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泰长江大桥施工方案6
- 格式:pdf
- 大小:147.62 KB
- 文档页数:6
常泰大桥设计标准图纸常泰大桥设计标准图纸是指常泰大桥的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图纸。
该图纸主要包括桥梁的设计、结构图纸和材料规格等内容。
下面是一个常泰大桥设计标准图纸的示范:1. 桥梁设计图纸:(1) 总体布置图:包括桥梁的位置、桥梁总体布置和主要控制要点等。
(2) 子结构设计图:包括桥墩和桥台的设计布置图、基础平面图和剖面图等。
(3) 上部结构设计图:包括桥面梁的布置图、各个支座的位置和尺寸、桥面梁的截面图和连接细节等。
(4) 墩台梁连接设计图:包括桥墩和桥台与桥面梁的连接细节图和连接材料规格等。
(5) 支承设计图:包括桥梁支承的类型、位置和数量,具体包括橡胶支座、滑移支座等。
2. 结构图纸:(1) 施工总平面图:包括常泰大桥的结构总体布置、桥面梁的布置和桥墩、桥台的位置等。
(2) 桥面梁平面图:包括桥面梁的截面形状、宽度和长度等。
(3) 桥墩和桥台平面图:包括桥墩和桥台的结构形状、尺寸和位置等。
(4) 桥梁剖面图:包括桥面梁、桥墩和桥台的剖面形状、高度和长度等。
3. 材料规格:(1) 混凝土材料规格:包括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配筋规格、石子和砂浆等材料的规格等。
(2) 钢筋材料规格:包括钢筋的型号、直径和抗拉强度等规格要求。
(3) 支座材料规格:包括橡胶支座和滑移支座等支座材料的规格和性能要求。
(4) 其他材料规格:包括桥梁用的螺栓、焊材和防腐材料等其他材料的规格要求。
这些图纸和规格能够确保常泰大桥在建设过程中的结构安全,同时也方便施工人员按照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桥梁的质量。
同时,在常泰大桥的维护和修复过程中,这些标准图纸也能提供参考,确保维修工作的准确性。
桥梁建设2021年第51卷第1期(总第269期)Bridge Construction, Vol. 51# No. 1 #2021 (Totally No. 269)1文章编号!003 —4722(2021)01 —0001 —07常泰长江大桥桥跨布置方案研究胡勇,赵维阳(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6)摘要:为确定常泰长江大桥合理的桥跨布置方案,对桥位处的河床演变进行分析与预测,综合考虑工程河段河道条件、航道条件及通航环境等因素,分析论证大桥的通航孔布置及墩位布设方案。
经分析论证,最终桥位跨长江主航道采用主跨1 176 m、边跨490 m的桥型方案;天星洲左汊及录安洲右汊采用主跨388 m、边跨168 m的桥型方案。
所采用的方案通航孔均基本覆盖了历年航道变化及通航水域范围,对12. 5m深水航道及专用航道布置,以及对船舶通航、相邻码头运行、岸坡及天星洲尾部低滩稳定的影响均相对较小;且失控船舶碰撞桥墩的概率较小,危险程度较低。
关键词:常泰长江大桥;桥位;建设条件;通航孔;墩位;桥跨布置中图分类号:U442. 54 文献标志码:AStudy of Span Arrangement Options for ChangtaiChangjiang River BridgeHU Yong , ZHAO Wei-yang(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Reconnaissance H Design Institute C o. Ltd., Wuhan 430056, 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the riverbed evolution at different navigable span arrangement and pier distribution solutions were analyzed and verified forChangtai Changjiang River Bridge,taking into account the related factors,such as watercourse condition,navigation channel condition and the navigation environment.According of the analysis and verification,the main navigational channel bridge of Changtai Changjiang RiverBridge is designed as a cable-stayed bridge with a main span of 1 176 m and two side spans of 490m,while the left branch(Tianxing Islet side)and right branch (Lu’an Islet side)are arch bridgeswith main spans of388 m and side spans of 168 m.The navigable spans in the final design are allcapable of crossing the regions exhibiting navigation channel change over years and the navigablewaters,aiming t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bridg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12. 5m-deep navigationchannel and special n avigation channel as well as the normal service of adjacent harbors,bankslopes and stability of lower shoal at the tail of Tianxing Islet to the minimum.In addition,theprobability of ship-bridge collision is low,thereby the potential risks are reduced.Key words:Changtai Changjiang River Bridge;bridge site;construction condition;navigable span;pier location;span arrangement1工程概况 廊规划(2014 —2020年)》《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常泰过江通道是《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2017 —2035年)》《江苏城镇体系规划(2015 —2030收稿日期:2020 —06 —08基金项目: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20 —重点一 10)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Railway Group Limited (2020-Key Project-10)作者筒介:胡勇,教授级高工,E-mail:huy@。
常泰过江通道主桥施工方案引言常泰过江通道是一项重大的基础设施工程,主桥的施工是整个项目的核心部分。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常泰过江通道主桥的施工方案,包括主要施工工艺、进度计划、工程材料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施工工艺桩基施工1.确定桩基施工区域,进行地质勘测,确定合适的桩基类型。
2.使用钻孔机进行钻孔,依据设计要求进行孔深和孔径的控制。
3.在钻孔完成后,进行清孔处理,确保桩基质量。
4.根据设计要求设置钢筋笼,并进行灌注混凝土。
主桥墩柱施工1.桥墩柱的施工分为模板安装、钢筋绑扎、混凝土灌注等步骤。
2.桥墩柱的模板安装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墩柱的几何尺寸和水平垂直度。
3.钢筋绑扎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并对绑扎质量进行检查。
