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戒
- 格式:pptx
- 大小:4.65 MB
- 文档页数:21
柳宗元《三戒》原文及注释柳宗元《三戒》原文及注释永①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③异甚。
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又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④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昼则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
其声万状,不可以寝。
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⑤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
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为哉!(选自唐.柳宗元《三戒》)[注释]①永:永州,今湖南零陵县。
②畏日:忌日。
迷信的人认为日期可定吉凶祸福,因此怕犯忌日。
③拘忌:拘束忌讳。
④椸(y ǐ):衣架。
⑤为态:活动状态。
[文化常识]说“生肖”。
中国人有“生肖”的.习俗。
即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
也叫十二属相。
如子为鼠(即子年出生的属相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如今年公历为2005 年,农历为酉年,今年所生的孩子属鸡;明年农历为戌年,生者属狗;后年则属猪。
以下周而复始类推。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畜②由是③完④率⑤啮⑥徙⑦假⑧阖⑨隐⑩已⑾恒2.翻译:①仓禀庖厨,悉以恣鼠不问②昼则累累与人兼行③是阴类恶物也④购僮罗捕之参考答案:永某氏之鼠1.①养②从此③完整④都⑤咬⑥迁移⑦借⑧关上门⑨偏远⑩停、消失、长久2.①仓库厨房,全凭老鼠横行而不过;②白天竟成群结队地跟人一同行走;③这是在阴暗处活动的坏东西;④雇了僮仆张起网捕捉老鼠。
柳宗元寓言《三戒》序【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译文】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
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个动物的故事,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写了这篇《三戒》。
【注释】恒:推:乘:逞:干:技:怒:窃:肆:暴:迨:永某氏之鼠【原文】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译文】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
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值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
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来不管。
(⑴永:永州,治所在今湖南省零陵区。
⑵畏日:怕犯日忌。
旧时迷信,认为年月日辰都有凶吉,凶日要禁忌做某种事情,犯了就不祥。
⑶拘忌异甚:禁忌特别奇怪;禁忌迷信特别多。
⑷生岁直子:出生的年份正当农历子年。
生在子年的人,生肖属鼠。
直,通“值”,正当。
⑸子神:子的生肖神。
⑹僮:童仆,这里泛指仆人。
⑺仓廪(lǐn):粮仓。
庖厨:厨房。
⑻悉:全,都。
恣:放纵。
)【原文】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译文】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
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
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
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⑼椸(yí):衣架。
⑽累累:一个接一个。
兼行:并走。
柳宗元寓言《三戒》序【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译文】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
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个动物的故事,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写了这篇《三戒》。
永某氏之鼠【原文】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
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
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字为上自下死)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译文】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
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值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
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来不管。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
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
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
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某人迁居去了别的州郡。
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
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但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特别厉害,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买来仆人四面围捕。
捕杀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
三戒文言文全文及翻译《三戒》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组寓言,包括《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散文。
三戒文言文及翻译,我们来看看。
三戒文言文全文及翻译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1],而乘物以逞[2],或依势以干非其类[3],出技以怒强[4],窃时以肆暴[5],然卒迨于祸[6]。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7],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8],得麋麑[9],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10]。
自是日抱就犬[11],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12],抵触偃仆[13],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14],然时啖其舌[15]。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黔无驴[17],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18]。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19],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2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21],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22],畏日[23],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24];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25]。
仓廪庖厨[26],悉以恣鼠[27],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28],饮食大率鼠之馀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29],夜则窃啮斗暴[30],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31],恶物也,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32],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古诗三戒翻译赏析《三戒》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
《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悯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释】(1)推己之本,审察自己的实际能力。
推,推求。
【诗歌鉴赏】柳宗元《三戒》原文及翻译赏析柳宗元《三戒》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柳宗元《三戒》翻译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像,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
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柳宗元《三戒》原文翻译《三戒》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其一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其二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其三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三戒》译文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
