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游戏概论
第一节 学前儿童游戏的特点与分类
目
第二节 游戏理论简介
录
第三节 游戏与儿童发展
第四节 游戏在幼儿园的地位
学习目标
1 掌握游戏的基本特点,熟悉游戏的结构要素,能够根 据游戏的特点和要素区分游戏与非游戏行为。
2 掌握游戏的分类和几个代表性的理论流派,正确理解 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明确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正确的儿童 游戏观,激发职业使命和担当
01
02
03
自主性体验
胜任感或成就感
(内部控制:我想玩就 (我可以)
玩,不想玩就不玩)
三、游戏的外部环境
01
02
03
04
学前儿童游戏的结构要素
01
游戏的外显 要素
02
游戏性的体 验
03
游戏的外部 环境
游戏因素的结构模式
自由选择
言 语
任务与能 力匹配
材 料
内部控制
游戏 性体 验
内部动机
表 情
动 作 无奖惩压
独白 儿童边自言自语,边操作游戏材料 例如“哦,你生病了。我要带你去医院”“把这个放这里,好 了,……” 交际性语言(同伴之间) 在游戏中起到建议、协商、求助、申辩等作用 如“我们来玩丢沙包吧”“你可以借给我一个长方形吗?” 游戏性语言(角色之间) 能够推动和支撑游戏的进行。 如“医生,我难受,你能帮我打个针吗?“报告队长,有小偷!”
动即快乐
徒手游戏或重复操作物体的游戏
象征性游戏 角色扮演:以物代物、以人代人
结构游戏
将当前造型作为真实物体的象征物。 积木——桥梁
规则游戏
规则、竞赛性质、两人以上
是一种在幼儿相互交往中以规则为目标 的社会性游戏。