4.进行混凝土灌注,确保灌注均匀,充实度满足要求。
主桥梁安装1.主桥梁的安装采用预制梁段的方式进行。
2.首先,将预制梁段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组装和调整。
3.使用大型起重设备将预制梁段吊装到合适的位置,并进行定位和连接。
4.确保各个梁段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桥面铺装1.桥面铺装采用沥青混凝土进行。
2.在铺装之前,需要对桥面进行清洁和处理,确保背面光滑、无污染。
3.铺装沥青混凝土前,进行充分的湿润和压实处理。
4.在铺装完成后,进行表面养护和抗滑处理。
进度计划根据已有的项目计划,常泰过江通道主桥的施工预计需要12个月的时间。
具体进度计划如下:1.第1个月:进行桩基施工,并完成一部分的墩柱施工。
2.第2-5个月:继续进行墩柱施工,逐渐完成所有墩柱的施工。
3.第6-8个月:开始主桥梁的安装工作,预计每个月安装3-4个梁段。
4.第9个月:主桥梁安装完成,并开始进行桥面铺装。
5.第10-11个月:完成桥面铺装和相关的养护工作。
6.第12个月:进行最后的验收和整体完工。
工程材料常泰过江通道主桥施工所需的工程材料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和沥青混凝土等。
1.钢筋: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Q235钢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和焊接。
2.3.2、栈桥、码头、施工平台、钻孔平台施工栈桥宽8m,长约204m,采用钢管桩基础,利用DZ90振动锤配合履带吊沉设;纵向主梁采用321战备贝雷桁架,采用55t履带吊逐跨向前延伸的方法搭设施工。
码头与濒临深水区,与栈桥相连,用于砂、石料进场。
码头采用钢管桩基础,贝雷主梁,搭设方法同栈桥。
钻孔平台平面尺寸为80.44m×35.6m,采用钢管桩基础,并设置150t履带吊跑道,采用钢管桩基础,利用DZ90振动锤配合履带吊沉设;纵、横向主梁采用H型钢,以满足履带吊和钻机作业要求,采用人工配合履带吊安装。
施工平台设置在围堰四周,大堤侧宽度20m,其余三侧宽10m,南侧与栈桥衔接,以利于各种施工机械进出场。
施工平台采用钢管桩基础、型钢主梁,搭设方法同钻孔平台。
2.3.3、灌注桩施工钢护筒采用履带吊配“中250Ⅱ型”液压振动锤(最大激振力2500KN)沉设,沉设过程采用桁架式导向架定位,并配全站仪或经纬仪监测其垂直度。
灌注桩采用6台GYD300型钻机采用气举反循环方式钻进成孔,采用高性能PHP 泥浆护壁,在承台外侧设置2个3000m3的泥浆循环池,用于泥浆循环。
每台钻机配备1台ZX250型泥浆处理器、2台3PNL泥浆泵进行泥浆处理。
钢筋笼在现场分3 次连接,采用150t履带吊安装。
混凝土采用2台90m3/h拌和1台60m3/h楼拌和,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至现场,汽车泵浇筑。
2.3.4、承台施工采用锁口钢管桩围堰,分三次进行水下混凝土封底,形成承台干施工条件。
承台混凝土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设置冷却水管,并进行温控。
承台采用大面钢模,采用型钢(或脚手钢管)支撑在围堰锁口钢管桩上。
2.3.5、塔座施工塔座采用大面钢模,设置对拉螺栓。
塔座混凝土按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施工,设置冷却水管,并进行温控。
2.3.6、塔柱、横梁施工塔柱与横梁异步施工,按照先塔柱后横梁的原则进行,即:先施工塔柱过下横梁,然后施工下横梁;再施工上塔柱至塔顶,最后施工上横梁。
本工程为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常州侧吊装工程,主要涉及钢梁吊装施工。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公铁两用斜拉桥,全长10.03公里,连接常州与泰州两市。
本工程需吊装的钢梁共有45节,每节长28米,重1500吨。
二、施工方案1. 施工组织(1)成立吊装施工领导小组,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指挥。
(2)明确各岗位责任,确保施工安全、高效。
2. 施工准备(1)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吊装设备进场、施工通道畅通。
(2)设备准备:检查吊装设备性能,确保吊装设备完好。
(3)人员准备: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吊装操作规程。
3. 施工工艺(1)吊装方案:采用双机抬吊,每台吊车吊装两节钢梁。
(2)吊装顺序:从桥梁两端开始,依次向中间进行。
(3)吊装过程:1)吊车就位:吊车在指定位置就位,调整吊车臂长,确保吊装高度满足要求。
2)绑扎钢梁:在钢梁两端分别绑扎钢丝绳,确保钢梁稳定。
3)吊装:吊车缓慢起吊,将钢梁吊至预定位置。
4)落梁:吊车缓慢下降,将钢梁落至桥面上。
5)调整:调整钢梁位置,确保钢梁准确就位。
4. 施工安全措施(1)吊装前,对吊装设备、吊具、钢丝绳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2)吊装过程中,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3)吊装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4)吊装过程中,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吊装区域。
5. 施工进度安排(1)前期准备:5天。
(2)吊装施工:30天。
(3)验收及总结:5天。
三、质量保证措施1. 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
2.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完成后,组织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四、环境保护措施1. 施工过程中,做好噪音、粉尘、废水等污染物的处理。
2. 施工结束后,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五、文明施工措施1. 施工现场保持整洁,设置警示标志。
2. 施工人员文明施工,遵守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3. 加强施工现场卫生管理,确保施工环境整洁。
常泰长江大桥5号墩沉井取土下沉施工技术研究
管政霖;郭万中;刘修成
【期刊名称】《施工技术(中英文)》
【年(卷),期】2024(53)8
【摘要】常泰长江大桥主桥为双层钢桁梁斜拉桥。
5号墩采用圆端形截面台阶型沉井,沉井下沉过程中需穿越粉质黏土与粉砂互层。
沉井着床前,对河床进行预开挖,去除表层硬塑粉质黏土,随后采用台阶渐进式工艺取土下沉:首先在内圈井孔取土,消除十字节点及内隔墙支撑,再进行外圈取土,进一步削弱沉井端部支撑,内外圈交替取土形成台阶型泥面,保持沉井下沉姿态稳定。
研发智能化气举取土设备,基于智能辅助决策算法,施工指令智能化下发,取土设备自动化运行,实现井孔范围高效取土;辅以高压旋喷、气水复合射流等破土手段,主动消除特殊地层下隔墙、井壁等盲区支撑;通过下沉反演分析,推算下沉系数与下沉速率关系,控制沉井平稳下沉至设计标高。
【总页数】7页(P66-71)
【作者】管政霖;郭万中;刘修成
【作者单位】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长大桥梁建设施工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交通运输行业交通基础设置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中心;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45
【相关文献】
1.常泰长江大桥主墩钢沉井封底建设者为施工装上"千里眼"
2.不分散混凝土在常泰长江大桥6号墩钢沉井井壁水下浇筑中的研究和应用
3.常泰长江大桥6号墩沉井下沉施工关键技术
