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隙齿轮图
- 格式:doc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1
.齿轮齿条副齿轮齿条传动常用于行程较长的大型机床上,可以得到较大的传动比,还易得到高速直线运动,刚度及机械效率也高;但传动不够平稳,传动精度不够高,而且还不能自锁。
采用齿轮齿条副传动时,必须采取措施消除齿侧间隙。
当传动负载小时,也可采用双片薄齿轮调整法,将两齿轮分别与齿条齿槽的左、右两侧贴紧,从而消除齿侧间隙。
当传动负载大时,可采用双片厚齿轮传动的结构,图5-45 是这种消除间隙方法的原理图。
进给运动由轴2输入,该轴上装有两个螺旋线方向相反的斜齿轮,当在轴2上施加轴向力F时,能使斜齿轮产生微量的轴向移动。
此时,轴1和轴3便以相反的方向转过微小的角度,使齿轮4和5分别与齿条齿槽的左、右侧面贴紧,从而消除齿侧间隙。
图5-45 消除间隙的原理图1、2、3 —轴;4 、5 —齿轮、进给系统传动齿轮间隙的消除对于数控机床进给系统中的减速齿轮,除了要求其本身具有很高的运动精度和工作平稳性以外,还必须尽可能消除配对齿轮之间的传动间隙;否则,在进给系统每次反向之后就会使运动滞后于指令信号,这将对加工精度产生很大影响。
所以,对于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必须采用各种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齿轮传动间隙。
1 .刚性调整法刚性调整法是指调整之后齿侧间隙不能自动补偿的调整方法。
它要求严格控制齿轮的齿第五章数控机床的结构与传动厚及周节公差,否则传动的灵活性将受到影响。
但用这种方法调整的齿轮传动有较好的传动刚度,而且结构比较简单。
图5 —46是最简单的偏心轴套式消除间隙结构。
电机1是通过偏心轴套2装到壳体上,通过转动偏心轴套就能够方便地调整两齿轮的中心距,从而消除了齿侧间隙。
图5-46 偏心轴套式消除间隙结构图5-47 带锥度齿轮的消除间隙结1 —电机;2 —偏心轴套1、2 —齿轮;3 —垫片图5 —47是用一个带有锥度的齿轮来消除间隙的结构。
在加工齿轮I和2时,将假想的分度圆柱面改变成带有小锥度的圆锥面,使其齿厚在齿轮的轴向稍有变化(其外形类似于插齿刀)。
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常用消隙结构分析摘要:在机床加工的时候最为关键的构成就是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在对零件加工的过程中,进给系统与被加工的零件加工精度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若要使零件加工的精度得以保证,有比较积极提高加工的质量,而这也意味着要对机床进给系统出现的间隙能够科学的认识,与此同时也要利用专业的技术与结构方法来对此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使间隙消除,进而使位移与运动的精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使加工的质量更高。
本文主要对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常用消隙结构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数控机床;进给系统;滚珠丝杠;齿轮传动引言:在加工零件的过程中运用数控机床能够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而且可以使零件更加统一,可是在运用的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不足,而机床间隙对于零件加工的影响比较大,所以有必要利用科学的方法对机床间隙进行消除处理,这样可以让零件加工的精确程度更高,如今机床消隙的方法主要有滚珠丝杠传动以及齿轮传动。
1滚珠丝杠传动滚珠丝杠传动是最为普遍运用的传动模式,一般状态下这样的方式的效率比较高,而且运动效果更加平衡,有着很好的灵活程度,而且使用年限比较长,可是因为自身DN参数值与最高转速的限制,这样技术一般在中小行程的数控机床中运用。
1.1双螺母消隙丝杠双螺母间隙消除丝杠结构也是滚珠丝杠技术的一种主要是通过两个螺母与一个调整垫片组成(如图1)。
这样能够对机床运动的位移的精准程度与切削抗力进行预知,能够把预紧力实现通过计算得出,而且可以基于对垫片的调整把螺母预紧力变反,这样可以使螺母与丝杠全部向轴移动,这样就可以使间隙消除的成果体现出来,也可以使丝杠的刚性得到提升。
图1 双螺母消隙丝杠结构图这种结构是国内目前运用比较普遍的一种方式间隙消除结构,而且使用比较简单,出现问题的时候维修方法也比较便利,尤其是在使用时间变长出现磨损的时候只需要调整垫片就可以,不需要对其整体进行换置,而且也可以保证使用过程的精准程度。
1.2复合螺母消隙丝杠复合螺母间隙消除丝杠的工作方式非常接近双螺母螺钉的预紧结构,只是它采用位移引线预紧的方法,这种预紧方式由CNC高精度控制外圆磨床磨削过程中使螺母与丝杠的两个循环形成反向位移,从而获得预紧力消除差距。
关于双齿轮齿圈消隙结构传动装置的理论计算双齿轮齿圈及消隙结构主要应用在双柱立式车、铣、钻、镗加工中心的工作台分度机构上,本文以我公司(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CXH5250F×40/50L 型数控双柱立式加工中心为例,研究其工作台分度双齿轮齿圈消隙结构进给传动装置的理论计算。
CXH5250F×40/50L型数控双柱立式加工中心采用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X、Z、C轴三轴联动,。
该机床精度要求高,工作台分度机构允差±8″,工作台的径向跳动和钻削主轴的径向跳动按国家标准的允差值压缩30%。
一、工作台分度进给传动装置的理论计算工作台分度进给结构是该机床的关键结构,首先根据图纸,分析工作台分度机构的结构、传动原理并进行传动链传动误差的理论计算。
1、传动链误差传递规律计算双齿轮消隙传动装置系统,在传动链中,传动误差由动力输入环节向着末端执行元件传递和累积,最后集中反映到末端件上,使主轴产生运动误差。
传动误差的计算,相似于运动位移的计算。
运动位移是在啮合过程中由主动件传给被动件的,并且只沿瞬时啮合点处的公法线方向传递。
由于两传动件在公法线方向上的瞬时速度分量相等,所以两传动件在啮合点处的公法线方向上的瞬时位移量也应相等,误差传递也是这样。
对应于转角误差△φ1的线性误差△s1为:△S1=△φ1×r1△φ1—齿轮的转角误差r1—齿轮的回转半径与齿轮1相啮合的齿轮2也同时产生等值的线性位移,即△S2=△S1同理△S2=△φ2 ×r2△φ2 =△S2/ r2=△φ1×r1 / r2=△φ1×I 1△S2—齿轮2的线性误差△φ2—齿轮2的回转半径I 1 —第一对啮合齿轮的传动比同理:△φ3=△φ2=△φ1×I 1△S3=△φ3×r3=△φ1×I 1×r3△S4=△S3=△φ1×I 1×r3=△φ4×r4△φ4=△S4 / r4=△φ1×I 1×r3 / r4=△φ1×I 1×I 2由此可见,各个运动件的误差都按一定的传动比依次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