乡北贾壁村 邯郸市磁县陶泉乡北岔口村 邯郸市磁县陶泉乡花驼村 邯郸市磁县陶泉乡南王庄村 邯郸市涉县固新镇固新村 邯郸市涉县偏城镇偏城村 邯郸市涉县关防乡宋家村 邯郸市涉县河南店镇赤岸村 邯郸市涉县井店镇王金庄村 邯郸市武安市伯延镇伯延村 邯郸市武安市冶陶镇安子岭村 邯郸市武安市冶陶镇固义村 邯郸市武安市冶陶镇冶陶村 邯郸市武安市邑城镇白府村 保定市清苑县冉庄镇冉庄村 邢台市内丘县南寨乡神头村 邢台市邢台县路罗镇英谈村 张家口市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南留庄村张家口市蔚县涌泉庄乡北方城村张家口市蔚县暖泉镇北官堡村

张家口市蔚县暖泉镇西古堡村 张家口市蔚县宋家庄镇上苏庄村 张家口市阳原县浮图讲乡开阳村 山西省(49个) 太原市晋源区晋源镇店头村 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新平堡村 大同市灵丘县红石塄乡觉山寺村 临汾市襄汾县新城镇丁村 临汾市襄汾县汾城镇西中黄村 临汾市襄汾县陶寺乡陶寺村 临汾市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 长治市长治县八义镇八义村 长治市长治县贾掌镇西岭村 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东庄村 长治市平顺县石城镇岳家寨村 晋城市高平市河西镇苏庄村 晋城市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 晋城市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 晋城市高平市米山镇米西村 晋城市陵川县西河底镇积善村 晋城市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村 晋城市泽州县北义城镇西黄石村 晋城市沁水县嘉峰镇窦庄村 晋城市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 晋城市沁水县郑村镇湘峪村 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郭峪村 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 晋中市后沟村位于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晋中市介休市龙凤镇张壁村 晋中市灵石县两渡镇冷泉村 晋中市灵石县夏门镇夏门村 晋中市平遥县岳壁乡梁村 晋中市太谷县北洸镇北洸村 吕梁市交口县双池镇西庄村 吕梁市临县碛口镇李家山村 吕梁市临县碛口镇西湾村 吕梁市柳林县柳林镇贺昌村 吕梁市柳林县三交镇三交村 忻州市宁武县涔山乡王化沟村 忻州市繁峙县神堂堡乡茨沟营村 忻州市繁峙县杏园乡公主村 忻州市繁峙县横涧乡平型关村 忻州市河曲县旧具乡旧县村

浅谈具有特色资源的皖南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浅谈具有特色资源的皖南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以石台县仙寓镇大山村王村为例摘要:本文对具有特色资源的皖南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观点,认为在当今部分古村整体风貌破坏的背景下,应重视古村落的保护。以具有特色资源的古村落王村整治规划为例,通过其制定的层次性的整治方案及对于发展模式的思考,对具保护与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特色资源古村落整治发展经营模式 1 古村落需要保护与整治 皖南古村落一般没有系统的就古村落保护与发展作出完整、系统的规划,古建筑残破较为严重,新建建筑没有一定技术指导,其体量、布局、造型和材料都与传统民居大相径庭,造成古村整体风貌的破坏。忽视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传统的耕作方式、生活习俗正被现代化生活取代而逐渐消失。古村落正在被破坏,急需要保护与整治。 2 村庄的整治与发展的反馈关系 村庄的整治与发展是一对辩证的关系,在实践的具体进程中,整治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着更长远的发展,反过来发展是判断整治成效的尺度。在处理两者关系时应着眼于发展,立足于发展,整治必须适应与服从发展的需要。 3 具有特色资源的古村落的发展定位 下面就笔者参与过的大山村王村的整治规划浅谈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大山村的土壤中富含微量元素——硒,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对癌症、心血管病等多种疾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中国科技大学绿色科技中心化验大山村土壤硒含量高于普通土壤20倍,与陕西紫阳、湖北恩施并称国内三大富硒区,现有人口中80岁以上的老人占12%,被称为“长寿村”、“瘦子村”。 王村的旅游资源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即自然、人文与特色旅游资源。本地最