4.常泰长江大桥5号墩沉井基础下沉取土装备研究与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常泰长江大桥铁路节段梁拼装工艺与线形控制摘要:论文以常泰长江大桥工程为背景,简要叙述了铁路节段梁的拼装工艺,具体阐述了铁路节段梁精准定位方法和保证线形精度的控制措施,得出了有效结论。
该工程可以为类似预制节段梁拼装提供经验和借鉴。
关键词:铁路节段梁;拼装工艺;精准定位;控制措施1 引言箱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体内预应力技术和先进架桥设备技术的完善和标准化,使我国箱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箱梁预制节段拼装法是将整孔梁分成便于长途运输的小节段,再将预制好的节段运至架梁现场,由专用节段拼装架桥机逐段拼装成孔,并逐孔施工直到结束。
常泰长江大桥泰兴侧公铁合建段下层铁路由9孔49.2m简支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组成,采用预制节段拼装,现浇湿接缝后张拉的的施工方法成孔。
设计文件提出预制梁段整孔组拼过程中,梁段纵向中线位置偏差不超过5mm,跨中梁段高程不超过5mm,相邻梁段中心线偏差不超过3mm等相关指标。
因此,常泰长江大桥铁路节段梁具有施工控制精度要求高、难度大等特点,给施工中线形控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 工程概况常泰长江大桥路线起自泰兴市六圩港大道,跨长江主航道,经录安洲,跨长江夹江,止于常州市新北区港区大道,路线全长 10.03km,公铁合建段长5299.2m。
项目采用“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方式过江,其中桥梁上层为高速公路,下层为城际铁路和一级公路,这种三位一体的过江形式在国内尚属首次。
铁路49.2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釆用直腹板单箱单室箱型。
单跨箱梁分为11个节段,其节段组合形式为:3.1m+4.1m*9+3.1m,节段之间现浇60cm长湿接缝连接,节段最大重量146t,整跨箱梁总重约为1500t。
箱梁顶宽12. 2m,底宽6. 2m, 腹板厚分为0. 5m〜0. 9m截面形式。
每跨设预应力32束,采用24束15-φs15.2和8束17-φs15.2钢绞线,预应力一次张拉完成。
3 铁路节段梁拼装工艺3.1节段梁吊挂节段箱梁在预制厂预制后经水运至码头,经提梁门吊吊装至运梁车上,陆运至安装跨,通过跨下喂梁的方式由架桥机完成梁段吊挂。
长江大桥主桥施工方案1. 引言长江大桥作为我国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于加强沿江地区的交通联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长江大桥主桥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2. 工程背景长江大桥主桥位于长江上游,是连接两岸的重要通道。
由于长江河道狭窄,水流湍急,施工难度较大。
因此,在确定施工方案前,需要充分考虑工程背景和条件。
3. 桥梁类型选择基于长江河道的特点,我们选择了一座双塔斜拉索吊索桥作为主桥的设计方案。
这种桥型能够满足长江大桥的通航需求,且结构稳定性较强。
4. 施工工艺主桥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三个阶段:桩基施工、主塔施工和桥梁梁段施工。
桩基施工阶段:首先进行桩基的洗凿,消除沉积物和泥沙,以保证承载力和桩基稳定性。
接着进行钻孔和灌注桩,确保桩基的牢固性。
主塔施工阶段:采用预制构件的方式进行主塔的搭建。
首先,将塔柱、塔身和塔顶的预制构件通过吊装等方式进行组装。
然后,进行主塔的施工和混凝土的浇筑,确保主塔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桥梁梁段施工阶段:通过悬挂浮式起重机等设备进行梁段的吊装和安装。
首先,将悬挂浮式起重机悬挂在主塔上方,然后将梁段从一侧用起重机吊装到指定位置。
最后,通过螺栓连接和预应力张拉等方式,确保梁段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5. 施工安全在长江大桥主桥的施工过程中,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为确保施工安全,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严格遵守施工标准和规范,确保施工符合相关法规和要求。
- 设立安全防护设施,如搭建防护网和围栏,设置警示标识等,以确保工人和施工设备的安全。
-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对工人进行专业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 定期进行施工检查和安全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
6. 环境保护在长江大桥主桥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也非常重视环境保护。
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控制施工噪音和震动,减少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 严禁污水直排,合理处理施工废水,并采取防止污水外泄的措施。
6.4.2、抽水、破桩头、浇筑承台垫层混凝土(1)、抽水封底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用水泵抽干围堰内积水,并沿钢管桩开挖排水沟与集水井连通。
(2)、桩头处理桩基为大直径(φ2.8m)灌注桩,实际桩头处的直径为3.1m(护筒直径),桩头高度为 1.0~1.5m(高出桩基设计标高的部分),单个桩头破碎量7.5~11.3m3,有关规范规定,桩头破除不宜采用机械(如凿岩破碎机)破除,若采用常规的人工破碎法施工,工期长,费用高。
拟采用截桩法施工,即先由人工剥出图6.4-11 桩头处理示意图(3)、凿除封底混凝土的顶面松散层,测量封底混凝土顶面标高,浇筑封底时预留的30cm垫层混凝土至设计标高。
6.4.3、承台模板制作、安装(1)、模板安装承台模板采用大面定型钢模,一次立设。
模板结构:钢模每层高度2.0m;面板厚度δ=5mm;竖肋采用[6.3间距30cm;每层钢模设两道2[12.6cm围檩;竖向围檩后安装,采用2[12.6cm型钢,与横向围檩焊接固定,间距为1.5m。
钢模在厂家加工,出厂前先进行试拼装,确保拼缝严密不漏浆。
试拼合格后,运至现场安装。
安装前,清除模板上的浮锈及其他杂物,并均匀的涂抹一层脱模剂。
承台与系梁之间设施工缝,处模板拟采用收口网模板,用纵横向围檩加强,支撑在封底混凝土上。
(2)、模板支撑在竖向和横向围檩交叉处设置外支撑,支撑采用脚手钢管或[10型钢,支撑两端分别焊接固定在竖向围檩和围堰的钢管桩上;收口网模板后设置斜支撑,支撑在封底混凝土上。
在模板顶口上10cm处竖向围檩上设置拉条,拉条另一端与钢管桩焊接固定,用于模板微调定位,待调节到位后,安装外支撑并焊接固定,见图6.4-12。
6.4.4、钢筋及冷却水管施工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测放出承台边线,设置劲性骨架,绑扎钢筋,承台钢筋一次性绑扎到位。
承台钢筋在场内加工,运至现场安装,钢筋制作与安(1)、劲性骨架设置劲性骨架是承台钢筋施工的重点,承台钢筋用量大,钢筋网格、层次较多,为保证钢筋按设计要求准确定位,拟采用劲性骨架进行定位与架立各层钢筋网片,以做到上下网格对齐,层间距准确,并能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6.4.1.3、围堰设计验算(1)、设计验算内容设计中,主要验算内容有:①、围堰结构整体稳定性;②、钢管桩的抗弯能力;③、封底混凝土强度;④、内支撑强度;⑤、支撑围檩抗弯验算;⑥、钢管桩的整体和局部稳定性。
另外,在钢管桩的设计中,除了考虑通常对外力产生的应力外,还将考虑锁口间因钢管桩下沉时互相挤带而产生的施工附加应力。
(2)、验算工况锁口钢管桩围堰的受力与围堰内抽水、除土及封底砼的施工顺序有关。
根据本工程主塔墩基础施工方法,其锁口钢管桩围堰最后按以下几种不利的工况分别进行验算。
