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太空一日 优质课
- 格式:pptx
- 大小:2.72 MB
- 文档页数:29
《太空一日》每个小节都有小标题,提示了本节的内容,可以根据小标题的提示,抓住每一节的重点。
浏览时注意找出作者在太空中遇到的意外情况,以及他的心理活动或举动。
1.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2.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速读,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2. 品味文章语言,把握人物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宇航员的优秀素质,学习我国宇航员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运用浏览的方法快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把握本文的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严谨、科学的态度,并感受文章里行间流露出对祖国、航天事业、亲友的热爱。
课外阅读有关太空探索的文章。
第一课时一、导入:杨利伟是中国载人飞船工程首飞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9时,他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进入太空,经过21个小时的太空飞行,绕地球14圈后,于10月16日6时25分安全返回地面,自主出舱,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同年11月7日,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航天英雄”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
他和技术专家的创举使得中国成为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杨利伟也因此成为了全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课文写他在太空一日的亲身经历,既惊险又真切动人。
今天我们阅读文章,看看我们能从中获得哪些重要信息。
二、初读:第一步,浏览课文。
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
阅读课文,找找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相应地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或举动呢?(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用横线划出重要信息,用着重号标出表现作者心理变化的词语,用波浪线标出表现作者科学精神的语句。
引导学生对浏览的内容能够及时归类整理,把握课文内容。
)讨论:第一次意外共振叠加,五脏六腑要碎了。
心理或举动:以为要牺牲了,顽强忍受。
第二次意外:产生“本末倒置”的错觉,倒着飞很难受,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太空一日”所经历的惊险与挑战。
2.过程与方法:运用快速浏览的方法了解课文内容,运用做结构图的方法理清课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以杨利伟为代表的宇航员所具有的航天精神,学习我国宇航员具有的崇高精神。
【学习过程】一、图片导入——雏鹰待哺图片导入,介绍我国航天的历史起源二、整体感知——雏鹰清声1、阅读全文,你感受到杨利伟是一个怎样的人?从文中的第___段_____句,我感受到杨利伟是一个____________(用词语概括)的人。
2、介绍背景资料(1)2003年2月1日美国东部时间上午9时,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得克萨斯州北部上空解体坠毁,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2003年5月4日俄罗斯“联盟TMA-1”号飞船脱离国际空间站,受命返回地面时偏离地点400多公里。
(3)2003年8月22日巴西第三枚VLS型运载火箭在阿尔坎塔拉航天基地接受最后检测时突然发生爆炸,导致现场21人被炸死,另有20多人身受重伤。
3、总结三、小组探究——群鹰和鸣1、小组合作完成简单结构图结构图中必须要包含以下内容:(1)、杨利伟经历太空一日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他是怎样克服的?(3)、杨利伟在太空中看到什么?2、总结请学生读“感动中国2003杨利伟颁奖词”四、课外拓展——鹰击长空1、除了文中这个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关于人类征服自然的故事?2、全班朗诵《炎黄飞天梦》五、反馈提升——鹰翔九天作业布置:阅读《天地九重》感兴趣的篇章【板书设计】22太空一日杨利伟热爱祖国科学严谨……【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品味文章朴实、生动的语言描写。
2.过程与方法:注意分析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语句运用之妙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热情,探索宇宙奥秘的求知欲望。
【学习过程】一、视频导入——雏鹰待哺观看“失重33天”视频,体会奇妙的航天旅行二、回顾知识——雏鹰清声1、请生讲一讲这篇文章讲了哪些内容?2、文章哪个方面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三、探究质疑——群鹰和鸣1.结合课文,说一说文章中哪一句话最触动你的心灵,为什么?例:(1)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