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三戒原文翻译赏析三戒原文翻译赏析《三戒》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
《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辔尥暌拢饮食大率鼠之馀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释】(1)推己之本,审察自己的实际能力。
三戒古诗原文翻译赏析《三戒》出自古文观止。
其诗文如下:【前言】《三戒》含《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
《临江之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释】(1)推己之本,审察自己的实际能力。
推,推求。
柳宗元三戒原文及翻译【原文及翻译】《三戒》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我常常厌恶世上的有些人,不知道考虑自己的实际能力,而只是凭借外力来逞强,或者依仗势力和自己不同的人打交道,使出伎俩来激怒比他强的对象,趁机胡作非为,但最后却招致了灾祸。
有位客人同我谈起麋、驴、鼠三种动物的结局,我觉得与那些人的情形差不多,于是就作了这篇《三戒》。
其一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翻译】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
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
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
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
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
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暱。
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
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
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其二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柳宗元三戒原文翻译本文是关于柳宗元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三戒》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写的一组寓言,题名“三戒”,可能是取《论语》“君子有三戒”之意。
另有词语“三戒”,在佛教、中医和古代文献中分别有不同的含义。
【原文】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有客谈麋、驴、鼠三物,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憫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
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
且何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注释】(1)推己之本,审察自己的实际能力。
推,推求。
(2)乘物以逞:依靠别的东西来逞强。
柳宗元的《三戒》原文翻译柳宗元的《三戒》是其寓言的代表作,分别为《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
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
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
麋致死不悟。
【译文】临江有个人出去打猎,得到一只幼麋,就捉回家把它饲养起来。
刚踏进家门,群狗一见,嘴边都流出了口水,摇着尾巴,纷纷聚拢过来。
猎人大怒,把群狗吓退。
从此猎人每天抱了幼麋与狗接近,让狗看了习惯,不去伤害幼麋,并逐渐使狗和幼麋一起游戏。
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狗都能听从人的意旨了。
幼麋稍为长大后,却忘记了自己是麋类,以为狗是它真正的伙伴,开始和狗嬉戏,显得十分亲昵。
狗因为害怕主人,也就很驯顺地和幼麋玩耍,可是又不时舔着自己的舌头,露出馋相。
这样过了三年,一次麋独自出门,见路上有许多不相识的狗,就跑过去与它们一起嬉戏。
这些狗一见麋,又高兴又恼怒,共同把它吃了,骨头撒了一路。
但麋至死都没有觉悟到这是怎么回事。
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阚(加口字旁),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译文】黔中道没有驴子,喜欢揽事的人就用船把它运了进去。
运到以后,发现驴子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到山下。
老虎看到驴子那巨大的身躯,以为是神怪出现。
就躲到树林间暗中偷看,一会儿又稍稍走近观察,战战兢兢,但最终还是识不透驴子是什么东西。
三戒柳宗元解题:《三戒》是柳宗元作品中的名篇,作于被贬官永州之后。
当时作者经历了复杂的政治斗争,有了更加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深切的人生体验,遂将其中足以训诫世人的现象,写成寓言,以示能劝诫。
本篇由《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组成。
篇名得于《论语·季氏》中“孔子曰:…君子有三戒‟。
”篇名隐含着君子不可不戒之意。
篇中借麋、驴、鼠之物,对社会上那些持宠而骄、貌似强大而内荏怯弱、窃时以肆暴,终至覆败的人们,进行了讽刺。
各篇形象生动,寓意深刻,具有鲜明的现实性。
寓言是由故事和教训(或道理)两部分组成。
中国古代寓言往往将丰富有劝诫意义的教训或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
本篇的要揭示的道理或教训,在序文中交代出来,即“不知推知已之本,而乘物以逞”,自致败亡。
也就是说,不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任性妄为,凌蔑外物以逞志,结果自蹈祸难之中。
从古到今,行事不知推已之本的人不少见。
本篇寓意的普遍性,决定了它不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而且具有久远的生命力。
其中《黔之驴》所形成的成语“黔驴技穷”,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熟知和习用。
寓言的特点,是不直接说出道理,而将道理才识寓于故事之中。
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在寓言中,故事和道理,必须切合无间,使人读其事即能得其理,以事圆理明为上乘。
本课的三则寓言,就是这样的上乘之作。
关于课文的阅读分析:小序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说明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中的三物麋、驴、鼠是象征作者憎恶的人,题名三戒,意在揭露那个病态社会中的三种世态人情,起人们的警戒。
说说《临江之麋》的结构和寓意。
临江有个人,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把它带回家饲养。
刚一进门,一群狗流着口水,翘着尾巴全来了,那个人非常恼火,愤怒地喝斥、吓唬那群狗。
从此,那人每天都抱着小麋鹿接近狗,经常给狗看,让狗不要乱动,后来又逐渐让狗和小鹿在一起玩耍。
时间长了,那些狗也都顺从主人的意愿了。
小麋鹿逐渐长大了,忘记了自己是只麋鹿,认为狗的确是自己的朋友,时常和狗一起顶撞翻滚,更加亲热了。
柳宗元《三戒(并序)》原文及翻译柳宗元《三戒(并序)》原文及翻译《三戒》含《临江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三篇寓言。
《临江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则分别写了“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的三种表现:“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
三戒(并序) 〔唐〕柳宗元【题解】这一组三篇寓言,是作者贬谪永州时所写。
题名“三戒”,可能是取《论语》“君子有三戒”之意。
文前的小序,已经点明了文章的主旨所在。
作者借、驴、鼠三种动物的可悲结局,对社会上那些倚仗人势、色厉内荏、擅威作福的人进行辛辣的讽刺,在当时很有现实的针对性和普遍意义。
三篇寓言主题统一而又各自独立,形象生动而又寓意深刻,篇幅短小,语言简炼而又刻划细致、传神,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1〕,而乘物以逞〔2〕,或依势以干非其类〔3〕,出技以怒强〔4〕,窃时以肆暴〔5〕,然卒于祸〔6〕。
有客谈、驴、鼠三物〔7〕,似其事,作〔三戒》。
临江之临江之人〔8〕,得〔9〕,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之〔10〕。
自是日抱就犬〔11〕,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稍大,忘己之也,以为犬良我友〔12〕,抵触偃仆〔13〕,益。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14〕,然时啖其舌〔15〕。
三年,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至死不悟。
黔之驴黔无驴〔17〕,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
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然莫相知〔18〕。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荡倚冲冒〔19〕,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6�2〔20〕,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形之庞也类有德〔21〕,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永某氏之鼠永有某氏者〔22〕,畏日〔23〕,拘忌异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