①、不排水开挖至封底混凝土底面标高。
②、封底混凝土施工刚完成。
③、封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围堰内抽水完毕。
④、支撑置换到承台上后。
以上几种工况验算时,均分别与汛期的风力、波浪力、流水压力等临时荷载进行叠加,同时验算内支撑的强度及稳定性。
对于钢管桩因锁口作用而产生的施工附加力,仅在取用容许应力时作以折减。
6.4.1.4、围堰施工6.4.1.4.1、锁口钢管桩加工及打设钢管桩在场内加工后,运至现场采用振拔锤打设。
为了适应机械助沉的需要和使桩受力均匀,钢管桩的顶口加工专用桩帽,桩帽示意见图6.4-4。
图6.4-4 桩帽示意图(1)、钢管桩加工①、T型板及Λ型板与钢管桩连接必须满焊不漏水,为加强T板的刚度,须在T板两侧各加焊一根Ф20μμ圆钢。
②、锁口接长特别注意施工质量,绝对不能漏水。
③、转角处的阴头、阳头施焊角度必须正确。
(2)、钢管桩打设现场将钢管桩接长至18.0μ,安装桩帽,采用带有液压夹桩装置的∆Z90振拔锤(该锤能与钢管作钢性联接,可克服对桩的摩阻力,下沉较快且桩尖不致上卷,提高钢管桩的防水性能和完好率)先逐根施打至稳定深度,然后依次施打至设计深度。
管桩下沉前在管桩锁口内涂上黄油,采用插打,若难以下沉到位,则采用高压射水辅助下沉。
打设措施如下:①、为避免钢管桩倾斜,钢管桩打设采用定位架导向(见图6.4-5),定位架固定在施工平台上。
②、平台施工钻孔平台的两组贝雷桁架之间,除桩位护筒范围外均必须用贝雷横梁型钢横联,并增设两片大的框架,以提高贝雷桁架的稳定性;Ф2.0米钻孔桩的平台贝雷还必须与平台基础钢桩顶部的盖梁固定,从而确保试桩过程中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平台的钢管桩基础,采用DZ90型振动锤、通过液压夹具夹持桩帽振动打入。
(3)、地下水位观察在附近打一口直径30cm的观测井,分析长江水位对地下水位的影响,防止坍孔。
6.2.3、钻孔施工6.2.3.1、钻孔工程流程钻孔工程流程见图2.2-3。
6.2.3.2、钻机选型结合φ2.8m工程桩施工考虑,试桩钻机采用一台GYD-300型钻机。
钻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见表8.1-1,其它设备配备同工程桩施工的设备配备。
6.2.3.3、护筒沉设(1)、护筒沉设及护筒高程确定根据南塔墩处地质勘测资料,结合我公司在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钻孔桩施工的经验(其上层覆盖层与本工程上层土性质类似):本工程钻孔桩采用优质泥浆护壁及埋置护筒保持孔口稳定的方案施工(护筒长度为18.2m,埋深约为13.9m),同时,配以合适的钻孔进尺速度,能解决该类土层在大直径钻孔桩成孔时的孔壁稳定的难题。
试桩在枯水期施工,护筒顶面高程按反循环孔内水位大于地下水2m的要求设定,枯水期最高地下水位为+2.0m,即护筒顶高程不低于+4.0m,同时,护筒顶面高出地面≮30cm,故本工程护筒顶标高均按4.5m控制,护筒底标高为-13.7m。
(2)、护筒制作护筒直径为2.3m,壁厚1.6cm,长18.2m,单根重16.4t。
护筒在工厂内制作。
护筒的所有接缝应采用剖口焊,焊缝必须用煤油涂白粉的方法检查。
护筒制作时应严格控制其圆度和端面平整度、平行度,运输之前,必须在筒内用三角形布置的撑杆点焊,以保证护筒不变形。
护筒底口焊设加强箍,上口焊法兰及筋板加强。
(3)、振动锤选择通过计算,护筒振动下沉到位时(-13.7m),激振力P=1416 KN,结合工程桩施工考虑,选用1台“中250Ⅱ型”液压振动锤,该振动锤技术参数见“8.1.3.4”。
1.2.3、水文地质条件1.2.3.1、区域含水层性质(1)、区域含水层的划分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江苏省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综合评价》(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85.9),桥位区揭露的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水,按地层时代及岩性划为三个亚类,分别为潜水、上更新统承压水、中更新统承压水。
①、潜水含水组地层属全新统,为河口三角洲相,岩性为灰黄、灰色亚粘土、亚砂土、粉砂与亚砂土互层及粉细砂,水平层理发育,局部呈千层饼状。
该层单井涌水量100~1000吨/日,据区域资料,该处潜水为淡水,矿化度小于1,水质类型以重碳酸型与重碳酸氯化物型为主。
②、上中更新统承压水含水砂层的粗细、厚度变化与晚更新世长江古河床分布密切相关,岩性主要为灰色砂砾石、含砾粗砂,含水砂层厚度主要表现为主河床中心厚,南北两边薄,长江三角洲潜水层与该层并无稳定的隔水层,二者形成统一的自由水面。
单井涌水量一般为1000~3000吨/日,由于受晚更新世两次海侵的影响,水的矿化度由西向东,由淡水变为微咸水。
③、中更新统承压水含水层主要为中粗砂砾石为主,含水层埋深一般为80~150m,单井涌水量一般为1000~3000吨/日,其水化学类型主要为重碳酸型、重碳酸氯化型水,基本上为淡水。
(2)、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由于南塔墩位于长江岸边边滩,长江水位标高一般在1~2m左右,地下水补给均为长江江水补给或上部含水层向下部含水层补给;迳流方式一般以水平迳流或垂直迳流为主;排泄则为上层含水层向下层排泄或上游向下游排泄。
1.2.3.2、南塔墩含水层分布及其特征南塔墩主要含水层分为三类:浅层潜水含水层、中部弱承压含水层及下部承压含水层。
(1)、浅部弱承压含水层该含水层分布于南塔墩区,主要含水地层为2-4层粉砂、细砂。
平均厚度约20m。
其主要特征是:①、含水层上部直接与长江水接触,接受长江水补给;②、含水层岩性主要为粉砂细砂,局部夹亚粘土薄层,渗透系数一般在6×10-4~1.2×10-3cm/s。
d o i :10.3963/j.i s s n .1674-6066.2023.05.010常泰长江大桥桥塔C 60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防裂技术阳 俊1,2,张 思1,2,秦明强1,2(1.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430040;2.海工结构新材料及维护加固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40)摘 要: 常泰长江大桥桥塔为C 60混凝土,要求一泵到顶,施工难度大,开裂风险高㊂论文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优化㊁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防裂两方面展开研究㊂通过调整胶凝材料组成㊁辅加抗裂剂及降黏掺合料对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以满足桥塔混凝土施工性能㊁力学性能㊁热学性能㊁耐久性能要求㊂同时通过有限元仿真计算对主塔混凝土的开裂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温控标准,开展模型试验验证,为主塔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提供技术保障㊂关键词: 大体积混凝土控裂; 功能改性材料; 泵送性; 高强混凝土C 60M a s sC o n c r e t eM i xP r o p o r t i o nD e s i gna n dC r a c kP r e v e n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P y l o no fC h a n g t a iY a n g t z eR i v e rB r i d ge Y A N GJ u n 1,2,Z HA N GS i 1,2,Q I N M i n g -q i a n g1,2(1.C C C C W u h a nH a r b o u rE n g i n e e r i n g D e s i gn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C o ,L t d ,W u h a n430040,C h i n a ;2.H u b e iK 