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富硒,具有强烈的品牌效应和吸引力,自然旅游资源以山、水为主,人文旅游资源以民俗文化为主。各类旅游资源结构合理,特点突出。 对于王村的整治规划是在分析现状条件的基础上,以政府和村委会、村民共同关注的发展问题为切入点,把村庄整治的目标定位在经济可行性及政府和多数村民可以接受的标准上,确定了“以村庄整治为载体,以养身度假旅游产业、观光农业产业的发展为核心,促成村庄经济提升”的规划思路。 3.1 总体定位 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旅游资源条件,以及旅游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立足于山青水秀的自然生态环境,结合当地古村落人文环境、历史文化和传统的民俗文化,把王村发展总体定位为:以“富硒养身、特色乡村”为核心竞争力,以古村落为载体,以将军岩景区和神龙谷景区为依托,生态文化为基础、民俗文化为特色、乡村风情体验为时尚、富硒产品为亮点,把王村打造成集养身度假、生态观光、乡村体验于一体的,怡人的生态度假地。并冠以“富硒福寿地,养生第一村”的美誉。 3.2 产业定位 以村庄整治开发为契机,以“富硒”为品牌,以旅游业和富硒茶产业为龙头,带动富硒生态林业、富硒生态农业、富硒生态养殖业等生态产业的发展。以改善当地经济环境,产生旅游影响,促进本地产业结构转型、优化升级、扩大就业,塑造本区乡村旅游品牌形象,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偏爱度,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完善乡村旅游及产业发展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建设。 3.3 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定位 根据王村旅游资源现状和市场感应分析,旅游客源市场开发总体定位是:以开发皖南、皖中、华东旅游市场为核心,拓展国内旅游市场为目标。在石台县大旅游的背景下以“两山一湖”为依托,牢牢抓住黄山、九华山、牯牛降风景名胜

古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古村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南昌工程学院严鹏编制 论文摘要: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固有成分,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人文观念的影响,造就了中国古代独特的村落文化,本文将从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三个视角对中国古代村落文化做浅要阐释。 论文关键词:村落文化宗教观念风水观念诗画观念近代科学地理学的奠基者李尔特曾经说过:“地球上人类的每个物质成就,不论是一间房屋、一个农庄或一个城镇都代表着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村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做为文化象征的形象符号,在空间和时间的完美结合中,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人文观念。 一、宗教观念 宗教从各个方面如民族群体心理、思维方式、物质文化、民间民俗等渗透于中国村落文化之中,使中国村落文化具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和深刻的神道烙印。 宗教对于中国村落文化的作用,首先便表现在它对于村落成员的组织与维系功能。宗教的维系功能体现在中国村落文化中,表现为宗教中某一共同崇拜的对象,可以成为一个村落群体甚至多个村落群体成员精神上的纽带,使他们彼此认同和维系,使他们能够为自身利益而团结一致。因此在古代社会,一个村落或一个部落,往往有自己的

图腾,有自己崇敬的精灵。当一部分社会成员被生活所迫时,也往往以宗教为旗帜,作为维系感情与利益的纽带,结成社群,对统治阶级进行反抗。中国历史上以宗教为纽带,组织、团结民众反抗腐朽封建王朝的农民革命斗争层出不穷:自东汉末年的“太平道”所组织发起的黄巾起义,东晋孙恩的“夭师道”,北魏法庆以“大乘教”,北宋方腊以“明教”,南宋钟相以“巫教”,元末的韩山童、刘福通的红巾军以“白莲教”,清中叶的林清以“八卦教”组织起义,历朝各代农民的武装斗争每失败一次,中国人的天命观思想便得一次巩固和加强。 宗教是中国农民武装斗争的团结纽带,它同时与宗教的组织和维系功能相联系。然而宗教常常成为人们走向分裂、失败的催命符,封建统治集团常借助宗教推行其愚民政策。地藏王庙前殿左右的黑白无常狰狞可怖的嘴脸、判官、鬼卒的青面撩牙、十八层地狱的阴森、鲜血淋漓、其刑之惨绝,令人毛骨耸然,其心理威胁往往比官府的刑杖和囚牢有效得多。 另一方面,中国儒教以伦理道法为宗旨,以士大夫为其信众基础,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佛教则提倡修身养性,自我修炼,并在戒律中提出不准“淫、盗、杀、妄”等戒规。基督教比较倡导宗教的献身精神,“十戒”中也有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等伦理准则,这些伦理准则大多是一些最为基本的社会公德。当它们成为宗教教义,渗入村落文化之中,无疑会深入到村落成员的内心信念中。世俗的伦理要求,通过宗教的形式在民众中得到教化,既是宗教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