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A d v a n c e d M a t e r i a l s&R e i n f o r c e m e n tT e c h n o l o g y Re s e a r c hf o rM a r i n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S t r u c t u r e s ,W u h a n43004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 T h eb r i d g e t o w e r so f t h eC h a n g t a iY a n g t z eR i v e rB r i d g ew e r ec o n s t r u c t e du s i n g C 60c o n c r e t e .T h er e -q u i r e m e n tw a s t o p u m p t h e c o n c r e t e a l l t h ew a y t o t h e t o p ,w h i c h p o s e d g r e a t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d i f f i c u l t i e s a n d a h i gh r i s k o f c r a c k i n g .R e s e a r c hw a s c o n d u c t e d i n t w oa s p e c t s :c o n c r e t em i xd e s i g na n do p t i m i z a t i o n ,a n d t h e r m a l c o n t r o l a n dc r a c k p r e v e n t i o n f o r l a r g e -v o l u m e c o n c r e t e .T h e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c o n c r e t em i x d e s i g n i n v o l v e d a d j u s t i n g t h e c o m p o s i t i o n o f c e m e n t i t i o u sm a t e r i a l s ,i n c o r p o r a t i n g c r a c k -r e s i s t a n t a g e n t sa n dv i s c o s i t y -r e d u c i n g a d m i x t u r e s .T h i sw a sd o n e t o m e e t t h e r e q u i r e m e n t sf o r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m e c h a n i c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t h e r m a l p e r f o r m a n c e ,a n dd u r a b i l i t y oft h e c o n c r e t e u s e d i n t h e b r i d g e t o w e r s .A d d i t i o n a l l y ,f i n i t e e l e m e n t s i m u l a t i o nw a s 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r i s k o f c r a c k i n g i n t h e m a i n t o w e r 's c o n c r e t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c o n t r o l s t a n d a r d sw e r e p r o p o s e d ,a n dm o d e l t e s t sw e r e c o n d u c t e d t ov e r i f y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T h e s e e f f o r t s p r o v i d e dt e c h n i c a l a s s u r a n c e f o r t h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t h em a i nt o w e r 's l a rg e -v o l u m ec o n c r e t e s t r u c t u r e .K e y w o r d s : c o n c r e t e c r a c kc o n t r o l ; f u n c t i o n a l l y m o d i f i e dm a t e r i a l s ; h i g h p u m p a b i l i t y ; h i g h -s t r e n g t hc o n c r e t e 收稿日期:2023-04-12.作者简介:阳 俊(1989-),工程师.E -m a i l :282169919@q q.c o m 常泰长江大桥长约5k m ,其采用六车道 高速公路+双层公铁 合建的桥梁方案,主航道桥为双塔斜拉桥,跨径为(142+490+1176+490+142)m ㊂该桥采用钢-混混合空间钻石型桥塔,桥塔总高352m ,分上㊁中㊁下塔柱三个区段㊂上塔柱为钢箱-核芯混凝土组合索塔锚固结构,中㊁下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1,2]㊂下塔柱高48.5m ,外轮廓尺寸由上至下为11mˑ11m~13mˑ13m ,壁厚最薄处为1.9m ,最厚处为底部3.5m ;中塔柱高182.6m ,外轮廓尺寸由上至下为8mˑ8m~11mˑ11m ,第一段壁厚由上至下为1.55~2.1m ,第二段为1.55~1.9m ㊂中㊁下塔柱结构为C 60高抗裂㊁准清水钢筋混凝土㊂常泰长江大桥桥塔高,塔身为C 60准清水㊁高强混凝土,外观质量要求较高,泵送施工难度大,且主塔锚固区作为索塔承受和传递索力的关键部位,其结构受力复杂,不允许出现裂缝,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高㊂索塔锚固区混凝土施工必须解决可泵性与抗裂性两个矛盾因素,以满足施工和耐久性的要求㊂4建材世界 2023年 第44卷 第5期1原材料及配合比设计1.1原材料1)水泥:句容台泥水泥公司生产,PⅡ52.5,标准稠度用水量为28%,比表面积为338m2/k g,7d㊁28d 抗压强度分别为32.4M P a㊁59.8M P a;7d㊁28d抗折强度分别为5.9M P a㊁9.4M P a㊂2)粉煤灰:谏壁电厂,F类Ⅰ级粉煤灰,细度9.0%,需水量比93%㊂3)矿渣粉:南钢嘉华,7d㊁28d活性指数为82%㊁107%,密度3.02g/c m3,比表面积437m2/k g㊂4)河砂:鄱阳湖,Ⅱ区中砂,表观密度2620k g/m3,紧密堆积密度1760k g/m3,松散堆积密度为1550k g/m3,含泥量1.1%㊂5)碎石:江西彭泽,5~25mm连续级配,表观密度2740k g/m3,堆积密度1660k g/m3,针片状含量5.8%,压碎值18.1%㊂6)减水剂:江苏苏博特,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减水率27%,固含量25%㊂7)选用江苏苏博特 MH E-V 型抗裂剂和 H D C-Ⅱ 型降黏掺合料,技术指标如表1㊁表2所示㊂表1 M H E-V 型抗裂剂性能指标1.18mm筛筛余/%比表面积/(m2㊃k g-1)20ħ限制膨胀率/%水中7d空气中21d水化热降低率/%1d7d抗压强度/M P a7d28d04100.0550.003301537.956.1表2 H D C-Ⅱ 型降黏掺合料性能指标45μm筛筛余/%碱含量/%氯离子含量/%S O3含量/%流动度比/%含水量/%活性指数/%7d28d8.60.380.0030.76990.480951.2配合比设计原则经调研㊁工程实践和试验总结,确定常泰长江大桥高泵送㊁高强㊁高抗裂索塔结构的C60大体积混凝土主要性能:1)大掺量矿物掺合料体系,60d抗压强度ȡ60.0M P a;60d劈拉强度ȡ4.0M P a㊂2)绝热温升7d宜ɤ50.0ħ,1d绝热温升值占7d比值不大于50%㊂3)混凝土28d碳化深度<5mm,28d干缩率小于350ˑ10-6㊂4)抗拉强度/最大收缩应力ȡ1.0,开裂风险系数<0.7㊂桥塔混凝土需满足超高泵送,应有良好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能㊂结合国内大型桥梁索塔混凝土配制的经验[3-5],拟采用大掺量掺合料胶凝体系,辅以添加专用抗裂剂及降黏掺合料等功能材料,以达到混凝土可泵性好㊁强度发展适宜㊁体积稳定性好和抗裂及耐久性能优良的目的,配合比如表3所示㊂表3索塔C60混凝土配合比/(k g㊃m-3)编号水泥粉煤灰矿粉抗裂剂降黏掺合料河砂碎石水减水剂C T-129515500078910411445.85C T-2295110450078910411445.85C T-3270135450078910411445.85C T-4250155450078910411445.85C T-5295119036078910411445.85C T-6295110004578910411445.85C T-7295740364578910411445.852试验结果2.1工作性能表4为不同胶凝体系混凝土工作性能对比测试结果㊂14表4 不同配合比工作性能统计表编号扩展度/mm T 500/s 倒坍时间/s 含气量/%泌水率/%表观密度/(k g㊃m -3)C T -1660ˑ6609.116.61.62.42430C T -2640ˑ6507.78.22.22.42470C T -3620ˑ64010.46.12.02.62470C T -4630ˑ6507.94.32.12.02480C T -5610ˑ62012.87.62.62.02460C T -6600ˑ6109.06.02.52.02460C T -7620ˑ62011.37.72.32.22480由表4可知,混凝土掺入抗裂剂㊁降黏掺合料后,均存在流动性降低情况,含气量变化不大;考虑到坍落度可模拟混凝土泵送情况,结合倒坍数据,说明使用降黏掺合料能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与粉煤灰㊁矿渣粉相比,掺入抗裂剂和降黏掺合料后,混凝土含气量有所提高,混凝土泌水率降低,但对混凝土施工影响不大㊂2.2 力学性能图1为各组配合比混凝土抗压强度测试结果㊂由图1可知,各组混凝土的60d 抗压强度值均超过70M P a;抗裂剂会降低早期强度,但后期水化完全后,能填充孔隙,使结构密实㊁强度提高;掺入降黏掺合料10%时,混凝土力学性能降低;采用大掺量矿物掺合料体系,在水胶比㊁胶材总量及矿渣粉掺料不变情况下,降低水泥用量㊁提高粉煤灰掺量,混凝土强度均有所降低,但相差不大㊂2.3 干缩性能图2为不同配合比干缩试验变化曲线㊂从图2可知,粉煤灰㊁矿粉㊁降黏掺合料的胶凝材料组成在测试龄期均出现收缩,且早龄期(14d )的收缩值占比较大㊂掺入抗裂剂后,混凝土产生了显著的早期自生体积膨胀,22d 后混凝土存在收缩,但较未掺抗裂剂时明显减小㊂2.4 碳化性能表5为各组配合比不同龄期碳化测试结果㊂从表5中可知,各组混凝土内部孔隙较小,结构密实,混凝土抗碳化能力较高,28d 碳化深度均小于1.0mm ㊂在该水胶比和胶凝材料用量情况下,均具有十分优良的抗碳化能力,不会存在碳化而引起的钢筋锈蚀问题㊂24表5 不同配合比56d 碳化深度统计编号3d 7d 28d 抗碳化性能等级评定C T -1001.5T -ⅣC T -2001.0T -ⅣC T -3001.5T -ⅣC T -4001.5T -ⅣC T -5001.0T -ⅣC T -6001.0T -ⅣC T -71.0T -Ⅳ2.5 混凝土绝热温升选取其中配合比C T -1㊁C T -5㊁C T -7进行绝热温升试验,结果如图3所示㊂由图3分析可知,抗裂剂与降黏掺合料复合能降低混凝土早期水化放热速率及绝热温升值,7d 混凝土绝热温升小于50ħ㊂抗裂剂与粉煤灰等常规掺合料相比,其具有更好的温升降低效果,降黏掺合料的水化活性略高于粉煤灰,放热量及放热速率略高于粉煤灰㊂3 仿真分析结合上述混凝土各项性能试验结果,考虑桥塔实心段混凝土低温升㊁高抗裂的要求,最终选取C T -7配合比作为该工程桥塔下塔柱根部实心段混凝土配合比㊂并采用如下措施:1)冷却水管工艺:采用管径30mm ㊁壁厚3mm 的铁管㊂水管水平和竖向间距0.8~1.2m ,表层水管距离混凝土表面ȡ0.5m ㊂冷却水采用季节常温水,控制通水水温与混凝土温差ɤ25ħ㊂混凝土升温阶段,冷却水流速应ȡ1m /s ,降温阶段,冷却水流速ɤ0.5m /s㊂2)防风㊁保温㊁保湿养护:顶面采用洒水养护,养护时间ȡ14d ㊂带模养护2~3d ,松模后模板上下缘覆盖,内通热雾化汽养护㊂拆模后在塔壁外围设防风保温养护罩,内通热雾化汽养护㊂3)施工控制:混凝土节段浇筑间隔ɤ10d ㊂高温施工时对泵管淋水降温,低温时进行防雨㊁雪处理㊂浇筑过程中,采用由外向内均匀布料㊁水平分层㊁斜向分段方式,顶层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㊂ 在以上设定条件下,首节塔柱实心段温度应力计算结果见表6㊂由表6分析可知:1)按照设计的浇筑方式和水管布置方式的配合下,塔柱实心段各龄期安全系数均大于1.4,满足设计要求㊂2)早期由于混凝土内表温差大,应力相对集中,需采取保温养护措施,控制塔壁混凝土里表温差㊂3)由于混凝土降温和干缩作用,后期需注意保湿养护㊂建议拆模后塔壁外设防风保温养护罩㊁内通雾化水汽养护㊂表6 温度应力场结果龄期/d 塔柱实心段温度应力/M P a抗裂安全系数31.731.5671.941.60282.661.58561.742.594 工程应用常泰长江大桥桥塔地处长江之上,周边空旷,气候条件变化剧烈,考虑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泵送性等要求,选取C T -7配合比作为下塔柱施工,现场采用结构预埋冷却水管工艺㊁混凝土采用防风㊁保温㊁保湿的养护方式,并加强施工过程控制㊂混凝土入模温度为23.2~24.0ħ,内部最高温度为60.1ħ,最大内表温差20.4ħ,塔柱混凝土外观质量良好,表面平整㊁光滑,无明显缺陷㊂(下转第52页)34建材世界2023年第44卷第5期d u ce dC a l c i t e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J].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B u i l d i n g M a t e r i a l s,2018,172:251-262.[5] L o p e z-Q u e r o l S,A r i a s-T r u j i l l o J,E l i p eM G M,e t a l.I m p r o v e m e n t o f t h eB e a r i n g C a p a c i t y o fC o n f i n e da n d U n c o n f i n e dC e m e n t-s t a b i l i z e dA e o l i a nS a n d[J].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B u i l d i n g M a t e r i a l s,2017(30):374-384.[6]郑木莲,荆海洋,陈旺,等.天然风积沙基本特性及火山灰活性研究[J].硅酸盐通报,2021,40(1):163-171.[7]巩桢翰.风积沙及物理改良风积沙填筑重载铁路路基的工程特性研究[D].甘肃:兰州交通大学,2020.[8] T i a nKL,W a n g XD,Z h a n g SC,e t a l.E f f e c t o fR e a c t a n t I n j e c t i o nR a t eo nS o l i d i f y i n g A e o l i a nS a n dv i a M i c r o b i a l l y I n-d u ce dC a l c i t eP r e c i p i t a t i o n[J].J o u r n a l o fM a t e r i a l s i n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i n g,2020,32(10):4020291-4020299.[9]张向东,李军,孙琦,等.水泥改良风积砂负温动力性能与流变特征研究[J].岩土力学,2018,39(12):4395-4403,4412.[10]L i J,W a n g FC,Y i F,e t a l.E f f e c t o f F r e e z e-t h a wC y c l e s o nT r i a x i a l S t r e n g t hP r o p e r t y D a m a g e t oC e m e n t I m p r o v e dA e o-l i a nS a n d(C I A S)[J].M a t e r i a l s,2019,12(17):2801-2822.[11]陈三平,张家雨,张向东,等.基于F L A C~(3D)模拟验证基层结构合理性[J].北方交通,2018(2):49-51.[12]陈潇,周明凯,沈卫国,等.水泥-石灰-粉煤灰干硬性体系的单纯型-格子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10,13(2):228-231.[13]樊新舟.水泥稳定风积砂碎石基层的研究[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1(10):132-133.[14]马士宾,苌军英,魏连雨,等.水泥稳定风积砂碎石基层正交试验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3(5):48-51.[15]陈立兵,张珂,黄保利.风积沙水泥稳定碎石收缩抗裂性研究[A].土木工程新材料㊁新技术及其工程应用交流会[C].北京:中冶建筑研究学院有限公司,2019:316-319.[16]郭根胜,张飞.基于无侧限抗压强度水泥稳定碎石风积沙基层配比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18(20):326-331.[17]张飞阳.水泥固化风积沙地基抗拔性能研究与分析[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20.[18]李德超.水泥加固风积沙路用性能研究[J].公路交通技术,2005(1):24-27,66.[19]方永浩,朱琦,岑奕侃,等.大掺量超细矿渣粉水泥基胶凝材料的性能与结构及磷石膏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8(4):444-450.(上接第43页)5结论a.基于常泰长江大桥桥塔高泵送㊁高强㊁高抗裂的混凝土要求,从配合比优化及大体积混凝土控裂两个方面分别对索塔混凝土进行了研究,设计出工作性能㊁力学性能㊁热学性能㊁体积稳定性均满足施工要求的C60塔柱混凝土,并取得较好的实施效果㊂b.适当降低胶材用量,并掺入适量抗裂剂及降黏掺合料,可实现混凝土可泵性好㊁强度发展适宜㊁体积稳定性好和耐久性能优良的目的㊂模型试验拆模后没有出现可见裂缝,进一步验证了针对索塔结构的混凝土裂缝控制效果㊂c.针对超高桥塔塔柱不同节段部位混凝土性能需求,通过材料措施与关键施工工艺的采用,可实现桥塔结构高强大体积混凝土力学性能㊁高程泵送性能㊁抗裂性能及外观质量保障的有机统一㊂参考文献[1]秦顺全,徐伟,陆勤丰,等.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总体设计与方案构思[J].桥梁建设,2020,50(3):1-10.[2]张金涛,傅战工,秦顺全,等.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桥塔设计[J].桥梁建设,2022,52(5):1-7.[3]马建勇,荆刚毅,申阳.南京长江第五大桥钢混组合索塔C50大体积混凝土配制技术研究及其温控防裂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9,15(3):248-250.[4]张士山,徐文,闫志刚,等.超高索塔结构抗裂混凝土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46(10):146-151.[5]周乾大,魏剑峰.安九铁路鳊鱼洲长江大桥桥塔防裂技术[J].世界桥梁,2022,50(1):40-45.25。
常泰长江大桥施工方案161. 引言常泰长江大桥是一座跨越中国长江的重要大型桥梁,连接了江苏常州和泰州两个城市。
为了保障施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制定了本施工方案。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施工方案,并提供必要的操作指导和技术要求。
2. 施工时间与进度计划2.1 施工时间安排本次施工计划于2022年5月1日开始,预计历时18个月,即到2023年10月31日完成。
2.2 进度计划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和资源调配,制定如下进度计划:•第1-3个月:进行调查研究和测量工作,编制详细设计方案;•第4-6个月:桥墩和桥台基础施工;•第7-9个月:沉箱安装和预应力张拉;•第10-12个月:上部结构安装;•第13-15个月:主桥面铺装;•第16-18个月:进行验收和清理工作。
3. 施工方法与工艺流程3.1 桥墩和桥台基础施工3.1.1 桥墩基础施工1.清理施工区域,确保工作面洁净;2.进行桥墩基础的土方开挖;3.浇筑桥墩基础混凝土;4.完成桥墩固结和乌山帽安装。
3.1.2 桥台基础施工1.桥台基础土方开挖;2.浇筑桥台基础混凝土;3.安装桥台墙体和梁座;4.完成桥台固结和栏杆安装。
3.2 沉箱安装和预应力张拉3.2.1 沉箱安装1.沉箱吊装和定位;2.沉箱稳定和固定;3.进行密封和抗浮措施。
3.2.2 预应力张拉1.进行预应力筋的放置和张拉;2.检测和调整预应力力值。
3.3 上部结构安装1.桥梁主梁吊装安装;2.安装桥面铺装层。
3.4 主桥面铺装1.主桥面清理和底层处理;2.进行沥青混凝土面层铺装;3.进行标线和标志的施工。
4. 质量控制措施为保证施工质量,需采取以下措施:1.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材料选择和试验,并保证其质量符合要求;2.建立严格的质量检验体系,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3.配备合格的施工人员,并进行培训,确保施工技术符合规范要求;4.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得到妥善解决;5.根据施工进度和质量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和工艺流程。
安全生产保证组织机构框图15.4、高空作业安全保证措施(1)、严格按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施工;(2)、在2m以上高空作业时,安装可靠的防护设施;施工人员必须规范配戴安全帽、安全带,现场要挂设安全网;(3)、脚手架必须搭设牢固并有足够安全的作业空间,配齐扶手、护栏和脚手板、爬梯;(4)、高空作业区、脚手架禁放易坠落的工具和材料,为防止坠落,必须设置挡板和高强密目防护网;(5)、施工区域设如禁止抛物等醒目的警告标志标牌;(6)、与当地气象部门建立畅通联系通道,在高风速和恶劣天气的情况下,避免高空作业,做好防风、防雷电工作。
15.5、易燃易爆物品(1)、焊接施工用氧、炔气存放必须规范,气瓶配备防震圈和防护帽,防止阳光曝晒;(2)、易燃物品远离焊接区;(3)、工作区配备良好的通风设施;(4)、焊工佩带防护罩和手套;(5)、为有效防止火灾,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区严禁烟火,禁止私拉乱接。
15.6、电气设备(1)、正确选择、安装、使用和维护电气系统和设备,并由专职人员负责定期检查;(2)、现场配电系统管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胜任本职工作;(3)、在用电区域设置醒目的“当心触电”等标志标牌;(4)、所有电器设备必须有可靠接地,并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15.7、索塔施工安全措施15.7.1、爬模施工安全措施(1)、施工前、制定具体的施工操作工艺和安全技术措施,并认真进行技术交底。
(2)、爬模由专业施工队伍使用,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并落实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3)、每次提升前,经安全、技术和质量等部门检查合格后,由项目经理签发提升令,才可以提升。
(4)、爬架外侧及底部全部用双层密目安全网封闭。
(5)、架体上的施工集中荷载按承力片架均匀受力布置。
同时,不允许集中在一个架体上堆载,且不超过设计允许值。
(6)、风力大于5级、大雨、雾天严禁爬架提升。
(7)、台风前,爬架上部与模板上口围檩或塔柱内埋设的劲性骨架用临时拉杆进行稳固,以满足抗台风要求。
桥梁建设2020年第50卷第3期(总第263期)Bridge Construction,Vol.50,No.3,2020(Totally No.263"文章编号:1003—<722(2020)03—0001—10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总体设计与方案构思秦顺全,徐伟,陆勤丰,郑清刚,傅战工,苑仁安,孙建立(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50)摘要:常泰长江大桥是一座集成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普通公路三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大跨度桥梁。
三种交通功能在桥上采用相对独立的方式布置,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障安全、提升桥梁使用功能。
为尽量减少桥梁建设对长江航运的影响,主航道桥采用主跨1176m的斜拉桥跨越长江主航道。
主跨1176m的超大跨度斜拉桥建造充满技术挑战,设计中对斜拉桥结构体系、新型基袖型式、新型桥塔结构及索塔锚固结构、恒载横向不对称结构行为等开展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温度自适应体系、台阶型沉井基袖、空间钻石型桥塔、钢箱一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较好地解决了超大跨度桥梁的建设难题。
关键词:常泰长江大桥;大跨度斜拉桥;温度自适应体系;台阶型沉井基袖;空间钻石型桥塔;钢箱一核芯混凝土组合结构;总体设计中图分类号:U44&27;U<<2.5文献标志码:AOverall Design and Concept Development for Main Navigational Channel Bridge of Changtai Changjiang River BridgeQIN Shun-quan,XU Wei,LU Qin-f e ng,ZHENG Qing-gang,FU Zhan-gong,YUAN Ren-an,SUN Jian-ii(China Railway Major Bridge Reconnaissance&Design Institute Co.,Ltd.,Wuhan430050,China)Abstract:The Changtai Changjiang River Bridge is a long-span bridge that will fulfill multiple purposes of transportation by accommodating highway,intercity railway and urban road traffic after completion.The three types of traffic passages are separately arranged with intent to reduce the materials needed,ensure safety and improve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bridge to the maximum.To elimina0e0heinfluenceofbridgecons0ruc0ionon0henaviga0ionof0heChangjiangRiver0oa minimum,the main navigational channel bridge is designed as a cable-stayed structure with a main span of1176m.Multiple technical challenges are faced by engineers to realize the construction of such agian0cable-s0ayedbridge.In0hedesigns0age#sys0ema0icresearcheshavebeenconduc0ed0oana-lyze and compare di f eren0s0ruc0ural sys0ems of cable-s0ayed bridge#novel0ypes of founda ion# novelpylonconfigura0ion#novelcable-0o-pylonanchorages0ruc0uresaswe l as0hes0ruc0uralbe-haviorsunder0ransverselyasymme0ricaldeadloads.Basedon0heseresearches#solu0ionsarefig-uredou00obe0eraddress0hecomplexiiesin0hecons0ruc0ionof0hebridgewi0hsuchas0unning spanleng0h#including0headopionof0empera0ureadap0ivesys0em#s0eppedcaissonfoundaion# spa0ialdiamond-0ypepylon#ands0eelbox-coreconcre0ecomposi0es0ruc0ure.Key words:Changtai Changjiang River Bridge;long-span cable-stayed bridge;temperature收稿日期:2020—04—02基金项目: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幵发计划项目(2020—重点一10)Projec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Railway Group Limted(2020-Key Project-10)作者简介:秦顺全,院士、教授级高工,E-mail:qin S hq@。
8.2.4.7、预埋件工程塔柱预埋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物预埋件,一类是施工预埋件。
结构物预埋为塔柱为鞍座、爬梯及电梯、检修平台、供配电设施及供电电缆、照明设施、主梁临时锚固、主梁抗风支座、避雷设施、排水设施等预埋件;施工预埋件为塔吊、施工电梯、塔柱爬模、横梁施工支架等施工时所需预埋件。
本工程预埋件数量较多,施工要求高,埋设难度大。
预埋件埋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结构物施工,为此预埋件施工过程中须专人负责,并由专项技术人员负责指导,并建立预埋件埋设前后的复查制度,防止少埋或漏埋,确保定位准确。
(1)、预埋板埋设在塔柱混凝土顶面的预埋件均经镀锌处理,并在其相应部位混凝土浇注之前,放样定位,置于上层钢筋网片之上,锚固钢筋与相邻主筋相焊接、固定,预埋板面应与混凝土表面保持水平。
混凝土收光时找出预埋件位置,铲除表面水泥浆,漏出钢板面,以防止日久难以找出。
埋设于塔柱混凝土侧面的预埋件,其锚固钢筋与相邻主筋相焊接,预埋件钢板面紧贴模板面,模板拆除后,及时清楚其表面水泥浆。
凡是有防雷接地要求的预埋件,应在混凝土浇筑前认真检查锚固钢筋与塔柱防雷接地系统连接数量,严防少连漏接,并用仪表检查是否符合接地要求。
因室外预埋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极易锈蚀,尤其经雨淋湿后,会在混凝土表面形成锈斑,影响混凝土表面质量,故凡在室外预埋钢板,均须预先进行镀锌处理。
(2)、预埋管预埋管放样定位后,牢固绑扎或焊在相邻钢筋上,管口用麻布塞堵,以防管内进浆。
8.3、横梁施工横梁为单箱单室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变高截面,上下横梁混凝土总方量分别为1036m3和1321.1m3。
横梁与塔柱异步施工,即塔柱按标准爬模施工工艺施工至第14节段后,再分两次浇注下横梁,待横梁预应力张拉完成后,再继续进行塔柱施工,横梁采用二次浇注,一次张拉工艺。
异步施工可以避免塔柱内侧外爬架反复安拆和塔柱模板改造,在施工塔柱的同时,有足够时间进行横梁支架系统安装;横梁采取二次浇注,即可依靠首次施工混凝土与横梁支架共同承担第二次混凝土重量,能有效减少支架结构重量,并简化横梁钢筋模板系统,加快施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